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刺激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发展旅游业对于加强我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寿县古城的建设和发展,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全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等有重要的现实意和长远意义。为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城市知名度、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历史文化旅游定位
淮南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是中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1986年12月,寿县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8年9月15日,淮南市被授牌“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寿县古城、八公山、安丰塘、春申君、《淮南子》、寿州窑、淮南古生物化石群、寿县清真寺银杏树和孔庙等等历史文化和古迹景观,确立了我市历史文化旅游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机遇,解放思想,通过推进历史文化旅游、民俗乡村旅游、水上风情旅游、爱国教育旅游实现富民强市目标。
二、编制高规格旅游发展规划
目前,我市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滞后的地位,与我市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严重不符,而我市旅游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仍有待提高。在我省的新型产业当中,我市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其对全省的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全省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培育优势产业中应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我们应邀请国际、国内旅游规划专家组成规划团队,结合江淮运河建成开通,立足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我市全域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进行全新的布局和谋划。规划应本着我市旅游产业向国际旅游业看齐的出发点,集当前国际旅游先进发展成果和经验,从发展战略、产业布局、营销策略、实施措施、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编制。
三、深化历史文化旅游内涵
一方面应在历史文化上做文章。深入挖掘古城楚文化,通过影视的拍摄、艺术家的写生创作、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充分包装古城文化,通过县太爷升堂、民俗文艺表演等形式让游客体会到历史文化乐趣。另一方面在基础上下本钱。通过拆除那些与寿县古城不相符的建筑,尽最大努力做到把古城保护好、把新城建设好。同时以寿县古城为旅游中心区,以八公山、安丰塘为旅游副中心,串连上窑、焦岗湖、正阳关、瓦埠湖、大通万人坑、凤台为子景点,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缩短旅游乘车时间,铺建快速旅游通道,建设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四、确定历史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按照“文化做深,产品做精,服务做细”思路,发挥我市历史文化的独特优势,有效运用楚文化,塑造产品的差异性,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同时深入推进“旅游文化+”行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
五、打造地域饮食文化新地标
饮食文化有着长远历史,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市的饮食文化已形成了脉络清晰、丰富多元的格局,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宴、寿县大救驾、夏集圆子、上窑馓子、凤台肥王鱼等构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而又独树一帜的淮南菜品文化根基。我市应建立一个集文化、影视、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项目,除了展示厚重的历史文化、绚烂的红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也要汇聚本土饮食文化,展示特色餐饮。
六、全方位拓展客源市场
一是通过在中央台播放淮南旅游短视频、举办旅游推介会、古城摄影展、制作影视作品、利用高速公路和高铁开展平面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现有在职人员旅游知识培训教育,扩大影响面,同时实现对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的选拔;三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破坏文物古迹、对我市旅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违法违规人员,使中外旅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