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黑兰会议背景是什么
德黑兰会议背景是什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黑兰会议背景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德黑兰会议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英国、美国三国的首脑之间开展的会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德黑兰会议背景,希望对你有用!德黑兰会议背景德国法西斯进攻...德黑兰会议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英国、美国三国的首脑之间开展的会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德黑兰会议背景,希望对你有用!
德黑兰会议背景
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英美两国同苏联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德国作战。1942 年 1 月 1 日,以美、英、苏、中领衔的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
当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胜利以后,如何协调行动,共同作战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1943 年 11 月下旬,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都来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共同商量对德作战的军事问题。这是他们之间举行的第一次会晤。
德黑兰会议简介
德黑兰会议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英国、美国三国的首脑之间开展的会议,参与会议的是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与会地点
是伊朗首都德黑兰,因此这次三巨头的会议也被叫做“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是在 1943 年 11 月 28 日开始的,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 12月 1 日才结束。举办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商讨尽快打败现有的法西斯国家的方法,希望能够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德黑兰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最后三国的首脑也是达成了协议,用总兵力达到 100万人的军队人数,分头攻打德军,用来配合同盟军在西线的战斗。而在这次会议中,代表苏联的斯大林也同意在打败德国、退出欧洲战事半年后,就像日本宣战,以尽早结束这场反法西斯战争。
除此之外,德黑兰会议还讨论了关于波兰的问题,关于如何在战后进行德国和波兰领土划分的问题。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使得三个国家的领导人连着讨论了好几天,最终做出了符合三个国家利益的决定。然而这场关于波兰领土分配问题的会议却没有波兰人民什么事。在德黑兰会议中,三个国家还决定了在战后建立一个非世界性非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也就是日后的联合国。
德黑兰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德黑兰会议发生在 1943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 日,为期三天,参加会议的人物包括苏联首脑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就是二战著名的三巨头,与会地点是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
德黑兰会议时间定在 1943 年 11 月末,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日子,属于二战末期。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朗,法西斯联盟已经处在负隅顽抗的阶段,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是颓势渐显。因此德黑兰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促使德国军队的无条件投降,再转移
所有火力对付日本,以结束太平洋战争。除此之外,三个国家还做了其他事项的商讨,比如战后波兰和德国之间的领土划分,比如战后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也就是日后的联合国等决定。
德黑兰会议确定了对法国南部战役的进攻时间和“霸王行动”的进攻时间,这两场战役也是直接奠定了德国的败局。在美国、英国等国的军队成功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德国陷入了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局面,即使德国再强大,但是在绝对的劣势中也是无法苟活下来的,因此在诺曼底登陆后不久,德国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在把欧洲战场的法西斯国家肃清之后,美国可以调转枪口,在太平洋战场上进行全力输出,而苏联在打败德国之后,也是对日本进行了宣战,这也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而告终。
德黑兰会议的影响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讨论如何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并且如何处理战后波兰和德国的领土问题。德黑兰会议和《德黑兰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第二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任何一个看过几部电影的人,或许不晓得新浪潮,也可能不识得费里尼,但想必一定知道好莱坞。好莱坞,这个承载着百年灿烂与奢靡,交织着万千成功和失败的“梦工厂”,曾被无数对其又爱又恨的导演搬上银幕。但是,在众多真假难辨的传奇中,本〃阿弗莱克的新作—一部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逃离德黑兰》,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更加罕见的是,本片中的好莱坞没有与美国政府唱反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爱国者”。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政治色彩电影,继续向着全世界宣传着美国的淫威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
本片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鉴于寻常方法
一时难以奏效,中情局“撤离专家”托尼〃门德斯(本〃阿弗莱克饰)提出一套异想天开的方案:他会以好莱坞助理制片人的身份潜入德黑兰,将六人伪装成拍摄组成员,再利用加拿大护照将他们堂而皇之的带离伊朗。为此门德斯找到曾与中情局有过合作的化妆师约翰〃钱伯斯(约翰〃古德曼饰),通过其介绍又与好莱坞制片人莱斯特〃西格尔(艾兰〃阿尔金饰)取得联络。三人迅速打通关节、招募人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部名为“Argo”、类似《星球大战》风格的科幻片包装上市。接下来,门德斯就以为剧组挑选适合拍摄的外景地作借口,前往伊朗实施这看来一点也不靠谱的救援计划……
感慨当时参与这次事件的所有人物,美国的特工,等待被营救的美国外交官,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你面对着手拿枪械,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真主阿拉,愿意和美国决一死斗的伊朗士兵时候,你要做到把自己真实的信息身份全部忘记做到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就是极刑,该有多好的心理素质。一般的人还真做不到这点。主人公tony的精神品质值得称赞,冒着顶撞美国总统的风险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避免新的战争引起和更多的无辜百姓陷于其中,他义无反顾的向前。到故事最后,革命军不可能追上飞机,飞机已慢慢起飞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只想说“终于......好样的。”有几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在美国领馆的人质被蒙上眼睛,带到地下室,似乎要执行枪决,但是只有枪声,没有子弹。有人崩溃的跪倒了,我相信他一定认为生命真的结束了。第二个是那些跪在地上拼碎纸机里碎片的孩子,他们那么淡定,似
乎就是在玩着最平常的游戏,要全力以赴的完成拼图。第三个是在机场,那个原本反对计划的人突然眉飞色舞的讲起了电影的制作和故事,完全变成了设计中的角色,让Mendez特工都瞠目结舌。还有就是那些革命者听到故事后的跃跃欲试,让人觉得原本对立的两方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巨大的差异存在。解救人质,上策兵不血刃,下策强攻敌人抢出人质,下下策是满足恐怖分子的所有条件。由此判断,中情局员工门德兹所策划的营救方案简直天才之作—— 6名外交官伪装成和门德兹在一起工作的剧组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电影“Argo”,坐上飞机逃之夭夭,整个过程有惊无险,不伤人质一根毫毛。但如此机智的方案,原先从没有被人看好,被上司反对,也被外交官怀疑,是门德兹一贯坚持才得以执行。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还需要近乎偏执的执著,即使别人如何悲观,他还是坚持前行。中情局人员门德兹就是如此。
影片巧妙地操纵了观众的爱憎和立场。美国扶植傀儡政府掠夺资源和伊朗劫持美国人质都无道德可言,但哪个更可恶?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砝码,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难道不是当时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是的,美国人质的生命宝贵,但被巴勒维秘密警察部队(SAVAK)迫害致死的伊朗人就一文不值么?然而,阿弗莱克和编剧克里斯〃特瑞奥没有给片中的“反派”——伊朗民众——任何辩白的机会,中情局特工门德斯靠着机智与胆魄,兵不血刃地将六名美国人偷运出剑拔弩张的德黑兰,不难捕捉到当时伊朗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怒火和新旧交替的躁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枪不离手、高喊口号的暴徒。这或许对渲染恐怖、惊险气氛很有效,但也会加深“反伊斯兰者”的偏见。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一个被妖魔化的伊朗无疑是某些利益集团最希望世人看到的。如今,凡事和政治沾上边的东西,总是争议不断。奥运会沾上政治,玷污了伟大的奥林匹亚精神;诺贝尔奖沾上政治,违背了逝去先人的初衷。可政治就像是咱们这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虽然人人欲避之,但你就生活在其中,怎么能避开呢。文明的冲突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绝对不会停止。有人曾经说过,西方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一个世界难题,无解。中东那个地方是不是自打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没消停过,你来我往,争夺不断。后来因为有了石油、有了现代文明,宗教的不一致和利益让冲突有增无减。1979年有伊朗大规模反美,如今伊朗和美国依旧互不对付。
在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人们能否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或许在阿弗莱克看来,要打破冤冤相报的怪圈,仅靠国家间对孰是孰非的争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那看似渺小的善良与勇气。
姓名:胡克
班级:12经济1
专业:经济与国际贸易
学号:120107100112
第三篇:会议背景资料
附件1:
会议背景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创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735万公顷,产量5.29亿吨;水果910万公顷,产量6952万吨。蔬菜、水果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苹果、梨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柑桔产量列世界第三位。2002年蔬菜水果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9.9%。其中蔬菜和水果的出口额为26.33亿美元和9.82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的19.46亿美元和6.31亿美元增长了35.3%和55.6%。由此可见,蔬菜、水果产业将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较强潜在优势的产业。
但另一方面,我国果蔬产业的工业化水平相当低,采后的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不仅制约了果蔬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采后损失巨大。据调查,我国水果产后损失为20-25%,蔬菜产后损失高达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损失仅为1.7-5%。我国水果贮藏能力仅占总产量的20%,而且多以简易贮藏为主,冷藏、气调贮藏仅占贮藏能力的7%。发达国家95%以上的水果都能得到及时贮藏,并且70-80%时气调贮藏。据有关部门分析,我国果蔬由此造成的损失高达750亿元人民币,主营果菜农民按2亿估算,平均每个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
近些年来,针对我国水果、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落后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主产区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开发了一批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成果。如上海鲜绿真空保鲜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VAC系列真空预冷保鲜设备”;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具有8项专利的气调保鲜技术;北京福瑞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低压保鲜技术;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的微型节能冷
库;上海玉成去年也开发出保鲜设备等;德州金鱼来保鲜设备有限公司的气调保鲜冷藏箱设备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产品正在开发研制之中。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1年12月1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曾对上海鲜绿真空预冷设备的推广事宜作出“要重视和加强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项工作要同营销、出口、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重要指示。2002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十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今年 7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半年重点抓好9项工作,其中一项为:“做好农产品促销工作,抓紧建立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8月9日农业部杜青林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强调,将“加大农产品促销和扩大出口工作力度”作为今年下半年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本次会议利用高交会技术贸易的平台,邀请我国部分果蔬保鲜设备制造企业在高交会农业交易团展区中展示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对加强果蔬保鲜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项目融资,促进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件2:
会议费用及汇款方式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每人交两天(三晚)食宿费、会务费共计1600元。
上述费用请于10月9日之前汇入以下账户: 户名: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开户行:农行北京朝阳支行 帐号:***
附件3:
会议日程安排
附件4:
农业部农业交易团拟参展项目
附件5:
果蔬保鲜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洽谈会报名表
此表最晚于10月9日之前传真至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010)64194573或深圳市丰乐园大酒店(0755)25850324。
第四篇:《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观后感
电影《逃离德黑兰》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并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影片获奖。如此殊荣在以前的奥斯卡颁奖中从未出现过,而“只在颁奖给反伊朗影片时发生了”,所以很多人开始怀疑该奖项颁布的政治动机。尽管有人心存不满、有人心存怀疑,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具思考力与人性光辉的好电影。
从英美扶植新的沙赫,人民起义推翻沙赫,到伊朗民众扣押大使馆人员,美国人民为同胞祈福,再到美加联手营救人质,不抛弃、不放弃,整个影片都能看到人们为了人权而奋斗。
影片开始交代了整个人质营救事件的背景,当介绍到新的沙赫用内部警察维持特权时,出现了一个被反绑的男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的画面。《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舔皮鞋,这严重损害了人作为人应有的尊严,这种不人道的、侮辱性的刑罚也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的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惩罚”。而且即使触犯法律,也不应该由内部警察滥用私刑,而应该“由一个独立的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世界人权宣言》第十条)。
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伊朗官方女发言人称“美国声称自己在捍卫人权,但他根本就没有捍卫人权,反而是违反了所有国家的人权”,整条新闻的高频词无疑是“人权”。可见伊朗人民会推翻沙赫,劫持大使馆,完全是为了捍卫自己应享有的人权。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人人有资格享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的情况下”(《世界人权宣言》第二条)。美国极力推崇和维护自己本国公民的人权,却漠视伊朗人民的人权,这种歧视是应该摒弃的!
当伊朗警察询问加拿大大使的女管家——伊朗女人莎赫尔时,他的第一句话是“追随真主的人,阿拉的使者,我们对自己人友好,对异教徒苛刻”。这是一种极端的宗教歧视,极其容易引发宗教战争。《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袖手旁观就如同违反教规”,很明显是在用教义间接干涉和影响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教义至上不如人性至上,愚昧的虔诚很可能会伤害异教徒的人权。
这部电影反映人权的片段有很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人权如果受到侵犯,那么其他的一切都犹如空中花园,再美、再好根本就无从谈起!
第五篇:《逃离德黑兰》影评
第一部分 对影片《逃离德黑兰》 的总体印象
在上大学之前,因为是在很小很小的国家级贫困县度过我的大部分读书生涯,除了拼命读书,冲刺高考之外,我从不关心政治历史,上了大学之后,上过王文军老师的二战史,张凤翱老师的近代史,还有张新仪老师的马原以后,慢慢也喜欢看些新闻,读一些历史了,总之,觉得南理工大部分的老师我都很敬佩,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本学期的百年奥斯卡电影赏析课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本来情商就不高,看电影难免看不出其中暗含的表达技巧,多亏有老师指点,才知道“赏析”电影与“看”电影是有很多差别的。但是由于身在计算机学院,课业繁忙,很多想看的课外读物和纪录片都没有时间看。在课上欣赏《逃离德黑兰》之前,我并不了解人质事件的整个政治背景,刚看完片子的时候,心里面都是对美国特工托尼以及美国政府的钦佩,当然也少不了对伊朗政府的批判。而这正是《逃离德黑兰》这部影片所要达到的目的,向全世界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片面诋毁着现在美国的敌人——伊朗。【1】
了解了影片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后,我从心底上反感美国政府扶持傀儡政府掠夺资源的行为。让我联想到在若干年前,美国政府支持袁世凯独裁,限制“反袁称帝”活动,驱逐在美居留的孙中山、黄兴等;蒋介石也是在美国的扶持下,实施独裁专制,内战失败后才逃亡台湾。除此之外,韩国的李承晚、朴正熙,越南的吴庭艳以及泰国的銮披汶等都是在美国的扶持下上台的。历史上,美国在不同国家扶持傀儡政权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伊朗民众以使馆人员为人质,要求美国遣返犯下累累血债的巴勒维,在当时或许是迫使美方让步的最优策略。
如果抛开美国与伊朗政府之间孰是孰非的问题,暂且不考虑影片《逃离德黑兰》在政治上立场上的片面性,总体上来说,我觉得《逃离德黑兰》是一部很成功很标准的美国爱国主义题材和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影片,是极少将好莱坞与政治历史事件相联的电影之一。第二部分 对片中涉及的政治背景的理解 《逃离德黑兰》由本·阿弗莱克导演,并于201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奖。影片中利用了美伊冲突的背景,其真正讲述的是政治大环境下的一个真实的小事件,而这个事件又具有浓烈的戏剧性。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石油储备十分丰富的伊朗。1950年,改革派默罕默德·摩萨台,在伊朗人民的选举中当选伊朗总理,摩萨台上任后,把英、美两国控制的伊朗石油国有化,将石油归还伊朗人民。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为首的新政权。巴列维上台后,生活极尽奢华,他宣扬将伊朗西化,并用极其残酷的手段维护其政权。【3】1977年,伊朗革命爆发,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最终,伊朗人民在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并迫使巴列维逃往美国。
政权的更迭,并没有让伊朗停止动荡。1979年10月,流亡国外的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他们要求美国遣返巴列维。1979年11月4日,伊朗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而余下的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
当时的伊朗完全处于全盘伊斯兰化的浪潮中,伊朗革命卫队对异教徒和违反教规者常常当众处以极刑。伊朗革命卫队,是霍梅尼在1979年6月,下令成立的一支具有宗教属性的军队【3】,它的成员都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只有家庭出身好,对伊斯兰极度虔诚,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入选,他们可以凌驾于一切法律之上,只要他们认为你是可疑分子,便可随时抓捕或处死。这样的动荡,难免会让人胆战心惊。
如何将这6为美驻伊使馆的外交官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第三部分 导演本·阿弗莱克“导”和“演”的能力令我钦佩
在影片《逃离德黑兰》中,导演阿弗莱克在选取电影题材和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堪称一流,而同时,他本人饰演的特工角色在演技上也同样令我折服。我称之为导演的“导”和“演”能力,不仅剧情导演得妙,还演得扣人心弦。1)题材的选取
导演电影大胆地选择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政治冲突题材。
1979年的人质事件中,美国政府曾计划武装营救,但营救最终功败垂成。国际哗然,超级大国颜面尽失。与此同时,鲜为人知的是,美国中情局却依靠一名特工,成功地将6位美国人带出伊朗。影片《逃离德黑兰》,便改编自这个尘封了17年的真实事件。
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某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或许由于政府的管制,有关这些历史的真相总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为人知。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1989年的**事件等,至今依然是一个极敏感的话题。而美国政府对人质事件的态度也是如此。而即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敢于碰触这类敏感政治事件的人依然在少数。
导演阿弗莱克大胆地以人质事件为背景,在影片叙述中,他通过对节奏的把握以及场面的调度等,很巧妙地避开了人质事件中对美国不利的政治背景。白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果断迅速,中情局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冷冰冰,好莱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功利,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阴暗压抑,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六个公民的生命原来如此重要,成功塑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2】
尽管片子只是还原了一段拯救人质的事件,不过“重现”正是它的可贵之处,这正是观众期待看到的。
2)节奏的把握
阿弗莱克导演掌握电影节奏的能力绝对一流,能把这样你明知道会是美国胜利的电影拍得这么扣人心悬,让人忍不住捏把汗。无论是办理签证时大使的一个眼神,或是车辆前行中碰到了游行的民众而受阻,或是登机时机票的确认,或是“6工作室”在关键时刻接起的伊朗革命卫队的电话等,都能把观众的神经绷紧。
在影片的开始,导演用不到很短的时间把背景过了一下,再现给观众的是美驻伊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的混乱场景。到底美国之前做对做错,看电影的人都来不及思考,就被“暴民”的不理智吸引过去。
1980年1月,门德斯,钱伯斯与希德尔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创办了原本子虚乌有的好莱坞电影公司“6工作室”。新公司不仅包装一新,而且电话线、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为了更逼真,他们策划在好莱坞发布“6工作室”的各种信息,不断有好莱坞记者询问电影细节,各种报纸也对新片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看上去,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可信。
而在门德斯等人筹办“6工作室”期间,伊朗政府陆续发表声明: “美国根本没有捍卫人权,反而侵犯了所有民族的尊严,我们要求引渡这个在美国人支持下实施了不止37年的暴政的暴君,他杀死多少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大使馆的员工不是外交人员,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人是外交人员,所有证据都证明这些人是间谍,以仁慈的真主的名义,我们要向全世界清醒着的人民传达一下讯息,我们要向世界人民揭露美国的暴行,美国政府视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分子,然而美国政府和中情局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恐怖机构。”
影片在好莱坞和人质关押地之间不停切换,让人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人质事件的紧迫性。
1980年1月25日,门德斯按中情局局长的指令潜入伊朗,第二天,在加拿大大使的官邸,他见到了6名美国驻伊使馆外交官。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专门召开了二战以来的首次紧急秘密会议,破例签发了6本假护照,并直接空运至德黑兰。加拿大政府的协助对营救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80年1月28日凌晨4点,6名使馆外交官按照门德斯的要求精心装扮后,动身前往德黑兰迈赫尔阿巴德机场。机场是6人要闯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机场,他们的机票从未确认到刚刚被确认以及“6工作室”在最后时刻接起的电话等,是6个人最为惊心动魄的遭遇了。
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步步惊心的节奏设计,以及不失幽默的语言风格,却让观影者始终都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阿弗莱克只不过通过这种几次小波折和并列的剪辑镜头,把一个即将失控的电影故事合理地推向了高潮。他对这个段落节奏和气氛的拿捏,让人惊讶不已。3)阿弗莱克导演的演技
影片中,阿弗莱克饰演的特工角色——托尼·门德斯,他给我的感觉是,为人正直却不乏幽默,勇敢而且机智,少言寡语但内心充满担当。从成功进入伊朗,到成功救出人质期间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让普通人绝望,但是越是绝望的时候他的沉着冷静反而越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强大。
1965年,25岁的门德斯因出色的制图能力,被招募至CIA,专门负责处理伪造证件和伪装身份,这位有着墨西哥血统的图形设计专家,在南亚,中南亚和中东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伪装营救经验,他也因此被业内人士美誉为“伪装大师”。影片中,门德斯建议伪装成电影摄制组来实施营救。这个看似荒诞无奇、风险极大的计划,对门德斯来说,不仅隐蔽性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营救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当卡特总统因担心营救计划失败会造成国耻,而取消原定计划时,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留给了门德斯自己——“任务如果失败了,代价将是6个人质的性命,以及他的性命。”【2】他离开的时候悄悄地拿走了一瓶酒,然后在那个夜晚里,在烟、酒以及孤独的陪伴下,在无数次的挣扎中他最终做出了决定。这一场戏情感冲突非常有利,阿弗莱克对这个角色的拿捏和演绎精准到位。第四部分 总结
本片最大的挑战在于将高度严肃的政治事件与高度娱乐化的电影结合起来,而导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当受困人员因得救在飞机上喜极而泣的时候,其惊心动魄之后的感染力跨越了国别和民族的差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抛开其政治立场的片面性(毕竟是美国人导演的美国主旋律电影),《逃离德黑兰》在叙事上让人不厌倦,在节奏上扣人心弦,堪称一部成功的政治惊悚片。
参考文献
1、胡克,《逃离德黑兰》影评,日期不详http://wenku.baidu.com/view/82c6e5e5f8c75fbfc77db2e3.html
2、彭建军,《逃离德黑兰》影评,2013年2月17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74e8430101brlh.html?
3、纪录片《经典人文地理》20140626电影藏秘之《逃离德黑兰——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