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21-02-11 17: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凝聚力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实践,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可以说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XX省乡风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XX作为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找准载体抓手,重点突出典型宣传引领,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扎实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实践中着力推进,使XX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大好局面。截至20XX年年底,XX省有XXX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XXX个村镇入选省级文明村镇,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比例达到XX.X%,提前完成了中央文明委“2020年前达到XX%”的创建目标。全省共有XXX个全国文明单位、XXXX个省级文明单位。这些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农村结对帮扶活动,帮扶X.X万多个村,有力支持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全省脱贫攻坚工作。XX省共有XX个家庭在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中当选;XX所学校在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中当选。XX省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深化“双评双创”(深化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一是组织引导得力。根据《XX省乡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普遍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县、乡三级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协调落实。二是宣传教育深入。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成为农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比如,安阳市汤阴县以县委机关夜校为引领,在全县十个乡镇XXX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民夜校建设,让广大村民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扶贫惠民政策,学会生产科学技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三是重视实践活动。各地根据实际积极创新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体验、感悟、认同。以优秀传统文化“正人心、美风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村民们说,“和睦家园行动改变了村风和民风,找到了我们心中的根”。如濮阳市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幸福家庭日”,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围绕“经营家庭、经营婚姻、经营幸福”开展家庭道德实践活动。

(二)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活动

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虽然对很多旧风恶俗深恶痛绝,但碍于情面,也只能硬着头皮从众跟随。近年来,随着XX省文明乡风宣传不断深入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乡村陈规陋习已得到初步遏制,乡风正气得到大力弘扬。一是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按照“省级定方向、市级出意见、县级立标准、乡村抓执行”的思路,出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XX省已建设示范乡镇XXXX个,示范村XXXXX个。二是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XX省大力加强“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建设,目前XX省XX%以上的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XXXXX个行政村建立了“四会”,为红白事划定了合理标准。三是“关键少数”带领。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一些地方注重以关键少数带动,充分发挥先进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家庭在移风易俗、家风家教方面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如焦作市大力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风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家风抵万金———致全市领导干部家庭的倡议书》,印制《“廉洁从家出发”家规家训集锦》,组织领导干部家属观看廉政戏剧、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形式,切实加强对配偶、子女、亲属的教育管理。四是深化村民自治。各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在村民协商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比如,XX市通过在全市推行《村规民约》,规定什么事可以办、什么事不可以办,有的村还出台“土规定”“土办法”进行约束,狠刹“麻将风”“迷信风”“薄养厚葬风”等社会陋习,谁违反红白事相关规定,村两委人员就号召村民不去他家随礼,不能享受年底村集体分红等。五是推崇孝善敬老。XX农村有“五保”户和托养农村老人约X万人,一些地方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面向贫困老人,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如,临颍县开展孝亲感恩“五个一”活动(每天一个问候、每周看望一次老人、每月陪老人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每年为老人体检一次、为老人生日煮一碗长寿面),将传统孝德具体化。

(三)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成效明显

各地不断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创建文明村镇。省文明办通过修订《XX省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将乡风文明要求贯穿文明创建全过程,并会同省委农办、省财政厅出台文明村镇创建政策激励措施,列支XXXX万元奖励全国和省级文明村镇,让文明村镇群众有荣誉、得实惠、受尊重。目前,XX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已达XXXX个,占到乡镇总数的XX.X%。一些市县也相继出台文明村镇创建激励政策。比如,汝州市对不同星级文明村奖励X万~X万元村庄建设资金,对村内学生和老人分别提供发放学习用具、免除学杂费和免费乘车、免费体检等优惠。二是乡村环境得到改善。一些地方积极回应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XX市XX县XX寺村本是一个极为偏僻落后的国家级贫困村,但紧挨X水库,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移民搬迁后新建的房舍稍加改造就具备接待游客能力。目前,XX省文联将该村确立为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吸引了十多所高校艺术院系的师生来此采风创作。很多尝到甜头的村民不再外出务工,专心在家经营家庭旅社。三是树立榜样引导。各地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新乡贤等选树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凡人善举感化人、教育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体验。比如,汤阴县白营镇北陈王村村委会后边有面墙,被称为好人榜,凡是做过好事的都会上榜。上一次榜可以攒X个好人分,XX分就可以奖一袋大米,XXX分就可以奖励一辆自行车。

(四)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XX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一是持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XX省百城提质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谋划同步考核,在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方面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持续加大投入,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遍布城乡。二是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服务。XX省文化部门大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戏曲进乡村”“教你一招”“舞台艺术送农民”“红色文艺轻骑兵”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现在全省每年仅“戏曲进乡村”活动就达两万余场,实现了乡镇、行政村全覆盖。以文育人,让农民更具情感寄托。三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各地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和传承保护,构筑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和“魂”。比如,X县将正月古庙会作为弘扬当地传统文化的龙头,每年吸引周边X省近XXX个市县XXX多万游客慕名而来,有“中国最受欢迎传统庙会”“XX第一大古庙会”之称。此外,当地还以工艺美术为载体,积极推动泥咕咕、石雕石刻等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特色。

二、XX省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XX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个别地方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观念转变不彻底。一些基层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只是软指标,要“先富口袋,再富脑袋”,精力都放在抓经济建设上,对乡风文明重视不够,号召得多、落实得少,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诸如此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客观存在。有些地方干部对“大操大办风”“赌博风”“攀比风”等不正之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不仅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助长了歪风邪气。二是推进力度不够均衡。由于各地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同,造成抓乡风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也大不一样。调研发现,得益于近年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反倒是一些非贫困村,由于各级政府重视不够,乡风文明建设推进较为缓慢。三是陈规陋习顽疾尚存。陈规陋习作为农村“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一些农村地区不良风气、陈规陋习仍大行其道:有的相互攀比,大摆婚庆宴席,大收天价彩礼;有的讲究排场,大搞封建迷信,大办豪华葬礼。比如在婚事消费方面,主要集中在定亲彩礼、购房、购车和婚宴上,其中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等见面礼金约X万~XX万元,大多女方要求购置一辆轿车约X万~XX万元,一般要求建新房或在县城买房费用约XX万~XX万元,还要置办家具约X万~X万元,农村婚宴时要迎亲车辆X~XX辆,全程录像,宴席XX~XX桌,计X万~XX万元。当前农村人情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攀升,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一个普通农户的人情消费支出有十多项,涉及满月生日、老人过寿、建房修缮、乔迁新居、考上高校、参军入伍、生意开张等。过去,农村礼金只有X元或XX元,现在是XX元到XXX元不等,每户年均“人情费”在XXXX余元。一些农民反映,过去婚丧嫁娶等人情往来只限于亲戚朋友和乡亲同事之间,现在一些联系较少、关系较远的甚至一面之交的也被邀请。“红包越来越厚,人情越来越薄”,人情消费占农民家庭总支出的很大比例,增加了农民经济负担。一些刚过上温饱生活的农民,婚丧陋习消耗掉了多年的积蓄,甚至欠账消费,需要正常投入生产的费用减少,削弱了农业再生产能力,有的地方还存在因婚丧致贫、因礼返贫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天价彩礼已经成为农民头上的“新大山”,并且呈现出经济发展越落后彩礼越高的特点。各地虽然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完善了村规民约,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措施,XX.XX%的被访者认为它们的作用发挥一般甚至没有作用。一些婚庆公司、媒人红娘、风水先生为了牟利,在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中推波助澜。群众虽然内心抵触,但裹挟其中又无可奈何,非常期盼党委、政府能够加强规范约束。四是文化服务形式陈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文化服务形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全省XX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部覆盖4G通信网络,农村居民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XX.XX%、XX.XX%,两项合计超过了广播电视的XX.XX%,平均手机上网时长为每天X.XX小时,与城镇居民每天X.XX小时不相上下,已成为获取信息主渠道。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文化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手机网络上。但从调研看,目前农村的文化服务仍以传统戏曲、广场舞为主,优质网络内容还比较少,吸引力不强,年轻人参与度不高。五是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许多村由于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经费维持运转,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有些村还缺乏专门用于群众活动的文化娱乐场地,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没有经常开展,一些农民反映,晚上最主要的文化生活还是“看电视、玩手机”。六是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由于有些工作没有延伸到最基层,还没有形成一套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执行弱化、效果淡化、总结泛化、推进虚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没有打通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久久为功的工作合力。

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推XX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就必须攻克乡风文明治理难点,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努力营造乡风新环境,打造文明新风尚。

(一)思想建设重“引领”

进一步改变千年风俗,转变思想观念是关键,坚持正确导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很多农民群众受年龄结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方面影响,对乡风文明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乡风文明跟自己没有关系,是政府管理的事情,甚至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的认识理解也出现偏颇,简单认为村庄建美了、环境变好了就是乡风文明,不聚焦文化涵养建设、不注重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因此,培育乡风文明,必须首先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进行观念转变,真正落地落实,落小落细。对农民的宣传永远都不能放松,要经常喊喊喇叭、贴贴标语、发发传单,不能让村里干净得连标语都没有,因为一个标语就是红绿灯,出门看到标语,老百姓就知道了对错美丑。一要坚持先进思想引领。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守道德、守法律、守诚信,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辨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让老百姓明白各级党委政府一心一意为民服务,坚定跟党走有出路、跟干部走有奔头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抵制不健康、不真实的幻想及歪风邪气。二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要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如“孝亲敬老、守望相助、仁爱诚信、扶危济困”等积极向上的传统美德渗透和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充分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让其潜移默化影响农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求真、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传统的“根”。三要创新宣传形式。要注重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通过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和党员远程教育等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夜校”、报刊、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和宣传栏等载体作用,把好的理念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发需求,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觉。要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使乡风民风美起来。

(二)文明创建立“载体”

乡风文明从现象上看是看不见的“虚功”,但“虚”变“实”需要有载体。一要坚持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大力倡导文明生态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展洁美农家、五星级农户、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婚育新风进万家、道德在农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让自然成为风景。二要坚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农户为对象,按照“修缮一批、改造一批、建造一批”的思路,继续加大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在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尽早实现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三要坚持丰富文化活动。坚持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以农村群众文化需要为导向,积极扶持各类民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农村文体骨干、民间文化能人的传、帮、带作用,经常开展宣传教育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性文艺活动,通过组织文艺展演、文化演出、文艺培训和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移风易俗寻“突破”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当下,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精神家园的热切期盼。一要坚持加强法制教育。要从农村实际出发,选择农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规广泛进行法制教育,通过教育,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禁止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二要坚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协会等社会组织,及时总结各地在移风易俗中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常规程序,使乡风文明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坚持开展文明进校园活动。学校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学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后来人”。要从实践养成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和社会新风的形成。

(四)选树典型当“向导”

乡风文明需要引路人,移风易俗必须抓好典型带动。一要坚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表彰一批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并通过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引导他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二要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紧盯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依法依纪狠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互相攀比、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三要坚持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发挥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模范作用。

(五)齐抓共管汇“合力”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聚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的力量,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一要建立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乡风文明建设领导和协调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位。二要健全资金投入机制。采取“财政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三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尊重群众自治要求,用健康、文明、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四要建立考评机制。把乡风文明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班子成员、单位负责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把责任落实到人,对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和科技带头人等要给予表彰奖励,对败坏社会风气者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法律制裁,弘扬社会正气。

第二篇: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共东王集镇委员会

根据县委宣传部的部署安排,近期我们东王集镇组织有关人员就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下:

一、当前我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项推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动力。我县作为苏北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还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当前,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工作一。

近十几年来,我们东王集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强化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公民道德素养普遍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乡(镇)、村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育人“德”为先,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实施“好人工程”行动,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 1 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初步确立,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求发展已成为我县当前农村社会主流。我们东王集镇近几年来能够创新创优这方面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韩圩村早些年首创的“一碑四谱”公民思想道德自我教育模式入选中宣部全国公民道德教育“十佳典型案例”、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百家优秀经验;该村近年又创立的“中华美德教育展览馆”和“三史”教育展览馆,对提高镇村两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合兴村的“三史一观”教育有效改善了乡风民风,被中宣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研究课题,被推荐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品牌。元邦、伊东等村开展的未成年“八礼四仪”“三字经”教育被推荐为市精神文明金点子方案等。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借助近几年省、市星级文体馆、站创建等,市、县领导联系和部门结对帮扶的机遇,东王集镇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使全镇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镇21个行政村已有80%的村安装健身路径、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各类体育设施、晚间全民健身点发展到近70多个;60%以上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到省、市两级建设标准;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了村级全覆盖;每年开展文化、科技、体育竞技、卫生、法律等各种活动达到数百场次。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树立良好乡风民风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3、基层创建活动深化,各类文明新风典型大量涌现。近几年,东王集镇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相继实施了“文明村镇”、“四城同创”等创建工程;积极弘扬善德功德典型,精心培树和挖掘“最美东王集人”、“好儿媳”、“好公婆”等“好人”典型,努力聚集社会正能量,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效。全镇上下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典型。东王集镇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韩圩、合兴、元邦三村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文明村荣誉称号;韩圩村村民王兴萍勇救落水儿童,先后荣获连云港市首届道德模范、江苏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元邦村村民尹士荣恪守诚信,替子还债,先后获得“2016感动中国·江苏十大人物”信义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勇救落水儿童好少年王祖帅先后获得“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6美德少年提名奖”、县“好人园”首批入园人选、市第五届“十佳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退休教师王春雨退休不退色乐于奉献,先后获得“江苏好人”、第三届“港城网络善行榜”提名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还有众多“好人”荣获县以上各类荣誉称号。近几年来,我镇已有3人入选中国“好人”,有5人入选江苏“好人”、省先进工作者、劳模;有8人入选市“好人”,有1人入选县“好人”,有20余人入选镇“好人”,数百人入选村“好人”。这些众多“好人”典型一直成为东王集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和行为标杆。

4、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扎实,乡荣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几年来,全县乡村环境卫生整顿治理力度逐年加大,突出解决了农村“十乱”等问题;着力开展“四城同创”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东王集镇近几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安排,从强化长效管理入手,在全镇范围扎实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全镇先后 有近30个自然庄被列入省环境卫生重点整治村庄。按照省级整治村标准要求,镇党委政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措施力度、实施典型引路和样板示范等举措,对各个重点村庄实施全方位的清理整治,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仅从2017年以来,东王集镇就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座,新建公厕4座,改造3座,修复破损道路3公里,沟渠整治13500米,新增路灯300余盏,铺设下水道3500米,垃圾池改造70余个,墙体粉刷12余万平方米。同时加大对全镇“六小”行业集中整治,出动3000余人次、大小车辆100余台次;拆除乱搭乱建1500余平方米,清理店外经营185余起,整治背街小巷36条,设置机动车停车位248个,新投放垃圾桶3000余只;完成污水管网一期改造工程6000余米,增强垃圾中转站实现日处理垃圾3.5吨,基本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近几年,元邦、韩圩等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在全村范围强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全力打造文明卫生示范村。元邦村先后荣获“连云港市生态村”、“县高效农业先进村”、省市县三级“文明村”、“四大门”自然庄获得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等荣誉。

二、当前我县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一直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也可以说是透视乡风可以感知一方百姓的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文化品位。以我们东王集镇为例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乡风 4 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但调查发现,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基层领导认识还不完全到位。重点是当前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大多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而忽视了乡风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甚至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会文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措施和力度缺乏。同时重视不够也反映在投入上,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无力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从目前我县实际情况看,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工作机制尚未全面形成,仅靠少数职能部门单打独斗,推动起来当然

2、目前农村社会风气主要还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因为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新旧思想观念的冲撞,东西文化观念的交锋,不同思潮的激荡,致使人际关系日趋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增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由于文化生活单调,不少农民群众把打牌赌博当作了主要的娱乐方

3、农村宣传文化建设与需求还存在距离。一方面,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匮乏,文化辅导力量严重不足。从目前了解全县13个乡镇看,专职在编文化干部仅有不到20人,且有些还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特长和经验。另一方面,大部分乡村文化活动场所档次较低,设备器材落后,与实际 需求尚有一定距离。由于受基础条件的影响,加之缺乏有力的组织和引导,目前在许多村,农民在业余时间,除了看看电视、玩玩棋牌外,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动,有的村即使在重大节庆时搞点活动,也大多是因参加上级举办的汇演或比赛而为之。每年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多形式文化下乡活动,虽深受农民的喜爱,但对农村文化建设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使农民

4、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偏低。有受“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我县目前农村层面看,中青年大都外出务工或搬入城镇居住,常住农村的人口中有近60%是50多岁以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基本上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民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的形势,自我“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趋于多样化,而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文化素质偏低也使农民面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生事物时崇尚保守,小农意识盛行。

三、推进我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结以上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县目前农村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大量典型事例给我们启示,凡是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更加浓厚的乡风文明建设氛围。一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灵活运用好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广播喇叭等现代传媒,不断加大乡风文明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率和参与率。二要在引导上下功夫。继续通过开展“道德评议”、“文明新人(事)评选”等活动,培养和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并给予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营造一种见贤思齐、文明向上的风尚。东王集镇韩圩、合兴、元邦等村这方面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三要在规划上下功夫。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全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根据各村环境特点、经济基础和群众意愿,按照因村制宜的原则分步实施。

3、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一,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紧紧抓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县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投入;县、乡财政要真正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盘子,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发动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赞助,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在盘活闲置文化设施、加强管理和维护、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增加“花色品种”,加大建设颇受群众喜爱的休闲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第二,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坚持把经常性、分散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较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下乡活动要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三,要进一步坚持挖掘、整理和利用我县独具特色的乡贤文化和其他文化,让乡风文明从这些文化瑰宝中汲取营养,增加活力。

4、制定中长期大规模培训规划,实施以农民素质提升为重点的教育工程。在此次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级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全县农民三年或五年培训规划,坚持按照县委县府领导、职能部门指导、乡村具体运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紧扣农民生产生活所急、所需、所盼,全面开展如农村形势政策、农村伦理道德、农村法律知识、农村涉农产业技能、农村非农产业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干部培训等若干个专题项目,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师资、经费等保障措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现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忙与农闲相结合,使培训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通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培养和造就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5、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县、乡、村三级都要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农 村乡风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配备必要的专(兼)职人员,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业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解决好怎么抓的问题。尽快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县乡风文明建设管理运行程序。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解决好用心抓的问题。通过签订相关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等,切实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乡村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成绩与干部的评先树优、升职晋级和物质待遇直接挂钩。四是要建立健全梯次推进机制,解决好不平衡的问题。由于我县乡镇各村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班子状况、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在创建目标上应体现差别,区分层次,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对于一类村,引导他们出经验、创名牌,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明星村”迈进;对于二类村,引导他们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上档次、上水平上下功夫;特别对于经济薄弱村,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奋起直追,从不花钱或少花钱的事情着手,重点做好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篇: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我区农村乡风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理想信念有些淡化。一些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情,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小圈子、小家庭,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理想信念淡化。二是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在价值取向上“一切向钱看”成了一些农民的行为准则。有的为了获取钱财,甚至坑蒙拐骗,损人利己,挺而走险,违法犯罪。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被一些人玷污、抛弃。有的家庭经济宽裕,老年人虽然衣食有着,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有的家庭因贫困不愿尽赡养义务;有的老人甚至在家庭中遭受虐待等等。三是攀比之风发展膨胀。一些农民 婚丧事大操大办,大吃大喝,比阔气、讲排场、攀比之风渐盛。特别是在孝敬老人方面,老人生前不尽义务,死后大办丧事的还大有人在。四是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信佛信教、信命,遇难求菩萨,求算命先生,黄赌毒现象不断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受害较深。五是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一些农民目无法纪,不学法,不懂法,无政府主义严重,凭习惯办事;个别村干部蛮横专断,喜欢个人说了算,不讲民主,干群关系紧张;有的地方宗族势力抬头,恃强凌弱,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第四篇:关于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一项推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动力。

**市作为**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之一。

一、**市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市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个二类农业县市,其精神文明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市185个行政村中,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地齐全的不足2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大部分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生活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占领了一定的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1、思想道德观念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消极影响在农村显现出来。一是部分青年农民不关心国家集体大事,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意识严重弱化。二是宗派、老乡意识又有抬头。有些群众利用在本乡、本村的宗族、宗派以及老乡势力对乡村民主选举、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乡村民主管理受到挑战。三是人际关系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较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出现。

2、赌博、迷信等陋习屡禁不止。在相对农闲时节,农村赌博之风非常盛行。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迷信思想和活动也屡见不鲜。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仍较为普遍。

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不顾自己实际情况,相互攀比,浪费现象严重。

4、少数群众文化科技意识并没有太大提高。一些农民对子女上学的态度并没有明显转变,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难度依然不小。

(三)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政府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的覆盖率很低。相对于广大贫困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农村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乡场镇一级财政设置的农村建设专用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农村硬件建设项目上了,而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则较少。加之税费改革后**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极为薄弱,大多数村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使**市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二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均有专门的领导干部主抓精神文明建设,但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加之由于农村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思想投入不足。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如抓物质文明,体现政绩明显,导致对乡风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就是搞了一些乡村文体活动,也是无长远计划和目的的走过场走形式,使广大村民一笑了之,没有应有的宣传引导效果。

(二)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受“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农村常住人口中80以上是40岁以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基本上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民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的形势,自我“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而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文化素质偏低也使农民面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生事物时崇尚保守,小农意识盛行。

三、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大量典型事例给我们启示,凡是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好这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做到常抓不懈,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不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好这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做到常抓不懈,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不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篇:关于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一项推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动力。

**市作为**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市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市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个二类农业县市,其精神文明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市185个行政村中,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地齐全的不足2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大部分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生活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占领了一定的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1、思想道德观念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消极影响在农村显现出来。一是部分青年农民不关心国家集体大事,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意识严重弱化。二是宗派、老乡意识又有抬头。有些群众利用在本乡、本村的宗族、宗派以及老乡势力对乡村民主选举、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乡村民主管理受到挑战。三是人际关系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较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出现。

2、赌博、迷信等陋习屡禁不止。在相对农闲时节,农村赌博之风非常盛行。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迷信思想和活动也屡见不鲜。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仍较为普遍。

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不顾自己实际情况,相互攀比,浪费现象严重。

4、少数群众文化科技意识并没有太大提高。一些农民对子女上学的态度并没有明显转变,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难度依然不小。

(三)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政府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的覆盖率很低。相对于广大贫困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农村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乡场镇一级财政设置的农村建设专用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农村硬件建设项目上了,而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则较少。加之税费改革后**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极为薄弱,大多数村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使**市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二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均有专门的领导干部主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但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加之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思想投入不足。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如抓物质文明,体现政绩明显,导致对乡风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就是搞了一些乡村文体活动,也是无长远计划和目的的走过场走形式,使广大村民一笑了之,没有应有的宣传引导效果。

(二)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受“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农村常住人口中80以上是40岁以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基本上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民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的形势,自我“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而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文化素质偏低也使农民面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生事物时崇尚保守,小农意识盛行。

三、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大量典型事例给我们启示,凡是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

下载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作出......

    乡风文明建设方案

    营造文明环境 建设文明新村 ――强湾移民新村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强湾移民新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XX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推动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办实际,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结合我办实际,就深入推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乡民变市民”引领新农村建设__乡地处__城郊,辖33个村,5.6万余人,乡域面积89.7平方公里。__交通发达、信息灵通,人民群众生活富裕、思想活跃,近年......

    xx乡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Xx民族族乡新农村建设 乡风文明调研报告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要求,需要......

    0820l县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县乡风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不断加强我县乡风文明建设。统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江口街道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江口街道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奉化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奉文明委〔2017〕8号)文件精神,培育文明新风,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制定江口街道推......

    弘扬乡风文明 推进新农村建设(共5篇)

    弘扬乡风文明 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于西塘镇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西塘镇人大主席 王晓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