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邦彦研究综述论文
周邦彦是北宋末年最杰出的词人,历来属词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两宋十大词人“排行榜”上,周邦彦与苏轼同居第二位(参见王兆鹏、刘尊明《历史的选择——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20世纪的周邦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3月,《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刊登了崔海正、阎立亮的《近年周邦彦词研究述略》一文,湖北大学词学研究中心主编的《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刊发了董希平《苏轼、周邦彦及其词研究综述》一文,两文分别对1997年前周邦彦及其词的研究成果作了回顾与描述。1997—1999三年中,对周邦彦及其词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共发表了近20篇学术论文,关于周邦彦与大晟府的关系有了新的发现,对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关于周词艺术诸方面的探讨在角度上也有创新。现将三年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对周邦彦与大晟府及大晟词人关系的考证
这是三年中对周邦彦及其词研究取得的新突破。周邦彦曾出任大晟府提举官,使得大晟府在词史上蒙上一层炫目的光彩。诸葛忆兵《周邦彦提举大晟府考》(《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一文考辨了周邦彦在大晟府的任职经历,澄清了诸多史实,有助于重新审视大晟府对宋词的影响。该文认为后人对周邦彦的误解的关键点在于周任职于大晟府的时间及因此所发挥的作用。作者从周的履历和其他大晟府的提举官任期两方面加以考辨,认为周提举大晟府的具体时间,是在政和六年(1116)十月至政和七年(1117)三月之间,任期最长不超过半年,短则或许只有一二个月。此外,作者考证出,大晟府诸多重大举措,均与周无关;而且,周在大晟府期间与其他六位“大晟词人”(据有词收入《全宋词》者)鲜有共事与交游。这样,周对大晟府的贡献显得较小,澄清了自《碧鸡漫志》历《词源》而下的诸多不实之说。
龙建国《大晟府与大晟府词派》(《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一文承杨海明的说法,将周邦彦归入大晟府词派,认为“大声”不仅是周对万俟咏词的审美评价,而且是周及其他大晟府词人共同的艺术追求。将周纳入一定的流派,在群体透视与个案分析中全面把握周词的艺术追求、艺术渊源与艺术表现等是一个新的进步,其思维与视角的突破,实大有功于周词研究。
诸葛忆兵《大晟词风和北宋末年世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一文称周邦彦为“大晟词人”。作者探讨北宋末年世风对周邦彦等人的创作影响,认为以周为首的大晟词人创作上呈现出某些共同特征,形成大晟词风。世风的谄媚、浮糜与趋雅相应地形成词风的谀颂、俚俗和醇雅。将周并入大晟词人,并据此而论其词风与世风之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词体内部的某些演化嬗变轨迹。
二、对周邦彦的词史地位的论定
对周邦彦词史地位的探讨,近二年涉及的论文较多,其中以蒋哲伦《论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1期)和杨万里《论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为代表。
蒋文对前人“集大成”说提出异议,认为在周氏之前,苏轼等人“以诗为词”,已经对词的传统作了很大的突破,但他并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成果;在他之后,辛派词入沿着苏轼的路子继续开拓,更有发展,也决不是他的词风所能包容得了的。从后面这个角度来看,周氏尽管“精工博大”,毕竟够不上“集大成”。此外,作者重点从词史演进的角度论述周在词体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周作为“词人词”的最大代表,在词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同时,作者指出将清真斥作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词风开启者的做法,则不仅无视于其词内蕴的深情远意,实际上也反映出对词史的演进过程的偏颇之见。我们不必完全同意“集大成”、“正宗”之类的封号,但其继往开来之功不可磨灭。
杨文从清真词在宋代被理解和被接受的过程来考察清真词在宋代的文学效应,以此论证周邦彦在宋代的词史地位。作者从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和有代表性的宋人创作实绩两方面入手,对清真词进行历史面貌还原的阐释。宋人对清真词的评价,从三方面探寻:一是宋人词集序言或提要,二是宋人词话,三是宋人选宋词;从宋代词人的创作实绩来看,宋人学清真未得其真。通过两方面的考察,作者勾勒出清真在宋代的接受过程,并总结出三点结论:一、清真词名,始盛于殁后80多年,在此以前,词名并不显著;从南宋中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南宋末,清真成了词坛的领袖,开始了统治词坛几百年的历程。二、宋人学清真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忽视了从词藻、词法、词律等方面去学他,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地了解他。广而言之,每个时代,只会依据自己时代的特点与风尚来理解和接受历史上的某位文学家或某种文学传统。三、清真词集词体之大成,最为词家雅词正宗。
谈周邦彦在词史中的地位,不能不涉及到周在词雅化中的作用及其艺术成就。近年关于这个问题论述较多,依然集中在“集大成”或“结北开南”上,如王洪《试论唐宋词发展史上的五个里程碑及其词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二期)一文认为“词史之流变,赋予周邦彦的使命,正是上承苏轼的雅格,并完成这种雅化之集大成的历史使命。清真词中的每个字,似乎都经历华夏几千年文明之酒的浸泡,洋溢着几千年文明的高雅之魂。”王兆鹏《宋词流变史论纲》(《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一文以代表词人为纲,对宋词的发展流程作了概括和总结。作者认为周邦彦注重词的章法结构,使词的艺术规范性得以提高,因而周最大的贡献,即在于对词艺的规范化。三、对清真词内容题材及艺术表现的探讨
这是三年中对周邦彦研究的热点,不仅研究论文多,而且质量高。此外,对清真部分词作的鉴赏文章也多有妙解。
曹章庆《论周邦彦羁旅行役词的感情心态特征》(《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运用心理批评的方法,指出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表现出两种比较突出的情感心态。一种是追忆心态,其内容是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的向往,对故乡亲人,尤其是对情人、歌妓们的想念和相思。其特点是在仕途受挫以后,退回内心,一步三回头,默默地咀嚼着过去美好的情景,以作心理补偿。一种是悲抑心态,词人心中的悲苦寂寥往往不是直接地宣泄出来,而是把它埋入心底,强行抑制而造成的一种欲说还休、沉郁顿挫的心理特点。“周邦彦始终没能像苏轼那样,以超然旷达的态度来化解政治上的挫折,而是竭力把这种悲伤加以压抑,潜流暗转,使人感觉此中有无限悲酸,但又无法说破。”这两种心态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一个品行正直、性格软弱的知识分子在40多年苦海浮沉中痛苦挣扎的灵魂。
陈磊《从清真、白石词看宋代咏物词的嬗变》(《复旦学报》1998第6期)一文从清真与白石的咏物词入手,对宋代咏物词的嬗变轨迹作过程性描述。在喻象的选择上,清真词喜好以柳作为咏物的对象,来抒发他那郁结于胸而吞吐不尽,令人梦回魂萦的情怀,也造成了他词风上的“蜿蜒流美”。(田同之《西圃词说》)在喻象再现的手段上,周词素以“描写物态,曲尽其妙”(强焕《片玉词序》)著称,周词中的花卉类意象多半呈独枝状态,以使词人描摹物态时逐一加以点染,词人作为超然于物外的独立角色,保持了颇为清醒的自我意识。虽然物象在词人带有移情色彩的观照过程中都被赋予了拟人化的形象,但客体与主体间的距离感却昭然可见。而正是这种空间上的距离感,才使词人得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物象的具体形态与外貌特征,才能以细腻熨贴的笔触再现出来。在比兴寄托的方式上,周词并不着意于寄托,表现出缘物起兴,情物交感的创作倾向,即所谓“感物言志”。
孙家政《勾勒,暗转,蓄势——周邦彦词艺术三题》(《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一文,总结了周词的艺术表现内涵。周词一般在慢词长调中运用勾勒,讲求谋篇布局,血脉意气,首尾贯穿。题旨勾勒出后,后面的铺陈紧紧围绕,形成一唱三叹之致。暗转手法在周词中运用得极为成功,由于清真一生仕途坎坷,胸中块垒多于常人,作词喜制长调,自然暗转这种技法最适合表达内心抑郁不平,吞吐凝咽的情感。清真情深似海,作词喜欢蓄势,使情满不得不发,使无限情怀,最后展露无遗。勾勒、暗转和蓄势三种技法在周词中结合运用,把柳永慢词的直线型章法结构转变成网状结构,形成自己的独特抒情范式。
清真“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迷》)。对周邦彦的艺术规范,今人论述较多,王兆鹏提出“清真范式”,并在《宋词流变史论纲》(《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中作了总结,王文对清真词的章法结构、句法炼字和音律诸方面作了阐释。作者认为清真词的章法结构,由柳永词变化而来,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声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清真词炼字的主要诀窍是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同己出,而意境更新,音律方面清真更是严格规范,用字分平仄,仄字中严分上去入三声,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相结合。
关于清真词的雅,论述较多。罗章《从柳、周、姜词结构看宋婉约词的雅化过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一文较有特色。作者认为周词结构在词雅化中的重要意义是矫变了柳词的平叙结构,清真的这一改变,被视为一种进步,一种雅化的努力,此种结构方式即为“腾挪之法”,不直接抒情,闷住情感,转而研究理性,援用“腾挪”的技术性布局。这种需要反复咀嚼方能领会的结构方式提纯了风月情事中“情”的成分,降低了恋妓内容的刺激强度,有着明显的雅化功用。从审美角度观察,“腾挪”构筑了层层脱换的有意味的形式结构,形成了深深包藏的表现风格,这是将宋代文人极为洗炼的趣味感觉深深融合词这一样式的本来面目或纯粹抒情的质以后所产生的全新境界。
关于清真艺术上的问题,研究的视点趋向多元化与交叉化,在历史还原的基础上,体现出清真词作为当代存在的意义。更为深广的研究有待今后的努力。
关于对清真词作的赏析文章,三年中共有5篇,都写得文辞优美,给人双重享受。集中在对清真名作的赏析上,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技法诸方面都有精到的描述。其中以黄维华《浅说周邦彦节序词〈解语花·元宵〉的造境技巧》(《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4期)一文较有特色,显出较高的水平。作者对清真词中的本事及用典阐析精微,并且能旁征博引,将全首词解析得让人尽知其味后觉味之无穷。点明清真此词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在于咏节序而又说尽人间风情,以常人之心写出了常人皆能感之的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
纵观以上所述,近年清真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研究者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在逐步发展变化,新的理论方法在逐步得到运用。但是,与苏、辛的研究相比较,仍稍逊色。首先,关于周邦彦与大晟府的关系并未得到最终确认,其中仍有许多争议之点。此外,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虽然已到较为完备的阶段,但是一部质量较高的词集编年注本仍是人们期待的。再者,作为一个大文学家,其诗与文的研究仍嫌欠缺。如何进一步开拓与创新,将是新世纪的周邦彦研究所面临的课题。
第二篇:苏幕遮 教案 (周邦彦)
苏幕遮 教案(周邦彦)
教学目的:
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3、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三、朗读课文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四、课文赏析
(一)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五月盛夏的一个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二)词的下片抒情 问题二
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明确:情与情的关系:见景生情。
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有荷花的家乡,转入虚构的梦境“芙蓉浦”的描写。词人的家乡在钱塘,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而不着痕迹。问题三 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补充:不直接写自己忆旧友,而是用设问的手法,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的《月夜》用设想妻子思念自己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思念远方的妻与子的复杂感情。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五、语言品味
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明确: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首先,这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jīng)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第二,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六、诵读提示:
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写出小鸟东张西望的神态。作者的心情从“燎沉香,消溽暑”的郁闷,转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的欢快。下阕朗读时放慢,末两句,充满深情、梦幻的感觉。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七、赏析总结
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八、课堂拓展
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九、课后任务:
因声求气,置身诗景,体会作者情感,背诵《苏幕遮》。板书设计
上片写景:出门观荷 初阳宿雨,轻风荷举(描写,活泼清远)下片抒情:久客思乡 渔郎忆我?梦入芙蓉(设问,词意多重)
第三篇:周邦彦《苏幕遮》说课稿
周邦彦《苏幕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周邦彦的《苏幕遮》,我将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八、说效果
一、说教材
周邦彦的《苏幕遮》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三首词,这个单元要求运用“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的方法鉴赏诗歌。《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鉴赏方法,并受到感染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说学情
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在两个单元的诗歌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而且本篇“思乡”的主题也较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作品,通过鉴赏感受诗词的画面美,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改理念,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和技能:
1、因声求气,品味诗词的音乐美。
2、缘景入境,赏析诗词的画面美。
3、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情感美。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法,进一步掌握吟诵诗词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以致用,感悟诗词的思乡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
重点:诵读指导,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难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探讨,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教学重点。
3、点拨法:指点迷津,拓展思路。在学生回答不到位的地方加以点拨总结。帮助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4、多媒体辅助,展示画面(视觉享受)和问题(强调)
(二)说学法
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了下列学法:
1、诵读法:初读,品味音乐美,再读,赏析画面美,三读,体会情感美。
2、自主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仿写法:学以致用,让学生仿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目的:奠定词的感情基调,营造伤感氛围)
2、作者简介(目的:“知人论世”,对于周邦彦,学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让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内容。)。
3、目标展示:让学习明白需要达到的目标,齐读,引起大家的关注。
4、(检查预习,提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读正音,体会音乐美。再读解意,为下文赏析打基础。
想让学生读得更美、更有情感,必须详细的赏析诗词的画面和情感。所以下面分两大内容讲解诗词。
5、体会画面美
小组讨论交流—— 品味语言、赏析画面
让学生通过画面,把握诗人心情的变化,再来齐读上片,读出情感。(意图: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6、体会情感美(设计意图:从细微处揣摩作者情感,更能有感情朗读)
补充王维《九》,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写法”的写作手法。规范答题不是本课主要内容,所以选择一个特殊的进行了规范。
7、总结全词,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词的结构和主旨: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8、再次有感情朗诵(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情感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
9、评价学生读,并总结过渡,唤起学生的思乡情。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强化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10、课堂小结,并齐读全词,重温文本。
11、作业:背诵并默写
12、带着歌声离场,回味无穷,乡情导入,乡情结尾。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直观地领会本词的内容、结构。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
八、说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自己的乡情,强化表达情感的能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受到挫折时,希望学生因乡情的存在而倍感慰藉。
不足: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我的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以后我会有意识的注意这一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引出故乡,体会乡愁,导入诗词
第四篇:《苏幕遮》(周邦彦)教案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
【学习目标】
1、美读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乡情。
2、学习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3、有感情地诵读全词。【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导入
莲花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咏赞莲花的诗篇,同学们能说出几句写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周邦彦是如何来描绘荷花的神韵的,由赏荷寄托词人了怎么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邦彦的《苏幕遮》。二. 走近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三.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liáo
溽rù
楫jí
浦pǔ
2、结合注释解释意思
燎沉香
消溽暑
侵晓窥檐语
楫
梦入芙蓉浦 四.朗读感知
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节奏停顿。教师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师生共读。问题一:从内容上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问题三: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明确:风荷。五.美读赏画
那么词人是如何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上片,找两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及时点评。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问题二: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 •燎沉香,消溽暑。(嗅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听觉)。•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视觉)。画面: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品读上片,一定有令你怦然心动之处,试举一例进行赏析。(可从炼字、动静等方面赏析)1.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赏析“呼”和“语”。A.拟人:“呼”字,呼:呼唤,写出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同时,古诗词中鸟雀呼唤还暗示着雨过天晴。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窥”:窥看、窥探,写出了鸟儿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有一点点怕人的神态。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B.反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3.总结上片:
词人调动多感官来摹写雨后初晴荷花的清新如洗,静中有噪,鸟鸣叶翠的清新脱俗,恬淡自然景象。运用“举”字将雨后荷叶的舒展写的惟妙惟肖,极具神韵。六.品读揆情
身为钱塘人的周邦彦,眼前看到繁盛的荷花,不免想到家乡的那片令人心驰神往的荷塘,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品读下片,体会作者情感。
1、“五月渔郎相忆否”,从对面写来,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补充: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了解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芙蓉浦补足上片对荷的描写,小楫轻舟,芙蓉浦,给人无穷的美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梦字,点出对家长的情念。
3、深化主题: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承前,除思乡外,更有厌倦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七、艺术手法
1、善用动词,动静结合。
2、调动感官,虚实结合。
3、对写法,衬托。
八、诵读回味
第五篇:周邦彦《浣溪沙》赏析
轻松的语调
浓郁的春愁
——周邦彦《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
[宋]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周邦彦(1507—1121),北宋著名词家。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精通音乐格律,能自度曲调,曾任宋徽宗时音乐机构大晟乐府的提举。诗词文赋无所不能,最出名的是词。他的词,音律谐调,章法严密,善于融化唐人诗句而浑然天成。状物言情沉郁顿挫、缠绵委婉、韵味深长。
这是一首相当别致的表达思乡怀归感情的小令词。
首先,整首词没有一个明确表达乡思怀归的字词,然而通篇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乡愁。上下两片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一句抒情。不论是上片碧空万里、芳草无边的高远景像,还是下片的新笋成竹、落花化泥的近旁景物,都深藏着伤春怀归的浓浓意绪。“芳草”常用来寄寓离情,“燕巢”也暗示着春燕回归之意。上片景物描写有一种绵延万里的空间感受,寓示离家之远;下片的景物描写则有一个发展成长的时间流逝过程,寓示离家之久。“劝君莫上最高梯”,是抒情。站得高则看得远,作者怕望到天涯外的家乡会“归思难收”,因而劝告思乡之人(主要指自己)不要站得太高。“忍听林表杜鹃啼”,也是情语。杜鹃叫声很像“不如归去”,羁旅之人常被勾起乡情,因而作者说“忍听”,表示不忍听此催归之声。这两句“情语”,皆未直接表白自己的心思,而是婉转地传达出一片怀归之意;也未过分渲染,只是轻轻淡淡点到为止,很是耐人寻味。
其次,词的结构安排相当精巧。它并没有按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格式,而是上片和下片一模一样,都是两句写景一句抒情。这使得全首词的情与景反复萦回,细细咀嚼有无尽的意味。且上下两片同中有变,上片写开阔的远景,突出高楼望乡的情景;下片写细致的近景,表现闻啼思归的心情。上片强调空间的辽阔,下片展现时间的滚动。整体上使词有一种摇曳生姿的灵动感。
再者,这首词的时空安排也很有特色。在空间上以楼台为中心,将上下的景物交织到一个特定的时间——登楼的瞬间上,使整首词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集中。
语言通俗,所用词语都是最常用的。但有声有色,节奏明快,音韵流转,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