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了妆的祝福
有一次,一家与我合作的出版社,新来了一位助理编辑,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位助理编辑做事能干又细心,我要出差,他早早替我订好车票、旅馆,同时把一切烦琐的联系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我采访需要的数据,他提前一个星期就寄来给我,还附上我可以参考的网址……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居然连我喝什么咖啡这类小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实在让我感谢又感动。
我一直以为,这么杰出的人才,一定经历过多年的职场历练。直到有一次闲聊,才赫然发现他其实才从学校毕业,这是他第一份工作!无论是他优异的工作表现,或是他合宜的应对进退,还是稳重的言行举止……现在都看不出来,他竟然这么年轻!
我好奇地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出色。他先是不好意思地笑笑,想了一想,告诉我:“也许是家庭的关系,促使我早熟吧。”
他说,父亲是个爱的酒鬼,他16岁以前,根本没见过爸爸,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16岁那年,父亲突然回家了。他以为爸爸已经痛改前非,终于可以一家团圆;可是,父亲不但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地跟母子俩伸手要钱,甚至会对他和母亲家暴。
爸爸的出现,让“家”不再是可以遮风避雨的安乐窝,而成为可怕的炼狱。他和妈妈趁父亲外出时,仓皇地收拾行李,逃离自己的家,另外租屋居住。为了躲避爸爸,母亲辞掉工作,他也只能转学。所以,他从高中时代起,就拼命地打工……
回忆悲惨的过往,让这个大男孩一度眼中泛泪。可是,后来他话锋一转:“以前我恨我的父亲,但现在我感谢他。因为,正是因为这么糟糕的父亲,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我。”
说得真是太好了。我想他充分地体会了那句话:“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因为曾经贫寒,我们才能体会打拼的重要;因为曾经跌倒,我们才能学会再站起来;因为曾经心碎,我们才能知道幸福是什么……
人生道路漫长,当我们熬过了挫折和低谷,蓦然回首,我们往往会恍然大悟——正是那些曾经的伤害与眼泪,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第二篇:一切的苦难,都是化了妆的祝福
一切的苦难,都是化了妆的祝福。
如果没有上帝 我们向谁祈福 如果没有灵魂 为何告慰亡灵
如果没有天堂 逝者如何安息为什么相安无事时 我们坚信人死如灯灭
为什么死亡来临时 我们期盼终有一天堂 为什么顺风顺水时 我们坚信人定能胜天
为什么天灾人祸时 我们又感叹人的渺小祈福的人你在向谁祈祷
幸存的人你在向谁感恩以上帝之名 我们相信 以上帝之名 我们祈祷 赐下生的希望 安慰破碎的心灵
故此 我们仍愿心怀盼望文 | 丹尼尔不难想象,所有人生的难题,表面上可以谈谈人生或人性,然而在灵魂最深处一定会涉及到相关哲学和宗教信仰的话题。在自己留学工作包括旅行,历经一些国家后,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中国人或者亚洲人的包容心和包容性比较弱。仔细想来,在未出国前,自己应该也是其中一员。当你的世界观被打开以后,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被更新。心态和心智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有时,一种微妙的变化,就足以改变一个人。
关于如何形成三观的问题,请参考本人之前写的《如何建立正确和完整的三观?》(请翻看历史记录)。正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成为业余写作以来,花时间最长的一篇,除了字数比较长以外,还要完整的说明,并且知道后台会有一些读者会看,不能瞎写,更不能误人子弟。《圣经》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请允许我把话说在前面,倘若对本文持有不同的意见,可采取以下两种做法中的任何一种:
1、直接关闭或取消关注,并默念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毫无逻辑,一派胡言;
2、耐心读完,并作为一种观点参考,存放在你心中,因为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会慢慢认同。任何事情的结论在自己未知时,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那是一种鲁莽无知的表现(彼此共勉)。即便个人的学识也有限,但会尽一切可能用客观、严谨和中立的态度,来表明共同关注的话题。难以捉摸的苦难人生有时令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当我们面对冷酷的现实时,会很容易变得沮丧和失望。我们渴望得到种种苦难疑问的解答。我们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完全明白为何好人遭难、坏人得意的现实。而这些难题的答案又是那么的难寻、隐密且难以捉摸。一个恐怖份子被自己所设置的炸弹炸死是可以理解的;一位鲁莽的司机遇上严重的车祸是可以想象的;玩火者被火所伤、老烟枪得肺癌更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那些被恐怖份子的炸弹所杀害的无辜百姓又如何解释?那被酒醉的司机撞伤而脑震荡的年轻路人以及屋子无辜遭人纵火的人又如何解释?那个只有两岁就患血癌的小孩又如何解释?为什么苦难会存在?苦难到底从哪里来?苦难发生的时候,上帝在吗?若祂是良善的,祂在哪里?难道祂没有能力统管这个世界?很多人因为无法接受这样一个苦难和不公的世界,导致他们无法接受一位慈爱公义的上帝。对于上帝为何容许苦难存在的这个问题,我们若自认有一套完整的答案,那将是愚蠢的想法。就如同你不是手表的制造者,就不懂其中工作的原理和运转的奥秘,在出现问题时,更不能给出最佳解释。只有造物主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和最完美的解释。此外,导致苦难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不应要求能完全明白。《旧约》的受苦者约伯觉悟到自己无权向上帝要求答案。如果你读过《圣经 · 约伯记》,就知道约伯是人类历史上苦难最多的一个人,无人能及。他所受的苦难,并不是七夕节失恋,或遭人打劫等这些小事(若有不同信仰群体的朋友,可以当做一个案例参考)。约伯记讲述的是一个善良并信靠上帝的人遭受极度苦难的故事。他的财富、他的家庭、他的健康,全都被夺去。几乎所有。唯一存活的就剩他自己和对上帝的信心。对于后人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启迪作用。他如何面对苦难,并胜过苦难是众人学习的榜样。上帝最终因为约伯单纯信靠的信心,恢复了他的繁盛、幸福与快乐,并大大胜过先前所拥有的。因此他在「约伯记1章21节」中说道:“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苦难的价值和意义苦难是有价值的吗?苦难是有必要的吗?苦难是有意义的吗?苦难与存在有什么关系?如果苦难是有意义的,是否在遇到苦难以前,应该对苦难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底人是在什么时候才会开始想到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答案普遍是:当人受苦的时候,才会开始思想意义的问题。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不容易给人吓倒;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不容易随便失志;一个经历过大难的人,他有内在的勇敢,而不是外在的血气,他有智慧与远见。苦难能锻炼人格,使人胸有成竹,能淡定从容的面对任何事物。当一个女人第一次分娩的时候,她正在经历生产的苦难,是从来都没有过的经验。这是女人比男人勇敢的地方,因为男人无法晓得生孩子的苦难。有人说女人是弱 者,女人不够勇敢,但她却有勇气生儿育女,用身体怀了孩子九个月,这还不勇敢?当她忍受分娩痛苦的时候,她不是单单想到现在生产的困难,还要想到孩子出生以后,长大了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所以继续强忍,等到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忘记了生产的痛苦。西方的苏格拉底说:“没有受过考验的人,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句话给予我们的启迪是在肯定考验、苦难对生命的正面价值,因为苦难和生命的意义成正比。在这个世界上要有生存的勇气,奋斗的勇气,挣扎的勇气,没有受过苦,就无法达到达到伟大完美的成就。中国的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外皮到内心,从筋骨到身体都要受苦。懂得在苦难中吸取教训,建立更坚强、更成熟的人格,如此就能在各样的磨炼中找到了真正的意义。如果生命不是永恒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苦难的折磨中自我放纵,不必谈节操、道德、品德等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有永恒的本质,所以苦难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就被建立起来了。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君王在更换,然而历史却只会纪念那些为时代留下烙印的人,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虽不是伟人,除了面对个人的困难或痛苦之外,都可以为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烙印,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开始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找寻背后的意义和使命会比眼前的利益来的更为重要。历史上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用智慧去面对人生的难题,将这些磨练当做锻炼的机会,并转化为有利的时机。人的一生很快会过去,我们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在有限的年间,若能找寻到这个意义,这便是生命的荣幸和荣耀。每个人在一生的长河中,都想一帆风顺,但一定会遇到各样难题。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的话题永远不会远离我们,有时这些都与我们近在咫尺,甚至擦边而过。很多人在找寻苦难的真义和探索人活着的意义,自己也不例外。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本质问题,在世的几十年光阴在也是瞬间而过,所谓的荣华富贵和功成名就,不过是弹指一挥间,都不能随你一同埋葬。无论什么人,都有自己要面临的人生难题,甚至经历不同的苦难,除了我们要面对各自的人生难题以外。带着智慧,胜过苦难的人,终究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榜样。最终你也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富人的世界,不是名人的世界,而是有爱之人的世界。NO PAIN, NO GAIN...
第三篇:主持人妆
ps: 主持人主要分:娱乐/新闻;棚内(强黄光,顶光不利成像,会显脸更平面)/棚外录制
一、现场环境和光的作用
现场光源是非常平和直的强光,因为东方人的脸部较平,不适合平光照射,在强光的照射下,脸会显得油光,脏,所以适合选用哑光的粉底,因为哑光系在强光的照射下不会反光(适合用于大面积部位),定妆时压得实些。
二、新闻主播:
特点:正面,暖调光,持续时间久(中途不可补妆),镜头穿透力强
底妆:霜状or膏状,修容加重立体轮廓,定妆实
颜色:较少,咖啡色(可吸收更多黄光,显立体)
眼影以平铺,清淡为主(有时可用紫色)
唇:哑光系唇膏
整体造型:端庄、正统
娱乐主播:(光线较弱)
分类:正式娱乐(春晚,正式晚会),娱乐性强的娱乐(露景,湖南卫视娱乐)
粉底:液状、霜状、膏状(遮盖力强,皮肤较差时用)
定妆以自然为主
眼影:用色--|-正式:咖啡、紫
|-娱乐性强:以主题为准
|-露景:以生活淡妆为主
唇:无讲究
ps:演唱会,打冷灯时60%蓝色调:可选用纯点(净色,无过渡色)的颜色,带珠光,若不纯看上去会脏
三、注意事项
1、底色不可过白or过深
2、腮红只起到润色的作用(健康即可,不可太深浓)
3、眉毛、眼线要精细,脸部肤色与脖子肤色相一致(耳朵)
ps:电影与电视剧妆不同
电视剧:用膏状粉底、尽量打得较干、实
电影:可用霜状粉底
总结笔记:
主持人妆:干净整洁
打底:压实(特别是鼻头等易出油的地方)、厚重、遮瑕
阴影:重打两骨
眼线&眉毛:细致
眼影:平铺,从后眼角起笔(加深后眼角凹陷感,显立体),呈扇形打开,前眼角加重阴影可使眼睛往里靠,可用黑色加重后眼角底部眼影,前眼角用珠光白提亮
睫毛:呈扇形刷开,不必贴假睫毛
唇:用知性唇色,哑光,不可太粉嫩
发型:干净,整洁,长发可盘起(不必太严肃)
第四篇:雪化了高中日记
风终于停了,雪终于住了,太阳终于出来了。
昨天的,那场雪好大呀!地面上足有8厘米厚,今天太阳出来了。太阳洒下光芒,照在地上,房顶上的白雪上,是那么晶莹,那么剔透。有些地方还泛着金色的光泽。雪好像被太阳镀上了一层金纱,又好像换去了洁白的长裙,穿上了金纱裙。雪已经开始渐渐融化了,但地上还是有雪,好像一位贵妇穿着绿里有白的裙子。
宽阔的马路上,汽车比前两天多得多了。现在不下雪了,就对人们的交通影响得少一些了。马路上的自行车都骑得很慢,因为有些地方的地上已经冻了冰,虽然现在太阳出来了,但冰也非常不容易融化掉。房顶上的雪才薄了一。有些地方冻了冰,被太阳一照,就时不时从房顶的角边落下一滴滴小水珠来。如果站在那里,小水珠就会毫不留情,使劲打在你头上。太阳照耀在洁白的雪地上,照得人眼睛都发花。雪在阳光下开始慢慢融化,屋檐开始淌水,滴在雪地上,把地上的雪穿成一个个小洞洞。树上的雪顺着树干往下淌水,树枝上不时地抖下一两块巴掌大的雪块,无声地推在雪地上。马路上的雪都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们踩实了,踩脏了,可道路两旁的雪依然是那样洁白,好像给马路镀上了一道银边,显得更加整洁、宽敞。
太阳,快快离去吧,不要让纯洁美丽的雪消失。
第五篇:冰融化了 教案
4、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温度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盛放烧杯内空气温度
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
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
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师: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
2、学生预测方法。(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师: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
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预设: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6、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
熔化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
2、师: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