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0-09-29 12:0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

第一篇:《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

《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的实践

170 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带来了工人阶级迚行革命的科学理论武器,人类文明的航道拥有了又一座照亮前行的思想灯塔,幵开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人类蓝图新时代,从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出现了崭新的思想架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丌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在一步步将美好生活的愿景化作鲜活的中国现实。

重温《共产党宣言》,聆听历史深处两位伟人对美好生活的勾勒图景,其间拥有很多充满智慧而又启迪今人的经典金句。关于如何认识美好生活,就丌乏提供斱法论指引的重要思想。“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就丌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去作幷想的设计,否则美好生活就会掉迚空想的陷阱。又如,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也必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幵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即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创新发展来创造美好生活丌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美好生活属于谁呢?“过去的一切运劢都是少数人的,戒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劢。无产阶级的运劢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劢”,由此可见,这样的美好生活不以往只是个别人、少数人占有丌一样,它是为绝大多数人所共同享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借此立场对当时一些流行的、错误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及其做法迚行了批判,揭露了他们为自己特权和既得利益辩护的伎俩和反劢,鲜明地

表达了为绝大多数人谋美好生活的价值立场。那么,怎样去创造这样的美好生活呢?首先,让劳劢成为美好生活的源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劢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美好生活丌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每一个人的劳劢奋斗出来。其次,通过实践实现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不那些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丌同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的。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和创造着外部世界,又能够丰富着自身的内在世界,从而实现内在和外部世界美好生活的共同构造。最后,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好生活幵丌是个别人的,也丌是部分领域的美好生活。只有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个人都实现了自身的美好生活创造,才能创造真正意义上所有人的美好生活。在上述意义上,《共产党宣言》从“怎样认识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属于谁”“如何创建美好生活”三大斱面迚行了奠基性阐述,为后人丰富和发展此议题提供了思考的坐标。

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宣言》关于美好生活思想的指引下,一代一代地接力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终于迎来了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上仸伊始,就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美好生活的内涵更加幸泛,丌仅仅是物质文化生活,它还包括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诸多斱面。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大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党要再接再厉,丌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所以,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对党的干

部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牢固树立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牢固树立对党负责不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从而使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使我们的党更加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丌断创造,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并福是奋斗出来的”,并福丌会从天而降,坐而论道丌行,坐享其成更丌可能。要创造美好生活、得到并福,必须丌懈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在奋斗中实现自身的美好生活。对国家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丌平衡丌充分的发展乊间的矛盾”,发展的丌平衡丌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政府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等斱面全面推迚,使人民的获得感、并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丌仅如此,中国人民还需要同全世界人民一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正在新时代的中国通过“美好生活如何看、怎么做”的主题得以传承发扬,落地生根,化作鲜活的伟大实践。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优秀

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以天才般的思想透彻而鲜明地-陈述陈述了有关人类社会和世界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无尽的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财富。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其中正文分别为: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从内容结构上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第一章关于资产者和无产者的论述,是全文的基础和核心。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使之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得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

在第二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者与共产党人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对长期以来对共产党人的曲解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解释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是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是一种国际性的政党,他有自己的革命纲领和原则,领导着广大的无产者,指导着无产阶级的革命并且共产党人要进行全世界范围的联合行动,加快剥削、私有制的灭亡。

在第三部分,《共产党宣言》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伪社会主义进行有力的批判,分析了各种伪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通过这次宣言向世界人民解释了假的社会主义与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不同,起到很好的舆论效果,避免了其他阶级利用社会主义的借口进行维护自身利益的伪无产阶级革命。

在最后的那部分,《共产党宣言》说明了共产党人对于其他反对党派的态度,解释了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路线。表明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6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当前,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认清自己使命,洞察各种资本主义现象的本质。我们应该看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新的形态而已。工人阶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带动全体人民,才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神圣历史使命。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还存在剥削,无产阶级的斗争就不可能停止。人总是不断的追求、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资本主义时代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学说的威望与时间同在,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相信理想会变成现实,世界终将美好。

第三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8-6-18 11:02:49 来源: <<求是>>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它的历史地位极为重要,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又是共产主义政党的第一个党纲,以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的党纲都以它为依据。1848年2月《宣言》发表时,只用6种文字印刷发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在70多个国家,用100多种文字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印数在3000万册以上,它武装了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于1920年8月出版,是陈望道翻译的。我们党的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是通过学习《宣言》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十分重视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他规定的干部必读书中,每一次都有《宣言》,而且摆在首位。《宣言》发表后的一个多世纪,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直至今日仍然是享誉全球、魅力四射的宝贵经典,人们读起来总会感到常读常新,终身受益。

恩格斯在《宣言》1883年德文版的序言中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52页)这就是说,《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但是,《宣言》不是阐述唯物史观的哲学著作,而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剖析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预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共产主义政党的纲领、路线和策略的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

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上,第248页)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上,第248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最早经典表述,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结合现阶段的具体实践,更加重视《宣言》所阐述的如下基本原理:

大力发展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把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向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的前提条件。我们党一贯重视《宣言》的这一思想。毛泽东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中就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要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后来在这个问题上受到一些干扰,走了一些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精辟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把经济建设摆在中心的位置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移。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阶级感情或道德原则出发,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宣言》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6页)这种公有制与空想社会主义主张的财产公有不同,具有科学意义,即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个人占有生活资料。我们党坚持《宣言》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多层次的情况,我们既不坚持传统的纯粹公有制,也不搞西方的私有化,而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七大重申十五大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争得民主同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统治联系起来。《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同上,第293页)显然,这个民主已不是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无产阶级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无疑,这里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起点。过去,我国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发生过失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为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我们党对民主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民主是手段,又是目的,而首先是目的,把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从如下几个方面向前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加强民主制度的建设;二是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和建设法治国家;四是搞好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

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个经济结构上竖立起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与这些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同上,第292页)工人阶级和任何统治阶级一样,要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而且要在文化上即意识形态领域实现自己的统治,否则就维持不住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但同时也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我们党坚持《宣言》的思想,一贯重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即以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都曾提出过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就包含有和谐思想。19世纪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这个思想提得更高,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傅立叶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称为“和谐制度”;欧文把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建立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称为“新和谐村”;魏特林把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社会称为“和谐、自由和共有共享的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其中包括“提倡社会和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立足现实,面向长远,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对《宣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5页)《宣言》强调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级的先进,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最先进的阶级,而党又是这个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二是理论的先进,共产党人以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三是纲领的先进,党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最终奋斗目标。我们党依据《宣言》的思想,一贯坚持党的先进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十六大精神,提出并实施在全党范围内普遍进行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新创造。能否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同上,第283页)这里所说的“绝大多数人”,指的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广大劳动群众。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的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我们党一贯坚持《宣言》的这一思想。早在延安时期,为纪念张思德,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篇重要文章。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党的宗旨的经典表述和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他还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04页)我们党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宣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宣言》第二章的结尾在叙述党的最高纲领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4页)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宣言》的这一思想,先后提出了切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人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160年,尽管其间中国和世界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今天我们离《宣言》不是更远而是更近了。可以这样说,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很多重要方面都来自于《宣言》这个源头,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执笔:赵

曜)

转载务经授权并请刊出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 网站声明 |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

谈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韦时斌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理念提出以来已久,不少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对此也做过不少研究,例如:江苏省的李步振在2004年就从国际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择选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求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更加强调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生活实践从而融入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本文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原则与方式,为今后进一步改革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提供一定的思路。

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原则

1)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进行整合首先必须遵循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原则,新课改的要求是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保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确保在整合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节时,可以先展现美国的科幻大片《金刚》的相关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果主人公金刚真的与女主人公结婚的话生活是不是会幸福?他们能否拥有后代?如果不能,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节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的原则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新课标的要求,要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与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核心知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细胞癌变》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常要在衣服外穿上皮制的围裙?它的目的是什么?医生怎样断定患者患上癌症的?是不是有变形细胞就可以?还要看什么?医生是怎样筛选和培养癌细胞的?等,从而有效的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从而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3)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原则

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研究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高中生物教师在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或观察,让其在操作与观察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提高自己对生物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对于科研的积极探索精神。

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整合的方式

1)改变传统观念,拓展教学环境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不能把思维仍停留在教室以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展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真正感受生物学的魅力。虽然这种整合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操作上受到时间、工具等的限制,但笔者认为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真正实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

2)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

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还可以构建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情景,比如,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关“DNA双螺旋结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教学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用6种不同颜色的球体代表4种碱基、脱氧核糖及磷酸,然后用两种棒状连接物代替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然后让学生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在拼接完成后由教师再把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复述,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了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的印象。

3)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以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解决生物问题的途径。这种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具体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要求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

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生活实际。

4.结论

伴随着21世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也会迎来新的局面。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抓住新课改的契机,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和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迈入生命科学的殿堂。

2011-07-01

第五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已发表一百六十余年,但如今我们用现在角度去解读《共产党宣言》,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仍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引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中的许多原理仍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的理论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深远意义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60余年,而这160余年来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正是依靠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发展和创新,才有一代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才有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纪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分析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产生、发展、现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亲身参加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并吸取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形成唯物史观。并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光辉巨著——《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发表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上升到科学,实现了人类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当做僵化的教条,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曾多次重申:“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仅仅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显然,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活的灵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运用它列宁领导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 类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纪元,迎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中国出版,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紧密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马克思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中国和一系列国家相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迎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出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于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影响了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相结合,站在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正是因为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广泛传播,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并将更深远地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解读《共产党宣言》坚信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应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产生、发展和相互斗争的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解读《共产党宣言》必须要提到一个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的规律。

尽管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60余年里,资本主义由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占有明显优势,而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处于低潮,但是资本主义毕竟是资本主义,它的本质特征是无法改变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运动,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它将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 2 资本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无雇佣劳动,就无资本家,就无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绝不可能例外。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时刻,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建立,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要经过反复的斗争。正如马克思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从前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蓬勃向前,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前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由一个封建帝国的烂摊子发展到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凶残侵略,并成为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发挥最重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能与超级大国美国相抗衡,这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0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不断取得巨大进步,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之,如果放弃甚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丢了我们的根本,造成像苏联解体那样给社会主义事业、给本国人民带来的惨痛损失的教训我们要时刻铭记。

所以,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秀传统,克服和战胜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当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当前的努力也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正如《共产党宣言》观点鲜明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乘风破浪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与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资本主义是以物质和金钱为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只是资产阶级资本增殖的工具。而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胡锦涛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发展时反复强调:“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律等等的观念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自觉按照这一规律行事。从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到胡锦涛书记扩展到“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都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资本主义为谋取高额利润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让整个世界都付出惨痛代价。我们要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理念的一次升华。

总结

发表于一百六十年前的《共产党宣言》虽然不可避免的因为时代的变迁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是其阐述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才能更充分展现其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将永放光芒!

下载《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共产党宣言》与美好生活实践[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小学品德课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作者:李永胜 来源:《甘肃教育督导》2013年第06期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实践特点,借以......

    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关系分析 作者姓名:厉延桂 学科:地理 职务:教师 职称:高级讲师 单位:日照师范学校 手机:***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师范学校自然科学教研室 邮编:276......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 共产党宣言>心得体会(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通过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软1514 张铭 201592415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近日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对......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

    《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 一、 主要内容概述 第一章 资产者和无产者 (一) 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历史功绩 1、“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它的......

    共产党宣言的总结与感悟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以此为代表,一场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兴起,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范文

    《共产党宣言》与“三个自信”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邢校玲 内容摘要:《共产党宣言》是指导工人阶级改变世界的行动纲领,它为人类开拓社会主义大道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