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学校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x xx 学校 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为规范对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引导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促进我校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校的学术地位,有利于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有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增进我校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与合作。学校鼓励各教学和科研单位举办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第二条 我校学术交流工作的管理部门为科研处,负责对各院、系、部举办高层学术会议及一般学术会议进行审批、经费管理和信息资料统计。
第二章
举办高层学术会议
第三条
举办条件
1、指导原则:以学校名义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学术会议要符合学校整体学术发展目标,要突出学术兴校、申报博士点、学科建设等主体地位,并且必须取得政府主管部门或学会、研究会的正式批文;其涉外事项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2、受理举办学术会议的层次 (1)国家级会议:由我校主办或牵头与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与国家一级学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家级年会等。
(2)省级会议:省级以上学会、省部有关部门批准在我校主办的学术会议。
(3)国际性会议:我校牵头,或与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有一定数量国外同行专家参与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同港、澳、台的学术交流活动暂并入)。
第四条
申报审批程序 1、各院、系、部等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应在当年年初之前提出申请,并认真填写《xx 学校举办高层学术会议审批表》,提交学校科研处。
2、科研处对各单位举办高层重要学术会议的综合能力组织审核评价,符合要求的进入当年重要学术交流计划,经学校批准后将资助经费列入当年财务预算。
第五条
组织实施
1、资助费用原则:学校鼓励“节俭办会,以会养会”。各部门举办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可以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收取适当的会务费或资料费等,如收取的费用不足,凡有项目经费支持的学术会议的费用由项目经费开支;无项目经费支持、经科研处批准的学术会议,在学术会议申请表中预先列出预算详单,根据各单位提交的年度科研活动计划及预算和需要资助的实际情况,学校给予适当的资助。
(1)全国一级学术会议且对学校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给予 10万元资助;特别重要的全国一级学术会议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一定数
量的资助金额。
(2)
其他全国性学术会议给予 4 4 万元资助。
(3)
国际性会议资助 5 5 万元。
2、会议责任:学术会议由举办或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会议组织机构应健全,举行前一个半月应认真填写《拟举办的重大学术活动组织方案》交科研处,经科研处核实上报主管校领导批准执行,需要学校出面协调、解决的重要问题应提前在申请组织方案中列出。
3、会议监督:科研处在活动举行前一个星期根据所报的学术会议组织方案内容,检查方案落实情况,并在活动举行时派相关人员全程参与活动,结合申报材料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总结评价
1、学术会议结束一周内,举办单位写出千字以上的会议总结报告、会议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及会议经费决算表等全套资料一份交科研处。
2、科研处对于会议的实施情况聘请校内专家进行会议评价,会议评价合格报主管校长审批后,方可办理财务核销手续。
3、为保障学术会议按计划顺利实施,不得无故变更学术会议计划。因某种原因确需变更的,应提前一个月向科研处打报告说明,对于不遵守学术会议管理程序,或未提前说明而不按计划执行的,一年内不再补助其开展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并追究其行政责任;因学校工作需要,确需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将及时通知所在单位。
4、不经学校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学校名义对外联络
或组织举办相应活动,否则追究其个人和单位领导行政责任。
第三章
院、系举办学术会议
第七条 为了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我校学术水平,学校鼓励院系每年举办学术会议。
第八条 学术会议费用由主办单位支付,学校每年拨付 2 万元专项经费支持院系组织学术会议,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结余上缴,对于两年之内没有按规定完成该项工作的院系,学校不再拨付该项经费。
第九条 邀请范围为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本学科领域内的相关知名专家等。
第十条 学术会议基金支出范围:被邀请的学术报告人的酬金、食宿费、交通费等。
第十一条 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由邀请部门将相关书面材料《xx 学校院、系举办学术会议审批表》原则上于讲学前一个月上报校科研处审批。
第十二条 学术会议结束一周内,举办单位写出千字以上的会议总结报告、会议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及会议经费决算表等全套资料一份交科研处,以作为办理财务报销手续的依据。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术交流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鼓励、支持校内各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正常的学术交流,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我校学术地位和声誉。
第三条学术交流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散布、传播有反动、消极、淫秽和含有伪科学的内容。
第四条学校设立学术交流基金,支持开展高层次学术活动。
第五条校学术委员会指导开展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各分学术委员会指导本单位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章学术交流的范围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学术交流包括以下内容:
(一)邀请专家开展的讲学、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
(二)由我校承办或协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术会议。国际性学术会议,指由国际性学术组织主办,我校承办或协办的学术会议;或者由国家级学术组织主办,我校承办或协办的,在国际上能够产生较大影响,且参会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地区除外)不少于3个,外籍代表不少于15人的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指由国家级学会主办,我校承办或协办的学术会议。省级学术会议指由省级学会主办,我校承办或协办的学术会议。
(三)我校科研人员参加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其它各级各类学术会议。
(四)我校科研人员受邀所作的学术报告或学术讨论。
(五)校内开展的各类学术研讨会、报告会。
(六)其它表述某种学术观点的活动。
第七条以下内容不属于学术交流活动:
(一)各类课程教学活动;
(二)为学生开设的实验、实习活动;
(三)各社团或非组织单位举办的学习经验交流、读书活动;
(四)其它教学或学习交流活动。
第八条第六条第一款中邀请专家为两院院士、学部委员等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第二款、第三款中参加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第四款中邀请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大学、国家级科研单位及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及省级以上学术团体的学术报告为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其它为一般学术活动。
第三章学术交流的管理
第九条学校学术交流活动的主管部门是科技处和社会科学处,并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科技处负责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社会科学处负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十条各院(部、所、室)负责与本单位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的安排与承办,并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分学术委员会的指导。
第十一条举办重要学术交流活动须履行如下程序:
(一)邀请专家讲学应至少提前7天提出申请,并填写《河南师范大学邀请专家讲学申请表》;举办各级学术会议,则至少应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并填写《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会议申请报告》,申请材料电子稿及一份由主管院长签字及单位盖章的纸质报告报送主管部门。其中举办学术会议还应出具由主办单位加盖公章的会议委托书。
(二)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举办该项学术交流活动; 并由主管部门在校园网“学术交流”专栏提前公告。
(三)邀请专家讲学。学术报告会后,各单位应提交学术报告会电子版照片及活动情况报告。
(四)召开重要学术会议。举办单位应提前将会议议程等相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应将会议级别及到会专家情况及时报告主管校领导,并协助学院协调校领导参会。会后举办单位应填写《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资助申请表》一份,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向主管部门提交会议通知、会议日程、大会交流论文目录、会议照片、会议签到表、会议决算报告等会议材料。
第十二条校内举办的一般性学术活动由所在院(部、所、室等)提出申请,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第十三条各院(部、所、室等)应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提出本单位本学期开展学术交流的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计划编制本学期全校的学术交流计划,并报请分管副校长审批。
第四章学术交流基金
第十四条学术交流基金由学校计划内财务提供经费,由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五条学术交流基金主要资助以下学术交流活动:
(一)由我校承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会学术年会。国际性会议必须能邀请到国际上该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会学术年会均必须邀请到国内该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二)邀请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基金项目会议评委等专家和博士生导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三)邀请国际上相关学科领域国外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学或学术报告。
(四)其它对学校有重大积极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第十六条各类重要学术交流活动的资助额度:
(一)由我校承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根据会议规模和学术影响,资助7万元-10万元;由我校承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根据会议规模和学术影响,资助5万元-7万元;由我校承办的省级学术年会,资助2万元-3万元。
(二)邀请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家千人计划等专家来我校讲学,每人每次资助6000元;邀请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委、国家级管理专家、社会名流等来我校讲学,每人每次资助5000元;邀请博士生导师来我校讲学,每人每次资助3000元;邀请国外专家来我校讲学的资助标准,参照国内专家资助标准执行。
(三)其它对学校有重大积极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的资助,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提出资助意见,报主管副校长审批。
第十七条各类重要学术活动资助程序如下:举办单位提交有关材料;报主管部门审核并由主管处长签署资助意见;报
请主管副校长审批;主管部门负责到财务处办理转账手续。其中,学术会议资助经费建立专门账户,按照财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专家讲学资助费用拨入举办单位酬金账户。
第十八条学校鼓励我校科研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外出学术交流活动经费由各学科、科研平台、基地等进行资助,资助标准及相关管理办法由各学科、科研平台、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五章学术交流责任
第十九条学术交流活动按照“分层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学术交流管理程序和制度,注重学术交流的效果。
第二十条各院(部、所、室)要对学术交流内容严格把关,不得有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的现象发生。对邀请专家和参加我校举办学术会议的代表,各举办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专家和会议代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证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一条对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和全校性学术交流活动,主管部门要做好学术活动的协调工作,加强对学术交流基金的管理。举办单位要按照办会相关规定要求,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合理使用学术交流资助经费。
第二十二条我校科研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要
注意加强与校外相关单位和专家的联系,积极宣传我校学术成就,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不得泄漏有关涉密内容,不得从事有损我校形象的活动。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科技处和社会科学处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校科字„2011‟9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长大国际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科技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社科处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页面】【返回首页】 更新时间:2008-6-20
第一条 为提高我校整体科技水平,增强技术储备和科技竞争实力,鼓励自由探索,支持申报国家基金项目、专利,鼓励我校科技人员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设立长安大学科技基金(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专利基金、学术活动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长安大学科技基金面向全校科技人员,是学校设立的专项科技经费,由学校科技管理费支持。
第三条 长安大学科学基金:
1、资助对象:
(1)项目申请人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年龄在45岁以下,所申请项目在次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申报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未获准,根据项目的评审情况给予跟踪扶植;对于基础学科教师的申报条件可适当放宽,对基础学科可适当倾斜。
(2)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基金。
2、资助额度:对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求在基金资助的同时,项目负责人须承诺立项后次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额度为每项0.5~1.5万元。对每年申报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未获准资助的项目,依据评审反馈意见,以同意资助的专家意见中“优”和“良”的情况,给予1~2万元的基金资助(最多不超过两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基金项目由所在重点实验室组织。
3、申报时间、方式及研究期限:每年四月份申报一次,截止日期4月30日;研究期限为1~3年。项目申请人须填报《长安大学科学基金申请书》一式三份,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统一递交科技处评审。
第四条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1、资助对象: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且所申请项目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资助方向相一致、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或各省级社科基金项目。
2、资助额度:每项0.5~1.0万元。
3、申请时间、方式及研究期限:每年申报一次,研究期限1~2年。申请人按申报通知日期填报《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申请书》一式三份,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统一递交社科处评审。
4、基金项目配套: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的研究项目,给予1:2的基金配套资助;协作研究项目,按实际协作经费,给予1:0.5的基金配套资助;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给予1:1.5的基金配套资助;对主持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给予1:1的基金配套资助。
第五条 长安大学专利基金:
1、资助对象:全校所有人员。
2、资助额度:学校持有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不含非职务专利)的申请费、实质审查费、复审费,知识产权专利纠纷处理费用;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费用。
3、申请时间、方式及期限:专利申请人在办理完申请手续后一个月内,持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交费发票到科技处办理相关费用的审批、报销手续。
第六条 长安大学学术活动基金:
1、资助对象:学校主办、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以学校为团体会员单位加入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团体会员会费和其它重大学术活动所需费用;国际性或全国性正式专业学术会议、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邀请学校参加的专业学术会议所需费用;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并与我校三大领域(公路交通、地质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结合紧密的全国性一级学会副理事长以上、二级学会的理事长单位,与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结合紧密的陕西省省级学会理事长单位所需费用;受学校或有关院(部)邀请,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所需费用;人文、基础学科教师受邀参加在国外举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所需业务费用,经院(部)审核、科技主管部门组织校学术委员会相关委员评审通过、校主管领导同意后,予以资助。
2、资助力度:国际性学术会议一般不超过5万元,全国性一级学会(校主干专业)学术会议一般不超过3万元,全国性一般专业学术会议一般不超过0.6万元,地方性一般专业学术会议一般不超过0.3万元。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资助。
3、申请时间、方式及期限:承办学术会议的申报时间为上年底;邀请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的申报时间为来校前一个月内;其他根据实际情况申报。所有申请者需填写《长安大学学术活动基金申请表》并附有费用计划和具体安排,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递交科技处备案。
第七条 长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1、资助对象:具有技术上的新颖性、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潜在效益,有望形成规模产业的项目;小试或中试研究工作已完成,技术基本成熟;已获准政府各类产业化项目资助或已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的项目;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工作条件及可靠的时间保证。
2、资助额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由有关会议评审决定。项目完成后一年内还清基金本金。
3、申报时间、方式及期限:申请者需填写《长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申请书》和《长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可行性报告》,提前一个月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经公开答辩、专家评审、领导审定后确定是否立项。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第八条 受基金资助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合同要求进行,主管部门对项目运行实行跟踪管理,并依据合同对项目执行情况实行监督,对督检不合格的项目,可采取缓拨、减拨、停拨后续资金或中止项目合同等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若改变研究内容,提前结题或延长研究时间等,项目负责人必须提前写出书面报告,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变动。
第九条 受基金资助的项目执行实行校、院(部、独立研发机构、部门)二级管理。各院(部、独立研发机构、部门)应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积极支持配合项目开展工作,保证项目正常实施。在每年年底,项目负责人须填写《长安大学××基金项目执行情况检查表》,全面汇报项目执行情况,保证项目良好运行。
第十条 依托基金资助项目,公开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或取得其它成果,应注明“长安大学××基金资助”及批准号。项目完成后需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并附有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公开出版的专著等成果,装订成册一式两份递交主管部门以备评审。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分享到 主 办:长安大学社会科学处 电 话:029—82334859(兼传真)地 址:校本部北院教学区行政楼六楼 Email:skc4859@163.com 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专项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促进学术交流,浓厚学术氛围,搭建我校专家教授与国际国内同行对话的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学校每年从“985工程”建设经费或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预算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各学院、各国家级研究基地举办或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
第二条 本专项资助对象为: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国外(境外)学者参加人数较多的国际学术会议;由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
第三条 本专项的资助条件为:
(1)会议主题所涉及的学科或领域,在学校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已形成稳定的学科方向和学术团队。
(2)与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相关。
(3)应有学校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或学术报告。(4)会议应有所在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5)会议地点原则上安排在校内。
第四条 会议主题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际学术会议须经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资助:
(1)各类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及各类研究基地等举行的学术委员会议。
(2)已从学校“985工程”、“211工程”其他建设项目中获得本次国际国内会议举办(承办)资助的会议。
第五条 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及建设任务的单位每年可申请一次。其他单位原则上每两年申请一次。
第六条 本专项资助金额标准为:国际学术会议每次资助10至20万元人民币;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每次资助5至12万元人民币。学校根据到会国外专家人数、国内知名学者人数及会议规模,确定具体资助额度。
第七条 申请单位应在会议举办前3个月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应提前1年向学校提交书面备案材料。书面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含会议名称、申报单位、会议时间、地点、规模及出席会议的国内外学者名单、会议内容及作用,500字左右);《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专项经费资助申请表》(附件1)。第八条 申请及审批流程为:自然科学类向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人文社科类向社科处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经科学技术研究院或社科处预审同意后,报发展规划办汇总。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须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签署意见后报发展规划办。发展规划办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经费预算,提出初步审批意见,最后报请主管副校长审批。申请单位根据主管副校长审批的经费额度,填写《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专项资助经费使用计划表》(附件2)。
第九条 资助经费管理
(1)本专项经费只能用于举办或承办的学术会议,具体开支范围仅限于支付会议场租费、车辆租赁费、会议餐饮费、会议材料制作、打印费等必要开支;国(境)外参会代表的国际差旅费、住宿费和本地交通费。不得开支会议组织人员劳务费、学生助理劳务费、参观景点门票等费用。
(2)申请单位举办会议应合理预算、勤俭节约,经费开支原则上为“以会养会”。
(3)如需为会议特邀专家发放演讲酬劳、咨询费等,须列入会议预算中,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开支。
(4)获资助的学术会议,其性质、规模、经费用途等不能随意更改。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更改的,须提交书面申请,经发展规划办初审后报主管副校长批准。(5)申请单位应于会议结束1个月内,凭《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专项资助申请表》、《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资助经费使用计划表》以及有效票据,按照学校财务相关规定在批准额度内核销相关费用。
(6)会议费用超出批准额度部分、不符合经费使用规定部分或未列入预算部分均不予核销。
第十条 申请单位应于会议结束1个月内,向社科处或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交不低于1000字的会议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会议背景介绍、会议具体情况、会议成果、经费执行情况等(有关内容可参照《湖南大学高水平学术会议专项资助申请表》)。
第十一条 申请单位要做好重大和敏感问题的预案和处理工作,申请单位的负责人是会议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发展规划办(重点建设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管理办法
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研究生学术交流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为进一步推动实施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积极构建开放的学术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共享国内外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不断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有效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研究生工作主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研究生院、财务处、国际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研究生工作主管院长组成。委员会负责学术交流项目的总体规划、指导和实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研究生院,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核、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助项目类别及标准
第三条 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主要是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研究生国内外访学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项目类别,学校为以上项目提供相应的经费资助,更好地搭建我校学术交流平台。
第四条 研究生学术论坛是指以学术论文交流、学术问题研讨、专题报告及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参加学术论坛,使研究生能够针对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研究生学术论坛一般在校内举行。
(一)申报要求
1.研究生学术论坛一般由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申报与举办,承办学院应具有相应的学科优势;
2.学术论坛主题要注重跨学科、跨领域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二)资助标准
学校每年对研究生学术论坛项目进行资助,每项资助经费8-15万元。
第五条 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是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建模比赛、创新设计、教学技能、案例分析、艺术展演、英语技能等竞赛形式而进行的主题赛事活动,目的为延伸研究生第一课堂的学习效果,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在校内举行。
(一)申报要求
1.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一般由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申报与举办,承办学院应具有相应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生培养规模; 2.创新实践活动一般应具有周期性、示范性和选拔性,对于通过竞赛可以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内外高级别赛事的项目,学校给予优先支持。
(二)资助标准
学校每年资助2-4项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每项资助经费1-2万元。
第六条 研究生访学项目是指我校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合作、交换生等形式,到国内外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访学,访学期间进行课程学习、科研合作、学位论文撰写等学习内容。根据访学地点的不同分为国内访学和国外访学。
(一)申请条件
1.申请人为我校在籍博士、硕士研究生;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3.能如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具有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潜质与能力;
4.申请国外访学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优先支持博士研究生进行国外访学;
5.申请访学研究生与接收访学单位之间应签订协议,明确学分互认、双方责任、义务及其他相关事宜。
(二)资助标准 1.参加国内(含港澳台)访学的研究生,资助往返交通费(限火车或汽车),访学期间资助科研补助1200元(人民币,下同)/月,国内访学时限一般为3-12个月。
2.参加国外访学的研究生,资助往返国际机票费和签证费,访学期间资助科研补助3600元/月,访学时限一般为3-12个月。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在校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一)申请条件
1.申请人为我校在籍博士、硕士研究生;
2.所参加会议应为本专业国内或国际的重要学术性会议;
3.参加会议的研究生须有会议通知或邀请函; 4.申请者提交的论文或摘要被录用,予以优先支持。录用论文作者第一单位须为河北师范大学。
(二)资助标准
参会研究生往返交通费、注册费(会务费)和签证费等费用在一定范围内(国内每人每次不高于0.5万元,国外每人每次不高于1万元)据实报销。对同一个在国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人。对会议主办方已提供相应费用资助的项目,学校不再重复资助。
第三章 项目申报与资助流程 第八条 提交申请资料
1.申报学术论坛、创新实践活动的学院应在每年11月份提出申请,申请学院提交《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资助申请表》;
2.参加国内外访学的研究生应在活动计划开始前3个月提出申请,提交《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访学资助申请表》;
3.参加学术会议的研究生应在参会前1个月提出申请,提交《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会议资助申请表》;
4.研究生申请参加国内外访学、学术会议需经导师和所在学院同意,并在申请表相应位置签字、盖章。此外,申请人需提供访学或参会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邀请函、论文或摘要录用函、协议书等。第九条 学院初审
1.学院应对申报学术论坛、创新实践活动的活动方案及经费预算等进行充分的研讨与审核。
2.学院对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申请情况进行审核,初步确定拟资助名单,并按规定时间将审核通过名单及申请材料提交研究生院。
第十条 研究生院复核
研究生院对学院提交的拟资助项目进行复核,并根据学校当年经费支持额度,确定拟资助项目名单,提交委员会审定。第十一条 委员会审定
委员会对拟资助项目进行审定,通过后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者,确定为资助项目。
第十二条 资助受理
1.学校按资助标准,将学术论坛、创新实践活动项目经费以专项经费形式划拨至承办学院账户。
2.参加访学、会议的研究生所需费用由本人先行垫付。交流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研究生提交交流总结并由导师签字确认后交研究生院备案,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张贴票据办理报销手续。
3.经费使用与报销按学校财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其他
第十三条 各学院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资助方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五篇: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特别重视教师培训与学术交流。为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我校于2013年3月开始,派遣教师积极参加北师大平台活动,旨在学习兄弟学校先进课堂教学模式、管理(包括课堂管理和学校管理)模式。
3月初,新教师陆续来到园区,参与学校建设,进行岗前培训。部分教师分别安排到北师大鄂尔多斯第一附属学校、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北师大包头附属学校听课学习。全体新教师于6月17日参加北师大组织的新入职教师培训班,7月初,第二附属英语老师将参加由北师大办学部和国际非盈利专业教育机构--美中教育机构(ESEC)联合开展的T.I.P全封闭英语口语培训项目,此次培训为期21天,致力于提高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水平及教学能力。ESEC将无偿提供我校教师每期3000元的奖学金资助(可抵培训费)。新教师岗前培训,充分发挥了北师大办学平台的资源优势,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北师大合作附校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教师个性化发展。
7月17日,鄂尔多斯空港园区管委会石占军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李玉海校长以及我校三位教师将受邀参加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附属学校工作会议暨‚论道休宁‛校长高端研修班。其目的在于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水平,加强高师合作办学交流,全面提高北师大合作学校管理干
部的整体素养,培养创新型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助力校长专业提升。参会培训费用,则全部由北师大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承担。
2013年5月10日我校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战略研究》‛并获颁发‚全国特色学校创建示范基地‛。学校受邀参加7月22日至26日在西宁召开的国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重点内涵解读暨全国特色学校创建与名校长办学成功经验报告会。因我校已获‚示范基地‛资格,故免6人学费。届时,我国教育届权威领导、专家、名校长们将聚集西宁,共同分享成功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探讨如何创建特色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搭建各省学校交流与合作平台。
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在外顶岗教学教师实习培训已满一年,工作期间表现出色,多人代表学校参加对外活动。部分表现优异的教师将于7月16日至28日参加在广州深圳举行的‚2013年全国中小学百名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研修班特邀专家、名师团队亲临指导,研修主题为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在北师大青岛附校顶岗教学的刘伟杰、薛娇在为期一年的顶岗教学中,表现优异,所带学科均取得良好成绩,受到北师大青岛附校嘉奖,将由青岛附校出资赴韩国交流学习。
7月17日至23日我校在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顶岗教学教师
李超、张利平将参加由鄂尔多斯附属学校组织的‚夏季青岛拓展夏令营‛,全程参与夏令营寓教于乐的拓展活动。
8月21日至27日,我校教师李林生受邀参加在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和日本共同筹办的‚2013东亚科技创新教育研修会‛,会议期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无偿提供场地、茶水点心等,不收会务费。研修会目的在于加强两岸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分享最前端科技教育成果,推动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不同地区科学教育合作与交流。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师资建设,我校交流活动主题不断创新,交流内容不断创新,交流形式不断创新。学术讨论和学术争鸣促使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源源不断产生。学校始终坚持思想办学、文化办学、课程办学、灵魂办学,多使教师开阔眼界,眼界决定境界,以学生为核心,将学生、学校发展作为落脚点,推动学校各方面不断完善,要求每位教师在对外交流的同时,取其精华,心系学校,最终将先进观念和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务教学和学校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