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为全面了解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在XX副主任带领下,赴XX等县市深入调研,并召开由市府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和市区X家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调研组还书面征求了其他县市区的相关情况报告,并征求了部分省、市人大代表的意见。调研组对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建议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重视推进健康XX建设,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一)形成统筹抓好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工作机制 XX年X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健康XX2030实施纲要》,XX年X月,召开民生改善持久战动员大会暨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健康XX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 XX年,全市医疗卫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X亿元,其中市区支出X亿元。全市各级财政补助为X亿元,比XX年增长X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率X%。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XX年以来全市共计投入X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渐完善 浙中西部医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现有三级医院X家,列全省第X位,二级医院X家。高质量建设市五大救治中心,我市被国家创伤联盟评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创伤救治示范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全市X个县市共成立14家县域医共体,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医共体预算管理等相关制度,制定权责清单,实行“一本帐”报表体系,对药品及耗材、器械等实行统一采购和管理。截至XX年10月,XX市医共体门急诊牵头医院增长为X%,成员单位增长为X%,出院人次牵头医院增长为X%,成员单位增长为X%,门急诊及出院人次成员单位的增长率均明显超过牵头医院。在10月底召开的全省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有4个县市医共体建设被评为优秀,分别是东阳市“人才池”破解基层人才紧缺难题、义乌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永康市“中医药一体化”看中医不用跑、浦江县医共体财务管理创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市本级三个区的X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已有X个完成标准化改造;
全市X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达标率X%、常规医疗设备达标率X%。截至XX年10月,按照分级诊疗工作关于基层就诊率达到X%的要求,今年我市已有永康和XX达标,其他县市已超过或接近X%(见附表一);
全市家庭医生签约X万人,签约率X%,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X%。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走在前列。全市统一了大病保险制度和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全域医保待遇“无差别”、医保刷卡“无异地”,今年上半年,XX全民医保参保率达X%,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病组点数法”付费方式改革,并获批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二、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XX年,全市人均卫生财政补助为X元,在省内排名比XX年下降两位(见附表二),列全省第X位,比全省X元的平均值低了X%,差距较大。XX年,市辖区和各县市的人均卫生财政补助仅有XX一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附表三),XX还不到X元。
从千人指标情况(见附表四)来看,千人床位数、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千人执业(助理)医师、千人注册护士等主要指标中,只有千人床位数X张,略高于全省水平X张;
千人卫生技术人员X人,低于全省的X人;
千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低于全省的X人;
千人注册护士X人,低于全省的X人。
(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是基层医学人才短缺。一方面,XX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人数X人,在编人数X人,缺X人。如西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年未能招录一名临床医生。我市执业注册为“全科专业”医生X人,按XX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X%要求,服务全市常住人口(X万人口计算)至少需要X名全科医生,目前还缺口X多名全科医生。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断层”问题值得关注。如永康市有村卫生室从业人员X人,其中70岁以上有X人,60-69岁有X人(60岁以上占X%),50-59岁有X人,40-49岁有X人,40岁以下只有X人,半数村卫生室因乡村医生年龄大面临关停。加上乡村医生编制难落实、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收入低等原因,面临着“断层”的现实。
二是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不强。一方面,我市高等医学教育与杭宁温等城市相比支撑不够,至今还没有一所医学本科院校,全省只有XX和衢州还是专科高职教育,医学人才培养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高端人才数量偏少,缺乏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与杭宁温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目前卫生人员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占X%,全省排名第X位;
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是XX%,排第X位;
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占护士总数的XX%,排第X位。
三是医学人才流动频繁。医疗卫生行业属于人才密集、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人才流动对医疗机构的影响较大。近三年,市本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出数X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人员流出X人,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流出X人(部分管理人员不参与职称评审);
正高、副高人员流向XX市域外为X人,市域内X人,中级及以下流向市域外X人,市域内X人。各县(市、区)近三年流出人数X人,其中正高、副高流出X人,中级及以下流出X人;
正高、副高人员流向XX市域外为X人,市域内X人,中级及以下流向市域外X人,市域内X人。
(三)医共体建设统筹整合不够 一是深度融合还未实现。医共体有效整合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有效形成,虽然现在医共体内已实现人财物“三统一”,在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尚不够完善。一些牵头医院对于如何落实好医共体建设缺少长远规划和准备,而且以医疗为主的牵头单位和以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卫生院在职能上存在巨大差异,在建设目标和利益诉求上还存在形合神不合,没有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均等化、同质化、一体化,影响了医共体推进的步伐。
二是民营医院参与医共体建设需求迫切。医共体建设改革需要民营医院、妇保院、专科医院等与医共体紧密合作,才能共同推动县域医疗发展。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属性等因素,虽然我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二级以上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组建医共体,但有基层民营医院反映存在“政策玻璃门”,一方面所有的公立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几乎都已加入三级以上公立医院医共体,另一方面人、财、物统筹的壁垒使民营医院无从着手,到目前还未能有民营医疗机构融入医共体建设的好做法。
(四)医保与医疗协同性不够 一是县域就诊率偏低。医疗、医保联动推进的合力还未形成,如市级医保统筹后,各县市参保人员到XX市区就医刷卡“无差别”,市内县域外医院就医呈现增多趋势。如XX年1-10月XX市县域(统筹区域)内医疗机构住院总人次数XX,外出住院总人次X,县域内就诊率为XX%,XX县为XX%、XX县为X%,离“XX年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XX%”的医改目标相差较远。
二是医保基金支付压力较大。“病组点数法”付费改革推行以来,对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基层群众就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市级统筹后,参保人员医保待遇整体提升,筹资标准也相应提高,各县市成本支出的压力增大。如XX市反映,XX年XX市医保财政补助标准X元/人,比XX市本级低280元,在XX统筹区范围内的各县市中为最低。由于筹资不足、县域外就诊人数较多等原因,预计XX年XX市医保基金统筹收入X亿元,统筹支出X亿元,年底医保基金赤字总额达X亿元。如东阳市医保局反映,东阳市人民医院已超年初预算费用X万,按照规定该款项为医保不能支付费用。这些都将对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等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也会影响群众的就医体验。另外,调研中许多基层医院对“病组点数法”的理解还有偏颇,未认识到病组点数法付费在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上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是医保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较大的前提下,防止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基金安全尤为重要。目前基层只能依据社保法和各地定点机构管理协议进行监管,但是各级医保局没有专门的医保稽查队伍,执法力量薄弱,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要求。
(五)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一方面是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调研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反映信息系统较落后,目前使用的HIS(医院信息系统)没有预约挂号功能等功能,而且系统不稳定、经常数据丢失。大部分二级医院因财力问题,信息化水平普遍落后于其他单位。另一方面是除医共体外,医院之间信息系统大多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检查检验、体检数据、医保数据等不能实现共享,居民在这一方面就医体检感差。
三、对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快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在不久前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了“打造健康长三角,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等。为此,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XX建设为总抓手,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对标先进,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规划布局,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多措并举,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招聘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必要补助;
构建卫生人才留住机制,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建设,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职业成长等方面下功夫;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和政府投入动态调整机制;
加强基层人才定向培养工作,重点为基层提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优化人才供给;
加强全科医师能力培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三名工程”建设力度。要大力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开展名(中)医评审和非公立医院特色学科评审,发挥地市强院的作用,引领浙江中西部医学发展。推动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建设,争取拥有全日制本科医学教育,来支撑全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科研能力建设,增强医疗机构长远发展后劲。
(三)健全制度,推动县域医共体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抓手,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理顺医共体内部管理机制,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推动实现管理扁平化;
从内涵建设等入手,加快内部融合,增强医务人员对医共体的认同感。
二是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中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人员的统一招聘使用,鼓励人员向基层倾斜。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促进医共体内部人员有序合理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水平提升。
三是完善医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省卫健委《XX年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的55条任务清单,重点关注好县域就诊率、基层就诊率、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费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指标,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全面的医共体建设工作评估标准,真正做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四)深化改革,保持医保制度改革领跑状态 一是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要在病组点数法付费方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动态优化机制,做到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开展长期慢性病、康复病人等按床日付费的方式,研究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另一方面可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安排业务专家下沉开展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对新政策的理解和业务水平。
二是加大配套制度改革力度。我市探索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较早,但分级诊疗制度、薪酬制度、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推进还需加快,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落实好分级诊疗政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就医率,真正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达到医疗机构和患者“双赢”“双满意”。
三是健全医保基金长效监管机制。一方面健全医保基金运行分析、风险研判及预警应对机制;
加强对医院指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医保基金压力。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专业医保稽查、执法队伍,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行动,进一步完善打击欺诈骗保制度体系。
(五)立足实际,加大医疗卫生信息化改造提升力度 一是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信息化建设。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即将开展的城市医联体建设中,持续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好检查检验结果共享、用血信息共享、分级诊疗信息共享三大平台,为搭建全市卫生健康、医保等数据集成平台夯实基础,进一步降低医院和患者的负担。
二是统筹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要全面提升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尽快形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健康信息服务网”,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一部署,补齐和整合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加大经费投入和信息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和运行维护。制定落实“信用付”和“医后付”建设方案,探索“信用就医”模式。
第二篇:关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协工作安排,5月22日,市政协组织委员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明显改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提高县级、完善乡级、加强村级”的原则,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逐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医疗机构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利用中央县级医院(中医院)项目对6个县(市)级医院(中医院)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总建设面积达到30.4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1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亿元,地方配套和机构自筹资金1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县级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为打造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累计完成95个乡镇卫生院和10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置,总建筑面积达到14.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1亿元。三是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为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问题,从开始以市为单位统一招录合格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其中08——09两年来全市共统一招录557名。去年,又通过省卫生厅、人社厅统一招聘了144名,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问题。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建立了县、乡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强依法执业监督,强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三)“新农合”助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主管部门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使广大参合人员得到了实惠,群众对新农合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大幅提高。一是农民群众主动参合的越来越多,参合率逐年稳定提高。从至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由最初的21.72%提高到98.8%,为民市参合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据我市每年民生工程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调查显示,新农合的群众满意度超过90%。二是新农合对农民群众的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保障面越来越宽。从共济机制发展成为医保制度,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病、小病都有补偿。三是新农合对农民的保障程度越来越高,报销比例不断提升。我市从7月开始,在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了按病种付费的试点工作,纳入试点病种的补偿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0%左右。四是农民报销越来越方便,网络即时结算,不让农民出院后为报销医药费来回跑路增加负担。五是基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农民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诊越来越便宜。基层医改后,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费用下降40%左右。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市的基层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基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一)地方财政投入仍需加大。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但增加的部分多为中央财政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的补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增加的部分也多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和人员的工资,对农村卫生工作经费增加较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医院结束了以药养医的时代,医院在基本建设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受地方财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
(二)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队伍不稳定。医疗技术人才是制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因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不好,近十多年来,本、专科医学院校毕业生很少到农村基层工作,大都集中在城区医院,造成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人才短缺、诊疗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乡镇卫生院职工报酬低,就医对象少,技术水平不易提高,再加上子女教育等其他因素,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加剧了人才匮乏,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趋于薄弱,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三)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运行费用过高。调研中基层卫生工作者反映镇卫生院、所属分院、门诊部平均每月网络费用需要560元,村卫生室每月网络费用需要159元;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业务用电按营业性用电标准收取,支出负担较重。
(四)“新农合”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第三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乡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乡委***乡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2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就***乡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规模、条件、能力、技术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乡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区76公里,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5个村,154个村民组,11237户,3814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投资240万元新建的***卫生院于2007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0亩,有病床80张,职工总数26人,其中中级15人,初级10人;村卫生室15个,乡村医生26人,房屋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村卫生所房屋面积平均在60平方米以上,床位总数22张,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全乡有各类私营诊所、药店30余家,从业人员
5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努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一是党政重视。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必要的投入,做到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亲自督促,分管领导亲自协调、亲自组织部署,党委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初步建立。二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职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卫生院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上岗时必须穿白大衣,配戴上岗证,端正服务态度,以和蔼的面容迎接病人就诊,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规定卫生院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病人随到随诊,随时得到救助。三是落实卫生支援制度。积极配合市医院开展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农村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促进和提高。积极协调县中医院免费为全乡群众体检,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受检人数达1万余人。
(二)加大管理、理顺关系,逐步完成卫生管理体制建设。坚持把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作为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全面推行卫生院全员聘任制。通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在卫生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人,职工全员聘用的管理措施,调整充实副院长1人,竞争上岗19人。二是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以提高村卫生员服务能力为主线,及时启动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服务功能。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近年来投入资金16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15个,平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积极组织村卫生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有力提高了从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
由乡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所有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聘用管理医生,统一诊疗规范和工作制度,统一药品购销,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考评与奖惩。通过一体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乱办医和村卫生室有室无医问题,保证了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三是依法整治乡村卫生医疗市场。制定下发了《***乡清理整治医疗市场工作方案》,对全乡诊所、药店进行了重点整治,查处违法经营户3家。
(三)履行职能,健全网络,切实保护好农民健康。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二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院床位总数等资源配置日趋合理。2010年卫生院门诊诊疗1.8万人次,住院人数4800人,病床使用率80%以上,医疗收入达480万元。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有序成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已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10年全乡参合33632人,收取参合金58.3万元,参合率达95.18%,共发生医疗费用195.5万元,减免费用136万元;2011年全乡参合33985人,收取参合金101.9万元,参合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极大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给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及参合的意愿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三是医疗救助覆盖面逐步扩大。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2010年,医疗救助42人次,申请发放救助金8.5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四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疫情保持“零记录”,鼠疫、霍乱疫情连续10多年无病例报告,近几年以来均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
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2010年乙类传染病54例,发病率149/10万;妇幼保健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2%、保健覆盖率90%,住院分娩率80%,新法接生率100%,儿童系统管理率82%,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五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管理组织、指挥、信息、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七大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先后有效处置交通、矿山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起,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六是其他卫生工作有效推进。结合“双创双建”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持久开展,乡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2008年创建甲级卫生院已通过上级验收。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抓好食品户重点整治工作,积极实施村级办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有力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
三、主要问题
通过努力,***乡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有待继续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乡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三是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进
一步完善,报销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简化。
三、下步打算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医疗卫生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进一步把农村医疗卫生纳入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真正建立起政府举办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在保证政府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提升卫生院服务水平。科学地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改变和防止在资源的利用和设置上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领导,真正发挥卫生医疗行业作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严禁无证行医,严打假冒伪劣药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乡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监管服务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机构,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鉴于目前我乡边远村群众存在的就医难、难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认真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合作医疗报销一卡通工作任务。
(四)加快建设,逐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逐步完善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卫生院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卫生院就医环境,提高急诊急救整体水平。
第四篇:医疗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模板1
为了解卫生系统人才队伍的结构、分布状况,进一步搞好卫生系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调动本系统人才的主动性和创建性,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以推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满意我县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我们对全县医疗卫朝气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行了一次深化细致的调查探讨,现将调研状况整理归纳如下:
一、基本现状
(一)人员基本状况。xx县卫生局有下属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4个(包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系统共有在编职工858人(乡镇卫生院281人),其中党员247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45人;主治医师职称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383人。县卫生局机关现有在编职工13人。
(二)人才需求状况。缺乏公共卫生、临床医学骨干,临床医学中普遍缺乏内科、妇科、外科、儿科医师,部分单位缺乏护士、检验师、影像师、中西药师、麻醉师等。
二、存在问题
(一)人才队伍结构、分布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退休人员比例太高(部分单位已超过50%);在职卫生技术人员45岁以上比例偏高,35岁以下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部分医疗机构仅占10%左右;卫生系统大部分机构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2、素养结构不合理:包括科班人才缺乏,所调查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通过系统学习、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缺乏,有相当部分是吸纳以前本地乡村医生或本单位职工子女,其学问结构单一、理论水平和整体素养不高;中坚技术骨干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仅占41.37%,而初级甚至无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58.63%;高学历人才缺乏,本科生才占11.4%,且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在职教学取得学历。而那些中专及中专以下的人员,占53.03%,甚至有无学历人员49人(部队转业、职工家属、后勤),他们大多为90年头引进,学问结构老化,又缺乏进取精神;
3、专业结构不合理:两站普遍缺乏公卫医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两院及乡镇卫生院突出表现为缺乏临床、影像医师及护士。
(二)对人才培育缺乏足够的思想相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短期内难以出效益、出政绩,以至过去一些基层单位对人才培育缺乏足够的相识,在人才培育方面投入不足,更缺乏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诸如:部分单位虽然每年选送了一部分人员进修,但因系统性、针对性不强,进修回来后开展不了工作;人员的内部培训学习也因缺乏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而效果不明显。
(三)政府投入不足,难以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事业本质是公益性事业,但政府每年有限的下拨经费尚不能保证现有人员的工资和机构运行的须要,更谈不止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四)人才引进环境不优越。由于大专院校毕业生实施自主择业后,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引进,即使进来了也留不住,造成部分人才流失。有许多人才仅仅把医院当成了他们在取得资格证前的一个实习基地,或者说迈向一个更高平台的跳板。
(五)人才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由于医疗卫生体制的缘由,医疗卫朝气构缺乏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建性的制度和措施,安排机制上,仍停留在平均主义――做好做坏一个样;职称方面,论资排辈、按部就班、重资质轻实力和业绩。
(六)人才分流导致储备不足。人才分流主要表现在,一部分阅历丰富的名老医师退休;二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学问密集型行业,部分年轻的优秀人才被其它部门挖走;三医疗卫生行业是专业性强的行业,部分具有闯劲的人才外出高就或自主创业,而导致医疗卫朝气构现有人才不足。 三、思索与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养。依据现有人才队伍状况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制定人才培育安排及详细实施方案,有目的、有安排培育人才,培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梯队,保障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后劲。针对结构不合理和人才断层等问题,经过3~5年,完成现有人员的调整,通过对年轻人才的培育和外引优秀人才努力,解决人才断层问题。详细模式可实行外培内训的方式,一方面选派职业道德优秀、技术素养良好的人员参与医科高校举办学习培训班或送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争取上级对口单位的技术指导(如来院讲学,坐诊,指导业务开展等)。另一方面,以医学会为龙头,各医疗机构为载体,定期自行组织业务学习,制定具体、周密的培训安排,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本学问、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学问的培训。同时,制定可行性政策(即适当报销部分学费及特许支配学习时间)激励卫生技人才加强在职学历教学,激励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学历教学方式提高学历层次,以逐步提高医疗卫技人员的整体素养。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一是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引进工作如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协调人事、编办、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制定解决优秀人才引进所涉及到的编制、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每年可以考虑打破编制、身分的束缚,面对社会公开聘请部分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急需专业骨干,充溢到县直两院工作。二是要逐年分批引进一批大专以上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到我卫生系统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优秀毕业生情愿到我县工作,对自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大专毕业生,解决编制问题,工资待遇从优;三是从民营医疗机构、企属医疗卫朝气构,甚至村卫生室引进具有资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以充溢乡镇卫生院队伍。
(三)优化人才运用环境,营造拴心留人氛围。人才的流淌往往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和工作、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力创建拴心留人的环境,实行措施改善现有卫生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倾注个人情感、供应发展平台,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使其感到优越,看到希望,有所留恋,避开本区现有优秀卫生人才的外流。倾注情感,返聘离退休人才,对于那些确有专长和较高资质且身体健康的退休老同志我们可以把他们留下或者聘请进来接着工作。另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卫生一线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在坚持以业绩、实力为主的评价原则下适当赐予倾斜,以稳定乡镇卫生院队伍。 (四)创新人才运用机制,提高人才整体效能。既要努力扩大卫生人才的拥有量,也要注意发挥人才的作用。引进竞争机制和聘用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后备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做到评聘分开。以工作实力、业绩及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依据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开竞聘上岗,使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易岗易薪,薪随岗走。同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做好落聘人员的培训、转岗等后续社会保障工作。在两院之间、乡镇卫生院之间打破编制、身分的限制实施横向沟通,竞聘上岗加大人才内部沟通运用力度。
(五)设立人才嘉奖基金,全面激励人才。建议县政府层面设立由政府、社会等各方面注资而形成的人才嘉奖基金,特地用于对有特别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嘉奖,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主动性、创建性,使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尝试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每年支配肯定的经费,用于建立人才培育和嘉奖的院(所)长人才嘉奖基金,每年提取肯定基金对重点专业、特地人员进行重点培育,如对重点专科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对特地人才的学术沟通报销差旅费用,对科研课题赐予专项补贴,对在职学历教学予以补助,对突出贡献的人才、自学成才的人才、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予以嘉奖等。
(六)建立人才库,组织储备人才。在摸清现有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卫生系统人才库,制定详尽的人才管理方法(包括人才的选拔、培育、运用),使人才队伍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卫生系统专业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和不断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医疗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模板2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朝气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1、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xx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头的老三件水平,医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夫健康体检工作和满意农村人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2、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气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气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洁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养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峻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支配医务人员参与进修或接受再教学,使医务人员失去学问更新的机会,造成学问老化问题非常突出。
3、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实力不足。
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气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供应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敏捷、便利、人员少、消耗低、主动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实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4、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
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拔出来的,未接受管理学问培训,不熟识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方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主动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须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5、是重医轻防问题。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特别严峻。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供应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缘由,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协作的县、乡、村三级卫朝气构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服务质量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匹敌,在竞争中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对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来其原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旧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医疗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模板3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医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大大地提高了我县医疗卫生水平。但是由于我县居住人口分散,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与目前医疗资源数量、布局及功能之间的冲突非常突出,在调研的基础上,现对我县医疗卫生资源的状况进行初浅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发展的对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一、xx县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一)医疗卫生资源构成状况
目前,全县有县级综合医院2家,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县二院(二级乙等),县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专科医院4家,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各1家;20xx年初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38个(与卫生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村卫生室196所,个体诊所43家。全县公办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11253万元,医疗卫生业务用房32559m2,专用设备价值4310万元;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个体医)固定资产12455万元,医疗卫生业务用房81788m2,专用设备价值5142万元。拥有卫技人员1739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卫技人员950人,民营医疗机构789人(包括村卫生室、个体医),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2人。现有床位总数100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2.27张。
(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 全县297个医疗卫朝气构分布在16个乡镇。医疗卫朝气构最集中的区域是五云镇,现共有74个,占机构总数的25%,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院都在五云镇;其次是壶镇镇,现共有71个,占机构总数的24%,全县2家综合性医院之一的其次人民医院就在该镇;医疗卫朝气构最少的地区是行政区域调整前的山区乡镇,基本上只有1-2个社区服务站及少量的村卫生室、个人诊所。床位数最多的是五云镇,现共有578张;其次是壶镇镇150张;再其次东方镇148张。卫生技术人员最多的也是五云镇,现共有1069人;其次是壶镇镇246人;再其次东方镇162人。
(三)医疗卫朝气构规模状况
全县医疗卫朝气构虽网点多、分布广,但规模偏小,规模的县人民医院只有300张床位,除此之外,100张以上 床位的也只有县其次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田氏伤科医院和钭氏伤科医院4家,还有很多医疗卫朝气构根本就没有床位。医疗设备也非常落后且配备不足,除了2家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先进一点,其它医院和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既缺乏又分散。卫生技术人员更是如此,建制镇中100人以下的就有5个,占总建制镇数的63%。
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县医疗卫生设施覆盖了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等三大方面,但是资源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五云镇,五云镇又主要集中在老城区。而县城新区及偏远农村地区配置明显不足,就县城新区而言,它是目前全县政治文化中心,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但还没有一家综合性医院,给当地居民医疗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影响了整个新区的发展。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建设更跟不上当地居民的医疗保健须要。 (二)医疗卫生设施功能不配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覆盖全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有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如壶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但是社区卫生服务重治轻防的现象尚未完全变更,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以及健康教学和安排生育指导等6项内容为主的六位一体的功能须要进一步加强。
(三)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够
20xx年至20xx年,全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8%、2.73%、2.55%,与卫生事业费(包括中医事业费)占政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造成医疗卫朝气构工作用房不足、设备配置不足、设备落后和人员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有效提高。
(四)医疗卫生投资渠道单一
全县医疗卫朝气构的建设与发展几乎都是政府投资,社会化投入的发展程度并不乐观,民间资本的进入,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仅靠政财政的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满意社会的需求。
(五)卫生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县级医疗卫朝气构和乡镇医疗卫朝气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医疗人才的学问结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学历的医疗卫技人员比例仍旧很低,尤其是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引进高职称、高技术人才难,医技人才流失现象也日趋严峻,近年来,高级医技人员外流比较频繁(副主任医师流到外地就有10多名),进一步加剧了卫生人力资源匮乏程度。
三、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
规划布局,调整医疗机构空间结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集聚程度的提高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全县行政区划的调整,我县各乡镇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为此,必需依据改变了的人口组成状况和可能发展改变的趋势,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和服务人口数量,合理配置全县卫生资源,在不同区域内合理布局不同规模的卫朝气构,打破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的格局,推动全县区域内卫生资源的属地化管理,对现有配置不合理的卫生资源重新进行规划调整,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解决山区卫生资源配置不完善的问题。
县城老城区要以调整存量为主,限制卫生资源的增量,县城新区要以新建卫朝气构为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增量,充分考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建立起能够担当新区诊疗作用、可以供应较高水平诊疗服务、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居民的医疗机构。对县城的几家医疗机构的布局作适当调整,调整方案可将县人民医院从老城区迁建到新城区,县中医院从原址迁到现县人民医院所在位置,县妇幼保健院迁到现县中医院所在位置,五云镇社区服务中心则置换县妇幼保健院现在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医疗卫生设施服务更多的群众,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二)分类区分对待,强化各类医疗机构功能
在达到区域资源布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力求使优质资源得到加强。县级医疗机构的发展,要依据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布局的要求,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体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利居民就医,处理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人口分布改变和资源合理布局的关系,协作人口的流淌及人口总量的增减状况,按有关规定调整医疗机构、配置人力和床位。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要广泛采纳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内涵建设,形成专科特色。
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引导,依法加强对民营专科医院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为民营专科医院的发展创建更好空间和更优环境。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涵化建设,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多元化,建立起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学和安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卫生网点的`便民、利民服务功能,促进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三)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实力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县、乡镇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事业投入的增长应不低于当地当年财政支出增长的幅度,卫生事业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逐年有所提高,到20xx年应达到同级财政常常性支出比例的5%以上。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按社会需求限制和调整医疗机构,通过增加专项资金等手段,增加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实力,调整卫生事业经费的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上来,投向到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等薄弱点上来。
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政策,合理支配卫生监督、疾病限制、妇幼保健和医疗急救等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房屋修缮等发展建设支出,以及农村卫生、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支出。医疗卫朝气构要切实管好用好各项卫生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同时,要主动自筹资金谋发展,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彻底改造危旧房,改善医疗环境,为农夫群众供应平安、舒适的就医场所。依据市场需求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强化诊疗手段,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水平。
(四)完善政策措施,拓宽卫生事业筹资渠道
要通过政策引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主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体制。在限制卫生资源总量的基础上,激励和支持社会力气办医,形成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公允竞争的态势。要完善发展民营专科医院的政策措施,每年适当投入肯定经费,支持现有田氏、钭氏、王金虎、康宁四家民营专科医院调整专业方向,激励外资、民间资本投资改善现存民营专科医院的办院条件。要盘活卫生资源存量,在当前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补偿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的状况下,立足于盘活现有卫生资源存量,努力挖掘卫生资源的潜力,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对管理不善、发展困难、功能重复的机构,要通过重新组合,使之发挥更好的效益。把卫生资源配置由扩大外延转向重内涵建设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的卫生服务产出。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整体素养
要紧紧抓住培育、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激发城乡医疗卫生工作者活力的体制和机制,重点加强医疗救治、疾病限制、卫生监督、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服务的人才培育工作,建设一支适应我县卫生发展须要的素养优良、结构合理的卫生人才队伍。
要仔细抓好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切实推动xx省乡村卫技人员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并实行切实有效措施,稳定乡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要制定实惠政策,激励优秀卫生人才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凡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可以提前一年参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并大力激励和吸引医学院毕业生和城市医生到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工资待遇方面赐予适当倾斜。
第五篇:XXX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X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8月14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就XXX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XXX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规模、条件、能力、技术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镇、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有力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X地处XXXX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处龙高半岛的西南末端,距XX城区40公里,距平潭综合实验区35公里,距长乐国际机场80公里,北与高山镇接壤,东、西、南三面临海。全镇面积共40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8.1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5万人。投资180万元新建的XX卫生院于2011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 7.8亩,有病床30张,编制37人,正式职工16人,临聘人员14人;村卫生所22个,乡村医生44人,房屋总面积
余平方米,村卫生所房屋面积平均在60平方米以上,床位总数0张,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100%;全乡2个个体诊所余家,从业人员
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努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一是党政重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必要的投入,做到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亲自督促,分管领导亲自协调、亲自组织部署,党委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初步建立。二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职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卫生院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上岗时必须穿白大衣,配戴上岗证,端正服务态度,以和蔼的面容迎接病人就诊,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规定卫生院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病人随到随诊,随时得到救助。三是落实卫生支援制度。2012年,我镇在XX市卫生局、农工党XX市委会、XX市政协医卫组、XX市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XX联谊会、XX市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等部门的支持下,共为800余人次的群众提供义诊和医疗咨询服务,并发放免费药品和健康宣传手册共1000余件。
(二)加大管理、理顺关系,逐步完成卫生管理体制建设。坚持把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作为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全面推行卫生院全员聘任制。通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在卫生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人,职工全员聘用的管理措施,调整充实副院长1人。二是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以提高村卫生员服务能力为主线,及时启动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服务功能。按照一村一所的原则,近年来投入资金250万元,新建村卫生所4个,即牛峰、西叶、和岐、官厅。积极组织村卫生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有力提高了从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由镇文卫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的所有村卫生所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聘用管理医生,统一诊疗规范和工作制度,统一药品购销,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考评与奖惩。通过一体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乱办医和村卫生所有所无医问题,保证了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三是依法整治乡村卫生医疗市场。对全镇诊所、药店进行了重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经营户。
(三)履行职能,健全网络,切实保护好农民健康。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二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院床位总数等资源配置日趋合理。2011年卫生院门诊诊疗
2350人次,住院人数734人,病床使用率30%以上,医疗收入达55万元。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有序成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已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11年全镇参合人,收取参合金万元,参合率达96%,共发生医疗费用
万元,减免费用
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极大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给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及参合的意愿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三是医疗救助覆盖面逐步扩大。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2011年,医疗救助
人次,申请发放救助金
万元,人均救助
元。四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疫情保持“零记录”,鼠疫、霍乱疫情无病例报告,近几年以来均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2011年乙类传染病3例,发病率
3/5万;妇幼保健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
%、保健覆盖率
%,住院分娩率0%,新法接生率0%,儿童系统管理率
%,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五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管理组织、指挥、信息、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七大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主要问题
通过努力,XXX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有待继续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乡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三是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镇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报销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简化。
三、下步打算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医疗卫生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进一步把农村医疗卫生纳入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真正建立起政府举办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在保证政府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提升卫生院服务水平。科学地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改变和防止在资源的利用和设置上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领导,真正发挥卫生医疗行业作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严禁无证行医,严打假冒伪劣药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乡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监管服务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机构,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鉴于目前我镇边远村群众存在的就医难、难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认真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型合作医疗。
(四)加快建设,逐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逐步完善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卫生院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卫生院就医环境,提高急诊急救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