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推荐五篇]

时间:2019-11-13 07:3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

第一篇: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

1概述

冶金工业厂房中支承各类型吊车的吊车梁系统结构,按照吊车生产使用状况和吊车工作制可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及特重级(冶金厂房内的夹钳、料耙等硬钩吊车)四个等级。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将吊车工作制化分为A1~A8级。一般情况下,轻级工作制相当于A1~A3级;中级工作制相当于A4、A5级;重级工作制相当于A6~A8,其中A8属于特重级。吊车梁系统是冶金工业厂房重要的承重系统之一。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结构(简支结构具有传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焊接实腹式“工”形钢吊车梁又以其传力明确、制作施工方便而在冶金工业厂房中广泛应用。

2焊接实腹式“工”形吊

车梁选用的材料宜考虑下列要求

2.1当吊车梁工作温度不高于0℃但高于-20℃时,钢材对于Q235和Q345宜采用Q235C钢、Q345C钢,保证具有0℃冲击任性合格;对于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吊车梁工作温度不高于-20℃时对于Q235钢和Q345钢宜采用Q235D钢、Q345D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和《低合金高强结构钢》GB/T1591—1994的规定。当采用其它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2.2对重级和超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厚度大于40毫米的钢板,应提出厚度方向抗层状撕裂的Z35向性能级别要求、钢板正火供货的要求;其它结构采用钢板厚度大于50毫米时,也应提出厚度方向抗层状撕裂的Z向性能级别要求。

2.3吊车梁的连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1995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的规定。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应按要求选用。

3焊接实腹式“工”型截面吊车梁的设计宜考虑下列要求:

3.1吊车梁应尽可能在工厂整体制作,特殊情况需分段出厂现场拼接时,可采用上翼缘焊接,腹板与下翼缘高强螺栓拼接的方式;跨度12~24米的吊车梁,可根据其自重的计算挠度值起拱,跨度超过24米的吊车梁,应根据其自重的计算挠度增加班加3~5毫米起拱;重级工作制和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的挠度与其跨度比宜小于1/900~1/1000。

3.2为统一柱肩梁顶部标高,可调整吊车梁端部截面高度,设计成变截面形式的支座,一般宜采用突变式或鱼腹式,柱两侧梁高相差较大时,可采用叠接连接。同时应注意验算突变式腹板主拉应力的疲劳强度,并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构造。

3.3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上翼缘与腹板应为焊透的K型焊缝,焊缝质量应达到一级的要求。下翼缘与腹板应为帖紧角焊缝,焊缝质量应不低于二级的要求。

3.4 吊车梁跨度一般为15米或18米,宜整体运输安装,抽柱处跨度达到或超过30米时宜分成三部分运输,现场拼接后整体吊装。吊车梁腹板与上、下翼缘的拼接应遵守下列原则:上翼缘板的拼接应尽量避开跨中1/4跨度范围,下翼缘应尽量避开跨中1/3跨度范围,腹板应尽量避开跨中1/5跨度范围。拼接处应设置引弧板,拼接焊缝保证焊透,焊缝质量等级不应小于二级。加劲与拼接缝应错开200毫米以上。

3.5吊车梁制动结构设计。当吊车梁的跨度在12米及以上时或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均宜设置制动结构。当吊车梁的跨度小于或等于6米,吊车起重量小于或等于50吨且为轻、中级工作制又不需要设安全走道时,可不设制动结构,仅将吊车梁上翼缘加宽,满足整体稳定的计算要求。

3.6吊车梁的垂直支撑应设置在吊车梁变形最小处,因此简支吊车梁不应在跨中设置垂直支撑,通长宜设置在靠近端部的1/3~1/4处,一般每一根吊车梁设置两道,对称设置。

3.7 吊车梁端部一般采用突缘支座,在厂房两端及伸缩缝处采用平板支座。

4对吊车梁连接要求

钢结构的现场连接与拼接可采用下列方法:现场地面组装,视具体情况可用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特殊情况可采用栓焊连接。栓焊连接的承载力可按高强螺栓与焊接共同工作计算,应先栓后焊。

4.1焊接连接一般要求:

4.1.1焊缝的质量等级一般应符合以下规定:a)直接承受动力的构件,其对接焊缝一般不低于一级;b)承受静力受拉构件的对接焊缝不低于一级,承受静力受压构件的对接焊缝不低于二级;c)制作过程中板件的拼接的一般应采用全熔透焊缝,其质量等级与构件相同;d)一般构件的贴角焊缝的质量等级按二级焊缝要求检查。

4.1.2现场焊接的焊缝基本构造要求:a)受力构件的最小角焊缝高度hf=6mm,一般最大角焊缝高度hf不超过16mm;b)最小焊缝长度lf=100mm;

4.2螺栓连接一般要求:

4.2.1普通螺栓、高强螺栓的螺栓直径与孔径关系:a)螺栓直径d=<16mm时,孔径d0=d+1.5mm;b)螺栓直径d>16mm时,孔径d0=d+2mm;

4.2.2 摩擦性高强螺栓连接构件的摩擦面应按下列要求处理:a)设计采用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0.45;b)吊车梁的拼接接头,其摩擦面应按喷砂、喷丸处理;砂轮打磨仅容许用于现场局部处理,并打磨后的表面必须平整。

5吊车梁防护

5.1冶金工业厂房钢结构按侵蚀程度分类见附表。

5.2在Ⅰ、Ⅱ类建筑屋内的吊车梁构件以及节点板的厚度不得小8mm,其受力焊缝应采用连续焊缝,焊脚尺寸hf不宜小于8mm;其它杆件的厚度不得小6mm,焊脚尺寸hf亦不宜小于6mm。钢结构表面防护应符合有关要求。

5.3钢结构涂装前应进行除锈处理,当采用喷砂、喷丸的方法处理时,除锈等级不得低于Sa2.5级;当采用手工的方法处理时,除锈等级不得低于St3级。钢结构除锈不准采用酸洗除锈工艺。

5.4当吊车梁系统的结构表面长期受辐射热达150℃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高温作用时,应采用设置金属板等隔热措施进行防护。

6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冶金工业厂房的大跨度、大吨位重级及特重级吊车梁系统来说,一定会有多种解决方法来满足受力和工艺要求。对于吊车梁结构设计,就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适用与美观之间,选择一种最佳的合理平衡,使所建造的吊车梁结构满足各种预定的功能要求。

第二篇:吊车梁设计总结[最终版]

吊车梁设计总结

一、吊车梁所承受的荷载

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吊车梁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吊车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吊车沿轨道运行、起吊、卸载以及工件翻转时将引起吊车梁振动。特别是当吊车越过轨道接头处的空隙时还将发生撞击。因此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括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1~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05;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他特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为1.1。

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由小车横行引起,其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吨时,应取12%;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吨时,应取10%;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吨时,应取8%。

2)硬钩吊车:应取20%。

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道,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对于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

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由于轨道不可能绝对平行、轨道磨损及大车运行时本身可能倾斜等原因,在轨道上产生卡轨力,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小车横行引起的水平荷载同时考虑。

二、吊车梁的形式

吊车梁应该能够承受吊车在使用中产生的荷载。竖向荷载在吊车梁垂直方向产生弯矩和剪力,水平荷载在吊车梁上翼缘平面产生水平方向的弯矩和剪力。吊车的起重量和吊车梁的跨度决定了吊车梁的形式。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设计成连续梁固然可节省材料,但连续梁对支座沉降比较敏感,因此对基础要求较高。吊车梁的常用截面形式,可采用工字钢、H型钢、焊接工字钢、箱型梁及桁架做为吊车梁。桁架式吊车梁用钢量省,但制作费工,连接节点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故一般用于跨度较小的轻中级工作制的吊车梁。一般跨度小起重量不大(跨度不超过6米,起重量不超过30吨)的情况下,吊车梁可通过在翼缘上焊钢板、角钢、槽钢的办法抵抗横向水平荷载,对于焊接工字钢也可采用扩大上翼缘尺寸的方法加强其侧向刚度。

对于跨度或起重量较大的吊车梁应设置制动结构,即制动梁或制动桁架;由制动结构将横

向水平荷载传至柱,同时保证梁的整体稳定。制动梁的宽度不宜小于1~1.5米,宽度较大时宜采用制动桁架。吊车梁的上翼缘充当制动结构的翼缘或弦杆,制动结构的另一翼缘或弦杆可以采用槽钢或角钢。制动结构还可以充当检修走道,故制动梁腹板一般采用花纹钢板,厚度6~10毫米。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跨度大于或等于18米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宜设置辅助桁架和下翼缘(下弦)水平支撑系统,同时设置垂直支撑,其位置不宜设在发生梁或桁架最大挠度处,以免受力过大造成破坏。对柱两侧均有吊车梁的中柱则应在两吊车梁间设置制动结构。

三、吊车梁的设计

1、吊车梁钢材的选择

吊车梁承受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此,其钢材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且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条款3.3.2~3.3.4的要求。

2、吊车梁的内力计算

由于吊车荷载为移动荷载,计算吊车梁内力时必须首先用力学方法确定使吊车梁产生最大内力(弯矩和剪力)的最不利轮压位置,然后分别求梁的最大弯矩及相应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剪力及相应弯矩,以及横向水平荷载在水平方向产生的最大弯矩。计算吊车梁的强度及稳定时按作用在跨间荷载效应最大的两台吊车或按实际情况考虑,并采用荷载设计值。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及挠度时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并采用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荷载标准值计算。求出最不利内力后选择梁的截面和制动结构。

3、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承载力验算

(1)强度验算

假定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由梁加强的上翼缘或制动梁或桁架承受,竖向荷载则由吊车梁本身承受,同时忽略横向水平荷载对制动结构的偏心作用。

对于无制动结构的吊车梁按下式验算受压区最大正应力:

对于焊接组合梁尚应验算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折算应力。

梁的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应力,在选截面时已予保证,不必验算。

(2)局部稳定验算

对于焊接组合梁,应进行局部稳定设计及验算

(3)整体稳定验算

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桁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必验算。无制动结构的梁应按下式验算:

4、吊车梁疲劳验算

吊车梁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可作为常幅疲劳,验算疲劳强度。验算的部位一般包括: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受拉区加劲肋的端部和受拉翼缘与支撑的连接等处的主体金属以及角焊缝连接处。

5、吊车梁刚度验算

吊车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要满足给出的容许限值要求。对冶金工厂或类似车间中工作制为A7、A8的吊车梁,按一台最大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或本节5.6.1款取值)产生的挠度不宜超过制动结构跨度的1/2200。应注意的是:在计算竖向挠度时系按自重和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计算。

6、吊车梁的合理构造设计

应力集中是造成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应特别关注吊车梁的细部构造设计。焊接组合吊车梁的翼缘宜用一层钢板,当采用两层钢板时,外层钢板宜沿梁通长设置,并应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使上翼缘两层钢板紧密接触。吊车梁的翼缘板或腹板的焊接拼接应采用加引弧板和引出板的焊透对接焊缝,引弧板和引出板割去处应予打磨平整。焊接吊车梁和焊接吊车桁架的工地整段拼接应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连接。

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宽度不宜小于90mm。在支座处的横向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并与梁上下翼缘刨平顶紧。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上端应与梁的上翼缘刨平顶紧,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中间横向加劲肋亦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而中、轻级工作制吊车梁则可单侧设置或两侧错开设置。在焊接吊车梁中,横向加劲肋(含短加劲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缘焊接,端加劲肋可与梁上下翼缘相焊,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100mm处断开,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上翼缘与柱或制动桁架传递水平力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的磨擦型连接,而上翼缘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缝连接。

吊车梁端部与柱的连接构造应设法减少由于吊车梁弯曲变形而在连接处产生的附加应力。吊车梁的受拉翼缘边缘,宜为轧制边或自动气割边,当用手工气割或剪切机切割时,应沿全长刨边。吊车梁的受拉翼缘上下不得焊接悬挂设备的零件,并不宜在该处打火或焊接夹具v

第三篇:吊车梁设计总结

吊车梁设计总结

一、吊车梁所承受的荷载

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吊车梁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吊车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吊车沿轨道运行、起吊、卸载以及工件翻转时将引起吊车梁振动。特别是当吊车越过轨道接头处的空隙时还将发生撞击。因此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括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1~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05;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他特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为1.1。

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由小车横行引起,其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吨时,应取12%;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吨时,应取10%;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吨时,应取8%。

2)硬钩吊车:应取20%。

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道,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对于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

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由于轨道不可能绝对平行、轨道磨损及大车运行时本身可能倾斜等原因,在轨道上产生卡轨力,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小车横行引起的水平荷载同时考虑。

二、吊车梁的形式

吊车梁应该能够承受吊车在使用中产生的荷载。竖向荷载在吊车梁垂直方向产生弯矩和剪力,水平荷载在吊车梁上翼缘平面产生水平方向的弯矩和剪力。吊车的起重量和吊车梁的跨度决定了吊车梁的形式。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设计成连续梁固然可节省材料,但连续梁对支座沉降比较敏感,因此对基础要求较高。吊车梁的常用截面形式,可采用工字钢、H型钢、焊接工字钢、箱型梁及桁架做为吊车梁。桁架式吊车梁用钢量省,但制作费工,连接节点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故一般用于跨度较小的轻中级工作制的吊车梁。一般跨度小起重量不大(跨度不超过6米,起重量不超过30吨)的情况下,吊车梁可通过在翼缘上焊钢板、角钢、槽钢的办法抵抗横向水平荷载,对于焊接工字钢也可采

用扩大上翼缘尺寸的方法加强其侧向刚度。

对于跨度或起重量较大的吊车梁应设置制动结构,即制动梁或制动桁架;由制动结构将横向水平荷载传至柱,同时保证梁的整体稳定。制动梁的宽度不宜小于1~1.5米,宽度较大时宜采用制动桁架。吊车梁的上翼缘充当制动结构的翼缘或弦杆,制动结构的另一翼缘或弦杆可以采用槽钢或角钢。制动结构还可以充当检修走道,故制动梁腹板一般采用花纹钢板,厚度6~10毫米。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或跨度大于或等于18米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宜设置辅助桁架和下翼缘(下弦)水平支撑系统,同时设置垂直支撑,其位置不宜设在发生梁或桁架最大挠度处,以免受力过大造成破坏。对柱两侧均有吊车梁的中柱则应在两吊车梁间设置制动结构。

三、吊车梁的设计

1、吊车梁钢材的选择

吊车梁承受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此,其钢材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且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条款3.3.2~3.3.4的要求。

2、吊车梁的内力计算

由于吊车荷载为移动荷载,计算吊车梁内力时必须首先用力学方法确定使吊车梁产生最大内力(弯矩和剪力)的最不利轮压位置,然后分别求梁的最大弯矩及相应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剪力及相应弯矩,以及横向水平荷载在水平方向产生的最大弯矩。计算吊车梁的强度及稳定时按作用在跨间荷载效应最大的两台吊车或按实际情况考虑,并采用荷载设计值。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及挠度时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并采用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荷载标准值计算。求出最不利内力后选择梁的截面和制动结构。

3、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承载力验算

(1)强度验算

假定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由梁加强的上翼缘或制动梁或桁架承受,竖向荷载则由吊车梁本身承受,同时忽略横向水平荷载对制动结构的偏心作用。

对于无制动结构的吊车梁按下式验算受压区最大正应力:

对于焊接组合梁尚应验算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折算应力。梁的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应力,在选截面时已予保证,不必验算。(2)局部稳定验算

对于焊接组合梁,应进行局部稳定设计及验算(3)整体稳定验算

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桁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必验算。无制动结构的梁应按下式验算:

4、吊车梁疲劳验算

吊车梁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可作为常幅疲劳,验算疲劳强度。验算的部位一般包括: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受拉区加劲肋的端部和受拉翼缘与支撑的连接等处的主体金属以及角焊缝连接处。

5、吊车梁刚度验算

吊车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要满足给出的容许限值要求。对冶金工厂或类似车间中工作制为A7、A8的吊车梁,按一台最大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或本节5.6.1款取值)产生的挠度不宜超过制动结构跨度的1/2200。应注意的是:在计算竖向挠度时系按自重和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计算。

6、吊车梁的合理构造设计

应力集中是造成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应特别关注吊车梁的细部构造设计。焊接组合吊车梁的翼缘宜用一层钢板,当采用两层钢板时,外层钢板宜沿梁通长设置,并应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使上翼缘两层钢板紧密接触。吊车梁的翼缘板或腹板的焊接拼接应采用加引弧板和引出板的焊透对接焊缝,引弧板和引出板割去处应予打磨平整。焊接吊车梁和焊接吊车桁架的工地整段拼接应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连接。

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宽度不宜小于90mm。在支座处的横向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并与梁上下翼缘刨平顶紧。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上端应与梁的上翼缘刨平顶紧,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中间横向加劲肋亦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而中、轻级工作制吊车梁则可单侧设置或两侧错开设置。

在焊接吊车梁中,横向加劲肋(含短加劲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缘焊接,端加劲肋可与梁上下翼缘相焊,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100mm处断开,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上翼缘与柱或制动桁架传递水平力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的磨擦型连接,而上翼缘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缝连接。

吊车梁端部与柱的连接构造应设法减少由于吊车梁弯曲变形而在连接处产生的附加应力。吊车梁的受拉翼缘边缘,宜为轧制边或自动气割边,当用手工气 3

割或剪切机切割时,应沿全长刨边。吊车梁的受拉翼缘上下不得焊接悬挂设备的零件,并不宜在该处打火或焊接夹具。

第四篇:让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点思考-梁金萍

今天的“对话教学”是新课改的一个理念,在实践中怎样落实呢?教师又该怎样操作呢?其实这个问题,在课程标准中已经给出思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坚持生活性;

2、坚持活动性;

3、坚持参与性;

4、坚持综合性;

5、坚持开放性。显而易见,生活、活动、参与、综合、开放,十个字应该是我们探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而活动则是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的载体与支点。什么是活动:活动,是活动化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活动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是课程改革中备受推崇的一个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活动的过程就是师生与文本对话,是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过程。(语文、数学都有活动课)什么是活动化教学,一般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是社会课教学模式的支点,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什么选择活动作为支点,在课堂上实施活动化教学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其一,活动化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言的,长期以来,小学德育类课程的教材内容基本是政治化、概念化、成人化。教学方法也是灌管式、说教式。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教学失去针对性和实效性。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来打破过去那些固有的旧的教学模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活动化教学顺应了当前小学德育类课程教学变革的要求。2002年颁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活动自然而然也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支点。由此可见,活动化教学是小学德育类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其三,活动化教学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证明,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性,开展活动不仅是儿童认知的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儿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唯有活动化教学才能真正完成。所以说,活动是儿童教育的载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活动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让儿童主动、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应该成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主要模式。简言之,课程呈现的形式为学生主体参与性的综合活动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其活动性的重要特征。把活动作为教学的支点,倡导做中学。其实,课程标准中在实施建议部分也做了一些提示。诸如: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模拟表演、参观访问、展示交流、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欣赏评论、训练、讲故事、游戏、公益劳动、服务慰问等等。这些活动有探究性的、体验性的、交往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评价性的……,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活动,除了要突出儿童直接参与外,必须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要为活动而活动。哪些活动设计符合实际,哪些活动常态下可以操作的,活动中是否真正做到师生、生生互动,活动本身是否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等等。都与科学构建,合理选择活动模式有着必然联

系。

让学生喜爱上《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思考

长海县小长山乡中心小学 梁金萍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存在着道德意识浅薄,行为习惯不良等问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下面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让课堂充满活力谈谈个人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做好学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只有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有目的地把学生引进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中,课堂教学才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而是真正成为一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体现出这门新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核心思想。

二、课内外结合,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品社》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品社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知识极为广泛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文本比较简约,它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提示和引导,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把社会生活中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把本校、本社区和本地区的相关课程资源及时地充实进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自主选题,自主展开学习过程,自主总结学习结果,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例如:过:“六·一”儿童节时,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其他地区儿童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让学生了解同一片蓝天,同一片土地却有不一样的家园。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种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学生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和整合,凸显教育意义,变得更加清晰,课后,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生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生命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例如:在学习第九册《帮助残疾人》时,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以怎样的行动帮助老人或残疾人,以怎样的行动计划去实施,然后指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残疾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把行动落实到实处。教学《生活中的安全》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安全常识之后,布置学生回家找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

3、家校合作,共同营造教育的大课堂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导致许多孩子成了学习的奴隶,剥夺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生活的机会。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有义务帮助家长把这些整天压在书本里的孩子解放出来。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方面,就要动点脑筋了,可以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沟通合作,共同布置写一写、画一画的任务。例如学习

三、从多个环节,培养学生探究欲望

1、开课的导语要精心准备,要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之中。例如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我设计了用手语对学生说“我见到你们很高兴”,在学生不懂老师手势的情况下,让学生体会老师当时内心的着急与苦恼,再激发学生去探究残疾人的内心世界,导入《走近残疾人》这一课,学生就能较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2、重视问题的设计

E·R·汉密尔顿说:“教与学的全部过程贯穿着提问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恰当地选择提出问题的时机,科学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就可以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沟通师生知识上、情感上的交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高质量、针对性强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注意,积极的思维,而且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让板书活动起来。

好的板书,对学生认知的提升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的板书,我设计了两个心形图案。代表残疾人的心形图案中随教学进行,写入“困难、痛苦、坚强”等词语,而代表我们健康人的心形图案中,也相机写入“同情、尊重、赞美”等词语。在教学的总结阶段,我引导学生把我们心中对残疾人的“同情、尊重、赞美”送入残疾人的“心”中,教师随机把“同情、尊重、赞美”填入代表残疾人的心形图案中,并引导学生体会:残疾人的内心会发生哪些变化?三年级的小学生能很自然想到“困难、痛苦、”变小了,更有学生想到“坚强”变大了。这种效果得益于活动的板书设计。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到去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品社学习兴趣,对于激活品社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因素,具有很大的前提先决作用。

1、角色换位,内化认识

有的历史题材,跟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久远,因此,学生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导致不能自主学习,而通过“角色换位”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

例如,教学《诚实守信》这课时,如果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吃亏”的说法理解得不够“清”,不够“透”,我就用 “角色换位”的方式,启发学生“自我体验”——当别人对自己诚实时,讲信用时,自己的心情怎样,做事又怎样;反之,当别人失信或欺骗自己时,自己的心情又怎样,对别人又会怎样看待。经过“角色换位”,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情感体验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虽然暂时吃点亏,最终却利国利民又利己”的道理。

2、开展课堂辩论,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如:在教学《真正的友谊》这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道讨论题:小学生过生日,该不该互相送礼物?再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展开自由辩论。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有的学生自身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双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唇枪舌剑,异常激烈。学生在辩论中全体参与,大胆发言,此起彼伏,结果大家形成了共识。最后,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3、模拟实践活动,知行结合,兴趣盎然。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模拟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教学中,我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教学《家里的文明礼貌》这课时,学生知道礼貌待人的 意义后,我让学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在与长辈交谈时,应注意什么礼节。在饭桌上就餐时,应注意什么礼节?家里来客人要注意哪些礼节?学生发言回答巩固了礼貌待人的规范。这种规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还必须以此来规范自身的实践。于是我又设计了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如老师到你家去做客,你怎么做?师生现场扮演角色,按礼貌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显现了课本中的礼貌待人的情景,还调动了原由的积累,使学习的“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为丰富。

在教学《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这节课时,我严格把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渗透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司机模拟演练活动。幻灯片场景为公路,不时变换交通标志,全班同学参与,手握方向盘,见到交通标志要说出标志的含义及如何行驶。学生们两手在胸前握着方向盘感觉就像真的司机行驶。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强化开车要小心,进行了注意安全的教育。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其乐融融。

总之,我们的教学自始至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品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阵地。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有着丰厚的教育内涵,但每课的内容仅由几幅图画和简洁的文字组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充实教学内容,开拓教学空间,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我们要对教材再度开发,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还要体验网络资源,网络教育提供的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的空间,鼓励了学生按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创建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师生互动”中生成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在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也正是这样它才显得宝贵而有意义。

3、教学组织方式的选择 按“欣赏地球——探究地球——感谢地球”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使教学形式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在欣赏、交流、探究中,他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体会到地球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要学会保护地球,感谢地球。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集镇宋家营小学 李会明

我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说声“谢谢”》的教学设计,谈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活动

本节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四个活动:

(一)回忆生活,说声“谢谢”;

(二)真情播放,送出谢谢;

(三)表里一致,行动谢谢;

(四)总结升华,心存谢谢。这些活动都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兴趣、需要、体验和能力基础上设计出的活动方案,这些“活动”很好地为实现“目标”服务,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正是基于对课标的正确解读,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从儿童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例如,活动二:回忆生活,说声“谢谢”。教师课件要呈现教材中三幅图,说说在这三幅画面中我们应该感谢谁,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你对谁说过谢谢,谁对你说过谢谢等让学生回忆生活,感受谢谢。

三、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本节课,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通过听歌曲、讲故事、听故事、讨论、交流、汇报、采访、朗诵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谢谢、说声谢谢、送出谢谢、行动谢谢、心存谢谢。教学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感悟,在体验中加深认识,在实践中情感得到升华。

四、活动过程重视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拨动孩子们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导行。例如,“小记者采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深刻感受到老师的辛苦。《义鼠》的故事在打动孩子的同时更荡涤着孩子心灵,最后师生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一起朗诵《我感谢》这首诗,把师生情感推向高潮。老师有感情的小结深深触动了孩子心灵,拨动孩子的情感,指导孩子的言行

当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活动设计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我们总会找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来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向儿童的课内外生活开放,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该课程的几个特征。一学年来,我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艺术欣赏”“讲故事”“体验与考察”等形式搞好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由于品德与生活体现了活动型课程的新理念,教材包含开发资源的新特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验具有多样化的新形式,故而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对策是成功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本文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当新世纪钟声敲响之际,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智能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 也随之主张多元化和差异性,每个人都演绎这属于他(她)自己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感

悟。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

活动过程,没有学就无所谓教。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

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尊

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在参与中获

取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兴趣导入,启发参与。

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

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教师 的职责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想方设法采

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上课

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直接动机;变换导语术,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结合实际质疑问难,如我教《学会礼貌用语》,开课伊始,我发录像带,内容是同学们早上到校与值日老师问好情景。看到自己在电视里,同学

们都很高兴,彼此说着讲着。此时,学生处于最佳情感氛围中,学生在参与中知道礼

貌用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我教《我爱花、我爱草》时,我首先放《春天在哪里

?》的歌曲,学生们听到熟悉的歌曲也跟着唱了起来。我话语一转问:同学们你们想

不想去春游。接着展示公园意境,有树、有花、有草。让学生说说公园怎么样?在谈

话的基础上,产生爱花、草、树木的意愿。可见,在教学中以音乐、故事、悬念、图

画、谜语等方式引发学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能激起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

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二、创设情景,激励参与。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手段(包括语言感染、图画演示、角色表演以

及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变无声、单一的书面语言的生动、立体的形象,创设出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情境,营造出贴进生活,易于产生共鸣的氛围,增强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如我教《我爱花,我爱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我创设 了一个同学小明到公园游玩的情境,他见到小朋友摘花,折树枝时,他的是怎么做的

?当屏幕出现两个小男孩相进草坪拍球时,这是匆匆跑来的小明到了他们的跟前会说

什么?让学生小组互说。于是为什么要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就牢记于孩子们的心中。

再如我教《团结力量大》时,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做“顶球”的实验。让他们每人限用一

指头,自己试一试能不能把球顶起。然后,看看你们怎样才能把球顶起。随着一声声

口令“一二三”许多小组都把球顶了起来。学生在动手实验当中真正明白了团结力量大 的道理。美国华盛顿一所小学的墙上写着:我听见之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之后,就

记住了;我做过之后,就理解了。

再如教学《我爱花,我爱草》一课时,学生戴上花草树木的头饰,将花草树木被

牵扯、攀折、摇晃时所蒙受的苦难以及痛苦不堪的表情传递给同学们,拟人化的表演

深深撞击着孩子们幼小善良的心灵,他们争相表示要爱护花草树木。因此,创设合乎

实际能营造氛围的情境,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情感,让

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参与品质的形成。

三、在参与中培养创新能力。

参与品质培养的落脚点是参与能力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 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quot;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祖国建设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着重研究的课题。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把开发学生的

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在

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更为开放的现代创造教育观,既充分挖掘课文中蕴藏的创造性因素,又有要注意创造民主和谐,积极活泼的教学情

境,善于激发、发现、爱护学生每时每刻产生的”创造火花“,积极组织进行创新思维

训练,参加创造性实践活动。如我教《我爱花,我爱草》一课,在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以后,我让学生每人设计一句警示语,提醒人们爱护花、草、树木。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内容丰富有趣。有的写”我是嫩嫩的草,别把我践踏“,又有的

写”我是美丽的小花,我为众人开放“,有的写”花、草、树木为人类服务,我们都来

爱护他们“--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当同学们看着自己写的警示语在投影仪上出现,小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警示语利用课余时间把它做成警

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圃里,生活区的草坪上--使得思想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

中去。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激情,最终导之以行,回到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身拥有 的美德。这样的教学过程,培养出的人才是有本之木;这样学习的学生,受到的思想

教育才会根深蒂固;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自然实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会无斧凿 之痕。

四、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让

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更体现了以”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现代教育

思想,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关注评价的过程,重视评价双方在评价进行中的沟通、理解和让步,让被评价者最大

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这就是评价的最大利益,其目的是为了改进。在教学中,我是 这样做的:

一。采用星级评价,呵护孩子自尊心。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一次经历的测试,都是自

信心的良好时机。因此,在考试(期末各学科整合)与评价 中精心呵护他们的自信

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上,我采

用“送星星”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价与鼓励,让他们在“数星星”所带来的快乐而自豪的

心理体验中对学习充满自信。

二。改革单一评价主体,建立多元评价.以往的评价,学生是被动的评价对象,而教师是绝对的评价者,家长一般是观望

者。为了改变这种陈旧的评价状况,在上学期期末评价中我们把孩子和家长都融合到 评价中来,让大家共同参与评价。在我们的评价中有孩子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

亲切的“爸爸妈妈的话”和“老师的话”,每个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每个人都关注孩子的

成长、在充满爱意的鼓励行评语中,孩子们体会到成功与收获,并自觉进行反思与诊

断、正是这种“多元的主体评价”方式所带来的信任与期望,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我能 行”。

三。开展兴趣十足的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全面的评价学生。

思与改进呢?经过酝酿,我们设计了“学生非学业评价表”,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中可以自己评价自己,让他们更多的

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五。归纳评价,创新升华。

在较好的实现了教学主体的初步参与、有效参与、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要改变过去对思想品德课中的总结方式,由教师包办总结转为学生自己或师生共

同作总结,在总结之前,教师再次提出一些容易模糊的认识和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

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用当堂所学的新知识、新观点进行评价或辨析,使

学生在评价、辨析中,一是促使其新的道德认识的形成 ; 二是有利于检验课堂教学

达标的程度 ;三是起到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知

行统一的效果。

然后由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自由发言,营造出民主、活泼的气

氛,使得学生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等融合为一体。在

由教师或学生用凝练的语言,紧扣教学目标做总结。师或生总结之后,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联系实际的布置些有研究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调查研究或亲自去

实践,是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使我们 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得以在学科教学中落到实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品质的培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原则,在激情中培养参与品质,在参与中获

得成就感,改变了“空问说教”和“概念式灌输”的局面,给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活力。使

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生动的、主动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注:本篇论文曾获柳州市论文大赛二等奖

――――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大家都知道,新课程理念所突出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了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教材设计的体例及内容,必须与其是同步的,这样就派生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综合性,诸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去图书室、上网收集资料,还有动手制作,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从学生生活领域上来说:这次课程改革突出强调的一个理念“教育回归生活”,为什么要回归呢?第一,在以往的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思品课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突出一些,教师空泛的政治说教,学生发言说假话、编瞎话、唱高调、喊口号,屡见不鲜。第二,以往的课程是实践与理论脱节,重说教轻生活。大家都知道,存在决定意识,生活是第一性的,学生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教育要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到生活的本源中去。把儿童生活中所能涉及的生活范围综合起来,并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来逐渐扩大他们的生活圈,课标就是根据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生活范围,来确定6大主题教育目标,对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个要求好比一个同心圆,它先以“我在成长”为圆点,然后到“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这样安排,就是根据儿童生活的实际,打破了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知识的原有的学科逻辑,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与儿童实际生活的链接。这就是对学生生活范围综合的本意。(6大版块,56个教育要点)

4、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课程总的目标要求。)

第五篇: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理学院 陈月容 1120511001 09数本 指导老师:魏立明

2013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写作过程充满了酸、甜、苦、辣。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论文(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3月初,在与导师的交流讨论中我的题目定了下来,是:例谈泰勒公式在数学中的应用。当选题报告、开题报告定下来的时候,我当时便立刻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中,当时面对浩瀚的书海真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我将这一困难告诉了魏立明导师,在导师细心的指导下,终于使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了掌握。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我在学校图书馆,在网上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全部记在笔记本上,尽量使我的资料完整、精确、数量多,这有利于论文的撰写。然后我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整理分类,及时拿给导师进行沟通。

4月初,资料已经查找完毕了,我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就及时和导师联系,并和同学互相交流,请教专业课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论文也慢慢成型。

4月中旬,完成了一稿。

5月初,经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一稿进行修改,即是二稿。5月中旬,再一次对论文修改,即为三稿。

毕业论文的制作给了我难忘的回忆。在我徜徉书海查找资料的日子里,面对无数书本的罗列,最难忘的是每次找到资料时的激动和兴奋;为了论文我曾赶稿到深夜,但看着亲手打出的一字一句,心里满满的只有喜悦毫无疲惫。这段旅程看似荆棘密布,实则蕴藏着无尽的宝藏。我从资料的收集中,了解到泰勒公式在解题中的技巧,让我对所学过的知识有所巩固和提高,并且让我对泰勒公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新知识,增长了见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争取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

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和专业老师,是你们的细心指导和关怀,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从你们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因此我要向我的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下载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业厂房吊车梁设计思考的论文】[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