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为根本,以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为关键,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探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态度。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三、方法与措施
(一)强化学习管理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法纪意识;加强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校际间交流,增强相互学习和竞争意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明确教育教学方向和工作要求,增强改革意识,转变教育观念。
(二)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着重提高校长、中层干部的依法办学意识、素质教育意识、教育改革意识、科学管理意识、民主管理意识以及廉政、勤政意识,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构建教师思想工作运行机制,确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功效。做到政治学习有制度、有时间、有计划、有方法、有小结、有反馈、有督查等,有条不紊地层层落实。加强“三师”工程的建设,以师德、师能、师魂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把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技能技巧和对教育及教育艺术的修炼与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对照评估标准,向全体教职工明确提出政治素质要求,以师德建设为中心,每位教师要努力修正自己。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职业道德承诺等教育活动,以教育战线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其他行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等为榜样,让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乱收费和为学生征订学习资料,杜绝教师搞第二职业或集体补课。
(2)优化教师结构:完善学科结构,加强音、美、体、劳、科学、电教等师资培训,配备专(兼)职教师。
(3)加强科研兴教。开展校本教学业务培训,通过自学、进修、岗位培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力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100%以上。进一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健全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研制度。面对实际,求真务实,学校制定出自己的试验与课题,并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着手研究。引导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后反思。
(三)、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1.德育工作
以《小学德育纲要》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为基本依据,以教会学生做人——关心他人、奉献社会、遵法守纪、文明礼貌为基本目标,注意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认真开展“五爱”教育。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坚持每学期开展热爱国旗、国徽、国歌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要求学生做到“三会”:会画国旗,会讲国旗、国徽图案的意义,会唱国歌。结合“祖国在我心中”,开展“爱国、立志、成才”读书活动;规范升旗仪式,精心设计国旗下讲话,做到爱国主义教育持之以恒,细雨润物,激励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充分利用德育基地开展活动,进行知我祖国,爱我人民教育。以经典诵读为重要载体,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主题。从知祖国、爱祖国到爱人民,坚定同学们的报国之心。全体教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材内容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机地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家乡、爱学校联系起来。
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环境文化,熏陶学生心灵。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部分,应成为德育工作主阵地。抓好教室环境、墙报书法、图书阅览、校园广播站建设。把环境文化作为创建文明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堵墙壁都成为育人的工具,让德育融化在环境中,让环境蕴含着德育。
抓好活动文化,丰富业余活动。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如组织公益活动,校会、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校艺术节,兴趣小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合理、准备充分、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坚持以思品课、班会课、少先队活动为德育主渠道,坚持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坚持抓好班、少先队的集体建设,抓好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班风班纪,进而推进学校的文明建设。
(3)狠抓学困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优良率、合格率,降低违纪率、杜绝违法率、消灭犯罪率。
(4)坚持做好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学生学习、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辅导。
2、教学工作
转变育人观,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促发展”的办学意识。确保学科合格率的不断提高,各科合格率达100%。
(1)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转变观念,用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做到:① 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② 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③ 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树立主体意识;④ 教学活动:由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树立发展意识;⑤ 师生关系:由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⑥ 教学结构:由程式化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创造意识;⑦ 信息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⑧ 教学评价:树立多元化评价意识,以激励为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学科课程
①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教学进度。
②严格执行《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重视过程性质量,建立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进行监控;改变单一的卷考形式,实行以卷查为主,口试、动手操作等为辅的监控办法,对教育教学进行质量监控。因材施教,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辅导。
③严格控制学生学习总量、活动总量,学生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减轻学生负担,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其他年级每天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不以增加作业量惩罚学生,不搞集体补课。
④以本校实际出发,全面组织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卫生活动。
⑤执行活动课程计划,保证时间,落实内容,增强效果,发挥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
(3)体育卫生工作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为目标。
①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
②认真组织好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100%的学生都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坚持“两操一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断完善设施,做好近视眼的防治工作,视力良好保持率达90%以上。
③把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同增加学生体质结合起来,把传授体育技能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结合起来,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学生体育合格率达到90%以上。
④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生理卫生、生活卫生、饮食卫生、学习卫生和运动卫生等,)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举办一定次数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⑤结合兴趣小组,建立运动队。
(4)音、美、劳工作
①摆正音、美、劳育的位置,订好计划,认真开展活动。成立音、美、劳等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美的能力。办好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家里的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劳动素质。
②努力配齐音、美、劳方面的师资和设备。切实按照音、美、劳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和活动。建立、健全各科教学考核评价制度,音乐、美术、劳动课及格率达100%。
③要求学校不定期地进行学生书画竞赛、作品展。
(5)、进行学生素质个体评价
根据素质教育质量目标要求,实施学生学习成绩等级评定制度。积极探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实行“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评价制度。面对实际,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观点的科学性,评价操作的可行性和评价结果的效力性。
(四)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教研活动做到定专题、定时间、定地点,每周一次。
2.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教学研究策略。以问题研究、教育事实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研究为导向,以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积极搭建研究平台,努力提高研讨质效;创建教研活动载体,实行同课研讨,同班教学,同课比优活动,活动之前集体备课,课后进行说备课、讲反思活动,实现一次一得的目的。
3.“学习与借鉴结合”重互助。以课例、教学专题为抓手,引导教师开展专题研讨,组织教师观看优秀课堂教学课例,通过参与式研讨,运用新课程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教学方式,努力形成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的风气。唤醒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效果。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骨干教师要做好帮带工作,每年至少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提倡“结对帮扶”、跟班听与教、同上一节课、优秀教师教学展示、问题“会诊”等教研活动。
努力为教师构筑一个自主交流问题、做法、经验、反思的平台,促进教师提升自我,不断成长。要求青年教师每人一学期撰写一篇论文、制作一个优质课件、设计一节优秀教案、出示一份优秀试题、记录一份成熟的教学反思等。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并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
量化管理。要求学校行政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做到五个一: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或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研讨课。每周提出一个教学上的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做好记录、评点。
重视过程。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查、考试等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及教学常规的动态管理,确保过程性教学质量,深入课堂,认真做好听课与评课工作,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改革评价。将全体教职工参加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教学反思以及取得的成效纳入年度考评。注重教师发展性、反思性评价,建立教师发展及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记录方案,形成“以学促教,以学促学”的课改标准,促进师生主动发展,真正形成评价的导向、激励、监控功能。
(五)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1.以“规范、创新”为主题,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净化、美化、文明化,形成和谐育人的发展环境。
2.加强校园环境“三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好广播。逐步建设好校园网络。
3.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认真做好校舍、设备的安全维护,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演练,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六)规范学籍管理。
规范学籍管理,确保适龄少年儿童100%入学,三类残疾入学对象入学率达到规定标准。认真做好各种资料建档。
(七)实行素质教育专项评估制度。
采取整体推进战略,在学校管理、环境建设、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等方面创新新思路,采取综合督导评估措施,形成共促素质教育发展的合力。
(八)建立社会参与机制。
1.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各校要聘请有关人员到校进行法律讲座,不断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能力,杜绝一切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2.认真抓好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的建设。
改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办学条件,为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健身益智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3.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调动广大家长积极性,开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局面,使教育质量上新台阶。
(九)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为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工作,各学校开展经常性自查自纠,及时改进工作。
XXX学校
202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