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_教育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大学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以促进xx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以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满足学区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特开展本次教育质量提升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工作目标
通过调研,了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总结被调研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方法,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破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的方法和策略,改进学校管理措施,促进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选取样本学校。
本次调研,为了使样本校抽样具有代表性,结合我校的现状,调研工作在我中心小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吴家英里小学作为样本校。
2.调研主要内容。
这次调研,主要是围绕我校小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进行调研,具体涉及“办学行为”,“学校特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队伍建设”,“学校机制”等六大方面。
3.调研具体形式。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调查问卷,从2015年1月开始,先后2次赴东岳中心小学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体成员参加赛课,学生问卷调查30余人次。
三、特色与亮点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从整体上看,在学校的努力下,吴家小学教育教学重过程、重实效、重改革、重创新,中心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该校在“坚持和落实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重视学科建设,加强校本教研”、“立足课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校风教风建设,培养学生习惯和品质”、“加强三跳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呈现出不少的特色和亮点,彰显了学校的个性。xx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中,2016年被评为进步奖。这样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该校很多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教师或是学生,对评价学习大都持肯定的态度,都认为这种方式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在本校的教学中,这种学习方式仍被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只有自强班在进行,并未被很好的推广应用。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教师教的理念与学生学的理念都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广泛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本次调研我们本着“听真话,访真情”的原则,通过2014-2016年报的填写相关信息,归纳起来有五大方面困感与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一是教师人岗对应极不协调。一方面按师生比来说,在编教师总数超标;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较为突出。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不安心从教,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等情况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教师就是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人物,教师介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既要按学校的要求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要落实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所带班级成绩好,这让很多教师矛盾不已,也在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教师对学习的情境设置、课堂节奏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及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情境过于单一,使学生的体验受局限,要么选择过多的情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见,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这样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
应对策略:
一是乘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之东风,充分利用大学区这一平台,加强教师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长期交流与名师优质示范观摩课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一年来,该校交流教师达6人次,开展教学交流活动8余次,并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资源共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切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带头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做到校本研修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促进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并使所有教师在研修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三是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以双高双普为契机,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给教师“家” 的温暖。吴家小学是我中心学校人数较多的学校,所有教师克服各种困难,多渠道、多举措改善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如办好解决了教师和部分学生中午的吃饭问题;建成体育活动室,解决了教师的娱乐问题;一些优惠条件向中老年教师倾斜,较好的缓解了职业倦怠;建成电子备课室,接入互联网,有效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此举使教师队伍中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问题得以有效缓解。
(二)留守儿童问题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留守儿童人数相对较多。该校位处农村,且为农村标准化学校,留守儿童占在校生总数的50℅。农村目前留守儿童居多,农民靠地收入很难维持家庭的经济,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家长不会让孩子在衣食住行上落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是主体,学生是个体的课堂依然存在。此外,很多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另外,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他们对待事物有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在活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的没有适时引导和积极评价,而在目就会造成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收效不大。
二是隔代抚养情况普遍。该校平时以及双休日回到家,也因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而由爷爷奶奶隔代照顾,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
应对策略:
一是建成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对校内留守儿童登记造册,摸清情况,充分利用亲情电话、视频交流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二是建成心理辅导室,为问题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年来该校心理咨询室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加强家校联系工作。各班主任通过家校联系册、家访、电话交流、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方法,实现了家校联系效果的最优化。
四是组建各种社团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目前该校已成立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足球、手工、篮球、乒乓球类、科技共9个社团,各社团定地点、定时间、定辅导教师,均能坚持开展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社会效果明显。
(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匮乏,导致校园文化色彩不浓,校园文化底蕴不厚。
二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滞后,导致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目标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
应对策略:
一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整个校园内要让学生视线所看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建设文化墙,张贴宣传画、悬挂名人警示语;校门前后挂出警示标语;布置教室,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做好学生每月的宣传;更新陈旧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切实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
二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明确办学目标,凸显办学特色。学校要紧紧围绕“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打造“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育团队精神;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班队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创建红领巾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国旗下演讲稿件,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实施安全有序的特色大课间活动,集安全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于一体,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三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度建设中要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四)办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受经济薄弱、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较为简陋,呈现出外强中干的趋势。
应对策略:
一是农村学校要克服“等、要、靠”的思想,多渠道、多举措的开源节流,在办学过程中自行添置设备、设施,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要保证学校经费总额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
(五)学校管理方面
我校是农村学校,其在管理方面处于成长阶段,故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一些新的盲点也在所难免。就现状而言,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
应对策略:
1、改革人事制度,解决管理编制问题。一是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二是教师编制适度向农村学校倾斜,保障学校人力资源。
2、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流动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动态均衡发展,确保农村教师能留住,能安心,能踏实工作。
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本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认真务实,踏实努力,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就本课题研究的广度来说,还有所欠缺。我们的研究实际借助大学区和本区兄弟学校联合进行来进行的,都是来自乡村的,本次课题研究,学生的层次不够完善,以后的研究可以借助大学区和本区兄弟学校严格校进行,建立家长培训的长效机制,致力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及学校要共同承担起这项责任。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复杂性,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家庭及学校联手把这项工作抓起来,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本质上扭转家庭教育力量衰减的被动局面。.培训形成机制,保证活动的效率。在政府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培训活动要形成系列,将理论培训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使得课题研究研究问题更人性化,更具有推广性。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其任重而道远,特别需要得到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理解、支持,积极发挥无私奉献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创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2)
教育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和未来工程。追求高品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期待。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工作,研究和探讨提升xx教育质量的思路及举措,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9月,教科文卫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对我市提升教育质量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仅针对学前、小学、初中、普高阶段),并与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教育部门的同志一起赴如皋、常熟等地学习考察。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育内涵建设,创新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体看,高中教育质量优于义务制教育阶段,义务制教育质量优于学前教育阶段,全市教育质量呈现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是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巩固和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2.2%。义务教育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显著提高,xx中学的学生社团、汇龙中学的环保教育、大江中学的科技小发明等,亮点纷呈、成果斐然;紫薇小学最近被选定为20xx年xx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各级各类学校注重挖掘xx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新局面。
二是学校设施条件跃上新平台。根据上级部署,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校舍危房改造”“三新一亮”“六有”“四配套”等一系列教育现代化工程,中小学校布局得到了调整优化,设施设备有了新的提升,校容校貌进一步改观。各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实现了接入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是教育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全市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组成19个教育管理共同体,加强了名校与薄弱学校的合体联盟,达到了增强学校活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小学、初中创新实施“阳光分班”,按照公开、均衡、随机原则,确定班数和学生分组、教师配置,有效破解了“择班热”“择师热”的难题。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能分工,每年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依法履行对中小学、幼儿教师的编制调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交流轮岗、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打破了多年来的人事编制瓶颈。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东疆之春”“江海星光”等五大教科研训平台日益完善,“三段四模块”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影响。定期开展“两个常规”教育督查,发挥综合督导的坐诊、引领作用,为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有序的环境。
四是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一层次学历分别达77.8%、67%、90%,高中段本科学历比例达100%,教育硕士比例(含在读)占7.07%。全市在职教师中有南通市级及以上骨干称号的优秀教师145名,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6名、省特级教师13名;xx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达18%。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定期开展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表彰评比活动。制订学历进修奖励政策,积极实施学历达标工程。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切实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等业务培训指导机构的作用,狠抓暑期校(园)长培训、教师全员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校本教研培训。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一线骨干教师梯队培养成效明显。
二、问题和挑战
xx是教育大市、强市,xx教育历来是xx人民的骄傲。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
(一)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还不浓。一是各级政府对教育重视的持续性、经常性还不够,没有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长抓不懈。二是教育投入与我市实际需求、与兄弟县市相比明显落后。尽管近年来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多数是在还历史的欠账。三是学校被赋予太多与教书育人无关的社会职能,增加了学校负担。政府有关部门众多的主题教育、创建评比等“小手拉大手”活动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较随意地进入学校,使师生应接不暇。据反映,有的部门一年就发了十多个文件。这些与教育教学无关且重复无效的工作,个个都要求报材料、写总结、传照片,牵扯了学校太多的精力。四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过多干预,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教育教学管理还有诸多提升空间。一是学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城镇化过程中城区教育布点没有跟上,基本是加固或按照原样修建,新建居民区学校配套不足,大班额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学校分布散,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又因财力资源供给不足而大多成为薄弱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较低,并且难以提高;学校布局结构失衡,又导致教育资源的集约使用不能实现,整合、统筹各种教育资源较为困难。二是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薄弱学校发展后劲不足。以升学率为标准的社会评价机制、以学生数为依据进行资源配置的政策,使得强者愈强、弱者更弱,客观上造成了弱小学校发展的不利外部条件,主观上也使教师、学生、家长丧失了对学校发展的信心。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激情。绩效工资考核普遍存在区分度不高、分配差距不大的问题,不少学校因岗位满额导致教师不能申报职称,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四是“有偿家教”、收受红包等师德失范问题屡禁不止。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年年出台禁令,但由于没有执法权以及取证困难等原因,查处较难取得实效,社会反响强烈。
(三)师资力量总体不强影响了教育质量提升。一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市教师队伍除了学科专业结构失调外,性别结构、布局结构也严重不平衡。音体美、生物、地理等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优秀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和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地区资源匮乏、福利待遇不高等原因,面临着老教师动力不足、骨干教师留不住、新教师吸引不了的队伍建设困境。为了解决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问题,我市采取定向师范生必须去农村从教5年的举措,但因为缺少“传帮带”的氛围、职业发展上的有力支撑和家庭生活上的有力保障(如教师宿舍、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新教师安心从教的问题。二是教师培训的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以后,带回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但受学校、家长、学生等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推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三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待遇、境遇、发展空间等多种原因,大量优秀教师流向xx、xx、xx等地,仅今年暑假,我市就有x名特级教师离职。四是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阶段和地区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由于职称晋升难、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等现实问题,加上大环境的浮躁和社会上追求享乐的氛围,不少教师缺乏进取意识和科研动力,惰性弥漫,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无法有效唤醒。
(四)基础教育薄弱严重动摇着教育根基。基础教育不扎实、不稳固对全市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因超编长期不招录新教师,新鲜血液无法补充,紧缺专业教师难以如数引进,教师队伍优化困难重重。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类学校中考录取分数线比兄弟县市低二、三十分,高中生源质量低下,整个基础教育缺乏科学的渐进性、合理的序列性,仅仅指望凭高中阶段的奋起直追、冲刺赶超就能保住领先地位,无异于水中捞月。
三、建议意见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人民群众对教育放心和满意的根本在质量。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我市教育质量问题,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千方百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准确认识xx教育现状,增强重建教育强市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既不能把记忆停留在过去,凭着老观念、老印象,躺在昔日的功劳簿上浅吟低唱、自我陶醉;更不能妄自菲薄,过度放大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定抹杀xx教育人近年来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现实摆在眼前,我们除了正视别无选择。抓发展是抓今天,抓教育是抓明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教育主管部门一家所能。市政府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思想上更加重视、政策上更加支持、投入上更加有力。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教育发展加油助力,协调解决好妨碍教育发展的各类困难和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理解、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培育尊重教师、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担负起发展教育事业的大任,做好凝聚人心这篇文章,把全体教职员工的精气神汇集在一起,紧紧抓住每一次教育发展的机遇,时时瞄准先进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准,收复我市教育领先发展的地位。
(二)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努力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坚强保证。一要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体制。大力吸引优质高端民办教育机构入驻我市,探索建立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土地征用、基金激励等政策,激发民办教育发展活力,加快形成“公办为主、公民办并举”的办学格局,整体提升我市教育发展质量。二要优化课堂质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要让老师确立“把课上好是最大的师德”的意识,时刻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使每一节课都达到高效。要在规范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三要创新督导制度。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发挥教育综合考核、质量检测导向作用,在分析问题中剖析学校发展现状,在解决问题中明晰学校发展思路,让每一次督导都成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催化剂。四要减少社会干扰。进一步规范“进校园”活动的归口管理,建议把各级各类的“进校园”活动统一归口到政府办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要减少形式主义,落实学校对“进校园”活动的选择自主权,避免兴师动众,更要避免为完成考核任务或为创新部门政绩而对中小学下达“进校园”的命令。
(三)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入是支撑教育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在教育上舍不得投入,是最大的浅薄和短视。一要切实加大对办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利用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契机,切实改善校舍和装备条件,强化功能教室、专用教室、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配套设施建设,所有学校教育装备要达省定标准,并力争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运用广泛、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把投入作为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二到三年的努力,彻底改变我市学校硬件上的落后面貌,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坚强保障。二要有力推进幼儿园建设。认真组织力量,结合我市学前教育实际,紧紧围绕“扩大优质资源、提升保教质量”两大主题,充分论证区域内生产力布局变化、人口流动趋势、服务半径、办园主体、规模层次等规划要素,科学制订学前教育专项规划,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学习借鉴如皋、常熟等地经验,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凡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须在土地出让时设置前置条件,明确配套幼儿园为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其产权在建成后移交给当地政府,确保配套学校与住宅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三是建议尽快实施校园午餐服务工程。南通地区其他县市区中小学早就实行在校午餐,有效减轻了家长接送负担、缓解了交通拥堵压力、杜绝了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有力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我们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造条件,办好学校食堂,把开展午餐服务作为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尽快推进落实。在实施好午餐工程的同时,要把学生中午在校时间安排好,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午间生活。四是建议积极推行“弹性离校”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逐一摸排每个有课后托管需求的家庭,坚持自愿参加、免费服务的原则,与家长签订课后延时托管协议。按照xx、如皋等地的做法,托管全部实行“校内托管”“免费托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托管场所设施建设、维修费用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支出,工作补助由财政设立托管专项经费,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拨付。
(四)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根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教师激励制度,多措并举提升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能打胜战的教育“铁军”。一要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针对部分教师思想松懈、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大力开展好师德主题教育,推行师德承诺制,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使广大教师真正将思想认识凝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上来,真正将精力投入到开展教学、钻研业务上来,形成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的师德氛围和“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二要激发校长活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分层分类推进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教育家型中小学校长。完善校长队伍管理办法,畅通校长进出渠道,建立校级领导优胜劣汰机制。落实和扩大校长办学自主权,特别是人事权和资金支配权,赋予校长更多激励教师的手段。探索校长年薪制,适当拉开校长之间待遇差距,对办学绩效显著的校长予以重奖。尽快建立校长职级制,让校长从教学岗位脱离出来,专心从事管理工作,以集中精力谋学校发展大计,推动学校前瞻性特色化发展。三要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的服务型培训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切实促进名优教师发展,以“名师工作室”等为载体,有效发挥名优教师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四要完善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和教育奖励资金使用办法,注重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重点岗位、优秀骨干教师倾斜,向教学业绩突出教师倾斜,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在评优评职方面优先考虑。对在高考、中考和教育业务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校长、教研员、教师,要另行设立专项奖励。要向如皋、常熟等地学习,增设非义务制教育阶段教师管理质量奖。高中阶段和初中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延时补贴标准要不低于周边县市。五要健全优秀教师引进机制。切实加大对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特级教师、奥赛教练、实训人才等特殊教育人才,建议由用人学校初试,经教育部门审定后直接招录。积极探索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名优教师“进口”质量。六要扎实推进“县管校聘”措施。要合理配置教职工编制,全面梳理教师外借、在编不在岗等现象,规范教师队伍管理。要破解职称名额限制难题,设置高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超岗申报,打通教师专业成长通道。
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任何单一的行政机构所能承担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统筹协作、合力推进。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抓好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人社部门要制定教师招聘、职称职级评审聘任扶持政策,落实好教育人才引进工作;财政部门要足额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各镇区要关心帮助辖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发展创设平稳有序的良好环境。市人大常委会要通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来关注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议、全力助推、跟踪问效,将我市教育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挂钩调研、专题询问、督促办理,助推相关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项慢功夫。我们必须摒弃功利主义,直面各项严峻挑战,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靠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依靠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xx教育重振雄风、再续辉煌的日子一定为期不远。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3)
一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施新课改,狠抓常规教学。
我校坚持抓常规促教学,学习新理念,实施新课改。具体工作突出以下方面:
1、坚持领导观课议课制度。
2、以教研组为龙头组织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把教育科研置身于集体研究的智慧中,然后辐射到新的青年教师中。
3、组织开展常规教学检查,教导处把任课教师的常规性工作计入档案。将平时的教学准备过程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由于领导重视抓教学,教师致力于教学。教育教学取得可喜成绩,在上学期全县检测中,我校有15名教师进入全县优秀教师行列。
4、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及各种演讲比赛,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感悟古人情怀,营造书香校园。在今年12月的国学经典比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还在全县的中学生演讲赛及英语演讲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坚持人性化,加强师资建设。
首先统一领导班子的思想。多次组织召开班子成员会,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扬长避短,集中解决主要问题。强调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作风,必须做到:“务实高效,无私奉献”。深入到同志
们中去,多次找同志们谈心,解决同志们的切身利益。为教师谋权益,为学校求发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素质,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业务进修,并自己带头学习,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当好学校排头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经常阅读《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xx教育》等报刊杂志,还积极组织实施校本教研,深入教室听课。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年教师上研讨课,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目前郇封一中师资达标律达100%、高学历达40%。
三、创设新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领导清楚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搞好学校的硬件建设,夯实办学基础,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从进入学校第一天起,我们始终将改善办学条件放着第一位,具体突出以下靓点:
1、投资万余元,对校园进行绿化。
2、投资140万元,新建学生宿舍楼一幢。
3、改善学校设施,更新仪器柜60余口,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4、和镇政府协调,完善新操场。
四、开拓新思路,营造书香校园
明年我校将以科研兴校为主线,常规教学为重点,新课改为理念,提升教学质量为手段,培养“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的学生为目标。狠抓日常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目标,齐抓共管。以常规教学为重点,各项工作围绕教学认真展开。
2.领导重视,环环相扣。加强新理念的学习与实施,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
3.注重落实,责任到人。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主线,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
4.我们以培养能力为前提,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而奋斗。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4)
按照《县政协常委会xxxx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组成调研组,于x月下旬对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一中、渠口九年制学校、**九小、银河幼儿园等多个学校和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议、发放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xxx所。其中:高级中学x所,职业教育培训中心x所,初级中学xx所,九年制学校x所,完全小学xx所,小学教学点xx个,幼儿园x所;
各类民办教育机构xx所(幼儿园xx所,培训学校x所);
全县有中小学教师xxxx人。其中:普通高中教师xxx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xx人,初中教师xxxx人,小学教师xxxx人;
在校(园)学生xxxxx人,其中:普通高中xxxx人,中等职业学校xxxx人,初中xxxxx人,小学xxxxx人,在园(班)幼儿xxxx人。
近年来,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提升国民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构建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为教育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通过“危改工程”、“校安工程”等教育项目,全县共新建、续建、改扩建校舍总建筑面积累计达xx.x万平方米,涉及学校xxx所。大部分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校园环境优化美化程度走在了全区各县市的前列。**一中、大战场中学等x所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百标项目”工程评估验收。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xxxx年至xxxx年公开招录农村特岗教师xxx名,xxxx年公开招录事业编制教师xx名,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落实校长考核制,x名教师、x名校长被县委、政府认定为首批“名师”、“名校长”,xxx名教师、xx所学校、xx名校长进入第二批“三名”工程创建储备库。全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xxx%,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xx%以上。三是城乡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按照“集中县城办优质高中、以乡镇为单位建成示范性初中、村级联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总体思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中心村为基础,通过合并、撤销、重组等多种方式,撤并规模小、办学质量差的中小学xx所,城乡、山川教育资源得到有效优化整合。**九小新建,**二中、**六中和职教中心迁建,有效缓解了县城中小学“大班额”的难题。高中教育提前两年实现集中县城办学。四是教育教学成绩有所提高。xxxx年高考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到xxx人,比去年净增xxx人,上线率提高x.xx个百分点。中考全县七科合格率比去年提高x.x个百分点,xxx分以上达xx人,比去年增加x人;
xxx分以上xxx人,比去年翻了一番。小学六年级质量测查语数英三科合格率比去年提高xx.x个百分点。全国数理化、生物等学科竞赛获奖学生数达xxx人,比去年全年获奖人数还多xx人,位居全区前列。
五是职业技术教育初具规模。完成了职教中心续建工程,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达xxxx人。紧紧抓住宁夏红、**锰业、万隆公司等企业产业需求,实施“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技能型人才“订单”培养,职业教育向规范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问题
x、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要求不细,有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制定,不重视制度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指导等现象;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了解不多,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够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部分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局部有缺额;
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教研目的不够明确,教研方式单调,部分教师对教研热情不高、气氛不浓,“向课堂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够强。
x、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县城、山川学校软硬件设施、教育教学资源不够均衡,部分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管理理念、教学水平、师资状况与县城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农村部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长期闲置,利用率低,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农村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办学信心不足,个别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强,工作状态不太好,方法比较陈旧呆板,难以适应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快速提升。
x、学前教育相对滞后。全县公办幼儿园只有x所,大多数孩子在xx所民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
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方面缺少相关政策措施;
民办幼儿园聘请的部分教师既无合格学历,也无教师资格,专业能力和教育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全县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失衡,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培养;
部分学校和幼儿园搬用小学教材,开设奥数、珠脑心算等课程,超越了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
x、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我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职教中心实训设备还不能满足实训课需求,有些学科仍然以文化课设置为主,学校和企业、产业和专业、岗位和课程、车间和课堂等没有有效对接,制约了技能教学的正常开展;
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效益不够明显,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虽然我县对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实行了“五免一补”政策,但今年的招生形势仍然很不乐观,招收学生xxx名,占自治区教育厅下达任务的xx.x%。
三、意见建议
x、科学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科学合理布局教育资源。认真实施新一轮学校结构调整,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学校及幼儿园,使学校布局与人口结构和学生数量的变化相适应。集中力量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改造,使县域内同一类型中小学以及幼儿园达到统一的办学条件和标准。二是大力实施“捆绑”联动发展战略。通过以强带弱,选派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交流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强校支援弱校、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等多项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是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功能,统一编制远程教育教案,让更多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教师在专业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其名额分配要高于优质学校比例,为教师发展成长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多有利条件,稳定优化师资力量,促进城乡、山川教育均衡发展。
x、突出重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更新观念,理清教育教学思路。要发扬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加大“三名”工程创建力度,有效实施动态管理,建设一支以骨干教师为主导、优秀教师为支撑、合格教师为基础、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建立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体制,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良好激励用人机制。二是创新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提高教学活动感染力和吸引力。实施校长带头听课、上课、评课和议课等制度,定期开展说课、做课、评课活动,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不断丰富“达标课”、“达标教师”、“达标学校”的内涵,向课堂要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和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制度。要以人文管理为基础、制度管理为保障、质量管理为核心、绩效管理为杠杆,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秩序和教学行为,力促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x、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学前教育。一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如教育、卫生、工商等行政部门的职责范围,对于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强管理透明度,由政府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切实发挥监督引导职能。出台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政策,将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鼓励社会、企业资助学前教育事业,增强财政体制保障。三是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扩建、新建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教学点,建设符合现代化标准的高水平幼儿园,对不合格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限期整改,力争xxxx年每个乡镇建设x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四是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从业教师和保育人员的身份、编制、待遇、交流、职称、培训等问题,促进全县学前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x、下大力气,努力办好职业教育。一是提高对办好职业教育的认识。要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认真落实《**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全日制在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实施方案》,加强中职招生组织领导,实行中职招生工作责任制,努力使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大体相当。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实训设备。二是坚持品牌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要通过扩大规模,加强内涵建设,把机电一体化、枸杞深加工、学前教育、护理等传统骨干专业进一步做强。三是开展技能型人才“订单”培养。要抢抓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围绕建设现代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转变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四是拓展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要根据我县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瓜等优势特色农业,积极申报特色农业加工专业,着力发展适合我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专业。
第二篇: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研报告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家“教育兴国”的基本要求。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呈现超常规模发展态势。到,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4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4.95%。这种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
由此,一系列研究生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任务、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推进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中所凸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数量方面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产生质的进步准备了量的基础。但硕士研究生教育如果只顾规模的扩大,而不能保证质量,只能导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贬值。随着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数的迅速增长,研究生质量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考研动机复杂生源质量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硕士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培养质量。
1.1.1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着逃避就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有些好范文选择考研是因为本科上了一个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希望考研可以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延缓了就业压力。
1.1.2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选择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研究生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青睐,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众多在职人员因为现有工作不如意,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待遇。
1.1.3还有一些人盲目攀比学历考研动机具有过多功利性,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
1.2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过层层选拔的研究生已经是“精英”了,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但事实上,一些研究生价值观念扭曲,功利心重,人文素养差,社会责任感低,缺乏科研实践能力,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由于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状况,研究生科研所达到的水平、程度等,就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而在目前的教育中,主要体现于对专业文化教育的重视,而忽视了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的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科研基金和科研实验的场所,以及所需的实验设备,科研工作只能处于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培养出的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1.3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研究生学习态度和整体素质
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校硕士生数和毕业硕士生数都随之迅速增长,硕士生的就业压力随之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外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校或专业不理想,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因素,使许多硕士生产生了消极心理,无心向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一些人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所沾染,滋长了急于求成、追名逐利的思想。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不好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都使得学生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消极的看法。硕士生大部分时间忙于找工作,无心学习,导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对学位论文急于求成,拼凑应付,研究生教育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1.4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
进入市场经济后,用人单位的人才的消费观念增强,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高学历的学生,部分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可塑性不如本科生,在科研学术方面不如博士生。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了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市场的吸纳能力已大不如从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正呈下降趋势。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面对众多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特点,笔者提出“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的三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2.1精选拔
精选拔,指的是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规模化的同时,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考核及条件,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其生源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但鉴于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普遍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弊端,研究生选拔考试已越来越为专家学者所诟病。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才。有学者提出,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应是由偏重知识、技能型向偏重能力、创新潜能等综合素质转轨。应当建立一套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前提,以考察科研所必需的人格、合作精神及有关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素质为参考,以突出能力和创新潜能为核心的考评系统”。考试的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从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抓起,彻底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才能为提高我国研究生含金量提供基本保障。
2.2重管理
重管理,指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应本着“厚基础,宽知识”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学研究与课程学习各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半时问,在这个阶段,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知识与实验技术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进人论文阶段做准备,并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基础。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合理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研究取向。谢安邦教授指出,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2.3严出口
我国研究生长时期以来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也就是存在着“只有考不上的研究生,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的问题,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即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严格把关。
国家在讨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中,明确把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今后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关系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焦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发展科技的重要目标。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某一环节的提高,而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硕士研究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培养需要经过招生、培养、监督及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笔者从“精选拔”、“重管理”、“严出口”3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有所借鉴和帮助。
第三篇:教育质量
我们为什么需要差生
“我不能给大家许诺什么,我只有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贡献给大家!”这是伟大的丘吉尔在演说,挥动永远的v字型手势,激情澎湃地演说,震撼人心,蛊惑人心,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说,希特勒是被丘吉尔的一个手势,还有几篇演说打败的,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但是,丘吉尔却是一个公认的差生。依据我们的标准,很可能还是一个双差生。
小学时代,丘吉尔成绩名列全校倒数第三,遭受极大的屈辱,六年级时不得不留级。在小学转校后的一次考试中,丘吉尔不但数学不及格,拉丁文更是考了惊人的零分。
中学入学考试前,病急乱投医的丘吉尔,通过抓阄的方式,抓到了新西兰,于是,把新西兰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考试,压轴大题竟然真的就是新西兰。小狗跌进粪坑的丘吉尔,这才跌跌撞撞地考入了哈罗中学。以致后来一个大学老师嘲弄丘吉尔:“那孩子绝不可能是从哈罗中学的校门里出来的,他一定是从窗户里溜出来的。”
晚年丘吉尔写回忆录,他这样描述自己:“我在功课方面收益甚少,我天天计算着学期的终了,何时可以逃避这令人生厌的奴隶生活而回到家里去„„”
不但学习成绩差,丘吉尔的自理能力更是一塌糊涂,把牙膏挤在牙刷上,三岁小孩都能做好的事,丘吉尔却怎么也学不像。难怪他的政敌讥讽他,除了能娴熟地点燃他的雪茄烟以外,丘吉尔不会料理自己的一切。
这些差一点也就罢了,可恶的是,丘吉尔就像搅屎棍一样,顽劣异常。有一次他站在一个桥上,准备从桥上的这棵树跳到桥旁边那棵树上。他纵身一跃,摔到地上,一下摔成脑震荡,三个月之后才下地走路,不得不在家休学了一年半。成绩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丘吉尔竟然跑到校长面前,把罪责推到老师身上,说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愿意跟他学,要求调换老师;以致校长勃然大怒,对他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
这就是威斯顿·丘吉尔,二战时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没有之一。他两次当选英国首相,晚年又无可争议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就是一个差生丘吉尔的人生履历。
但遗憾的是,差生并没有因为丘吉尔的强势介入,就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著名的差生还有很多。爱因斯坦连一个小板凳也做不好,被老师不断地骂;爱迪生更是被老师开除出校;林肯也被开除,后来是后妈亲自教导才成才的。
毫不含糊的说,差生是一个历史现象,自从有了教育,就有了差生。连大教育家孔子也骂自己的学生: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差生的出现是排名教育的必然产物。
所以然者何?
应试教育的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既然要选拔,就必然要淘汰,根据学业成绩来淘汰。淘汰谁,当然要淘汰差生。就算你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等生,都不会被淘汰;但是,就你那所学校,就你那个班级来说,还是会有差生。只要有排名,就必然会有差生出现。差生和优生都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差生未必是一个事实,但却是一种状态。
差生是老师的隐痛。老师是身,差生就是影,差生与老师形影不离。老师是树枝,差生就是树叶,老师可以枝繁,差生必须叶茂。老师是河床,差生就是河流,不管你愿意也罢,痛恨也好,差生都固执地在河床中静静流淌,最终——黄河入海流,流入社会的洪峰巨浪之中。但是,新的差生又会唱着歌,流淌而来,生命不息,差生不止。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几乎就是老师和差生的斗争史,一部班级日志史,几乎就是班主任和差生围剿和反围剿的争斗史,一部血迹斑斑地考试史,差不多就是老师转差补差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伤心史。
既然差生的出现不可逆转,那么,我们老师如何认识差生?如何对待差生?
第一,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异生
没有彻底的差生,被别人贴了差生标签,不等于真的就是差生。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劝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
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相当于让乌龟和兔子赛跑。但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如果兔子不是中途睡觉的话,乌龟就算勤奋一百倍,也绝对不是兔子的对手。
跑不过兔子,这不是乌龟的错,更不是乌龟的耻辱。这是规则制定者的问题,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测试问题。我们是以奔跑的速度来衡量乌龟和兔子,但如果换一个衡量标准呢?
比如比一比谁的耐力更加长久?谁更具有游泳的特长?比如抗压性,比如不吃不喝能够坚持多久?这个时候,兔子还是冠军吗?
就算是奔跑,如果我们换一个标准呢。比如穿越一条河流,或者比赛地点选定在高山之巅,从山顶上跑下来,或者是长到十年二十年的一场马拉松„„这个时候,兔子还能那么轻松获胜吗?乌龟能够很轻松的穿越一条河流,很潇洒的缩进脑袋,从山顶上一滚而下,很优雅的奔跑几十年,这是乌龟的特点所在。
所以,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异生。
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智能组成。
每个人的智能组成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优势,也会有不同的智能劣势——譬如兔子跑得快,但乌龟耐力强;兔子能在草原上驰骋,躲过狼的追捕,但却无法渡过河流;而乌龟的壳限制了它的速度,但却帮它抵御了天敌的进攻。
应试教育最大的毛病在于,只按一种或两种智能来教育,来选拔,来淘汰。目前我们的教育,主要以语言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来选拔与淘汰受教育者,忽视了其他无限丰富的优势智能的人才。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数学永远不及格的毛主席会被淘汰,拉丁文零分的丘吉尔会被埋没,而音乐家杨科则会直接被清退,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二、不能歧视“差生”,人本身就是差生。
从哲学层面来看,我们不得不说,在所有的生物中,人类是一个差生。
博尔诺夫说:“人是需要教育的生物。”夸美纽斯也说:“实际上,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一个人”。伟大的康德一针见血:“人降生于世时,处于未完成状态,在完善人性的最初努力中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造物。”
人类学的研究更是告诉我们,人是有缺陷的生物,人生来就是差生。
相比于动物,人的缺陷一目了然。人的生物装备相比于动物有很大弱点。动物一出生,就能跑能跳,很多动物很快就能自动觅食,自我生存。天冷了,有厚厚的毛发,遮住严寒;天热了,又能自动褪去毛发,一身清爽。有的动物还有锐爪和尖齿,既能爬树登高,防止天敌的攻击,又能啃食坚硬的食物,适应自然变换。而人在进化的过程中,这些先天的能力丧失殆尽。
小孩总是比动物早出生一年,也就是说,当动物还处于子宫保护时,小孩就已来到人世。因此,动物一出生就有本能的成熟系统,而人类却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成其为人。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人对教育的需要性源于人的缺陷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是对人类的转差。
差生是消除不了的。人生而为差生,人就是差生,如何消除差生?这是一个悖论。
就算造化神奇,苍天有眼,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那么,原先的第一名就会变成第二名,第二名就会变成第三名„„以此类推,新的差生又新鲜出炉——野火烧不尽,差生去又生。
人类是差生。懂得这一点,并不羞耻。人的伟大就在于,正因为自身不完美,有缺陷,才使得人具有不断更新的优越性;对缺陷的弥补,又使得人的可塑性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为了修补人的缺陷,人不断累积可贵的传统和经验,并逐渐孕育出文化。这种文化创造,不仅弥补了自身的缺陷,也不断的创造人本身,人成了一种虽不完美却不断追求完美的生物。
人类是差生,所以,人类不断进步。学生是差生,所以,差生不断发展。差生是我们的增长点,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三、差生是老师存在的理由,是老师的价值所在。
尽管每个老师都忌讳差生,躲避差生,但我依然不得不说,我们离不开差生,因为我们离不开应试。只要应试存在一天,差生就会存在一天。差生是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一个不受欢迎的礼物,一个伤心欲绝的烙印。但很难想象,没有了差生,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这出教育的大戏还怎么能唱下去?
差生是基础教育存在的依据所在,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价值所在,是名师诞生的阶梯所在。没有了差生,我们教师转差的土壤丢失了,超级教师的金字招牌损毁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遭受挤压。
得差生者得天下。
优秀的学生,谁都会教。换句话来说,优秀的学生在谁手里都能够成才。但差生就不一样了,差生是故事所在,多样性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所在。差生就像一部希区柯克的悬念大片,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底牌是什么,谁也无法预知悬念大片的结局;但正因为无法预知,也就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
另外,差生还能够磨练我们的意志,锻造我们对教育的赤诚和耐心,并最终引导我们逐步登高,一览众山小。
四、得天下“差生”而育之,不亦乐乎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人生乐事。但是,英才毕竟稀缺;更重要的是,既然已是英才,教师之功无非是锦上添花,甚或是画蛇添足。唯有差生的锻造,乃是雪中送炭,救人水火,显出教育之真正价值。
教育的美妙在于,在生命的某一个节点,教师和学生相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时间无垠的荒野上,恰好相遇。这只能看成是一种缘分,不管和我们相遇的这个人究竟如何。我们都将携手走过这一段旅程。这段旅程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还有生命。
师生交流彼此的禀赋,交换各自的思想,丰富彼此的情感,拓展各自的认识,浮游于生命的长河之上。陶行知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老师,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这就是教育的最大要义。
不在乎他是什么样的学生,重要的是在路上,现在,此刻。睁大新奇的眼睛,充满着怀疑、困惑和挑战,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
伟大事物的魅力在展开,世界的奥秘被重新发现,伴随着永远的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经历原初知识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对问题形成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
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最安全的课堂上,实现我们崭新的因“材”施教。因学生现有的“材”施教;因学生可能成为的“材”施教;因我们教师之“材”,即我们教师的特长来施教;也因我们手中拥有的“材”施教。
永远坚信,每个人都是三万个精子中的脱颖而出者,都是上帝的宠儿,都有自己已经被发现和尚未被发现的价值所在。
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位置和特长未被发现者。很多差生,恰恰是对现有模式的不适应者,而对现有模式不适应者,极有可能是天才。所有的天才,都不适应模式的束缚,从而变现得如同一个差生。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闪光的萤火虫。”这是丘吉尔的名言。在别人眼中,丘吉尔是一只丑陋的昆虫,但丘吉尔没有放弃,而是像一只腐草中的萤火虫,努力地发光。
这个世界上,得到光明有两种方式,一是寻找光明,一是自己发光。丘吉尔选择了第二种,做一只自己发光的萤火虫。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一位差生成长为带领英国人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领袖。
让我们记住差生丘吉尔,每一个差生,都可能是天才。差生也可以改变世界。
斜风细雨不须归——王开东教育博客)摘自(©2002-2012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70101号 吉ICP备05004090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
第四篇:教育质量报告(定稿)
第五期
2009年7月23日
发展教育、提升质量专题调研报告
为全面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清流县2009年重点课题政治协商方案和县政协年初工作安排,6月10-11日,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组织部分委员,并邀请县教育局领导,开展发展教育、提升质量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县政协副主席罗梓源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李家学校、一中等城乡6所中小学,实地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情况。6月15日下午,调研组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育系统离退休教师等20余人参加,听取县教育局领导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介绍,对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建议。6月29日上午,县政协召开八届十次常委会议,对我县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专题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独立高级中学1所,普通完中1所,职业中学1所,独立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县直小学2所,乡(镇)中小7所、村级完小2所、初小21所,独立幼儿园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1778人,其中专任教师1520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19704 人,其中小学在校生8695人,初中在校生4960人(其中初三1034人),高中在校生3691人(其中高三1317人),在园幼儿2358人。
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教育事业取得可喜进步。
1、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大力支持,我县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正逐步形成一流的教育环境:新建城关中学,实验小学整体搬迁,城区各学校都铺设了塑胶跑道和运动场,全县校舍焕然一新;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取消借读费,免除住宿费,补助寄宿制学校炊事员经费和食堂燃料费,推行营养配餐,确保每个学生吃上营养的饭菜;全县学校添臵了教学软件设施,现代教学条件日益改善;积极规划新建全寄宿制初级中学,等等。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教育的决策部署,积极跑省跑市,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为发展清流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2、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全县教师教学成绩数据库,嘉奖全县统一质检学科前三名和教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制定“末位培训”机制。近年来,中考和期末统一质检,总体成绩稳中有升。城关中学向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课改成功经验,改变教师教学成绩和课堂教学评价,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嵩口中学通过施行小班化教学,狠抓教学管理,学年末考试成绩由2006-2007年学年平均分县第11、12名提升到第3、4名。
3、教育长期负债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两基”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截止日前,共化解债 务3196.11万元,化解率为82.62 %,剩余债务有望在近期全部化解。我县长期负债办学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各学校“轻装上阵”,正步入“减负”后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今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2008年共组织1761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组织280名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选派了21名英语教师脱产到三明学院进修,组织4名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中小学校长培训,2009年选送3名后备干部到市直学校挂职锻炼。2008-2009年,向社会招聘了紧缺学科教师43名;公开选拔21名乡镇教师进入城区学校任教。教师队伍素质总体有新的提高。
5、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稳步推进。根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规划的意见,结合我县“做大城区”的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清流县2008-2012年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县中小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规划。按规划方案,届时,全县乡镇小学保留中小12所,村级完小2所,村级教学点23个;全县乡镇只保留嵩溪、嵩口、灵地和长校4所初级中学。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我县教师队伍总体来说是好的,但同时也感到教师队伍中仍有不少教师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全县浓厚的发展氛围中,没有形成积极向上、共谋教育发展的强烈意识。一是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教师角色意识淡薄,缺少敬业奉献精神,工作得过且过,教学马虎,热衷于搞第二职业和休闲娱乐,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离教师敬业奉献职业要求差距较大。二是缺乏大局意识。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不注重从主观上找原因,找不足,而是片面强调生源差、教师待遇低等外部因素,不能正确对待责与利、酬与劳的关系,过于强调个人 的得与失,忽视了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缺乏为全县人民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的意识。
2、教育教学水平还比较低。一是与兄弟县市差距较大。2009年全县高考本三以上上线人数比2008年减少46人;2008年高考万人上线率在全市比2007年退了三位,没能完成县委、县政府提出进入全市中上水平的目标。2008年县一中“初升高”正取分数371分,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二,只比明溪略高。二是我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紧缺。不少教师教育方式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三是学校管理不到位。有的学校对管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没有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作中心任务来抓。有的学校只注重毕业班工作,忽略了其他年级的管理。有的学校作业批改量不足,批改不认真,辅导学生不细致,提优补差不到位。四是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普遍较差。乡镇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总体较低,教育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群众对此意见较大,另外,乡镇学校幼儿教育普遍偏弱。
3、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教师分配不够均衡,全县教育系统出现“超编缺人”现象,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和学校教师过剩与不足的问题并存。一是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一中物理、化学、英语这三个学科多年来师资偏弱,小学教师除英语学科外,近年没有招聘新教师,乡镇幼儿、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尤其紧缺。教师学科、年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紧缺,导致一些学科教师的课时量超过有关规定。二是学校教师过剩与不足的矛盾。如城中2009年秋季学生总数预计将达2650人,按照1:13.5的师生比,缺编45人,按照预定计划,今年暑期城中将增加教师22人,但仍还缺编23人,且寄宿生多,生管教师严重不足。而三中、嵩口中学教师相对过剩;沙芜和余朋学校初中教师则相对不足。
4、学校安全仍存在隐患。一是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有的学生通宵都在网吧,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和身心 健康,而且容易引发斗殴、盗窃等治安案件,甚至是刑事案件。二是学校周边治安状况不容乐观,校园周边常有社会闲散人员在闲逛,有的还扰乱学校正常秩序,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学校周边存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隐患。学校周边不卫生、不安全食品和玩具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城关中学由于上学和放学的通道目前只有一条,加上很多个体摊主占道经营,道路两旁的居民乱堆杂物,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1、高度重视,继续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要持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解决好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对做出贡献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建议在每年教师节前后,在清流电视台开设《教师风采》专栏,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每年的高考后,广泛宣传本县高考状元,以及他们的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好经验。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倡导“清流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三要切实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关心教师的各种待遇和身心健康。要解决特别优秀教师夫妻两地分居、配偶就业等问题,让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2、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好城区教育。城区是我县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中心。要“做大城区”,办好城区教育是重要方面。一要尽快新建全寄宿制初级中学。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加上学校布局调整,城区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有的已大大超过学校办学规模,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建议尽快在城区新建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形成城区学校互相竞争、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二要切实提高城区学 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县教育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兴县”的思想,把提高城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一中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赢得高考”的思想,从为高校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学生的站位出发,千方百计提高高考质量,多出人才,让清流人民认可和放心;城中要树立全县教育一盘棋的思想,狠抓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为一中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生源,为一中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城小和实小要切实抓好基础教育,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园要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入手,为幼儿今后的健康快乐成长作好准备。三是县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城区学校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城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强化责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校园,更要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一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议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一次旨在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学习讨论活动,引导教师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荣,以“误人子弟”为耻,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校负责、为清流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思想。重点检查教师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责与利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抓好培训。进修学校和各基层学校要增强教师培训的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要引导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三要重视和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问题。一方面要及时补充一些紧缺学科的教师,另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一些学校师资调配不均问题。四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开展好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表彰活动。五要继续把好新教师入口关,优化师资配臵,优先保证缺编学校和紧缺学科对教师的需求,为清流教育事业发展 提供后续力量和人才保障。
4、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振兴教育,管理先行。一要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尤其是要选准配好校长。挑选热爱教育事业、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精神、能胜任学校管理工作的人担任校长,校长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团结和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及广大教师共同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个别长期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导致“误人子弟”的教师,建议制定相关政策,疏通出口渠道。三要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对他们政治上要更加关心,生活上要更加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有潜质、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要重点扶持、重点培养、大胆使用。四可聘请退休优秀教师回校兼职。退休优秀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可聘请他们回校任教或担任教学顾问或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五要搞好家校配合。要探索办好家长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长教育活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要主动做好家校配合工作,加强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总结和通报学生的成绩与表现。
5、统筹协调,促进中小学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要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对接,探索中小学在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做好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对接,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初
一、高一年级的教师要主动跟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的教师做好沟通和对接,全面掌握即将升入初一和高一年级就读学生的学业和各方面表现情况,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要加强农村学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要加强城乡协作交流,城区学校要做农村教育示范校,坚持教学开放周活动,让农村教师有机会多听课、多学习;多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在师资、教研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帮助;农村学校要主动作为,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齐抓共管,认真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一是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学校管理,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二要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文化等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议指定一个牵头单位加强协调组织,不定期地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消除影响校园周边环境和教学秩序、不卫生食品等各种隐患。建议尽快打通城关中学经县消防大队至北大路通道,同时解决原通道个体摊主占道经营问题,并在上学、放学时段进行交通管制。要依法从严查处网吧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入内等违法行为,消除不法网吧业主的侥幸心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课题总指导:许天赠
课题负责人:罗梓源 刘剑英 课题参加人:黄必祥 张加荣
陈金增 黄金泉
廖光耀 李新群 刘文清 严香荣 郭起巧 黄小英 罗青梅
执
笔:黄必祥 包红英
主送:县有关领导。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公安局、文明办、文化体育局、关工委,参加调研委员,县政协机关各办。
清流县政协办公室
2009年7月23日印发
第五篇:我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调研报告
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调研报告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结合我市实际,在深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按照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质量提升重点工作的要求,学校走内涵发展,学生走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实现义务教育求均衡、高中教育上水平的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更好地解决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结合市教育局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专项调研等工作,进行较深层次的剖析和思考,现将调研工作整理如下:
一、全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切实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系统的重点工作来抓。逐渐形成上下齐心、多方协作,人人参与,抓教学、抓教改、抓教研、比质量的工作局面。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全市分别成立了各层次、各学科教研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竞赛、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展示、教学评比活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较好地搭建起提高质量的活动平台。层层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说课、优秀论文评选等各项评优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激励、带动作用,开展“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的“优质课”、“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与优秀教师结师徒对子,建立传、帮、带制度,解决年轻教师在教学、教研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检查评估和教学观摩活动,努力构建有效性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研方面,以区市乡三级课题的研究为龙头,1 搭建重点课题的协作平台,带动全市各级课题的研究落实,更好的发挥科研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2.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积极稳妥地做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准备工作。通过开展新课改观摩交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推动了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创新,使我市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把握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理解了新课改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理念。为更好的在新课改过程中推进评价制度改革,我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于新课改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校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并体现了“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重过程化,评价指导思想人本化”的特色。组织召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校本教研阶段总结研讨会,推广中小学课程改革先进经验。
3.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加强教学管理,研究制定了《额尔古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明确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在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确定每个教育教学环节的工作程序,制定各学科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规范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改等环节,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引导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推进师德建设。二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2 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校本培训,优化教师培训资源配置,扩大实施新课程教师的远程培训规模。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农村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以及必要的专项培训,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创新的能力水平。制定培训方案,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取得培训实效。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送课下乡送教研活动下乡制度,建立城镇教师与乡村中小学教师“校对校,手拉手”交流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近年来,坚持在全市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学科教研等教学、教研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应该说,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硬件设施配备等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大学生救助得到很好落实;基础教育得到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发展有新水平;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局长总结了08年的教育总体情况,主管教育副市长对教育近两年来的工作成绩给予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9年5月6号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指导组组长市政府市长在教育党委第一阶段总结调研会上,深入细致的了解调查了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工作发展的实际突出问题,并进行现场办公,直接在调研会上对一些相关问题予于处理解决,并同时对教育系统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3 所以说,在市委、市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对教育高度关注的情况下,我们抓好教育,提高质量,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但有些学校的管理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一是学校领导班子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学校教学思想和理念没进一步更新,导致学校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特别是课堂教学思路、模式得不到根本的改变。三是个别学校管理思想单纯,方式简单。四是校际间交流少,分析教育教学工作业务不够深入,氛围不浓。五是有些教师敬业精神不强,要求的多,却付出的少。六是部分事业单位和乡镇教管中心的职能未充分发挥出来,“忙”于检查多,具体指导少。
三、原因分析与思考
1、教育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
近几年来,市教育局虽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育的宣传,在营造教育氛围上取得一定实效,但由于义务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学校办学水平的矛盾愈加突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整顿还不够彻底,校园周边环境不理想,书报、网吧、摊点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加大。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内部对教育质量滑坡的分析,一是寻找外部原因,讲得最多的是生源问题,教师、学生外流问题,学生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养问题,顾及学校、教师本身原因的不多;二是认识不到位。中小学学校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互相埋怨的状况。一些学校对教学质量倍感压力的同时又缺少必要的信心,制定许多针对可行的措施方案,缺乏严格有效的执行力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畏难情绪,这种情绪一些薄弱学校更明显一些。3.学校教育管理存在欠缺
(1)管理理念欠明晰。具体教育一线管理者欠缺一套符合各校实际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缺乏一种长线经营教育的意识和策略,宏观决策调控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2)评价机制有偏差。源自校长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同程度偏差。从而导致教师的职业认知、意识思维、努力方向等有整体差异。制度措施虽健全,但实用性、操作性不强。或执行力度不够。4.教师队伍素质不尽如人意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额尔古纳的教师队伍中也不乏业务素质高、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但也有部分教师的素质偏低,社会的评价不高。在调查和平时谈话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方面,教师活得不易,教师的负担还在不断加重,生存压力和职业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又存在着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强的状况,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心理不平衡,动力不足。由于社会对高考、中考的过度关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大,工作复杂繁琐。众所周知,教育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热情和爱心,在教育对象身上的工作成效却不能一时体现,这就很容易使中小学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一些教师的工作热情逐渐消退,厌倦冷漠的心态逐年增加,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一旦把教育看成谋生的手段,就可能意味着价值观的扭曲,把教书育人变成“我得到多少就应该付出多少,而且在得到没有增加以前,应该付出得越少越好。”丧失教育理想。
(2)个别教师教育业务能力低。学历基本达标,但教学能力有限。近几年,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学历进修中有“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得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更加突出。在乡镇学校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他们的教学能力、各种素质和自身知识体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观,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为解决主要问题,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教师层层拔高使用,有一批教学水平高的初中教师被抽调到高 5 中任教。
(3)学科结构失衡。全市教师总量已出现富余,但部分学科教师紧缺,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短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学校美术、音乐、体育、英语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不足。在一些学校,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推行。学科教师的紧缺,致使有些学科难以正常组织教学,导致薄弱学科的出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08、09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和筹措下,现已解决部分高中教师的不足。5.课堂效率得不到根本性提高
1)学情研究不够。教师备课既要备课程标准,又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学生是我们备课环节的一个缺项、弱项。搞不清那些是学生已会的,那些学生自己能学会,那些需要帮助才能学会,那些本节课学不会需要后面去强化才能学会的。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暴露出那些问题,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缺乏针对性,这是造成学生规范性差的主要原因。(2)问题意识淡薄。问题意识的教学没有成为我们教学的常规,当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满堂讲、满堂练现象普遍存在。这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这种意识,但实际操作往往效果不佳,比如启发式教学,存在“启而不发”的现象,问题意识教学存在“满堂问”的现象,讲评课存在一讲到底的现象,复习课存在满堂看现象,讨论、合作流于形式等等。(3)课堂效率不高。高投入,低产出,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中小学还仍存在。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师素质不理想,专业 6 化程度低,专业不对口;二是平时常规课教学方法落后。从平时的听课看,部分教师存在公开课或有听课时与平时差距很大的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的双边活动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议
1.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和群众的满意度
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和群众的满意度,牢固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注重“人”因素,即形成校长、班子成员、教师、学生的共同奋斗目标。严格遵守国家教育方针,以增效减时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
2.继续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能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校质量举措的落实,都有赖于教师。因此,在继续强化师德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能建设。一是加强培养培训。切实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和青年教师大拜师活动,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扎实抓好校本培训工作,积极争取我市教培中心及早成立,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达标率和课堂效益的提升率。二是深化活动推进。继续深入实施 “骨干教师送课下乡”、“城乡学校结对手拉手”等工作,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师能建设工作上来,切实提高师能水平。三是强化考核激励。以师德为先导,以实绩为主导,以科研为向导,开展名师及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评选工作。依托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能者上,庸者下”的导向功能,增强教师岗位意识,增强教师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完善 7 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教师工作的信心。3.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继续牢固树立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不动摇,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教学,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工作。
二是引导学校和教师正确地进行教科研。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正确引导教师通过教科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切实为教学实践服务,使教研工作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狠抓关键环节,严格管理。进一步强化教学日常管理,抓好抓好教学常规四环节: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批改;辅导要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4.注重“人本管理”,推进民主治校进程
严格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的师德、出勤、教学过程和教学成绩进行全面公正考核,并以此作为教师评先和晋级的依据,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行人文管理,推进民主治校进程,推行阳光校务。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坚持做到多倾听教师意见,多深入教学一线,多做自我批评,多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坚持表扬用喇叭,批评用谈话;倡导“念人之善,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帮人之难”的处事原则,从情感上理解教师,在工作中尊重教师,在生活上关心教师,从心理上疏导教师。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真正让“想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作为,干成事的有地位”。5.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校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向习惯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要以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作为出发点。在德育工作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以致用,在探究中求知,在实践中磨练;并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法指导纳入常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校还要确立“立足常规管理,抓好特长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扬长教育,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蓄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6.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和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使教学工作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控和调控之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是要以2009年教学常规督导检查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对教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队伍管理,完善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抓教学,将教学工作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应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严肃查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其次,建立教学工作奖惩办法,对教学工作及教学管理进行监控和评价,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晋级等挂钩,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不断努力,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