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样例5)

时间:2019-10-23 11: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

第一篇: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

摘要:农村流通业的具体发展水平,对我国农村普通民众群体的实际消费质量具备深刻影响,本文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村流通业;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分析

流通业是现有的社会经济实践发展背景之下,实现生产性社会部门以及消费性社会部门高效有序相互连接的重要中间环节,在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先导支持作用,对基层普通民众群体实际发生的消费实践行为,具备不容忽视的助力和保障作用。基层农村是我国现有的空间覆盖规模最大的消费实践活动市场,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具体实现扩内需经济改革工作预期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来源。从具体的应用功能角度展开分析,农村流通业是我国基层农村居民在参与基础性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基本实践渠道,是繁荣优化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事业发展水平,激活和改善我国现有商品要素流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流程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产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我国基层农民群体的综合性消费水平也发生了表现程度显著的改变,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快速持续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基层普通民众群体基础性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优化,我国基层农村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消费意识认知水平,以及综合性消费实践能力水平均显著提升,客观上将以往长期存在的被动式消费活动心理格局,改变为主动式消费心理活动体验格局,在将主要消费品类型从生活必须品逐步转化为其他类型消费品的实践活动背景下,导致我国基层农村居民消费品类型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演进趋势。在针对2002-2016年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群体的人均性消费支出构成比例结构展开基础理论分析的背景之下可以知道,从2002年-2016年期间,我国农村基层居民群体的食品类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数额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而针对其他类型消费品要素的消费支出规模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客观上揭示了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群体中,其基础性消费支出要素结构正在呈现出显著的逐渐改善优化趋势。在上述基本性发展变化趋势的直接影响之下,我国基层农村居民在具体选取消费品类型过程中,逐步展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变化趋势。以食品类消费品的消费行为选择特征角度展开分析,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基层农村普通民众对肉类、禽类,蛋类,以及常见种类瓜果蔬菜的消费数量规模正在逐步增加,在此基础上,上述消费者群体针对反季节蔬菜,热带水果,以及多种多样水产品的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农村基础流通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业实际市场交易活动实践规模的不断扩展,创造和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条件。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的综合性增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农村基层居民群体基础性收入水平的显著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基础性生活质量水平和消费实践能力水平均发生了显著优化。伴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信息传处理技术的快速稳定有序发展,以及广泛引入运用,现代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购物行为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深刻改变了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群体的基础性消费观念认知结构,诱导了我国现有的基层农村居民群体在基础性的消费观念层面,以及消费行为实践方式层面逐步展现出较为显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特征,客观上诱导了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活动实践方式在我国基层普通农村民众群体中的大量涌现。另有问卷调查数据测算结果揭示,从2010年-2016年期间,我国基层性农村居民群体中的网络购物行为发生率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渐提升趋势,客观上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中的商品要素流通数量规模,以及流通实践路径,正在展现出程度显著的不断增加变化趋势。

二、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的改良优化策略

第一,切实强化现有的农村流通业基础性公共应用设施的建设实践力度,不断改善和优化我国基层农村居民群体的基础性消费环境。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状态,针对性建构优化基本性农村流通业基础运用设施项目。从而为我国农村流通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以及基层农村居民基础性消费活动体验水平的改善优化建构支持条件。要针对我国基层农村现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规模和使用状态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通过不断提升针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和促进我国基层农村公共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配备质量水平显著改善提升,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支持条件。要借由对具备更广泛空间覆盖范围的通信应用技术体系和网络信息应用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性信息要素项目交流互通行为的顺畅有序组织开展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条件。要立足我国现有基层农村的基础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状态作为基本切入点,通过组织实施全面系统的实地性业务调研实践活动,规划设置指向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领域的物流流通和仓储设施支持条件,从而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建构和提供基础性的致辞条件。第二,建构形成适合我国现有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基础物流业务实践体系,保障和助力我国基层农村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消费体验活动质量水平。要借助对现代性网络应用技术的引入运用,切实改善和优化我国基层农村居民的消费体验活动路径,确保其实际消费体验质量水平不断改善优化。要以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现有业务发展状态和发展需求作为基础,通过对多种多样具备充分现代化特点的仓储物流应用技术形态的引入运用,逐步建设发展形成适合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状态的仓储物流应用业务体系,确保在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不断改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助力我国我国农村基层农村民众的消费质量不断改善。第三,借助切实更新优化农村基础性消费品要素的连锁经营模式,有效降低基础性农村消费品要素的综合性流通业成本。要逐步将以往长期存在的分散式产品要素经营活动组织开展模式,逐步转化为与产品要素生产制造商和供应商直接进行业务对接的连锁经营式业务实践模式,确保能够有效缩减产品要素在具体化的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规模。

三、结语

针对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本文择取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的改良优化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妍,程斌.我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38-40.[2]丁俊发.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9-14.[3]刘昆.为民服务建平台改革发展增实力——努力推动全省供销合作经济再上新水平[J].广东经济,2012,03:4-8.[4]罗永华.广东省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18:22-24.[5]郝爱民.构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长效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J].中国农学通报,2013,11:95-100.

第二篇: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一、商贸流通业概述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商贸流通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商贸流通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助推器。商贸流通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运用高新科技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商贸体系,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二)商贸流通业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商贸流通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在生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通力成为决定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新经济增长点”所提供的利润,更依靠商贸流通业繁荣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名列世界竞争力前茅的新加坡,主要不在于其生产优势,而在于其强大的流通力;我国香港也是靠“商”成为国际大都市。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生产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商贸流通的投入和培植。只有将商贸流通业提高到优先发展产业的高度,才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提升城市经济的综合能力。

二、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18.1%;2010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6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20.4%;2010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16.9%;

(二)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城市商贸流通业形成了以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业态为支撑的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505.2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3368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32%上升为86.5%,东部地区的部分省市如上海、宁波等,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在我国农村初步形成,新的零售业态和经营方式开始从城市走向村镇。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52万个,建成配送中心2667个,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

(三)流通现代化初步显现

2010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销售总额2.5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超过5200亿元;连锁集团物流配送(统一配送率达到63.4%)、网购物流配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蓬勃发展。

(四)流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

目前已有50多家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在中国开设分店,外商零售企业开设的门店数量16757个,营业面积1733.7万平方米,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的比重分别

为9.5%和14.7%;2009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10.7%,集体企业占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6.3%,私营企业占6.1%,其余混合所有制企业。

(五)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流通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现代化批发方式发展不足;零售业各业态发展不均衡;城乡流通发展不平衡,农民“买难”、“卖难”现象经常发生。

2、流通领域市场失序现象大量存在:缺少相应的流通标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部分行业准入门槛低,经营主体资质参差不齐,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拖欠货款、坑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3、流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很多流通企业的内部管理手段落后,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造成流通速度慢,物流总成本过高。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居高不下,最高的果蔬类已经达到30%,最低的肉类也有12%。

4、流通市场主体能力不强:流通领域经营主体360万家,但是大型流通企业数量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足1%。连锁百强第一的苏宁集团,年销售额仅相当于沃尔玛集团销售规模的3.8%。

5、政策体制问题亟待解决:连锁企业汇总纳税无法实施。

三、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贸流通业对促进消费、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将由资源约束型逐步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将压倒“以生产为中心”的理念成为主导。随着消费者权利整体地向上位移,商贸流通业必将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继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确立服务经济之后,若干中等收入国家也逐步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而在服务业中表现最好的当属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明显上升。据统计,我国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其中,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5%,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6%。由此可见,经济危机爆发后虽然投资与净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贡献率开始下降,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却在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凸显。

(二)引导生产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流通的因素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其中需求是构成市场的基础。依据市场需求导向组织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成为主导,生产、流通、消费之间日益表现出“生产企业围着商贸企业转,商贸企业围着市场需求转”的特点,处于整个经济活动末端环节的商贸流通业因为控制了整个销售网络而具有市场渠道优势。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正积极对其上游产业——生产制造业领域进行投资:通过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取得价格优势,而且可以保证稳定的供求关系,防止经营活动受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商贸流通业通过整合生产环节从而具有更加强大的先导优势。现实已经表明,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正在日益强大。

(三)引导消费的功能日益显现

在新经济背景下,商品市场具有的“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形成价格”的四大功能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广泛应用,已经逐步实现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批发零售业态的不断发展,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以及网上交易平台等现代化商业设施已经成为国际国内贸易的主要实现地、流行时尚的前沿传播地和高端服务业的策源地。批发零售业态的不断融合正在催生着批零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其不仅进一步简化了流通程序,提高了流通效率,而且因其对消费需求更加敏感而与消费终端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对供应链整合的功能不断强大

商贸流通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功能也越来越突出。从微笑价值曲线理论可以看出,整条商品供应链上制造业是最低端的,最具有赚钱效应的是流通服务和产品研发。因此,商贸流通业一方面采取技术创新与生产领域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内部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例如苏宁电器通过B2B电子商务技术手段与供应商的供应链从流程到信息都实现了协同管理。通过从采购订单、发货入库到结算清单、付款对账等主干流程和环节的全面整合,双方均可以进行在线查询和互动。目前,苏宁已经与三星、海尔、摩托罗拉等大型生产企业建立了这种直联的B2B供应链合作关系,供应商可以进入苏宁的系统里,随时查看自己产品的销售进度和库存情况,在减少业务沟通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凭借对消费需求的高度敏感及时向生产领域反馈市场信息,生产企业获得反馈信息后不断通过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进行整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开发自有产品品牌,从而使商品具有了更加强大的价格和品牌优势。

四、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总体上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几年,美国、日本、欧洲都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流动更趋活跃,国际市场需求更趋旺盛,客观上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

从国内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以住、行为代表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对扩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市场消费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度过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国内关税继续降低,各项非关税措施取消,外商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放宽,进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加快,对利用外资和扩大外贸进出口将产生积极影响。CEPA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都将对区域经济扩大贸易、扩大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活跃市场等带来巨大的机遇。

五、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实施现代化战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

商贸流通业实施现代化战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现代化。构筑商贸流通业信息平台,通过吸纳、采用各种先进的商贸流通经营、管理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推进商贸流通业和商流的网络化,通过现代化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二是与科教

兴国战略相结合,提高商贸服务业科技含量。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大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提高商贸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流通现代化发展摆到商贸发展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点加快连锁商业的发展,以连锁商业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转变,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集约化战略,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

实施集约化战略,首先应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的集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建立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其次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要抓手,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培育商贸流通业市场主体。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包括经营、业态、品牌、扩张、并购、人才等方面,做到科学领先,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把连锁经营与企业并购结合起来,做到立信中创业、做强中做大、规范中发展,做强做大企业。

(三)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区域商贸流通经济发展

首先,应以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为着力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特别是主城商业的辐射作用,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城乡消费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完善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法制建设、监测调控、商业信用五个体系。三是抓住确立各类经济带的机遇,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大型市场水平,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会展业,实现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和流通辐射的三大功能,建设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大量聚散,提高聚合辐射能力,实现对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聚集。

(四)实施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产业互动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业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首先,以产业链为基础,加强产业间的互动,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和旅游、文化等三产业的互促互动,农工商联手开拓繁荣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其次,自觉适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突破传统商业布局观念,拉开中心城市骨架,加快形成若干个以商业功能区为基础、错位竞争、有序支撑、层次清晰的商圈。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消除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带垒,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主体,形成内贸促进外贸、外贸拉动内贸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格局。最后,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网络,要以中心城为依托,连接一批大中型的储运、批发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产业走廊。

(五)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应抓住国际商业资本和各类区域外商业资本对营销网络开拓的机遇,适时调整引资重点,加强对国际知名商业的引进力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开放度,提升区域商贸流通业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商贸服务业国际化同样是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抓住我国融入WTO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地利用国际商业资本,全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业发展接轨。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和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国际市场贸易网络;以贸易网络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利用各种运输渠道和储运企业建立国际物流网络;以区域传统、特色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六、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要“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二)我国《政府工作报告》

在我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工作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宏观战略中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要求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强烈意识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七、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流通业的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流通体制的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加强立法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二是规范企业竞争行为;三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快流通行业标准的建设。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备的商品流通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二)加大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

消除流通现代化发展中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切实解决各类企业在竞争环境上的不平等问题,促进流通现代化,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三)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人才储备和培养人才的竞争将日益成为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同时,符合现代流通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资源的短缺,也是中外企业发展普遍的“瓶颈”。未来几年,要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一是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专业,为流通现代化培养后备人才;二是设立流通现代化人才培养基金,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三是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领域进行执业资格认证,并纳入劳动部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系列。

(四)开源节流,提高流通效率

提高流通效率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即增加收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应坚持薄利多销,以薄利吸引人,以多销带来效益。节流即节约成本和费用,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化的方式,使零售商和专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形成物流联盟,可以减少交易的频率和交易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

(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一是在地区上,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现有连锁企业的规模,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二是在业态上,从目前的以超市、百货连锁企业为主,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三是在行业上,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以及新兴服务业中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四是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六)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

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立社会化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的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稳妥进行电子商务试点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重要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广和数字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标准为前提、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流通企业对信息增值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系统的建设,提高流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继续开展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一是在钢材、电子、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中,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二是在粮食、棉花、食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中建立专业网络系统,探索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三是探索连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利用连锁店铺的有形网络,通过开办网上商店,拓展经营品种与业务范围。四是探索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探索电子商务不同的发展模式。

21世纪是商业经济和流通经济的世纪,是产业聚积的世纪。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珍惜入世后短暂的保护期,抓紧培育龙头企业,夯实内功,加快我国流通产业与国际接轨,加速实现流通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流通竞争力。

第三篇:如何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村流通业

如何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村流通业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2月5日09:56)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2日电(刘凡)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流通业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农民“买难”“卖难”现象普遍,长期制约农村流通的因素仍然存在,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村流通业,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业发展严重滞后

与城市流通相比,我国农村流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市场扩大的瓶颈之一,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形势十分紧迫。

首先,农产品流通滞后。目前全国共有批发市场4150个,其中农村产地批发市场2428个,平均每个县不到1个。绝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落后,电子信息、冷藏等设备不完善,只有41.7%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库,11.1%的市场配备了冷藏车,12.9%的市场有陈列冷柜;在零售环节,不少农贸市场仍然是露天市场,通过超市销售的农产品不到总量的6%,而发达国家已达70%以上;交易手段落后,全国73.2%的市场采用传统对手交易方式,只有2%拥有电子结算设备;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缺乏长期稳定的供销渠道,调查表明,目前约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只有2.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农产品。

其次,农资流通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农资经营格局。农资零售终端数量大,共有几十万户,但普遍规模小,基本处于单独分散经营状态,连锁门店仅3万多个,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业不到十分之一。另外,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前三季度,仅质检部门就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近2万起,违法案件案值达3亿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第三,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每个乡镇仅1.5个,绝大多数农村集贸市场设施十分简陋,还有不少大棚式市场甚至露天市场。据中消协调查,30%以上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方便。农民购入的消费品,98%以上来自流通方式落后的“夫妻店”、代销店、流动商贩和集贸市场。在偏远地区的综合服务社中,商品陈列不规范,农资、食品混堆现象依然存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据统计,占全国人口总数60%的农村人口,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全社会的34.1%,农民消费水平低,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尚存多方面制约因素

调研发现,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现代流通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居住分散,购买力不集中。虽然全国农民数量巨大,集中起来有一定的购买力,但由于居住分散,具体到每一地区,购买力较弱,大部分地区无法维持较多的和大规模的商业企业生存。一些新型流通业态,对于消费群体的规模与收入水平等都有一定要求。调查发现,在乡镇建超市,一般要求乡镇人口在2万人以上和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

二是农村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对现代物流的需求。我国城乡人均绝对名义收入比大约是3.2∶1,扣除农民生产资料投入等后,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或可支配收入比超过6∶1,低收入使得农民无法形成对现代物流的有效需求。

三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现代流通必然要求现代的、新型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与之匹配。然而我国农业生产还未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的状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专业化生产程度低,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在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

四是农村流通长期投入不足。流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农村交通落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更差,落后的交通使得农村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成本很高,流通效益低下;农村通信落后,缺乏市场信息,供求信息不畅通,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的正常发展。

五是农村一些传统落后观念还存在。农村物流发展缓慢,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知识薄弱、物流意识差、消费习惯落后等也有一定关系。“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在农村地区影响还较大。长期以来,由于收入水平有限,农民形成了“重价格、轻质量”的消费习惯,也制约了一些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

——五措并举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应采取五大措施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中央、省、市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每年资金投入的递增速度要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二是尽快将农村流通建设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从制度上保障对农村流通的支持与投入。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应倾向于中西部地区,重点是:加强对农村路、水、电、通讯等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农贸市场的改造投入力度,整顿市容市貌、规范交易行为。

第二,培育和壮大农村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

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农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国内外物流企业等进入农村流通市场;通过体制创新、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组建大型跨区域作业的农村流通集团,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提高流通效率,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完善物流服务。特别是要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企业和组织。

第三,提高农村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一是以优惠政策鼓励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特色,积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力量;二是鼓励成立各类行业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三是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各种组织模式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第四,鼓励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与新型流通业态。一是加快建设“万村千乡”“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工程,鼓励供销社、邮政等多种投资主体到乡村建设和改造连锁化农家店;二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资流通领域,建立连锁化、规范化农资超市,形成覆盖面广、高效、安全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三是支持与发展农产品订单交易、电子商务等,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

第五,加快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为农民获取和发布商务信息提供服务,促进农村流通发展。做好农资、农产品信息搜集、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建立农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对农业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与推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第四篇:研究业银行理财业务论文

摘要:2007年,国家加快推进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进程,利率、汇率以及债券市场改革也将加快,上市银行将面临多种发展机遇。随着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的渗透,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人民币理财、债券投资等创新产品将会加速推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竞争的焦点,而细分客户对于理财业务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文章从主成分析和系统聚类两方面来研究客户细分的方法。

关键词:客户细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股改上市之后都已开始逐步走向综合经营的模式,各商业银行都将新的利润增长点放到了中间业务上,而其中的个人理财业务自2003年开始以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设立“个人理财中心”,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乐当家”、农业银行的“金钥匙”、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B计划”、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产品相继面世,市场上已有20多个品牌、几百种理财产品;2006年年初,凭借股市和金市的高温,各商业银行推出了一批与股指、黄金价格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并且,我国境内的外资银行也将其在国外的理财业务移植到我国市场,积极开展外汇理财业务。然而,热情的投入并不见得能得到所期望的效果——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并不理想。出现了如下的主要问题:

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2005年前期,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采取盲目承诺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出理财产品,以理财产品为竞争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户、争夺零售客户资源[1]。

分业经营模式大大制约可理财业务的发展,使得理财业务只能停留在表面。目前的理财业务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上,不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具体操作仅是储蓄功能的扩展,将存贷款产品进行简单结合,或者只提供较初级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房地产、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投资咨询只是传统储蓄业务介绍,而所谓的网上银行其实是将传统银行业务照搬到互联网上,而在线投资品种仍然缺乏。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理财业务可涉足证券、保险、资产投资管理等业务,形成多个利润增长点。

客户细分不够,造成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向。如:中国银行的个人客户,现在仅仅是根据其综合金融资产余额来进行划分,如 50 万人民币为总行级客户,20 万人民币为省行级客户,20万以下为一般客户,划分为粗线条式,没有对相当级别的高端客户进行区分和一对一贴身服务,也没有对客户的职业、年龄、性格、金融产品需求等拥有详尽的资料并进行划分(1)。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普遍缺乏更为细致的客户分层,也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财务策划在技术、人才支持上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投资产品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

然而,从目前全球金融业的现状看,混业经营模式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竞争力是分业制经营模式所难以匹敌的。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既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国内市场形势的需要。我国金融界实现混业经营必是大势所趋。而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4月末,我国居民户存款为17.37万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理财业务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此时商业银行要发展好理财业务占据这块“大蛋糕”除了依赖我国金融市场和制度这些外部条件的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完善,既改善商行由于客户细分所造成的理财业务发展不健康。而做好客户细分对目前的商业银行的来说其利不仅仅只限于理财业务,也有利于商行其他的零售业务的发展。

因此,本文试图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来设计一种客户细分的方法。按照众多的客户个性特征将客户分类,使得商行可以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理财服务和投资组合来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广度与深度。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方法特殊之处在于先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理财客户众多的个性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原因在于理财客户个性特征变量众多,一方面为了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研究时尽量选取多的变量,而另一方面随着考虑变量的增多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同时由于各变量是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变面的造成信大量重叠,既存在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正是通过原来变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原来变量绝大多数信息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此后,用所得到的主成分对所有客户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将客户细分,再利用spss软件的描述统计分析和频率分析对客户的个性特征、理财产品与服务需求、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进行差异性分析。

三、应用分析的具体步骤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预处理

1、为了使客户分割成为可行的策略,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准则,它们一般包括可识别性、实质性、可接近性、稳定性、响应性和可行动性等。

2、利用定性阶梯法进行深度访谈,筛选出重要的理财业务、客户满意、客户忠诚以及客户个性特征的情况,并了解受访者表达这些项目时所用的语言[3]。

3、效度,衡量工具是否真正能够测出所想测量事物的程度(黄俊英,1996)。经由定性的访谈结果,发展成量性问卷,利用量表形态进行大量样本的问卷测试[3]。问卷在被使用之前都询问过业内一些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修改,力求符合效度。

(二)、主成分分析

1、数据的预处理

假设某家银行有n个理财客户的交易记录,并将他们经过数据处理成了n个样本数据,用 来代表每一条客户数据样本(),描述这家银行的理财客户个性特征的变量有m个,用 来代表第 个变量(),则 代表第 个客户在第 个变量上的取值。则可构成如下原始数据矩阵:

可知此为一个 的矩阵

由于原始记录的各变量的数量级和量纲不同,造成数值差别悬殊,为使各种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和 分别是第 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则以前的原始数据矩阵 变成了标准化的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及它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在标准化的 基础上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这个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第 个变量和第 个变量的相关系数。

对相关系数矩阵作Jacobi的正交变换得到对角矩阵:即存在正交矩阵Q使得相关系数矩阵R使得:

其中的 为R的m个特征值,他们所对的标准特征正交向量为:

在主因在分析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我们不妨假设m个特征值:,而 为主因子 的方差,方差越大对总变异的贡献越大。而主成分 则可表示为:

3、进行主成分分析就为了减少变量个数,所以在选取出主成分时个数一定是少于m个的,通常以所取得个数 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宜,即:

在这其中 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它叫做因子负荷量,反映的是主成分和每个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 则表示一个主成分中所有指标对该主成分的依赖作用,这个值越大则说明我们的主成分分析越成功。

4、将所有客户的数据调出,计算他们在我们所选出的 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在计算过程中当然是用标准化了的数据,把他们带入:

(三)、聚类分析

用我们所得到的主成分(作为理财客户的个性特征维度,用客户在这些主成分上的得分作为聚类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它的原理是在预先不知道目标数据库到底有多少类的情况下,希望将所有的样本组成不同的类或者说“聚类”,并且使得在这种分类情况下,以某种度量为标准的相异度,在同一聚类之间最小化,而在不同聚类之间最大化。

其具体的步骤[4]如下:

1、规定样本之间的距离 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则由欧氏距离公式计算 和类平均法计算,即(1)

(2)

式(1)中的 和 是样本序号,是主成分的序号。而(2)中的 和 分别是类 和 的样本个数。类平均法较好地利用了所有样本之间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它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系统聚类方法。

2、在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D:开始时,每个客户的样本都各成一类,组成n类:。故在开始时,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与样本之间的距离相同,即

3、进行系统聚类,将D中最小元素对应的类合并,然后按照公式(2)重新计算新类与相邻类的距离。如果全部的类都已成一类,则过程终止,否则回到步骤3。

4、根据需要确定阈值,将各调查客户(即各样本)划分为s个类。

5、计算每个客户的综合得分,其中 是方差贡献率。

6、计算每个客户类别的综合得分,其中(i=1,2,……,s)是第i类中所有客户综合得分的平均值。

根据每个客户类别的综合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些类别客户进行等级划分,并且有新客户加入时根据其客户的综合得分就知道将该客户归入哪一类别,从而实现对客户的科学分类。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采取的方法避免了传统的用人口特征对客户进行细分的盲目性,也避免了在选择特征变量时的人为性和相关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细分的科学性。客户细分后根据每类客户的个性特征变量的取值总结他们的特点,商业银行就可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异化营销战略,即为不同的理财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羊英.《中国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探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杜宽旗,蒙肖莲,蔡淑琴,杨毓.《一种商业银行客户分割的多维方法—基于客户期望收益和态度的分割模型》.商业研究.2006 总第345期.[3]李江,魏敏.《基于理财客户个性特征的市场细分与差异性分析》.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第10期.[4]王建民,王传旭.《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的客户分类研究》.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第五篇:土特产业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

土特产指一个区域内特有的或者非常著名的产品,可以是第一手获取的初始原料,也可以是经过二手加工获得的有特色的产品,其质量比同类产品应特别或与众不同。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信息的整合利用,实现人员、商、物、资金和信息流的完美集约控制使用。

1宜宾市土特产业信息化现状

1.1缺乏整合规划是企业信息化中的绊脚石。企业未能站在宏观与微观上整体规划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优劣,立足于本企业自身优缺点,多方面规划,结合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计谋,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或者伸手可得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因地制宜为本企业作出整合规划。

1.2企业信息化尚处成长期,实力欠佳。四川省宜宾市土特产业的技术管理手段寻求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针对化是个相当大的困境;其次,最初的信息化技术管理经营大都需要昂贵的设备投入、雄厚的资金作支撑,这也是最初实力欠佳的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

1.3盲目跟风的信息化建设。盲目跟风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案例,成功者寥寥无几。缺乏熟悉本企业特色、掌握自身的业务流程能力和经营管理风格的信息管理技术技巧,生搬套用致使所建造的信息技术系统缺乏实用性,造成企业经营管理失败。

1.4企业人才与电商经验匮乏。电商人才需要复合型人才,但当今这类人才在乡镇或者农村尤其缺乏,并且他们也不愿意往偏僻的地区转移,这也是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后的原因之一。

2宜宾市土特产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2.1以人为本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是重心。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和使用者。信息化建设要取得一个非常关键的结果是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促进人员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

2.2宜宾市土特产信息化整体规划总体上对宜宾市土特产业信息化进行规划,宏观上遵循国家政策引导,根据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将其信息化结合宜宾市城市结构进行大致的规划。采用以点到面的同步带进方式促发展,提高特色典范的重视程度,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2.3建立企业资源计划(ERP)培训地。土特产企业经营水平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提升相得益彰。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ERP),指建立在数字信息化基础上,以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将企业内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加以整合(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料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并进行有效的计划与管控,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各方面的集约化管理。

2.4连锁超市经营。宜宾市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世界连锁零售巨头,2012年至今,外资连锁零售集团继续开足马力,积极抢占宜宾市场份额,Wal-MartStores、Euro-Fashion、RT-Mart、Car-refour和其他巨头不断拓展着他们的门面。面对强有力的对手,宜宾市土生土长的大型连锁超市深觉任重而道远。

2.5充分重视国家政策和安全问题。本地土特产业需要充分重视国家政策和安全问题。企业自身要密切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动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的一系列政策,采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能耗,提升效益,提升竞争力。

总之,当前只有综合运用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和企业营销等相关知识,掌控管理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实现产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才能使宜宾市土特产真正走出四川,走向全球市场。

下载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流通业与居民消费水平研究论文(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大学生回乡创构想研究业

    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大学生科技文化节 (本科生)科研立项课题申报表 申报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承担单位(盖章): 起止年月: 2012年4月——2012年12月填报日期: 2012 年4月......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

    中 文摘 要 农村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

    金融业合业经营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美国的颁布,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也日益显著.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分业经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利弊影响,继而分析了金融业合......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选五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闽政文〔2010〕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论文

    湖北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准考证号: 姓 名:杨佳庆 专 业: 学前教育办 学 点: 湖北电大 指导教师: 2014年 9 月 7 日......

    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精)

    ·论著 · 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 黄李春 章荣华 顾 昉 张荷香 何青芳 孟佳 黄恩善 【 摘要 】 目的 分析 2009年浙江省杭州 、 金华地区居民膳食营养及健康状况 。 方......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笔者对我县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下步发展对策建议作一粗......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青年婚恋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农村青年被迫单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