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渔业调研报告(写写帮整理)
渔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两地渔业基本情况,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渔业大省(市),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居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第三位。
四川省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水库、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896万亩,宜渔水面达358.5万亩,宜鱼稻田面积近1000万亩。全省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主要的鱼类栖息地,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种,有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等55种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5年,四川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301.35万亩,水产品产量98.25万吨,水产业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29.69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2.36%、91.48%、197%。在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名优水产品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产量比重已上升到35%。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和渔药渔饲料工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境内有河流223万亩,池塘49.24万亩,建成后的三峡水库水面达140万亩,其他水库35.25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辖区内地下冷、热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鱼类资源丰富。2005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7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5.06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6%、25%。渔业经济总产值3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
今年1月~9月,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76.17万吨,同比增长9.14%;渔业经济总产值116.25亿元,同比增长12.0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百万吨,比上年增长7%左右;渔业经济总产值可望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重庆市由于遭受特大旱灾损失较大,1月~9月水产品总产量为17.3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减缓。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约为22.5万吨,同比下降10%左右。
二、主要措施与特点,四川省和重庆市渔业主管部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分别提出了“努力构建西部渔业强省”和“渔业发展新阶段”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渔业“转变、拓展、提升” 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行动,促进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争取和落实惠渔政策有新突破。四川省在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省水利厅及时召开全省水产工作会议,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省财政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水产良种补贴和技术培训,并建立水产科研创新机制,开展水产育种攻关,有力地带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重庆市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试行)办法》,集中运用农发资金,对规模化养殖给予补助,引导和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受到渔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二是开辟渔业投入渠道有新进展。重庆市利用本地资源特色优势,吸引资金开发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黄颡鱼、翘嘴红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观赏鱼养殖已发展成为打造郊区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四川省利用中西部结合带的地缘优势,积极引进资金建设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预计全省今年的投入将超过10亿元。许多养殖户也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丘陵地区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稻鱼轮作,成为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
三是建设生态渔业有新思路。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西部渔业的基本要求。两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重庆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水面大量增加的机遇,积极探索并科学规划三峡水库渔业的发展思路与措施,努力实现发展渔业生产促进库区移民增收和保护水库生态环境的协调并举。同时,为减轻工程建设对长江渔业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了水产原良种场,储藏、研究和保护长江特有鱼类资源,并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实保护三峡生态环境,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四川省结合地方实际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从今年开始逐步取缔施肥养鱼,并积极推行环境友好的健康养殖方式,建设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域资源。
四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有新做法。今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袭击了川渝大地,两省市渔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尽量减少渔业生产损失,重庆市从加强抗旱救灾工作组织、落实抗旱保渔措施和恢复渔业生产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开展救灾工作。同时争取落实了200万元救灾资金,专项用于补贴鱼种补救。由于抗灾救灾措施得力,保住了大批亲鱼和鱼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
五是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新举措。四川省各级渔业部门抓住各级政府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机遇,努力把水产发展纳入规划中去。截至目前,全省以水产为支柱产业规划建设并已开始启动的新农村达到183个。重庆市开展了“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建设,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规划渔业对接项目,并推动建设了两个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示范村。两地渔业的快速发展,为调整地方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和三峡库区移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今年以来,两地渔业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
第一,特大旱灾造成渔业生产巨大损失,且潜在不利的后续影响。
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两省市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四川省渔业受灾面积达162.03万亩,损失水产品8.53万吨,损失达6.4亿元,分别占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的8%、4%。重庆市损失更为严重。全市12万亩池塘、500多座小型水库干涸、10万亩河沟断流。因灾损失水产品 47630吨,直接经济损失共达6.3亿元,占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和渔业总产值达19%、17%。
这次特大旱灾不但造成了鱼类大量死亡,间接损失也较为严重。为减少损失,渔民被迫将大量成鱼提前出塘销售,由于规格尚小,且集中销售,导致售价极低,效益大幅下降,渔民入不敷出。此外,由于旱灾导致大量养殖户储备的鱼种死亡,对今后的恢复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水”和“种”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明年制约渔业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对渔业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面临困难。
三峡水库蓄水后,随着水位的升高,库区水域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库区渔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一是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发生重大变化,原有 822处传统鱼类产卵场约85%消失;二是库区水域鱼类种群数量严重不足,组成结构明显低质化;三是水位升高后,江水基本没有流速,捕捞生产方式和网具发生变化,需用静置高网捕捞,但是渔民缺乏资金更换网具,仍沿用原有的流刺网捕捞,捕捞效率极低。
上述影响导致库区渔民的捕捞量大为减少,收入大幅度减少。据重庆市万州区介绍,三峡蓄水前的2002年单船年捕捞量在1500公斤左右,渔民人均收入 5000元以上,2005年单船捕捞量仅为579公斤,降低约三分之二,同时由于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渔民人均收入约2000元,降低了约60%,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还要低300元左右。第三,对三峡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和措施认识尚未统一,库区渔业发展尚未起步。
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56米,水面面积也由此大幅增加,达到140万亩,未来蓄水到175米后水面将达到162万亩。为充分发挥库区水面资源优势、发展库区产业、增加库区移民收入,有关部门在三峡水库移民发展规划中,确立了渔业、柑橘、草饲牲畜、旅游作为库区四大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有关方面对三峡水库渔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存在不同看法,一些专家以保护库区水质为由,反对在库区进行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生产,库区渔业发展规划至今没有出台,导致库区渔业发展缺乏指导,成为最有潜力但是发展最为滞后的产业。
四、几点体会与建议,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西部渔业大省。两地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始终把渔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结合两地实际提出的渔业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渔业的方向。今年的特大旱灾对四川和重庆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两地渔业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渔民抗灾减灾,恢复生产,减少了损失,值得肯定。针对两省渔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真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恢复渔业生产这次特大旱灾,既考验了渔业主管部门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同时也暴露出长期以来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两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一是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采取措施,从水源供应和苗种供应等方面,切实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解决生活困难;二是要认真总结此次灾害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池塘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二)发展生态渔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三峡水库的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打好三峡牌,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将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整个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大战略中,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要听取各方面意见,积极协调,推动三峡库区渔业发展规划尽快出台,指导库区渔业发展;二是加强库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摸清库区渔业资源状况;三是进一步加大库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补充库区鱼类资源种群数量,保护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建议明年在三峡库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放流活动,邀请两省市、国务院三峡办的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各方面工作。
(三)加快建设“平安渔业”,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产业支持保障水平今年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部分省市频繁发生强台风,重庆、四川等省市发生严重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更加凸显了建设“平安渔业”、提高渔业抗御自然灾害与突发事故能力、灾后恢复渔业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尽快编制建设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争取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落实中央财政试点补贴资金。
(四)加快研究论证,实行水产良种补贴,推动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发展“良种”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为支持和鼓励农民使用良种,提高种养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对使用粮食、畜禽良种等给予财政补贴。据了解,四川省从2004年即开始探索实行水产良种补贴,将过去用于水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的财政资金转变为用于支持水产优势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对养殖户的种苗补贴(不少于75%)、必要的设备购置及技术培训。今年,省财政拿出900万元,确定给予补贴的优势品种包括:草、鲢、鳙、长吻、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加州鲈、红鳟和鲟鱼等。补贴标准为同期市场价格的30%~50%,但是每户不超过200元(草、鲢、鳙),或1000元(其他品种)。补贴实行项目招标制,由良种生产单位和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向渔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补贴方式以农民差价购买鱼种方式兑现,即农户向良种生产单位购买鱼种时,直接扣除应享受的补贴额,只付差价款提货。上述实行补贴的范围、标准、对象、方式以及良种生产单位和价格等,均进行公开、公示,确保农民直接受益。从四川的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在全国范围对使用水产良种实行财政补贴的可行性。建议加快研究和论证,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推动国家水产良种补贴政策的早日出台,促进水产养殖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二篇:渔业发展调研报告
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渔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科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渔业产业扶持力度不够。一是对渔业投入不足。渔业多元投入机制还未建立,社会资金参与渔业项目开发不多,渔民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来源渠道。二是对渔业的扶持政策亟需修改完善。苍委发[2000]140号《关于加快渔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至今8年仍在沿用,对渔业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缺乏引导和扶持。三是渔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渔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给渔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保险业至今未进入养殖领域,渔业风险分摊和救助救济机制不完善,渔民灾后生产自救能力较弱,影响渔业发展后劲;失海渔民保障还未实施,渔民失海后容易落入失业的困境,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
(二)捕捞业稳定难度加大。一是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海洋,造成近海海域污染加剧,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主要经济鱼类得不到有效恢复,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东海渔场受到严重压缩,海洋捕捞将面临无鱼可捕的严酷现实。近几年我县拖网渔船的年生产时间不断减少,巴曹、中墩、大渔等地渔船无奈自动停港休渔的时间不断提前。二是我县特有的毛虾抛锭生产作业方式,近年来因经济效益明显,逐渐为舟山等地渔民所效仿。根据捕捞生产管理相关规定,抛锭作业不允许跨县生产,一旦舟山从事抛锭生产的渔船达到一定规模,当地管理部门必将依法禁止我县渔民前去生产。三是捕捞作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渔船更新换代缓慢,木质渔船仍占有一定比例;新作业方式开发能力不强,传统作业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灯光敷网效益也不稳定;远洋渔业尚在起步和探索之中,目前我县远洋渔船还是挂靠在乐清的远洋渔业公司,影响长远发展。
(三)养殖业提升任务艰巨。一是养殖业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低、小、散”状况明显,集约化程度很低,总体效益不高,水产养殖“短腿”依然如故,渔业尚未实现由“狩猎型”向“耕海牧渔”型转变。二是大宗水产品养殖仍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今年受气温偏高影响,我县的紫菜养殖都发生大面积烂菜,损失惨重。三是随着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实施、大渔湾围垦工程的启动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霞关港的开发,沿海滩涂、浅海正在或即将被大量占用,养殖业发展空间也受到挤压,传统养殖品种和模式将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的形势。
(四)加工流通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水产品加工整体水平不高,我县虽然已有了孝心、宏达利、宏发、榜峰等一批加工企业,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尤其是紫菜、毛虾、低值鱼等传统大宗水产品的加工还是以粗加工为主,大部分的水产品没有经过加工直接以初级原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水产品加工品牌形象不突出,没有形成规模的拳头产品,市场辐射面窄,加上今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各水产加工企业产品出口严重受限,宏达利公司停产已近半年,孝心公司生产规模明显缩小。二是水产品流通体系还不完善,虽然有浙福边贸水产城的基础,但我县特色鲜活海鲜配送基地仍未建成,水产营销人脉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休闲渔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县休闲渔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档次低、吸引力不强,经济效益一般。
(五)渔业服务管理不够到位。一是我县渔业科技现有的水平还无法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养殖,还是以群众自主摸索为主,代价过高;水产养殖病害和海洋赤潮频发,对其防治手段的研究相对滞后;水产“科技孵化器”、“技术推广中心”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渔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渔船之间、养民之间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不利于长远发展。现有的合作组织绝大部分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名存实亡。三是渔民素质总体较低,灌输式的授课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很多隐患,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尚无能力对水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全面检测。五是渔业执法管理手段不强,偏重于海洋捕捞渔船管理,对养殖水域管理、渔业水域污染处置、渔业环境监测监控能力还无法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三、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建议
发展现代渔业就是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坚持“开发与
保护并重”的方针,提升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力争结构调优、产业扶强、效益调高,促进资源、生态和渔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努力构建起“健康的捕捞业、先进的养殖业、发达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繁荣的休闲渔业”的现代渔业新格局,实现渔区繁荣进步、和谐稳定。
(一)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增强渔业发展动力。我县是一个渔业大县,涉渔人口多、范围广,加快渔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县政府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加速推进渔业产业发展。一是尽快完善支持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渔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及时出台引导作用强、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渔业投融资体系。县财政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用于基础设施配套、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开发、龙头企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等,要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和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参与我县渔业经济开发,积极争取金融部门逐年增加对渔业的贷款支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渔业发展,扩大渔业发展的资金总量。三是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性渔业保险的实现形式,争取将农业保险覆盖到渔业领域,尤其是大宗水产品如紫菜养殖业的保险,着力化解养殖风险,为渔区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要认真研究解决失海渔民保障问题,失海渔民政策处理要视同失地农民,不断加大对失海渔民补偿力度,建立渔民养老保险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控制强度,调整结构,实现捕捞业可持续发展。捕捞业是渔业的基础产业,稳定捕捞就是稳定渔业的基础,重视和保护海洋环境,控制捕捞强度,优化捕捞结构,是实现捕捞业可持续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加强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建立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监控和污染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随意排放入海;要实现渔业资源的有效增殖,针对已经衰退的重要渔业资源品种采取各种增殖方式,不断扩大增殖品种、数量和范围,建议在七星岛设立特别海洋自然保护区,实施重要经济鱼类人工放流和增殖工作,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条件得到改善。二是要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继
续完善捕捞许可制度,严格执行捕捞许可管理有关规定,逐步实施限额捕捞制度,控制和压缩捕捞渔船数量,要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推广负责任捕捞方式,减少幼鱼、低值渔获物的比例,促进捕捞业健康发展。三是要积极引进推广新作业方式,注重更新提高渔船质量,加快渔具的革新,重视科技新产品如风力发电、节油器等在渔船上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捕捞竞争力。四是要鼓励现有渔业捕捞资源进行归并、整合,扩大经营规模,探索公司化经营之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五是要积极开拓远洋渔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策扶持、加快发展的思路,逐步建立属于自已的远洋渔业公司,增强整体实力,推动远洋渔业的健康发展。
(三)拓展空间,转变方式,提升养殖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县的海水养殖主要是以浅海筏式养殖、围塘养殖和滩涂养殖为主,在现有海水养殖空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积极拓展养殖的内涵和外延。一是要重点抓好养殖水域的规划。合理确定渔业水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切实加强对渔业水域开发利用的指导与调控,为渔业长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不得随意侵占渔业水域、任意改变渔业水域功能定位。要谨慎、合理、科学开发港湾、滩涂资源。二是要注重拓展新的养殖空间。要继续开展紫菜全浮流养殖的研究,鼓励和扶持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高潮位工厂化养殖等设施渔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养殖空间,促进养殖业向工厂化、集约化发展。三是要注重养殖方式的转变。大力开发新品种养殖,发展附加值高的海珍品, 扩大名特优新品种覆盖率;加快鱼塘标准化改造步伐,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大力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强化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健康、生态、安全的水产养殖业;通过革新养殖技术、规范养殖行为、推广养殖新模式,在我县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渔业产业带,全面提升水产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四是要注重结合苍南实际,着重加强对围塘养殖品种和技术的研究,为今后在大渔湾围垦区内开展大规模围塘养殖做好技术储备。
(四)深化加工,活跃流通,延伸渔业产业链。发展与渔业增长相适应的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延伸渔业产业链,对于促进渔业生产、提高效益和产业素质,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要
以水产品保鲜、保活和低值鱼类的综合利用为重点,逐步加大精加工产品的比重,提高水产品附加值;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出台扶持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创立名牌产品,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议在海涂围垦区内考虑规划建设水产加工园区,通过水产品加工业集中连片开发,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综合加工能力,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要加强水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浙福边贸水产城为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水产行销大户和企业,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水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对现有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完善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推进市场管理现代化,尤其要对比较薄弱的市场信息服务要加大投入,不断增强市场集散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探索网上交易新途径,促进市场组织形态的演进与交易方式更新,实现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加快启动浙福边贸水产城二期工程建设,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大做强水产品流通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我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渔家乐等系列项目,开展沿海观光、海滨休闲、海上垂钓、海鲜品尝等以“海”为特色的滨海旅游活动,拓展渔民增收渠道;要打破了单一产品、单一生产的格局,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休闲品种多样化,不断开发渔文化内涵,促进渔业经济向高深层次发展。四是要重视发展科技、信息、咨询、生产资料等为渔业经济发展配套的各类服务业。
(五)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渔业发展后劲。一是要大力推进渔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整合现有水产科研力量,完善科研条件,加强对渔业实用技术的研究,重点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等,强化科技对渔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加大渔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充分发挥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与渔业生产的紧密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渔业科技示范区,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生产方向。二是支持渔民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与渔户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进行产业化联结,互利互惠、共
同发展,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其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全县逐步培育起运营规范、竞争力强、能有效带动渔民增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要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努力构建渔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涉渔企业等参与渔业人力资源培训网络;广泛开展渔民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渔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面提高渔业生产者的技能素质;可在渔民中选择部分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热心于渔业年轻人到渔业职业学校,实行半年或一年时间的系统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当地的水产科技带头人。四是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切实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快水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完善渔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水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开展ISO18000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和QS食品准入认证,推进水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五是要强化渔业执法能力建设,拓展渔业执法领域,搞好水产苗种、渔用饲料、渔用药物、产品加工质量、渔业市场、渔业防灾减灾、渔业水域环境等环节的监管执法,为渔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篇:MSC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调研人: 张青、唐怡聪
完成时间: 2013.08.24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目录 调研概述...............................................................................................................................1
1.1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 1.2 MSC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的重要性.....................................................................1
1.2.1 研究背景..........................................................................................................1 1.2.2 现状和问题......................................................................................................2 1.2.3 重要意义..........................................................................................................2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认证.........................................................................................3
2.1 MSC认证目标及原则................................................................................................3 2.2 MSC认证分类............................................................................................................4 2.3 MSC认证评价模式和程序........................................................................................5
2.3.1 渔场认证要求..................................................................................................6 2.3.2 产销监管链要求..............................................................................................6 2.3.3 认证范围的扩展..............................................................................................7 2.4 MSC认证机构............................................................................................................7 2.5 MSC认证费用............................................................................................................8 2.6 MSC认证有效期........................................................................................................9 3 调研总结...........................................................................................................................10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调研概述
1.1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国际上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发展、维持人类的生存;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寻求经济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动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系统中全体人员积极参与、收入的公平分配与人和自然的协作。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渔业科技、渔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运行,生态
渔业是渔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从改善渔业生态环境着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鱼类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的过程,一个鱼类生物工程建设过程。
1.2 MSC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的重要性 1.2.1 研究背景
纵观全球渔业发展,目前有4000多万人从事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鱼类是含有丰富蛋白质、重要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来源。随着世界渔业总产量稳步持续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渔业总产量1970年为6200多万吨,1990年为9800万吨,2004年达1.405亿吨。2004年比1970年增长1.25倍。2004年世界人均鱼品供应量约14千克,中国人均达29千克。鱼类食品增加,对改善人们生活、提高营养水平、促进健康长寿都有一定作用。
当前在欧美国家,环保组织和生产企业并不完全是战场上的对手,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伙伴。环保组织能够实际参与到捕捞配额的管理中,通过影响政策制定和影响零售商来对生产企业形成约束。中国企业要想成功竞拍到国外捕捞许
第1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可,亦必须符合其定下的各类环境友好准则。1.2.2 现状和问题
现如今,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项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过度捕捞问题,过度捕捞已成为全球性紧迫的环境问题。例如东北地区15种名贵经济种群,在捕捞群体中体长体重明显出现个体小型化趋势,年龄组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生殖力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主要经济种群数目明显减少,15种名贵经济种群中有8中已处于濒危状态。其次非法捕鱼、无报告捕捞、无限制捕捞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渔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障碍。由于渔业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需要满足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再次,由于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整体生态圈,造成了更广泛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威胁重点鱼类种群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和完整性。1.2.3 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海洋鱼类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海洋经营者,消费者对过量捕捞及其环境后果日益关注。因此,通过设立统一的指导标准,建立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模式迫在眉睫。MSC(海洋管理委员会)通过设计MSC标准及MSC环保标志,消费者选择可完全追溯的海鲜产品,该产品均经过独立的生态可持续评估和认证。环保标志让消费者确信,该产品为牵涉过量捕捞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第2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认证
MSC(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水产品认证是一项已被认可的针对海洋渔业以及加工水产品的良好管理的渔业及渔业产品供应链认证项目。其由大型食品及消费品生产企业联合利华(Unilever)和国际自然保护团体--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WWF)共同创办于1997年,并在1999年独立,于2000年3月1日正式成立。
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总部在英国伦敦。海洋管理委员会世界各地的工作组筹备定义“可持续的,良好管理的”水产业标准,在经过300多次的协商,制定了“不过量捕捞,保护渔业资源“的标准。若渔业资源已经枯竭,只能在可恢复渔业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捕捞,在维持渔场所在海域的生态多样性及繁殖能力的条件下可进行捕捞”等原则和标准。MSC标准全称为《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可持续渔业原则与标准》,是为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多样性平衡的水产业准则,得到了大多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国际上很多零售商、制造商以及食品服务运营机构都在推行MSC项目,并承诺采购和销售通过MSC认证的水产品。2.1 MSC认证目标及原则
海洋管理委员会通过制定保护环境和生态,维护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标准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渔业认证项目认可和奖励可持续渔业的良好发展为世界海洋的健康提供支持。并且影响购买海洋产品的人群,而且通过与他们合同,促进渔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满足以下三大原则:
不能过度捕捞,并且捕捞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第3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水产业的经营应遵循保证维护渔业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生态物种多样性(包括生长环境,多物种相互生存)
水产渔业遵循有效的管理系统原则,遵守相应的地方、国家及国际法律和标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
其关注重点在:
保护世界未来渔业供应,和鼓励可持续发展的水产业
和各个利益方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水产捕捞者,零售商,消费者以及资源保护者;
在产品标签上以明确的标志说明:捕捞来源于良好的海洋环境;此产品可持续捕捞。
2.2 MSC认证分类
MSC认证主要保持世界渔业资料的可持续性,并逐步建立渔业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既定目标,MSC认证分为: 1)渔场认证(Fishery certification)
渔场符合“可持续的,良好管理的”水产业环保标准,以促进负责任捕鱼。通过认证的渔场为可持续和管理良好的渔场,认证标准为:MSC Fishery Standard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for Sustainable(见附件)。其主要建立了针对渔业的环保要求,共分为3大原则,23条标准。
2)产销监管链的认证(Chain of custody certification)
对于捕渔业以及加工流通阶段管理(COC)的认证,是由MSC所认定的机构根据MSC的标准进行的。水产品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水产品从原产海洋区域的鱼类及其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进行认证。由于水产品
第4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从原产海洋区域的鱼类到产品再到达最终消费者手 中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链,所以水产品认证又称为产销监管链认证,认证标准为:MSC Chain of Custody Standard和针对供应链条上不同企业的附件标准(见附件)。其主要建立了在销售获得认证渔场的鱼产品时,整个销售链条上应该满足的条件,以使供应链可追溯,能够持续发展。
以上两类认证也是海洋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此外该机构还从事于MSC认证标签的许可及使用监督工作,其原则为:
MSC供应链认证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水产品,并且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才能在销售中使用MSC标志
经认证的符合条件的的水产品带有MSC标志,它表示:“该产品来源自符合国际海洋理事会(MSC)的环境标准的海域,并且符合良好管理和可持续捕捞的要求”
该标志和要求适用于产品以及其供应链体系
2.3 MSC认证评价模式和程序
MSC认证流程如下:
1.客户建立MSC认证体系,并寻求MSC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2.认证机构针对客户实际情况,安排审核,首先开展预评估; 3.审核组根据预评估结果撰写预评估报告;
4.认证机构审定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开展主评估。若审定结果为不通过,则需从新对客户进行预评估以验证MSC体系建立情况,若审定结果合格,则
5.认证机构策划主评估审核计划,并组建审核组,使用绩效指标及评分系统表格,参照MSC标准的要求进行审核;
第5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6.主评估完成后撰写审核报告初稿; 7.将审核报告初稿进行同行评审和客户确认; 8.根据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审核报告终稿;
9.利益相关方针对报告可以提出异议情况,认证机构根据上述所有情形做出认证决定。若认证决定为通过,则申请方需继续开展内部审核和监测;若认证决定为不通过,则客户需从新申请该认证;
10.获得认证通过的客户进行产销监管链认证;
11.若客户通过产销监管链认证则可以加贴MSC环保标志;
由于MSC认证分为渔场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对具体认证又有其它要求: 2.3.1 渔场认证要求
对于水产企业,若想获得MSC认证,首先要找到MSC的原料。
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追溯/标识/隔离体系,能够完成从原料的接收、储存、加工到成品的发运各个环节均得以实现。
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注明原料的来源、企业信息的详细内容,并商定费用。最后与认证机构商定审核时间。
如果您的产品是以鱼为主要原料,并且该鱼种有MSC原料,即可进行认证。
2.3.2 产销监管链要求
在MSC监管链中需进行认证的各个参与方及在全链中的位臵如下:
已认证的水产品原料-供应方 已认证的水产品原料-贸易公司
第6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已认证的水产品原料-贸易公司
2.3.3 认证范围的扩展
如果一个获得认证的客户期望扩展其认证的范围,认证机构决定其同一管理体系是否适合增加的场所、产品类型和/或新种类及对MSC监管链标准的符合性的维持。认证机构完成所有信息的评审并决定是否需要在监管链认证修改以前增加现场审核。如果无需增加现场审核,认证机构需要做出判断记录。现场审核需要按照初次审核的程序执行。认证机构应在MSC数据库中升级客户的认证范围并在必要时,10日内颁发一份新的范围目录。认证机构只有当其产品在MSC网站出现以后才能通知客户进行其证书新增MSC产品的标识和贸易,提供给客户商标许可协议。2.4 MSC认证机构
MSC的认证机构是通过独立认可机构ASI进行,ASI是可持续标准体系的国际领军认可机构。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23家认证机构通过ASI认可,能够依据MSC标准开展认证活动。在中国,MSC仍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13年8月,在中国有224家企业通过了MSC产销监管链认证(COC),但还没有渔场通过捕捞认证。而能够在中国合法进行MSC认证只有两家认证公司。
获得ASI认可开展MSC认证的认证机构名录
序号 1 2 3 4
认证机构名称
AGRIZERT Zertifizierungsgesellschaft GmbH(AGZ)
AMIT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Certification Co., Ltd.(AIEC)ARS PROBATA GmbH(ARS PROBATA)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 Holding SAS(BVC)
第7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ontrol Union Certifications B.V.(CU)Control Union Peru SAC(CUP)Dansk Institut for Certificering(DIC)Det Norske Veritas Certification AS(DNV)Food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FCI)Institute for Marketecology(IMO)Intertek Moody Marine(IMM)ISACert B.V.(ISACert)Kiwa Sverige AB(KIWA)
Lloyd’s Register Quality Assurance GmbH(LRQA)MacAlister Elliott & Partners Ltd.(MEP)MRAG Americas, Inc(MRAG)
Organización Internacional Agropecuaria(OIA)q.inspecta GmbH(q.inspecta)SAI Global(SAI)SCS Global Services(SCS)SGS Nederland BV(SGS)TÜV Nord Cert GmbH(TN Cert)Vottunarstofan Tún EHF(V Tun)
2.5 MSC认证费用
MSC评估、审核费用是根据申请方经营的复杂性及认证机构的审核员费用支出而定。认证机构会对审核用时及费用做出估算,但申请方审核准备得愈充分,审核速度将愈快。
就单个地点而言,认证机构约需在申请方场所花费一天时间
就团体认证而言,取决于申请方活动及地理位臵,认证机构将在总部花费
一、两天时间,并在个体地点花费数小时。总部(或主要地点)将一直是审核对
第8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象,但并非所有地点均需接受审核。认证机构将根据不同资料确定待审核的地点数量。审核场所数量的确定将不会超过地点总数的平方根。
此外,MSC不收取任何评估费或认证费,亦不负责检查认证申请方与认证机构达成的合同,审核费用由认证机构收取。然而,若申请方通过认证后,计划在海鲜产品上使用MSC环保标志,则需要向MSC支付年费,具体缴费比例见下表:
MSC环保标志使用费
所销售或购买的贴有MSC标志的鱼的价值
0-$200,000 $200,000-$500,000 >$500,000
年费 $250 $1,000 $2,000
按量权利金 0.5% 0.5% 0.5%
样本总值
2.6 MSC认证有效期
MSC认证的有效期为5年,如果客户希望继续保持MSC认证资质,则在一个认证周期(5年)结束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再评估程序。获得通过后才能够继续保持该认证资质。在认证周期中,需要进行审核,以保持认证资质。
第9页
MSC(海洋管理委员会)渔业可持续发展认证调研报告 调研总结
MSC认证主要针对渔场以及生产,制作,销售鱼产品的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进行认证,包括终端零售商和餐厅。其目的是使通过认证的渔场为可持续和管理良好的渔场。水产品从原产海洋区域的鱼类及其运输、加工、流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可追溯。
MSC认证与现在接触并开展的国际认证(SAN,FSC)十分类似,具体如下:
认证标准都是围绕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核心建立;
认证模式都是先对原料产地产品进行认证,再对产品从生产到递送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条进行认证;
认证步骤都为预评估,主评估,审核报告同行评审,企业确认,利益相关方建议等步骤;
认证周期为5年,其中每年都需要进行审核以保持资质。并且在5年认证周期后,需开展新一轮的认证审核。
认证费用都分为审核费用,标志使用费用。
第10页
第四篇:关于县渔业商会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渔业商会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民间商会运应而生,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凝聚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我们就弥渡县渔业商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一、现状
我县有水产面积13400亩,有效面积7180亩,养鱼户654户,其中:养鱼面积5亩以上的457户,此外:在安宁、楚雄、瑞丽、宾川、祥云等外地县市养鱼的有100多户;从事商品鱼生产42年,从事鱼苗生产34年;年产商品鱼8600多吨,产值(按国家统计价)8600多万元,其中:渔业商会年产商品鱼4202吨、产值4202万元,主要销往安宁、楚雄、瑞丽、香格里拉、怒江、保山、临沧、思茅、四川。2003年出现了“一增、一跌”的局面,即:成本增加(每公斤7元),价格下跌(每公斤5.6元),成本与效益倒挂。2004年鱼价虽有回升,但也只是以饲料涨价持平,以国家统计价每公斤10元,分别低4.4元和2.6元。产生上述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没一个对渔业综合协调、指导和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导致了各自为阵、内部炒作、信息闭塞、缺乏服务、偷鱼炸鱼时有发生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弥渡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此情,由廖文彬等18户养鱼专业户发起,127户养鱼专业户积极响应,在县工商联的指导下,按照“入会自愿、领导自选、经费自筹、人员自聘、会务自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于2004年11月19日自发自愿成立了弥渡县渔业史上第一家渔业商会,并按照《章程》和工作目标,积极开展护鱼联防、提供市场价格信息、协调市场营销价格、开展技术培训和调查研究,有效控制了偷鱼触鱼现象,进一步促进了会员之间的信息、政策、法规、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切实维护了会员的合法权益。渔业商会“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自律性民间组织得到了充分发挥,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凝聚力,会员同比去年增收400多万元,使会员真正得到了实惠。其做法是:
一健全:健全了内部机构。按照《章程》中的业务范围,结合渔业商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会员部、社会部、经济联络部、科技部、鱼药饲料服务部;各位副会长兼各部的主任,相应执委为各部成员,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任务具体、工作到位,使执委班子和执委各司其责,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个个均努力的格局。
二维护:一是维护会员的利益。针对弥渡亚麻厂、新兴亚麻厂的污水严重危及会员利益等问题时,县渔业商会积极出面协调,2005年8月29日,与两家亚麻厂签订协议,并形成会议纪要,切实为会员解决了实际问题,深受广大会员的好评。二是维护了社会稳定。稳定是渔业商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影响到会员发展和不稳定时,商会及时出面解决。如:谷芹村的李亮会员养鱼富了,部分村民因“仇富心理”编造事端,上访到县政府,商会知晓后立即出面协调,圆满解决了此事,维护了会员李亮的合法权益。诸如此事不胜枚举,总之,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县渔业商会广泛联系全县养鱼户的优势,及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参政议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做好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等工作,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建言献策,维护了我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
三开展:一是积极开展群防群治。针对偷鱼现象经常发生而会员无法解决的实际情况,商会于2004年12月2日,请示县公安局成立“弥渡县渔业商会护鱼联防队”,得到了县公安局的重视和支持,于2004年12月7日批准成立“弥渡县渔业商会护鱼联防大队”,下设红岩、新街、太花三个中队,严格按照《云南省治安联防暂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会员积极配合,有效防治了偷鱼、触鱼等现象的发生,为养鱼户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二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联系。商会采取网上查询和对外联系的方式,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商品鱼产量和价格走向,提出各季鱼价参考意见,鱼价稳步回升,同比去年增收400多万元,其中:仅会长廖文彬同志就同比去年增收30万元,每位会员真正得到了实惠。三是积极开展对会员的教育活动。加强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会员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共同打造“弥渡县渔业商会”的品牌,制止了个别会员强买强卖或扰乱市场等行为,从而疏通了流通环节,规范了市场秩序,深受广大会员的拥护和支持。
四个统一:一是统一专业技术培训。2005年入春以来是投放饲料的最佳季节,然而,大春生产用水与养鱼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各类鱼病相继暴发,县渔业商会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骋请了黄河鱼病研究所制药厂的工程师、昆明瑞祥饲料有限公司的专家、技术员和昆明金满堂饲料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主讲,在弥渡宾馆举办了鱼市场预测、水质调控、鱼病防治、科学用料和鱼病监测防治等两期专题培训班,395名会员和养鱼专业户统一参加了培训。使会员们解开了难题,增长了知识,学到了技术。二是统一协调和解决问题。会员刘占春、李
文在5月份中,因气温升高,缺水,大量鱼翻塘,渔业商会及时组织20多名专业人员,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了30多万元的损失,切实解决了以前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今得到了圆满解决,彻底改变了单打独斗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会员互助性逐渐增强,商会意识增强,会员凝聚力增强,彻底改变了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三是统一接受县工商联(商会)的业务指导。四是统一接受县民政局的依法监督和管理。
五促进:一是促进会员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与联系,互通信息与合作。商会的成立,为会员构建了和谐交流、联系、互通信息、合作的平台,加快了渔业的发展,体现在鱼病防治、成品鱼销售、会员业务往来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二是促进会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商会一旦成立,便成为了会员自己的家,通过家的作用,紧紧地把全体会员系在一起,大家通过共同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增进了友谊,发展了自己的渔业,达到了一个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目的。讫今统计:渔业商会共有库塘面积4847亩,年产商品鱼4202吨,产值4202万元,与去年同比,每位会员收入增加了一倍多。三是促进渔业商会与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联系,发挥行业自律性组织的作用。由于商会充分发挥了自律组织的作用,逐步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体现在:电力紧张时,向各级党委、政府、电力部门汇报,确保增氧用电,电价高时,给予适当同行业优价;亚麻厂污水影响部份会员养鱼时,新街镇党委政府积极出面和商会一同解决;如遇有上访、信访时,县商会出面和渔业商会一同协调解决,维护了社会稳定,进而,促进渔业商会与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引起了各级的重视和支持。四是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县渔业商会的成立,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带动了电力发展,会员年用电量共计412860度,年用饲料7162吨,盘活了集体资产,每年鱼塘承包费132.23万元,从业人员501人,带动机动车运输100辆,同时,也间接地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五是促进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由于渔业商会按照《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全县渔业发展步入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初步形成了一大产业,成为了弥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行业自律性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逐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弥渡县渔业商会的成立,是我县经营体制的创新,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借鉴,在运作的同时,各种矛盾也不断凸现:
一是办公经费少。县渔业商会无办公经费来源,完全靠会员赞助及会费收取,会费仅够会员大会的开支,常规设备无法解决,难以全方位服务会员。
二是认识不到位。渔业商会是我县时隔40年来成立的第一家纯民间组织的同业商会,所以,各级各部各门认识还不充分,不到位,重视不够。
三是观念落后。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商会工作与会员的组织观念薄弱之间的矛盾,会员是商人,自由成了习惯,难以抱成团,规范管理难。
四是会员素质不高。表现在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只有壮大会员,渔业商会才能壮大,但少量会员素质不高,影响会员发展。
五是银行贷款周期与养鱼户的养鱼周期不相适应。
六是养鱼用水与农业生产用水之间的矛盾。二者互为联系和制约,影响渔业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县渔业商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针对存在问题,目前还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是要多渠道筹集经费。采取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一点、会员捐赠一点、办实体赚一点的方法,使渔业商会的机构得到正常运转。澄清全县所用鱼药、饲料品种及规格,提出商会使用鱼药、饲料品种意见,组织鱼药饲料招标采购或授权经营。添置必备的办公器材和设备,切实扩大全方位为会员服务,充分发挥商会自律、维权、服务的作用。
二是要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积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在政府与渔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当好政府管理渔业的助手;积极向政府部门介绍渔业商会的发展状况,真正形成各级各部门都来关心、支持和重视渔业发展,并作为一大产业抓实、抓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引导、帮助、教育个别会员组织观念薄弱的问题,积极开展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积极投身光彩事业活动。
四是要不断提高会员素质,努力抓好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违规会员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置意见,坚决按照《章程》,加强和完善会员发展管理等工作,努力提高质量,同时开展各类养鱼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会员的素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布市场信息,帮助会员寻找商家和组织对外销售。调解各种纠纷,协助会员承包鱼塘、指导合同签订。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联保”,解决会员的投资问题。
六是切实履行承包合同,合理、适时投鱼苗,避开大春用水矛盾,降低损失。
第五篇: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
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2010-06-29 18:5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渔业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策(2)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渔业信息产业(fisheries information industry)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发展的,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 的手段之一。
渔业信息产业一般包括渔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这些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主要研究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建立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提供渔业经济、科技和管理信息服务。
一、渔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贝尔德森)设计了北太平洋渔业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不少运行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北美有关的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学院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尚未过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大部分是软件编制人员,和渔业专业人员相
分离,使用的编程语言是basic和pascal语言,具有内存小、运行速度慢、人机对话能力差和可应用的软件少的缺点,致使计算机在渔业上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像字处理软件包、lotus、dbase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开发成功,为渔业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传递、处理渔业信息,特别是在渔业资源的评估和预测方面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渔业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渔业信息的收集
和处理技术方面的起步和国际上其它渔业大国基本同步,相差也就在几年之内,都是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编制了大量的渔业应用软件,像饲料配方的优化选择、放养密度模型、渔政管理软件、财务办公软件、水质管理软件、渔业资源模型等等,在数据的处理速度、科学性、数据库的智能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渔业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
二、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包括渔业生产的自动化、高效远洋捕捞、渔业数据库、互联网及渔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等,这些方面构成渔业信息产业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信息技术逐步在渔业生产上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对渔业生产起了较大的
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生产自动化(fisheries automation)
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减轻渔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渔民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新时期对渔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动化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工厂化养鱼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殖的自动化。通过把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相关的仪器、仪表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加水、控温、增氧、投饵、捕捞等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而造成的损失。
国际上渔业自动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的一些渔场建立了不少工厂化养鱼车间,这些工厂化养鱼车间都是以自动化为核心建立的。
2、高效远洋捕捞(far-ocean fishing)
远洋捕捞的成本和效率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鱼群。把卫星定位系统(gps)、飞机拍照和海岸声纳探鱼技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对信号滤波和图象加以分辨和模拟,实现鱼群的跟踪和分辨,从而实现海洋捕捞的高效化。我国对此项技术只有个别捕捞船加以应用,而在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在捕捞上。例如日本水产厅和海洋资源研究所建立的海洋鱼情卫星监测网,利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7号气象卫星对各海域进行红外扫描,再将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