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选多篇]

时间:2021-02-18 12: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篇: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1月17日在福州市马尾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曾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马尾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攻坚2017”、“招商2017”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砥砺前行、加压奋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3.2亿元,增长9%;

第二产业增加值272.4亿元,增长7.6%;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1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亿元,增长11.6%;

固定资产投资353.8亿元,增长1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3亿元,增长13.9%;

出口总额198.8亿元,增长8%;

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28元,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46元,增长8.5%。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以稳增长为重心,发展基础持续夯实。项目攻坚成效明显。全区168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3.7亿元,超年度计划17.5个百分点。海峡青年交流营地等58个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深海时代产业园等52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攻坚2017”行动亮点纷呈。提前5个月完成攻坚项目年度投资任务,投资完成率达207.2%,连续7个月位居全市第1位;

提前3个月完成逾期回迁安置任务,完成回迁3299户、5017套、44.69万平方米,回迁户数和面积均为历年之最,君竹佳园、魁岐小区等逾期超过5年的安置项目顺利回迁;

项目开竣工、征迁交地等各项攻坚任务均提前完成。企业帮扶取得实效。出台扶持政策12项54条,兑现各类企业扶持资金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产面由年初的28%减少到年末的12.9%。新增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上市后备企业17家,上市企业和后备企业总数均居全市第2位;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市众创空间6家,培育总部企业2家,新增省名牌产品7项。34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2.8亿元,增长66.5%;

授权专利数增长15.7%,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至34件,位列全省第1位。“招商2017”行动顺利推进。建立健全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央企招商等模式,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招商任务。全年通过市里认定的招商项目246个,总投资498.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24个,总投资328.6亿元。

(二)以调结构为主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达1.4∶58.8∶39.8,第三产业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荣获第一批省级绿色开发区称号。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物联网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荣获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先进城市称号。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揭牌运营,全球最大规模窄带物联网智慧水务商用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开工建设,物联网促进中心投入使用,福建省物联网产业联盟、海峡物联网应用促进中心落户我区,引进华为(福州)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等物联网相关项目208个、物联网企业26家。全国微电子物联网品牌创建示范区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参与举办第八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成功举办福建省首届物联网项目创新大赛,新认定物联网企业39家,全区物联网企业总数达104家,物联网产业产值达6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3%。基金产业迅速壮大。全省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基金小镇揭牌运营,集聚投资机构177家,基金管理规模达1133亿元,成为福建省私募基金投资机构最多、管理基金规模最大的区域。区内基金在全省范围内投入新大陆智能支付研究中心等29个优质产业项目,投资规模达130亿元,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商贸物流业初具规模。跨境电商业务稳步增长,菜鸟网络、中海仓供应链等项目相继落地,跨境电商业务量占全市总量的97.4%文章。亿载金城开业运营,名城中心、中环自贸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人气逐步提升,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8家。冷链物流产业不断壮大,启动建设科乐通、海文铭等冷链物流项目,全区冷库容量突破50万吨,占全市冷库总容量80%以上。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闽安历史文化名村一期、红光湖景观公园建成开放,琅岐对台客运码头启动建设,“情系两岸·畅游两马”等活动顺利开展,全年接待旅客361万人次,增长28.1%;

旅游总收入33.51亿元,增长35.9%。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2.6亿元、增长5.2%。琅岐锯缘青蟹入围厦门金砖会议专供产品。

(三)以提品质为目标,发展面貌逐步改善。“绿化马尾”建设效果初显。104国道沿江廊道景观改造、天马山休闲步道等44项绿化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新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4.6万平方米,实施君竹河沿线景观提升工程,串珠式公园初步形成。水系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君竹环岛、长柄村等6个易涝点得到有效整治,天台水库、亭江防洪防潮工程(一期)、亭江中心区山洪排涝工程加快建设,完成磨溪、林浦河清淤及浩溪下游排洪渠整修等工程,君竹河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区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旧屋区改造力度加大。启动闽亭、福马路沿线等6片旧屋区改造,累计完成房屋征收2241户、拆迁面积28万平方米、交地面积1258亩。其中,福马路(马尾段)提升改造征迁签约工作49天完成,再创马尾征迁新速度。“两违”整治成效明显,全区拆除违法建筑17.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54.4%两会专题。城乡配套日趋完善。新改扩建道路35公里、雨污管网73.5公里。琅岐环岛路实现全线贯通,铁南东路一期等10条市政道路顺利建成,君山西路北段等9条市政道路加快建设建成济安西路立体停车场等3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15个。完成缓解交通拥堵软硬件项目74个,平均车速提高6.9%,高峰期平均车速位居全市第1位。全区62个村全部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完成14个行政村1688户三格化粪池改造,新改建公厕20座。建成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11个、美丽乡村1个。实施2017年度空气提升行动,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五城区第2位。

(四)以促改革为抓手,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2项、年检事项4项,简化19个办理环节,清理规范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确定“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968项、占总量的96.9%。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事项“全程邮寄”。“两单”融合、“减证便民”等工作顺利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试行“证照分离”改革和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取消70项证明材料,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成立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出口加工区二期通过验收,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同业担保模式、全省首创“先理货后报关”等新举措,建成福州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执行国企分级管理,推进经营性国有企业集中统一监管。财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实行“核定支出、定额缴补、财力奖励、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的镇街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完成镇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成为全省最早通过农业部验收的五个县区之一。建立区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联网管理。

(五)以惠民生为己任,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投入27.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增长23.2%,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引入三牧中学落户马尾,市属船政小学入驻办学,凤窝小学等5个重点教育项目基本建成,马尾实验小学等4所小学入选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师大二附中等7所学校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莲花医院一期建成投用,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马尾区医院新增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门诊,填补我区精神疾病诊治空白。区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罗星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成投用。成立马尾公交公司,新增公交线路5条,动工建设琅岐公交枢纽站,地铁2号线马尾延伸段已确定纳入福州市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予以实施。积极开展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两马同春闹元宵”、“中体杯”海峡国际女篮邀请赛等活动,协办第五届海峡青年节、第四届丝路国际电影节,完成4个镇(街)文化站、75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达标改造,新改建健身路径30条。马尾船政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船政衙门及学堂复建工程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三等奖、福建省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船政文化景区被教育部授予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民生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完成沿山佳园等5个新建小区一户一表接水工程,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7223套,新增公租房配租231套。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3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14%。加强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城乡居民低保补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480元,城乡居民养老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至人均每月2586元文章。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良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持续推进,全省首创水产品安全“一品一码”可视化追溯系统。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平安马尾”建设向更高水平推进,“平安三率”稳步提高,群众安全感率达94.97%,执法工作满意率位居全省第2位,平安建设知晓率位居全省第6位,综治考评连续两年位居全市优秀行列。完成21处重大安全隐患点整改,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国防动员、双拥、征兵、支前、人防、海防、民兵、民宗、新闻、档案、地方志、对口援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侨务、爱卫、老龄、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社会诚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以转作风为重点,政府效能得到提升。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学俊波、我践行”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市委“不等、不停、不看、不混日子、不当懒汉”的要求,坚持一线考察、正向激励、反向问责,全年实施效能问责14人次,“庸懒散拖”等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稳步推进行政权力清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政务公开等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区政协参政议政、开展民主协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01件、政协委员提案169件,满意率分别达98%、93.5%。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全口径财政预算编制,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强化三公经费支出审计,全年三公经费支出下降45.8%,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公车改革继续推进,完成车辆处置及标识化工作,全区所有党政机关保留车辆纳入信息监管平台,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两会专题。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奋发图强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部队、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马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马尾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重大产业支撑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产业链条较为薄弱;

受用地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大项目、好项目引进难、落地慢,发展更多依赖基础设施投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的能力还不强;

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市政建设、基础配套、环境卫生等方面,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明显;

民生领域存在较多短板,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方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优质公共资源仍然较少此外,还存在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现象。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奋力赶超冲刺的关键一年。按照区委的部署,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总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以项目为引领,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护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正面激励,突出工作抓手,有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推动新马尾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有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项目支撑,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琅岐开发。把琅岐作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的发展思路,按照全域规划、整体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推动琅岐开放开发。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新建琅岐沈海高速连接线等13条市政道路,推进东南绕城高速(琅岐段)建设,启动琅岐污水收集工程、东部片区截污工程等5个水系治理项目,加快琅岐海峡水厂、塘坂引水二期工程建设,建成琅岐公交枢纽站、11万伏变电站。夯实产业基础。力促生态智慧海洋小镇、探索小镇、六旗乐园等大项目启动实施,争取法国pvcp、山水市民农庄等项目签约落地,推动琅岐产业招商打开局面,形成滚动接续态势。加快聚集人气。启动琅岐岛主干道沿线景观整治,积极争取海峡青年交流营地承接省、市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推动北大培文福州实验学校落地建设,加快九龙商业中心招商步伐。

加快项目建设。把项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和落实发展责任的“牛鼻子”,深入开展“抓项目、促发展”专项行动。全力实施208项省市区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80亿元以上。启动实施星云电子产业园等81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东部快速通道(马尾段)等74个重点项目,竣工建成国光电子电容器生产线扩建等71个重点项目。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点项目协调会、区领导挂钩项目、约谈通报等制度,全面推行现场办公、联合审批、集中协调等办法,切实提升项目推进速度。抓好“五个一批”工作,更加注重产业项目投资,按照时间节点抢开工、抓在建、促投产,实现项目可接续、不断档。

强化要素保障。突出规划引领,紧抓福州市新一轮总规修编的机遇,加快我区规划调整,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着力解决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问题,突出“零地招商”、“以地招商”,力争储备土地5500亩、交地4500亩,切实提升项目落地率文章。加大闲置厂房收储力度,建设一批企业定制厂房。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规范ppp项目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土地出让计划,加强与自贸区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更大支持,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官场小说

(二)突出产业立区,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

把物联网产业作为“1号工程”。建成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同步开展孵化中心招商工作。精准对接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骐骏物联网模组、腾景光电产业园、飞毛腿储能电池等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再引进40家以上物联网相关企业,完善物联网生态圈。运用窄带物联网技术,提升我区市政设施、平安建设等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物联网应用标杆城区。争取省、市更大支持,推动福水智联、国脉科技、三鑫隆、冠林等企业扩大在智能水务、车联网、智能井盖、智能安防等领域的产品应用,持续扩大商用规模。加快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二期建设,发挥实验室在行业标准制定、产业集聚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实验室与物联网企业深度合作。盘整亭江“两高”以北土地资源,满足物联网企业硬件生产需要。加快工信部物联网人才基地建设,推动物联网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物联网人才集聚区两会专题

提升传统制造业。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推动传统企业关停一批、提升一批、转产一批。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马尾行动计划,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用好用活《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四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省技改基金,持续推进中日达镀锡生产线、华映柔性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17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走“内涵式”发展路线,加强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突破瓶颈、提升产能,新培育一批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

壮大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大基金招商力度,推动基金小镇向基金重镇发展。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完善“政府+基金+企业”对接机制,引导基金投向区内重点产业项目,实现产融无缝衔接。积极推动楼宇招商,加快商业办公去库存。用好用活《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四条措施》,力争新引进一批总部企业。加快推动世界贸易中心项目落地,支持名城中心、中环自贸广场、亿载金城等商圈繁荣发展。推动出台更有实效的关检创新举措,提升通关通检效率,支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深海时代产业园、科乐通、海文铭等项目建设,建成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保税仓库,吸引京东跨境直邮进出口、中海仓、网易考拉等项目入驻,启动京东线下展示交易中心建设,设立京东保税仓。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突出特色、延长链条、创建品牌、提升效益为主线,坚持质量强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坤兴海洋、名成水产等农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及制药等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持续提升琅岐红蟳、葡萄、芭乐等品牌效应。实施琅岐休闲农业项目,以4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为中心,结合琅岐骑行系统建设,有效串联各类种植场,建设1.1万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

(三)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实现政府部门权责事项动态调整和精细化管理。完善“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强化“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逐步实现“多帽合一”,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完成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深化区属国企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赋予镇街更大自主权,促使镇街各项事业提速增效。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坚持小分队招商、“一把手”招商等工作机制,实施“回归工程”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5·18”海交会、“9·8”投洽会等招商平台,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借助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优化提升出口加工区功能,加快完善跨境电商服务(监管)平台。用好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基地等载体,鼓励支持台湾青年在我区创业就业。建成琅岐对台客运码头,提升“两马”航线竞争优势。继续办好“两马同春闹元宵”、“两马”体育联谊赛、两岸同名村交流等对台特色交流活动文章。

营造优质政务环境。深入开展企业精准帮扶,严格落实区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度,定期召开企业问题专题协调会,通过产融对接、挂钩帮扶、转贷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地、用工等难题。加强“互联网+政务”建设,推进“一号申请、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建立标准化办事指南,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全面铺开行政审批服务电子证照应用,健全项目前期服务和重点项目代办长效机制。推进部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下沉社区,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四)突出品质提升,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

完善市政基础配套。新改扩建经二路、康庄大道等26条市政道路,建成铁南西路三期、君山西路北段等9条市政道路。持续推进马尾大桥北接线互通立交建成通车,加快实施福马路(马尾段)提升改造工程。新建7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30个。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全面改造提升江滨东大道夜景灯光,形成道路、楼体、景观、轮廓相结合的城市沿江夜景。新改扩建雨污管网50公里。实施6个绿化提升工程,建成天马山生态公园,新增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15座两会专题。

强化城市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旧屋区改造,按照“三年行动、两年安排”的要求,年内完成占地768亩、总面积80.3万平方米、涉迁户数4450户的朏头、上下德旧屋区改造征迁任务。启动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完成英华园、凤祥小区等12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措施,专项整治魁岐互通、104国道马尾隧道、君竹环岛等8个重点堵点,加快实施朏头路南段道路工程等95个交通治堵项目。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严禁引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推动青洲、快安、长安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提升污水处理整体运营成效与管理水平。完成君竹河综合治理,启动魁岐河、磨溪河、沃头浦河等河道整治。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始终保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的“两违”整治高压态势,开展户外广告牌、占道经营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启动罗星街道垃圾分类试点,严格建筑施工和渣土运输管理,新建3个渣土消纳点,营造良好城区生活环境。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通过文艺下乡、惠民演出、文艺创作、非遗传承等活动,进一步打响船政文化、闽安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动船政文化城片区整体开发,加快周边地块收储,积极对接大型央企、实力民企,打造复合型临港产业生活区。继续挖掘优秀传统特色文化内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安全巡查,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制定乡村振兴计划,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年内完成8个美丽乡村建设。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污水工程包建设,完善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修复,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强化区镇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五)突出惠民实效,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多渠道扩充教育资源,做好三牧中学马尾校区、船政幼儿园招生办学各项工作,建成罗星儿童学园、山水旺岐幼儿园、和平中心小学、亭江中学二期,开工建设师大二附中科艺楼、罗星中心小学扩容工程等5个重点教育项目。落实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实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大奖学奖教力度,更加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健康马尾”。积极引进知名三甲医院、民营医院到我区办医,全力推动福州市第一医院琅岐院区开业运营。进一步配齐配足先进医疗设备,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水平。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新改建30条健身路径。打造便捷交通。积极对接地铁2号线马尾延伸段报批工作,启动港口路下穿“三站两区间”建设。推动区公交公司与市公交集团联动换乘,探索开展企业个性化定制公交服务,增加公交运力,优化公交线路,扩大公交覆盖面,进一步缓解群众出行难问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镇街全覆盖文章。建成7个农村幸福院,加快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救助和慈善事业,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深入开展职工温暖工程、金秋助学等活动,重点帮扶困难群体。建成魁协新苑和建坂锦苑,提速山水旺岐、共和苑等4个安置房项目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2114套,保障民众住有所居。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管,治理餐桌污染,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让人民吃得安全放心。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化“平安马尾”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继续推进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建设,推动社会公共视频资源联网应用。强化“法治马尾”建设,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联动体系,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造“智慧马尾”,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广智慧小区工程,提高社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施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加强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提升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做好防火防汛防台防震等工作。

(六)突出马上就办,进一步打造务实清廉高效的人民政府

坚定政治立场两会专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区委在推动马尾发展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以实际行动确保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创新监督和协商方式,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协商意见的落实率、满意率。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提升工作效能。大力弘扬“马尾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开发区精神,以特别高效的作风、特别担当的精神、特别务实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完善效能督查机制,加大问责力度,持续整治“庸懒散拖”等不良习气。落实一线考察、正向激励,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敢于碰硬、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加油助威,让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

保持清正廉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文章。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四风”问题。加强审计监督,严明财经纪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做到持廉守正、干干净净两会专题。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进取、跨越赶超,为开创新时代马尾建设新局面、谱写全区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6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6日在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杨益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暨“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市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据统计,全市生产总值5618.1亿元,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48.04亿元,增长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46亿元,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4853.61亿元,增长10.6%;外贸出口1312.3亿元,增长0.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79亿美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8.74亿元,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82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3元,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2.44%;人口自然增长率7.4‰;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以上指标多数居于全省前列,但有6项指标没有达到我市预期目标。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积极应对困难,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深入开展“三比一看”、“四个万家”等活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下基层约45.8万人次,协调解决问题约5.9万个。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基本面。扩大有效投资,595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67.17亿元,为计划的115.2%;981项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55.05亿元,为计划的11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3.8%,企业直接融资1161.83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60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26项重点工业项目动工建设,京东方8.5代面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27.9亿元,增长8.8%。全市技改投资790亿元,增长4.6%。福州高新区、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台商投资区、江阴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建设提速,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物联网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14个服务业重点产业,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鼓楼区跻身全国楼宇经济十大潜力城区。福州航空新开通16条航线,长乐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福州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13亿吨。鼓岭生态旅游区、永泰云顶旅游区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5家和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众创空间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加快建设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4人、人才团队2个。

(三)创新体制机制,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稳妥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入民间资金157亿元。完成第三轮简政放权,市级审批服务事项取消49项、下放51项,33项审批服务事项在全国首创“市区同权、多点办理”。建立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梳理公布市本级7944项行政权力和10013项责任事项。市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建成启用全省首个市民服务中心。全面推广“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市新登记企业数增长35.8%。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积分落户制度。闽侯国家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序推进。

(四)拓展发展空间,大开放战略深入实施。福州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14个国家级新区,对接新区产业项目200多项、总投资超2500亿元,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大力推进自贸区福州片区建设,推出6批54项体制创新举措,其中14项属于全国首创,区内新增企业4535户,注册资本830.13亿元。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成功举办海丝博览会、亚洲合作对话工商大会、丝路国际电影节、海丝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等项目建设有效推进。注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台)资项目74项、境外投资项目73项。深化榕台交流合作,开通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在全国率先启用电子台胞证、成立首家台胞权益保障中心,海峡青年交流营地启动建设。加强榕港榕澳各领域交流合作,在港澳举办推介会成果丰硕。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与丹麦霍尔拜克市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福莆宁岚同城化步伐加快,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长平高速公路、福平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工作有效开展。

(五)夯实农业基础,“三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新成立3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建设施大棚3200亩。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在几内亚比绍等国家新建远洋渔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54个水利项目完成投资24.9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44公里,新增更新农村客车135辆,解决农村10.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江阴、青口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进展顺利,试点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开展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完成23个市级示范村185个项目建设。实施“造福工程”搬迁5350人,帮扶2.1万人脱贫。

(六)改善宜居品质,城市功能品位持续提升。《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得国务院批复,中心城区“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不断拓展对外通道,合福高铁福州段、沈海复线宁连高速福州段、京台线建闽高速福州段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完善城市路网,新改扩建城市道路71公里,完成城区路网13个节点改造。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试通车,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更新公交车1019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10条,新增预约出租车113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67个。认真实施“四绿”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3.22万亩,建成开放飞凤山奥体公园、金鸡山栈道等10个城市休闲空间,新建40公里绿道,新增391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基本完成飞凤河、台屿河等7条内河整治,实现左海与西湖相通。综合整治123个老旧住宅小区,启动实施旧屋区改造1062万平方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等项目启动建设。道路交通安全、“两违”、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成立“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福州市数字城管系统一期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福州年会,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建设技术评估和省级森林城市检查验收,全市空气质量位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第6位。

(七)完善公共服务,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增中小学学位555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160个,在五城区试点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集体办学前教育服务。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新建92个村卫生所、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第二期26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市老年人活动中心、温泉博物馆等项目建成开放,“文化惠民·六进”活动被文化部评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三坊七巷获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和国家5A级景区。圆满举办第一届全国青运会,赢得了海内外高度评价,福州代表团获得金牌数、奖牌数、总分数在55个城市代表团中均排名第3位。成功举办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福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深化双拥共建,积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

(八)注重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幸福感有效增强。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56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年初确定的市级25项7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件件有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4.9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4.9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5万套,解决8667户群众逾期安置问题。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2.86%。

(九)践行“三严三实”,政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作风建设年等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市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5.1%。深入开展效能建设、绩效管理工作,坚决整肃“为官不为”、“庸懒散拖”等问题。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力度持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得到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开展协商民主活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件,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9件。办复509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和442件省、市政协提案,满意率分别为97.3%和99.8%。2015年各项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的胜利实现。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的五年。尤其是中央作出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批准设立福州新区、自贸区福州片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福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并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9.0∶44.9∶46.1调整为2015年的7.7∶44.2∶48.1。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5个千亿产业集群和10家百亿企业(集团)。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贸、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3.8%提高到19%。

三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2%提高到67.7%。高速公路总里程从396公里增加到587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城市道路总长从1050公里增加到125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7万吨,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城市保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切实增强。建成海峡奥体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朱紫坊、上下杭、冶山、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旧屋区改造、内河整治、“两违”治理、市政提升等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试点小城镇和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较好成效。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构建形成以四家投资集团与两个专业公司为构架的国资监管格局。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归工程”成效显著。政府机构改革和投融资、财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户籍等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拓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林权流转等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3.76亿美元,来榕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93家。榕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取得新进展,在榕台资银行实现零的突破,福州被列为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福莆宁岚同城化步伐加快,榕港榕澳合作、海内外友城合作、闽浙赣皖经济协作、闽东北区域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以及外事、侨务、异地商会等工作富有成效。

五是社会事业有效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率先在省内实现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在线德育、体艺美育、幸福教育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在全省率先组建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拓展,“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央视中秋晚会等重大文体活动。三坊七巷、“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口计生、民族宗教、民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科普、防震、气象、地方志、档案、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

六是人民生活切实改善。全市各级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1935.25亿元,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115项431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67.5%、82.3%。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95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26.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累计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1.6万套,实施旧屋区改造2590万平方米,解决1.6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慈善加快发展,各类扶贫济困活动深入开展。“平安福州”建设扎实推进,信访、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普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社工以及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直、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榕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福州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稳增长任务较为艰巨;产业结构不够优、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拥堵、违法建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防灾减灾、防洪排涝、停车场所、地下管网等设施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县(市)区之间发展还不平衡;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环境资源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住房、教育、医疗、物价、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管理还需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群体性事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公务人员仍然存在“为官不为”、“庸懒散拖”等问题。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暨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根据《中共福州市委关于制定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地区生产总值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超过12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780亿元。

“十三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跨越赶超为主题,以福州新区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

我市“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培育形成4个产值超2000亿元、2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以及20家百亿企业(集团),加快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现代金融中心、文化创意之都、海峡会展之都、总部经济高地、海洋经济强市以及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二是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10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50家,建设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三是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加快建设自贸区福州片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推动两岸人文融合,打造对台往来综合枢纽。四是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中心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步伐,进一步凸显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格局。努力完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管理体系、历史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福莆宁岚连片繁荣、共同发展。五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左右,全面形成以福州新区为引领、中心城区为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格局。加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力度,深化县(市)区对口协作,力争2017年底实现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六是构建文明和谐生态。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持续提升国家生态市建设水平,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广以园区为依托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七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

各位代表,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力争更快更好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快福州新区开放开发

突出规划引领和机制创新。围绕“三区一门户一基地”的战略定位,认真开展“新区建设年”各项工作,抓紧推进《福州新区发展规划》、《福州新区总体规划(2015—2030)》的编制和相关报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区规划体系,启动新区范围内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新区城市设计研究等工作。加快完善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经济管理扁平化、社会管理精细化、政府服务高效化。组建新区开发投资集团,设立若干投资平台,协调推进各片区开发建设。推进福州新区与平潭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形成政策共用、利益分享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滨海大通道、东部快速通道二期、道庆洲大桥、马尾大桥、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江涵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及新区供电供水排水、生态环卫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策划一批教育、医疗、消费等城市配套设施项目。扎实推动三江口、闽江口、滨海新城、福清湾、江阴湾等五大城市功能组团建设,启动海峡中央商务区建设,积极打造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江阴工业集中区等一批重大园区。初步安排新区重点项目391项,计划投资约1600亿元,争取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

强化产业支撑。推进新区产业布局调整,抓好中铝铝精深加工、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中核建核电产业园、中车株机集团新能源等一批项目落地动建,加快推进京东方8.5代面板、聚酰胺一体化、恒申合纤、中景石化科技园、福清核电3号~6号机组等一批项目建设,抓紧引进一批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确保新区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

(二)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属投资集团建设,加快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鼓励发展投资基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以及特许经营领域。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前置审批,全面实施清单管理,推行企业电子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道路保洁、垃圾收运和市政设施管养、内河整治管养等领域的市场化运作。全面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继续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举措,加快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推动试验区内外联动发展。建立“一站式”办结审批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进出口企业在福州片区注册,加快江阴整车进口口岸、跨境电商产业园、两岸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海丝商城、利嘉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海峡智贸城等平台建设,做大福州片区规模。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等领域改革。大力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优化。

打造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加快长乐机场二期、福厦客专、绕城高速东南段、莆炎高速福州段、长福高速公路、牛头湾作业区12号、13号泊位等一批项目建设,争取开通更多的海港、空港国际航线,建设“一带一路”通陆达海的重要枢纽。支持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建设海外分中心,加快境外养殖基地建设,力争境外养殖投产面积达到1.5万亩。不断扩大海丝博览会、丝路国际电影节、海丝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影响力,拓宽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合作的范围和领域,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开放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密切与侨团、商会的联系,做好华裔新生代工作。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强化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公司合作。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支持企业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关键装备进口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培养本土跨国公司。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争取罗源湾港区扩大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

拓展对台等交流合作。加快台商投资区、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支持榕台合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争取建立国家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深化榕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宗教民俗、祖地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继续办好“5·18”海交会、海峡青年节、渔业周·渔博会、海峡两岸合唱节等一批对台特色交流活动,推进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完成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一期建设。大力发展海峡旅游,加快构建环马祖澳旅游区。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泛珠三角、闽浙赣皖、闽东北的区域协作、山海协作,继续抓好对口援疆援藏援宁工作。

推动福莆宁岚互动联动发展。主动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辐射,促进平潭与周边地区有机联动发展。支持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加快建设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长平高速公路、福平铁路等项目。继续在科技、教育、卫生、社保、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平潭提供良好服务。加快福莆宁岚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同城化步伐,促进福莆宁岚协同发展。

(三)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版

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抓好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的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推进新一轮企业技改,完成技改投资830亿元以上,抓好130项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纺织服装、电子通信器件、汽车零部件、食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开展“机器换工”。实施商标、品牌和质量强市战略,支持企业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

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园、普天集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唐新能源闽侯青林风力发电、神华煤港电一体化、华能罗源港电储基地、永泰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站)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物联网)、福州高新区、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福州(仓山)互联网+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农业等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努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促进中海创、新大陆、网龙、星网锐捷、瑞芯微等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比重提高。抓好鼓楼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发展壮大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国际创新中心贵安基地等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发挥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带动效应,积极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持续推进大东街口商圈改造提升,加快华润万象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优化完善物流规划布局和城市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推动闽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支持发展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和融资租赁公司。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住房消费,打通保障房与商品房转换通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完善智慧旅游体系,突出发展清新生态、闽都文化、温泉休闲、海峡、海丝和乡村等旅游品牌。办好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

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粮安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做大特色优势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金鱼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发挥“一区两园”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设施大棚1000亩,扶持闽清等省定农产品主产地建设。提升农业设施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林下经济。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海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马尾东盟海洋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绿色高效生态养殖,力争完成罗源湾养殖退养。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大良种繁育和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力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协同创新,努力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州技术市场等创新示范基地,进一步密切产学研用对接合作。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筹建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新建科技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10家,争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发挥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榕籍院士的合作,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各类人才。

强化企业帮扶。加大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积极化解产能过剩,鼓励企业通过技改、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名特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强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各级企业应急保障资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互助资金池”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和融资难问题。

(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完成全市“多规合一”工作,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供水管网、雨水管网各150公里以上,新建地下综合管廊22.9公里。积极构建快速交通网络,加快福州外郊快速环线、城区北向第二通道、福马路提升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湖东东路下穿、南台大道等市政项目。进一步打通断头路,优化社区交通微循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现1号线全线贯通,全面建设2号线、6号线,力争启动4号线、5号线建设。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进万宝商圈地下人防工程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立体停车、地下停车,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建成一批立体停车库。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新增更新公交车350辆,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0条,继续推广公共便民自行车。切实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推进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闽江下游南港防洪、霍口水库和东湖、南湖等项目建设,做好城市防洪排涝、防抗台风海浪以及山区地质灾害防范等工作。加快推进区域重点输变电项目建设,优化电力设施布局。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拓展“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应用,加强“数字城管”建设,争创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完成流花溪、梅峰河等7条内河整治,启动胪雷河、螺洲河等6条内河整治,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实施旧屋区改造380万平方米,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60个、背街小巷36条。新改扩建金山公园、南公园、烟台山公园等10个公园,新建完善城市绿道和慢行系统30公里,造林绿化8.2万亩。加强交通环境治理,科学组织重要节点交通,健全市域交通导识标志。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治理“两违”、非法采砂、渣土车违规等突出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以及县(市)城关周边小城镇的统筹规划和功能配套,编制完成新型城镇化规划。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引导和鼓励人口优先向城镇转移。加快江阴、青口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步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特色小城镇。深入实施新农村“幸福家园工程”,积极打造美丽乡村,争取建成130个美丽乡村、12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五)巩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完成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分级管控。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水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健全环境监测网络,严肃生态环保责任追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力倡导和推广节约资源能源、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加强闽江河口湿地等重要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实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落实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作,继续实行县(市)区污染物减排刚性约束。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实施3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60项重点减排项目,加快建陶等行业清洁能源改造。推进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继续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闽侯生活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新场,推进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连坂污水处理厂二期及厂外管网、闽侯窗厦渣土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规范化处理处置。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施工扬尘、垃圾焚烧、餐饮油烟污染等十项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保持空气质量位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努力实现“保十争五”的目标。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抓好畜禽养殖、石板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预警体系。加大水土流失、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力度。

(六)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中小学学位6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2220个。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民族乡村倾斜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加快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二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大学城管理体制。强化教师队伍师德教育和专业培养,实施教育高端人才5年培养规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加快中加国际学校等项目建设。抓好社区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打造“健康福州”。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建设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发展。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继续办好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福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国际沙滩排球巡回赛、中华龙舟大赛等一批大型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10分钟体育健身圈”。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海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开放海峡图书馆、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启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升工程,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大力挖掘和弘扬闽都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持续推进朱紫坊、上下杭、冶山、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支持文艺创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事业繁荣发展。认真编纂福州市志和年鉴。鼓励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中国船政文化城、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海西动漫创意之都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大力开展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鼓励发展志愿服务,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着力构建“诚信福州”。

(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抓好闽清、永泰等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老少边贫岛地区发展,全年实现脱贫2.07万人,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000人。坚持精准识别,规范建档立卡,摸实摸清底数,确保扶贫对象到户到人。坚持精准施策,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实行发展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造福工程”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生态补偿脱贫、低保兜底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坚持精准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退出认定机制,做到贫困人员应进则进、应退则退。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就业创业扶持体系,促进结构性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争取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执行全市统一的城乡医保一体化政策,完善对被征地、收海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1.8万套,基本建成1万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快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保障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继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蔬菜基地3000亩,着力保障市场供应量足、质优、价稳。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福州”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依法处理信访事项,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联动体系,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探索建立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推动社会组织多元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加强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宗教关系和谐。扎实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支持驻榕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切实加强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人民政府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事项听证、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满意率、落实率。强化权力公开运行,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舆论和群众的监督。

强化担当尽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弘扬敢想、敢闯、敢干、敢担的干事创业精神,把心思和劲头放在苦干实干、争创一流上,勇于直面矛盾、攻坚克难,切实做到想干事、会谋事、敢担事、能成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坚决纠正“为官不为”、“庸懒散拖”等问题,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秉持执政为民。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比一看”、“四个万家”、“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权为民所用,持续整改“不严不实”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建设现代化新福州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加快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福州市马尾区公安局公安单警装备管理规定

福州市马尾区公安局公安单警装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局公安单警装备管理工作,保障民警执勤、执法中依法正确使用单警装备,提高民警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当前社会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单警装备是指公安机关各警种在执勤、执法等任务中所配备的个人基本装备。

第三条 全局各单位要将加强和规范公安单警装备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体系,根据本规定,结合各单位实际,认真落实本单位单警装备配备、训练、佩带、使用、维护、保管、储备等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保障实战。

第四条 我局公安单警装备按照“全警配备、急用先配、选配按需、逐步到位”的思路进行配备,确保单警必配装备按时配备到民警个人,以适应实战需要,并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配备选配装备。遵循“统一佩带、先训后用、依法使用”的原则,采取“集中存放、个人保管、适量储备”的管理模式,确保单警装备建设规范有序地发展。

第二章 配备对象

第五条 公安单警装备配备对象为我局全体在职民警。

第三章 配备项目

第六条 依照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根据基本工作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分为“必配”和“选配”两种类型。

“必配”是指公安单警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所必须配备的装备,包括:

1、警棍。

2、手铐。

3、催泪喷射器。

4、强光手电。

5、警用制式刀具。

6、警用水壶。

7、急救包。用于紧急救护。装有止血药物、止血绷带、硝酸甘油等急救用品与药物。

8、多功能腰带。用于挂带对讲机、枪支、手铐、警棍、强光手电、催泪喷射器、警用制式刀具等装备。

9、防割手套。

“选配”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选择配备的装备。包括:

10、枪支。

11、对讲机。

12、警务通。具有数据库查询功能。

13、防刺服。

14、警用装备包。用于放置警用多功能腰带及所佩装备、防刺服、防割手套等警用装备。

第七条 按照“配备适需、保障实用”的原则进行配备,其中派出所民警、刑警、交巡警、治安、禁毒、经侦全部配齐必配装备及警用装备包。

第八条 枪支配备严格按照公安部《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的规定执行,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严格控制数量。由使用单位提出配备枪支人员范围,局政治处审核,报市局治安部门审批。枪支使用严格遵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执行。第四章 职能分工

第九条 按照“区局统一领导、装财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开展单警装备管理工作。

第十条 局政治处负责对符合配备条件的民警进行资格审核,按照区局要求配合做好新增、调离人员配发、回收装备的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局装备财务科协助政治处对佩带使用单警装备的人民警察进行培训等工作;负责单警装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市局装财部门部署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局治安大队负责做好单警枪支的配备和管理工作,对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局督查队负责对全局民警佩带、使用、保管单警装备的情况进行督察,配合上级督察部门做好违规违纪民警的责任追究工作。

第五章 训 练

第十四条 全体民警必须参加公安单警装备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领取、使用。第十五条 政治处要结合“大练兵”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公安单警装备使用管理的培训、比武、竞赛等活动,使全体民警熟练操作、维护保养、正确使用单警装备。

第六章 日常管理

第十六条 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时,必须按规定佩带公安单警装备,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五条禁令》。

一、佩带

(一)民警在执行徒步巡逻、交通管理、接处警、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处置突发性事件、值班备勤等公开执勤、执法任务时,必须按规定佩带公安单警装备。

(二)民警佩带单警装备执勤、执法应着制式警服,穿黑色皮鞋,将多功能腰带系于制式警服外。着夏季执勤服时,应将上衣下摆扎在裤腰内。民警着反光背心,防刺服执勤、执法时,应将多功能腰带系于制式警服和反光背心、防刺服之间。民警着警用雨衣执勤、执法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命令,选择佩带单警装备。

二、使用 民警在依法执勤、执法过程中,可以使用单警装备;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可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规定使用武器。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勤、执法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警用制式刀具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袭击人民警察的;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之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等约束性警械:

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之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勤、执法过程中,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聚众械斗、**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行凶或者脱逃的;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脱的;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之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勤、执法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险后果的除外。

(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一条之规定,人民警察在执勤、执法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第十七条 各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工作实际,本着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严格配备、严格管理的原则,加强单警装备的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各基层单位应配备装备管理员,定期将单警装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设进行汇总,上报局装财科,装财科整理上报市局装备科。

第十九条 单警装备实行计算机管理,由综合股(科)具体负责本单位各种装备物资的领发、定期检查、记帐等工作,详细登记公安机关单警装备的配发人员、岗位、种类、数量及损耗、更新、变化等情况,各单位要进行定期点验,做到帐帐相符、账物相符。

第二十条 枪支的保管必须严格遵守《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公安单警装备管理除枪支外,警用制式刀具和催泪喷射器集中管理,其他装备实行集中存放和个人保管相结合的办法。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要设立统一样式、统一颜色、统一材质的单警装备柜,存放本单位单警配备的装备,做到一人一柜,一人一把钥匙。装备室要实行24小时值班,由带班领导拿钥匙,并安装防盗门等安全防护设施,确保装备安全。同时做好防火、防水、防潮等防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公安单警装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由配发民警个人负责,发现单警装备损坏,应及时上报单位领导,组织维修,不能修复的,由装财科统一上报局领导批准,按报废处理进行回收。保证配发装备整洁有序、性能良好。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将单警装备出租、出借、转让、赠送,或挪作它用。

1、非执法执勤期间,民警个人单警装备一律入柜、入库保管,未经本单位负责人许可不得带离单位。在非执法执勤等非警务活动中使用造成人员伤亡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要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2、发放至各单位的单警装备仅限本单位民警使用,不得外借。因外借他人造成单警装备丢失、损毁的按价赔偿,造成人员伤亡或其他不良后果的,要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各单位间如需相互调剂、借用必须提出书面向局装财科提出申请,经局主管局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调剂、借用。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将单警装备收回,集中管理。

1、调离公安机关或退休的人民警察;

2、被开除的人民警察;

3、被辞退或辞职的人民警察;

4、因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期间;

5、停职期间;

6、脱产学习、培训期间;

7、长期借调在外和其他无佩带单警装备必要的公务活动;

8、其他不宜由个人保管的情形。

第二十五条 民警因公丢失、毁损单警装备的,由本单位出具证明材料,须由本单位领导签字,上报局装财科,报局领导审批酌情补发;因个人原因造成单警装备丢失、毁损的,须按价赔偿。第二十六条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公安单警装备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依法使用公安单警装备,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七条 报废的单警装备应及时销毁。需销毁的单警装备由局装备财务科统一上报市局装备财务处后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2014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5日在福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福州市市长 杨益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总收入689.12亿元,增长15.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3.97亿元,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3832.53亿元,增长18.5%;外贸出口192亿美元,比上年实际数(剔除政策性因素)增长6%;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4.06亿美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1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3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2870元,增长12%。“五大战役”完成投资1900亿元,为计划的134.6%;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00项,完成投资1170亿元,为计划的125.5%。福清、闽侯、长乐、连江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闽侯、连江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新增1个千亿产业集群和2家百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13.5%。产业大项目加快向南北“两翼”地区集聚,有66个项目动工建设、7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800亿元,福州高新区海西园一期基本建成,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等园区起步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福州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新增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福州人才市场挂牌成立,福州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旅游、文化创意、会展、总部经济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普洛斯物流、华侨城旅游等一批大项目落户福州,苏宁广场、五四北泰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开业,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投入运营。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拓展。构建形成以“四大投”与三个专业公司为构架的国资管理运作新体制。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养护等领域市场化运作全面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审批服务当场办结率78%,群众满意率99.99%,市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福州高新区成功实行新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改革、市属文化单位改制等取得新的成果。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林权配套制度改革等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签约对接“三维”项目292项,意向总投资2693亿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台)资项目47项。江阴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验收,黄岐对台小额贸易口岸获批试行更开放式管理。成功举办“5·18”海交会和海峡青年节、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合唱节等对台特色交流活动,“三坊七巷”被确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积极支持平潭开放开发,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基本建成,福平铁路动工建设,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福莆宁同城化步伐加快。对口援建工作有效开展,榕港榕澳合作和侨务、外事、异地商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果,福州与匈牙利塞格德市、俄罗斯鄂姆斯克市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四)城市面貌发生较大改观。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下空间、旧城区步行慢道系统等专项规划,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螺洲大桥、琅岐闽江大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南江滨东段二期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对外通道加快拓展,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所有县(市)通达高速公路。县(市)城关改造提升成效明显,13个省、市试点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完成57条街巷整治、400多幢建筑立面改造和26座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花化,建成11个城市公园和50.5公里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实施旧屋区改造440万平方米,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268个。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779辆、出租车763辆,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69条,福州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地铁1号线建设和地铁2号线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综合治理23条内河,闽江经光明港至八一水库步行道全线贯通,内河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违法建设、非法采砂、渣土车违规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数字城管”系统一期、智能交通控制中心三期等建成投入使用。

(五)城市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综合指数排名持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实施82项重点节能项目和335项重点减排项目,一批环保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可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四绿”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城市绿地567万平方米,造林绿化39.15万亩,森林覆盖率55.3%,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重点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闽江河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4.94万亩。马尾、福清、长乐、永泰等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评估,新创建5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79个市级生态村。

(六)“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0亿元,增长4.7%。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中以示范农场等国际合作项目落户福州。福州获得“中国金鱼之都”、“中国鳗鲡之都”称号,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施葫芦门水库等21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55公里。扶贫攻坚和县(市)区对口协作力度加大,“百村竞赛”和“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922户,新建空白村卫生所89个,解决8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750户。

(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扩容中小学学位1.02万个,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大病补偿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医疗机构床位715张,组建成立全省首个医疗联合体。市工人文化宫建成投入使用。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启动实施,闽都民俗园等项目建成开业。新福州人歌手大赛、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以及闽剧《红裙记》、《林则徐复出》等获得国家级大奖。寿山石文化节、文化艺术周、闽都文化论坛、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新闻出版和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八)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96.3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4.3%。年初确定的25件6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在全省率先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主要食品安全检测指标总体达标。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8549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平安福州”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06%,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7%、14.9%。有效抗击“苏力”等台风,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信访、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九)政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性会议、文件简报数量和“三公”经费支出分别下降20%、28%和13%。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活动,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企业约9500人次,解决实际问题约1.2万个。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传统,效能建设、绩效管理不断加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受到群众欢迎与好评。政府信息公开、“中国福州”门户网站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7件。办复532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622件省、市政协提案,满意率分别为98%和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直、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榕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福州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还需提高,村镇规划滞后、执行不力,环境综合整治、旧屋区改造等任务比较重,群众对交通拥堵、违法建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节能减排攻坚压力较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够均衡,住房、就医、就学、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比较多;社会服务管理需要加强,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干部责任感、事业心不够强,“庸懒散”和消极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福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7%;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整合重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市直部门与所属企业及经营性资产全面脱钩。进一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资本投资城市道路、广场、地下管网、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和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项目,推动非公资本参与城镇供水、燃气和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着手设立市属金控集团和创投公司,抓好海峡环保等市属企业上市工作。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加快建设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和多元补偿机制,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推行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力争福州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主动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辐射,着力在飞地工业园建设、探索共同申报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长平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在科技、教育、卫生、社保、人才培训、干部交流等方面为平潭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加强“三维”对接和专业化招商。深化与海内外重点客商以及异地商会、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积极开展涉侨引智引资引技工作,更加积极地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发挥侨力,鼓励和支持海内外乡亲“回归”发展。实施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带动出口战略,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江阴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壮大以及福州保税港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加大电子口岸建设力度,争取罗源湾港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或在境内外上市。全面拓展与港澳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国际友城合作以及泛珠三角、闽浙赣皖、闽东北等区域协作、山海协作,继续抓好对口援疆援藏援宁工作。

全方位深化拓展榕台交流合作。加快台商投资区建设步伐,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福州)文化产业园等榕台产业合作平台。大力发展海峡旅游,扩大“两马”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拓展赴台旅游客源市场。争取开通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进一步拓展榕台空中直航、海上直航。推动开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建立国家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台胞协调服务平台,争创全国台胞权益保护工作先行先试示范点。深化榕台民间交流合作,争取榕台互设办事处,办好“5·18”海交会和一批特色鲜明、层次较高、影响力大的对台交流活动。

(二)加快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认真实施“粮安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拓展引粮入榕渠道,加强粮食储备仓容建设,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支持福清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实施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和花卉苗木基地。推进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设闽侯金鱼产业园、福人花卉市场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市农业信息中心,发展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切实抓好工业园区提升和龙头项目建设。加快完善现有工业园区,推进数字福建产业园、中科数据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各具特色与优势的产业集聚平台。创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统筹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配套协作。落实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抓好神华煤港电一体化、马尾船政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特种船舶、申远新材料等133个项目建设,建成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天辰耀隆己内酰胺等63个项目。

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与品牌带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全面加强机械、纺织、食品、冶金、建陶、工艺品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5家,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认真实施闽都人才集聚工程,推进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公寓建设,建成国际人才项目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闽侯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提高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水平。建立完善品牌评价、认定、拓展、保护和推动机制,支持企业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持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建设,认真抓好鼓楼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进一步提升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及水产品、农副产品等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南通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集聚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拓展信息消费,提速建设台江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积极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支持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农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打响闽都文化、温泉养生、休闲度假、自然生态等旅游品牌,推动“三坊七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鼓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华侨城、桂湖、贵安、东壁岛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办好第16届中国连锁店展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争取组建福州航空,鼓励航空公司增辟重点航线或在榕设立航空基地。

扎实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发展壮大临港工业、港口物流、造船、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蓝色产业”。鼓励支持福州港资源整合、航线开辟,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与福州港对接的陆地港,进一步拓展福州港经济腹地,提升福州港综合实力。稳妥有序推进罗源湾养殖退养,大力拓展湾外、境外养殖。支持发展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市场,推进连江现代渔业产业园和中国—东盟水产品交易所、恒兴南方水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等建设。启动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加强海域、海岸、海岛保护利用,建设洋屿岛海洋度假公园等项目。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开展游艇码头等经营性项目用海市场化配置工作试点。

(三)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发展

第五篇:马尾区变化情况

98自动化班

任剑雄

调查项目:马尾区变化情况

调查地点:马尾区

调查时间:2000年7月10日—7月15日

调查人:任剑雄(98自动化班)

调查对象:

1、少许行政村。

2、一些人文景观。

3、马尾区各大开发项目。

一、马尾区

马尾区概况:

马尾区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左右,其中有约1.25%身居海外。它地处闽江口,依托地下位置的优越,成为福建省会福州市的一个重要通商口岸和引资渠道,特别是近年来党对沿海开放地区的政策的倾斜,使马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居民的生活水平

马尾区居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水平发展,据区委会公布的数据:户年约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占总户的约20%。户均面积约100平方里,人均约18平方米。各类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的普及为87%左右。各类休闲设施也较齐全。

2、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马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也比旧时代有了很大的增长,各类院校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区的各个行政村,其中师大二附中做为省级重点中学,源源不断地向高校输送高质量生源。还有二十四中做为市级重点职业中专,也不断地向当地企业输送掌握一定技术的技术人员。

3、各类区政设施

自建区以来,区委就十分重视区政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区委以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区政建设,现在马尾区中已有的ic卡电话亭数百处。

二、各类人文景观

1、磨溪位于鼓山东侧快安村,是有名的游览景点。磨溪原名龙溪,全长期2

5华里,发源于鼓山,清道光年间沿溪处处磨坊,故名“磨溪”。其中有“情侣岩”、“南宫拜石”、“罗汉巡山”等景点。

2、罗星公园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米。罗星塔俗称磨心塔,是一座空心石塔,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是以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称为“中国塔”。

3、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南麓,是中法战争马江战役烈士埋骨处,后山岩壁上有“仰止”、“铁心同心”等摩崖石刻。墓西是马限山炮台遗址。

4、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学府,也是中国海军的摇篮,航空事业的发祥地。近代中国第一艘军舰“万年青”号在马;

以上的各项工程使马尾成为了一个海陆空立体化的沿海城市,从而使马尾区成为了福州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综上所述马尾经济开发区在党的政策下,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开发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马尾区的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下载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尾区变化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马尾区变化情况调查地点:马尾区调查时间:2000年7月10日—7月15日调查人:任剑雄(98自动化班)调查对象:1、少许行政村。2、一些人文景观。3、马尾区各大开发项目。一、马尾......

    马尾区变化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马尾区变化情况调查地点:马尾区调查时间:2000年7月10日—7月15日调查人:任剑雄(98自动化班)调查对象:1、少许行政村。2、一些人文景观。3、马尾区各大开发项目。一、马尾......

    2013-12-29马尾区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福州开发区、马尾区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中共福州开发区、马尾区委员会 福州开发区管委会、马尾区政府 (2013年12月30日)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对福州马尾区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马尾区变化情况调查地点:马尾区调查时间:2000年7月10日—7月15日调查人:任剑雄(98自动化班)调查对象:1、少许行政村。2、一些人文景观。3、马尾区各大开发项目。一、马尾......

    福州市科学技术局

    福州市科学技术局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文件 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榕科„2008‟48号 关于举办2008年福州市科技•人才 活动周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组......

    福州市科学技术局

    福州市科学技术局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文件 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榕科„2009‟56号 关于举办2009年福州市科技•人才 活动周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局......

    福州市劳动合同

    福州市劳动合同1 甲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方式:乙方(劳动者):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甲乙双方就劳动关系的建立及其权利义务等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

    效能简报,马尾区全力以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效能简报马尾区五项举措确保文明城市创建以“全民动员、全心投入、全面督查、全力整改、务求全胜”为五项举措,马尾区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实行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