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共)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党杨
【摘要】: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还侧重于宏观性、政策性的描述和分析,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微观因素,特别是就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范围内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造成的区域内城市土地价格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从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比较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相同因素在不同类别的城市中影响作用的异同,有望在方法论和研究结论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庸俗政治经济学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在内的西方地租地价理论,以及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区位与土地价格理论、其它相关的土地价格理论的分析借鉴;对影响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的宏观因素,即对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增长与城乡一体化、税收结构、城市经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重点讨论了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的微观因素,即宗地个别因素、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土地投机因素和心理预期与“羊群效应”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后,论文在对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和SPSS、EVIEWS统计软件的分析,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度计量分析。文章结论认为: 第一,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6类要素,即宗地个别因素、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土地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宏观政策和政府决策因素,都与城市土地价格呈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土地投机因素和心理预期因素与土地价格形成的相关系数都在0.6以上,呈显著的相关性,宏观政策和政府决策以及宗地个别因素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第二,在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中的宗地个别因素内部,相同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不尽相同。宗地形状对土地价格的影响较为一致。土地自然条件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在四类城市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宗地面积、宗地规划限制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却表现出较大的不同。第三,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区位因素内部,城市中心(CBD)影响力因素和城市交通因素,对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要远大于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其重要性呈显著的递减趋势。集聚因素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土地价格形成中的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四线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的影响作用较弱。区位购买力因素对一线和二线城市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要比三线和四线城市明显。第四,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邻里因素中,周边环境因素、市政设施因素和周围居住群体因素对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比例,有较大的一致性,但这三类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周边环境因素和市政设施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最强,周围居住群体因素对土地价格的影响最弱。三类因素内部细分的环境污染、交通噪音、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社会阶层分布状况、区位居民的职业状况、区位居民的收入状况9类因素中,环境污染对土地价格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第五,土地投机因素和城市土地价格间呈明显相关性,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来说,土地投机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别。在一线城市,土地投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城市土地价格。在二线城市,土地投机对土地价格有明显的影响,但远不如一线城市严重。近年来,三线城市的土地投机开始加强,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加。四线城市土地投机不严重,目前还不是土地投机资本的重点投机所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实施的加强,预计土地投机资本很可能迅速向三线城市转移,并很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波及
四线城市。第六,心理预期因素对城市土地价格形成具有显著性影响,但三线和四线城市对土地价格上升的心理预期,总体上比二线和一线城市要高。不过,另一方面,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上涨幅度,却呈现出正反两种趋势。在低幅度上涨层面上,四线和三线城市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远比一线和二线城市大的多。但在高幅度的上涨层面上,一线和二线城市对土地价格的心理预期却远比四线和三线城市大得多。第七,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宏观因素中,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城市规划对一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不大,对二线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有所加强,对三线和四线城市土地价格的作用明显加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第一,统计和分析样本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没有像学术界既有的研究那样,选择一个城市进行研究,而是分别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中的一个,在样本选择上既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性。第二,将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选取其中的四类城市,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及实地调研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直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PSS、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四类城市土地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度进行分析,在两者的动态比较中,形成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整体认知。第三,综合分析影响我国土地价格形成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特别是加强对微观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动态分析中形成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整体认知。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区域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相结合。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区域范围内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造成的区域内城市土地价格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建立区域性统一的土地市场提供理论上的准备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的重要课题。第二,构建并验证了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了中国城市的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特征价格模型,并赋予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计量标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三,探讨了相同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四类城市的影响效果的大小。
【关键词】:土地价格 宏观影响因素 微观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土地特征价格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3.2
【目录】:
摘要4-6 Abstract6-13 第1章 绪论13-31 1.1 选题背景13-1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6-27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19 1.2.2 国内研究现状19-27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27 1.3 研究意义27-28 1.4 主要研究内容28
1.5 研究方法28-29 1.6 技术路线29-31 第2章 土地价格理论31-52 2.1 西方地租地价理论31-37 2.1.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地价理论31-33 2.1.2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地价理论33 2.1.3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地价理论33-37 2.2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37-40 2.2.1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实质37-38 2.2.2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主要内容38-40 2.2.3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述评40 2.3 区位与土地价格理论40-49 2.3.1 区位理论40-44 2.3.2 区位与城市土地价格理论44-49 2.4 其它土地价格理论49-52 第3章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52-74 3.1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52-55 3.2 城市规划55-58 3.3 城市增长与城乡一体化58-62 3.4 税收结构62-65 3.5 城市经营65-69 3.6 人口数量及增长率69-70 3.7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70-74 第4章 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微观影响因素的研究74-92 4.1 宗地个别因素74-77 4.2 区位因素77-82 4.3 邻里因素82-85 4.4 土地投机因素85-88 4.5 心理预期与“羊群效应”88-92 第5章 基于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92-121 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92-99 5.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特征92-93 5.1.2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93-95 5.1.3 样本选择95-99 5.2 城市土地价格模型的构建99-105 5.2.1 特征价格模型的核心思想99 5.2.2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因子及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99-105 5.3 调查报告与数据整理105-111
5.3.1 调查报告105-109 5.3.2 数据整理109-111 5.4 四类城市综合土地价格影响因素SPSS 相关性分析111-121 5.4.1 宗地个别因素内部各因素 SPSS 相关性分析112-113 5.4.2 区位因素内部各因素 SPSS 相关性分析113 5.4.3 邻里因素内部各因素 SPSS 相关性分析113-114 5.4.4 土地投机因素与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查分析114-116 5.4.5 心理预期因素与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查分析116-117 5.4.6 人口因素与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查分析117-118 5.4.7 宏观因素内部各因素 SPSS 相关性分析118-121 第6章 结论121-127 6.1 研究结论及启示121-123 6.2 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123-124 6.2.1 学术意义123 6.2.2 应用价值123-124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124-127 6.3.1 研究不足124-125 6.3.2 研究展望125-127 参考文献127-134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34-135 致谢135
第二篇:中国企业文化模式变革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企业文化模式变革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几十年来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实践和成果,从近年来企业的管理实践变革、社会文化转变,及企业形象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几十年来我国企业文化的大致发展规律。
关键词:企业文化;变革历程;主流模式;影响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一个企业中所有成员充分认可并广泛共享的价值观。
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决定企业经济发展。
二、我国主要企业文化模式及其特征表现
通过对几十年中数十个中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归纳,可得出各行业占主流的几种企业文化模式:
(一)近期的模式
1.家族式
这一文化模式的企业内部有非常友好的工作环境,强调组织凝聚力和团队士气,重视关注客户和员工,鼓励团队合作。
2.层级式
这一模式由机械式发展而来,企业内部有着非常正式的、有层次的工作环境,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活动都有章可循。
3.平稳式
这一文化模式重视已有管理规范的程序化,习惯一切照章办事,不思创新,对如何随环境变化创企业新路缺乏动力,一切求稳渐进。
(二)当期的模式
1.市场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企业内部有一个竞争性十足的工作环境,关心声誉和成功,关注富于竞争性的活动和对可度量目标的实现。
2.活力式
企业文化为这一模式的企业内部有充满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勇于争先、创新和承担风险,鼓励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权。
3.风险竞争式
这是当期最受推崇的文化模式。它关注企业目前的发展和未来的利益,其管理制度较为开放,倡导诚信、公平、规则、效率等一系列新观念,对新的管理理念采取不断吸收的态度,全方位引进竞争机制。
三、上述几种企业文化模式的适用性探讨
前文提到的企业文化模式分别在不同时代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另一种模式,只能说后者更加适应当时的内外部环境。
(一)初创期――稳扎稳打式、家族式
企业在初创期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业内竞争,且很有可能亏损。此时,求生存是其基本的目标,大多数时间考虑的是能够暂时的获得利润,逐渐的积聚资金以便进一步发展。那么围绕企业目标建立起来的就是这两种文化模式。
(二)成长期――稳扎稳打式、市场式
企业进入成长期,知名度逐渐扩大,开始盈利且利润呈上升趋势。此时企业的目标是发展,所以就应建设市场式或稳扎稳打的文化模式。企业的领导者将慎重地采取各种策略,它的整个制度文化的建设的都具有稳妥又与市场同步的特点,在稳中求发展。
(三)成熟期――风险竞争式、活力式
企业进入成熟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实力,此时,企业开始在行业中跃跃欲试,其一切行为都具有竞争性。此时企业虽然也很关心未来的发展,但更注重的是企业实力的增长,更希望自己晋身领导者行列。因此企业文化从内到外都强调竞争和效率。
(四)衰退期――风险竞争式
企业进入衰退期,成本消耗逐渐增加,最终导致了利润的下滑。此时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再生,此形势下诞生的企业文化就是风险型的企业文化,它具有绝对的超前意识和忧患意识。
四、影响我们企业文化模式变革的重要因素
除了刚才提到的企业生命周期之外,影响企业文化模式发展变革的还有以下因素:
(一)内因
1.企业的实力与前瞻性
很多企业经营者在实力不断壮大后加深对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视,而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一般都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实力强与弱是制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前瞻力与企业各项决策都高度相关,自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程度及强度的重要变量。
2.企业家及职工的素质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领导者,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在整个组织的扩大化。而且企业家文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方向、主流、品位和风格。
此外,职工队伍的年龄构成因素、学历构成因素、技能水平及其构成等,也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外因
1.商业环境的演变
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商业环境的演变会不时反映在企业文化的发展变革中,而其中对企业文化起作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市场经济、效率效果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世界性文化因素的影响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不仅直接受到国内经济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国际经济文化环境因素的间接影响。别国企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我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和运作方式。同样,世界经济文化因素的重大变化,无疑也要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想。
3.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企业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一般来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会产生“正效应”,特别是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针对企业的实际,就会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反之低劣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会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副作用”。
结论
企业文化模式的建设与选择对于我们企业发展有举足重轻的作用。在我国企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文化是和社会背景以及管理实践紧密相连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随企业的每一次新的选择、新的尝试而转化改革。每一种主流的企业文化模式都融合凝聚了当时当地企业和社会的鲜明特点。
影响企业文化的因素有很多,领导者需将其科学控制、利用。其所肩负的使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扩展为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欧阳新年.企业文化认知与塑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2003(4)
[2]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3)
[3]陈荣耀.比较文化与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林钰阳(1988.11-),女,汉族,海南海口人,硕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张守红(1988.4-),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硕士研究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第三篇: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收入的三个阶段
1978—2001年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加到2366.4元,增长16.7倍。其间农产品供需格局从短缺为主向过剩为主过渡,农民收入增长从依靠家庭经营为主到依靠劳务经济为主。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改革开放的深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本对中国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1982年间,从集体经营向家庭经营过渡时期的农村经济。
农村联产承包变革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实际上是我国长达20多年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最终解体阶段。由于农村居民重新获得了身份和择业自由,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成为可能,为我国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奠定了基础。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是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此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增加到270.11元,年均递增18.2%。
(二)1983—1993年间,市场从短缺向过剩转型时期的农村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格局的转变给予了农民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产品和轻工业品旺销,刺激了家庭经营从单一粮食种植向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更是异军突起。进入了一个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此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9.77元增加到921.62元,增长速度处于频繁波动状态。
(三)1994—2001年间,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循环时期的农村经济。1994—200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一个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特别是1997年以后,在主要经济领域,短缺经济基本结束。此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20.98元增加到2366.4元,增长93.8%,增长速度却从32.48%下降到2000年的1.9%,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为低迷的时期。2001年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民家庭经营和农业收入开始扭转了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幅度达到4.79%。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1994—2001年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62.98元增加到735.6元,占纯收入比重从21.11%提高到31.1%,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从22.87%提高到2000年的165.8%。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既有制度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本文主要定量分析农民家庭特征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我们剔除了经营制度不同的1983年以前的数据,主要研究1983年普遍实行家庭经营以来的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同时,我们分别测算了1983—1993年和1994—2000年两个阶段的收入影响因素。
我们分别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YC)、工资性收入(YG)、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YN)、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YF)为因变量;家庭经营户均劳动力(XL)、职工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LZB)、乡镇企业职工占常住人口比重(LXB)、常住人口中外出打工人员比重(LWB)、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XW)、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XG)、人均生产性用地(耕地、山地、水面)(XD)、人均家庭经营生产费用(XJ)、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XN)、非农业生产费用(XF)为自变量。
为了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我们统一以1978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指数对纯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即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调整人均纯收入,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理工资性收入,以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第一产业纯收入,以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处理非农业纯收入,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处理家庭经营费用及其农业和非农业生产费用;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处理当年固定资产增加值,并加上上一年的不变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将价值指标调整为不变价格数据。
我们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1983—2000年全国农民收入及其家户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对模型进行了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检验,所有模型均通过了检验,并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下面分别研究各种因素对纯收入的影响程度。
(一)农民纯收入
农民纯收入是综合性指标,是多种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收入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变换,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要素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同。1.家庭小型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措施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对收入有一定影响。户均劳动力数量受家庭规模和劳动力负担系数两个因素影响。全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数量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78—1985年间家庭承包经营使得户均劳动力数量增加0.68人,此间家庭规模减小和劳动力负担系数降低的幅度相当,但仍以负担系数的12全文查看
第四篇: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Factors influencing on road traffic safety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机动车辆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交通事故也随之而来,这么多的交通事故不仅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更给不少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灾难。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以及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关键词: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因素;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 motor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 but also pose, so much traffic accident is not only to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 for many families more at the same time bring irreparable disaster.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and solve the our country road traffic safety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raffic accident;Road traffic safety;Factors;countermeasures
一.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人的因素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的沉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人们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及其提高速度与快速发展的交通事业之间不协调,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与交通管理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协调,这些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2.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在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3.道路因素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公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交通客货用量增加,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自行车交通比率大,骑车者水平不一,个性不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无效交通如空驶出租车较多、私人车辆增加,这些无疑恶化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许多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路段过长,道路景观过于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注意
力分散,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另外,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影响也较大。道路等级搭配不科学,路网密度不足,交通流不均衡,个别道路交通负荷度过大,交通安全性差;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缺乏足量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有的道路的设计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不协调;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道路设施不一,客观上给过境车辆的驾驶员适应交通环境带来难度;道路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4.管理因素
管理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健全和统一高效的道路安全管理体制是减少事故,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条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目前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公安部门担负道路安全立法、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及安全宣传教育等职责;交通部门担负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路政及制定相应标准法规等职责,负责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宏观安全监管工作;城建管理部门则参与城区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城市公共交通及定制相应标准法规等工作。
5.环境因素
道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现代交通运输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安全、准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气象因素制约。交通运输属于对气象具高度敏感的行业。伴随道路运输的繁忙而来的就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交通事故与恶劣天气有关。不利的气象条件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6.交通法规因素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是秩序化交通,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道路交通规则的意义就在于秩序化交通,减少因无序交通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交通碰撞及因碰撞现象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利益,让每一个交通者都能平安、顺利地实现交通目的。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刚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没有被广大老百姓完全的了解,有的地方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致使各种交通隐患得以上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而路上尽管有一定的秩序规范,但它不仅缺少对隐患的制约能力,而且对路面秩序控制能力也明显不足。
三.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通过深入、持久的舆论宣传,增加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使预防事故的工作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驾驶员素质不高,法纪观念不强,有规不依,有章不循。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提高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作为生活常识列入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这中,所以说,深入持久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据国外经验可知,不少国家都把交通安全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从而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了重大的进展,交通事故得到遏制。
2.交通安全管理需综合治理
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社会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使全社会共同承担维护交通秩序、履行交通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这样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当前各地实行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责任制是保障交通安全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3.依靠科技进步
现代交通管理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管理,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混合交通的特点出发,大力开发应用交通事故的预防、交通事故控制技术,事故快速勘察和紧急救援系统,通讯网和信息网的建设,以及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素质的研究等课题。
4.严格执法
交通安全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用科学的、统一的交通管理法规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维护交通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目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交通违章不被认为是违法行为,方方面面干扰较多,以致于交通管理法规难以贯彻。
5.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道路交通事故大多数是汽车事故,汽车安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尽可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事故一旦发生能否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6.改善道路条件
我国现有108余万km道路中,其中80%的技术等级在四级以下,路况差,普遍缺乏安全设施,多数地方连必要的交通标志都没有。因此,改善道路条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孟宏伟.道路交通管理,群众出版社,2000.2、韦怀乾.陶清廉.道路交通管理调研论文集,1999.3、郑高峰.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社会化的探讨.公安部交管局信息网,2003年10月21日
4.过秀成.道路交通安全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王俊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3月
第五篇: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也渗透到了校园。在消费群体中,年轻人是其主力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指数必然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消费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描述大学生消费的现状,总结出大学生消费有以下特点:消费不平衡性、快速性、攀比性、从众性、超前性、以及消费节奏加快、男女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等等。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基本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是指在大学生生活最基本的费用,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费用支出,比如正常的饮食消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的大学生需要的生活消费也不一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占3.87%,500-800元的占44.41%,在800-1000元的占34.17%。在1000 元以上的占9.33%。但是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是两头小中间大呈菱形分布,在动态上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二)大学生的学习费用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课本费,考证消费等一切和学习有关的费用。2.1学费
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农、林、师范等院校因享受国家政策, 所收学费一般在2 500—4 000元, 而其他院校的收费也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收费在3 000—8 000元之间。另外,由于院校所处的地域不同, 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2.2参考书
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他们每个月够买参考书或休闲刊物在50 元以下的占66.9%,51元至100 元的占7.8%,101 元以上的占2.9%。2.3考证消费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由于就业压力,形成各种“考证热”。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托福GRE,公务员考试等等。相应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等自然不非。据对广东高校的调查, 在校期间大学生投资的考证费用在300 元以下的约占50%,在300—500 元之间的占15%, 而有的则超过了1 500元。不少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在就业竞争中的筹码,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消费。
(三)休闲及娱乐消费
3.1旅游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法定假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外出旅游,欣赏大自然迷人的风景, 享受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消费行为。旅游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增长见识,在年轻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所以旅游慢慢地被更多人所接受。来自山东某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80.4%在假期参加过旅游,到了旅游的地点,带回当地特产以及纪念品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消费。3.2娱乐消费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水平相当可观。伴随着歌厅,酒吧以及KTV的逐步增多,并且尤其是在学校附近大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另外,在大学生群里中不乏追星族,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许多同学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这也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对北京11 所高校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北京大学生年平均文化娱乐消费为700 元左右, 约占学生消费的9%。
3.3休闲消费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集体活动、打牌下棋、与人聊天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有些学生却较少参加。主要是他们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更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为了得到一定的私人空间,许多同学也是要付出金钱为代价的,这也是大学生娱乐消费中的一部分。
(四)人际交往消费
4.1人情消费
现在,同学过生日、考试得了高分、得了奖学金、升为班干部、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赴请者随礼也就越来越高。这就给一些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不少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4.2恋爱消费 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 是一项明知没有结果的爱情。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一是为了弥补感情空白,作为一种清除寂寞,消遣时光的理想方式,二是为了选择伴侣取经,锻炼自己的恋爱感觉与技巧,增进人生体验,三是感情自然流露,比较投缘,能够找到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互相勉励和安慰,从中获得精神享受,有逍遥实在等。现在的调查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而恋爱费用的来源, 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 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 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4.3通讯消费
随着通讯资费和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调动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购买欲望。另外有些大学生中学时期在家里娇生惯养,突然离开家庭独自到外地生活,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心里空虚,他们需要经常进行联络,所以通讯消费就成为了大学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 在移动通信市场, 拥有手机的大学生占了整个消费群的10.4%。在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每月手机通讯费用在31—50 元的占26.5%, 51—70 元的占23.5% ,71—100 元的占30.9% , 而在100 元以上的也占了16%。另据粗略估算, 每年高校学生手机通讯费用约有0.5 亿元。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2.1消费的不平衡性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不平衡,另外各自的家庭结构不同,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最低的二三百左右,最高的一两千甚至还要多。越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中的大学,大学生基本生活费用就越高,发展一般的城市,基本生活费略低。
2.2消费的多样性
大学生的消费涉及到生活消费,学习消费,文化娱乐消费等诸多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个人需要的多样性源于大学生多样化价值目标的存在.2.3时尚消费增加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当今的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标新立异,不断地追求时尚,不落后于潮流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另外在追求时尚的消费项目众多,这就理所当然的增加了他们的消费水平,不少高端消费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项目。比如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在校园中屡见不鲜,另外现在的大学生还热衷于去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
2.4攀比消费严重
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较强, 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 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 获得自我认同。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 谁也不想“矮人一等”。所以,攀比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误区,一些虚荣心强的大学生错误地把消费水平作为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尺度,为了显示家庭地位的优越性,便盲目的追求高消费。他们中有的追求“名牌效应”,衣服、鞋帽以及化妆品都是只认品牌,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有的学生频繁的更换手机、电脑,还有的为了面子,在人情、恋爱方面消费过多等等。
2.6.消费的超前性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其父母对他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再加上近年来西方享乐主义的侵蚀以及我国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些失误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使得一些大学生养成出手大方、挥霍浪费的习惯。“吃要美味, 穿要名牌, 玩要高档”,这已成为许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人人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 但如果买来不用, 或主要用来上网、打游戏, 不能充分发挥电脑的效用, 那就没有多大的购买必要性。同时学生生活相对独立, 与外界联系较少, 手机也往往只是一件装饰品或者身份的象征。
2.7男女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同
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比例远远小于男生,并且多数女生愿意在穿着打扮方面进行消费,比如购买衣物和化妆品;男生则很少对穿衣打扮方面有研究,他们相对来说更加愿意在人际交往和电子产品方面去投资,并且基本的食物花费在他们总体花费中占有很大比例。另外,居于消费两端的大都为女生。在调查的最低消费中,大多数都为女生,而且在高消费的群体中,女生也是明显的多于男生。消费低端的形成原因为: 一是女性基本生活费普遍较男性低, 也就是说从生存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消耗得少;二是大多数女性比较节俭, 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2.8消费的从众性
社会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是得他们在消费中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 看到很多人有手机, 自己也千方百计买一部, 以免被人看不起。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的影响因素 3.1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观,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2010年对于山东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2%的学生认为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要追求即使享受,2%认为金钱是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6%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是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志,但是调查问卷中同时表明了这部分学生中95%具有超前、虚荣、攀比的消费心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导致了消费的超前性和攀比性。
3.2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的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简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同学起到了误导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子女的需要。
3.3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文化决定社会心理。而大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 也往往是文化的聚集地和扩散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超前性, 导致青年大学生能更多更快地接触西方文化, 使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征、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诸方面超越于一般的社会成员。有些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花父母的钱圆自己的梦。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东拼西凑去向亲朋借钱也不愿意去用学校贷款,把贷款当做丢人的事。社会文化的种种因素造成了大学生消费的越来越趋于时尚化,以及从众性,大学生是青年与知识分子的交织,他们受社会各界的影响非常大。
3.4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的关怀和照顾,中学时期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会有种种理由,然后家长担心就会给孩子们汇款。此外还有大学生的虚荣心理,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尤其体现在女生方面,许多女生通过购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女生大约50%的消费来自冲动型消费。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不仅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形成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引导和带动作用,所以,引导大学生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需要社会各界的人士,学校以及各个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并且与家长和学生自己的努力改变也是分不开的,大学生以后的生活水平会逐渐提高,但是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且对建设富强美丽的和谐山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