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2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业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业调研报告》。

第一篇:建筑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一、目前我市建筑市场仍然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各建筑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互相压级压价,主动迎合开发企业与甲方的苛刻条件,致使各施工企业无利可图,生存维艰,建议建伟由建筑业协会牵头,制定行业竞争底线,对无止境迎合甲方苛刻条件的建筑企业予以叫停工处罚,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现在建筑市场的被动局面。

二、当前我市建筑业发展中普遍存在承揽工程利润太低,企业年年只能满足生存需要,企业自有资金无法形成积累,更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更无法实现,建议主管部门采取措施,为建筑企业争取利润,从而使企业能有能力有资金投入文明施工,应用新技术,在目前民工荒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农民工培训,从而逐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三、市建委在近几年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哥哥方面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杜绝了官僚主义,吃、拿、卡、要的现象。

第二篇: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关于辽宁建筑业调研报告

2011年6月21日—24日,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兼省建管局长徐学军一行对辽宁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市场情况、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远大企业集团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看望了我省进辽宁施工企业。在考察期间,徐学军副厅长与辽宁省住建厅范越林副厅长进行了交流,双方就两省的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座谈。徐厅长介绍了近几年来我省建筑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的情况以及制定的建筑业发展战略目标。并对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作为国内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园给予了较高的评介。辽宁省住建厅范越林副厅长表示,今年是辽宁建筑业进入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做大做强建筑业,使其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用六年时间把辽宁打造成为建筑强省”的宏伟目标。现将辽宁省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施工企业在辽宁建筑市场的情况

目前我省进辽宁施工企业34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2家,一级资质企业13家。二级资质企业9家,施工地点遍布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辽阳等城市。各企业承接的项目,仍以施工总承包为主,同时在城市基础设施、装修装饰、钢结构、净化安装、消防、工业安装等专业施工上也有所发展。个别企业在承包方式上也有所突破,如南通二建已经在辽阳购买了860亩土地,准备自己开发;南通三建已与辽阳市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开始运用BT方式承接项目。

在沈阳市场有60%以上规模较大的“高、大、难、新、尖”工程项目基本上由外埠施工企业所承接,而沈阳建筑市场又以中字头国企、江苏建企、浙江建企所占有,形成了辽宁建筑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辽宁本省企业的名声和信誉,远远不能与上述“三大家”抗衡。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施工企业在辽宁建筑市场的口碑中又明显好于其它企业,不仅有着较高的信誉度,同时也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局面。尤其在沈阳,苏中建设、南通二建和正太集团成为我省进辽宁施工企业的龙头,完成的产值和效益始终保持了我省进辽宁施工企业第一大户的地位,今年新签工程项目面积和合同额分别达到400万平方米和20亿元;在大连,南通三建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占据20%左右,到目前为止,今年新签工程项目面积120万平方米,合同额近12亿元。而我省施工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江苏“建筑铁军”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二是我省进辽宁施工企业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具有较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等);四是有过硬的技术力量作后备;五是施工过程中高质量,高速度,高标准,严要求。

二、辽宁省提出:做大做强建筑业,使其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用六年时间把辽宁打造成为建筑强省

2009年6月24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了 “关于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辽省发[2009]16号文件。6月26日首次召开了全省建筑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任省委书记的张文岳,省长陈政高、副省长赵国红亲自出席会议,并分别做了重要讲话。省委书记张文岳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辽宁省建筑业,对于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辽宁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长陈政高在讲话中也指出,抓好辽宁建筑业,是振兴辽宁之需,是辽宁城乡发展之需,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之需。他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全省的总体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举措,要对建筑业的发展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促进全省建筑业加快发展。赵国红副省长也到会上作了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的工作动员。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筑业的发展目标:一是实现翻两番目标。到2014年底,全省全社会建筑业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迈入全国前5名;二是到2014年底,全省年产值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50亿元企业达到20家。省内建筑业企业总量达到1万家,其中,特级企业达到20家,一级企业达到500家,二级企业达到2000家;三到2014年底,全省建筑业年上缴税金达到400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进一步提高;四是到2014年底,全省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500万人;五是到2014年底,全省形成沈阳、大连、鞍山3大建筑业强市,建筑业年产值分别达到3000亿元、3000亿元、1000亿元。发展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6个建筑业大市,建筑业年产值分别达到500亿元。培养阜新、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5个建筑业优市,建筑业年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

实施五大战略:一是实施引进战略。对外省和中直建筑特级企业到辽宁落户实行优惠政策,对在我省设立总部的建筑业企业,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省、市政府按缴纳地方所得税额的50%返还给企业;二是实施重组战略。加快国有建筑企业改制步伐,制定有利于国企改革的有突破性的政策。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设备采购、安装一体化企业,形成一批设备安装总承包企业。三是实施优化战略。培育尖端施工企业,重点扶持发展我省建筑幕墙、钢结构、设备安装等优势建筑业企业,使企业经营规模、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培育地铁、隧道、水利等高端专业施工企业;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走出去”的建筑企业支持力度,对省内建筑企业承揽省外工程并取得收入的,由所在市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并在企业资质升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扶持;五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培育,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培养和引进人才,造就一批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大批优秀操作技术工人。

在政府的层面上,各市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辽宁建筑业发展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建筑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全省14个地级市当中有9个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制定建筑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使建筑业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层面上,对各市下达建筑业产值分解任务和对建筑业的绩效考核,辽宁省住建厅还将每年对各市建筑业产值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并据此对各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考核。

2009年,全省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373.8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位居第一,总产值位于全国第9,比去年上升1个位次。实现增加值980.7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5%。今年前5个月,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63.6亿元,同比增长35.8%,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为龙头,鞍山为建筑强市,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为建筑大市,再加上其它几个城市,形成了四个梯队格局;二是建筑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全省建筑业企业数量达到5528家,较去年6月份增加了近200家。其中,特级企业9家,一级企业326家,二级企业1045家,基本形成了梯次合理、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企业结构;三是建筑业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涌现出沈阳远大企业集团、中国三冶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三是外埠施工企业在辽宁省已成立子公司62家,其中特级企业25家。一级企业37家。今年前5个月,外埠施工企业为辽宁省创造产值62.7亿元,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8.3%。

在加快发展建筑业的同时,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的行业管理,把辽宁建筑业搞上去,实现辽宁建筑业大发展、快发展。2009年7月27日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以辽编发[2009]11号文“关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挂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牌子的批复”,下设建筑市场管理处、建筑企业管理处、装饰装修监管处和对外合作与行业发展处。成立后的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将拟定全省建筑业发展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指导全省建筑活动,指导监督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工作;负责全省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审定,管理进出辽宁省建筑施工队伍和驻外省、市办事机构的管理工作;拟定建筑业技术装备规划,组织行业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组织指导建筑行业职工技能培训;指导全省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目前,锦州市已成立了建筑工程管理局,阜新市也正在筹建当中。

我们认为,辽宁建筑业在起步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对建筑业的重视和更深的理解,得益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业的重视和领导,得益于瞄准高目标、抓机遇、不断拿出发展建筑业有作为的举措。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做大做强的起步期,下一阶段辽宁建筑业将实实在在地走进建筑业的发展期,其发展的势头将会越发强劲。

三、沈阳成立国内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园区”

2009年4月19日,沈阳市在铁西区成立了国内首个现代化、生态型的现代建筑产业园区。该产业园地处沈阳西部工业走廊,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一期启动区为12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有现代建筑机电产业、现代建筑机械及建材装备产业、现代建筑金属结构产业、现代建筑墙体四大产业。在参观现代建筑产业园展示规划区时,产业园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建设初期,沈阳市委、市政府就要求,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项目建设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着力引进培育重大项目,切实把现代建筑产业园打造成为沈阳加快全面振兴的新亮点。该园区将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建筑产业的示范区,到2020年,园区面积将发展到50平方公里,产值达到5000亿元。

现代建筑产业园区今后将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建筑工程机械及建材装备制造业、建材产品和建筑部品制造加工业为主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商贸推动和建筑产业、建筑工程业及房地产业联动“四大战略”,走绿色发展、集群发展、创新发展道路。

在调研后我们认为,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与装备制造业互为支撑和促进的现代建筑产业,必将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一是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沈阳发展现代建筑产业,产品不仅能够覆盖沈阳经济区的8个城市,而且可以辐射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二是沈阳素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与现代建筑产业紧密相关的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特别是近几年来,涌现出了远大企业集团这一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制造基地以及北方重工、北方交通等一大批国内领军企业,也必将为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沈阳不仅有一批建筑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科研所,而且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产业大军,完全能够满足现代建筑产业人材的需要;四是目前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招商引资热潮不断升温。目前,园区内已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抢滩登陆,而以远大集团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企业已发展到70余家,江苏省已有2家企业入住该园区。

四、辽宁建筑市场情况

据有关资料表明,2010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二是沈阳到七城市之间,要形成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为一体的交通走廊。要推进抚顺、铁岭共享024区号资源。要建设好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辽阳河东新城、沈抚新城、沈溪新城、沈彰新城等一批重要节点。三是沿海经济带要以港口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形成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的热潮。加快推进新建和续建59个港口、码头项目,实现港区联动,依港兴区;全面启动组团开发,实现38个产业园区加速崛起。充分发挥大连核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着力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全面启动普兰店湾和庄河的开发。加快盘锦辽滨水城等一批沿海新城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和加快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建设的发展速度。

今年4月6日在辽宁省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继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是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一小时交通圈)涵盖了8个省辖市,下辖7个县级市、16个县。未来沈阳经济区的建设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为新区建设提供了新一轮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在房地产方面,近几年来房地产开发总量很大,发展很快,交易量很高,房价平稳,保持小幅慢涨的上升态势,发展形势很好。2009年沈阳市施工面积6847.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93.55万平方米,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二位,开发投资额在全国名列第三,2010年辽宁计划供应土地12708.37公顷(12708.37万平方米),而2009年供应住宅用地4768.37公顷,今年计划是去年的2.66倍。今年第一季度沈阳市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1.8%,突破5000万平方米大关。特别以沈阳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逐渐显现,未来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全运会在沈阳召开,进一步增强了各投资商的开发热情。这些利好消息,就给我们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多承接工程的机会。

从以上的综合分析来看,无论是其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是房地产的开发,辽宁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建筑市场可以概括为:大市场、大规模、大建设。(作者:江苏省住建厅驻东北办事处 孙忠健)

第三篇:关于建筑业农民工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南康市建筑业农民工情况

调研报告

近年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频发,进而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精神,加强建筑业农民工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进一步研究解决建筑业存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城乡规划建设局建管科以泓泰臵业有限公司工地为例对我市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 状

(一)我市建筑业企业主要用工形式

我市建筑业企业使用农民工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农民合同制职工,基本上是长期跟老板合作的农民工,此种农民工与老板要么是同乡,要么是家族关系;或者是有技术的施工员、预算员。二是“包工头式用工”,此种用工临时性较强,基本上是当地农民工,因工程需要,临时在当地聘用。

(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1、劳动合同签订率。总体来说,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据统计,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20%。我市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5%。

/ 9

不同的用工形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对农民合同制职工,企业大多与之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包工头式用工的,包工头与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包工头与农民工多为口头协议。

2、劳动合同内容。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中,只有少数明确了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安全生产责任、用人单位的有关规定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资待遇等;多数只对工作任务、工资支付时间和安全生产责任作了约定;个别的劳动合同条款还与法律规定不一致。

(三)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包工头对农民工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大多数包工头能按照约定按时支付工人工资。包工头主要使用的是施工员和材料员,这两个人一般是合同制的,工资也是按月约定工资,这两个人的工资大部分能够按月足额发放。其它的农民工一般与包工头下面的各工种的班组长打交道,包工头把工资发给各工种班组长,由班组长把工资发给农民工。因受建筑工程施工、验收和结算阶段性的影响,普遍采取按年节预支,年底或工程结算后全部兑付的工资支付办法。预支付工资数额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农民工急需用钱时,可以向包工头预借。

/ 9

(四)农民工的现状

1、已出现年龄断档趋势。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现场的机械化作业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替代和解决施工现场的手工操作问题。现在所使用的农民工大都在40-55岁之间,而30-40岁的农民工已不多见。从年龄上看,已出现断层,带来用工荒的问题。由于从事建筑施工生产的工人出现青黄不接,农民工作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对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已构成威胁。

2、技术技能水平不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工持证上岗率约为10%,大部分没有进行过操作技能培训。放下手中的农具,来到施工现场,就成了建筑工人。虽然在施工前,都有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书面交底和现场技术口头交底,但很多工序因为之前从未干过、更没见过,难以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

3、安全意识不高。根据调查统计,从建筑工地出现安全事故频率来看,60%的农民工受到过伤害。在施工作业之前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但现场经常看到农民工不戴安全帽,将安全帽丢在一边,休息时将安全帽当成临时凳子使用。从业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4、施工质量和效率较低。农民工来自农村,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也一无所知。其生疏的操作技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四五级工才能做的活,让一二级工

/ 9

去做,难以保证质量。在施工生产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必须推倒重来时,他们就不干了,他们要求做了活,就要给工钱,重做不给工钱就走人。

5、季节性因素影响工期。不论施工现场多忙,在农忙季节,他们都会离开工地回家忙农活。农历的年节日,农民工都是要回家的,不论施工现场有多大的事。因此,农民工的季节性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而且无序流动,给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出现了季节性用工难的问题。

6、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大部分农民工不知道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上约定所做工种的价格,做完后结清。到工作做完后,守信的老板就会结清,不守信的老板就会拖。很多来我局投诉的农民无任何凭据。因此,恶意讨薪,或“讨薪专业户”,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拖欠原因

(一)拖欠工程款、通过包工头支付是工资拖欠的主要原因

拖欠工程款是拖欠工资的主要原因。建筑业企业由于拿不到工程款,无法保证职工工资的足额支付。工程款分“步、项”结算的方式,导致建筑业企业职工工资难以按月足额支付。而包工头的参与是造成工资拖欠的另一主要原因。大量无法人资质的包工头参与建筑工程承包,使用工管理、工资

/ 9

支付和权益保护等各项监管措施难以有效落实,最终导致建筑劳务市场秩序混乱,用工不规范。有的包工头领取工程款后,故意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农民工工资难以及时足额发放。

(二)用工主体不合法,导致劳动合同签订主体缺失 目前,建筑劳务队伍“有资质无人员、有人员无资质”现象较为普遍。注册成立劳务企业必须纳税,而建筑劳务分包利润率很低,另因劳务企业资质标准较高,组建难度大,致使目前建筑市场上承揽工程的大多数劳务队伍没有取得合法资质。大量无合法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公司和包工头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尤其是一些承揽工程的包工头直接从社会上招募农民工或从农村家乡带出一批亲朋好友,更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同时,由于无组织的零散用工无法实行有效管理,致使少数包工头有机可乘,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给工资追讨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行业特殊性和企业、农民工缺乏积极性,导致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一是建筑业用工具有阶段性和临时性,建筑业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给签订劳动合同带来困难。企业与农民工多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二是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维权意识不强,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或担心要求签订合同会影响工作机会的获得。

/ 9

(四)定额人工单价太低。建筑工程造价定额站发布的信息,土建工人每天仅47元/人,装修工人每天也只有57元/人。农民工大都实行计件工资制,造价站的定额工资仅是参考。而企业实际支付普通工人折合每天70-80元/人,技术工人折合每天130-150元/人,如何使定额人工价适应市场的变化,已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建 议

(一)政府要制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力争“十二五”期间对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建筑业的主管部门也应结合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出适合建筑业所需要农民工的发展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作法,保障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作后盾。

(二)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农民工素质的提高,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民工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使用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国家、社会、企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办技工学校,培训农民工。政府要统筹规划,要投入资金、人力、物力。明确主管部门责任,作为考评指标。只有培训合格的农民工才能进入建筑市场承接业务。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已是当务之急。

(三)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行业的主管部门联合制定劳动用工合同范本,明确资方和劳方

/ 9

的权益、义务、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的执行力度,未经培训的劳务用工不准上岗,未签劳动合同的不准上岗。从而体现签订合同的严肃性,履行合同的的重要性,管理合同严谨性,制定合同的必要性。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

(四)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实行实名制卡以后,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农民工本人及仲裁部门就可以有据可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在市场竞争中,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领导。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在认真研究的重要议题,建筑业的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应该设立专职部门,研究、制定管理、使用农民工的政策和实施细则。为建筑业使用好农民工,为农民工跨进建筑工人行列做好指导帮助作用。

(六)大力发展劳务企业,规范用工行为

积极引导、扶持劳务队伍成立法人形式的劳务分包企业。一是与有关部门协商,在税收政策上对劳务企业进行扶持,二是适当降低劳务企业资质标准。对目前包工头形式劳务队伍中具备一定资质条件的,要鼓励其注册为劳务企业,获得依法用工权。三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劳务分包工程必须由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承担,禁止包工头式用工。对将工程发包给包工头的,应视同为企业直接用

/ 9

工,企业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履行用人单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七)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保障、行业主管等部门应联合下发文件,提出具体措施,指导和督促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针对各行业特殊的用工模式和农民工临时性、流动性的就业特点,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劳动合同内容不全面、不规范问题,对完善劳动合同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逐项加以说明,特别是对劳动报酬条款,必须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和支付时间等内容。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促使农民工和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八)规范工资支付行为

一是对企业依法推行工资月支付制度,对因特殊情况执行月支付有困难的企业,在征求职工代表同意后,可在近期实行按月部分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做法,但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实行工资优先支付制度。到位的工程款或劳务费必须优先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三是实行发包方对工资支付情况负有监督义务的制度。严禁包工头代领、代发农民工工资。四是全面实行工资保障金制度,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九)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工参保办法

/ 9

企业要根据要求,为农民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发生工伤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对其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保证农民工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要从当前社会保险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研究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的办法,逐步推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

作者:曹秋芳 ***

/ 9

第四篇:天桥区建筑业调研报告

天桥区建筑业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天桥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状况,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分布与发展潜力, 进一步做好建筑业统计工作。近期我局对辖区内具有建筑业一级资质的企业:中铁十局,济南第四建筑公司,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济南城建工程公司,济南建筑安装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自实施在地统计以来,建筑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显现。目前我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2家,有生产业务的51家。截至到2007年第二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27亿元,增幅14.6%,累计完成增加值8.28亿元,增幅33.98%,建筑业完成增加值占整个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3.5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8家,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36.86亿元,占到了总产值的91.53%。由此可见,大企业对整个行业的支柱作用。总体来看,整个建筑业的运行还是比较平稳的,施工产值也在稳步提升,但是对于利润率的增加却相对缓慢。整个上半年在有业务量的51家企业中,亏损的有28家,占到了54.9%。

二、存在问题:

1、“吃不饱”---虽然我国发展已进入快速阶段,建筑业市场比较繁荣,但是国有大型企业仍有吃不饱的感觉,有的企业没有多少工程可以干,这是因为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较快,在市场分额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多,竞争十分激烈。其中8个一级资质的企业都有“吃不饱”的感觉,2个专业技术单一的企业较难找到合适的承接工程。(济南建设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城乡建设勘查院)

2、企业在承接工程的时候中招投标不规范。现在的施

工工程大多数都是通过对外招标来寻找建设方,但是在投标的过程中很多不具有招标条件的公司或者个人,往往借用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的施工资质,因为其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所以相对于那些比较正规的大公司,其往往可以因为价格上的优势,以较低的价格中标,这也造成大型单位优势转化为了劣势,从而造成工程量的下降。

3、施工企业业务单一,不利于承接工程。通过走访几家专业型的承包公司,了解到这些单位目前的生存状况都比较严峻,主要原因就是业务面太窄,而市场上相应的业务量又是有限的,很多施工单位都有自己的专业承包公司,所以对于那些靠从建设方承揽工程的专业承包公司,他们的生存空间又被压缩,再加上人员老化,施工力量不足,在业务方面的竞争更是没有优势可言。还有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资质低,技术手段及设备落后,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随着市场的发展有可能破产,淘汰出建筑业市场。(济南天水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春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小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桥区四联装饰工程经营部、济南鲁丰溴化锂制冷安装工程公司等这些小型的单位,因为业务单一,生产设备落后,再加上施工人员的流失,现在已经逐步的退出了市场竞争)

4、大型企业负担较重。(主要是原国有企业)走访的这几家大型企业,最普遍的现象就是企业离退休人员,以及内退下岗人员较多,有一部分还没有进入社会统筹,所以企业还要负担这部分人的日常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占据了企业盈余的很大一部分,从而造成企业盈利下降。

5、企业垫资情况严重,影响资金流动。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当前的建筑业普遍存在施工方垫资的现象。企业要想运转正常,资金流动要有保障,但是过多的垫资限制了企业的资金流动,再加上投资方或多或少的拖欠施工方工程款,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靠银行的高息贷款来维持正常运

转,在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业务支出,从而造成企业盈利变薄,甚至下降。

6、建筑工程款的收回也是当前建筑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有86.7%单位工程款回收困难,企业形成的债务和债权约有34.2亿。某些企业债务和债权高达几亿,三角债的形成极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循环.三 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机制

逐步消除不规范的市场操作,严格按照国家行业运行规定进行市场平等竞争,不断增强企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消除工程款回收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资源优势互补,技术力量增加,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企业应站稳本地的市场,不断拓展外地市场,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政府应做好对本地企业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技术力量的有力支持,最大能力的保护好本地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保障制度

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退休后,一直由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负担较重,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进而和新成立的企业相比,市场竞争力不强.希望有关部门加快改革力度,尽快让全部退休人员进入社会统筹,使我们的建筑企业能与南方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现有建筑业企业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多引进一些有技术,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把我区的建筑行业做大做强。根据调查了解,近几年几个大型企业将离开我区(如中铁十局迁往高新区,黄河路桥公司迁往市中区),对我区的建筑业影响很大,初步测算,两家公司每年影响产值约40-50亿元,影响增加值约8亿元,减少税收70万元,左右全区约GDP5%。因此,巩固现有企业,发展引进大型企业,对于我区稳定壮大建筑业行业意义重大。

总之, 我们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变现有的建筑业格局,相关部门采取指导和调控手段,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使我区建筑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此次调研,使我们了解企业,增加了信息互动,企业对上门式的调研比较欢迎,也增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理解.这次抽查调研的单位,客观的反映了建筑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所提出的建议不一定全面和正确,请领导和相关部门批评指正。

第五篇:定远县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定远县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建筑业是我县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传统产业。今年以来,我县建筑业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开拓县内、外市场,建筑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县共有本地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13家,其中一级建筑总承包1家,二级建筑总承包2家,三级10家,从业人员6639人。产业结构与层次实现稳步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重大建筑项目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住宅建筑任务,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两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8.6亿元。建筑业在富民强县进程中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作用十分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建筑业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新的形势发展,诸多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已严重制约我县建筑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的不断加大以及将投资重点逐渐向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方向转移,我县以房建为主的建筑业产业结构近期很难参与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建设的竞争中去。

二是人才资源缺乏。企业人才紧缺较为普遍,特别是中层骨干中,缺乏基层(施工)经验,许多年青人也不愿到辛苦的基层一线中去锻炼,后继乏人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对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整体偏低。全县大部分建筑企业工程水平较低,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仍属于粗放型运行。部分企业在施工生产中随意性强,未形成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四是工程中标入围难。我县建筑行业准入机制不够完善,自律机制也没能同步建立健全,对本地企业约束多,对外地企业限制少,出现了一些企业借外地高资质企业资质与本地企业竞争的现象,加上本地企业资质不高,本地企业中标入围难。

五是税费重,税负不均。建筑企业承担税费负担重;税负不均衡,本地企业税金6.39%,外地企业3.39%,对本地企业竞争不利。

六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七是现阶段商砼企业存在垄断经营,使用商砼成本过高。

三、意见建议

实施建筑业“4131”倍增计划,到2020年底,实现建筑业产值40亿元,华翎公司争取上市,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达3家,建筑业企业税收翻1番。

(一)重视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我县政府投资、产业转型、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建筑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建筑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

(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引导鼓励华瓴、曲阳等总承包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依托工程总承包的优势,从勘察、设计、监理、材料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方面,做强做优,有条件的可向非建筑领域渗透,发展新兴产业。拓展企业功能,发展成集设计、咨询、施工管理、建筑材料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将华瓴集团列入县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同时提请政府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大扶强”力度。同时要从数量扩张向扶大扶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方向改变,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主要是房屋建筑和预拌混凝土等企业)的数量规模。

(三)加强协调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时遇到的困难。

(四)政府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对外地企业在我县承揽工程业务前应加强审查,中标后加强管理。在县内企业施工和管理资质许可的前提下,原则上让县内企业有一半的名额参加招投标。

(五)优化建筑业税收征缴体制。建议财税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企业税赋的调研,在国家税法调整允许范围内,研究制定有利于扶持我县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税收管理细则,改变建筑企业税赋负担过重的问题。

(六)出台扶持与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制定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的配套政策。在相关政策制定时,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发展,指导企业着力提升在低碳、绿色、新能源领域的施工能力,加快技术装备升级。二是扶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鼓励骨干企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扩大规模,提高资质等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引导企业走出去,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开拓县外市场。四是深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特别要加强资本运营,鼓励企业采取PPP等模式抢占高端市场,实现深度和广度发展。

(七)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建立全县统一的建筑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坚决遏制和打击串标、围标、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优先考虑行业信用评价优良、工程创优夺杯成绩突出,对本县税收贡献大、承担社会责任多的企业,为本地骨干企业的转型升级、树立品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下载建筑业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业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业运行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区建筑业运行状况调研分析 按照省、市关于做好建筑业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区目前建筑业经济走势,优质服务于经济发展,区统计局迅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企......

    XX区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

    XX区建筑业企业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改革引领大发展决策部署,全面了解XX区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发展潜力,进一步做好建筑业统计工作,近期,XX区统计局对辖区内......

    市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市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报告为更好的了解*市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对*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和*家资质外建筑业企业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专......

    关于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市建筑业发展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市委政研室对我市部分建筑企业、县区及市直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

    麒麟区建筑业“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麒麟区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根据《麒麟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区建设局的安排,我处认真组织开展对全区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

    关于打造建筑业大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打造建筑业大区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拱墅区建筑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区政协组织成立了调研组开展打造建筑业大区主题调研活动。先后在新盛、广诚、瑞峰、汉嘉、城建中心......

    建筑业运行状况调研分析报告5篇

    建筑业运行状况调研分析报告按照省、市关于做好建筑业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区目前建筑业经济走势,优质服务于经济发展,区统计局迅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企......

    建筑业报告最终稿

    放大竞争优势做亮建筑名片 为实现全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孙 建 忠 二O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春佳节刚过,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