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研究和思考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27号)明确提出“选择XX、XX、X、XX等省份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要求,要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要求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推动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增长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搭建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充分挖掘良好生态蕴含的经济价值,让生态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研究思路
1.确定本课题对生态产品的定义与重点研究区域
本研究采用的生态产品定义,具体包括物质供给产品、调节服务产品及文化服务产品三大类。物质供给,包括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取的可在市场交换的各种物质产品,如食品、纤维、木材、药物、淡水、装饰材料与其他物质材料等;调节服务产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与生活环境的惠益,如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大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文化服务产品,包括人类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惠益,如生态旅游、美学体验等。
X市X市、X市X县、X市X县、X东南州X县和X南州X市是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5个试点县(市),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十分突出,因此,本课题以该5个试点县(市)为重点研究区域。
2.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
以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为导向,结合调查研究编制生态产品详细清单,科学评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等功能提供的各类生态产品功能量,并在参考X省地方标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DB52T1608—2021)的基础上,科学核算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量,全面摸清绿水青山所蕴含的金山银山价值。核算内容包括农业产品价值、林业产品价值、畜牧业产品价值、渔业产
品价值、用水量价值、水电薪柴沼气等生态能源价值、土壤保持(减少面源污染、降低土地废弃、减少泥沙淤积、保持土壤肥力)价值、水源涵养价值、水质净化价值、大气净化(吸收污染物、滞尘、负氧离子产生)价值、固碳释氧价值、气候调节(植物蒸腾、水面蒸发)价值、洪水调蓄价值、病虫害控制价值、生态旅游价值等,核算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防护费用法、旅游收入法等。
3.精准设计价值实现模式并探索形成政策制度安排
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特色,精准设计适度利用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的模式、提升其附加值的深加工工艺,以及有效提高其溢价价值的营销策略;适度利用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的模式、充分挖掘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业态,以及维系其基本功能的保护策略;适度利用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的模式、充分挖掘其蕴含的美学景观教育艺术等价值的业态,以及降低对其功能扰动程度的开发策略。探索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等,推动形成一套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建议。
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选择X市X市、X市X县、X市X县、X东南州X县、X南州X市5个县(市)进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各县(市)最新土地利用数据为2018年度数据,因此,核算基期选择2018年。
2018年,5个县(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如下:X县518.44亿元、X市567.41亿元、X市479.53亿元、X县372.31亿元、X县293.45亿元。
2018年,X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479.53亿元,是X市2018年GDP的4.77倍。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量占比7.46%,调节服务占比49.82%,文化服务占比42.72%。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占全市GEP的73.97%,农田生态系统占11.67%,草地生态系统占1.80%,湿地生态系统占8.99%,其它生态系统占3.57%;从海拔高程分布来看,800米—1500米区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高(占全市GEP总值的48.69%);从各个乡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来看,两河口镇、大同镇和葫市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较高。
2018年,X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518.44亿元,是2018年GDP的2.41倍。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量占比8.80%,调节服务价值量占比67.99%,文化服务价值量占比23.21%。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占比68.06%,其次为农田生态系统(占比17.33%)、草地生态系统(占比6.49%)和湿地生态系统(占比5.52%);从海拔高程分布来看,500米—800米海拔区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占比1.98%,800米—1500米海拔区域占比35.31%,1500米—2000米海拔区域占比61.60%,2000米以XX拔区域占比1.11%;从不同乡镇生态系统
生产总值分布来看,普底乡、猫场镇、黄泥塘镇、雨冲乡等价值量较高。
2018年,X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372.31亿元,是X县2018年GDP的5.55倍。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量占比4.03%,调节服务占比64.56%,文化服务占比31.41%。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占比78.32%,农田生态系统占比10.3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占比4.12%,草地生态系统占比
5.63%,其他生态系统占比1.61%。从海拔高程分布来看,海拔500米—800米、800米—1500米两个海拔区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占比39.24%和33.64%;从各乡镇分布情况来看,X县北部的太平镇占比较高。
2018年,X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293.45亿元,是X县2018年GDP的7.27倍。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量占比6.20%,调节服务功能占比57.38%,文化服务占比36.42%。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占比64.80%,农田生态系统占比21.5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占比5.81%,草地生态系统占比3.63%,其他生态系统占比4.25%。从海拔高程分布来看,X县81.20%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位于800米—1500米海拔区域;从各乡镇分布情况来看,西江镇、永乐镇、大塘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相对较高。
2018年,X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567.41亿元,是2018年GDP的2.41倍。其中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占比8.14%,调节服务占比51.20%,文化服务占比40.66%。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量占比63.13%,农田生态系统占比17.34%,湿地生态系统占比8.28%,草地生态系统占比4.94%,其它生态系统占比6.31%。从海拔高程分布特征来看,800米—1500米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占全市GEP的85.51%;从各乡(镇、街道)分布来看,绿茵湖街道、匀东镇、平浪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较高,而归兰水族乡、文峰街道、广惠街道较低。
三、5个试点县(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设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彰显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理念。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并非矛盾对立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更多动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保护生态本底,通过保护修复,恢复自然生产力,提高生态产品价值。二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包括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充分利用优良生态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生态工业,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等,推动生态优势全方位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X市X市
X市生态优势显著,尤其是竹类资源十分富足。文化资源突出,孕育出了盐运文化、竹文化、丹霞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探索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竹林“三变”改革模式等。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资源特色优势,X市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推进X市生态农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金钗石斛、生态乌骨鸡、竹林、生态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二是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挖掘林下经济潜力,重点拓展以石斛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和以生态乌骨鸡养殖为重点的林下养殖产业发展。三是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实现生态农产品的绿色精深加工,完善特色产品产业链建设,以产品升级为导向,围绕X晒醋、酱油拓展开发4条新产品线;以竹林资源为依托,按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标准,建设西南家具产业园,创新竹餐具等竹产品、改进竹浆纸制浆生产线,新建特种纸生产线和竹笋精深加工生产线,构建竹业全生态链产品体系。四是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深度挖掘“四渡X”品牌效应,打造“四渡X·情景再现”红色经典游项目,开发“四渡X”体验游和研学游,建设全国红色教育示范基地,打造红色经典游。五是挖掘丹霞文化故事,突出“X丹霞”主题,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世界遗产探秘游。六是丰富元厚镇五星村、大同镇民族村等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打造民族特色游。七是深挖川盐入X的“盐运文化游”,打造“川盐入X·情景再现”穿越型旅游项目,打造古镇特色游。
(二)X市X县
X县自然资源本底较好,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水、土、光、温、湿等条件各异,为山区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旅游康养
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命名为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也是“中国漆器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和“中国豆制品之乡”,民俗风情浓郁,传统民俗节日有彝族的十月年、火把节,苗族跳花节,以及白族团圆节等。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较强。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资源特色优势,X县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做精X天麻产业,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天麻生态种植基地,林下种植天麻5万亩;做精天麻胶囊、天麻冻干粉、中药饮片、天麻酒等产品加工,推进以天麻等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药品等产品开发和中药材产业;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天麻产品研发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地方知名医药品牌。二是做大X辣椒产业,依托“中国皱椒之乡”品牌优势,立足X海拔、气候、土壤等优良条件,稳定种植皱椒10万亩以上,高质量推动辣椒产业发展;用好现有“吴记老字号”“百里花”“琼芳食品”等品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辣椒面、辣椒油、辣椒酱、火锅底料、豆豉辣椒等“X皱椒”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三是做优以牛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强力推动牛肉产业,全力打造西南地区优质牛肉强县,实现优质肉牛存栏11万头;围绕畜牧养殖育种、基地育雏、规模饲养、生态放养、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全
产业链项目建设,做优X牛肉产业品牌。四是挖掘“奢香故里”古彝文化,以X县彝族文化为脉络,围绕古镇、古城、古井、古塔,集中力量打造奢香古镇、慕俄格古城古彝文化旅游核心区,打造以“奢香故里”为核心的X历史文化名城及古城文化旅游目的地。五是加大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力度,推进新开村、复兴村、天宝村少数民族村寨保护,风景村、黑泥村、同心村少数民族村寨保护性修复,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六是打响“美丽X”旅游品牌,推动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丰富旅游业态,提供“吃、住、娱、游”不同层次的旅游体验,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三)X市X县
X县生态优势突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梵净山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6700余种,被称为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等级较高、发展潜力大,环梵净山旅游圈基本形成,现有汉、苗、土家、侗、仡佬、羌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65.53%,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四大类。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补偿机制初见成效,建成X市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建立“垃圾兑换超市”等。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资源特色优势,X县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提升壮大以抹茶为主导的生态茶
产业,重点发展抹茶原料种植,加快抹茶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开发茶叶养生枕、茶叶点心、茶饮料、奶茶、茶叶护肤品等,构建生态茶全产业链。二是重点培育中药材产业,依托环梵净山地区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高,具有规模化种植潜力的中药材品种,培育本地优势药食材,推进中药材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以缬草、黄精、淫羊藿等为主的生态优质高效种植基地,形成特色道地中药材产业。三是鼓励发展其他优势生态农业产品,持续扩大冷水鱼养殖基地规模,全力构建生姜、白猕猴桃、蜂蜜、梅花鹿等优势单品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创建全国最大的冷水鱼产业县。四是重点打造以“梵净山”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梵净山”为核心,构建“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五是建设“梵净山”康养运动生态旅游,以“梵净山”自然资源为核心,依托“山地峡谷、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等优质生态度假资源,加快引入旅游专业投资运营商,推进山地休闲、山地避暑、峡谷避暑、生态康养、滨水度假、医疗康复等康养度假产品开发。六是打造独有的武陵山村寨旅游文化,围绕两山四河(梵净山、黄牯山、太平河、怒溪河、闵孝河、车坝河),建设自驾行、憩居型、田园型、民俗型、体验型等多形态特色旅游村寨。
(四)X东南州X县
X县生态资产雄厚,拥有雷公山等5个自然保护地,素有“天然绿色聚宝盆”之称,拥有X乌杆天麻、X银球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天然氧吧”和“天然森林疗养院”之称。民族文化氛围浓厚,以苗族人口为主,国家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众多,拥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国家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苗族建筑、服饰、习俗等具备古老、原汁原味特点,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具有郎德上寨等一批苗寨旅游风景区。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初见成效,发布《X县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实施方案》、《X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方案办法,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资源特色优势,X县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发展绿色农业,提升林下经济,建设高标准生态茶、中草药、笋用竹、食用菌、精品果蔬等农林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天麻为重点的林下中药材产业,以养蜂、养鸡为重点的林下养殖产业,以大宗食用菌为重点的林下食用菌产业,以茶园套种经济苗木为重点的其他林下经济产业。二是发展特色生态轻工业,强化技术引进和创新,对绿色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矿泉水、天然纯净水、优质山泉水、功能性饮料等生态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提升优质水资源价值。以苗族银饰、刺绣、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工艺品加工为重点,建设民族旅游商品加工产业园、民族旅游商品集散地,打造少数
民族特需旅游商品,壮大特色轻工业。三是打造雷公山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推动银球茶、乌杆天麻、鱼酱酸、黑毛猪、土鸡、青钱柳等特色产品成为国家、省、州著名品牌,扩大地理标志产品“X乌杆天麻”“X银球茶”等农产品影响力,实现生态产品溢价。四是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丰富郎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铜鼓发源地掌坳村、苗寨乌东、百年水上粮仓新桥村等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苗族文化特色旅游。五是加大对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三大舞”,苗飞歌、别福歌、游方歌“三大歌”,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三大节”等传统古老苗族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X苗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是推进森林生态康养发展,加快发展以“医”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依托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资源,开发药膳、药酒、药茶、新型保健品等健康医药产品;加快发展以“养”为支撑的康养生态旅游产业,依托雷公山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温泉水疗、保养保健、医疗护理等保健、休闲、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发展以“健”为支撑的健身康体产业,加强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山地自行车、露营、徒步穿越等新兴健康运动业态。
(五)X南州X市
X市生态产业基础良好,有茶叶、蔬菜、刺梨、生态家禽、生猪、海花草六个主导产业,以茶产业为代表打造了“X毛尖茶文化”体验精品路线。生态和文化资源较丰富,拥有布依、苗等
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9%,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保留了龙山道院遗址、陶家大院及古墓群遗址等历史文化古迹遗产。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地方资源特色优势,X市生态产品供给和价值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打造X毛尖茶为龙头的茶产业生态物质类产品,建立“统一规划、以点带面、分片实施、产业营销、大宗贸易”为发展思路的茶产业体系,统一茶叶种植基地、加工基地、集散基地全产业链布局,实现茶产业市场、人才、资本、资金在X高度聚集,做大体量,做强产业。二是推进“菜篮子”保障性蔬菜产业生态物质类产品供给,聚焦优势单品、优势季节、优势区域,逐步建立X市重要的优势单品蔬菜基地、夏秋蔬菜生产基地、保供蔬菜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刺梨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着力将刺梨打造成为“四型产业”(大健康示范型产业、三产深度融合型产业、脱贫振兴型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型产业)和“四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产业。四是鼓励发展生态医药康养产业,充分发挥X资源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白芨、绞股蓝、太子参等中药民族药等特色生物医药产业。五是发展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重点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载体,抓好民族文化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以观光参观、教学科研、实地体验、传统感受等为业态载体,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同时培育特色产业。六是发展生态和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将绿博园、茶博园、影视城、足球小镇打造成X市的旅游地标,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以绿博城和秦汉影视城为核心,围绕绿色康养文化和影视产业文化,通过影视节、音乐狂欢节及足球赛事等活动,深入推进影视、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总体来说,X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通过制定X省生态产品标签制度、构建生态产品认证体系等进行生态产品认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充分开发生态资源价值。通过地域公用品牌创建加强生态产品品牌建设,提升生态产品溢价。二是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的前提下,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通过盘活废弃矿山、工业遗址等存量资源,统筹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三是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通过中央“天赋生态权”和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来实现生态价值。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内部化,切实保护和提升自然生产力。通过推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实现生态服务的价值。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定难
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生长的森林、适宜的气候等自然产品,被公认为生态产品,但由于上述自然产品衍生出来的生态服务产品或是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降耗减排等途径出来的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生态工业品等物质产品,是否属于生态产品范畴,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生态产品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
(二)度量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基础的生态产品,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公共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一般特征,也就是由国家和社会集体供给,全体社会免费消费。良好生态环境除了提供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最基础的生态环境服务外,还提供一些非公共产品类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但无论那类产品,对其价值进行科学核算,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顺利转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由于生态产品价值的估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价值来源、确定方法、价值模型、价格体系等没有规范且争论较大),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广泛认同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导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争议较大、不同区域核算结果不可比、生态产品价值变化难以监测等问题。
(三)抵押难一直以来,作为天然的公共资源,河流、森林、气候等生态系统由于具有弥散性、流动性、跨区域等特征,无法清晰界定产权和责任,存在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问题,生态产品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生态资源难抵押。
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体系不完善,与传统业务相比,绿色金融业务在短期成本、投入产出等环节上优势不明显,加之外部激励不足,抑制了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导致生态产品难以抵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变现难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本质是“两山”转化路径的问题,即通过社会化生产和社会交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当前重点是依靠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产品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构建市场交易体系等途径,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并实现价值。然而,目前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体系不够完善、产权的初始分配不均、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致使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多数体现在物质类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上,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只有一小部分能进入市场买卖。例如,在交易体系上,仅有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少数“热门”生态权益进入交易市场,而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等“冷门”生态权益等均未列入到交易市场。(五)交易难
生态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缺失,造成生态产品市场辨识度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等现象。目前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领域的第三方认证和自我寿命评价体系多,认证品牌和品牌机构未能形成,市场辨识度不高,结果采信度低,各种标识充斥市场,没有形成消费引领作用,不利于培育生态产品市场、提升生态产品供给
质量和效率以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生态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
五、“十四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制度安排探索
结合5个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结果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模式探索,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矛盾问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研究提出X省“十四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制度探索建议,力争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深层次瓶颈制约。
(一)着力破解生态价值“度量难”问题,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
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推动形成“生态有价”市场观,全面推进生态定价。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同路径,推动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机制。考虑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属性,体现生态产品数量和质量,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产品总值统计制度。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考虑不同类型生态产品商品属性,建立反映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成本的价值核算方案,探索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二)加快破解“抵押难”问题,推动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开展生态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构建覆盖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态积分体系,制定生态信用评价正负面清单和生态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依据评价结果和积分情况提供生态产品优惠
服务和金融服务。畅通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我省依法合规设立或投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基金,推进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创新绿色金融信贷服务,畅通生态产品与金融资本双向转化机制,开发生态产品权益、收益与信用相结合的专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创新绿色金融保险服务,建立涵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农林产品收益保险、绿色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险种的绿色保险业务体系。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三)逐步破解“变现难”问题,推动建立生态权益交易机制
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对开展石漠化、黑臭水体等综合整治的社会主体,在保障生态效益和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获取收益。切实保障参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的农民利益,鼓励探索土地流转、股权分红、保底分红、劳务收入、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方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性,并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民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鼓励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等方式,探索绿化增量、清水增量等责任指标交易,合法合规开展森林覆盖率等资源权益指标交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要求,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碳汇常态化监测机制,强化重点区
域碳汇监测分析,探索建立碳汇权益交易机制。探索推进碳排放和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碳排放、碳汇交易技术支撑和管理机制,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种类和交易范围。探索建立用能权交易机制。推动有交易需求的地区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创新完善水权交易机制,进一步探索丰水地区节水市场化。
(四)重点破解“交易难”问题,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针对生态产品“难交易”问题,建立健全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产业化利用、社会化运作体制机制,探索多元化、持续化、长效化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催生绿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一是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组织开展生态产品线上云交易、云招商,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方与需求方、资源方与投资方高效对接。二是加大生态产品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提升生态产品社会关注度,扩大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收益和市场份额。三是拓展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工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清洁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等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发展“生态+”现代农业,依托不同地区独特的自然禀赋,采取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等原生态种养模式,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引进专业设计、运营团队,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前提
下,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四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产品溢价。建立和规范生态产品认证评价标准,推动生态产品认证跨区域互认。构建基于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生态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实现生态产品交易流通全流程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督和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