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管理难精准、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是农村党员队伍管理的一大难题。**找准“小切口”,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教育服务水平和管理实效,让农村流动党员“离乡不离组织”。
一、“小台账”发挥“大作用”,流动党员“离乡不断线”。
组织144个村(社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详细了解辖区流动党员的外出务工地点、工种类别、居住情况等信息,一个村(社区)建立一个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将各村党支部书记确定为辖区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第一责任人,定期对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及数据库进行动态调整更新。结合“五个到户”,完善流动党员管服机制,建立村党支部委员、党员小组长“1+N”结对小组600余个,小组长每月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形式,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实时动态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务工就业情况。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组织流动党员线上参加支部组织生活,线下“冬春训”充电,确保流动党员管理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实在平常。二、“小云端”凝聚“大动力”,流动党员“学习不断线”。
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学习机制,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常态化推送党建新闻、政策法规、党务知识等,让流动党员充分利用好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组织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按照“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形式,通过电话联系、定期发送微信等方式,向流动党员们宣传党性教育、时事政策、乡情乡音、先锋典范等方面内容,与流动党员开展互动交流、反馈意见建议、分享学习体会,确保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不断档、不掉线。三、“小服务”彰显“大关怀”,流动党员“温暖不断线”。
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电话回访、谈心谈话,利用元旦春节、“七一”等节日契机,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家庭,帮助流动党员家属解决生产、生活上难题,当好“娘家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重庆、福建等流动党员外出务工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帮助流动党员找工作、对项目、谋发展。利用流动党员座谈会、返乡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建设的情况,让流动党员畅谈创业经验,听取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鼓励引导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同时,筑巢引凤,以优异的奖补政策和条件,“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通过选拔任用后备干部、培养帮带等方式,将优秀返乡党员逐步培养为村干部或后备干部,实现回报社会有平台。第二篇: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在农村流动党员中深入开展以“情系家乡做贡献,真情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流动党员智力回流活动,通过加强服务网络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服务促回流的新路子,收到初步成效。
打牢基础,全面掌控流动党员智力资源。县乡两级按“知识型”、“财力+能力型”、“体力+见识型”三类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更新信息。同时,将致富能力强、社会工作能力强的流动党员列为智力资源的重点,建立个人档案,安排专人联系。全县重点跟踪管理的流动党员对象共126名。为使流动党员人流心不流,始终纳入组织管理中,该县开通了26部热线电话,建立了5个流动党员qq群,通过这些平台,基层党支部做到
“三个通报”,流动党员实行“三个汇报”,即党支部定期通报重大工作、重要活动、重大决策;流动党员定期汇报行踪、汇报思想、汇报工作。
立足实际,服务促进流动党员智力回流。通过教育服务,吸引智力回流。抓住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加强政治教育,依托“阳光工程”、“再就业工程”等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致富本领。仅网今年就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培训班53期次,累计培训800多人次。通过创业服务,推动智力回流。在资金、政策、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流动党员回乡发展。东山峰管理区南山村流动党员王茂庭在区党委支持下,回乡创办有机茶厂,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通过帮扶服务,促进智力回流。开展机关党员与流动党员“连心帮扶”活动,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687个,为流动党员解决各类问题1027个。
激发热情,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注重把综合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近年来,共有87名流动党员进入了支村两委班子。注重挖掘流动党员中的优秀典型,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流动党员,进行大力宣传,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在选任干部时优先考虑,在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重点推荐。注重考核激励。在流动党员中开展
“我为家乡提一条有价值信息、办一件实事、引一个项目、帮带一个贫困户”的“四个一”主题活动,年底考核评比,激励流动党员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