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研究论文
雨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水资源,轻污染,为城市水资源的补充与调节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时候,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在逐渐重视利用雨水与资源化的研究,且已经渐渐达到标准化以及产业化的环节。就现在的情况下,德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已经进展到了第三代,其特性是集成化的设备,构成了系列化的定型产品与组装式的成套设备。本文主要讨论了现在雨水利用依旧存在的问题及在各方面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帮助。
1、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
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例如波特兰或者西雅图,雨水全年为充沛状态,景观设计师就会常常通过对雨水花园的应用使城市的排水功能得到加强。在停车场之类的城市公共场所中,此类雨水花园可以十分有效的使收集到的雨水发挥功效。在注入广场的水体之前,雨水首先需要通过有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净化水塘,将水的净化与二次过滤完成,使水体的卫生状况得到保障。广场水面紧邻南部运河,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水网系统,给闹市区里的人们营造出一个主题为水的生态环境景色。
2、如何利用雨水
2.1加强雨水储存
雨水储存的装置,绿地里建设的蓄水池也是其中一种,所储蓄的雨水同样可以用于景观的灌溉或者是其他部分公园建设的公共用水设施,比如厕所中马桶的冲洗,马路上的洒水车等等。这是由于当雨水未注入水箱的时候,首先利用过滤设施去除污染物及碎片。将水管安装在蓄水池里,用以进行存储水的传输,或利用重力和水泵,把储存的雨水直接运至需使用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套溢流系统可以输送多余的雨水至指定的地方,比如较为干燥的土地或者用水的景观内。
储存且进行雨水利用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落水管截留。在较为传统的建筑内,积存在屋顶的雨水通常会通过下水管流至排水沟,之后再流到雨水井,最终流进下水道里,给管道增加了负荷。落水管的作用主要是将干净的屋顶雨水进行截留,进而让雨水不用流进已经超负荷的下水道系统,可以将屋顶的雨水再一次输入庭院或公园,或是雨洪种植池里,或是输送至蓄水池与储水罐中。管理人员能够依据自身及不同地点的情况选择安装容易或者复杂的系统。同样能够把落水管截留和建设景观结合在一起,特别适于在公园内设置,构建成别具一格的用水景观,加强公园的整体格调。
2.2加强雨水的渗透,将地下水有效回补
某些区域出现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时,将雨水进行回渗到地下的工作,不但能够将雨洪径流量减少,而且能够缓解地下水回补的问题,对于减慢城区雨水洪涝与地下水位的降低问题,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以上同样是可持续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各种人工或者自然渗透装置让雨水向地下渗入,使地下水得到有效补充。具体方法如下:
用透水砖替换不透水的地面砖,运用透水砖的缝隙收集雨水,在透水砖下设置过滤层,过滤层通常由碎石、砂砾、沙子构成。使雨水能够顺利的渗入到地下,还能够渗透渗水井。渗水井为一条埋在地下的穿孔管道,它的四周由碎石填充,有着收集雨水的作用,再把雨水渗透到地下。这种设施能够收集屋顶、停车场以及另外不透水建筑上的雨水,经过集水管流入渗透井内,将雨水管引入渗水井并渗入地下。
2.3通过绿化屋顶,使雨水继续利用
实验数据说明,屋面雨水的径流量正在进行有效的削减:绿化屋顶能够让屋面径流系数降低至非屋顶绿化的0.3,让排水的强度降低70%,在排水工程进行过程中能够将相对应的下水管道、以及溢洪管、储水池的尺寸都适当减小,节约建设经费。绿化屋面也可利用植物的茎叶来对雨水进行截流作用与种植基质的吸水将大部分的雨水进行储存,有数据表明,大概有1/2的降水滞留在屋顶。除此之外,绿化屋面排水层通常又能够当作蓄水层,过剩的雨水储存在卵石层里,在种植土干燥的时候,又能将其再吸入土内。
2.4建设景观沟,进行雨水的过滤净化
景观沟的意思是,在道路或者广场内设计排水的凹槽,里面种植了各类植物。景观沟的边缘位置设置了切口,雨水顺着切口淌进每一个种植池里。景观沟在创建收集、清洁、滞留、渗透等等功能的雨水收集系统,与此同时,也创建出了优美自然的街道或者广场景观。
景观沟可以使雨水径流消失或显著减少。通过利用污染物的过滤来使水质得到提升,回补地下水。在排水的大区域,景观沟的植物可以为建筑以及停车场提供树荫。植物还可以防止土壤受到侵蚀,给野生生物创造美观的栖息地以及视觉上的美感。一组或者多组景观沟系统可以对场地的所有雨水径流进行完全的处理,还可以节省城市雨水管道的费用。
3、雨水的积蓄利用
3.1雨水利用竖向设计
植物园的土方主要有两处来源,一为挖湖的土方,二为植物园建设的过程中,与场地外工地建设的土方刚好相遇,形成大规模的向外运输,构成了植物园多种多样的地形变更,且不用考虑土方量工程造价的问题。通过起伏的地形,对雨水的径流进行阻止,路经几个比较集中的地段,在水体附近进行汇流。
3.2建筑公园雨水的收集
建筑设计时包括了展览馆内的设计。与建筑屋顶的排水系统相结合,在公园内设置水池,让此水池不光具有观赏的功效,还具有蓄水的功能。且与落水管的截留相结合,构造出公园内的落水景色。公园的景观也得到了有效的丰富。
3.3道路雨水的渗透以及效益分析
植物园的设计是宽度2.5m,其主游路采取的是彩色的透水沥青,小游路采取的是透水砖,且用砂石作为道路的基层,使面层结构的透水设计得到有效的实施;停车场全都应用嵌草来铺垫;广场不必采取透水的材料,因为它可以采取坡度的设计,把雨水全部输送到广场中的景观凹槽内。在一些道路的两侧和广场的入口处,有由人工挖掘的整齐的景观沟,内部种满了菖蒲、水杉等植物,既对广场内的活动没有丝毫影响,又能够给广场增加一些特别的乐趣。在雨水过大的时候,可以利用溢水管把雨水输送到中心水面上。
雨水的利用在多方面均衍生出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利用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从而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雨水还能够就地吸取并加以利用,在有效利用雨水的同一时间,还能够对城市排水管的超负荷有些许减轻,减少收集污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排洪设施扩建的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出现了更加明显的间接的经济利益。从生态环境意义的角度上来讲,返还以及补给地下水,有效地降低了雨水径流,与此同时也能够对当地的小气候进行调节,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社会的意义来说,能够行之有效的加强城市的水资源提供,使用水开支得到节省,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續发展。
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已然充分的了解了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功能,在新城市的公园设计时,把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与整个绿地的用水系统的设计全部结合在一起,使雨水的可持续使用得到有效实施,继而进军将来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二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结合“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科研课题,基于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的思维,从整体和宏观角度考虑植物景观空间布局和建构,系统开展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优化设计研究,实现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的综合化,在公园植物景观的功能和艺术层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体系研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解析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与结构原则,从结构、空间等层面系统研究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过程;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和理解公园植物景观的构成,从而摆脱以公园植物为审美主体的传统思维模式,将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推进到由公园植物所形成的植物空间上,使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由装饰性的栽植和其他公园要素的配角转变为公园空间设计的主体,从而构建包括空间结构、空间意象在内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体系。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主要是以作者本人手绘分析图和实地考察的图片作为感性认识的基础材料,从更高层面认识和审视公园植物景观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改变了对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认识的视角。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公园植物材料的特殊性,论述了公园植物空间实体性要素的基本特征和构景、构成手法。从空间形态的限定要素、类型、构成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公园植物空间的特征,提出了植物空间结构的方式和空间意象的主体。将植物景观空间构景与空间构成相结合,探讨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方法。
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从植物景观所形成的空间入手,研究公园植物空间的建构,分析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构成方法,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奠定基础;借助现代空间理论以及点一线-面的处理手段,将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外部环境和人的视觉感知作用下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从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角度研究植物景观设计。其中,空间结构层面中阐述了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关系,空间营造的手法和空间结构组合的设计方法;空间意象层面分别从区域、界面、路线、节点和细部五个层次进行了研究。4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双秀公园、植物园、玉渊潭公园为调研基地,并以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工程实践项目对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结合“合于适用”评估方法,开展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在完整性条件下的设计研究,提出优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较完整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经济、高效、合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作 者:黄倩
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姓名:宋晓龙
学位:2007
研究方向:
语 种 :
分类号:chiTU986.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意象
机标分类号: TU986.2
城市 公园植物景观 景观空间设计 空间意象 空间结构 景观设
计 设计方法 物空间 优化设计 设计研究 空间构成 总体规划 机标关键词: 设计实例分析 设计体系 国家森林公园 要素 北京 八达岭 植物
材料 意象层面
基金项目: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黑
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作者单位】:哈尔滨欧亚之窗公园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生态建设
【分类号】:TU986.2【DOI】:CNKI:SUN:HLKX.0.2007-22-159
【正文快照】: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1以人为本,文化建园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庭园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园林小品等在内的结合体,都要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采用我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来组织和构建,使之成为自然和美的景观。公园造景的…
前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甚至会以城市公园数
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现代公园的产生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lm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休闲游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城市景观和防灾等方面的功能。
三、城市公园的层次及类型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改善和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针对城市公园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不包括组团绿地)、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等)、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一般来讲,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宜小于10ha,儿童公园面积宜大于2ha,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ha,专类植物园、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a,居住区公园面积宜在5-10ha之间,居住区小游园面积宜大于0.5ha。不同层次的公园用地规模、服务半径、设置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注:Ⅰ——园路及铺装场地;Ⅱ——管理建筑;Ⅲ——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Ⅳ——绿化园地。
四、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一)收集整理资料
1、边际素材
甲方对设计项目的理解,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还有可能与此相关的历史状况 从总体角度理解项目,必须弄清公园与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的关系,最好有最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城市绿地规划图。另外,必须注意总规及绿规中是否对将要着手操作的的项目有特殊要求。
与周围市政的交通联系,车流、人流集散方向。这对确定公园出入口有决定性的作用。基地周边关系,周围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有无名胜古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状况等。还有相关的周围城市景观,包括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另外就是周围居民的类型与社会结构。
该地段的能源情况、排污、排水设施条件,周围是否有污染源,如有则必须在公园设计中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当地植物情况。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资、观赏特点等。
数据性技术资料,包括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
一般情况下建造公园所用的材料需要考虑其来源,当地的施工情况也会影响公园的最终结果。
2、中心素材
首先必备的是基地地形图。
现状植被分布图
地下管线图
3、现场素材
如场所的围合性、视觉效果、视线走廊等,重点要形成对基地环境的感知。还要注意可利用、可借景的景物和不利或影响景观的物体,在规划过程中分别加以适当处理。现场踏勘可以纠正边际素材及中心素材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另外,设计者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
4、素材整理
整理工作应当达到这样的效果:设计者开始设计时尽量少翻看原始资料,大部分素材应该能够在设计者头脑中形成定性的印象。
(二)总体设计
1、定位
2、立意
3、构思
4、布局
5、总体设计图及文件
技术图纸……
表现图
总体设计说明书
总体匡算
(三)详细设计
1、出入口
2、文化娱乐区
3、观赏游览区
4、休息区
5、儿童活动区
6、公园管理区
7、详细设计图纸及文件
分区平面图基地剖面图
种植设计图竖向设计图
建筑设计图详图
管线图设计概预算
(四)专业服务
在公园设计中,许多因素是无法仅依靠图纸或文字来表达或控制的。设计师必须将现场指导作为整个设计的组成部分。
五、城市公园设计方法
外围法则
1、行为多样性造就环境的多样性
增加共有空间数量;扩大室外空间的宽容性(室外空间的多用途、多目的使用,室外空间层
次化)
2、尊重个人空间
3、尊重地域性空间
4、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性
5、“人看人,其乐无穷”
6、液态人流与边界效应
7、允许抄近路
8、满足自我表现
9、设置安全点
10、破坏性活动的抑制与诱导
11、经典形式美的法则: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
12、经典空间设计法则:围合与渗透、序列
浅谈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Elementary Discussion on Human Behavior and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人们最贴近、从中受益的公众范围最广,而且是发挥效益最大的绿地类型.通过对影响公园环境因素之一的使用者及其行为活动的调查,总结出人的行为活动类型及特点,并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规律.此外,在从人的行为角度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公园环境的设计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设计实践.作 者:
张灵博 陈珊珊 宋力 ZHANG Ling-bo CHEN Shan-shan SONG Li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刊 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分类号:
TU986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使用者 人的行为 景观设计
机标分类号:
TU9 TU2
机标关键词:
行为活动 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Urban Park 公园环境 城市园林绿地 类型及特点 设计实践 设计方法 绿地类型 环境因素 公园绿地 使用者 总结 效益 问题 挖掘 角度 基础
特茹河和特兰考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摘要:
特茹河和特兰考河公园设计完成伊始,PROAP工作室年轻的葡萄牙景观设计师们就因此迈入国际景观设计行业的前列。该项目建于1989年,由经验丰富的景观设计师Joao Nune与Carlos Ribas主持设计,随着1994年的国际公园设计大赛暨第98届世界城市革新设计博览会的举行,特茹河和特兰考河公园迎来了自身的第一次飞跃。(共12页)
第三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课程标准(模版)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25030612 总学时数:48学时 学
分: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二)课程目的
通过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掌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具备现场调查分析能力、综合思考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文字撰写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作业要求从中小型的城市开放公园着手,做到有创造性、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城市公园,确立主要的景观体系,突显绿色、生态、自然的景观环境,充分反映公园绿地环境的内涵,体现时代性和地方性特征。
(三)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实训作业两个主要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堂讲授主要包括城市公园的发展、功能分析、空间组织、构成要素等内容。实训作业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结合项目实际场地,掌握景观设计的图纸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创造性的设计出形象鲜明、满足大众需要、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园。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城市公园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概况,城市公园的功能及作用,城市公园的类型,为城市公园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并要求学生能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点,了解城市公园的规划标准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了解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形成背景及分类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公园规划的标准及设计要点。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公园的形成与发展
(1)课时
1、基本概念
2、西方与中国城市公园发展概述
第二节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分类
(1)课时
1、城市公园的功能
2、城市公园的分类
第三节 城市公园的规划标准
(1)课时
1、影响标准的因素
2、内容和规模
3、园内主要用地比例
4、常规设施
5、公园游人容量计算
6、公园绿地指标计算
第四节 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0.5)课时
1、本质:开放性
2、原则:可达性、休闲性、自然性
3、要素:自然、人工
第五节 城市公园设计趋势
(0.5)课时
1、更新设计要素、规划人的体验
2、对场地精神的体现
3、功能日趋综合
4、注重生态改善的原则
5、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认真收集并分析典型案例的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设计基地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城市公园功能分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公园的交通组织划分的标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功能分析
(1)课时
1、使用功能分析
2、年龄结构分析
3、功能分区与平面设计
第二节 交通组织
(1)课时
1、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2、道路分级、宽度与设计规定
3、铺装场地
第三章 城市公园空间体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城市公园空间的构成要素,空间的组织形式,并能运用城市公园空间的设计手法独立规划公园平面方案,提出相应的文字或图式结论,形成设计理念。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城市公园空间的构成要素及组织形式。教学难点:运用城市公园空间的设计手法规划公园平面方案。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公园空间的构成要素
(0.5)课时
第二章 城市公园的功能分析与交通组织
1、基本构成要素
2、辅助构成要素
第二节 人和空间的关系
(0.5)课时
1、人的社会距离和空间
2、空间需求的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
3、空间的限定
第三节 城市公园空间层次设计原则
(0.5)课时
1、空间层次处理
2、空间的变化
3、空间边界的划分
第四节 城市公园空间的组织与形式
(0.5)课时
1、空间的组织
2、空间的形式
3、城市公园空间设计手法
第四章 城市公园的视觉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公园视觉形态构成要素及视觉设计的组织原则,并能很好的运用到方案的设计中。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视觉设计的组织原则。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公园视觉形态构成要素。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公园视觉形态构成要素
(1)课时 笫二节 视觉设计的组织
(1)课时
1、视觉力与视觉平衡
2、节奏与韵律
3、比例与尺度
4、对比与统一
第五章 城市公园构成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公园中植物要素的设计;水体的设计亦要因地制宜,产生通透活跃、有层次的观赏活动空间,使之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景观小品的设计要因地制宜,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项目中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种类的搭配方法,水体设计的处理方式。
教学难点:绿化设计应结合平面布局、立体空间组织和视觉层次环境设计要求;选择或设计适宜的建筑小品,既要满足景观要求,又要方便市民使用;小品的设计,应考虑尺度、质感和色彩与环境相协调。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植物要素的设计
(1)课时
1、植物种类选择的规定
2、绿化种植的景观控制要求
3、游人集中场地和动、植物展区植物种植规定
4、种植设计要点
5、植物配置的空间层次
6、植物的空间配置形式
第二节 公园水体景观的设计
(0.5)课时
1、公园水体的设计原则
2、公园水体的设计要点
3、公园水体的处理方式
4、水体的形式
5、水体景观各构成要素设计
第三节 城市公园景观小品设计
(0.5)课时
1、建筑小品
2、环境小品设施
第六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程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公园设计的工作程序,施工图设计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程序,撰写调研报告,并能将所做项目以教学的方式向同学陈述、分析、讨论。
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公园中施工图的设计程序,并能运用相关设计软件绘制施工图详图。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设计工作程序
(1)课时
1、制定工作计划
2、基地现状调查
3、素材准备
4、编写计划书
第二节 总体设计阶段
(1)课时
1、确定设计主题
2、提出设计办法
3、草图阶段
4、总体设计
第三节 施工图设计阶段
(2)课时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竖向设计图
3、土方工程图
4、管道综合图
5、种植设计图
6、详图
7、水系设计图
8、道路广场设计图
9、建筑设计图
10、照明设计图 第七章 实践教学课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课题作业实践的方式,掌握城市公园设计的工作程序,施工图设计方法、图纸表达能力以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具备现场勘测的能力,撰写调研报告,并能将所做项目以教学的方式向同学陈述、分析、讨论。
教学难点:掌握城市公园的设计构思方法,施工图的设计,并能运用相关设计软件表达设计方案。
(三)课时安排:32课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场调研
4课时 第二节 城市公园设计构思
4课时 第三节 城市公园总体设计
8课时 第四节 城市公园施工图设计
8课时 第五节 设计说明撰写
4课时
第六节 方案汇报
4课时
三、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练习与实践,实施分阶段式指导学生的作业。
四、成绩考核方式
(一)本课程考核方式:作业考查。
(二)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平时表现(考勤、学习态度、课堂发言、平时作业)占30%;期末作业成绩占70%。期末作业要求方案具有创新性、图纸齐全、图纸装订规范。项目汇报要求语言表达流畅、声音洪亮、思路清晰、仪表大方得体。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1]谭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二)主要参考书目
[1]孟刚、李岚、李瑞冬、魏枢.城市公园设计(第二版)[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年9月.[2](加)艾伦·泰特著.城市公园设计(Great City Parks)[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4]王向荣.欧洲新景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第四篇: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情景,让人们的意境在公园的景观徜徉中得到升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4、突出“绿色”景观
一个优秀的公园景观设计应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不单单能满足当前人们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最起码不会对人类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是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也是为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负责。
第五篇:易尊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景观空间
城市中主要供休闲游憩的市民广场也可归人此类。城市公园的开放性体现为一种休闲型景观空间,与相对封闭的传统公园或商业陛的主题娱乐公园是有区别的。易尊景观设计,知名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推动者,首创全节点三维立体施工图.提供高品质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旅游风景区.传统的公园通过收取门票的手段,限制了进入人群的数量和频率;而主题娱乐公园由于大量商业设施的存在,往往成为刺激消费、满足猎奇心理的商业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以追求新的信息量为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呼唤一种更为普及和日常化的景观空间,一种与日常生活相耦合的景观形式。由于作息制度的调整和老年化社会的需求,人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特别是老年人,对休闲活动提出了更多要求。日前,许多传统公园通过设立月票、年票等手段来吸引老年人群,或是通过破墙透绿的方法将公园的绿色融入城市景观之中,公园开发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新建或改建的市民广场和城市游园进一步满足了城市人群休闲活动的需要。
城市公园历史性景观特征及物质空间的延续,公园肌理以及坚固、持久和弹性等其他物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历史性景观的恢复与更新不是历史性景观简单地罗列与再现,而是通过对场地当前现状和时间环境的空间结构——历史性景观空问结构、社会人文结构的比较分析,结合公众的参与,追求历史性景观的原真性和延续性的同时,整合历史人文风情与景观结构,审视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实现景观与历史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