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全镇全面发展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市委“建设**新区、冲刺全省十强”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农业建基地、工业建园区、旅游建亮点、城镇强基础”三建一强发展模式,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
一、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升决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为抓手,科学决策统全局,从严治党带队伍。全面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服务2—3个村(社区),全面负责联系指导村(社区)的各项工作。镇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同时各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一是实施能力提升机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领导干部学习;
开展谈心剖析活动,使班子成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上,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划发展、推动工作、改善民生上。二是坚持工作运行机制。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采取分工负责制、现场办公制、协调推进制和问责制,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四是强化监督管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四带头”(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深入一线、带头扎实苦干、带头勤俭节约),以班子作风建设的实效带动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激发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新建商贸街等3个社区党总支、**省民福标件厂等4个“两新组织”党支部、驻**(**区、**区)2个流动党支部以及青年人才党支部。转化升级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发展党员16名。发放离职干部补助18.1万元,拨付运行经费155万元,投入35万元进一步规范建设快乐村等村级活动阵地。全面完成了5个社区党组织、25个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顺利转化升级。坚持完善党建工作月例会制度,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党内基层民主不断加强,组织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强化镇村干部教育管理,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建设“创新型、实干型、团结型、民本型、廉洁型”五型队伍为目标,坚持机关月例会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干部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教育培养,加强对机关副局级后备、村级后备干部及村青年骨干农民学习培养。进一步完善上下班打卡、值班值守、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机关管理制度,督促纪委履行监管责任,促进干部履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三新三提”大讨论3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作辅导35次,邀请市委党校、镇司法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12场次,开展学习讨论480余场。以服务群众转作风、依靠群众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建载体活动,创新机关干部联系村(社区)“双向选择”,进一步明确值班接访,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开展“走基层”活动和脱贫攻坚,解决群众诉求859条,化解信访案件131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2户、108人,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6户,认真按照脱贫攻坚“六个一”作战机制,强力推进401户贫困户,882人脱贫攻坚工作。
四、抓住扩权强镇契机,推动党建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镇机关机构设置,探索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即三分之一干部“走出去”,主动加强对上联络,强化信息沟通,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
三分之一干部“留单位”,处理机关日常事务,保证机关正常运转,抓好工作督促落实;
三分之一干部“沉下去”,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掌握基层动态,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推行“3+n”机关、村(社区)、编外人员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同时以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培育“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党员手机信息平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机关工作交流qq群”五大载体,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数字化发展。
五、抓好企业党建,促进工业发展。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在工业、关键在项目”,以企业党建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通过扩大党建覆盖面、下派党建指导员,用好用活扩权强镇项目入驻审批政策优势,提升党建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水平,全面推进企业组织、文化、生产、管理建设。现有工业党总支1个,企业党支部18个,有党员120余人。目前已建成集机电、食品、居家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加工产业园4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91户,其中投产企业122户,规模企业35户,亿元产值企业12户。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增加值55.6亿元,实现利税103亿元。我镇2016年成功创建**省质量强镇示范城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省工业特色镇。
六、强化农村党组织核心作用,促进一三产业良性互动。以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种养大户+技术顾问”、“家庭农场+技术顾问”等发展模式,成立农业党总支1个,桃子、蔬菜、渔业、生猪等产业党支部6个,社员1300余人,党员300余人。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导、专合社服务指导作用,从种、产、销三个方面一条龙服务广大社员,不断提升生产管理、经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585元。依托现代农业,坚持特色立足,通过建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做响乡村旅游品牌,建成以“**”景区和樱桃沟景区为主的乡村旅游观光带,“**”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菠萝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连续举办十一届樱桃节和六届桃花节,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万元左右。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菠萝村综合体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具有**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型旅游新村,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一步我镇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乘势而上,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全面实现“打造空港卫星城,创建**城市副中心”目标而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推动区域化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建设
推动区域化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建设
莫斯台街道友谊社区坚持把党建作为社区建设的“龙头”,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功能升级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辖区企事业单位、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域联建党务共议,建“红色家园”。整合辖区行政事业单位、国私营企业支部等党建资源,并组织个体工商户建立“联合商会”推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协调机制;吸收支部直管党员、在职党员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小组,设置网格长、党员中心户,加强党员辐射带动,建“红色家园”。
党群联动政务共商,享“乐活党建”。友谊社区重视抓自治组织发展,利用自治组织特有的思想辐射优势及社会人才优势助推社区党组织建设。通过指导“草原情民族艺术协会党支部”、“摄影家协会党支部”完善党建工作,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传播党的精神;组建“石俊清正能量工作室”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建立“老包调解室”“大家有话说议事室”帮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并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区域党群融合互动,享“乐活党建”。
政企联手事务共治,筑“和美社区”。以社区党支部为平台支撑,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契机,联合企事业单位开展“八进楼宇”联动服务,通过结对社区独居老人、困难学生,定期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健康知识讲座、出资美化小区环境、协力整治小商铺食品安全等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变群众“找上门”为党员“走进门”;变服务“单打一”为服务“全方位”;变民情“单行线”为民情“多车道”,筑“和美社区”。
资源联享互利共赢,育“成长热土”。根据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特点及资源优势,梳理出政治、工作、生活、公益、文化、环境等六大类资源清单,搭建组织服务资源联动平台,并创新服务载体,强化“三位一体”党员管理,采取党员积分制、党组织评星定级管理,组织社区自管党员、在职报到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拉出清单、排出班次、明确任务,将组织生活与社会服务、居民需求有机结合,育“成长热土”。(友谊社区/陈傲)
第三篇:激发党建引领活力 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激发党建引领活力
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
某某街道街道现有党委4个,村党支部3个,村党总支2个,社区党委2个,国有企业党总支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1个,有党员560余名,男性党员470名,女性党员90名,研究生党员6名,大学本科党员56名,大学专科党员96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402名。某某街道党工委始终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整体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坚持以“强党建、重服务、增活力、促发展”为企业党建主题,把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有效激发党建引领活力,推动园区经济、园区党建同步发展。
一、健全机制体制,全面提升园区党建“领导力”
坚持把党对园区的领导作为党建首要任务,着力健全园区党建体制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园区党建联合党委。制定《关于加强园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组建专门办公室,抽调专门业务骨干,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实施党建工作经费补助机制,全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巩固“两新”组织覆盖提升行动成果,园区党组织组织力有效提升。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园区党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园区党建周研判、月例会、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构建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园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全面规范升级。推行“1953”支部纪实工作法,建立非公企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本清台账,采取“支部主题党日+”形式,统筹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志愿服务、民情恳谈等活动,对各非公党支部进行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
二、健全覆盖体系,着力提升园区党建“组织力”
坚持把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园区党建基础工程,着力建强园区战斗堡垒。一是双向互帮交流。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建立村企双向互帮关系,每一个村(社区)至少联系一个建有党组织的企业,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每月至少到企业帮助指导党建工作不少于1次,协助企业搞好党建工作,为企业的党建工作出谋划策,企业帮助村(社区)进行就业培训、扶弱帮困,并吸纳当地村民在本企业就业,形成互帮互补关系。二是党员源头拓展。大力推行党支部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任职”制度、“交叉列席会议”制度,要求企业党组织书记由必须由领导层的党员担任,在党员发展必须优先考虑领导层或技术骨干,将现有党员培养成企业的业务技术骨干或中层干部,将中层干部及技术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积极鼓励年青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力争2020年在企业发展党员6名以上,预备党员5人以上。三是全面集中建党。开展新一轮“集中建党”行动,落实专人负责非公党建工作信息管理,实地走访排查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党组织情况全面摸清非公党建“家底”,2020年全面金谷油脂、鼎鑫金属等3名以上党员非公企业的建党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
三、建强党员队伍,着力提升园区党建“先锋力”
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园区党建重要内容,切实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建强“领头雁”队伍。创新实施园区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园区企业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素能提升”计划,推动党组织书记成长为企业高管,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二是配齐“指导员”队伍。针对企业党务工作者业务不通、不精、不专的实际,街道力争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党建知识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其他企业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让企业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大力鼓励企业返聘街道村级建制改革中离退(休)的村支部书记作为党建专干,充实到企业的党建队伍中,发挥老支部书记的余热。三是激活“微细胞”队伍。实施园区党员优先发展计划,创新园区网络化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开展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党课等活动,及时向园区企业党员推送学习信息,实现园区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
四、助力企业发展,着力提升园区党建“引领力”
一是开展帮企助企活动。
建立领导干部和机关部门联系企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产业用地、安全生产等难题。指导企业党支部提炼总结党建工作品牌,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促进园区党建与其他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园区建设的引领、带动和保障功能,有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二是营造企业党建文化。不断探索创新在基层党建文化工作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企业党建文化工作向更科学化、新颖化、多元化发展,并使之成为指导党建工作更加坚定核心力量,引领企业健康正能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党建文化。大力推行非公“党建“124工作模式”,(1面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2个平台:党课大讲堂、党员服务中心,4项机制:设置党务专职岗,实现了党务工作天天有人管、天天有人问、天天有人做。召开党务联席会,把上级通知的及时传达和基层问题的及时反馈解决,形成了常态化的有效工作机制;搞好“主题党日活动”,采用党员轮流主持制,让每名党员亲力亲为,深入其中,不让活动流于形式。建立支部微信群,营造党员之家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信、凝聚了人心,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三是强化党建示范引领。开展“党建+”和“亮身份、当先锋、做表率”创建活动,把党建与企业过程管理、科技创新相融合,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引导党员带头诚信守法经营、带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头搞好生产经营、带头履行社会职责,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科技创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园区及企业的具体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提升。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某某街道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以“两城一园”党建为依托,围绕“活力和谐、合作共赢”主题,不断城市党建,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健全组织网络架构,促进社区治理精细化
通过“党建进小区、组织进楼宇、服务进家庭”,构建起“小区+楼栋+党员+住户”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组织体系。一是组织覆盖。每个小区设立1个党支部,每幢楼设立一个党小组,以党员中心户为党小组长,将基层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年内计划在四期安置房、五期安置房各新成立2~3个小区支部,辖区内新交付的商住小区全部建立党支部,形成基层党组织体系与社区自治组织体相互匹配的基层党组织党建格局,以健全的组织架构促进社区治理精细化。二是依托体制内党建资源,补强“两新组织”党建短板,协调经开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街道辖区凡员工达到100人以上的企业,年内全部成立党组织。三是推进党建阵地全覆盖,重点打造石桥社区、某某大道联合党委、药社社区等党群活动服务阵地,形成党组织活动、解决矛盾问题、议事协商、居民交流情感、邻里互动五融合的活动阵地。
二、选强配优基层党员人才,激发基层党组织新活力
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为契机,按照忠诚干净担当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领班子。制定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发展规划,做好社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接班人培养计划。本次调整改革中,每个社区临时党组织常职干部中至少有一名40岁以下的党员,这部分年轻的党员在工作中实战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努务使其在将来的社区工作中能堪大任。充分发挥因年龄到点而调整的优秀老社区干部作用,在过渡期内以社区“专干”的身份参与社区日常事务,做到保留待遇、严格考核、有权有责。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形成单位与社区双向督导落实、双向考核评价,培养在职党员社区认同,激发参与社区治理热情,发挥在职党员个人专业优势,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新动能。近期正在积极协调对接,计划在石桥社区建立一支太极操队伍,就是邀请在职的文艺工作者来社区教练。
三、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服务好“最后一公里”
抓住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居民后,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及时了解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群众“点单”、支部“传菜”,推进精准服务进家庭。探索建立
“定评议”工作机制,让社规民约“大家定”、大事小事“大家议”、治理成效“大家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大力宣传教育。在各小区开辟专栏及时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打造学习型社区,开设社区课堂,对小区党员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技能培训等。二是扎实开展惠民服务。开设小区居民需求服务先征求点,负责及时收集群众需求,同时收集小区能提供社区化服务的信息,对接帮助小区居民解决具体困难。广泛宣传、登记注册志愿者,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三是积极文明倡导。打造人文社区,促进安置居民融合,破解居民住进楼房后人际关系冷漠化的难题。收集宣传居民公约和良好的家风家训。开展志愿者活动动,加强安全教育、秩序维护、矛盾纠纷调解,构建和谐社区。组织开展坝坝舞、书画、手工艺制作,传统才艺展示等,培养居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四、加强领导体制建设,构建共驻共建机制常态化
不断强化街道党工委的政治功能,理顺条块关系,补强驻区单位和“两新”等非公领域党建,建立同频共振“大工委”新局面。一是建议进一步明确街道职能和区级部门职责,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道”进行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各级资源,形成对辖区事务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二是开展街道机关和社区党组织织与入驻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支持新入驻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或成立联合支部。全面落实党建指导员制度,指导非公企业支持、重视党的建设,把党建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发挥渠江云谷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用党组织纽带将入驻企业团结起来,畅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宣传展示一批优秀党员员工,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三是与辖区公立学校、卫生院等派驻单位携手,开展结对共建,党组织之间共享党员教育场所、双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举办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发挥发挥驻区单位的行业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贫困帮扶,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新格局。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
助力脱贫攻坚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贫困村退出的重要指标,也是脱贫攻坚成效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组织力的重要抓手。护安镇为切实抓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增收”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以全镇总体产业发展为龙头,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源动力。虽取得了一定的增收成绩,8个贫困村都如期脱贫,但也存在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存在收入下滑风险、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下一步护安镇将着重从以下四点抓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1、强化党建引领,注入人才力量。通过建强村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做强集体经济提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为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村党组织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体系,探索从帮扶单位党员中选派产业指导员,强化上下组织联系。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党组织致富引领作用不明显、集体经济发展趋势下滑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并入强有力的党组织,全面落实“书记主任一肩挑”机制,将能力不足、精神懈怠、创新精神不够、致富带头不明显的干部调整出村两委班子,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好、文化程度高的人才培养成村干部,将农村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青年吸纳为村两委班子并作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后备人才,为扶持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力量。
2、优化产业路子,实施差异发展。精准实施贫困村“一村一策”发展模式,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的单个化发展方向,分类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差异化扶持,对新路村依靠投资个体经商户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单一模式,指导以打造继光水库为载体宜游宜玩的乡村振兴增收路子;扩宽西牛村依托桃园垂钓基地集体经济增收方向,重点发展有机蔬菜、特色经果林、观光旅游等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改变佛岩村集体经济收入存在下滑的风险趋势,指导以佛岩寨为主体构建种养一体的悠闲观光基地,为集体经济增收扩宽来源面;利用翰石村专业经济合作社面向社会吸引资本,打造集观光、农旅、垂钓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经济合作平台,为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注入新的动力。用好用活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闲置固定资产,通过对外招租或打捆综合利用等形式,扩宽集体经济收入增收源。
3、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稳步增收。建立以镇级为主体,贫困村联动的向上争取专项扶持资金机制,积极向组织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争取集体经济扶持村专项资金,力争2020年2个贫困村列入专项扶持村,今后三年对集体经济薄弱的贫困村进行全覆盖专项扶持。切实整合历年来脱贫攻坚专项结余资金和各级财政定补资金,集中力量和资金发挥办大事的优势,对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弱、无资产无主导产业的贫困村进行集中扶持,逐步增强集体经济体量。抓住经开区委领导联系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职能部门和定点联系单位的先天优势,不竭余力地与委领导、帮扶部门衔接,对接符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到村到产业,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4、发挥典型示范,提升整体实力。坚持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到市内其他集体经济发展好的贫困村学习取经,借鉴其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结合全镇各贫困村的产业优势、内在劣势,进一步查找不足,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找准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坚持内塑先进典型榜样示范,总结提升翰石村、涌坝村在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大先进典型经验宣传力度,通过发挥典型带动示范作用,使集体经济偏弱的村外有榜样可学、内有方向可赶,促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发展,提升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第四篇:理念引领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理念引领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柴里矿区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和滕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对课程实施的各方面工作展开了自查,现就此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培训,明晰课程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我校常抓不懈,有健全的学习制度和培训方案。为顺利实现课程实施,我们采取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走向生本》、《解密高效课堂》、《赏识你的学生》等教育书籍,并以此引领教师走进新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新了办学理念,制定了柴里矿区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并且通过会议、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广大师生宣传新课程理念,从而营造出了浓郁的宣传氛围。学校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到让警句、名言、名人时刻陪伴着学生,鼓励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
二、严格按照《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开发,能够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到三表统一。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学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地方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音乐、美术1-6年级每周各2节;体育1、2年级每周4节,3-6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活动3、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3节;4--6年级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安排在综合实践课中,其余课时为研究性学习。学校还成立了舞蹈、书法、乒乓球、合唱、美术等兴趣活动小组,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得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资源
我校小学部现有任课教师77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达标率100%。按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了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科学合理搭配学科教师,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充分激发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图书室现藏书16000余册、实验器材、体育器械达到二类配备标准、校园网络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各种设施使用制度完善,使用率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开发和利用家庭和校外资源。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家委会工作成绩突出,他们配合学校举行了邵天才"心怀感恩、成就未来"感恩教育报告会,联系柴里煤矿消防队开展了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119消防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使教育教学工作家校互补。学校根据需要,合理开发校外资源,结合矿区实际,利用寒暑假组织走进厂矿企业,开展了"追寻先辈创业足迹"等实践活动。
四、遵循课程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有计划、易操作地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充分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建立教研组长负责制,扩大教研组长的管理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制定好教研活动计划,拟订好教研专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组内的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内容具体、发言充分、记录详实、注重实效。教研效果显著,韩蕾老师执教的音乐课代表枣庄市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比,吴涛老师执教的电教录像课荣获山东省二等奖,张静老师、杨厚涛老师在参加滕州市优质课比赛中分获二等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制作的课件、教师基本功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教学活动扎实有效。我们强化集体备课,建立“个人精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上课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学生的课业负担适中。教学时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教学模式,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到位,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
教育活动丰富多样。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建立了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文化节、艺术节和兴趣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率和积极性高,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严格执行规定安排学生课业。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无安排到校的现象,每天保证学生9小时睡眠时间,作业布置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讲巩固也求实践,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学校坚决杜绝了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和平时统一补课、搞有偿补课的现象,坚持不为社会上举办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文化补习班提供任何场所。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购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学校按规定安排体育课、大课间和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五、积极探索和改进课程的评价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期末终结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单元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期末以书面考查、课堂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评价。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六、立足教学常规,打造矿区特色:
我们在抓好常规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 社区送温暖活动、环保体验活动、小发明制作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学校曾先后荣获2011年滕州市“瑞元杯”首届象棋大赛优秀组织奖;滕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省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滕州市“五项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11年滕州市至善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市直民办女子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第四名。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和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对于那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与总结。
第五篇:社团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社团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师范路小学Style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社团活动,感到非常荣幸。下面,就我校社团发展情况给各位领导作一简单汇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社团的建立
2009年10月,原东大街小学和东关街小学合并成立了师范路小学。建校后,我们以“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创建特色、打造全市一流学校”为奋斗目标。开设了舞蹈、堂鼓等第二课堂,开始了社团建设。2011年春季开学,为了让学校活起来、动起来,我校立足实际,调整课时,开始大面积铺开社团活动。以传统音乐强项为突破口,安排音体美教师各带一个特色班,语数英、科学、计算机等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带班。秋季开学,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充分整合各种资源,邀请社会上有特长、愿奉献的人士积极参与,开始组建空竹、京剧等特色社团,社团开始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今年,我校在原有特色社团的基础上,拓展社团内容,把社团作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课程的理念作指导,在成效上做文章,社团开始向多元化、校本化发展。
目前,我校成立了合唱、京剧、葫芦丝、功夫扇、广场舞、国标舞、架子鼓、电声乐队、武术、空竹、跳绳、乒乓球、健美操、素描、线描、卡通画、创意画、剪纸、彩泥、针织、十字绣、手工制作、科技制作、象棋、跳棋、军棋、五子棋、作文、诵读、诗朗诵、童话剧、课本剧、小记者、文学社、播音主持、奥数、礼仪、书法、硬笔书法、趣味英语、科技探究、信息技术等40多种68个社团,最大的社团100多人,最小的10余人。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我校的部分社团进行了展演,如:10人架子鼓齐奏;20多人葫芦丝齐奏;61人的戏曲节目《亲个蛋蛋唱大戏》,同时这个节目被选为2013年市春晚;60多人的溜溜球表演;200多人的空竹表演等等,吸引了2000多位家长到校观看,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二、社团的特点
社团活动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充分利用社团这一平台,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社团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全员性
我校的社团从参与角度看,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就是学生全部参与,一个不少。大家都知道,组织几个社团,让部分学生参与,场地、器材、管理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让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社团活动。现在全校2400多名学生全部参加社团活动,每人一项,这在全市范围内是唯一的,在全省也不多见。
2、课程性
我校社团从整体活动安排来看,具有课程性特点。社团活动在新课改中,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实施”的要求,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开发,把社团活动安排进课程表,占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课时,作为多样化校本课程进行实施,每周两节,固定教师,星期
二、星期四第6节社团进行活动,保证了时间。
3、选择性
我校的社团组建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实行了双选和单选制。每学期开学时,教师将自己拟带的社团提前公布给学生,学校根据学生报名,兼顾社团均衡,让学生自主选择。音体美及外聘教师成立的特色社团实行双向选择,限定名额,如每个班空竹10人、功夫扇2人、京剧1人、古筝1人等等。学生报名后,经过专业老师筛选,择优录取;没有选上的学生则回年级参加任课教师带领的兴趣类社团。其他教师成立的社团实行单选制,按学生报名进行组团。这样我校通过自主选择、合理引导,既解决了个别社团人数太多带不过来的问题,又保证了学校特色项目的有效发展;既坚持了学生选择机会均等,又注重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4、整合性
我校社团从管理组织角度看,打乱了原有班级安排,按社团活动项目进行组合,进行走班活动。社团活动时,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年级班级,听从带团教师安排。带团教师是社团的组织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出勤、安全,负责社团一切事务。按照社团活动实际需要,分配固定社团场所,制作社团标牌,贴在房间门旁,这样既便于学生找到,又便于管理检查。目前,校级特色社团成员来自各年级,年级社团成员来自同年级,活动内容基本不同。
5、免费性
社团活动需要聘请专业教师,需要购买器材设备,需要花钱。有些学校的做法是通过社团活动,收取一些费用,这样学生参与的面较小,最后成为了个别学生特长发展的辅导班。为提高全校学生的素质,我校社团活动坚持免费原则,不向学生收取相关费用,所需经费由学校想办法解决。
三、社团的发展
社团建设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社团发展到现在,我校克服了许多困难,如师资、器材、场地等等,每个学期都在大胆尝试、调整调度;每个学期都在解决问题、认真总结;每个学期都在深刻反思、进行改革。
1、破瓶颈推动社团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社团建设需要解决硬件和软件问题。一是器材。社团活动需要各种各样的器材,我校通过统一购置、接受捐赠、自己购买三种方式进行解决。在县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购置了300多个空竹、200个堂鼓、100个葫芦丝、25架古筝、10套架子鼓、8架电子琴和其他部分专业设备,解决了学校特色社团的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捐赠了乒乓球台、多媒体音响设备,保证了个别兴趣社团活动。动员家长支持,学生自己购买活动器材,保证了多数社团活动所需。可是,我们的个别社团器材数量仍然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实施分层教学。例如架子鼓,社团共有20多人,学生全上不了手,我们就让初学者先在小军鼓上操作,等鼓点记熟以后,开始上架子鼓训练,既缓解了器材紧张,也实现了有效教学。二是师资。我校社团通过四种方式解决带团教师问题。挖潜力,找特长,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力军作用。目前,我校在岗教师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必须带一个社团,没有特长的要学习,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聘请、邀请社会上有专长的人士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张北“夕阳红”艺术团的老师开设了京剧班,空竹协会的老爷爷们在学校分年级开设了空竹班,一些街头艺人也纷纷成为了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与兄弟学校共享教师资源,通过走课方式解决古筝等部分社团的专业教师。动员家长参与社团指导,拓宽社团教师来源渠道,增强社团的趣味性和特色化,是我们今后解决师资问题的方向。三是场地。开放所有教室、专用教室,想尽办法满足社团活动。目前,除了办公室、仪器室、器材室没有占用,其余的全部安排为社团活动场所,个别人数少的社团,两个项目在同一个教室上,例如剪纸和十字绣,可以说,凡是有桌凳的地方就有社团活动的学生,这样场地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为应对特殊天气,室外活动的社团,都安排了临时应急场所,如备用教室、门厅等可利用的空间。
2、强管理促进社团发展
社团活动是课程。我校用课程的标准管理教师,安排活动。学校从带团教师的安排、团队成员的选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规章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与指导,要求每个社团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效果。一是加强课时管理。今年,我校由原来的每周一节增加到了每周两节,一个学期30多节。为上好每一次活动课,学校领导、主管科室加强了监督管理,防止社团活动形式化。二是加强科目管理。根据平时对教师的了解,引导教师带趣味性浓、动手能力强的科目,坚决摒弃乏味单一的科目,把好社团组建关。中青年教师有激情,多侧重播音主持、文学社、棋类、韵律操等项目,老一点的教师选择剪纸、十字绣等,力求每个社团都有看点,都有新意,让各年级科目对学生都有吸引力,学生就会真正结合自己爱好进行选择,避免了有的社团人满为患,有的冷冷清清。三是加强教材开发。为了长远发展,我校按照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树立每位教师都是教材开发编写者的意识,制定教材开发计划,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我们根据社团实际,要求教师整理自己的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记录活动过程,形成文字资料;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购买相关书籍,寻找、丰富活动内容,并按教材思路进行补充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校本化的教材蓝本,以便自己或他人借鉴使用。
3、定制度保证社团发展
社团活动要有效果,否则就容易走过场、摆花架子。全校学生同时活动,离开了原有班级,如果管理跟不上,容易出问题。个别项目吸引力、趣味性不强,学生容易开小差;教师没有特长,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们用制度保证了社团发展。一是把社团活动的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与绩效工资、年终考核挂钩。二是把社团活动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与班主任津贴和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相联系。三是制定社团活动考核办法,引入家长评价机制,让家长委员会评价社团活动、评价教师。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共同组成考核小组,给每一位教师的社团活动打分,考核项目作为个人年终考核项目的一部分,权重分占5%。这样与切身利益挂钩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社团活动的长效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同时也让社团活动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引擎。
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历经坎坷,一直在摸索,一直在改进。经过4个学期的实践与努力,我们的社团由原来的音乐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各类社团并存;由原来的个别学生参加,发展到今天的学生个个有项目、人人都参与。现在社团活动成为了每个孩子张扬个性的绚丽舞台,成为了每位教师挥洒才艺的智慧空间,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阳光、自信、快乐,实现了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各位领导,我校的社团建设虽然初显成效,但还有很多不足,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社团活动就一定会成为师范路小学的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