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规划管理复习[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0-11-10 12: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务规划管理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务规划管理复习》。

第一篇:水务规划管理复习

水务规划管理复习

编制

精选 管理方案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水务规划管理复习

水资源: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该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能被利用。

水资源特征:

1、可以满足社会需求;2、可靠而稳定的水源; 3、可以人工调控;4、水质符合用水要求。

城市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1、自然水循环的人工特征明显,下垫面水文调节能力弱,产汇流历时短,地表产流系数大、地下水补给能力差; 2、社会水循环过程为区域主体水循环过程,供水主体源自区外或过境水; 3、用水高度集中,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高; 4、废、污水集中排放,污染负荷贡献大; 5、自然水生态人工化,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城市社会水循环的驱动机制

社会学机制:人口、社会结构、价值趋向 经济学机制:水权配置、产出效益、价格调节 管理学机制:效率-公平;服务-管制 生态学机制:流域水生态约束、城市水生态建设 城市社会水循环演进的基本特征

1、循环通量不断增大 2、循环路径不断延展 “ 取—用—排”过程延展为“取水—给水处理—配水—一次利用—重复利用—污水处理—再生—排水”。

3、循环结构日趋复杂 内部包括若干个闭路循环子系统,如城市再生利用子系统、企业循环用水子系统以及社区中水利用子系统等。

4、与自然水循环的分离特性日趋明显 管网改造减少了地下渗漏量,污水处理回用和循环利用减少了排放量。

我国分级城市社会水循环系统

小城镇模式:分散式、据点式水循环系统 大城市模式:集中分布式水循环系统

都市区模式:集中分布复合式水循环系统 城市群模式:区域一体化的水循环系统

主要水问题:1、水资源短缺;2、污染严重;3、水生态退化;4、洪涝风险。

城市的水资源问题

1、城市缺水严重;2、水质污染; 3、用水不合理,浪费突出;4、水资源管理混乱。

水务规划

概念:水务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

涉及内容:包括水文学、水资源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以及水利工程经济学等多门科学,涉及到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一切与水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

水务规划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总体目标 通过制定城市水务综合规划,查清水资源的现状,在分析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总体布

局和实施方案。

基本任务 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提出节水、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3、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4、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5、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水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的原则; 2、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3、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 4、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治水的原则; 6、坚持科学治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原则; 7、坚持科学治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原则; 8、坚持实施的可行性原则。

城市水务管理概念

是实行在城市区划内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即对城市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地下水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城市水务管理首先要求对城市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其次是对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科学基础是水资源以流域管理为基础的系统管理思想,实现以流域为系统、以区域为单元,流域与区域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

城市水务管理的历史

1、1988 年颁布第一部《水法》: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2、1998 年国务院规定:水利部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空(中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最早从深圳开始,于 1993年 7 月组建了水务局,对城乡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3、2000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重点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提倡污水处理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并纳入城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4、2002 年《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5、到 2002 年,全国成立水务局 744 个;有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单位 265 个。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的成效 1、有利于对水资源开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2、有利于加快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发展转变; 3、有利于水利自身的协调发展。

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的意义

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不仅考虑自然资源系统如何满足人类的水资源需求,而且要考虑如何调整人类的水资源需求,以谋求水资源供需平衡,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务管理的内涵 1、水安全保障 2、水资源供给 3、水环境改善 4、水经济建设 5、水文化建设 6、水生态修复 城市水务管理的原则

1、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2、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政、事、企分开的原则 4、权责一致的原则 5、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原则 6、按水资源特点对涉水事务进行行业管理为主的原则 城市水务管理的目标

1、统一管理水资源,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做好城市水资源规划,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提供依据 3、全面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供水管理,加速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5、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保证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提高 6、根据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 7、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城市水务现代化水平8、进一步加强各项防洪措施,确保城市安全 9、统筹规划,实施区域间调水,保证城市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10、保护、改善水生态与环境,建设国际化标准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水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防洪 2、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3、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 4、供水输水、的保证 5、排水的保证 6、污染处理 7、水环境与生态保护 8、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工作 9、制定水价 10、制定法规 城市化: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商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和城区面积的扩张,这一过程称之为“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

根据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城市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农村阶段:土地处在耕作和放牧状况。显然地球上大部分土地是处于这个阶段。

2、早期城市阶段:土地利用特点是大量修建城市型房屋,但仍有相当部分土地被原有植被覆盖。

3、中期城市阶段:住房、商贸中心、学校、工厂等建筑物大规模的发展和建设阶段,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用于街道、人行道的铺设,在大城市的郊区多属于中期的城市发展阶段。

4、后期城市:则是整个城市更大发展的结果,地面完全有人工建筑和一些其他设施所覆盖。

城市化过程对当地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

1、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城市地貌和排水系统的改变 3、水环境的改变 4、大气环境的改变

构成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水环境等水文相关的问题 城市的水文问题 1、对水资源短缺认识不足,水资源浪费严重 2、城市雨洪灾害问题 3、水环境和水质污染 4、城市气候条件改变 城市水文学:城市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着重研究城市及周围地区的水分循环,水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水与城市人群的相互关系。

城市水文学的特征

1、综合性

一方面是城市地区空间和时间尺度都很小,其水文要素的响应过程十分敏感;另一方面是城市化使环境的改变十分显着。这两方面的原因要求城市水文学的研究更精细,并且要考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的模拟模型。而流域水文学中常用的,经验性的集总式的模型,在城市化的研究中不大适用。

2、动态性 由于城市人口和物质的高度集中,加以近年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使水环境发生异常迅速的变化。一个自然流域的演变是缓慢的。而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水和环境都处在“动态”之中,分析研究城市地区的径流量、水质及雨洪径流过程都要考虑这种动态过程。具体来说,必须考虑这资料观测期间内城市环境已有的变化,及其对各种水要素响应过程的影响。

城市化影响城市地区水文特性的因素

1、城市地区的水文循环中包含的水量有相当部分是来自相邻流域,或来自地下含水层,或者是不经过河流而排泄。因此不仅是城市排水区参与了水文循环,而且,其他地区的水量也参与了本市区的水蓄循环。

2、城市地区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上修建引水、排水系统,等,创造了一个新的径流形成条件,从而使天然径流流速加大。

3、由于城市地貌的改变和空气的污染,造成降雨和蒸发趋势的变化。

4、由于不透水面积的比例较大,又开采大量地下水,从而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5、非净化和部分净化的污水集中排入天然水体。

6、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改变了天然水体。

以上所有变化都取决于城市化面积、人口、工业发展水平、用水量和供水系统等条件。

城市化影响降水的机理1、城市热岛效应

与周围乡村相比,城市气温明显偏高。其特征往往是城市中心气温最高,而向周围乡村逐步递减,在郊区递减速度较快。

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周围乡村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

造成城市热岛的原因主要为:

①人为热源

②建筑材料的热容性

③建筑结构峡谷形式增加接受辐射的面积

④大气污染增强了吸收太阳辐射能力 城市热岛现象会对水汽蒸发、空气对流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到降雨特性。2、城市阻碍效应

城市因为有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附近郊区平原大。这不仅能引起湍流,而且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静止锋、静止切变线、缓进冷锋等、有阻碍效应。使其移动速度更缓慢,在城区滞留时间加长。因而导致城区降水强度增大,降水时间延长。3、城市凝结核效应

城区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人们日常活动使得城市上空大气中尘埃比天然情况下高出几倍至几千倍,使得城市空气污染加重,为城区降水提供了更多的凝结核。城市化尤其使对流层气象活动增加,引起局部区域降水增大。

城市化影响降水的机制,以产生热岛和城市阻碍效应最为重要。至于城市空气凝结核丰富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认为有促进降水增多的作用。城市降水量增多,很可能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引发降水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后果,总的来说对城市经济生活是不利的。这种变化是难以控制的。

城市化对蒸发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条件下,蒸发的变化相当复杂。这时由于较大的受热量蒸发面积造成了蒸发能力的提高约高(5~20%)。然而,由于汇流迅速,城区可供蒸发的水量减少。作为粗略的近似,可假定城市与乡村蒸散发量之差别不超过蒸散发观测误差。当然也可能有例外,如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修建水库和增加植被,有可能造成蒸发量的提高。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1、对径流形成的影响

在自然流域内,部分降水通过植物截流、甜洼、下渗后形成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最终通过河川径流流出。汇流时间较长,洪峰流量偏低。

而完全城市化的流域,只有部分降雨耗于填洼蓄存,完全以地表径流汇入河道,流量过程较尖瘦,峰高量大,汇流时间大大缩短。

2、对径流水量平衡的影响

城市地区的年径流比同一地区天然条件下的年径流要大。

如果水循环不包括从外流域的引水量,那么,现代工业化发达的大城市,年径流量的增加量为 10~15%。

一般在年径流和水流情势主要取决于降雨量的地区,城市的的年径流可能是天然流域的 2~倍。

城市化对流域年径流的影响可用下式表达:R2=R0(A1-A2)+A2R1 R2——城市化条件下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R0——非城市化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区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R1——城市化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A1——流域总面积(视为一个单位); A2——城市化面积,是流域总面积的一部分。

城市化对小流域的影响可能比大流域大得多。

城市化对水文影响的分析1、统计检验方法

一般,城市化对水位和流量资料影响较为明显,可以采用水文统计中的t检验和F检验方法对水文样本系列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显着性检验。2、经验分析方法

①水文系列分析 对水位、流量、雨量系统的时间滑动平均分析,分析水文变量是否受到城市化影响。

②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城市化不同阶段年或次降雨径流关系的差别可以分析城市化的影响程度。

③峰量关系比较分析 城市化会引起洪峰~洪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对不同时期峰量关系的比较可以分析城市化的影响。

④相邻流域间同一水文变量比较 如果参证流域水文变量(R1)未受城市化影响,则两流域间不同时期水文变量关系变化可以反映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性

1、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财富集中,一旦发生洪灾,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等损失将会远远超过非城市地区。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洪灾更为严重,城市洪涝灾害损失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3、洪水灾害甚至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进程。

4、城市洪水灾害不仅对城市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较长时期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城市洪涝特点

城市洪涝灾害显着的特点是内涝,即外河洪水位抬升,城区雨洪内水难以有效排除而致涝灾;外洪破城而入并非普遍现象。

“洪涝不分”是城市防洪治涝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一个地区内洪涝水相互干扰,而且在一个城市中,外洪阻碍内涝排水,从而酿成涝灾。

城市防洪特点 1、城市防洪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扩大。

2、城市分布由分散的点向线和面发展。

3、城市化水文效应的不断增强。

4、城市现代化对交通、供水、能源、通讯、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5、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更为密切。

城市防洪的主要任务 1、制定城市防洪规划。

2、进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

3、开展防洪工程管理工作。

4、建立健全全国性的防洪预警、预报系统。

5、做好城市防汛、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城市排涝标准及其确定

1、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主要依据。

2、应综合考虑排涝系统的净效益、地区经济条件和发展,依据国家和地方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编制 原则

以防洪治涝为主,结合水环境治理,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工程设施,在加强工程措施规划的同时,兼顾非工程措施规划。

1、必须服从流域、区域总体防洪要求 2、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3、要与治涝规划相结合 4、工程措施要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5、要与交通、城建、环保、旅游等相结合 6、要规划与现状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的内容及方法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就是在研究城市洪涝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防洪排涝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排涝方案,从而确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防洪排涝规划设计的任务是

1、分析计算城区各河段现有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及加高提防和河道控制水位时的防洪能力,分析城市洪水出路及现有排涝能力。

2、调查研究洪涝灾害的历史、现状及其成因,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结合考虑现实可能性,选定适当的防洪设计标准和排涝标准。

3、分析研究各种可能的防范措施方案,提出城市防洪排涝整体规划方案,并拟定工程设计的任务。

防洪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

1、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防洪标准的选定及现有河段防洪能力的计算(根据控制水位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定河段安全泄量;根据各控制断面的流量频率曲线,确定现有防洪能力)

3、防洪规划设计方案的拟定、比较与选定(计算各方案工程量、投资、淹没、效益等指标;然后通过政治、经济、技术综合分析比较予以确定)

排涝规划设计的方法步骤

1、收集资料 2、确定标准 3、分析计算 4、筛选方案 5、上级审批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报告编制

1、前言:包括规划的缘由,工作分工等 2、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概况,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3、防洪排涝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历史洪涝灾害,防洪、治涝现状,存在问题等 4、规划目标和原则:规划的依据、目标、原则 5、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包括设计暴雨、设计洪水和治涝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及成果 6、防洪工程设施规划:防洪规划方案、防洪工程设施 7、治涝工程设施规划:治涝规划方案、治涝工程设施 8、非工程措施规划:包括防洪、治涝指挥系统,防洪、治涝预案,防灾减灾,清障规划及分、滞洪区管理等 9、环境影响分析 10、投资估算:包括依据及方法,规划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 11、经济评价:费用、效益、经济评价 12、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13、相应的附表及附图 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

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用水量和水源规划、水质处理工艺和水厂位置规划以及 输配水工程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供水 管网的合理布置

在进行管网布置时,根据供水区对安全程度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管网形式(树枝网或环状网),不管选择哪种形式的管网,一般都应通过技术经济计算,进行可比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求选出最佳方案。在进行方案比较时,不仅应充分考虑到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应充分考虑到发展和分期建设的可能。

在总体规划阶段,干管间距不宜过密,尽量控制得松散一些。可根据城市用地规划的大小及用户的分布特点,采用间距灵活的布置。用水量大、用水地点明确且集中的地管网可适当布置密些,用水量小且分散的地区,可适当布置松散些;小城市的管网应布置密些。按以上的原则,并考虑到路网干线的布置特点,干管间距一般可控制在 800-1200cm 或更大些。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取决于对大用水户和水流方向判断的正确性。因而在进行管网布置时,首先应对大用户、用水重心和水流方向有明确的认识。输水管的布置主要是定线和管道数量的确定。输水管定线应首先考虑布置在有利于重力流且适宜于管道建设的线路上。如果必须压力输水,应合理设计水泵的加压级数。

输水管的根数,应以管网的形式、供水的安全程度和分期建设的要求等因素而定。如果对供水的安全程度要求较高,输水管至少应布置两根,而且尽量使两根输水管离开一定距离。

对于山区城市,由于其地形特点,城市供水管网规划及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地形高差大,增大了供水管网的敷设及供水调度的技术难度。在进行城市供水管网规划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地形、城区布局及水源分布情况等采取合理的输配水方式,以节能降耗,保证城市供水的安全可靠。

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投资的大小及其可行性,而且要考虑工程所在地周边水体的水质要求,计算出设计年限的总降雨量、各种降雨强度的分布、能混合排放的污水达到允许排放要求的降雨强度临界值,以及临界降雨强度在设计年限内的保证率等,做到按气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合理选择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有 分流制、合流制两种。合理选择排水体制是确定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实用性和有效性。

在一个城市中,通常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这就形成了混合制排水系统。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是既有合流制又有分流制的混合排水体制。

在卫生条件方面,分流制系统优于合流制,而在建设投资方面,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管道长度大大小于分流制排水系统,前者一般比后者低 20%-40%。

排水管线的布局

排水管网的平面布局包括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地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也是污水管道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已有的研究表明,城市排水系统的最佳布局是将小流量路径减至最小,并将整个排水系统的总埋深 减至最低,且不增加管线泵站。在选取排水系统布局时考虑水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由布局优化得到的施工成本节省可能比只优化给定布局的设计要大得多。

排水管网一般是设置在市政道路下,同时设在市政道路下的还有电信、电力、煤气、供水管等其他市政管线。由于排水管常为重力流管道,管径较大,因此,当管线埋置发生矛盾时,原则上其他管线要避让排水管让排水管先行,但不等于弃其他管线于不顾。相对排水管管径而言,其他市政管线的管径较小,通常情况下,尽量安排从排水管上通过,这样可以减少其他管线的投资。同时,要求在进行排水管网设计时,在满足道路坡度的情况下,不仅要满足排水管道的敷土要求,还要考虑与其他管线交叉埋置时支管的管径及安全敷土的要求。从设计上与各管线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做到平面不相互矛盾、高程上不相互冲突,便于雨、污水主干管能顺利直铺,而不被占压和截断。

雨水的资源化

我国在进行城市排水规划时,没有确立雨水是资源以及“先利用,再排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紧缺,但另一方面却花巨资把大量雨水排走,使大量雨水资源白白流失。缺少雨水资源化的相应技术研究,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规划缺少有效的协调、缺少关于雨水利用的政策法规。

国外十分重视雨水的利用,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 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在城市排水规划中一直把它作为重要内容来加以研究规划。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经验是:首先确立雨水是资源,要“先利用,后排放”,然后制定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并在城市排水规划中,加强雨水利用规划和相应的技术研究。这些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排水规划很有借鉴意义。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雨水利用设备产业。其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并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另外,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在做排水规划时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从许多国家雨水资源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城市环境及水资源状况看,城市雨水的利用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持良好的水循环系统及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把我国的城市排水规划和雨水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合理地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并使之作为城市排水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用水特点

1、城市取水量占总的取水量的比例越来越大 2、工业用水量所占比例趋于减少,生活用水的比例相对增加 城镇生活用水特点

1、用水量增长较快。其增长率大于工业用水增长率。

2、用水量时程变化较大。

3、供水保证率要求高。

4、对水质要求高。

5、水量浪费严重。

6、生活废水水质污染程度小于工业废水,但污水排放量却呈逐年增长。

工业用水特点

1、随着科技进步及节水技术的应用,工业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逐年减少。

2、各行业用水对水量、水质要求相差较大

用水定额 概念:在一定期限内、一定约束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核算单元所规定的用水水量限额。

分类:工业用水定额;城市生活或居住区生活用水定额;公共建筑用水定额;市政用水定额等。

城市用水定额制定的原则

1、科学性、先进性、法规性和经济合理性; 2、简便易行; 3、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用水定额制定的基本方法1、经验法(直观判断法)

经验法,是运用人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通过逻辑思维,综合相关信息、资料或数据,提出定量估计值的方法的统称。

可分为:

①主观概率值法②调查法③“专家会议”法④特尔菲法。

经验法的主要特点:

优点:简单易行,省时省事,耗费较少,便于调整定额。

缺点:具有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结果不准确 适用条件:采用经验法时,对工作的设计组织者及“专家”素质要求较高。还需要有一定的客观基础(资料、信息、数据等)

其中调查法步骤:经调查专家得出先进估计值(a)、最大可能估计值(m)和保守估计值(b),据此计算用水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假定用水量满足正态分布,计算不同定额水平下的用水量。2、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把过去同类产品生产用水的统计资料,与当前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以制定工业用水定额的方法。

包括:二次平均法、概率测算法、统计趋势分析法

①二次平均法的基本思想:过去统计资料的平均值反映的是已经达到的用水水平(偏保守),二次平均值比较先进。

②概率测算法的基本思想:用“二次平均法”求得的定额需要经统计检验后判定是否为先进水平。概率测算法,即先知实现定额的可能性后,求定额值的统计分析方法。

③统计趋势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用水量是动态变化的,若其变化趋势可定量预测,则可确定未来指定年限内某实现概率相应的定额值。(首先还是要确定未来指定年限用水量的均值和均方差)

适用条件是:

①制定具有大量统计数据的生产用水定额(企业或行业生产用水定额); ②统计趋势分析,需收集到按时间(年份)序列变化的生产用水资料;

③要求较高的传统产品或大批量产品的生产用水定额。3、类比法 类比法是以同类型或相类似的产品或工序及典型定额项目的定额为基准,经过分析比较,类比出相邻或相似项目定额的方法,故也称为“典型定额法”。

根据类比参数的确定方法又可分为:①比例数示法②曲线图示法 ①比例数示法:是以某些执行时间较长、资料较多、定额水平比较稳定的产品用水定额项目为基础,通过经验法、技术测定法、理论计算法或根据统计分析法求得相邻项目或者类似项目的比例关系或差数制定用水定额的方法。实质是已知某产品用水定额,根据与其同类或相似产品的比例关系推算用水定额的方法。4、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操作工艺、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对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过程用水水量及其产量进行实际测算,并分析各种因素对产品生产用水的影响,以确定产品生产用水定额的方法。

城市生活用水的分类

1、城市生活用水 2、城市居民住宅用水 3、公共建筑用水 4、市政、环境、景观和娱乐用水 5、公共市政用水 城市用水量的预测方法(我猜可能考计算)1、趋势法(用历年工业用水增长率来推算未来工业用水量。2、产值相关法

把产值作为横轴,单耗或增长率作为纵轴,归分析描绘上实际值,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有一下四种形式:

lg lg1 exp(lg)y a x by ax by aayb c a   其中 y—单位用水量(增长率);x—产值;a、b、c—常数。3、用水增长系数法

用 Z1、Z2、„、Zn 表示各行业历史上相邻的工业产值; 用 Vt1、Vt2、„、Vtn 表示各行业历史上相邻的工业产值; 则增长系数 r 为 4 4、万元产值用水量5、城市人均综合取水量指标法6、分块预测法

分块预测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原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要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城市(或地区)。

②电力工业和其他一般工业分块预测。

③特殊工业用水需分别预测。

水价政策

我国的用水水价长期偏低和征收不全不利于水工业的良胜发展。制定水价管理政策时,应当兼顾到以下几点:

1、合理划分不同行业的水价标准 2、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 3、采用累进制水价 水价改革

水价改革总体指导思想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水利和城市供排水事业发展,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染防治的水价机制和管理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基本原则:

1、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充分体现供水的商品价格,使水价达到合理水平; 3、将水价改革与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造供水设施、推行科学节水制度结合实施; 4、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需要,兼顾社会各方面的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内容:

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 2、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折旧、维修费的使用方法 3、改革城市供水管理体制 4、改革农村供水管理体制 5、强化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6、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 7、为了优化水源结构 取水许可制度 概念:指国家通过立法确定的,取水单位和个人只有在获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许可,并遵守取水许可所规定的条件,才能使用水资源的一项制度。《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 所称取水,是指利用水工程或者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

取水许可程序

申请取水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取水许可申请书 2、取水许可申请所依据的有关文件 3、取水许可申请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时,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文件 取水许可论证

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取水水源论证 3、用水合理性论证 4、退(排)水情况及其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5、对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分析 6、其他事项 论证内容:一是具体技术论证,需要论证建设项目用水量的合理性。二是要为组织论证报告书审查及管理提供评价和决策参照。

节水宣传教育与政策法规

1、节水——节约用水。

2、城市节水——分为工业生产节水和居民生活节水。

3、城市节水管理——执行节水政策法规,推行和推广节水技术,实行节水的经济管理。

与水有关的重要纪念日

“世界水日”每年 3 月 22 日 “中国水周”每年 3 月 22~28 日 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并确定每年 7 月第一周为“水法宣传周”。

从 1991 年起,我国还将每年 5 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节水管理的政策法规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条例》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城市用水定额管理办法》 节水器具设备的节水方法

1、限定水量

2、限定(水箱、水池)水位或水位适时传感、显示 3 防漏、限制水流量或减压 4、限时 5、定时控制 6、改进操作或提高操作控制的灵敏性 7、提高用水效率 8、适时调节供水水压或流量 节水的设备

1、限量水表 具有水量控制功能的旋翼式水表,投“水币”后方按量供水,量到水止,兼有计量、限量双重功能。

2、水位控制装置 水位控制装置是各类水箱、水池和水塔等常用的限制水位、控制流量的设备。水位控制装置分为两类:水位控制阀、水位传感控制装置。

3、冲洗与洗涤的节水器具 ①节流水龙头:节流水龙头设有“节水阀心”、“节流塞”、“节流短管”的普通水龙头,可减少人们无意识浪费水量 ②节水型大便器 4、淋浴的节水器具 ①冷、热水混合器具(水温调节器):事先调好水温,只要冷、热水管路水压稳定可随时启闭,不必再调水温。

②淋浴用脚踏开关:节水效果显着,但是使用不很方便、卫生条件差、易损坏。

③电磁式淋浴节水装置:这种淋浴节水装置克服了脚踏开关的缺点,其节水效果更加显着。

据统计,其节水效率约在 48 %左右 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内部冲洗厕所和其他杂用水的一种方式。

中水水源集流的三种方式

1、全集流全回用方式 即建筑物排放的污水全部集流,经处理达到水质标准后全部回用。

2、部分集流和部分回用方式 即优先集流不含厕所污水或不含厕所和厨房污水的集流方式。

3、全集流、部分处理和回用方式 这种方式是把建筑物污水全部集流。但分批、分期修建回用工程。

中水处理系统的三种形式

1、建筑物自身处理回收利用方式 将洗涤水和冲洗用水等优质生活杂用水集中后经预处理然后流人再生水的蓄水池,供建筑厕所冲洗水等用。

2、集中的楼群小区,集中处理回收利用方式 生活污水被汇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后,再经过滤、消毒等深度处理,通过中水道系统的干管接到各楼层的厕所大便器水箱,供冲厕用。

3、城市地区性的回收利用方式 把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送到城市净水厂,经处理后,送到中水道系统,供工业区或住宅做非饮用水。

城市雨水利用和农村雨水利用的区别

与缺水地区农村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不同,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轻城区雨水洪涝和减缓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作用。

城市雨水的利用

1、城市雨水渗透(间接)

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让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技术。还有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和海水的倒灌等多种效益。可分为分散渗透技术和集中回灌技术两大类。具体措施有:渗透地面、渗透管沟、渗透井、渗透池(塘)、综合渗透设施。

2、雨水集蓄利用(直接)

包括: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3、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生态园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是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这种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海水淡化的方法 和特点

海水利用主要有 3 3 个方面

1、是海水代替淡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杂用水 2、是海水经淡化后,供高压锅炉使用,淡化水经矿化处理作饮用水 3、是海水综合利用 工业节水的途径1、系统节水

也就是提高工业生产用水系统的用水效率,即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程度。

主要包括改变生产用水方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2、工艺节水

①采用新工艺方法、流程和设备。

②少水、无水生产工艺。这些工艺已在制革、纸浆工业中应用。

③清洁生产 ④发挥经济规模效应 ⑤产品结构、工业布局及其他因素 3 3、管理节水

通过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和其他途径以减少水的损失,减少淡水或冷却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等组成,是一项多学科、高技术、跨部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都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并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另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还包括知识。

S GIS 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GIS 迅速地发展变化着。同时,随着人类需求的增长,GIS 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1、从总的系统角度看 GIS 的发展方向 ①GIS 标准化 ②GIS 网络化

③GIS 全球化 ④GIS 大众化 ⑤GIS 数据商业化 2、从系统内部的角度看 GIS 的发展趋势 ①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 ②数据自动输入技术

③与遥感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④GIS 的智能化

⑤GIS 应用模型开发

⑥加强 GIS 教育

S GIS 的功能 1、数据输入、预处理 2、数据编辑 3、数据存储与管理 4、数据查询与检索 5、数据分析 6、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 7、数据更新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1、GIS 的硬件设备 2、GIS 的软件 ①计算机系统软件 ②GIS 系统软件 ③应用分析程序 ④其他支持软件 3、数据

①GIS 的操作对象为空间数据

②空间数据特征:几何、属性、时间;

③空间数据组织:矢量结构、栅格结构; 4、GIS 人员

信息管理、管理、咨询、数据整理

第二篇: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摘要: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解。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一)、改革认识不到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改革的主动性和深度不够,有些地区改革进展较慢,而在已经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地区,也可能存在着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浮于形式的问题,改革后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二)、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主要表现为上下不对口、左右不协调的问题。如部分地区上下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一,带来了行政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同时,水务一体化改革要打破水务管理上原有的条块分割,要重新调整相关涉水部门的管理职能,会触及到一些部门的既有利益,如何理顺水利、城建、环保等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需在实践中不断适应调整。

(三)、投资渠道不畅,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区政府机构职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导致水务基础设施政府投资主体缺位问题更加明显,原有的投资渠道没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又没有建立起来。水务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外资以及金融资本等吸引力不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水务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四)、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滞后,水务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水务国有资产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特点,以及相关经济政策还不配套,使国有水务资产管理改革面临着一些难题。在推动水务市场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水务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继续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仍然是许多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亟待完善。一些过去的行政法规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急需修订完善,同时,新的形势还要求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来保证改革与发展的有序进行。

(六)、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公众参与管理和监督不够,水务技术规范标准有待补充完善。

四、解决措施

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开拓进取,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快水务一体化改革步伐。要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落实治水新思路的必然要求,要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解决我国水多、水少和水污染问题的高度,提高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快改革步伐,真正实现城乡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

(二)、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在改革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勇于探索,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水务改革模式,才能不断理顺城乡水务管理体制,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现实需要但还缺乏的政策法规要加快建立健全,对一些过时的要及时修改完善。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水务市场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四)、健全水务投融资体制。按照有进有退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投资范围,加大公益性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水务企业的国有资产出让收益、经营权出让转让收益等,要用于水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水务投资环境,加快形成向水务产业倾斜的投融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水务设施利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力度。

(五)、推动水务市场产业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准确定位,要从直接管理企业向市场监管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政策引导,间接调控,强化监管,组织制定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六)、深化水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水务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使水务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切实保证落实水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五、结语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特性,而自然循环、可再生性是水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基本自然属性。水的自然属性要求把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遵循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利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三篇:水务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述职报告的要求,现将一年来履行公职及其它相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议:

一、依法履行职责方面

水务局是2001年机构改革的新建局,人员来自各个方面,作

为第一任水务局长,我重点强化三大意识,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地以水务工作支持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己任,水务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我在系统内反复强调,不谋全局就不足谋一隅,水务工作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的经济发展,要在积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局的共识,从而自觉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发展确定自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是海堤围护起来的城市,海堤是捍卫城市安全的重要生命线,我刚到任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堤围“防洪标准低、运行效率低、管理水平低”的问题突出,这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隐患,更严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为了确保市委、市政府“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目标的实现,我确定了在5至8年内完成建设西部主要堤防的任务,并在全局内提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的口号。在筹资难、拆迁难、建设难等多种不利因素下,我们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海堤建设工程,并纳入了全省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提出用堤围防护费抵押货款,跑北京,到省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目前,总投资24亿元,建设200公里高标准堤防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已由准备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总投资1.84亿元的白蕉联围项目已完成了一二期施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防洪抗灾的保障。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水务工作,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水务体制正处在传统水利工作向现代化水务事业转化的变革时期,我试图在这一变革中把握好三大转变,即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向水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转变;从以工程建设为主的水利向以资源优化配置的资源水利转变;从城乡水资源分割的管理体制向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转变。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力图克服水利工程长期以来“重建轻管”、机构臃肿、经营粗放的状态,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制度,初步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工程维修养护的社会化。既提高了全市堤围、水闸的管理养护水平,又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第二,用市场化的模式理顺排水机制,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在污水处理实现了特许经营后,我又积极探索和世界接轨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即维护了社会利益,又按照合同兼顾公平。同时组织力量对全市污水管网进行了大摸底、大梳理,制订了相应的建设方案,经政府批准后,总投资近4个亿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排污渠截污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第三,整合资源,让水利设施为供水服务,让城市供水为农村服务。水利设施和供水设施原来分属水利和城建部门,相互分割。水务局成立后,我就大胆地尝试“让水利进城,让供水下乡”,我通过水利的优势,预测水情,控制资源,置换前山河的水质,为咸期抽抢淡水创造条件,确保城市供水。同时利用城市供水的优良资产整合农村供水资源,有效地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市西部农村改水难的问题,让农民喝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放心水”。第四,大胆借用外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实践中,我感到要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水利设施的落后状况,单靠我市的自身力量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利用体制的优势努力创造上级机关支持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多次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近年来,我们得到了上级近3000万元的水利资金支持,今年,在市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我们努力运作,又将乾务、小林两个联围共18亿的投资纳入省上报中央的打捆项目,待中央立项后,我们将获得大数量的资金支持。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至高责任。水务行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用事业,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因此,我始终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每当咸潮来临,我总是提前进入情况,组织做好资源统筹和供水应急预案,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保障城市供水,同时,又大力展开宣传,在全市形成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去年,我们平稳地度过了1961年以来的第四个枯水年。今年,我们又面临着广东省连续三年的干旱,特别是上游水利建设给我市咸期抽取淡水造成了极端困难的情况,为此,我五月份就敏锐地意识到今年咸期供水的严竣形势,并于5月和9月亲自组织有关部门和省水文专家研究咸潮问题,提前启动了咸潮预警机制,准确地评估今年的咸潮,并带领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协商解决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各项措施已经在紧张有序的实施中。作为水务局长,为保障城市安全、可靠的供水,我将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述职报告《水务管理局局长述职报告》。同时,我还兼任市三防副总指挥,具体协助市领导组织全市的三防工作。一方面,我组织修订了三防预案,落实强化了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另一方面,每当台风暴雨来临,我都当好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精心组织,科学决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到哪里有灾情,自己就出现在哪里,当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二、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的情况,以及落实办理市人大代表的有关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

我担任水务局长后能认真地贯彻执行宪法、水法和防洪法,特别是认真履行水法、防洪法赋予我们的职责。对于人大提出的议案和人民代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我从思想上一直认为这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今年我局共收到人大议案和建议20份,为了给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在全局多次主持召开人大议案办理工作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并列出解决时间表,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跟踪,件件有回音。我还主动约请了部分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意见交换,以便更好地了解代表意图。与此同时,我时刻注意自觉地接受人大的监督,特别邀请人大领导多次对重点工程、民心工程、三防工程进行检查,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防汛中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落实。我们落实了珠人常20031号函件,将斗门西安大泵站工程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安排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形成了中水回用和排洪渠管理的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西水东调的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总之,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不但要使党委、政府满意,取得上级的支持,更要使人民群众满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勤政廉洁及改进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情况

水务局肩负着全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水利防灾减灾、三防等工作的重任,为了能够保护城市水安全、保障城市可靠供水、维护**的美丽环境,我从未敢懈怠!我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同志们不能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首先,我着力打造一种精神,在总结水务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我提炼出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水务精神,以激励全体干部开拓创业的激情,并在全局上下形成共识,同志们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面对人手少、困难多、压力大的现状而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第二,水务工作的特点是投入大,项目多,今后几年内我们还将在水务工程上投入巨资,因此,防微杜渐、反腐倡廉,避免出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的发生,是我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我经常在全局开展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教育和讨论,另一方面,力图建立一种防止腐败发生的机制,我主动邀请纪委、监察局、检察院共同商讨在水务系统内建设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工作机构,制订运行机制,特别对工程招投标、项目变更、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确保阳光工程。第三,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潜在能力,我在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使每个同志、各级干部有职、有权、有责,要求同志们敢闯、敢试、敢创新,要善于把上级领导的意图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主动为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承担责任,做到兼容并蓄,从而使全局干部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局上下形成了一种“批评空谈者、鞭打是非者、支持实干者”踏实干事的氛围;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搭建了一个“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技术优先的工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结以往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自己党性锻炼不够,在工作繁重的时候,有过松懈的思想,有时得过且过。在廉洁自律方面,与中央、盛市的规定尚有一定差距。第二是面对复杂的管理事务,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有畏难情绪。如排洪渠的管理、前山河整治等问题,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历史原因,造成烂尾多,脏、乱、臭,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热点。对此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思路,缺乏积极、有效的动作。第三领导艺术和能力特别是平衡协调上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要继续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更自觉地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实现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和思想作风的大突破,真正做到创新作风,勤政为民。

在今后5年内,我一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带领水务系统的全体同志彻底解决城市供水受咸潮影响的问题;基本完成西部主要堤围的建设,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力,建设美丽生态**。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作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谢谢大家。

第四篇:交通规划复习

第一章 总论

交通规划定义 交通规划是通过调查、评价、预测与规划等工作,明确一段时间内交通发展目标,部署具体的交通工程实施项目。

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 1.局部治理 2.交通需求预测 3.环境保护 交通规划的分类

按规划性质: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专项交通规划

按规划范围:区域交通规划 局部交通规划

按规划年限:长期、中期、短期交通规划

按移动对象:客运、货运交通规划

按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内容

1.交通调查、评估与现状分析 8.行人与自行车交通 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9.道路系统 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10.停车系统 4.交通需求预测 11.交通信息化 5.城市交通系统组织 12.近期建设 6.交通枢纽 13.保障设施 7.公共交通系统 交通规划的程序

1.总体设计

2.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

3.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预测 4.进行专项交通规划 5.规划的评价与实施

货物流动调查 物流调查是调查货物流动以及物流相关设施的情况。机动车OD调查 机动车OD调查是调查激动车辆的起讫点情况。

断面交通量调查 交通断面调查是调查某一交通断面上的具体交通流情况。土地使用 在城市中,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使用强度 根据需要选取不同指标:人口密度、单位用地产量、商贸分布指数等 地租模型

地租模型的假设:单一市场条件、线性交通条件、均质用地条件

核心思想:用地的开发价值是其产出效益与运输成本的差值

结论:影响城市用地开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成本,越是靠近市中心,土地的开发价值越大,使用强度越大。由市中心到市郊,土地的使用强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开发模式,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布,由市中心向市郊降低——放射状路网。交通需求 土地使用产生的空间移动需求 运输供应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 L—T模型

服务模型J:Q为自变量,T保持不变,S随Q而变,成反比关系

需求模型D:S为自变量,L保持不变,Q随s而变,成正比关系

T不变,扩大L,即运输条件不变,发展城市规模,则D线向右平移,交通情况恶化。

L不变,扩大T,即城市规模不变,改善运输条件,则J线向下移,交通情况改善。第二章 交通规划调查

交通调查 包括交通需求调查 交通供应调查 交通运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的内容 住户特征 个人特征 车辆特征 出行特征(对象是居民住户,包括家庭户和集体户)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路段流量调查 交叉口流量调查 延误调查 车速调查(对象是路段与交叉口内的交通流)

出入境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出入境道路交通量调查 出入境道路出行特征调查(对象是进出境的机动交通流)

公共交通调查的内容 客流调查 乘客出行特征调查(对象是境内公交和轨道交通的乘客)出行 交通实体由起点到讫点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的特征 具有出行目的,利用交通工具,使用城市道路

出行的端点 每次出行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统称为出行端点 出行端点=出行次数×2 主导出行方式 出行过程中可能更换交通方式,但由于出行目的不变,作为一次出行,其主要采用的交通方式成为主导出行方式(特点:在时间,距离,费用 中占出行主要部分)出行链 个人一天出行的全部出行行为

基点 一个出行循环的起始点和回归点(包括家庭基点 工作基点 中转基点)小区形心 小区出行端点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 连接各小区重心的连线,密度表示出行次数

主流倾向线 即综合期望线,若干条相近的期望线合并而成,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出行产生 家庭出行的家庭端及非家庭出行的起点

出行吸引 家庭出行的非家庭端点及非家庭出行的目标点

分隔核查线 用于校验OD调查成果在区域内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用以测定穿越该线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OD调查信息的编码 分为三个部分,家庭信息 个人信息 出行信息 出行信息包括时间目的方式和起讫点(其中出发时间为整数)

抽样调查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顺序随机抽样 分类抽样 群体随机抽样

交通分区 理论上要求交通分区具有土地使用性质一致,土地使用强度均匀,出行特征相同的性质

交通分区的原则

1)有一种主要土地使用性质 2)居民出行有一种主要特性

3)分区界线尽量与行政区划线相吻合 4)尽量迁就自然或人工界限

OD调查方法 家庭走访法 表格调查法 电话询问法 混合调查法平均出行时距平均出行时距是反映城市交通便捷性的重要指标

第三章 交通网络分析

关联矩阵 描述线图中点点间的连通情况的矩阵

连通图 若从图的一个顶点经过若干条边总能到达图中的其他任意顶点,则称这个图为连通图

自回路 由一个顶点出发仅经过一条边有回到原顶点 顶点的度数 与某个顶点相关连的边数 图中的基本定理

1)若图有n条边,则图中的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2n 2)当平面图的顶点数v>=3时,图的顶点数和边数n满足:n<=3(v-2)3)拥有v个顶点的平面图,其边数最多不超过3(v-2)条 最短路径 边长之和最小的那条路径

树 图连通且有v个顶点,若T是图的一个有v个顶点和v-1条边的子图,则T是图一个棵树

最短树 在图G的森林里,由从任意点V0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生成的树,称为G中以V0为根的最短树

合理路径 若路径的后端点标号大于前端点标号,则该路径为合理路径 城市道路网络 连接城市各类用地的骨架,城市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 路网的功能结构 交通运输空间供给和公共活动空间供给 功能网络区分依据 交通功能和公共空间功能

网络骨架的特点 行车速度快,车辆多,车道宽,行人少,线形设计满足高速需要,两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设施

网络毛细血管的特点 车速较慢,行人较多,车道宽度较窄,车辆两侧多布置生活服务的吸引较多人流的公共场所和停车场地 弹性出行和刚性出行的区分 出行目的

城市道路功能的基本层次 分三级,第一级是交通性道路,第二级是集散性道路,第三级是生活性道路。第一级通过性极强的出入境,过境,长距离交通,两侧严禁开口;第二级通过性和集散性并重,少量开口;第三级集散性极强,以达和离为服务目的 城市道路等级 分四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道路网络布局形态 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道路衔接的原则 次要让主要,低速让高速,生活性让交通性,越级不交叉,适当分离 道路网络拓扑结构 组成道路网络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拓扑抽象方法 原始法 对偶法

单位流率 在网络上的所有起讫点对之间分配一个单位流量,则每条路径上分配到的流量称为该路段的单位流率或流量分配率

线权 等于路段的使用概率乘以上游节点的点权 点权 等于上游路段的线权之和 单位流率的表示

QijLW(i,j)PW(i,j)Qj

第四章 交通需求的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相关系统的历史、现状资料及外部相关系统未来规划资料,预测交通系统未来需求

交通需求预测地位 是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预测结果是否科学和符合实际影响到交通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

a.城市未来各个交通分区的出行量 b.未来各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 c.城市未来的出行结构 d.城市未来路网上的交通流量

预测目的 为城市制定交通政策,规划交通工程设施及安排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提供定量的分析依据

预测模式 四大板块,四个阶段 四大板块——调查、分析、建模、预测 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出行生成预测 利用分区未来的土地使用强度预测未来的出行生成量 出行生成预测的原理 交通分区的出行量是土地使用的函数 出行量生成模型 出行率模型 交叉分类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家庭类别模型 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按某些特征将家庭分成若干类,依据od调查数据,按家庭类别统计每类家庭的平均出行率,由此推算分区的出行量 分类依据 找出具有相同出行特征的集体

出行分布预测目的 得到未来各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出行分布预测模型

1)增长系数法

常增长系数法 各区之间的出行量和吸引量增长系数相同

平均增长系数法 两区域之间的出行量与两分区的增长系数相关

福莱特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与所有相关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系数相关

底特律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增长与所有分区的增长有关,这种相关是阻挠性的 福内斯法 当分区的出行发生量增长系数不等于出行吸引量增长系数时 2)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的优势 增法没有考虑分区之间的阻抗的影响,当目前出行量为0时无法预测

总量平衡约束

半约束(出行量或分布量依次相等)全约束(出行量和分布量依次相等)分布系数 实用模型 3)机会模型

竞争机会模型 介入机会模型 4)熵模型

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是指将两个分区间的出行分布量Tij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加以分配,以确定各种方式所承担的比例

出行结构 一个城市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所组成的比例数据集合 方式划分的四种方式

1)方式划分与出行生成结合成一个阶段 初始出行分布量按照不同方式统计

2)方式划分为第二阶段 全方式得到现状出行矩阵后,经方式划分形成m个现状出行分布矩阵

3)方式划分与出行分布结合成一个阶段 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出行分布预测,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4)方式划分为第三阶段 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一个出行分布矩阵,经过方式划分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综合效用 出行方式的综合效用是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及安全、舒适、便捷等特性的函数 交通分配 是指将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 交通分配法的分类 单一路径/多路径法 容量无/有限制法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包括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货运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停车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远近分离原则、通达分离原则、快慢分离原则、容量控制原则

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 首先应满足人流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的风貌、历史、传统,为地上地下管线工程及其他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日照通风和城市救灾的要求。快速路规划

为快速、大量、长距离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

1)人口200w以上,距离30km以上的带状城市 2)严格控制沿路的交叉口数量及形式 3)不设非机动车道

4)不设公共设施的出入口 主干路规划

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连接各区的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 2)不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次干路规划

介于支路与主干路之间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

1)宜设置大量交通线路,广泛连接城内各区

2)两侧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服务站

支路规划 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可设置公交线路

环路规划 穿越市中心的车辆过多时,设置环路,等级不低于主干路 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 具有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双重功能 道路网络的基本形态 方格型 放射形 环形放射形 方格型网络特点

1)道路使用均衡 2)不会造成复杂交叉口 3)交通分配较灵活 4)街道严整,有利于建筑物布置

环形放射形特点

1)市中心可达性好,有利于形成吸引力强大的市中心 2)有利于外围市区与郊区相互联系,疏散过境交通 带形道路网特点

以中间的干道为主轴,两侧各有一条辅助干道,以三条路为主要脉络和一些垂直的支路,组成类似方格形的道路网

道路网络规划的内容 道路等级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交叉口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的总体要求 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内容 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和交通特性以及城市公交建设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交通、环境效益,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使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相互配合,以不同的速度、运载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服务于乘客的不同需求,形成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和城市其他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原则

1)市区线、近角线和远郊线应当紧密结合 2)线路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 3)线路的走向盈余客流的主流向一致

4)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和换乘 5)在市中心规划的共哦国内交通线路网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6)大城市乘客的平均换乘率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7)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8)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在8—12km;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线路长度不应大于40min 线网密度 公交线网的长度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公交线路始末站的实地距离和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公交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 公交覆盖率 公交服务覆盖范围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解优法 证优法 公共交通站场规划原则

1)公交站服务范围以300为半径,覆盖超过50%,以500为半径超过90% 2)同向换乘不超过50m,异向换乘不超过100m,对向设站在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平面及立体交叉口设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4)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出入口50m内设站

5)快速路级主干路双车道设站,不应占用行车道,港湾式至少俩车位 公交的三个速度

行驶速度 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

运送速度 公交运送乘客的速度

运营速度 在线路上来回周转的速度

平均运距 乘客在一个运程中的平均乘行距离

客流量 一定时间内,沿同一方向通过线路上某路段的乘客人数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 一条线路双向客流量的平均值与最大方向客流值之比

货物流通中心 是运、储、销三位一体的大型货物流通业务地区,包括货车枢纽站,销售市场,仓库和服务设施组成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主要功能

1)将市区运往外省市的部分货物化零为整,成批发往外地

2)将外省市运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化整为零,分方向分区域发给市区用户

3)将本市发往外地和外地放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储存在仓库,按照要求分时间分批发往用户或外地

4)将市内各种商品在这里展销批发 5)接待外省市在本市中转的运货卡车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分类 城市内部的~ 和地区性的~、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 城市物流中心的作用

1)减少交通量

2)减少市区仓库和车队占地

3)提高运输、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4)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5)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规划原则

1)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产性的,与工业园结合,服务半径3-4km,靠近主干道 2)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活性的,服务半径2-3km,靠近次干道 3)地区性的,数量不少于2个,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

综合评价工作流程 明确评价前提 研制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各项评价指标 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 价值分析法、单纯矩阵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五篇:南京水务水厂氯安全管理

氯气安全管理

一、氯瓶管理

(一)氯瓶入库(验收)

1.氯瓶押送仓库需在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时间白天(节假日不能进行),送货人员、库管人员、加氯间班组长、厂生技科科长四方均到场的前提下,方可进行验收。

2.备好防毒面具、氨水和合适的检修工具。

3.检查瓶体和附件(包括安全帽、瓶嘴、六角螺帽、钛钢堵头、橡胶圈)是否完好、是否有合格证、瓶体是否为宁水、氯瓶阀门是否为SA,如有缺失或不符,不予验收。检查氯瓶是否在检验试压期内,如已过期,不予验收。4.检查合格证与氯瓶标示是否一致,用10%氨水检查瓶阀是否漏氯,瓶阀牙口是否完好。

5.氯瓶起吊时应轻装轻卸,严禁野蛮操作。

6.液氯钢瓶的装卸统一由各使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负责装卸氯瓶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氯瓶称重核对是否有超装液氯量(充装系数大于1.25),如有超装氯瓶,不予验收。7.加氯间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或穿戴空气呼吸器(视各厂情况自定),拧紧六角螺帽,然后试开瓶阀后立即关闭,检验瓶阀是否工作正常,并用10%氨水检查瓶阀闭合是否紧密,并做好标识。

8.将氯瓶小心轻稳的吊入库内实瓶区,氯瓶在库内卧放整齐,分区划分(空瓶区、实瓶区),固定防滚,头朝一方,一瓶一位置,瓶体不允许叠放,并留有适当通道。

9.氯瓶在验收入库后,挂上“实瓶”标示牌,并在瓶上标示入库日期。氯瓶以先入库先用的原则,储存期不得超过2个月。

10.氯瓶验收入库后,各方负责人在验收入库单上签字确认,入库单一式四联,各方留存一联,验收工作完毕。对于不合格氯瓶退回厂家。(二)氯瓶存储

1.钢瓶严禁露天和使用易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内存放,必须在专用库房内存放。专用库房内不得堆放无关物品。2.库区内外严格按标准敷设用电线路,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正常检修和施工必须事先拟定安全方案。

3.空瓶、实瓶必须分开放置,严禁混放,并挂“实瓶”“空瓶”标识牌。4.氯瓶应横卧,防止滚动,并留出调运间距和通道。5.使用时遵守先入库先使用的原则。

6.定期按规定检查调试,消防设施、防毒面具、监控系统、漏氯报警及中和装置。

(三)更换氯瓶操作

1.准备工作:更换氯瓶所需的专用工具,防毒用具(空气呼吸器),检验溶液(10%氨水溶液),检查起吊设备是否完好。

2.更换氯瓶前,首先检查中和系统电源是否合上,是否在自动状态。3.关闭空氯瓶出氯阀,关闭紫铜管角阀,关闭歧管角阀。(各阀门的具体位置详见图1)

4.松开固定空氯瓶出氯阀与紫铜管角阀的连接部位,待接头处的余氯散尽后,用10%氨水检查出氯阀是否关闭,有无漏氯现象。确认无漏氯现象后,拧开紫铜管角阀与空瓶出氯阀连接部位,使两者分离,然后装好空瓶的六角螺帽和保护罩,垂直起吊,小心轻稳的运走空瓶,并做好空瓶标记。为了防止六角螺帽因拧紧不到位发生细微漏氯,第二人需对该螺帽用氨水进行复核检查。5.拧开待用氯瓶出氯阀上的六角螺帽,用10%氨水检查是否漏氯,并清除出氯阀内外的铁锈和杂物。

6.检查钢瓶及其他附件是否完好(瓶嘴、橡皮圈等),垂直起吊,小心轻稳的放在电子秤上。手动旋转氯瓶,调整出氯阀位置,使两出氯阀之连线与地面垂直。

7.更换新的密封铅垫,并视当时工作状况,将氯瓶的出氯阀与紫铜管角阀接头拧紧。缓慢开启紫铜管角阀,并用10%氨水检查各个接头,检查整根紫铜管是否漏氯,确认不漏氯后,再用专用氯瓶扳手,缓慢开启氯瓶的出氯阀,并用10%氨水检查是否漏氯,确认无漏氯后将出氯阀门开足,再用10%氨水检查一遍,确认无泄漏,然后开启歧管角阀,并用10%氨水再检查整个管路、阀门、紫铜管等,确认无泄漏后做好换瓶记录,并挂上标示牌。8.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应使用专用开启扳手,不得使用代替品或专用扳手挪作他用;开启瓶阀时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是如此。

9.对于充装量为500Kg和1000Kg的氯瓶,应留有不低于5Kg的余氯量。10.如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和向调度、总值班汇报。11.加氯间、氯库地面保持清洁。(四)氯瓶出库

1.需吊走退瓶的空氯瓶,应有序的整齐排放在空瓶区,由加氯间负责人统一管理。

2.应确保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尽,要求使用后需留有不低于5Kg的余量,以免产生真空后水汽进入瓶内,腐蚀钢瓶。

3.应确保退瓶的钢瓶筒体外部防震圈、出氯阀六角帽及其他部件的完好,发现有损坏现象,应检查接班记录,由责任人负责,并对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罚。4.退瓶工作由仓库负责人及加氯间负责人具体负责。

图1 氯瓶出氯阀、紫铜管角阀、歧管角阀示意图

二、巡视规程(1)巡视线路

值班室→仪表间→加氯机室→中和室→氯库→各清水池加氯点(各单位根据实际调整)(2)巡视要求

① 必须两人巡视,一人巡视,另一人监护。

② 需按规定的路线和内容进行巡检,以防止设备漏巡,设备异常时应增加巡视次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异常设备问题。③ 巡视表格的填写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不得漏写。

④ 当巡视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设备故障时,应立即予以解决,如暂时无法解决的应按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

⑤ 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在生产报表上填写,以反映设备的真实工作状况。

⑥ 值班室外门不得敞开。进入室内巡视时,应先检查漏氯报警仪,确认无异常情况,再开始巡检。

(3)主要巡视检查内容 ①值班室

a)检查空气呼吸器状态是否完好、储气瓶气压保持在250bar左右,低于150bar应及时补气。

b)交接班时,由上一班当班人员检查漏氯抢险工具是否齐全,无损坏,确认完好后交下一班当班人员。

c)检查配电柜电流表、电压表(380v)读数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②仪表间

a)各清水池进、出口余氯检测仪显示是否正常,采样水正常出水。b)漏氯报警仪工作正常,正常状态下读数为0。③加氯机室

a)检查加氯机状态是否正常,备用和运行标志牌放置正确。

b)备用加氯机进出口阀门关闭,运行中加氯机真空度>0.05MPa,浮子稳定悬浮一定刻度位置。④中和室 a)中和系统碱液液位是否正常,保持在最大高度的2/3以上,各风机、碱泵管道阀门是否在相应开关位置。整个中和系统处于自动启动状态。⑤氯库

a)氯库温度不宜高于40”C。

b)管路系统阀门处于合适的开关位置,无结霜现象。c)切换器压力显示正常0.2MPa~1.1MPa之间。⑥加氯机室

a)水浴蒸发器上温度表(根据品牌说明书在规定数值间)读数正常、压力表(0.45MPa~1.1MPa)读数正常、水位合适(玻璃管2/3处)、指示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报警;水浴蒸发器上温度表读数正常、压力表读数正常、供水管路系统阀门处于合适开关位置、故障报警需及时处理。

b)检查真空调节器上的真空表读数是否正常(根据品牌说明书在规定数值间)、真空调节器是否有异声; ⑦各清水池加氯点

a)加氯点压力水管路无漏水、压力表读数正常0.3MPa以上 b)水射器无异常声响和抖动现象

注:以上设备相关参数根据各厂具体情况自定。日常维养

1.中和设备每周定期运行一次,每次运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中和溶液的浓度每月检测一次+,如已失效或不达标,应立即更换或添加中和溶液,并做好台账记录。

2.10%浓度的氨水溶液,每季度更换一次贴上标签并做好记录。3.对氯瓶要每天定期用氨水或便携式漏氯报警仪检查,有无漏氯现象。4.每周按操作步骤检查空气呼吸器,使之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

5.每月定期检查行车、排气扇等氯库电气设备,如有故障,立即通知维修人员。6.每月抽查检测漏氯探头,每季度为一周期检测完所有探头,如失效立即更换探头元件。

7.加氯机流量管视清洁程度,可半年清洗一次加氯机流量管,同时更换流量管垫片。

8.蒸发器视使用情况,可半年至2年检修一次。

9.过滤器视使用情况,可半年检修一次,更换滤芯、垫片。10.加氯管道视使用情况,可半年至2年疏通一次。11.备用蒸发器宜处于冷备用状态。

四、应急操作

1.氯瓶出氯总阀漏氯

步骤(1)中和系统自动开启。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

(2)向上级汇报。

(3)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4)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5)判断漏氯点,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方法:

a.)出氯总阀没有关死:重新把出氯总阀关死并用氨水确认。b.)出氯总阀阀针处漏氯:用扳手拧紧密封圈压盖。

c.)出氯总阀无法关死:首先尝试用六角镙帽封死,如果漏氯量太大无法封死则使用漏氯堵漏工具中的出氯总阀堵漏工具堵漏。

d.)如果在氯瓶更换过程中发现氯瓶出氯总阀漏氯,立即重新上好角阀等待检修人员处理。

(6)做好事故记录。2.氯瓶角阀漏氯

步骤(1)中和系统自动开启。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

(2)向上级汇报。

(3)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4)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

(5)关闭出氯总阀。

(6)判断漏氯点,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方法: a.)角阀没有关死:重新把角阀关死并用氨水确认。b.)角阀阀针处漏氯:用扳手拧紧密封圈压盖。

c.)角阀无法关死:关闭歧管上的截止阀,联系厂家进行处理。

(7)做好事故记录。3.氯瓶上有砂眼

步骤(1)中和系统自动开启。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2)向上级汇报。

(3)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4)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进入氯库转动氯瓶使漏氯处处于氯瓶气态部分。

(5)使用漏氯堵漏工具中的氯瓶砂眼堵漏工具堵漏。

(6)做好事故记录。4.氯瓶紫铜管漏氯

步骤(1)中和系统自动开启。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

(2)向上级汇报。

(3)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4)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

(5)按以下顺序分别关闭氯瓶出氯总阀、连接紫铜管的角阀和歧管上的截止阀。

(6)启用备用氯瓶。

(7)做好事故记录。5.蒸发器漏氯

步骤(1)中和系统自动开启。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

(2)向上级汇报。

(3)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4)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

(5)关闭氯瓶出氯总阀。(6)关闭事故蒸发器进氯阀。

(7)关闭事故蒸发器加热电源。如果是水浴式,打开放空阀,放空蒸发器内的水,进冷水降温。

(8)增大加氯机投加量,以便尽快抽空蒸发器内的余气。待事故蒸发器压力下降到一定时,减压阀自动关闭,关闭事故蒸发器控制电源,关闭事故蒸发器后相关阀门。(9)按照操作规程,启用备用蒸发器。(10)打开氯瓶出氯总阀。

(11)做好事故记录,等待进一步处理。6.管道接头处漏氯

步骤:分三种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漏氯点发生在氯瓶与切换器之间的管道上:

a.)中和系统自动启动。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b.)向上级汇报。

c.)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d.)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e.)关闭在用氯瓶出氯总阀。

f.)将切换器由自动状态调整到手动状态,关闭在用切换器电动阀门。g.)增大加氯机投加量,以便尽快抽空管道内的余气。待蒸发器压力下降到一定时,减压阀自动关闭。

h.)打开备用氯瓶,打开备用切换器电动阀门,改为备用管道系统投加。i.)做好事故记录

(2)漏氯点发生在蒸发器出口之后的管道上:

a.)中和系统自动启动。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b.)向上级汇报。

c.)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d.)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e.)关闭在用氯瓶出氯总阀 f.)关闭该蒸发器进氯阀。

g.)增大加氯机投加量,以便尽快抽空管道内的余气。待蒸发器压力下降 到一定时,减压阀自动关闭。关闭该蒸发器电源及蒸发器后的相关阀门。

h.)按照操作规程,启用备用蒸发器。i.)打开氯瓶出氯总阀。j.)加强巡视监测并做好事故记录(3)漏氯点发生在切换器之后与蒸发器进口之前的公共管道上:

a.)中和系统自动启动。如未自动开启,则手动开启中和系统。b.)向上级汇报。

c.)判断泄漏情况。如果是大泄漏,值班人员上报后等待救援;如果是小泄漏,值班人员进行以下操作。

d.)相关人员配戴好自背式呼吸器,穿好防护衣、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e.)关闭氯瓶出氯总阀。

f.)将切换器由自动状态调整到手动状态,并关闭该切换器电动阀门。g.)增大加氯机投加量,以便尽快抽空管道内的余气。待蒸发器压力下降到一定时,减压阀自动关闭。关闭该蒸发器电源及蒸发器后相关阀门。

h.)等待抢修人员抢修并做好事故记录

7.液氯管道堵塞

液氯管道堵塞一般为氯瓶的角阀或紫铜管以及蒸发器后管道上的过滤器或真空调节器的过滤器堵塞。(1)氯瓶的角阀或紫铜管堵塞:

故障表征:在氯瓶的角阀或紫铜管堵塞处有结霜现象,管道上的压力表示数降低,加氯机流量计量管里的转子下降。处理步骤:

a.)向上级汇报。b.)关闭氯瓶出氯总阀。c.)开启备用氯瓶。d.)做好事故记录。

(2)蒸发器后管道上的过滤器或真空调节器的过滤器堵塞:

故障表征:在管道上的过滤器或真空调节器的过滤器堵塞处有结霜现象,加氯机流量计量管里的转子下降,真空调节器真空度明显下降。处理步骤:

a.)向上级汇报。

b.)关闭正在运行的蒸发器。

c.)关闭蒸发器出口阀门(禁止关闭蒸发器进气阀门)c.)开启备用蒸发器。d.)做好事故记录。

针对各种氯气泄漏,当班人员和现场指挥者,一定要正确地判断漏点和部位,切断氯源,正确操作。液态高压区和气态高压区以最大限度减少接近。一切以安全为最高准则,设备可以更新,永记生命没有第二次。

特别说明:上文各部分是以上元门水厂加氯系统为背景而撰写,因各厂加氯间管理制度以及加氯系统的设备、自控方式都有所区别,所以上文中的某些参数或者应急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此版本仅供各厂参考。

漏氯发生中和系统自动启动是判断泄漏情况否手动开启中和系统泄漏大小小报告后穿戴防化服、空气呼吸器及配套工具入库抢险大报告后等待救援确定漏点根据不同漏点采取不同应急操作漏点用氨水确认应急操作结束

图2加氯间漏氯应急抢险流程图

下载水务规划管理复习[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务规划管理复习[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务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定稿版)

    水务集团公司采购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货物、工程建设和服务项目采购管理工作,完善采购管理监督机制,确保采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廉洁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深圳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1-05-05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深圳市水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和规范全市水务发展专项......

    水务管理局局长的述职报告

    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述职报告的要求,现将一年来履行公职及其它相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一、依法履行职责方面水务局是*年机构改革的新建局,人员来自各个方......

    对水务集团管理的建议

    对水务集团管理的建议 为加强企业管理,适应企业集团化发展,促进公司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集团管控 根据公司现有规模,采用集团化组织管理体系,并遵......

    水务局局长申报优秀公务员材料

    水务局局长申报优秀公务员材料 “只要是好事、实事,就要把它做好做实” ——水务局局长先进事迹 “只要是好事、实事,就要把它做好、做实。”这是XXX同志在职工大会上常说的一......

    水务局局长申报优秀公务员材料

    水务局局长申报优秀公务员材料“只要是好事、实事,就要把它做好做实”——水务局局长先进事迹“只要是好事、实事,就要把它做好、做实。”这是xxx同志在职工大会上常说的一句......

    水务系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来自机关四支部。我演讲的题目是“落实“12457”工程,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此时,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在演讲台前。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在工作中给予大力......

    社区管理复习(优秀范文五篇)

    1.社区的基本含义:社区是一个由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居民以自强互助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以心理认同感为纽带、以满足同层次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性系统。2. 相同地域、相互联系和社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