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样例5)

时间:2020-12-07 23:4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第一篇: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热点 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热点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深刻阐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和科研、物资生产两条战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科技支撑。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关键。

知识链接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后来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1973 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 号。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号。2003 年“神舟五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6 年,我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三、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

1.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2.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 19 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人类开启电力时代的大门创造了条件。

3.17世纪早期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生理学的起点,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成为18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生物学的两大成就。

4.19 世纪末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入到微观世界。20 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 20 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厂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对应训练

1.(2020 甘肃兰州一模)《尚书》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历代王朝颁行了 100 余部历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 B.国家统一的需要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D.疆域不断扩大 2.(2020 福建质检)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有六朝定都于(今)南京。三国东吴时,南京已有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彩灯多由织锦制成。南朝时,南京每逢岁时节庆便呈现“灯火满市井”的盛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贫富差距的缩小 C.纸张用途的扩展 D.市坊格局的改变 3.(2020 福建漳州三模)徐光启的《崇祯历书》集中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了()A.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 B.持续到现代的西学东渐进程由此开启 C.空疏无物的理学学术思想被时代抛弃 D.西方科技的引进推动了明清经济发展 4.(2020 湖北宜昌二模)下表为近代德国与英法两国在物理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热能、光学、电学、磁学等领域的物理发现数量

时期 德国人的发现、发明数量 英国和法国人的 发现、发明数量 1861—1870年 225 193 1871—1880年 349 364 1881—1890 705 653

年 1891—1900年 968 687

由此可知()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加深 B.英法两国经济逐步衰落 C.德、英、法三国均向前发展 D.民主程度决定经济水平5.(2020 江西景德镇三模)“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有学者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作数字帝国主义。此材料说明()A.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 B.信息技术推动全球化 C.数字跨国公司冲击国家主权 D.网络削弱了霸权主义 6.(2020 天津河西区二模)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近现代西医传入,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的成就 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的成就 战国时期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清代,西方的解剖学、药物学等与治疗方法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初步奠定。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我国开设医院,开办医学校,促进了西医在我国的传播、发展。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完成《伤寒杂病论》,为我国临床医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唐代的《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较为系统地总结唐朝以前药物学成就。

1980 年,卫生部明确指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要大力发展,推动医学科学现代化”。

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的药物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

——摘编自《中国医学史》 上表为中国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上述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热点 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

1.A 解析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封建王朝政权的稳定,而历法直接关系到农业播种收获,因此历代统治者重视历法,故选 A 项;材料中的 100 余部历法不全部是统一的朝代颁布的,排除 B 项;“君权神授”思想出现于汉代,但据《尚书》可知汉代之前历法已受到重视,排除 C 项;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王朝无论疆域大小都对历法极为重视,排除 D 项。

2.C 解析三国东吴时彩灯多由织锦制成,成本很高,南朝时,造纸技术迅速发展,价格低廉的纸张取代了织锦,使彩灯迅速在民间普及,故选 C 项;南朝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 A 项;“灯火满市井”反映的是价格低廉的纸张取代了织锦,体现不出贫富差距的缩小,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坊制度,排除 D 项。

3.A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末西学已经传到中国,并在当时的学术著作中得到体现,说明全球性文化交流影响明末的学术视野,故选 A 项;材料并未提及徐光启引进西学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由此开启”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 B 项;理学仍然是官方哲学,排除 C 项;徐光启在学术著作中引用了西学的成果,并不等于引进了西方的科技,也无法看出明清经济是否得到发展,排除 D 项。

4.C 解析表格四个时期中,德国与英法两国在发现、发明数量上都有所增长,说明三国均向前发展,故选 C 项;从表格信息中无法看出欧洲国家的利益冲突,因此无法得知其内部矛盾是否加深,排除 A 项;材料中英法两国的成果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无法反映两国经济逐步衰落,排除 B 项;经济水平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民主程度只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 D 项。

5.A 解析由材料“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可知科技革命对国际地位有着重大影响,故选 A 项;材料强调政治地位,无法体现全球化,排除 B 项;材料强调在国际地位上的强势,不能直接说明对主权国家的冲击,排除C项;由材料“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作数字帝国主义”可知掌握这种技术容易形成新的霸权主义,排除 D 项。

6.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说明:中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同时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中医学理论、针灸等构成了独立完整的体系。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的理论和治疗学的基础;《唐本草》《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药物学成就,形成了中药学独立的体系。同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仔细审阅材料中表格内容,侧重选择一个方面的内容拟出论题,可以单从中医角度也可以单从西医角度还可以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如选择传统中医这个角度综合表格内容可拟定标题: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从中国传统中医的成就及意义去阐释。最后,阐明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篇:2010届高考政治二轮热点复习7

2010高考二轮复习学案

政 治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七 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

【学法导航】

一、其他学科多角度思考

(一)地理学科:

1.熟悉港、澳、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组成,并分析说明其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2.分析说明20世界70年代以来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原因。3.分析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港、澳、台地区与大陆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发展状况及其重要意义。

(二)历史知识

1.台湾自古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平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2.港、澳两地近代被迫与祖国分离,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港、澳回归祖国大家庭是国家实力增强的突出表现。

3.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效途径

二、重点提示:

1.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谈谈四项协议的签定、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陈江会“台北四项协议的签订,两岸关系能取得这样良好的进展,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两岸许多政治家以苍生为念,因势利导,高瞻远瞩,准确把握住了当前有利于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种种资源条件、准确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 这个当今时代的主题。

意义:(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顺利实现经济的发展。(3)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陈江会”签订的四项协议,是在两岸“三通”上的重大突破,两岸交流将会更加便利,给台湾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量。四项协议的签订,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机遇,也是两岸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有效举措,将推动两岸交流出现新的高潮。

2.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说明两岸关系迈向和平发展势头的原因? 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边疆;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两岸自一九八七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在两岸血缘相同、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地缘接近的有利发展条件下,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大陆已是台湾人民前往观光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的进口伙伴,两岸理应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走向经济繁荣发展的道路。3.从国家的结构形式上说明台湾与中央的关系。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

(2)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台湾与中央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关系;

(3)按“一国两制”构想处理台湾与大陆关系后,台湾可以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必须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4.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两岸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1)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3)积极参加一切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活动。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两岸应该怎样实现国家的统一?(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基础o

(2)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在一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3)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是维护台海稳定、实现两岸统一的要求。

(4)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6.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必须履行的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国家的 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 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 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 务。当前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是两岸同胞自觉履行上述义务的结果。

(2)主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是 单一制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这是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

7.联大拒绝涉台提案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问的国际组织。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少数国家关于“台湾参与联合国专 门机构活动”的提案理应遭到拒绝。

(2)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管辖权等。少数国家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不履行 应尽的国际义务,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此我们坚决反对。8.运用有关政治学知识,谈谈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你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3)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坚决反对任何意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典例精析】

2009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这是海峡两岸直接“通商”,“通航”,“通邮”正式启动的又一成果。据此回答1-3题。

1、直接“三通”的经济意义体现在:(D)①降低企业交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②促进两岸旅游业发展 ③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④增强两岸同胞心理、精神的认同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A “一个中国”原则 B “一国两制”C 和平统一 D 九二共识

3、“三通”的实现,得益于:(D)

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③我们党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使命的担当 ④两岸人民在血脉、心灵上的融通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2009年10月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启了务实交流,在台北成功进行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据此回答4~5题

4、与唐代长安城相比,明清时期的北京城(A)①面积小 ②营业时间固定 ③商业更加繁荣 ④建筑布局突出了皇权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关于雍正帝的说法正确的是(C)①推行“摊丁入地”的赋税改革 ②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 ③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④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近年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7、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这次“胡吴会谈” ①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局面 ④结束了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异彩纷呈,形成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又相互融合,构成丰厚多姿的中华文化统一体,并决定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内外因辨证关系

9、台湾同胞因近代以来特殊的历史遭遇和形成的台湾意识,反映的是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和自己当家作主的朴素愿望,这与图谋分裂中华民族的所谓“台独”意识有着本质区别,不容歪曲和利用。这段话体现了(A)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0、第五届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D)

①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期盼,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②有利于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③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有利于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岸教育品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在海峡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大陆的主要优势是(D)①资金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在台湾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的工业部门主要是(B)

A.纺织 B.信息电子 C.汽车 D.钢铁

13、(2007上海高考36)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政府坚定地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香港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变,生活方式没有变,法律基本没有变,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外国投资者在港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2006年,香港继续成为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同年,内地与澳门、香港分别签署了CEPA(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联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根据该协议,内地从2007年1月1日起对香港在法律、舒展等9个领域进一步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

2007年3月25日,曾荫权以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4月,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香港的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请运用所学“一国两制”的有关内容分析上述材料。参考答案:

“香港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有变,生活方式没有变,法律基本没有变”,说明我国按照“一个国家、两中制度”的方针,在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得到贯彻落实。

“香港继续成为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顺差来源地,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说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有利于推动大陆的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说明“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管辖,两者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香港的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4、材料一:2008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职典礼以“人民奋起,台湾新生”为题,发表了对台海两岸采取的新立场。最引人关注的是,马 英九特以“中华民族"的高视角,审视两岸的未来。这是他主动率先提出的,是与过去八年陈水扁政府的施政方针对比而得出来的。前扁政府的主体意识在维护“台独”,所以岛内族群八年间凸显本土外省人之分,使族群间产生阻隔摩擦,“台独”变成了“台毒”。

材料二: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1)材料一中陈水扁的“台独”主张为什么会遭到惨败?(2)材料二中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①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同属中华民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②陈水扁的“台独”主张,将台湾人民带入危险境地,忽略了广大台湾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稳定的愿望,所以必然遭到失败。

(2)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国共两党从当前台中关系现状出发,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必将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种积极变化,明确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③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社会趋势,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行动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活动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共两党领袖顺应历史潮流,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台湾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最终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专题突破】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回答1--3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加强两岸经贸文化合作

①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②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③有利于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④有利于反对台独分裂势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祖国统一 B、两岸和平统一、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 C、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 D、“一国两制”是一切中国公民的共同愿望

3、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后,台湾多家媒体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普遍认为,加强两岸合作,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果。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4、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和平发展的积极势头,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复杂的。这一认识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5、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尽管还会面临许多艰难险阻但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A.事物的发展是主要矛盾决定的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2009年7月13日,首个两岸包机直航互动旅游项目在南京禄口机场启动。南京、澎湖之间旅游往返直航包机开通运行,两岸游客只需2小时10分钟即可互达南京和台湾澎湖两地。

两岸直航,拉开了两岸合作的新局面。其中,两岸农业合作方面前景更加广阔。两岸开展农业作

①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②形成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④完善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9年7月13日,“新金桥Ⅱ”豪华客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交通运输部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在福州港青州码头举行。表明我国政府在履行____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职能 ④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这是主要是因为 ①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两岸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最强的生命力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除了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外,还有民进党人士范振宗、许荣淑也参加了论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味着我们反对“台独”的态度和决心有所改变 B.意味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更具广泛性

C.意味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有所变化 D.意味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两岸关系的唯一平台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一百多年前,列强入侵,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屈辱与挑战,甚至濒临民族自信心的崩解,而台湾,更在西方列强横肆全球、疯狂掠夺资源的情况下,历经了荷兰、西班牙与日本的殖民统治,这是台湾历史的悲情与伤痛,但值得骄傲的是,即使存在异族统治下,台湾文化反而更加茁壮、新生,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回答10~11题

10、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的《七子之歌》,强烈地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愿望。诗中“七子”,除大连、旅顺、威海卫外,还包括 ①天津②香港③宁波④台湾⑤上海⑥澳门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②④

11、“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里张学良将军歌颂的是

A.徐骧 B.郑成功 C.施琅 D.刘铭传

12、即使存在异族统治下,台湾文化反而更加茁壮、新生,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这主要体现了民族具有

①共同的宗教信仰 ②共同的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中国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在出席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公布了多项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措施。这表明 A.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目标 B.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最佳方式 C.我国致力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D.祖国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4、材料一: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本届主题是“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这是论坛自设立以来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目的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坛重点讨论三项议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此次论坛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二是首次集中研讨了文化和教育问题。三是代表性更为广泛。

材料二:2009年7月13日,首个两岸包机直航互动旅游项目在南京禄口机场启动。南京、澎湖之间旅游往返直航包机开通运行,两岸游客只需2小时10分钟即可互达南京和台湾澎湖两地。两岸包机直航不仅可以节省两岸人员与货物往来两岸的时间及费用,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布局两岸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增进两岸的交流合作与相互了解,对两岸总体经济发展均有极大的正面帮助。

(1)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理论依据。

(2)“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专题突破”参考答案

1、C 经济全球化及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依赖性需要两岸合作,只有坚持平等互利、实现双赢,才有利于两岸的合作。故①②③均正确。④不属于经济生活角度,是政治生活。所以正确答案应该选C。

2、B 两岸的经贸文化合作带来了两岸的诸多实惠,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台湾民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说明两岸统一、共同繁荣是大势所趋。A、C、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3、C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4、D 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要看到反对“台独”的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A是辩证唯物论的道理,B、C不合题意。

5、C 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说明前途是光明的;还面临许多艰难险阻,说明道路是曲折的。

6、A ④不合题意,故用排除法排除,选A。

7、D 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台办、交通运输部共同举办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体现了政府在履行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政治和文化职能在这里并没有涉及。

8、D ③不科学。正确选项是D。

9、B

10、A

11、B

12、B

13、C

14、(1)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是坚持一切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以正确的意识、高昂的精神指导实践,可以催人奋进,有利于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两岸“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拓展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必将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充分体现了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认同感。②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体现了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第三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失败原因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

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 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

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①主观上: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

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 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

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 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

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

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 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4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2、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②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①政治方面:A。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 略扩张。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 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

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

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

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

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

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 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

益。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

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 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 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 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 教。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 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 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 的政治经济往来。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

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

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

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

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 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四篇: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二轮复习指导

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二轮复习指导

语言文字表达题,每年都有创新题型。创新题型的考查点包括“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内容。虽然这类题设题非常灵活,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特点是:把生活、社会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在表达上,往往提出一个具体要求,这个要求多为修辞手法。话题简单明了,要求具体明确,答案灵活开放。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还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中国将举行“中国节水大使”遴选活动,如果你有幸成为节水大使候选人,那么,请你写一句“节水感言”表达自己对节水的认识。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以“感言”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与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感言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或想发表的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是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要求。

答案:示例一: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绿色之源,让我们共同节约用水,共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吧!

示例二:珍爱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珍惜水资源吧!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人物的崇敬赞美之情。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感情真挚,使用两个对称的比喻句,不超过40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 1

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几年里,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跻身“全国十大名村”荣誉行列。2009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

解析:此题答题关键是满足题干各项要求。

答案:示例一: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这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示例二:无私献身农村,你是一尊雕塑;有心创下伟绩,你是一座丰碑。因为创新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套用,考查的又是学生平时语文素养的积淀,所以,它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几乎被搁置,未作独立切块复习,致使学生做这类题有时得分极高,有时因无话可说而得分较低,存在着生活积累不够或语言表达知识掌握不到位(如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两方面的问题。

【二轮对策】

1.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使自己在遇到社会热点时能有话可说。

2.以不变应万变,正确应对创新题型。

创新题型有“变”的方面,如情景材料的变化、命题角度的变化、载体样式的变化,但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依然考查句式、修辞、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点,只是多以知识点综合为主。一定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突出得体和修辞手法的训练,才能应对创新题型。

3.重审题和解题技巧揣摩,要绝对接受题干指令,并能在答案中一一落实。【示例点拨】

1.(2009•江苏)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审题点拨:

显性要求震后一周年关于生命或自然的感言 形式:排比手法留言

答题方向:生命或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限制:①是“震后”的思考感悟。②“或”表明在“生命”与“自然”中任选其一,二者不能兼顾。③不超过30个字。

答题点拨:①表达形式上最好以“自然”或“生命”作主语。或在句中一定出现它。②保持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言一致的句子或成分。

答案:示例一: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示例二: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金题回放】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答:

【考点解秘】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D。本题话题明确、句式已定,要做到每句话的前后整齐匀称,字数相同。所涉及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命题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答题时抓住节日特点,即节日中蕴

涵的文化因素。

本题取材是比较广泛的。按照给定的格式,前后要整齐匀称,要做到主题集中,感情真挚,语言简明,讲究文采,以新颖、优美、文学性来吸引人。

示例:唯在春节,江南江北,共饮一杯美酒;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包成永恒不变的景仰怀念和殷切期望。(符合要求即可)【学会审题】

创新题综合性强、要求限制多,故审题极为重要。①注意显性要求的复杂性和隐性要求的隐蔽性。

②明确命题人意图,直奔主题,不要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话。③吃透条件限制,在限制中发挥,杜绝随意性、盲目性。【答题技巧】

答题时,答案当须一一满足题目要求,如某个方面违背了题目要求,就要扣分。答案应突出文采,既要简明、连贯、得体,又要保持内容积极健康,避免语言粗俗。

【试题精练】

1.2011年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6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至少两点。

答案(1)“书香满校园,读声伴成长”等。

(2)示例:诸葛亮 理由关键词:智慧和忠诚的化身。(或哈利波特 理由关键词:天真活泼,智慧神奇。)2.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

(1)某高校的2009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

(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 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

(1)被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被捐款: ___________ 解析:应从材料中提炼词语的含义。答时一定要突出“被”字含义。答案:(1)(被就业:)在应届毕业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在学生就业信息表上随意填写就业单位,来说明该生已经就业的情况。

(2)(被捐款:)是指某些单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尊重员工意愿,强制扣除员工奖金作捐款之用,来表明员工已经捐款的现象。

3、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从下面12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例如:

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4.为了送别地震中夭折的孩子,有人创作了《妈妈,那些花朵就是我》这首歌,请用整齐的句式点评这首歌,不少于30字。

妈妈/我走了/请记得想我/想我的时候/看看大地上的花/那些花朵就是我 妈妈/我走了/我会想你的/想你的时候化作云朵/你抬头看/那就是我 我们彼此想念/那一刻/天空下起蒙蒙细雨/雨滴滑过你的脸庞/就像我在亲吻你

我们并未分开/我不在的时候/世间一切都是我/那些孩子就是我 解析:关键是选准评点的角度,如主旨、手法、语言等。

答案:视角独特,用身在天堂的孩子的口吻,道出对母亲和原有世界的无限留恋;情感真挚,用富有诗歌灵性的语言,营造出风雨过后彩虹重现的安详意境。

5.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的《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让中国网民意外的是,青年作家韩寒也榜上有名。对此,《时代》公布的官方理由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网友对此颇有争议。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解析:要求:①观点明确,阐述清晰;②修辞运用恰当;③有文采。答案:我对此表示支持。韩寒的文字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心,对正义的追求,对丑恶现象的无情鞭挞,代表着新一代青年对社会责任的全新理解。

我对此表示怀疑。难道韩寒的影响力已经到了全球的高度了吗?难道仅凭中学辍学、小说畅销就能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吗?

6.根据所给信息,为电影《建国大业》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要点全面,句式整齐,不超过25字。

《建国大业》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该片以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全景描写共和国领袖和众多政坛名人的群像。

《建国大业》各创作部门荟萃了中国电影的精英力量。尤其是《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几乎囊括了中国电影的实力明星、知名导演,可视之为对中国电影演艺队伍的一次大阅兵。

广告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案要包括三个方面:喜迎国庆、场面宏大、明星云集。【复习建议】

创新题设题非常灵活,复习时无法预设,这里再次强调:仔细审题,明确各种显性、隐性要求,写答案时必须一一满足这些要求。时评题是创新题型中较为稳定的一种,它以社会热点人物、事件为依托,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做这种题,要注意思想的针对性、深刻性,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要注意评论的艺术性。言之有故,持之成理,是答题的关键。

第五篇: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词语辨析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词语辨析

1.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2.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

3.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4.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5.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6.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7.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8.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了,太乏味了。(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一、高考原题详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08江西)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依据语境,句①应选“年轻”。“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以至”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因此句②应选“以至”。“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是褒义词。“自鸣得意”的意思是“自我显示、炫耀自得满意之处,唯恐他人不知”,是贬义词。依据语境,句③应选“踌躇满志”。因此答案选A。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07北京)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的情景。

②在体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答案:B 解析:运用排除法,先区分“时间和瞬间”二个词语。时间和瞬间都是名词,二者的区别是:“时间”强调有始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而“瞬间”强调转眼之间。结合语境,抓住“被埋没前最后”等词语,应选择“瞬间”,才符合语境限制。由此,可排除A、D。再区分“从属和归属”,“从属”,动词,依从,附属,而“归属”,动词,属于,划定从属关系。结合语境分析,书的封面设计应当从属于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可确定选择“从属”,所以排队C项。故答案为B。

二、词语辨析专项训练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

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碑石

“耳”字形,有如

在地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

B.塑

画 C.塑

D.雕

画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必需

必定 C.坦承

场合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4.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6.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的同时,千万别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

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蓬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蓬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地鼾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是一个“行者”。他通过脚踏实地地

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

出来。

A.也

躬身

体现

B.更

躬行

发挥 C.更

躬身

体现

D.也

躬行

发挥 9.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②老百姓说得好,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②“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仍在修复当中。

③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

病。A.馈赠

日前

B.捐赠

目前

C.馈赠

目前

D.捐赠

日前

本 1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A.约束

淡去

风范

B.制约

淡忘

风范 C.约束

淡忘

风尚

D.制约

淡去

风尚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地球既不像水星、金星那样遭太阳炙烤,也不像外行星那样遭太阳冷落,它吸收阳光适度,因而成为孕育生命、繁衍生命的天然温室。

B.迎接这位伟大航海家疲惫风帆的是一堆堆熊熊大火——为了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员焚烧了郑和经营多年的船只和航海资料。

C.作民族识别时,有一条标准是“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具有历史渊源的地域意识”,这一标准值得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仔细捉摸。

D.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行为艺术已经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拆除,艺术从高于生活的塔尖走了下来,义无反顾地融入了生活。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这都象征着生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淀

精妙绝伦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淀

完美无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聚

完美无缺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聚

精妙绝伦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阻碍都不能割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B.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沙中。C.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D.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启用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公司已被我们收购,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

和管理工作。

②这家商场的购物环境不错,广告宣传也做了不少,但营业额一直很低,商场得做做市场调查,找找原因。

③这些任务很艰巨,但我们必须抓紧干,早一点完成任务。

A.接收

看来

尽量

B.接收

可见

尽快

C.接洽

看来

尽量

D.接洽

可见

尽快

16、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

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②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

象,因而遗失

随处可见。③咱们认真

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A、就教

启示

核计

B、执教

启事

合计 C、就教

启事

合计

D、执教

启示

核计

17、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今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国外去

阔别已久的爷爷奶奶。

②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学习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③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自己

自己,以为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A、探望

终止

束缚

B、看望

中止

束缚 C、看望

终止

禁锢

D、探望

中止

禁锢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______记录,但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

②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_____的结果。

③日本《朝日新闻》曾以《森喜朗改善日印关系旨在牵制中国》为题分析说,日本改善与印度的关系的背后蕴藏着日本政府和自民党

中国的意图。

A、真实

完备

遏制

B、真实

完善

遏制

C、如实

完备

牵制

D、如实

完善

牵制

19、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商品化的大潮__________浮动的人心,由此而__________一大堆文字垃圾污染人文环境,现实的窘况__________人的良知,价值标准混乱__________大众的视线,人类文明史常常在特定的背景下变得__________不辨。

A、迷惑

产生

启迪

遮挡

美丑

B、迷惑

滋生

启迪

遮蔽

真假 C、左右

滋生

局限

模糊

良莠

D、迷惑

滥造

局限

遮蔽

真假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__________给你。

②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__________了居民们的健康。

③取民俸禄却不能为民分忧,__________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A、传播 妨害 莫非

B、传递 妨碍 莫非 C、传递 妨害 难道

D、传播 妨碍 难道

2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三峡水利工程修建完工以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

很大。

②当前,生物资源的 是惊人的,绝灭的速度越来越快。二年来,全世界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

③记者为此走访了部分工人,他们都反映曾有过浑身的感觉。A、收益

衰败

瘙痒

B、受益

衰败

搔痒 C、收益

衰退

搔痒

D、受益

衰退

瘙痒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笑不出来”的相声大赛,观众不由怀念起七、八十年代相声那________有过的辉煌。②如果以为加入WTO之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实现了完全的平等,那就未免太_____了。

③这本日记再次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竭力________屠城真相、进行欺骗宣传的丑恶行径。A、已经

愚蠢

掩饰

B、曾经

愚蠢

掩饰 C、已经

天真

掩盖

D、曾经

天真

掩盖

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吃鸡肉和鸡蛋被感染禽流感的先例,希望国民保持,不要紧张。

②中新网2004年1月16日电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消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敏感的海外驻军行动,日本政府警告媒体不要“

”其出兵伊拉克的计划,媒体和政府之间面临新的冷战。

③象征主义经常用__________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A、镇定 阻碍 晦涩

B、镇静 妨碍 晦涩 C、镇定 妨碍 艰涩

D、镇静 阻碍 艰涩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

B、改革后,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何况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受群众欢迎。

C、杂志社邀请了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对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

D、新形势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么固步自封,要么被淘汰。

2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②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鹜。③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

轻率。

A、从而

不管

失之

B、进而

尽管

有失 C、进而

尽管

失之

D、从而

不管

有失 参考答案 词语辨析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C

解析:“监测”是监视检测的意思;而“监控”意为监测控制或监督控制,所以依据①的语境选择“监测”。“私自”是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而“擅自”意为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自作主张,故②句中民警是“擅自离岗,外出吃饭”。“充斥”是充满,塞满的意思;而“充溢”意为充满,流露,所以③句该选后者。2.A 3.D

解析:“坦陈”就是坦率的地陈述;而“坦承”表示坦率地承认,不隐瞒。“场所”指活动的处所、地方,表示具体的地方;“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表示某种特定的环境。“必须”指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是不可缺少的;而“必需”包含必须的意思之外,还有需要的意思。“必然”表示整理上确定不移;“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肯定意味更强一些。

4.C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古诗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不容易选出,可以先看后两空。“氛围”和“气氛”意义相近,但前者常跟“环境”搭配。“一举两得”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两全其美”的意思是: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根据句子语境,应选“一举两得”。因此答案选C。再看第一空。“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和“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都是杜甫的诗,前者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后者出自《哀江头》。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因此这道题实质上还是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只是形式更加新颖。5.A

解析: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用于否定),常用“无庸置疑”“ 毋庸置疑”等。兴味:兴趣,常见搭配为“饶有兴味”“兴味索然”等。兴趣:喜好的情绪。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否则:连词,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6.C

解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莫愁”表达出“劝慰”之情,整句表达感情之深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仅强调感情浓厚不受空间约束。“吝啬”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当用:“吝惜”指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轻车熟路”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对事情熟悉,做起来容易成功;“得心应手”是心里想什么,手就与之相配合。形容技术娴熟,心手配合默契。亦指做事顺手,运用自如。据语境①句后有“劝慰”②句中是“赞赏”③句中只是强调“顺利”“很少感到疲乏”而非强调“成功”,所以综合考虑应选C项。

7.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考生在读题目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语义。A、B、D三项词语的使用都比较恰当;C项中“培育”的意思是“培养细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主语常常是人,用在此处不恰当,可改为“滋养”之类的词。8.B

解析:“也”表并列,“更”表递进;“躬身”有“自身”、“亲自”、“弯着身子以示恭敬”几个意项,“躬行”指亲自实践,身体力行;“体现”原指本性表现在外,后指某一事物的性质或现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发挥”指事物的内在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语境中整句在强调“行者”,第一处应选“更”;第二处很明显应为一个动词,强调“亲自实践”;第三处前面搭配的是“威力”,应选“发挥”。9.A

解析:“考查”侧重在“查”强调“检查,衡量”;而“考察”侧重在“察”,强调“观察,调查”。结合语境,对于学习效果应该是“检查”,所以应该选“考查”。“宁愿”和“宁可”的意思相同,但从理解上看,“宁可”多用于口语,“宁愿”多用于书面语,结合语境,应选“宁可”。“品性”强调“品质性格”;“品行”强调“有关道德的行为”;结合语境,“诚实温和”指人的性格方面,应该选择“品性”。10.B

解析: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几天前。该: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题中所指不是第一人称。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1.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因为考查的是颁奖词,比较熟悉,相对容易。12.C

解析:C项,捉摸:动词,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例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注意“反复思索”的意思应该用“琢磨”,这里应改用“琢磨”。13.C

解析:第(1)句根据后文“赞美无私奉献”,可知应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积淀,积累沉淀;积聚,逐渐聚集,而文中“民族精神”应侧重聚集。完美无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而结合上下文的语意看,应侧重其美好,无缺点。

14.C

解析:A项,割断:动词,截断:切断。例如:割断绳索;历史无法割断。B项,淹没:动词,(大水)漫过;盖过。例如:河里涨水,小桥都淹没了;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C项,惠赠:动词;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是敬辞,多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例如:惠临、惠顾、惠存。D项,启用:动词,开始使用。例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铁路已建成启用。

15.A

解析:“接收”: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拿过来。“接洽”:跟人联系,洽谈有关的事项(1)句中××公司已被收购,要做的工作就是接收公司的财产等。“尽快”:尽量加快,与(3)句后面“早一点”冲突。“尽量”: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16、B

(执教:教书;教:;求学。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遗失启事”;启示:启发使有所领悟。合计:盘算、商量;核计:核算。)

17、A

(探望:远道看望。中止:中途停止;终止:停止。束缚:受到限制,使停留在狭小的范围之内,主动和被动均可;禁锢:借助强力控制,一般适用于被动承受。)

18、D “如实”是“按照实际情况”的意思,而“真实”是“不虚假”之意;“完善”侧重于“结果好,令人满意”,“完备”是“应该有的全都有”之意;“牵制”强调的是战争中的辅助作用,而“遏制”是“制止、控制”的意思,是主导力量。

19、C(依据上下文语境即可定出答案。)

20、C

“传播”意思是“广泛散布”,“传递”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结合句(1)语境,该填“传递”。“妨碍”意思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不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妨害”意思是“有害于”,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结合句(2)语境,该填“妨害”。“莫非”和“难道”都是副词。“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揣测的语气,一般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多用于反问句,表示反问语气。结合句(3)语境。该填“难道”

21、D(收益,名词,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如增加收益;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如,受益良多。“衰败”和“衰退”都有衰落之意,“衰败”语义重一些。瘙痒,指(皮肤)发痒;搔痒,用指甲挠痒处。)

22、D(①“曾经”“已经”都表示事情完成,前者着眼于过去,后者立足于现在;②“天真”在这里是表示头脑简单、想法幼稚,用“愚蠢”语意太重;③“掩盖”是有意隐瞒、遮盖,语意较重,“掩饰”是隐瞒缺点、错误,语意较轻)

23、B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此处的语境不属于“遇到紧急情况”。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两者都有“碍”,一是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二是前者是无意而为,后者是有意而为。“艰涩”侧重指文辞不流畅,难懂;“晦涩”侧重指作品含意隐晦不明,难以把握。

24. A(B“何况”表示反问语气,后面的结果无须点明,应改作“况且”;C“对”应改为“就”;D“要么…要么”表示选择,而“固步自封”与“被淘汰”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25、C(“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尽管”,连词,前句表示如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不管”,连词,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等副词与它呼应。“失之”与贬 义词相关;“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

下载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学案:热点4 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