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岗位调研报告
岗位调研报告
引言:
入行建筑业可从“五大员”做起建筑行业“五大员”是指预算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这五个是建筑行业各个职能的基础岗位。所以,在这个强调经验的行业中,“五大员”往往能为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成为他们步入行业的“基石”。本篇论文就是着重写建筑施工员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能给予我们准备踏入该行业的同学们一些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施工员。顾名思义,施工员主要是解决现场施工问题并给予现场施工人员以指导。由于施工员工作的基础性更强,所以企业往往喜欢招聘一些能够吃苦的应届毕业生,让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开始建筑行业的磨练。这个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很有益。刚刚毕业,我们内心充满了雄心壮志,就想撩起袖管干一番大事业。但是,机会不是人人有的,没有有力的支援怎么办?平凡的我们只有靠脚踏实地,选个适合自己并且希望得到发展,学到东西的职业,不要嫌弃刚入行月薪太低,也不要抱怨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压力太大。这些都不是借口,我们只能愿意吃苦,一步一个脚印,抓住这些对我们应届毕业生有益的工作机会,将来才可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当然,除了自身肯吃苦耐劳以外,企业对人员经验的要求也很严格。建筑工地上,每一关都关系到最后建成的建筑质量,所以为了长久的安全利益,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施工员工作失误,以及工程事故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这就需要经验足的老施工员,这也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公平的一点。其实也不能说是不公平,毕竟也是人之常情。每个经验丰富的老施工员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得到众人的肯定。另外,施工员是每个工程项目必备的职位,对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再加上个人住房市场的不断发展,可以说施工员有不错的就业前景。所以,我们建筑工程系的学生们不用太过担心,社会给予我们的机会很多,就看我们懂不懂得把握了。而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打好基础,有机会的话多出去实践实践,将理论联合实际。现在就开始积累经验,到以后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才不会措手不及。其实,当一个施工员并不难,但当好一个施工员,并从此在建筑行业有好的发展,就需要细细筹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人这样说必定是
有道理的。各行各业都是有出头路的,怕就怕你不肯吃苦,安于享乐,眼光低浅。最初入行,施工员证书是个不错的“敲门砖”;当上施工员以后,要深入施工现场,多看行业规范和建筑图纸;碰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请教。总体来看,施工员的工作比较辛苦,薪酬也不高,大约2000元/月左右,但发展路径颇为宽广,从以往的经验看,项目经理、设计师、结构工程师等大都要经历施工员这个阶段的磨练。每个行业都是如此,不要以为这个阶段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因此自己就不太重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工作单位会在这个阶段主要观察你的为人处事,对琐碎工作的态度。在领导的眼中,一个对细节十分重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员工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相反,假如你在刚进入这个行业就表现出一副好高骛远的姿态,那么不管你掌握的知识有多丰富,视野有多广阔也无济于事,你只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止步不前,或者提前“下岗”。所以,明智的你,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关于建筑施工员的发展前景。只要心里有一点点抱负的人,都不甘于做一个小小的施工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想自己进步。那么工作进步在主观上看靠的就是你个人付出的努力,努力与收获往往成正比,只要你付出了一定的努力,生活一定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而客观上就是看你是否有证在手了。一些证书虽然不能片面的代表你的工作能力,但是工作单位不可能一眼就看出你的工作能力,而是先看你手上有的证书。这个是最硬的,也是最基础的。有了相应的证书,你才算有了竞争某个职位的机会,站在与别人相同的起跑线上去竞争。
建造师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近期以施工管理为主。建造师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员,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建造师注册受聘后,可以建造师的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从事其他施工活动的管理、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在行使项目经理职责时,一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规定的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二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二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逐步由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但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能否担任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应由建筑业企业自主决定。
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注册条件的人员,必须经过注册登记后,方可以建造师名义执业。建设部或其授权机构为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注册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注册办法,报建设部或其授权机构备案。准予注册的申请人员,分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已经注册的建造师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一般为3年,期满前3个月,要办理再次注册手续。
建筑施工单位相应的证书,也是建筑施工员发展道路上的一些必需的硬件设施。建筑行业有分甲方、监理、施工、设计的,做甲方的要求简单一点,没要求持什么证。从事监理工作有监理员证、注册监理工程师证,工作分专业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从事设计方面有:注册建筑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从事施工的要求最多: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预算员、建造师、造价师等等,如果做施工员,有条件的话可以向项目经理、工程部经理、副总发展,做项目经理需要持有建造师证(分一级、二级,等级不一样,注册范围大小不同)、工程师职称证(一级建造师需要具备),职称方面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如果你想在建筑行业有所作为,那么就花点时间和精力去考个证吧。下面就介绍一下在建筑行业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证书——二级建造师证。用途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想做项目经理,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二级建造师证是项目经理的执业资格证,想做项目经理就必须有二级建造师证,但是有二级建造师证却不一定能当项目经理。第二,考到二级建造师证拿到建筑公司去挂靠,通过挂靠来获得挂靠费,但是挂靠是有风险的。什么叫挂靠呢?对一个单位来说,达到某种资质才能接到相应资质的项目,而相应的资质规定有多少个2级建造师,所以很多单位需要,所以建造师证书就有市场,就可以挂靠在某单位后拿到挂靠费。
由此可见,小小的施工员也有大大的出路,只要你有抱负,肯努力,施工员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像我们这些90后,从小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许多人都形容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淋。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向这个社会证明“事在人为”。
第二篇:公益性岗位调研报告
公益性岗位情况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人社局:
根据市人社局《关于组织开展公益性岗位情况调研的通知》(六人社明电[2011]15号)要求,我县高度重视,成立调研组,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调研组认真研究调研提纲,制定调研方法。采取对安置公益性岗位的单位进行走访,对安置人员进行座谈、电话咨询等调研方式,掌握公益性岗位有关信息;查阅各年公益性岗位申报资料、就业资金账目,了解安置人员协议签订、工资水平、单位性质、年龄状况、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支出等情况。通过应用一系列的调研方法,撰写出我县公益性岗位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企业规模小。从2003年起我县企业集中改制,涌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在短时内,县内企业上无法吸纳较多人员就业,特别是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在技术、年龄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实现就业非常困难。根据国家促进就业政策文件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对就业工作总体布署,从2005年起开展公益性岗位安置工作。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府、街道社区在保安、保绿、保洁等后勤服务方面吸纳国有、集体企业大龄下岗失业人员人员(即1
“4050”人员)就业。用人单位安排大龄就业人员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需签订《公益性岗位协议》,工资不低于当地低最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安置大龄就业人员后,上报县劳动部门,经审核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县财政从就业资金中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进行补贴。
(一)公益性岗位开发情况
从2005年到2011年七年期间,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632个,其中企业安置46个,占2.8%;事业单位安置1327个,占81.3%;乡镇机关后勤安置175个,占10.7%;街道、社区安置84个,占5.2%。
截止2011年底,我县公益性岗位357个,其中企业安置4个,占1 %;事业单位安置314个,占88%;乡镇机关后勤安置25个,占7%;街道、社区安置14个,占4%。
(二)补贴标准和年限
2005-2011年,公益岗位补贴1632人,公益性岗位享受社保补贴724人;安排在公益性岗位上均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453人,占89%,长期失业人员179人,占1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签订公益性岗位协议书,一年一签。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考虑到县保安公司安置人员工作辛苦,经县政府批准按400标准补贴执行。2011年开始,我县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分别按300元和400元两个标准。
我县公益性岗位补贴最长时间为三年,期满后未达到退休年龄或不能重新到新单位就业的,人社部门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三)两项补贴规模
2005-2011年,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614.9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83.14万元,其中:2005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1.04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290万元的3.8%,社保补贴支出1.92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0.7%;2006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9.48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416.8万元的2.3%,社保补贴支出2.64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0.63%;2007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60.66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582万元的10.4%,社保补贴支出10.8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1.86%。2008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81.24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830的9.8%,社保补贴支出15.03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1.8%;2009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36.52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839的16.3%,社保补贴支出19.05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2.3%。2010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53.12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1234.5的12.4%,社保补贴支出16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1.3%。2011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62.84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1229的13.2%,社保补贴支出17.7万元,占当年就业资金收入的1.4%。
二、公益性岗有关政策规定
(一)根据国家、省、市促进就业工作文件精神和就业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每年县人社局出台公益性岗位申报管理规定,对岗位范围、人员状况、年龄、持证情况作具体要求,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就业情况。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岗位补贴。
(二)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审核把关的重点:一是安置人员的年龄,是否达到“4050”人员。二是否长期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三是否持经过认定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四是调查用人单位,安置人员是否在岗。
(三)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措施与经验。一是加强管理,要强化对用人单位管理监督,严格执行3年补贴期限,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二是要规范公益性岗位招聘程序,可由县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三是公益性岗人员被聘用后,用人单位须同聘用人员签订一年以上期公益性协议,并经人社部门备案;四是公益性岗位要重点帮扶年龄大、技能弱、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对年龄相对相较轻人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从公益性岗位上退出。五是重点开发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六是区别对待
针对不同岗位,提供不同的补贴标准。
公益性岗位是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长期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岗位补贴的形式,既解决单位用工问题,又减轻单位的资金压力,同时能使就业困难人员获得劳动报酬和生活来源,体面的劳动和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及补贴资金按排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困难人员较多,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能力有限,供需存在矛盾。二是用人单位对安置人员疏于管理,被分被安置人员认为这是政府的一项福利,干事不勤。三是部分用人单位仅用补贴资金发放工资,不增加单位负担,工资较低,被聘用人员也不能常年在岗在位。四是部分用人单位领导聘用自已亲属,借此名义,获得补贴。五是存在被聘用人员存大双重劳动关系,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又可能在其他地方就业。六是省级专项资金要增加此拨款额度。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使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增加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提高聘用人员工资水平。三是规范公益性岗位聘用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加大公益性岗位监督考核机制,对聘用人员、补贴资金定期进行回访、加强考核,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五是规范用人单位和聘用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六是建立奖惩机制。
二〇一二年二月七日
第三篇:出纳岗位调研报告
出纳岗位调研报告
一、工作内容
该岗位负责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建立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根据有关货币资金收付凭证逐日逐笔进行登记,每日结出金额。负责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的签发以及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在主办会计监督下与银行对账。
1、负责现金收入管理,检查和清点每日各收款点交来的现金,填制送款簿,及时存入银行。
2、负责签收和整理各种支票、汇票等,填制送款簿,及时送存银行。
3、检查一切收、付、缴款业务凭证,做到有凭证,有审批,手续完备,项目内容清楚齐全,大小写金额相符。对检查无误的凭证及时办理款项收、付、缴业务。
4、负责管理外币资金、本币资金、备用金,掌握结算付款的管理规定。
5、负责编制“公司每日资金日报表”和“银行存款每日报告表”。
6、每日上班打开保险柜,由主管监督(或由二人互相监督)取出各收款员交来的“交款袋”与交款签名单,核对是否相符; 如出现不相符现象,应立即查找原因。
7、在总出纳与银行送款员互相监督下,将每个“交款袋”逐一打开,不能与其他款项相混,清点现金及支票,与“交款袋” 上已填妥的现金数字核对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及时让有关人员查找,弄清情况,直到相符为止。
8、将现金、支票分别填写“送款簿”,连同“信用卡”汇总单的送款簿一起送交银行办理结算转账,对必须办理托收的外币支票、汇票,须逐一填写托收凭证,并妥善保管,到银行通知托收入账时,与转账凭证一起转给财务办公室银行出纳会计。
9、审查外汇券、现金的送款簿存根,各种支票、汇票、送款簿的存根,收据存根,汇款凭证等,并以此作为“银行存款每日报告表”的原始凭证,再按本币、外币分别汇总编制,报总会计师审查批准、签章,然后存档。
10、严格执行现金清点盘点制度,每日核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确保现金的安全。
11、妥善保管各种收、付款凭证和公司“每日收入报告表”,每日及时整理归档,做到有条不紊。
12、完成财务部经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出纳员的岗位具体职责
(一)、银行存款管理
1、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出纳员按照业务发生顺序每日进行逐笔登记。出纳员定期将公司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调节表,公司财务部部长签字后报公司经理审阅
2、除了供日常零用支付所需限额以外的现金,公司收到的各种汇票、支票等均需及时存入银行。
3、公司任何人员不得出租、出借公司银行账户。
4、出纳员每周一向公司经理上报“银行存款收付周报表”。
5、财务部人员应加强银行存款余额、收付业务的保密工作,财务部只向公司领导提供银行存款余额情况。
6、公司银行付款由公司经办人员填写“付款审批单”,经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部长、公司经理签字后办理付款,支付支票等必须具备收款单位、经办人的收据。
7、公司收到客户货款入账或汇票无法存入银行等情况,出纳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理知公经理、销售部经办人员。
(二)、现金管理
1、公司收入现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公司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副产品回收以及其它经营收入收取现金时,必须向付款方开具销售发票或收据,如实按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栏次一次性填写,加盖“现金收讫”和“收款人”印章。
2、公司支付现金范围:农副产品收购;公司员工工资、津贴、奖金;个人劳务报酬;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公司结算起点为500元);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其它开支。出纳员支付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以支票支付,确须全额支付现金的经财务部部长审核、公司经理批准后支付。
3、出纳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存款中提取,不得坐支现金。因特殊情况确需支出的,事先报公司经理批准后办理。
4、公司库存备用金限额为1000元,出纳员按规定妥善保管,超出部分随时存入开户银行。
5、出纳员从银行提取备用金填写“现金领用单”,经财务部部长、公司经理批准后提取。
6、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借款单”,经部门负责人、公司财务部部长、公司经理签字批准后提取。
7、出纳员不准用不符合公司财务制度的凭证顶库存现金,公司员工不准用公司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8、出纳员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笔登记现金收付,账目日清月结,每日结算,账款相符。
(三)、支票管理
1、公司支票由出纳员专人保管。
2、公司“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章”分别由财务部部长与出纳员各自保管,支票盖章时“财务专用章”由财务部部长亲自加盖,并复核付款原始凭证。
3、出纳员妥善保管好公司支票,因丢失造成公司损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三、出纳业务流程
(四)企业费用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倡导一切以业务为重的指导思想,合理控制费用支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根据相关的财经制度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财务报销分为日常办公费用、工薪福利及相关费用、税费支出、工程相关支出及专项支出等,以下分别说明报销相关的借款流程及各项支出具体的财务报销制度和报销流程。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部分 借支管理规定及借支流程
借款管理规定
(一)出差借款:出差人员凭审批后的《出差申请表》按批准额度办理借款,出差返回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还款手续。
(二)其他临时借款,如业务费、周转金等,借款人员应及时报帐,除周转金外其他借款原则上不允许跨月借支。
(三)各项借款金额超过5000元应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备款。
(四)借款销账规定:(1)借款销帐时应以借款申请单为依据,据实报销,超出申请单范围使用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否则财务人员有权拒绝销帐;(2)借领支票者原则上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销帐手续。
(五)借款未还者原则上不得再次借款,逾期未还借支者转为个人借款从工资中扣回。
借款流程
(一)借款人按规定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支票或现金。
(二)审批流程:主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财务经理复核→总经理审批。
(三)财务付款:借款凭审批后的借款单到财务部办理领款手续。日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
第一条 日常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及备品备件、业务招待费、培训费、资料费等。在一个预算期间内,各项费用的累计支出原则上不得超出预算。
第二条 费用报销的一般规定(一)报销人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相关规定见发票管理制 度),且发票背面有经办人签名。(二)填写报销单应注意:根据费用性质填写对应单据;严格按单据要求项目认真写,注明附件张数;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简述费用内容或事由。(三)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四)报销5000元以上需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以便备款。
费用报销的一般流程
报销人整理报销单据并填写对应费用报销单→ 须办理申请或出入库手续的应附批准后的申请单或出入库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财务部门复核→总经理审批→到出纳处报销。
通过此次调研实习,让我对出纳岗位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让我把书本上所学的跟实际相结合起来,明白了书本上与实际操作的差距。也知道了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是自己在做事的时候不会不知所措。
第四篇:紫阳县公益性岗位情况调研报告
紫阳县公益性岗位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安人社办发[2012]50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专人就我县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益性岗位基本情况
1、公益性岗位开发情况:我县公益性岗位开发自2006年起实施,当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5个,其中:城市社区类岗位23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66%,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12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34%。2007年开发公益性岗位 个,其中: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17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城市社区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2008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62个,其中: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17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城市社区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2009年开发公益性岗位 个,其中: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17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城市社区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 的%。2010年开发公益性岗位 个,其中: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17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城市社区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2011年开发公益性岗位 个,其中:社区公共管理类岗位17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城市社区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公共服务类岗位 个,占到当年公益性岗位总数的%。
2、公益性岗位使用情况:2006年,全县享受公益性岗位
人,其中:
第五篇:乡镇公益性岗位调研报告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从事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各类岗位。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党委和政府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帮扶的重大举措。为了加强对全区公益性岗位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作任务,保障用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机制,更好的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日,**区就业局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座谈、电话咨询、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公益性岗位进行了调研。
一、公益性岗位呈现的特点
据调查,全区公益性岗位呈现“三多”特点。一是开发的部门多。全区6个街道,24个乡镇和62个机关事业单位均开发有公益性岗位。二是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多。公益性岗位安排了工作人员1627名,其中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478名,占开发公益性岗位的90.8%。三是从业人员涉及工种多。主要有保洁员520名、保安840名、城市治安巡防员86名、交通协勤5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50名、社区综治员21名、其他工种60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统一管理部门。目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自行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公益性岗位大多在机关事业单位、街道(镇乡)、社区,而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没有专门安排经费,导致公益性岗位开发困难。三是部分单位安排非就业困难群体在公益岗位上工作,挤占了部分公益性岗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没有实行统一、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多数没有建立奖惩机制,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社会保障不够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工资福利待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三是部分用工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未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财政部门对开发公益性岗位没有安排专项经费。二是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原因,部分单位未主动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三是福利待遇资金特别是加班工资落实不到位。
(六)从业人员队伍不够优化。一是就业困难人员相对素质偏低。据调查,已安置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78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34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80人。二是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年龄大、并且缺乏工作技能。三是队伍不够稳定,因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较频繁。
三、对策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按照《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的要求尽快出台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文件,进一步细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二是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随时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增减变动和劳动报酬、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情况。三是鼓励成立劳务组织,具体负责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统一从业条件、统一招聘解聘、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统一确定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统一制定合同范本,统一开展检查与督查等工作。四是科学界定公益岗位,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培训、考核、奖惩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人员进出机制。规范岗位的招聘条件和审核程序,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就近录用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社区公示、公开招聘、严格把关”的程序,由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劳务组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联合招考。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委派合同,由劳务组织实行劳务派遣。对于各用人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在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确保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低保家庭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失地农民得到优先帮扶。用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的履职情况予以客观及时的评价,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向派遣单位提出解聘建议,由派遣单位予以解聘。二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从业人员上岗前,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作形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劳务组织、用工单位要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从业人员能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各用工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实施惩优罚劣、严把人员的进出关提供依据。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各用工单位要筹措奖励资金,对在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充分调动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是财政部门负责合理筹集和调度专项资金,建立政府购买就业困难群体劳动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管理督查。一是统一事权财权。实现属地管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调配经费”的工作模式来加强管理,做到事权职责的高度统一。二是管理与监督要分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用人单位,要求其认真整改,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进行动态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登记制度,就业困难人员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认属实的,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收集统计公益性岗位信息,指导各街道(乡镇)建立就业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与台账。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履职情况档案与台账,从而健全全区就业困难人员信息数据库,以作为公益性岗位统筹规划与管理的依据。四是加强检查督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定期对公益性岗位人员情况进行公示确认,鼓励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监督,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市级就业专项资金,区财政本级纳入预算,及时将资金落实到用人单位。结合当年本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合适的比例来确定各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给从业人员以工资增长的预期,不断优化稳定队伍。二是用足就业再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定,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予以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各职能部门、街道(镇乡)要根据从业人员的个人情况,督促劳务组织缴纳社会保险费,落实工作经费、福利经费和奖励资金,确定年节的慰问标准以及加班费等各项津贴,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五)强化资金监管。用人单位、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招收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用人单位申报和划拨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台帐,对虚报冒领、骗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的单位和个人,除追回划拨资金外,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申报单位及当事人的责任。
(六)加强宣传引导。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的宣传,提高认识,将开发和管理公益性岗位作为党委和政府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措施。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到公益性岗位并不是一种福利待遇和救济手段,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能获取劳动报酬。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加大在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的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提高群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同度,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