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县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就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创业就业政策,并摆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
建立完善了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创业就业总量持续扩大、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创业就业活力逐步提高,助推x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创业就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由x个部门组成的全民创业、就业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进、上下协调、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
扶持社会化服务机构。成立了x市创业促进会,大学生创业联盟、青年创业协会等组织,设立YBCx办公室,为创业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资金支持。
搭建创业孵化园。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发展、新经济业态,以及商贸物流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与之相配套的创业示范园区。如x大学生创业孵化园、x梦工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孵化平台。
健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全市建立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共有x家,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共有x个,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x家,劳务派遣公司x家。并构建了
“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推进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万人计划。按照贴近创业者、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发展的原则,计划三年内培训x万名电商学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培训城乡劳动力x人,完成x.x%;生态移民职业培训x人。
x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注册登记工商企业x家,新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x户;新培养小老板x人,培育小企业x家。
(二)出台政策,大力扶持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x市促进创业就业若干规定》、《x市促进科技创业的若干意见》、《x市加强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针对大学生制定了《关于鼓励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及《补充规定》等。实施了《x市创建创业示范社区实施方案》,开展四级创业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了
“三创一室一园”服务模式。
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通过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三)充分就业,成效显著
就业总量大幅增加。每年度城镇新增就业平均x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x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x.x%以内,低于国家、自治区控制目标。
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向优化。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持续增长。
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不力。
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创业扶持基金规模和力度较小,社会风险投资机构对项目要求较高,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无法吸引其投资;银行信贷优惠政策尚未出台实施细则,缺乏有效信用担保,普遍存在户籍、反担保、抵押等限制性条件执行受阻。
二是相关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政府创业优惠政策逐步出台,但缺少实施细则,执行力度较弱。各项扶持政策多处于启动阶段,缺少后续措施和实施细则,未能有效执行。各部门政策间也缺乏协调和整合。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工商、税务、企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保制度、投融资制度、市场信息透明和宣传制度等均有待细化和明确,执行过程有待规范和监控,相关执行人员服务专业化有待提高。
三是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人力资源市场在发展公益性服务事业和经营性服务产业动力不足、活力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与加快建设x人才特区和区域人才开发不相适应。
四是创业培训不能适应创业形势需要。
培训针对性不强,后续服务和创业实训滞后,新业态、新形势的创业培训有待进一步开发。创业教育和培训覆盖面不断拓宽,但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专业、系统、可持续的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仍存在不足,尚未形成渗入各级教育体系的系统、专业、可持续的创业教育指导,缺乏明确的创业教育激励和投入政策。
五是缺乏创业的实际技能。
不少大学生不具备驾驭创业的能力和本领,因此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学生虽然努力去创业,但层次较低,创业范围都集中在x土特产枸杞的营销方面,高科技、高附加值、多产业链方面几乎没有,长久下去会出现以打原料战低价恶性竞争,将会对x枸杞品牌造成极大影响,这样的创业风险更大。
五是择业观念比较保守。
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的束缚,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热衷于选择考研、留学、去机关或大企业,选择自主创业的仍是少数。技术工种更加缺人,尤其是培养产业工人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严重不足,XX等园区所需的一线操作工严重不足。
七是失业保险金的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失业人员生活保障,而促进就业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支出渠道过窄,造成基金大量沉淀,已累计结余x.x亿元,由于没有政策依据,无法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渠道,不能很好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抓住了创业环境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矛盾。
实践证明,要将人力资源压力转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需要培养一大批创业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创业活动,让创业者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大业,进而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用创业的活力形成带动就业倍增的规模效应,实现经济的大发展。
(一)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实现多元金融优惠政策与学生创业者实际需求的对接。提高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增强直接融资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政策,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额度;优化创业投资结构,通过政府引导,尝试让保险、银行、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投基金。
财税政策方面,设立创业专项扶持基金,用于创业引导、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培训、贷款贴息等;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初创企业,给予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
(二)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健全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创业政策,切实将市委、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尤其是创业准入政策,如税收政策等几大关键性创业政策体系,增强对各类创业群体的吸引力。加强政策执行的协调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可得度。构建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政策支撑体系,解除网络创业后顾之忧,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建设x人才服务产业园区,把x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实验区。各县(市、区)分别建立不同特色产业的专业化分级市场,解决x市人力(人才)资源的缺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的创业者用得起中介机构的服务和资源。
政府为中间桥梁,充分的组织、整合一批中介服务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构建一个政府扶持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服务创业者的发展格局。
(四)加强创业的专业化培训。
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帮助。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持续性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宣传、执行力度。成立专门的创业服务与指导机构,提供系统、全面、专业的商务支持。针对大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有关法律、会计、工商、金融等“一条龙”创业指导和咨询。
(五)提高创业服务能力。
加强政府、教育系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引入并利用社会资源,构建良好的创业型生态系统。制定有关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和激励政策,构建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校园,开办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校企创业合作机制,高校将优势学科与地方支柱产业形成相依相伴的布局,打造大学与周边互动的创业生态圈,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与成功率。
(六)切实更新就业观念。
要通过正面引导,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和就业同等重要,激励大学生树立“创业优先、创业光荣、创业有为、创业发展”的时代新理念,在校园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良好氛围。
政府应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宣传,发展创新文化,树立“理性创业”理念,形成活跃的创业氛围。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自主创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
(七)出台风险分担机制和退出机制。
推出相关风险分担机制和退出机制,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创业大学生的失业保险,为大学生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公安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创业大学生的户口和自由流动问题;人事部门应提供人事档案存放和职称评定服务等。
(八)加大按需培训力度。
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培训的监督检查,下级部门加强就业需求预测,按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逐步引导培训机构围绕产业升级和企业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技工培训。加大对x市技工学校改造和扶持力度,建成校企合作办学,实行“x+x”学制的综合性中等职业院校,逐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企业技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