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0-11-16 16: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根据这些要求,结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小组,即“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型程序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使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所以,小组活动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讨论和研究,我决定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在语文课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找到与新课程最为和谐的交汇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新课改。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

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2)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3)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得到参与、展示。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后进生大胆发言、体验进步,找到快乐和自信。

4、学生能充分参与小组评价或者自我评价,及时调整与改进学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中期),一些合作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如“小组--游戏-竞赛法”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 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合作策略; 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合作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合作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2、本课题与上述成果联系是它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题将借鉴、参考上述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对于这些成果的钻研深度将影响本研究的深度。

与其区别之一,本课题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区别之二,本课题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合作学习教育通过学科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并非新课题,但目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模仿上,缺乏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如何深入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突破:

1、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有哪些;(小组互动、检查预习;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小组竞争,巩固提高;小组交流,学生小结)2、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有哪些;(合理分组;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化;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3、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组竞争的激励机制,师生、生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

4、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发群

体效应;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自编自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多样化,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等)

5、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组员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和预习任务;组长检查组员完成任务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组长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辅导鼓励等;组长激发组员的集体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及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一起进步)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不同,时机不同,是面对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新挑战的情况下,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本课题研究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和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

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以多种形式呈现,有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实用性价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周围的同行中也有众多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博采众长,使课题设计日臻完善。

2、我校是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试验基地,教师人手一机,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学校并建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提供了网上阅读资源平台。

3、我校教科研风气浓,学校倡行的“354”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资源,相信能发挥整体效应,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4、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研究工作,从多方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些,都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

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

研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美国心理学家 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本课题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协调合作。因此,能大力度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实现教学,这样就赢得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生对课改实验的逐步熟悉,使学生能实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行为。假若能实现课题的研究充分融于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完全改观,学生就能自觉

地支配和学习知识,勇于探索,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与探索者,对于发掘学生潜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有哪些;(小组互动、检查预习;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小组竞争,巩固提高;小组交流,学生小结)2、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有哪些;(合理分组;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化;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3、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组竞争的激励机制,师生、生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

4、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发群体效应;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自编自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多样化,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等)

5、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作用,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组员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和预习任务;组长检查组员完成任务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组长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辅导鼓励等;组长激发组员的集体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及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一起进步)

4、研究过程设计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8 年 3 月—2018 年 4 月)

1、对现阶段我校语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翻阅相关资料,为所研究课题做准备。

2、确立课题,初步论证课题的可行性,收集相关资料,申报立项并制定适合本校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8 年 5 月——2018 年 10 月)

1、学习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理论与论述,转变教育观念。

2、制定调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现状,进行情况分析。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交流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认真做好课堂观察,总结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4、通过课堂教学,将所研究内容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从而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活动(研究课)、进行学习和分析研究,并记录反思。

6、进行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

(三)总结阶段(2018 年 10 月——2017 年 12 月)

1、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2、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展示研究成果。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1、文献研究法。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教学模式、合作互动中感受成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所借鉴。

2、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现状,通过对这些现状的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再通过教研活动展示、座谈等手段,掌握研究实施情况,使实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行动研究法。以改进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各种问题为指向,把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解决问题、改变行为,逐步提升合作学习效度。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与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5、案例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设计出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其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6、预期研究成果 1、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2、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展示研究成果。

第二篇:初中物理小组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虽然从理论上讲小组合作学习,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一阵子后,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好的思路,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探究。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合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我们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上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杜威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计划的三个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是小组合作。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已非常普遍。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江苏省的“合作教学操作初探”、浙大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上海市的“分组教学的构想和实践”等众多有关合作学习的课题,出现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时期有关合作学习的一些理论专著也开始大量出现,如《合作学习导论》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施》等。而本世纪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三、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

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五、研究对象

初三、四全体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

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

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四)、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辨: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初三、四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

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依据烟台差异教育课题,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互教优势全面提高探究、表达、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3、成立了课题实施小组

确立了xx为物理课题负责人。并确立研究对象为全体初三、四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成员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4、大量查阅了有关合作学习方面的书籍并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7月)

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详细给出小组合作评价,进行起步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进行小组合作分组,选拔组长及成员分工

(二)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

(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数次成绩之平均为其平时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捆绑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3年9月)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2、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老师学习借鉴。

3、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向各级刊物推广。

九、课题组成员

组长:xx

组员:刘晓棠、王绍荣、张学波

十、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课题主持人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获得多次优质课,在省市发表过多篇教学设计和论文。

4、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十一、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平时抽测的数据汇总、阶段总结、专题讲座、研讨会、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第三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泗水龙城小学课题组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标准作了重新的界定,创新和合作能力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界培养大批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2、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的“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

3、学校教学实践的需要。

“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并取得非凡的成绩,而在我国却是新生事物。目前,我校正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把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我校申请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预期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目前,课堂上教师积极尝试构建“”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同桌合作、前后四人、自主选择伙伴合作。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创造了多维互动的思维平台。

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二)、现状分析:

“学习”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所研究,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我们的老师不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取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什么问题都进行小组讨论,一节课中安排多次(3次以上)合作学习。结果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却收效甚微。有的教

师提出问题后未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分钟就叫“停止”。这时,学生并未真正进入合作状态,这样的合作学习怎能达到预期目的?它只会挫伤学生的合作的热情,养成不愿参与的不良习惯。

2、小组规则不清,学生放任自流。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教室里也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局面,但只要细想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学生的收获很少。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说,谁都不听谁的,结果组内的问题没有解决;有的小组成了一两个人的“新闻发布会”,其他人一言不发或“搭个便车”;有的小组互相推辞,没有发言人;有的小组成员借此机会闲聊,无拘无束。归根到底,主要是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小组内没有学习的规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随意分组,评价重个人。

据笔者了解,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高矮次序和男女搭配而成,最多也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学生的成绩。这种分组不利于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同时,我们的教师对组内交流后的汇报评价偏重于对个体的评价,忽略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使我们的小组学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分析影响“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增强“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三)预期的研究突破

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学习在运用和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学习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学习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有效性的方式与方法

“学习的有效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激疑→质疑→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形成有龙城小学特色的创新型教学体系。创设快乐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有合作意识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为推进这一目的的实现,进行以下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划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一个学习小组就是全班的缩影。首先将班内学生均分为优、良、中、差四类,从每类中选一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由“优”生任组长,与“差”生同位;由“良”生任副组长,与“中”生同位。为了让组内的成员合作顺利,教师在分组时不是单凭自己的考虑去指定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而是首先让“差”生选择“优”生,征得被选择“优”生同意后,才将他们划分到同一小组内。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相邻的两个小组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组成一个8人的大组。一学年结束后,可根据实际,合理调整学习小组。分组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组内各成员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同,各合作小组在总体水平上又基本一致。“组内异质”为小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建立好学习小组后,还要对学习小组内的各位成员做出具体的分工,并对小组中的四位成员进行如下分工:如优秀生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收发作

业、指导差生;良好生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讨论记录、小组纪律、指导中等生;中等生是小组讨论的“第二发言人”;差生是小组讨论的“第一发言人”。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各司共职、各尽所能、共同提高。

(二)小组合作的要求

1、每个人都有责任保证自己小组所有成员掌握应掌握的学习内容。

2、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向小组成员求助,如果仍然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3、合作学习在听取和比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集思广益,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和积极的辩论者。

4、只谈关于合作内容的话题。

(三)、“学习”策略

学习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它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相互辩论争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彻底克服一人讲多人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彻底克服纯知识教学倾向,使学习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助、互学过程,知识应用的过程。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构建新式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一般包括六个教学环节:知情入新——自主学习——学习——展示交流,达成共识——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1、知情入新,激情导入:

知情:就是摸清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基础、新知识的生根点。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在“知情入新”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节。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完善学生的思维品格。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

3、学习:

学习是“自主学习”环节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合作作用,取长补短,完善个体。

4、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展示交流是自主学习或学习完成之后的信息反馈交流活动,达成共识。一般先有几个学生或一两个组首先发表意见,汇报学习所得,其它小组作以补充完善。对有争议的地方可以展开质疑、讨论、争论、辩论,既可以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又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矫正能力。对学生实在是弄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讲解,讲清楚,讲明白。

5、练习与实践:

练习与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运用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是学生思维的突变期,因此,是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大好机会。练习题目的设计要有科学性、典型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练习一般设计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目的巩固课堂知识;综合练习,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前后联系,形成知识脉网络;发展练习,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6、自我评价。

这一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完整知识结构,体验知识价值和对学习情感的评价。在师生共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零乱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形

式是课堂小结,具体操作过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学习心得、绘制知识结构图以及对知识的认识、知识的价值评价、学习方法交流、情感态度评价等,教师跟上有益指导。

(四)、小组捆绑式评价探索:

评价就是考察一下学生某个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以此来判断某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态度,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我们进行小组捆绑式的评价方式。

1、小组捆绑评价,评出优胜小组。在每次的考试中,算出每个人的比较分,小组成员比较分之和就是该组的总分,总分除以人数得出每个人的均分,均分在9分以上小组视为优胜小组。优胜小组的表彰办法:第一,可以在班内设优胜小组栏进行表彰,让学生随时可以看到,时时得到提醒。第二,根据优秀的次数,在学生期末总评中加入一定分值,划出等级报告家长,记入学生学籍档案。这种评价方式,一是尊重学生的基础,使优生、差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不搞一刀切,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尤其对差生自信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转变差生的重要手段。二是保障了学习有效性,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协作,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设立课堂激励性分值,作为初实行“学习”模式的保障。对于刚开始使用“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习惯了“听”,没有积极思考的愿望,甚至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对于老师设计的问题,不思考,不会思考,不回答,不配合,教师感到教得很吃力,会导致“学习”进行不下去,因此设立课堂激励性分值,如:学生积极回答一个一般难度的问题,给该生加0.2分,回答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加0.5分,交流时改正一个问题加0.5分,质疑一个问题加0.6分等等,激励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质疑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此法很简单,只要教师规定好干什么得多少分,让小组长课后根据学生表现打好分,记录下来,单元学习完之后总分加入单元测试分,作为平日表现分就行了。

四、研究团队及分工: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先成成员:董雯陈景强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曾瑞

组员:王旭梁金玲孙茂波李孝云王颖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4.20---2011.7)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搜集、整理学习存在的问题

3、广泛搜集有关有效性学习的理论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明确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完成子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1.7---2011.12)

1、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运用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小组长培训活动,规范学习行为。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改进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2.3----2013.3)

1、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2、开展专题性研究活动,运用和改进积累的经验

3、积累课题原始资料,撰写论文

4、请专家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3.4)

1、做好质量检测、评估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3、整理论文和教学心得等相关资料

4、收集、整理资料,健全小组学习的原始材料

5、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保障条件

(1)学习保障:加强理论学习,博采众长,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开展课题研究从观念、理论功底上作准备。

(2)时间保障:课题组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每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学校教导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3)硬件支持:我校是泗水县教学设施配备最先进的学校,每个教室都配有最先进的多媒体“班班通”辅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教学管理局域网、图书资料室等都为教师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平台。

(4)物质支持: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研究工作,投入大量教育教研经费,加强教师培训,举行专题研讨活动,为研究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宽松的氛围,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七、课题预期成果与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结论与反思。

2、课题研究论文集

3、课题研究论文及典型活动案例汇编。

4、反映研究成果的师生作品、奖状证书、照片等。

5、音像资料:活动过程实录等。

6、现场展示活动:学生才艺展示、综合活动观摩。

2011年4月

第四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仁怀市三合二小 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将是集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的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技巧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间的合作,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也是时代对人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不难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离开了人与人的合作,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传统的“灌输”教学和“识记”教学缺乏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学会与他人合作。

2、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以“合作”为中心的“六步教学法”(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训练、总结反思),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4、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的“研究室”,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协作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则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寻求的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但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等于不需要教师,它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组织好学生,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各有所获,而且要对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作出正确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要求。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问题。戴维森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七要点: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励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传授合作技巧;有组织的相互依赖。斯莱文定义合作学习更明了:一是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二是互助,力使小组成功;三是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本课题主要依据戴维森、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杜威哲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与共同学习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论,信息交流理论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合作——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确定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须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1世纪,大罗马的昆体良在其著作《雄辩术原理》中就提出了集体教学的设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儿童应是一起受到教育,以便他们互相激励和敦促。18世纪初,英国的牧师倍尔和兰喀斯特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广泛的运用,并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和杜威等人的推荐,同时被广泛应用。随后,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儿童在“从做中学”、在活学活用中,在相互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并将合作学习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具体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群子,如切如磋,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如琢如磨。其意思是学习要相互商讨,相互砥砺,共同提高。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也指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突出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学教育也一直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并实施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正式兴起以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合作教育学”理论为标志,并被西方国家广泛重视和研究,形成多种合作学习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斯莱文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约翰逊兄弟的共同学习模式、沙伦的团体探究模式、以及伯里顿和巴内斯的合作方法模式等。与其他领域革新所不同的是,在合作学习领域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在所有方面都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模式。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绍西方合作学习理论,并在一些省市的个别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探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山东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上海的“小学语文活动型教学研究”探索等。对于合作学习,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还未形成被我国中小学全面推广的合作学习模式。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达到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提高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教学更有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建立学习群体,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3、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要真正的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同时,通过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起到教学指导作用,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构建一种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小组实质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状态下学习小组合作效率的有效环境、内容、方式及评价。

2、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发展学生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个性得到放飞,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自信心得到增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他人的特长,并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3)集体可以集思广益,集合集体智慧,同时更使其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发挥集体思维优势,促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1、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实施价值。

(3)构建“合作学习”课堂结构模式的理论基础。

2、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本模式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为辅。其实施的程序为: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训练、总结反思。通过这个模式的构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突出小组学习活动的实质性合作?二是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既竞争又合作?三是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充当什么角色?四是在组织合作学习教学中如何对整体、个体进行教学评价。

第一步 情景导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导入可以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像、开门见山等方式。这一环节通过目标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步 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中明确地告诉学生在多少时间里,采用怎样的有效方法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以及最终需要达到的标准。自学指导中的“导”,是学生进行高速、高效学习的指向标,只有“导”得明白、准确,学生才能顺利地进入到自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及时辅导。

第三步 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组汇报本组自学情况,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随机备课。对于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自学后交流的信息进行整合,明确精讲点拨的内容。

第四步 精讲点拨。

针对学生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点拨过程要通过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发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解决自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用少量精选的例子使学生获得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第五步 训练达标。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堂系列训练题和当堂达标检测题。

第六步 总结反思。

在该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是否学会,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如何改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得失。

小组合作探究解疑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因此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最关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实际需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组内、组间展开讨论、交流,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使人人都能贡献思维成果。

3、有效合作学习的措施探索

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措施意在解决如何使学生均衡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怎样完成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在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具备什么技能与技巧等问题。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主要在语文学科教师中开展,实验对象是水口小学3—6年级学生。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明确分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小组内的同学都承担不同角色。可以设置组长,练习者,记录员,评判者,监督员等。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制订不同的职责:小组长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练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练习者是本小组的主帮对象;评判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监督员负责监督整个练习过程的有效性。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也使教师的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小组内的角色同时可以互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强化了小学生合作意识,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地展现。(2)强化交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交流是合作的开始,通过交流,使学生听取不同的意见,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并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交流习惯的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一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监督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帮助有困难的伙伴,这样就促进了交流,提高了学生交往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能行!”“有我们的支持,你大胆表现吧!”“某某必胜!” 等。

二是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交流的目的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使学生学会方法。当小组内有了多种意见时,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必须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方案。

(3)乐于合作,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小组内的同学开始时不一定能友好地相处,因为他们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竞争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教师看到的不是几十个学生,而是几个学习小组。学生的个体活动都是代表小组。这就使小组内的同学产生了荣辱与共的感觉,促进了个体之间的合作。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参研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总结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并在实验学校中不断探索、运用,又不断修正。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向各个层面专家学习讨教和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针对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教师们在研究中特别注重了从行动出发,并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2)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过程加以不断的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把自己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规律,形成理论,以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研究中,采取问卷、座谈、走访、调查等形式,为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育观察法:参研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考察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中出现的个别化及倾向性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各地各校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在搜集、鉴别、整理过程中作出判断和取舍,集众家之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5)个案分析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特别注重对某些研究对象采取跟踪研究,对一些典型的学生进行个别分析,分好年龄段进行因材施教,分析其思维特点,搜集资料,开展好课题研究。

(6)调查法:按照课题组制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在课题实施中,开展大量的问卷调查、访谈活动,争取达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二是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三是明了现状,敢于创新。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本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期为两年,拟从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3年9月)。在市、县专家的指导下,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课题负责人对参与实验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实验老师对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有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并做好课型的设计工作。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主要根据“实验方案”提供的实验内容,在实验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实验工作。实验负责人深入课堂,对实验的微观操作作切实的指导,发挥集体的智慧,丰富、完善实验的理论研究和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索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作学习的有效措施。召开阶段性座谈会。

第三阶段:实践深化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聘请专家作技术指导,全体实验老师投入最大精力,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全方位的论证。积累资料,撰写实验论文,编写课堂教学案例,召开阶段性座谈会。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8月)。完成实验报告,编印有关资料。召开总结会,请专家对实验检查鉴定。

十、预期成果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内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制定并完善《班级合作学习量化评价表》。

(二)编写合作学习案例及《合作学习团队建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等论文集,择优发表。形成《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

(三)以“有效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为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实施,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何勇校长担任组长,兼任课题组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确立目标、方案设计、实践研究、反思总结等工作。全体课题组成员均在专科学历以上,平均年龄为32岁,均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

课题参研人员工作分工:

管理组(方法原则、措施制定):何勇、张雷,统筹课题的实施,做好开题结题相关工作

实践组(班级管理、方案实施):黄明华 田丰琴、吴文玲、周雯艺。加强小组建设、落实课堂准备,探索课堂合作学习方法,加强课堂学习、交流、合作等习惯培养;及时总结反思,返现合作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制作课堂合作学习评价量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反馈组(检查记录、调整落实);谭清峻、张雷、叶芳春,定期进课堂检查、总结,做好检查记录,提出研究改进方案。

总结组(实践反思、内化提高):黄明华、张雷、谭清峻及参研教师,组织进行各阶段小结,确保行为养成研究取得实效。

课题研究活动协调联络组(开题结题、过程活动):何勇、张雷,做好人员联络、信息上报。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一)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为研究人员购买理论书籍和各种资料。

(二)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计划投入8000元为课题组专门配备2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三)为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计划1000元讲义费,邀请县科研部门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我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素质,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四)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并承担研究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等所有费用,提供足够的课题研究经费,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①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版。②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版。③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版。

④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⑤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仁怀市三合镇第二小学

⑥黄政杰、林佩璇:《合作学习》,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版。

⑦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版。⑧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硕士学问论文。

⑨Ellen Weber 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小学课题组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八日

第五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小学

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背景下,一切创新研究都将是集体性的工作,需要团队的合作、共同的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技巧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间的合作,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也是时代对人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不难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离开了人与人的合作,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传统的“灌输”教学和“识记”教学缺乏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地学会与他人合作。

2、有利于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以“合作”为中心的“六步教学法”(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训练、总结反思),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4、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的“研究室”,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协作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则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寻求的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但不等于放任自流,更不等于不需要教师,它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组织好学生,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各有所获,而且要对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作出正确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要求。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问题。戴维森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七要点: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小组成员面对面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励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传授合作技巧;有组织的相互依赖。斯莱文定义合作学习更明了:一是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二是互助,力使小组成功;三是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本课题主要依据戴维森、斯莱文的合作学习理论,杜威哲学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与共同学习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论,信息交流理论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合作——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种确定的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须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活动、一定的信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四、同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1世纪,大罗马的昆体良在其著作《雄辩术原理》中就提出了集体教学的设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儿童应是一起受到教育,以便他们互相激励和敦促。18世纪初,英国的牧师倍尔和兰喀斯特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广泛的运用,并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和杜威等人的推荐,同时被广泛应用。随后,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儿童在“从做中学”、在活学活用中,在相互作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并将合作学习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具体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群子,如切如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磋,如琢如磨。其意思是学习要相互商讨,相互砥砺,共同提高。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也指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突出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学教育也一直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并实施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正式兴起以前苏联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合作教育学”理论为标志,并被西方国家广泛重视和研究,形成多种合作学习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斯莱文的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约翰逊兄弟的共同学习模式、沙伦的团体探究模式、以及伯里顿和巴内斯的合作方法模式等。与其他领域革新所不同的是,在合作学习领域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在所有方面都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模式。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绍西方合作学习理论,并在一些省市的个别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性探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山东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上海的“小学语文活动型教学研究”探索等。对于合作学习,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探索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还未形成被我国中小学全面推广的合作学习模式。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达到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素质,更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1、提高任课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教学更有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建立学习群体,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以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3、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广大教师逐步走进新课程,在课堂上要真正的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同时,通过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将对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起到教学指导作用,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构建一种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小组实质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状态下学习小组合作效率的有效环境、内容、方式及评价。

2、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技能,发展学生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个性得到放飞,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自信心得到增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及他人的特长,并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3)集体可以集思广益,集合集体智慧,同时更使其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发挥集体思维优势,促使学生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1、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实施价值。

(3)构建“合作学习”课堂结构模式的理论基础。

2、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本模式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为辅。其实施的程序为: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达标训练、总结反思。通过这个模式的构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突出小组学习活动的实质性合作?二是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既竞争又合作?三是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应充当什么角色?四是在组织合作学习教学中如何对整体、个体进行教学评价。

第一步 情景导入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导入可以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像、开门见山等方式。这一环节通过目标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步 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中明确地告诉学生在多少时间里,采用怎样的有效方法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以及最终需要达到的标准。自学指导中的“导”,是学生进行高速、高效学习的指向标,只有“导”得明白、准确,学生才能顺利地进入到自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及时辅导。

第三步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组汇报本组自学情况,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随机备课。对于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自学后交流的信息进行整合,明确精讲点拨的内容。

第四步 精讲点拨。

针对学生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点拨过程要通过学生质疑、讨论、交流、发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解决自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用少量精选的例子使学生获得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能力。

第五步 训练达标。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堂系列训练题和当堂达标检测题。

第六步 总结反思。

在该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是否学会,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如何改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得失。

小组合作探究解疑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因此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最关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实际需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组内、组间展开讨论、交流,使人人都能贡献思维成果。

3、有效合作学习的措施探索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措施意在解决如何使学生均衡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怎样完成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在班级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具备什么技能与技巧等问题。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课题主要在语文学科教师中开展,实验对象是水口小学3—6年级学生。

八、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明确分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小组内的同学都承担不同角色。可以设置组长,练习者,记录员,评判者,监督员等。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制订不同的职责:小组长负责小组全局、协调小组练习进程;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结果;练习者是本小组的主帮对象;评判员检查小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监督员负责监督整个练习过程的有效性。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也使教师的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小组内的角色同时可以互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强化了小学生合作意识,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地展现。

(2)强化交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交流是合作的开始,通过交流,使学生听取不同的意见,进行比较,以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并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交流习惯的好时机,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一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监督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帮助有困难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的伙伴,这样就促进了交流,提高了学生交往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要求小组的同学对每一位发言者都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如“你一定能行!”“有我们的支持,你大胆表现吧!”“某某必胜!” 等。

二是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交流的目的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使学生学会方法。当小组内有了多种意见时,教师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必须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方案。

(3)乐于合作,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小组内的同学开始时不一定能友好地相处,因为他们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竞争以小组的形式出现。教师看到的不是几十个学生,而是几个学习小组。学生的个体活动都是代表小组。这就使小组内的同学产生了荣辱与共的感觉,促进了个体之间的合作。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参研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总结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模式,并在实验学校中不断探索、运用,又不断修正。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向各个层面专家学习讨教和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针对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教师们在研究中特别注重了从行动出发,并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2)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过程加以不断的主观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把自己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规律,形成理论,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研究中,采取问卷、座谈、走访、调查等形式,为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3)教育观察法:参研教师在自然状态下考察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中出现的个别化及倾向性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各地各校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在搜集、鉴别、整理过程中作出判断和取舍,集众家之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5)个案分析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特别注重对某些研究对象采取跟踪研究,对一些典型的学生进行个别分析,分好年龄段进行因材施教,分析其思维特点,搜集资料,开展好课题研究。

(6)调查法:按照课题组制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分析、概括、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在课题实施中,开展大量的问卷调查、访谈活动,争取达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二是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三是明了现状,敢于创新。

九、研究计划及步骤

本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期为两年,拟从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2013年9月)。在市、县专家的指导下,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课题负责人对参与实验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实验老师对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有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并做好课型的设计工作。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主要根据“实验方案”提供的实验内容,在实验理论的指导下,全面开展实验工作。实验负责人深入课堂,对实验的微观操作作切实的指导,发挥集体的智慧,丰富、完善实验的理论研究和合作学习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召开阶段性座谈会。

第三阶段:实践深化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聘请专家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技术指导,全体实验老师投入最大精力,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全方位的论证。积累资料,撰写实验论文,编写课堂教学案例,召开阶段性座谈会。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8月)。完成实验报告,编印有关资料。召开总结会,请专家对实验检查鉴定。

十、预期成果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内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制定并完善《班级合作学习量化评价表》。

(二)编写合作学习案例及《合作学习团队建构》《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等论文集,择优发表。形成《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

(三)以“有效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为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实施,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何勇校长担任组长,兼任课题组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确立目标、方案设计、实践研究、反思总结等工作。全体课题组成员均在专科学历以上,平均年龄为32岁,均为我校一线骨干教师。

课题参研人员工作分工:

管理组(方法原则、措施制定):何勇、张雷,统筹课题的实施,做好开题结题相关工作

实践组(班级管理、方案实施):黄明华 田丰琴、吴文玲、周雯艺。加强小组建设、落实课堂准备,探索课堂合作学习方法,加强课堂学习、交流、合作等习惯培养;及时总结反思,返现合作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制作课堂合作学习评价量表。

反馈组(检查记录、调整落实);谭清峻、张雷、叶芳春,定期进课堂检查、总结,做好检查记录,提出研究改进方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总结组(实践反思、内化提高):黄明华、张雷、谭清峻及参研教师,组织进行各阶段小结,确保行为养成研究取得实效。

课题研究活动协调联络组(开题结题、过程活动):何勇、张雷,做好人员联络、信息上报。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一)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为研究人员购买理论书籍和各种资料。

(二)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计划投入8000元为课题组专门配备2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三)为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计划1000元讲义费,邀请县科研部门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我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素质,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四)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并承担研究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等所有费用,提供足够的课题研究经费,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①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版。②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版。③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版。

④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⑤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版。

⑥黄政杰、林佩璇:《合作学习》,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重庆市铜梁区 水口小学

⑦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版。⑧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硕士学问论文。

⑨Ellen Weber 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小学课题组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八日

下载《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反思总结

    《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反思总结 ------泗水县龙城小学课题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龙江镇中心学校 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王德成 课题成员:赵刚 纪海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在“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莲花塘学校 任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各地各学校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の實踐和研究》開題報告 ●薛坪鎮薛坪中心小學 一、課題の提出 在新課改の大潮中,很多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精彩の課堂教學展示,曾一度讓眾多一線教師......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报告 留庄中心小学 李娜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正定县南楼小学王兰格一、目的和意义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