第一篇:广东地税调研报告
广东地税调研报告·201
32012年税收热点透视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税收征管模式特征挑战及展望
税务中介在我省税收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调研报告 基于税收视角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思考与建议——以广州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为例
珠海市企业股权转让的税收征管现状问题分析
科学履行税收职能服务新型城市化发展
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基于广东的实践 促进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调研报告
助力茂名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房地产税制改革探讨
关于在横琴新区试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探讨 广州国家级开发区地方税收分析及相关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我国税收制度优化调整
纳税服务促进公民纳税跨越的实证分析
广州地税税收专业化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资金流”控制为主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模式 广东物流业效率优势弱化值得关注——税收视角下粤苏物流业发展比较分析 从“被追赶”到“被逼近乃至超越”的启示——广州、深圳与天津、苏州税收增长差异分析
我国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
关于构建地方税体系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思考
完善足球俱乐部外籍人员税收征管分析
珠海市“走出去”企业纳税申报和税源控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广东地税系统重点税种风险管理实践探索及优化分析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评估及完善研究
后记
广东地税调研报告·201
22011年税收热点透视及其展望
增值税扩围对珠海市及横琴新区地方财税收入影响的探讨 小波神经网络在房地产行业稽查选案中的应用
广州市外籍人员税务管理税警合作实践与思考
粤苏两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分析报告
税收与GDP增长协调性分析——以广州为例
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阳江地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运用新媒体服务纳税人
——关于广州地税政务微博运营的调研报糕
从税收结构变化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大企业税收管理:国内外经验与广东地税探索
发达国家个税综合征管模式的制度安排
加强境内无住所外籍人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的思考
关于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调研报告
广东地税调研报告·2010
2009年税收热点问题透视
税收管理员岗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现代纳税服务方式的社会调查分析报告
粤苏浙民营经济税收比较分析报告
赴山东地税学习考察调研报告
2010年梅州市地方税源调查报告一
粤湘赣三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分析
山区小水电行业地方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一以揭西县小水电行业税收管理为例
《物权法》等实施后税务机关亟须关注和应对的几个法律问题 珠海横琴新区税收问题研究
国内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十一五”税制改革回顾与“十二五”税制改革展望
1999--2009年房地产业地方税收政策评估研究
一一以广州市房地产为例
资本输出战略的税收政策研究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广东地税调研报告·2009
高收人群体的界定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研究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近年内上海税收规模或将超过广东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东产业转移转型及税收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粤苏两省地方税收差距比较分析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及税收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东地税实行战略管理的探索及其完善建议 向景
广东税收、税源的背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完善企业跨境并购重组的税收政策建议——以广东企业境外融资为例 黄桂祥
宏观地方税负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州地方税收收入总量被深圳反超之成因及对策初探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研究 广东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題组 深圳中小企业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深圳市委党校局干班课题组
关于基层地税部门推行能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探析 梅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深圳创业投资现状及促进创投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第二稽查局课题组
金融危机下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欠薪欠税对策调研 吴文杰 颜明
2007-2008年珠海市与珠三角周边城市
地方税收对比分析报告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州市餐饮业营业税征管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促进广东扩大内需及其税收政策支持调研报告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非上市企业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新加坡、香港经验对信息管税工作的借鉴 林伟明
加强网络购物税收征管的思考 成延胜
构建评估型大企业税源管理模式初探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广东区域经济和税收差距及其偏差校正的政策意义 满向昱 李殿相 阳江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思考 阳江市龙方税务局课题组
促进珠三角规划纲要有效实施的税收政策问题调研报告 谢红鹰 刘明虎 张楚标 唐铁建
后记
第二篇:2010年广东地税简介
2010年广东地税简介
发布时间: 2010-08-09
2009年,压力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上级领导和各级党政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全省两万四千多名干部职工以及四千多名工勤人员的辛劳和汗水。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黄龙云常务副省长等省领导,肖捷局长、钱冠林副局长、宋兰副局长等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多次对我省地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黄华华省长还专门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组织收入形势,全省地税系统迎难而上,加强征管,全力以赴挖潜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省地税局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克服新的困难,作出更大的贡献”。黄龙云常务副省长12月31日专程到省局视察慰问,并指出:“省委、省政府对地税局2009年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是高度评价的,也是非常满意的”,并要求 “再接再厉,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成为全省的标兵、全国的标兵”。
广东地税概况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成立于1994年7月28日,是省政府主管全省地方税务工作的职能部门,实行“以省政府领导为主,接受国家税务总局业务指导”的双重领导体制,省以下地税系统实施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四垂直”管理。
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税收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研究制定地方各税、费的征收管理办法;负责地方各税、社会保险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和省人民政府、国家税务总局委托征收的其他税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征收管理制度并检查监督制度的落实;检查监督各个部门、各单位和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管理地方税务系统的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和经费,考核任免和管理地级以上地方税务局的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的干部;负责地方税务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教育培训工作。
征管范围
主要负责征收的税费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其它地方各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税务其它罚没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其它收入。
领导班子成员
局长、党组副书记: 吴昇文 党组书记、副局长: 王南健 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杨楚潮
党组成员、副局长: 罗与洪 宋爱勤 揭晔 李华东 刘小涛 杨朝峰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许振嘉 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杨荣华 党组成员、总会计师:苏振钿
干部队伍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止,全省地税系统共有正式干部职工2465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1177人,占4%,大学本科学历12790人,占51%,大专学历8269人,占33%;党员1759
1人,占71%;团员1022人,占4%。
研究生1177人; 大学本科:12790人; 大专学历:8269人; 中专及职高:2242人
组织机构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现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处、税政一处、税政二处、国际税务管理处、规费管理处、收入规划核算处、纳税服务处、征管和科技发展处、财务与装备管理处、内审处、人事处、教育培训处、基层工作处(与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等14个处室,监察室(省纪委派驻),稽查局、直属税务分局与大企业税收管理局3个直属单位,以及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广东地方税收科学研究所、票证印刷中心4个事业单位。
广东省地税系统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四垂直管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下辖广州、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共20个地级以上市地方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及佛山市顺德区地方税务局在2009年机构改革中已改由地方政府领导),125个县、市、区局(含行政及经济开发区局),663个税务分局(所)。珠海横琴新区地方税务局为省地税局的直属机
构,委托珠海市地方税务局管理。
组织收入
2009年,全省地税共组织税费收入3821亿元,增收269亿元,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2696亿元,增收174亿元,增长6.9%;省级税收收入523亿元,增收41亿元,增长8.5%;社保费收入960.3亿元,增收87.3亿元,增长10.0%,比2000年地税接管社保费征收工作任务时的149亿元增长近6.4倍,10年累计组织社保费收入501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基金结余总量、参保人数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为广东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财力支持。
2009年广东地税主要工作情况
一、组织收入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税源大幅萎缩、政策性减收因素集中等影响,我省地税组织收入工作困难前所未有。从年初开始,全省地税系统就全面动员起来,将组织收入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实行各级班子成员分片、分税种抓收入,上下一心,全员促收;建立税收滚动预测制度,实施税收预测考核;首次给稽查和纳税评估下达收入考核目标,税政、征管、计统、稽查等部门携手联动,挖潜增收;各市局因地制宜,突出改革创新,狠抓税源控管,坚决落实省局促收工作部署。同时,积极按省政府部署召开了一系列大型座谈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通过艰苦努力,全省地税收入在1-5月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后,6月份起单月增幅明显回升,6-12月平均增速达到16%,比1-5月平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累计地税收入在第三季度走出了持续负增长的低谷,增幅逐步攀高,按照组织收入口径,减收市局由一季度14个,大幅收窄到上半年的5个、全年的2个。2009年全省地税共组织税费收入3821亿元,增收269亿元,增长7.6%。其中,税收收入2696亿元,增收174亿元,增长6.9%;省级税收收入523亿元,增收41亿元,增长8.5%。在这场空前的组织收入攻坚战中,广州市局勇挑重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揭阳、湛江、茂名、潮州市局全面完成年初各项收入任务,揭阳、云浮、清远、阳江和肇庆市局省级共享收入增长18%以上,难能可贵。
二、税收管理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将组织收入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视为改革创新的机遇,坚持向管理要收入,向创新要效益,努力闯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广东地税实际的科学管理新路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创新税源管理模式。率先探索专业化税源管理新模式,在珠海、佛山、汕头、江门等4个市局和其他市16个县区局试点并在全省推广,强化管理和增收效果明显,得到国家税务总局首肯并计划在全国推行。深化纳税评估。成立省、市、县三级评估办公室,组建专业评估队伍,实行评估考核,开展集中交叉评估。全年累计实现评估收入103.8亿元,占全省(不含深圳)税收收入的5.6%。大力强化税源控管。狠抓以“五大”为核心的重点税源控管。认真核查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加强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和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源头管理,继续推进反避税工作。重新调整工业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强化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和车船税管理。推广应用建安、房地产税源控管系统,税源控管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推进发票管理综合改革。简并发票种类,强化发票防伪,完成发票换版,成功上线发票在线应用系统。累计在线开票58.7万份,涉及金额406.9亿元。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启动信息资源整合升级工程,实现运用工商登记数据办理税务登记,加强征管质量分析监控,广泛采集国土、建设、公安等第三方信息,拓宽数据应用领域,数据管税迈出实
质性步伐。
三、社保费全责征收实现新的突破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进全责征收工作,全省已有19个市实现全责征收,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16万人,同比增加11%。突出部门协作。省局与社保部门联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市组织召开了近千次联席会议,密切与社保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快交接上线。核对清理107万户缴费单位数据,补录参保信息1760万条,累计培训企业人员约10万人次,社保费征管软件在省局直属分局和11个市局顺利上线。完善风险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强化社保费全责征收风险防范,保障了缴费人合法权益。落实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划解。规范社保费归集账户的使用,全省已上线市基本实现地税直接划解,全年累计上解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14.5亿元(不含广州),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任务。强化税费并重征管模式。抓好社保费扩面征缴,全面清理欠费,规范社保费征收。2009年全省地税组织社保费收入960亿元,增收87亿元,增长10%,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四、税收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不混库、不截留、不空转。坚决避免和纠正因收入压力大而收过头税,对于审计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认真整改,举一反三,完善制度。加大税收优惠扶持力度。狠抓珠三角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及时梳理出台并坚决落实支持外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开辟办税绿色通道,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调控措施和产业优惠政策。认真开展执法检查,积极应对外国政府反补贴调查,出台减免税审批工作规程,推进税收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大力整顿税收秩序。坚持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全面发动纳税人自查,加大质疑约谈力度,深入开展上市公司减持股改限售股、建安、房地产等六大项目税收专项检查,查处花都贵丽案、南方电网集团公司涉税案等重大案件,查补入库收入42.8亿元。成立税警联合执法办公室,严厉打击假发票,全省共捣毁制售假发票窝点182个,收缴假发票2948万份。切实加强税收宣传。成功打造纳税百强排行榜、税企高层论坛、广东高校税收专题辩论赛等税宣品牌,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强化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涉税信息监控,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为税收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五、纳税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
始终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业务来抓。开展大规模纳税人辅导培训。认真组织“税法进企业”、纳税人学校集中培训、纳税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全年累计组织纳税人培训辅导活动810场次,培训人数超过15万人。纳税服务志愿者总队获全省志愿服务银奖。同时,各征管单位设立辅导服务岗,广泛开展对纳税人的个性化服务。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整合。实施统一门户网站建设,优化网上办税功能,省局门户网站在省政府网站评估中名列省直单位第一。启动全省统一的“12366”服务热线建设,不断提高热线服务水平。认真受理纳税人咨询、投诉、举报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工作,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升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七个统一”标准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一站式”服务,简并表证单书,优化办税流程,认真落实“两个减负”。在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广州地税办税服务厅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一。广泛开展“四个更加满意”度调查。成立第三方专家课题组,在全省广泛开展地税工作满意度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5万份,收集建议近千条,为进一步提升“四个更加满意”建设水平提供了决策参考。
六、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强化各级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确保干部选拔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在组织收入等重大考验中考察、识别和培养干部,选拔配备了19名县区局一把手,省局和各市局共选派22名干部双向挂职。加强“三好班子”建设,各级班子全局观念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进一步增强。完善机构岗责体系。省局新“三定”方案顺利获批,科学修订省局机关和直属行政单位的工作职责,行政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成立广东省地税局党校和广东税务干部培训学院,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编写岗位培训丛书,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00期,培训人员6.5万人次。狠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团工青妇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健康向上的地税思想文化建设。全系统“一帮一”单位互派42名干部挂职锻炼,帮扶工作取得积极
成效。
七、廉洁型地税建设深入推进
对各级班子开展廉政谈话和综合督导,要求各级领导严格落实“一岗两责”,切实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健全惩防体系,整合廉政建设资源,积极构建“廉政风险防范”和“税企廉政联防”两个机制。惩防体系信息系统二期建设顺利完成。创新廉政教育载体,全面构建以廉政文艺轻骑队、“清风城”网站等为品牌的“大宣教”新格局。认真组织“刹风整纪、强化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整顿行风作风。严格落实“六个零增长”,节约型机关建设不断推进。在空前严峻的经济税收形势下,全系统没有发现大的违法违纪案件,确保了干部队
伍平安稳定。一年来,我们还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稳定大局。财务经费支出管理更加规范严密,后勤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税收科研工作深入推进,票证管理更加规范,为税收中心任务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也是科学发展由探索实践向全面深化转变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地税工作意义重大。省局党组已经决定把今年作为全省地税的“创新年”。为此,必须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组织收入第一要务
强化收入分析与预测。密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深化税收经济分析,科学判断税收增长趋势。认真分析和评估重大税收政策调整效应。深入开展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面、线、点有机联系,逐级递进的分析机制,提高税收分析预测水平。
突出重点税源控管。紧扣《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后我省经济结构和税源变化的新趋势,总结“五大”(大企业、大项目、大税源行业、大税源地区、大税种)税源管理经验,完善跟踪管理、建档管理等办法,健全监控指标,切实将重点税源管住管好。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的跟踪管理,深入解剖房地产、建安等重点行业,健全行业分类管理办法。加强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开展大企业经济与税收指标横向、纵向比对分析,特别要加强对省属企业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强化省级收入分析、管理和监督。
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决制止有税不收,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和虚收空转。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理减免税、缓缴税款审批,严禁违规减免税和缓缴税款。找准组织收入均衡增长和依法治税的结合点,科学谋划组织收入工作,避免收入大起大落。强化组织收入责任,对工作不力、执法不严的有关单位和负责人,要坚决追究责任。
二、全力提升社保费全责征收水平
完善社保费全责征收模式。充分认识社保费全责征收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社保费全责征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把握社保费全责征收的内在规律,集中力量尽快解决与社保机构信息对接、缴费拥挤、多收重收退费和应参保未参保补缴等问题。整合社保费征收窗口功能,简化缴费流程,优化升级社保费征收系统,大力推行网上申报缴费。强化征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责征收工作效率。加强全责征收宣传,争取各级党政和缴费人的理解和支持。加大督导力度,尽快在全省实现全责征收和直接划解省级养老保险金。不断完善省财政统发单位省属社保费征缴模式,着力构建省属企业重点费源户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参保扩面,全面清理欠费,努
力实现社保费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健全社保费全责征收工作机制。加强与社保等部门沟通协调,廓清职责,明确责任,建立权责明确、衔接顺畅、风险共担的部门协作机制。深入查找全责征收工作风险点,在社保费征收、对账、管理、检查等各环节,逐一建立全省统一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表证单书,努力构建有序、高效、安全运转的全责征收工作机制,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真正让缴费人放心。建立逐级报告和信息报送制度,实时掌握全省全责征收情况。针对社保费征收中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要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深入推进依法治税
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围绕打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入调研,抓紧制定推动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和促进“双转移”的有效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将政策落实情况列入全年工作考核,以严格的考核监督促进落实。
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整合执法责任制考核系统与惩防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创新税收执法检查机制,建立执法检查人才库,扩大对基层单位的检查范围,狠抓整改情况落实。认真贯彻国家税务总局新修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完善重大案件审理制度。严格执行减免税审批工作规程,继续做好反补贴调查应对工作。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以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纳税遵从度为目标,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加强大要案查处及执行力度,实施分级分类稽查,进一步落实稽查建议制度。推进技术稽查,推行稽查人员能级管理。完善税警协作办案机制,继续推进税警联合打击制售假发
票和代开假发票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按照“三贴近”(贴近税收中心工作、贴近社会热点、贴近纳税人的心)原则,在省内主要电视台、主流报纸开设专版专栏,推动税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把握税收宣传工作主导权。强化对互联网涉税信息的监控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完善舆情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政务公开。认真开展第19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组织编写面向各级党政领导、企业高管等系列税法知识丛书。
四、深化税收管理改革创新
全面构建税源管理新模式。加大税源分类管理力度,调整机构职责,理顺岗位职责和专业化分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探索建立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认真解决税源管理新模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今年完成全省范围推广应用。推进政府部门间涉税信息共享,加快建设社会综合治税体系。
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加强纳税评估机构统筹,推进评估工作日常化。加快建立纳税评估员制度。开展跨国、跨区、跨行业企业纳税评估。以饮食、娱乐和旅店三个行业为重点,继续探索建立行业评估模型,利用评估结果完善纳税核定管理。构建建安、房地产业“两业”项目评估模型,进一步强化“两业”税源控管。
深化发票管理综合改革。完善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功能,突出应急管理,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加快推广进度,力争在地税部门管理行业全面实现在线开票。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推进发票抽
奖、发票印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深入实施信息资源整合升级工程,推进纳服渠道整合平台和统一工作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安全核心基础设施,加强省市两级协同运维体系建设。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继续完善大集中系统,深化数据应用,重点推进征管质量监控平台、自助办税平台建设。求大同、存小异,鼓励各地在大集中框架下,结合实际深化数据分析应用。
五、大力提升各税种专业化管理水平
加强所得税管理。继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抓好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规定的落实。加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审批事项管理,逐步建立后续管理规范。科学确定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提高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质量,强化股权转让、企业年金等非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强化非居民个人所得税源头管理,提高税收协定执行
水平。
加强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管理。强化货物运输和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管理,推行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办法。按照一体化管理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征管。抓好土地使用税重点税源数据库更新维护,管好土地使用税税源大户。制定代收代缴车船税管理办法,推进车船税代收代缴管理软件和车险信息平台对接。争取完成契税、耕地占用
税征管职能划转工作。
六、着力构建科学的纳税服务体系
提升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能力。健全纳税服务绩效评估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纳税服务职责。认真做好纳税人咨询、投诉、举报和建议的办理工作,健全协同处理机制。按照“一站式”服务理念,加快整合和规范办税服务厅,化解窗口服务风险,开展办税服务厅评估活动,提升窗口办税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充实和优化门户网站群功能,扩大网上办税业务范围。按照“统一平台、集中座席、远程支持”模式,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今年
在全省上线应用。
创新面向纳税人的宣传辅导培训。结合最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和纳税人需求,不断创新“税法进企业”、纳税志愿服务等活动,继续发挥好纳税人培训学校、征管单位辅导服务岗的作用,深入开展纳税人辅导培训,切实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
七、努力提升行政效能
优化行政运行机制。按照新“三定”方案,实施省局机关新一轮机构改革,优化各级机构设置。充分吸收规范化建设成果,梳理整合省局机关工作环节和流程,设计工作路线图,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全省一体化、协同化的办公系统,搭建高效的行政运
转电子平台。
规范内部行政管理。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建设,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对创新成果突出的单位、个人予以奖励。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加强与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着手研究新一轮经费管理体制。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导向,增强成本意识,狠抓厉行节约,全面清理“小金库”,坚决杜绝大手大脚、乱花钱。全省统筹节余资金,科学安排经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保障信息化建设、干部和纳税人培训、纳税服务、税收宣传方面的经费投入。细化预算管理,深化绩效评价运用,提升资金使用效能。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后勤管理,增强保障能力。围绕税制改革、征管创新、纳税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施税收科研
精品战略。
八、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各级地税领导班子,增强各级班子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优化各级班子结构,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四个更加满意”度调查成果,充实完善“三好班子”考核指标体系,提升全系统“三好
班子”的创建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形成“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的用人导向。上半年在全省公开选拔一批副处级领导干部,老、中、青相结合,切实把踏实肯干、成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切实把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和女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继续实施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锻炼。加大治懒治庸力度,对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不胜任和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鼓励各地在合法合规并征得当地党政同意的情况下,实施能级管理、绩效管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推广应用广东地税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全面推行干部学分制管理。分级分类举办各种培训班。加快省局党校、税务干部学院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使之成为我省地税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推进兼职师资队伍、教材体系、特色培训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抓好机关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党建“主业”意识,认真落实各级党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四个一”文化组织,办好广东地税青年文化沙龙和文化专刊,大力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年底开展地税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考核评比。健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反馈机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严格按照省委要求,狠抓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认真做好全系统“一帮一”对口帮扶、“救急济难”互助金管理等工作。
九、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强化领导干部监督。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加大责任分解和责任考核力度,完善和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四个一”活动,完善领导干部廉政电子档案,确保领导干部“一岗两责”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建立健全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把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打造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新品牌,在更高水平上构建“大宣教”格局。完善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深入推进科技防腐,切实发挥惩防体系信息系统的预警预防作用。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情况专项检查,狠抓五年规划和实施意见落实。加大惩治力度,严厉查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
深化廉政风险防范。加快内控机制建设,完善对各岗位风险评估、排查、管理、防范和处置等工作。健全税企廉政联防制度,加强对相关中介机构监管力度。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推进执法监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第三篇:地税局长的调研报告
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在税收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手段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现代化,做好地税信息化软硬件的配置和协调,大力强化地税干部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成为现行和今后税收征管努力发展的方向。近期,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下到基层第一线对信息化建设和税收征管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信息化建设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税收征管依托信息化建设,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对税务信息化建设以及其对税收征管的促进作用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
一、州直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州直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经过全系统领导和同志们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通过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在税务系统税收征管的各个领域,从业务管理到事务管理,从基层到机关,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税收征管软件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业务管理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推动了事务管理现代化;深入广泛的信息技术培训推动了信息技术素质的普遍提高。信息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对纳税人的服务,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全体税务干部的思想和行为。
看到发展也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在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人的问题就表现的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既懂计算机又精通税收业(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务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较低,应用水平较差。其次是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目前多数同志对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但仅停留在一般认识上,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仍很难转变。因此,必要尽快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认识到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注重硬件的建设,对软件的应用上,数据的采集上,数据的分析运用上不到位。四是外部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共享上存在很多问题。
二、对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几点思考:
(一)、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是领导干部认识的问题。作为税务机关的各级主要领导,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很显然,原来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已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更新,转变观念,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否则就要落伍,甚至给税收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搞好信息化建设是不可能的。其次是队伍素质的问题。目前整个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要下决心把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与其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和固化激励、淘汰机制,促成“要我学”到 “我要学”的真正转变。同时,要切实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由于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我们应当立足于稳定和提高现有队伍,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后备力量。要重视现代化管理对高科技和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及其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税收工作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桥梁作用。
(二)解决管理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先进的技术本身如果没有现代管理体系的支持和管理体制的扶持,就无法创造出超高的实用价值。今年,自治区地税局提出了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落实责任”的工作主线,并围绕这个工作主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地税系统加强横向岗责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这就是机制、体制的创新,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了信息化建设能有序的开展、提升。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已初具规模的条件,细化岗责体系,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在勇于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继承。实事求是,探索规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无一不需要创新才能实现;创新并不否定继承,信息化也不能完全代替手工,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人机结合进行管理;尤其是长期以来基层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在税收管理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我们一定很好地继承、运用和发展。
其次,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科学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税务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始终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业务需求的规范和前瞻性为起点。实施信息化的每一步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摒弃形式主义、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按照信息技术的客观规律改革我们的税务工作。
第三,要加强信息(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目前,在业务、行政、技术、后勤部门齐动手,网络大规模兴建,设备大批量采购,软件开发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在系统的兼容、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和隐患。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要做到既增长又升级,当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讲求科学、质量、统一规范。必须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信息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和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要牢固树立应用的观念和意识
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而不是研发。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内容”,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数据质量。数据垃圾的产生有文化素质的原因,有操作水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思想作风、责任心和法制观念的问题。必须杜绝为了提高质量考核指标而“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等。由于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广度大、关联性强的特点,报假数据、假信息的后果与写假材料、说谎话有过之无不及。数据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管理质量,并且会贬低信息化建设的地位。
(四)大力推广应用新征管软件,规范软件操作行为,力求征管软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对税收电子数据的分析和评测,有效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国税金税工程的成功运行,地税软件的升级与接轨也成了日趋解决的问题,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及时把握全区动态,在全区推行新征管软件上线是一项及时、准确的重大决策。全州地税干部严格按照区局的安排和部署,有序开展各项新征管软件上线工作。
1、新征管软件对使用人员的规范操作要求更高
新征管软件上线,为日后的征收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快捷规范和管理与服务,同样也对税务干部提出了新要求。以前6.0的征管软件,对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流程操作,要求不是很严,可以一人多岗操作。现在的新征管软件,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
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严格统一了每位干部的登录编码,对每位登录人员的操作都记录在线,这样个人在严格自身登录权限的同时,也对自身管理权限负有直接的责任,一但出现问题,由于服务器在自治区局,各项权限也集中到了中软公司和自治区局,问题必会暴露在全区视野范围内,解决也要通过区局解决,对于具体操作干部就提出了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要求。各县(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按(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操作,确保软件运行正确流程和无差错。
2、认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全体税务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相适应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与地税干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同步,必须定期对地税干部进行全员学习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提高,做好计算机日常应用、各操作软件应用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提高。
(五)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在网络覆盖面、数据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安全工作应当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主要是防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职务犯罪活动。计算机应用的违规、违法犯罪则可能发生在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处罚、退税、稽查选案等环节,还有泄露纳税人商业机密的问题。
加强安全管理应当在网络建设、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内部业务网与互联网等公网连接时,在目前安全技术尚有待完善的情况下,要把握好“度”,把防范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损失放在首位;软件设计、应用,特别是操作权限设置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要对原始数据的产生变化过程全面进行记录和监控;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并及时查处。
(六)、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税收信息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联通与共享
一是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和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户,追查失踪业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二是国地税机关联网,交流相关税种申报缴纳和其它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交通(车辆管理)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三是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流动情况的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线索。
当前,税务机关与社会信息的联通和共享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跨部门信息交流仅靠自行协调是很难稳定和长久的,这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征管法在这方面有一定进展,但力度仍然不够。再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双方信息交流的实效。对于这项工作可以立足于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点到面、自浅至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四篇:xx地税基层建设调研报告
XX地税基层建设调研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局“XX”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新时期基层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局《关于开展基层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在全系统内采取座谈会、个别谈话交流、走访纳税人和当地党委政府等形式,广泛听取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XX地税系统基层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查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地税基层工作现状
(一)基层队伍现状:总得来说,自税务机构分设以来,尤其是垂直管理以来,我局在上级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有力促进了地税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为促进XX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通过近几年来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税务人员的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学历教育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过去很多干部都是初、高中毕业,通过这几年的素质教育以及到高校的深造,到目前XX市地税局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局总人数的83%,应该说我们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二是党员干部队伍日趋扩大。目前XX市地税局共有党员106人,占全局总人数的76%,并且每年都在发展新党员,党员干部在我局的各项工作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我局工作的中流砥柱,是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
三是日常工作电脑化、信息化。经过过去几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大力开展,目前税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从过去下户、上门、手工开票变成了目前工作的全面电脑化、信息化。整个XX市地税系统的各项业务工作,包括税务登记、变更、检查、注销、稽查、发票以及公文的上传下达等都已通过大集中软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全部实现了电脑处理、网络传输。
四是人员少、任务重。目前XX市地税局共有干部职工XX人,其中税收管理员XX人,辖区所管纳税人XX户,平均每名税收管理员管理XX户;XX年完成税收收入XX亿元,今年截止目前共入库税收收入XX元,同比增长XX%,增收XX元,并且每年以近XX%的速度递增。
在看到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我们基层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自1998年以来,我局没有分配一名高校毕业生,没有新增一名公务员,致使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年轻人员断档,干部老龄化日趋严重,队伍整体活力不足。我局现有干部职工139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30岁以下只有1人,而且也是29岁;31岁到40岁有47人,仅占33%的比例,而且36岁以上居多;41岁到50岁有83人,比例高达60%;而51岁以上还有8人。如果情况继续没有改变的话,可以预测到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局将可能出现严重的人员短缺问题。
2、基层干部履行岗位的综合能力不强。近几年,尽管地税系统拓宽了学历教育渠道,进一步优化了职工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资格证书和技术职称的人员逐渐增加,83%的比例的确不低,但从实践看,由于目前部分院校在职教育培训管理不严,经常造成知识与学历不对等,偏离了通过学历教育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的正确方向。基层分局对科股级以下的人员培训手段缺乏,加之老龄化日趋严重,部分税收管理员专业能力偏弱,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税源分析、纳税评估,好多也不能熟练操作电脑,这部分人对工作虽然都有激情和干劲,但相对来讲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反应能力就略微逊色一点,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部分人员缺乏进取精神。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不积极不主动,得过且过,被动应战,不为自己工作没他人做得多、纪律没他人做得好、思想道德品质没他人高而羞愧自责,也不为自已知识匮乏、能力欠佳而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整天沉浸在铁饭碗里坐享清福。还有一部分人是安于现状,在思想上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在业务上啃老本,不求深度、广度、精度。
(二)基层经费、办公条件现状:我局现有市局、稽查局、基层分局共XX个办公场所,其中城区的XX处办公场所,有XX个分局和纳税服务中心都是租赁的,办公场所根本没有独立,乡镇也有1个分局与国税在一个楼上办公,办公条件不容乐观。
(三)基层人员培训需求:
1、希望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加强基础知识培训,不断打牢基础。在完成好全员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纳税服务人员、税收管理人员、税收稽查人员及税收计统人员等岗位人员的培训,着力提升地税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希望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培训。一是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训,信息化是税收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人才,尤其既担负着系统内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维护和建设,有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应该成为地税系统培训和必备的必须人才。二是加强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训,不断培育既懂法律又懂税收高级人才。
3、希望加强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广大干部中加强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廉政和法制纪律,切实提高地税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的地税文化,用先进的地税文化感召人、启发人、激励人、引导人、升华人。
(四)基层工作负担现状:目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深入推进,税收执法的不断完善,对税收管理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相应地基层地税机关的工作负担也随之增加。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态势,税源的隐蔽性、流动性、复杂性明显增强,对税收征管和依法治税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和纳税人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执法难度越来越大,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纵向的、横向的政策落实、任务完成最终都集中于基层,使得基层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是应用程序复杂。随着信息化信息程度的不断提高,税收管理也逐渐过渡到计算机管理,逐步步入科学化的轨道,使税收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增加了基层地税机关工作负担,特别是让税收管理员的大部分时间停留在按照系统的运行要求填报、上传、审批等环节上,而减少了调查核实、巡回检查的时间和机会,致使税源管理的职能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二是报表资料多。表格报送和资料的归集上传是系统内数据传递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子表格逐渐取代了纸质报表,按常理在这方面的工作负担应该会有所降低。但从实际应用来看,报表资料不仅没少,相反的在种类上还在不断增加,不仅要报电子表格,还要报送纸质资料,迫使基层地税机关要利用部分时间忙于对付这类工作。
二、加强基层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精管理必先强基础,兴税业必先强基层。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必须按照现代服务观念、现代管理理念、现代技术手段、现代人才结构的要求,围绕省局提出的“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把基层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管理科学、业务精湛的坚强集体。
(一)打造“大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基层队伍素质。干部素质特别是基层干部综合业务素质,事关地税事业的兴衰成败。基于地税部门现行体制和客观条件,不可能大批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现状,我们应着眼现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力挖掘现有人员的存量和潜能。具体来讲,就是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科技应用、业务技术、基础法律、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改变以往重专业知识培训轻职业道德教育、重业务应用培训轻治税理念教育、重时需性培训轻前瞻性培训、重在岗学习培训轻集中脱产培训、重培训机制建立轻效果考核评估的“五重五轻”传统观念,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大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构建具有地税特色、激发干部潜能的学习教育培训机制,把培训的着眼点转到多能兼顾、综合提高、全员参与上。整合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建立省、市两级试题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不同载体,构建内部培训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税务院校专训、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教育培训网络。将教育培训的内容从业务知识,延伸到政治理论、经济财物、信息化应用、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强化对基层班子特别是分局长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才干,使之从专一型的“将才”转为复合型的“将才”;建设好地税各级人才库,分层次、分步骤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专家型人才,夯实理论功底,增加知识储备,实现厚积薄发,努力促成“教育培训——知识集成--能力转化”的再教育、再提高良性循环。
(二)树立“大服务”工作理念,着力加大基层建设投入。深入开展机关为基层服务、领导为群众服务、管理为征收服务“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宽视野,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分局税源总量不大、人员需量减少的实际,把服务重点由农村征收分局转为城市征收分局,参照农村征收分局享受的各项优待,对城市征收分局根据经遇、税源等实际,实行差异式、层级式、渐进式的人员、经费、待遇、荣誉的“四倾斜”。坚持向困难县局和农村分局实行定额补助政策,加大力度改善城区征收分局的办公场地和工作生活条件,保证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信息技术设备的购置和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一线干部在进城调动时优先照顾,对表现突出、勤廉守责的基层先进在选拔使用时优先提拔,对业绩一流、奋发有为的基层单位在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真正做到钱向基层投、物向基层拔、人向基层流、难向基层帮。
(三)推行“大考核”绩效体系,着力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在对岗位、职责、互动流程等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税收发展趋势、税收征管模式、税制改革方向和当地经济现状,围绕“岗位责任明确,流程运转顺畅,纵横评价结合,绩效考核科学”的岗责体系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职务层次和业务适应能力等因素,明确各环节、各岗位、各项工作的细化、量化指标,不断改革考核办法,不断创新检查形式,不断优化考核内容,通过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在实行绩效考核中,可参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结合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行政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将纳税评价的方式引入地税机关内部,把干部执法和管理纳入系统化考核,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开发应用自动考核综合软件,对基层税务机构的素质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绩效结构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现对各基层征管部门、基层征收人员的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以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行能绩管理制度,科学搭建干部成长平台,对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成熟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在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上提高“含金量”。对后进干部实行“基层锻炼、末位提高、组织诫勉”的办法,鞭策督促干部自觉提高能力素质。
(四)打造“大文化”和谐团队,着力创建模范样板机关。加强和改进基层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通过开展创建模范样板机关活动,致力于培养一流税干、打造卓越团队,把地税建设成为开放的、创新的、人文的、和谐的机关。全力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及学风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节约型、廉政型、发展型、友爱型地税机关,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务实作风,狠抓廉政建设,营造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树立高效廉洁、为民奉献的机关形象。大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之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亲民爱民、勤政务实之风。探索建立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建立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督办制度,以及干部作风经常性检查制度。进一步健全文化阵地,培养文化骨干,创新文化载体,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把组织收入工作与地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让每位基层干部都自觉做到常修从税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使地税基层成为风清气正、团结务实、廉洁高效、人才辈出的基地。
第五篇:地税干部队伍活力调研报告
关于激发干部活力的思考与实践
**年是省局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改革推进年”,是构建“三优”体系的关键年。组织优质税收、强化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优化税收服务、加速税收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更迫切地需要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敬业进取的税务干部队伍为保障。打造优秀团队,树立良好税务机关形象,保持持久干部队伍战斗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赋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建设新的意义、新的内容、新的要求。笔者通过深入基层分局和税务所,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切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对当前地税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的原因、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对策谈几点浅显认识和建议。
一、当前地税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年省局《基层需求调查报告摘要》显示,在对4000余份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经济收入已成为影响地税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制约基层干部队伍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受访者的46.1%和38.8%,另外人员老龄化、税收风险、激励机制等因素也均以20%左右的比例位居前列;有43.7%的基层税务干部认为现有的平台和空间不足以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笔者分析,这些因素对干部队伍活力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收入与当地工薪收入差距大影响工作活力。以安平县为例,该县是举国闻名的“天下网都”,丝网工业发达,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步入先富者的行列,底层打工者月薪均在3000元以上,导致当地经济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县市。而地税干部是在如千军万马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艰难通过独木桥走入公务员行列,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常年与这些先富起来的纳税人打交道,难免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不平衡心理。
(二)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工作活力。就拿安平县地税局来说,共有干部93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30岁以下的仅有11人,占干部总数的11.82%;30至40岁有29人,占干部总数的31.18%;40至50岁有38人,占干部总数的40.86%;50岁以上的有15人,占干部总数的16.13%。一方面,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思想僵化,“新鲜血液”供给不足,年龄偏大的同志对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新财会税收知识等的掌握比较困难,安于现状、害怕竞争的习惯“惰性”凸显;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所带来的思想代沟、行为代沟,让新、老干部群难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影响了团队的战斗力。
(三)执法风险加大影响工作活力。随着税收管理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税收监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的不断加大,纳税人的法制意识和对税收服务的需求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税干部的心理包袱变重、压力随之增大。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工作活力。一是晋升渠道狭窄。在当前公务员管理体制和地税管理体制下,基层地税干部谋求“政治”上进步的空间十分狭窄,前进的动力不足。二是绩效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考核结果运用。从目前来看,绩效考核结果还没有完全做到简便易懂、透明、可操作性和公信力强的要求,考核结果的运用也只是用在晋职提拔排名上,还没有与绩效工资、福利等密切挂钩,还没有完全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二、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新时期人事改革、机构改革的新形势,关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建设已成为开辟地方税务工作新气象的重中之重。当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长期任务。结合安平地税局实际,我们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服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思想正确、坚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是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工作中存在重业务知识、轻思想教育,或是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实处的问题,我们将“德、勤、廉”纳入部门、个人绩效考核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团队建设活动,使党的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将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思想工作的认识程度。二是加大先进典型选树。高度重视弘扬正气,典范引路,积极开展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孺子牛”等标杆评选、评星等活动,以先进的事迹鼓舞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激发全体地税干部执法为民、聚财为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工作动力,推动税收工作。
(二)建立科学用人机制,不断完善激励制度。着力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坚持以绩效管理为抓手,以实绩为核心,对全部工作量化考评,使各项工作有了定量与定性的依据,工作落实情况做到了可查可监控,将绩效考核的过程演化成为地税干部立足岗位、对照要求、创新举措、落实责任、追求卓越的过程,使干部职工可以全面了解岗位职责,建立整体工作目标的意识,促进工作任务得到迅速贯彻落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形成有凝聚力的团
队。二要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坚持“以德为先、绩效导向”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做到年龄服从本领,资历服从能力,文凭服从水平,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所为、有其位,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从而营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三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提高干部职工对工作的新鲜感,激发干部创新潜力,让基层干部进一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工作有干劲、有盼头。
(三)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促进业务知识更新。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提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建立灵活多样的学习机制。我们坚持每周一次例会、一篇周记,每月一期展板,为职工搭建相互交流好经验、好做法、解决疑难问题的平台,引导干部职工相互学习、主动学习。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依托省局网上教育培训系统,引导全员参与自学,让读书成为习惯,用读书改变思维。同时,分批组织人员以考促学,从而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干部职工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激发工作潜能。二是分类分级进行培训。我们着力从不同对象、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干部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如对年轻干部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对管理层干部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对基层干部多侧重应用性、操作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机关干部则侧重综合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我们坚持遵循“紧缺人才抓紧培训,重点人才加强培训”的原则,开展稽查、文秘、会统和计算机等各类骨干人才的考试选拔工作,鼓励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职称,对考试成绩优秀的职工,给予一定精神与物质鼓励,调动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努力营造人人学业务、钻业务、精业务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
(四)营造内部和谐氛围,改善工作环境。贯彻人本激发,营造和谐氛围,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关键。一是加强人文关怀。我们广泛开展干部谈心谈话,每次谈心谈话和民主生活会中提出的问题都会被整理反馈给相关领导,在局长办公会上进行研究,分解给相关科室予以解决,舒缓干部的情绪和压力,实现对职工在政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理解、生活上的照顾,达到凝聚干部队伍正能量的目的。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我们坚持最优质的服务就是组织了优质的税收,为纳税人创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此,我们开展心贴心、换位思考等活动,推动机关为基层服务,为基层松绑和减负;推动领导为干部服务,解决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推动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服务,优化办税程序减少纳税负担,构建系统内外和谐融洽的征纳关系,真正实现了税收优质、服务优质、团队优秀的总要求。2013年1-11月,我局共计完成地税收入44964.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38543.8万元,同比增长61.4%。三是完善民主机制。重视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制订工作规划、目标、重大事项时充分发扬民主,广进谏言,主动地吸纳干部职工的建议,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承担工作责任,激发工作热情,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塑造多样地税文化,增强职工归属感。围绕“带好队、收好税、造氛围”的总体思路,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凝集团队精神,激发干部活力。一是弘扬集体精神,培养团队意识。持续大力推进团队建设的开展,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干部们在娱乐中交流情感、增进认识,营造友好健康、努力进取的工作氛围,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如加强阅览室、荣誉室建设,在单位办公网站设置电子图书室,鼓励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推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发表读后感,丰富电子图书网站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生活、快乐工作”长跑竞赛、迷你马拉松赛、乒乓球、棋牌类比赛等,不断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增强职业归属,提高主观能动。我们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利益荣誉直接挂钩,并把绩效考核过程、结果与干部职工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塑造了个人和单位“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税文化。三是融入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安平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为此,我们积极着眼于地税文化与当地红色文化、汉王文化、丝网文化、孝德文化、“两个第一”革命文化相融合,开展游览当地的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文化活动,增强地税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廉洁从政意识,塑造了具有地税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