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城市家具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活品质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家具与城市审美融合发展,其款式、审美、材质等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关注和追求,并承载着地域特征。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家具设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域性因素对城市家具设计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希冀为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提供启发。
关键词:地域性;城市家具;设计
城市家具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它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观。要想使城市家具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必须重视城市家具的设计,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性因素。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尚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城市建设部门要对城市家具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努力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优秀家具。
1城市家具的含义
许多人对城市家具这一概念可能都不是太了解,但其实城市家具就在我们身边。所谓城市家具,指的就是城市之中,所有的户外环境设施,包括信息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城市家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城市家具的功能
2.1装饰功能
装饰功能是城市家具最基本、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功能,城市家具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尤其是一些艺术景观设施,比如雕像、喷泉等,这些城市家具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人们的身心更加愉悦。城市家具往往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家具的优劣,优秀的城市家具,能够增添城市的魅力。
2.2实用功能
虽然城市家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但这不代表城市家具的功能仅仅是装扮城市,城市家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一点与我们家中的家具是相同的,城市家具在装点城市的同时,还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比如电话亭、垃圾桶、健身器材等,这些都属于城市家具,它们的存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整洁、更美好。
2.3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城市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只有将每个城市都建设好,国家才能取得发展成果。城市家具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家具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从本质上来说,城市家具是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家具能够传将城市文化传递给每位居民,也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它的存在使人们对城市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
3.1地理环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每个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等都不尽相同,这就体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地理环境会影响到城市家具的设计,比如,有些城市处于地震带上,在家具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该地的地理环境,城市家具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还有一些城市,处于沿海地带,经常会遭遇台风天气,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就要将气候因素考虑进去。
3.2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城市家具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性,因此,它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责任。
3.3经济水平
城市家具设计需要资金支持,没有资金,再好的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但城市家具设计不是面子工程,它要以城市的经济为依托,城市经济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城市家具的设计,若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较低,那么其城市家具在设计时就要尽量减少规模,节约资金。
4城市家具在进行地域性设计时遇到的问题
4.1脱离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地域性因素中的重要内容,而有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对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这样设计出的城市家具是不合理的。比如,城市的气候较为湿润,而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没有注意到城市的湿润气候,在这种情况在,设计者在选择城市家具材料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将防水性能考虑进去,这样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城市家具的寿命,使得一些城市家具的表面出现剥落、裂缝等情况,还会使城市家具的美观性大打折扣。
4.2忽视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地域文化将城市居民融合到了一起,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共同投身于城市建设之中。城市家具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如今的一些城市家具设计中,却很难看到地域文化的影子。许多城市在进行家具设计时,只是盲目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家具设计成果,或是国外的一些成功的城市家具设计案列,这样盲目跟风,使得城市家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失去地域文化的城市家具设计,是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它无法反映出城市的精神,无法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也无法带给人们归属感,这样的城市家具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4.3缺乏人性化
人是城市家具的主要使用者,城市家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居民,然而一些城市的城市家具设计,缺乏人性化,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经济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使用感受,这样的城市家具设计违背了城市家具的设计理念,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4.4实用性不强
城市家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用功能,但是如今的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却弱化了城市家具的实用功能,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城市家具的装饰功能上,想方设法提高城市家具的美观性,在城市家具的外形设计上大费周章,而对于实用功能,却一笔带过,缺乏实用性的城市家具只是一种摆设,不仅无法为人们带来便利,还耗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实属浪费。
4.5环保意识缺乏
城市家具在进行地域性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以牺牲建设地的环境为代价,建设城市家具,在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使建设地的自然条件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除此之外,环保意识的缺乏还体现在城市家具的选择上,一些城市在选择城市家具时,忽略了城市家具的环保性能,比如有些城市家具会耗电,并且耗电量很大,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环境带来压力。
5进行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的策略
5.1充分考察自然环境
在进行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时,要对城市的地理环境进行充分考察,充分了解城市的地理条件,在结合城市地理条件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城市家具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当城市的地理条件较差时,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就要将稳固性放在第一位,保障城市家具的质量,使其能够经受恶劣自然地理条件的考验。
5.2充分融入地域文化
想要实现城市家具地域化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将地域文化融入进去,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它彰显了一种城市文化,一种城市精神,因此,城市家具设计要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巧妙的展现于城市家具之中,比如延安这个城市,它是红色革命圣地,在对延安进行家具设计时,要弘扬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注入到城市家具设计之中,拥有地域文化的城市家具,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5.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是城市家具的受用者,城市家具设计的好坏不能由设计者评定,城市居民对城市家具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地域化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人们的使用感受,使城市家具尽量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5.4尊重原创,进行特色设计
对于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来说,借鉴成功的设计案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虽然可以对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借鉴,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定要尊重原创,不能对城市家具设计照搬照抄,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展现自身城市特性的城市家具。
5.5注重环保
近年来,环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家具设计也应当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在设计时,体现环保理念,首先要对城市家具建设地的自然地貌进行保护,在城市家具设计的建设安装过程中,要最大限度上的保持建设地的原貌,其次,在选用城市家具时,尽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家具材料,这样即使有朝一日要对城市家具进行拆除更新,拆除下来的城市家具也可以自行进行降解,不会为环境带来污染。
6结语
城市家具的存在,使城市更加地光鲜亮丽,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便捷。城市家具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要将地域因素考虑进去,但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并不能做好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城市建设部门要努力改进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必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刘娜.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家具设计[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9
[2]李志国.城市家具设计的现状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7(1):79-81
[3]谢和朋.地域文化符号影响下的城市家具设计[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39-41.
第二篇:城市家具设计浅谈
摘要:通过对城市家具的详细介绍、分析,指出了城市家具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论述了城市家具设计的原则与设计发展方向,可以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家具 城市小品
现代城市是一个充满着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流动性空间。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方便、效率、舒适和美感的追求。城市的公共设施——城市家具,不但是城市社会公共性物质生活的必备工具,也是传达关于人的审美、尊严、智慧及社会认同和秩序的外在表现。
一、城市家具的意义及功能
1.“城市家具”的含义
“城市家具”,其实就是人们对城市公共小品设施的“昵称”,通俗的讲就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它们的功能有时像我们居室中的生活家具一样,因此被人们称为城市家具。城市小品构筑体(简称“城市小品”),通常称谓的“城市小品”泛指城市中各种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导向性、广告性、以及标志性的小型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形体物。
2.城市家具的使用价值和精神功能及其重要性
城市家具不仅能点缀城市,而且能反映城市的特色,使人们生活中感到更舒适、美观。处理不适当,不但起不到完善居住环境的作用,还妨碍人们的正常活动。“城市家具”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行为与活动要求,更在视觉上形成许多节点,成为记忆特定地域环境的标志物,而且这些环境中的视觉节点还可以形成一个信息交换、意见沟通及休憩的中心。良好的“家具”设计与布局还是公共空间中富有吸引力的许多活动的前提,是促使人们积极使用户外环境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家具”不仅可以为社会生活提供活动场所,还可以促发人的行为活动,从而成为行为的促媒器、发生器。如果处理的好,户外“家具”很可能成为足以凝聚能量、释放活力的区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内家具外移”或“户外公共设施”的意义而已。
“城市家具”是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支持人的行为活动的道具,是城市环境的点睛之笔。现代建筑体形简洁明快,不尚繁琐装饰,因此需要丰富的“家具”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在现代建筑围绕的空间里,“家具”在美化环境、渲染气氛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评价外部环境质量时,应该把“家具”是否既满足人们需要、又能美化城市环境作用作为一个重要标志。
二、城市家具的分类及作用
1.实用型
多数城市家具主要是满足人们非视觉的使用要求而设立的,按其实用价值,主要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满足交通需要的小品,如通指示灯、候车亭、车栏、自行车架等;满足人体需要的小品,如坐凳、凉亭、柱廊构架等;满足人们所需信息的小品,如路标、时钟、广告牌、电话亭等;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小品,如嬉水池,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械等;另外还有一些满足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垃圾箱、路灯、邮筒等。
2.观赏型
有的城市家具艺术色彩比较浓厚,主要供人们欣赏。例如,喷水池、假山石、花台、雕塑等,纯属为满足视觉要求而设的。这些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及视觉上的需求而设的,艺术性比较强。
3.其它类型
其它还有具有纪念性、标志性的城市家具。例如纪念塔(碑)、市标、城市标志物等等。这些类型“家具”一般比较独特,给人视觉印象比较深刻,而且有着特殊的内涵意义,如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三、城市家具的设计原则及要点
1.功能性需要
城市家具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行为科学,设计的尺度人性化,摆放的位置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特点。“城市家具”既然称之为“家具”,就必然具有“家具”的特性,必须是人性化的。诸如照明灯饰、休闲座椅、饮水装置、计时钟表、通讯设置、卫生设置等等,它们构成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及各类活动场所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家具”,以方便和保障市民大众得以舒适、安全、有序及优雅的室内外公共活动的展开。
2. 艺术性需要
城市家具的设立和设计,并非仅仅注重应用型的功能考虑,而是要求把工业设计师与艺术家以及部分工艺技师的创造性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公共设施在发挥既定的应用功能的同时,亦要有一定的文化精神及不同时代的艺术之美。城市家具的造型和色彩,要能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为在城市公共空间活动或休闲的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与环境品质。
3. 地域性特征的表现
城市家具属于公共艺术,而公共艺术的场所特征在于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的,相反它总是针对特定社区、特定地域和特定的环境的。设计者对于“家具”的主观表达固然重要,但设计物应如何有效地诱导、呼应空间特性,从而有画龙点睛的旨趣,似乎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特定地域环境中的城市家具还可以给人以联想、提示,协助人们识别地域属性,投入空间情境。
四、城市家具的设计趋势方向
1. 多样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家具的材料、色彩、造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大大丰富了街道空间景观。例如座椅的制造材料可用石材、木材、竹藤、金属、铸铁、塑胶、混凝土等不同材料,颜色、造型也日趋丰富多样,更加个性化、艺术化。
2. 人性化
街道设施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同时,愈来愈追求人性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人们需求、尽量发挥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其造型、布置,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使“家具”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优秀、更科学、更富有人情味的“家具”,创造更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3. 生态化
从开始醒悟到环境问题严峻的那一刻起,到提倡建设生态街区、生态城市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提倡一种生态型的城市景观。同样,人们对“城市家具”也越来越要求环保、自然、节能、生态。例如街道中的垃圾筒,由于要求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可回收资源再利用,于是各种分类垃圾筒应运而生。
4. 综合化
“城市家具”不再仅仅体现单一功能,而是日趋追求其综合效益。譬如花坛、水池并不仅仅用于美化点缀,其花坛边、水池边还可以兼作休息的凳椅。还有的喷泉水景,不但只是可供人观赏,还可供人进入嬉戏玩耍等等。
5.地域化
现如今,一味地追求高科技、现代化,使得我们的城市变得“千城一面”,缺失了地域的特色,割裂了文明的延续,也严重伤害了人们对旧有环境的依恋情怀。此时,城市家具对地域的特点的反映就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地域特色鲜明的城市家具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一个城市的名片,甚至一个国家的象征。
五、结语
城市家具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面貌形象,更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户外公共活动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们日益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的今天,城市家具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作为设计师,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更加负责任的去设计每一个“家具”,去设计我们的城市,去美化我们的环境,优化我们的生活。
第三篇:城市人文景观地域性特色初探
摘要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同时也给城市景观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许多城市景观在发展的时候盲目的模仿西方外来文化的设计思想,盲目的追捧洋文化,使原本具有传统文化丧失城市的独特魅力,失去了城市鲜明的个性,造成了城市景观地趋同,在这种景观趋同的情况下,人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种文化侵入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开始注重发展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观。城市地域景观的发展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利用,注重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性化的景观应用。地域景观是在一个城市不断发展中形成的,而城市地域景观的特质则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沉淀的精华所在。地域文化特点比较突出的城市,都有其浓厚的历史沉淀、民俗风情传统文化,所以城市的个性也就更明显,城市可识别性也就先显而易见。本论文内容主要有地域特征、景观等相关概念及地域特征的产生、其包含的研究内容,城市道路景观创新设计,城市滨河景观空间中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表达和视觉形象链在城市景观中的表达。
关键词:城市景观 地域文化 地域特征 视觉形象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conomy at the present stage , a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 China's rapid urban construction.But at the sam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many of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ideas at the time of development of blind imitation of Western foreign culture , the blind pursuit of foreign cultures , so that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culture loss of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city, the city lost 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 resulting in a convergence of urban landscapes , the landscape of convergence in this case , peopl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harm caused by this cultural invasion , but also began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urban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regional culture of mining use , focusi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 human-oriented landscape applications.Geographical landscape is evolving in a city formed , while the city is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of the city'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essence of precipitation.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more prominent of the city, has its strong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e city 's personality has become even more obvious, the city will be apparent recognizability.This thesis mainly geographical features , landscape and other related concepts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tion, which included research , innovation and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urban riparian landscape space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graphical expression and visual image of the chain in the urban landscape expression.前言
对于一个场所的印象,总是源于它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等,而这些特征都反应 在建筑环境设施、绿地等景观元素上。这些景观元素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规划就成为一 块场地的环境物质构成要素,从而打上了地域性的烙印。文化的趋同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面貌的改变和包含在其中的,人们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历史观念的丧失。在现时代,以一种现代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全球文明和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挖掘本民族本地域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自然文化资源,以饱满的民族自信心与刷新世界的眼光去创造与现代城市生活适应而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场所景观,解决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真正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场所景观与历史文明、自然文明的融合与共生。
一. 域特征的产生及具体研究内容
一定地域的“人为事物”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它地域的特点,即地域人文特征。那么,就可以很容易给出地域人文景观的概念了:即一定地域范围内,基于自然基础上的,包含人类劳动创作过程的明显区别于其它地域人为事物的景观创作。对于地域人文特征的产生正如前面所述:“人为事物”是伴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即开始存在的,是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逐渐产生了各种文化类型,而这些文化类型又是深深扎根于不同的地域自然而形成的。综上所述,地域人文特征产生于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过程中。构成地域人文特征的因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物质要素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人的参与与建设活动,反映在物质形态上明显区别于其它地域特点的各类事物,如聚落、园林、饮食、服装等。其中聚落又包括建筑、街道、构筑物掣¨。基于地域自然环境基础上的人类的物质建设或创作活动,有效地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为自然环境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彰显了地域的特色。非物质要素指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一系列人们在与自然环境交涉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非物态的各类事物,它们是地域特色形成的潜在因素,也是地域特色的本质所在,它们往往反映在具体的物态事物中。如果从构成地域人文特征内容的角度划分,又可分为传统文化、近代文化两个方面。
二、道路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与特色化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穿越
城市不同区域,承载城市不同功能,形成很多不同的环境小空间。在进行道路景 观设计时要将每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家具、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同时在设计中要 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要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2、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更加注重人的需要,这种
需要除了对于其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之外,还要体现出设计对于人的心理、生理、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等诸多方面的充分考虑。在道路景观设计中 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市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市民创造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的道路景观空间,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
3、文化性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
是因为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 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挖掘地域文脉,创造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空间。
4、生态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人类活动的通道和产物,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道
路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生态效应,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绿色 植物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
5、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的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求设计师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不仅要满足 现在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后续发展的需要,不能自私地以 “杀鸡取卵”的手段 来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去考虑后果,要大力提倡环保、节能的“绿色设计”。
三.城市滨河景观空间中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表达
城市滨河景观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承载一个城
4、滨河景观空间历史文化元素的提炼 :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历史文化特色在空间中的表达方式 首先是图案纹饰的提取。各地出土的具有特色的历史文物: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历史文化元素需要以特定的、恰当的方式表 .t大多会有很多精美的能代表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图案。可以!达出来。要给观者以最大的认同,最深的感动和最美的享受。如 对其加以提炼在浮雕和铺地等地方进行表达;其次是形象的置:何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在城市滨河景观空间中得以恰当的表达,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展现历史文化内涵的滨河景观所应具有的场所意义。
2、滨河景观在文化表达上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3、关于滨河景观历史文化表达方式的总体思考。
4、河景观空间历史文化元素的提炼。
5、滨河景观空间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具体表达方式阐释。
在滨河景观中,应把能代表历史文化的典型元素进行提炼整理,在空间表达方式上要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在静观和动的变换中,实现步移景异的滨河景观空间。要使滨河景观空中的人工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历史与现代、时间与空间等素得以共生,对景观历史文化特色进行通体的表达。本文本“真、善、美”的空间构建的价值理念,对滨河景观空间中的历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历史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上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为今后城市滨河空间的文化特色构建提供一点启示。
五.总结
自然环境是创造地域性景观的物质基础。城市景观特色来源于地域景观的自然过 程和格局,以及人对这些自然过程和格局的适应与改造。设计师应在充分了解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整合地域自然资源并结合现代手法和材料,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在这个经济发展大于一切的时代里,自然环境为此做出了很多不应有的让步与牺牲。于是,人们呼吁地域性的回归和场所性的重构。在今天看来,只有带有地域“遗传基因”的景观才能适应某个地域的长远发展,才能真正打动人们的心灵。构成地域自然环境的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也应是动态的、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不仅要了解某个场地的自然信息,也要注意到某片区域的自然结构。在设计中要充分体
现场地使用者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使用材料方面,既不盲目追求高档化与现代化的景观材料,也不能不计成本、代价地使用传统地域材料。除此之外,在地域景观建设中,还要贯彻生态性、循环性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景观道路。参考文献:
[1]陈娟.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 [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2] 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1.[3] 刘滨谊,余畅,刘悦来.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规 划汇刊,2002(1).
第四篇: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
篇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教案)《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教案)
篇二: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许岭职中 祝灿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构建了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课程体系,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主要内容及要求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高一《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这一课主要讲述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目,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第一目主要把握三个层面的问题:①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③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就升高;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降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刚刚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加上学生们实践较多,有一定的经济判断能力,但是学习成绩一般,理论基础单薄,较难深刻理解经济生活背后的理论支撑。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市场上常用商品价格的变化及差异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目标:从具体事实入手,用一则广告和一则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思考,激发求知热情,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媒体显示1 商家的巨幅广告:象“大特卖”、“夏装全场打折”、“凉鞋季末狂甩”等内容 多媒体显示2
问题思考:
(1)王经理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3000斤苹果?
(2)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苹果多了,价格下降了?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的例子吗?
(4)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5)苹果的价格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
(6)商品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习完这一节课,我们就能很好地解答以上的问题,体会王经理的智慧过人。
(二)新课讲授
一、供求影响价格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
1、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多媒体显示3 镜头一:下雨天,露天菜场菜价下降; 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大幅上涨;
这四组镜头中,分别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我们知道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那么它们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的,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上述因素实际上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图一:商品短缺,供不应求,买者竞相购买,卖者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上涨,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卖方市场。图二:商品过剩,供过于求,卖者竞相出售,买者持币待购,货多不值钱,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下降,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
多媒体显示4 通过以上我们分析,我们知道了商品的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最终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直接影响价格的。然而,苹果再贵贵不过人参,再便宜也不会比白菜价格低。
二、价值决定价格
(目标:通过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读课文,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多媒体显示5
2、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多媒体显示6 想一想:
生产同样的自行车,甲耗费劳动时间10小时,乙耗费劳动时间8小时,丙耗费的劳动时间6小时,请问哪个人生产的自行车的价值量大?
(学生阅读讨论后教师归纳)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才能解决生产者越懒,工具越差,技能越低,价值量越大的矛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重点讲解,突破难点)
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
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
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学生阅读回答后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8
(三)练一练:
a 市场供给超过市场需求 b 微机产品质量下降
c 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d 微机市场出现买方市场
“洛阳纸贵”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左思转》。说的是晋朝有个叫左思的文人,构思十年,写成了名篇。
2、“洛阳纸贵”这一典故主要表明 a 地域影响价格 b 生产影响价格
c 文化因素影响价格 d 人们的富裕程度影响价格
3、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来实现的
a 生产规模b 销售数量 c 供给或者需求 d 质量与性能
4、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就会竞争,从而使,此时形成 a 买者和买者 价格高于价值 卖方市场 b 卖者和买者 价格高于价值 买方市场 c 卖者和卖者 价格低于价值 卖方市场 d 卖者和卖者 价格低于价值 买方市场
5、作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就要努力: a、提高商品的价值量b、注重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c、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四)本课小结
多媒体显示9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篇三: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大同新荣中学赵志远
一、设计思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重在启发学生,贵在学生主动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1)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2)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3)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教学难点:商品价值量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收集自己身边购物场所几种商品的具体价格,了解当前
2、教师教学准备,认真收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关商品价格变动的背景材料,根据学生实际设
(一)情景导入,感受生活
在印刷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诗歌和文章都是靠读者手抄流传的。
【生】知道(学生回答但具体原因学生也说不清楚)【师】(导入新课)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留下疑问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情景体验,探究生活 【板书】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板书】
(一)供求影响价格
【师】请各位同学列举出你所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化的例子
【生】气候因素:
时间因素: 地域因素: 生产因素: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个价格变化流程图(展开导致价格变动的流程图框架)地域
气候改变 影响供大于求买方受益(买方市场)时间供求价格供小于求卖方受益(卖方市场)
思考问题:一场疫情的爆发导致人们对口罩的需求急剧增长,口罩的单价由原来的5元涨到10元、15元、20元。
总的说来,就是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2、买方市场(货多不值钱)由买者起主导作用
总的说来,就是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名 词 点 击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课堂巩固练习]
1、近年来,我国各空调厂家为了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a、商品价值量降低 b、产品供过于求 c、产品供不应求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依据上题材料,厂家采取低价策略:()a、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b、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c、能改变产品的供求关系,扩大其销售量
d、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因为市场竞争就是价格竞争 例题剖析:
玫瑰花平时一元一支,而节日里可卖到10元一支,甚至更高。
试问: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思路点拨:市场上商品价格时高时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实现的。题目中,由于节日用花量激增,需求大,价格就上涨了。
(1)时间和文化因素会影响价格。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来实现的。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价格对比
思考:为什么小汽车的价格远远高于摩托车、自行车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基础
价值价格 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1)商品的价值量 ———指商品价值的大小(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探究二:
甲、乙、丙生产同样一匹布,甲技术设备先进,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高,用8小时;乙条件较好,用10小时;丙条件最差,用12小时。
(1)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获利多,在竞争中有利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获利少,在竞争中不利(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则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亏本)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惟一办法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名词点击:劳动生产率
通常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与之成正比)表示(3)类型:
个别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等 价 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①价格不会无限制的上涨,也不会无限制的下跌,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个轴心
课堂巩固练习:
1、生产同一辆摩托车,甲厂耗费4小时,乙厂耗费6小时,从价值量的角度看(c)a、甲厂的摩托车价值量大 b、乙厂的摩托车价值量大
c、两厂的摩托车价值量相等 d、两厂摩托车价值量难以比较
2、假定生产1支钢笔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价值的货币表现为2元,生产者甲生产1支钢笔的个别劳动时间是2小时,甲生产的1支钢笔出卖后:(b)a、会比别的生产者多获得2元b、会获得与别的生产者同样多的钱 c、会比别的生产者少获得2元d、结果难以预料
第五篇: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
2.2 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业务素养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一般说来,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宽厚的知识、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及鲜明的人格影响力。教师的业务素质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超越所教学科范围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扎实的学科知识;三是相关的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智慧与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包括现代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传播学、教育媒体论等知识,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方面。因为系统教学设计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加以鉴别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五种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1)言语信息学习。指学习陈述观念的能力。
(2)智慧技能学习。指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3)认知策略学习。指学习用以支配个人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能力,用以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
(4)动作技能学习。指学习习近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能力。
(5)态度学习。指学习那种能够影响对物体、人或事件选择的倾向,态度学习是品德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涅认为,上述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它们只是一些不同的学习。这五种学习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把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几乎成了一切学习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的共识。由于学校教学目标也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因此这一学习结果分类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也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对知识的分类,依据加涅的知识分类系统、现代认知心理学原理和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要求,可以将中学生物学知识概括为五大类:
(一)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类。
(二)程序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
(三)策略性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
(四)情意类知识—相当于加涅所说的态度类知识。
(五)动作技能类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制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的侧重点皆有所不同,作为教学设计的设计者和教学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明确所授课题的知识类型,才能作好教学设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内隐理论:影响教师日常教学而又个人化的教学理论,其内隐特点为:
(1)隐藏在教师的内心深处不张扬外显
(2)粗糙的、零碎的、不明显,也不构成系统
(3)不确定的、易变的、可动摇的常常使教学出现冲动(对自己的认识并没有形成理念和思想)
(4)教师个人化的理论,既无法向他人明确表达,也无法与他人分享,(5)教师个人在生活和教学情景形成的某种特定文化,包括教师个人的魅力与威望,假设和教学观点假设具有很大的情境性,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并非直接受教育理论的启示,而更多是源于教师的生活经验、教学经验的自我解释,只是教师个体的某种行动理论、生活理论和实践理论。
(6)在潜意识不形成体系而指挥教师的行动,如果是进步的,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落后的则结果相反。
最近提倡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对自己的习惯性风格进行自查自究,“教师只有不断自己改革自己,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内隐理论,进行反思、调整,在自我批判中,才有可能获得挑战和改造。”
二、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的看法。这种看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如何看待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是学生观的重要内容。这既涉及对学生天性和潜能的估计,也涉及对学生的身心变化过程的认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对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育行为的选择都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首先应乐观的估计学生的天性。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不论人们是坚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区别主要在于各自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不同。其次,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又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要么把学生视为没有思想和感受的白板,要么视为和成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小大人。这样忽视学生的独特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因此,在对学生的认识上,应确立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基本命题。首先,学生是个完整的人,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其次,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也是教育努力的重要目标。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年人有着明显不同。承认并正视现代学生的群体特征,认真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引导措施,作好适宜的教学设计,教育者才能有效的与学生沟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配合,从而达到教育和影响他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