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11-22 18:4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

第一篇: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

[摘要]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我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实施现状,就加强管理服务搭建交流平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扎实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交流平台

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是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任重道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和重要载体。2009年我院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15项,发挥管理服务的作用为培养创新人才搭建交流平台,让师生有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是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缺乏参加创新活动训练的机会,可谓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现在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1。教育体制落后、教育理念陈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漠视。在很多高校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还是学校衡量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考研热、“过级风”仍是校园的主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的不足,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遏制。造成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被扼杀在摇篮里,人才的发展失去了其个性特征,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创新教育环境的缺乏。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依赖于创新教育氛围的营造。这其中的硬环境包括学校的资金投入、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及实验室开放条件等。而软环境则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学术氛围等。

二、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导

1。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创新能力是使学习者初步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一般工作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和物化能力及产生创造发明成果的能力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因为在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因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供条件,通过系统的引导和训练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发展为创新动机、创新意识,而最终有才能形成创新思想升华为创新能力。

2。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导。指导教师是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所配备的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理论和导师辅导下开展活动,在学生需要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是创新教育的主导。

我院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导师,都是学院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知名教师,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具有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新观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创新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应的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具备“博”与“专”相统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开展创新性教育科研活动所必需的素养。

导师在他的研究领域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大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起着权威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创新实验过程中,不仅学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感受到创新能力的增长的快乐。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创新人格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导。

三、交流平台是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

学术交流不仅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体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一个主要标志。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史,重大的发明、发现和创造,可以说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某个科技精英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学术交流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和老师冲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借助交流平台的作用是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

发挥管理的作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铺就成功之路。为积极配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的全方位实施,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实验项目领导小组,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到学校参加评审。2009年我院有15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批,并已正式启动运行。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制药创新人才,全面掌握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进展状况,做好监督检查和项目交流工作。学院组织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交流会”。畅通了参加项目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沟通渠道,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工作思路、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交流沟通,并就创新性实验项目得继续深入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交流融合探索,为给参加大学生科研和创新性实验的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机会。学院还将定期召开项目交流会,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记录、中期检查制度,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督促项目的运行,及时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并组织一些“名师名家讲坛”及“大学生创新沙龙”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力推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无疑给师生交流创造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创新训练的的机会,鼓励更多学生都来参与,尽可能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有创新的空间,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创建适合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想,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在高校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迟岩,解源,洪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5 ,(5).[2]刘刈.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3]陈曦,冯希平.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1).

第二篇: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初探

袁悦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途径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 政治课本中写道: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而意识则是人形成思想、观念并进而升华到精神的前提。因此,培育创新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创新思想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长久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取得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显著成绩,但目前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

一、单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想的萌芽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培育大学生创新思想重要性问题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开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的新方法。

1、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思想的萌芽和初级阶段”,而学校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场所。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总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目前,有些教师的教案亘古不变、传授内容跟不上时代、教学方式呆板,极度缺乏创新。这一僵化、老套的填鸭式教学,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不利的。因此,首

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改善,使教师的教案丰富多彩、传授内容新颖先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启发式教学启迪和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要通过宣传来弘扬创新思想。

单有课堂教学的启发是不够的,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在全校范围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思想,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思想的重要意义,以此激发大学生追求创新思想的动力,从而由思想到实践,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要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氛围

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认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江泽民更明确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可见,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1.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进行改革。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对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相关交叉学科的新理论十分熟悉;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作者本人是保险学院的,在保险学专业课的学习中,任课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或设计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有时举办小型的辩论会,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法律依据判断案例的正确走向。同时,学院也举办了“睿保杯”保险创意规划大赛,旨在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案例,自主调查研究,设计出最适合案例家庭情况的保险方案。这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积极指导学生完成从知识继承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转变,使其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能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营造民主的氛围。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以发扬民主,把老掉牙的旧制

度更新为符合时代的有创新意识又有效的管理制度。而民主的氛围也能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促进他们主动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1.积极探索和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渐强化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学校应与社会各界联合,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大学应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学校应将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分、选派教师作指导,比如我校的“工行杯”和“金融消费者服务队”活动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要着力构建适合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通过整体环境的熏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呵护和培养。

2.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适当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践内容,给大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需求;通过生产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现实条件下遇到的新挑战,从而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通过亲自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深化,在科研中提升知识。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的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每次实践活动的效率,防止实践走过场、图形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组织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要为大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有自我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进而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科研活动应尽量结合专业开展。教师还可将自己科研项目的知识和经验融会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既可使大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又能增强其科研意识、创新意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要允许各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允许“标新立异”;学校还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节”、开辟科技创新论坛、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校可以邀请本校教授、博士为大学生做讲座,以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介绍其成长成才的经历;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造发明比赛等,以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1、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

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讨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要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现实评价状况,在评价中要努力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把评价重心向创新能力倾斜。

2、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结果和今后的发展直接挂钩。

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远远优于负面批评,正面激励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要允许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要鼓励发明创造,给“异想天开”者以有力的支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褒奖;要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责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高校有关部门要设法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学生予以奖励。比如对于参加科技发明和科研活动、公开发表作品、参加各类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只有这样,学生参与的热忱才会高涨,学生的创新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文辅国.知识经济需要何种人才[J].跨世纪人才,2000(8).

3.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5.夏越新.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3(5).

6.周进.延边大学报 2007年9月

第三篇: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

1.环境类专业人应具有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基本成分,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人文、心理素养;掌握环境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管理与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初步能力;掌握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想

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具有陕西理工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本科教育基础性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综合培养能力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自身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市场需求,按照“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实践,面向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努力构建“合格+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3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所在。培养模式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多种学科复合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前期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学科基础平台,后期按专业方向形成课群(课程模块),并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2],同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3.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我校本科教学总体培养目标定位而设置的基础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掌握工具提供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方面的教育。公共基础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军事训练、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学习技能、打下专业学习基础等提供平台。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网络类七大类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课主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选修不少于7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

2.3.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奠定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2学分。

2.3.3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专业必修课是指专业主干课课程,开设环境学、环境流体力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按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结构设置的课程。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和深造的方向,使其能够在偏工科的岗位上也能够胜任工作,在一些专业考试中也能很好的适应例如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工程类课程设置,跟踪学科前沿,纳入本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为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特点。主要设置了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设计、能源与环境、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等。学生需任选5门课修够6学分。

2.3.4专业模块课程

专业模块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本校环境科学专业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两个专业方向即两大模块,学生大三开始选择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选择决定开设哪个模块的课程。每个专业模块中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专业模块课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学生按照自己对方向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所要上的课程。因为在每个模块的必修课只有2-3门,而选修课有10门,两个方向在选修课安排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必修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实验,选修课包括环境规划与管路、环境资源经济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环评导则与标准、安全生产与环境、环保设备基础、环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开设有了城市供水与管网、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学、环境化工技术与应用、环境工程施工、环工原理与设备等课程。

2.3.5实践教学

按照我校“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环节按照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培养层次贯穿整个教学平台。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指学科基础实验,例如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调研。专业实验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有专业软件实训、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调研。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当地环境状况通过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分析,并在调查中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所学知识全面综合利用。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学生自设计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自设计开放实验通过学生自己选题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得出报告论文,当学生有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询问,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过程,通过自设计开放实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论文是对于整个大学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

3.结束语

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与深厚科学素养的复合型环保创新人才,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要根据市场对环境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完善教学实践环节,使面向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尽可能多地体现,优化师资结构,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培养计划,在培养质量的控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第四篇: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纲要》和《计划》中可以明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纲要》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计划》中讲到:在经济全球化和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经济出现一系列诸如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创造力停滞等问题。日本面临的少子女、高龄社会又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减少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必须不断通过 技术创新,培育具有产出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

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能带模型理论,使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如用相对论与原子核裂变原理发展了核技术,形成了原子能工业。激光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也是如此。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

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纲要》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措施都说明了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计划》中也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要通过推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教育改革,培养和确保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始终把创新与科技进步、民族复兴、国家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唤起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历来就有开拓创新的传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是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使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富有深度的开发,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因循守旧,创新精神缺乏,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和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以上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型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

第五篇:会计人才的培养论文

目前,财会人的诸多职能正在被信息化所取代,转型已成为财会人发展的必须,而管理会计或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需知识与思维并重。

当前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还是偏重理论和基础知识,虽然也在加强实践,并积极推荐学生更多的走出校门,走到一线企业中去实习,但仅靠学校的学习仍很难完成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但是学校在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如果学校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体系,完善会计人才自身的知识结构,这将大大缩短高校毕业生成长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时间。

“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企业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真正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是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而且这不是一个可以速成的项目,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已然超出了高校培养的范围,当然,将具备基本素质的可造之材,或者说将高校教育与企业培养之间做到能够接轨,是高校未来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方向之一。”王纪平表示。

高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基础性教育。即“授人以渔”。学生在高校要十分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中能力在会计专业尤其如此。王纪平表示,很多学生进入到企业做财会工作,一般都是从会计核算做起,但这是最基础的。随着经验的积累,自身的岗位会发生变化,逐渐承担起财务管理的职责。企业将来的发展以及未来的经济环境是变化,必然对提出会计人员更高的要求。

下载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论文(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论文

    为使部分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应发生相应改变。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同样重要,知识的学习应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讲述创新思维的来......

    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市场调研报告(5篇材料)

    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宝”大学生创业信息平台市场调研报告 项目负责人 李田恬 团队成员 王驰、王明飞、李柏林、柏星 指导教师 张倩 完成日期 2015-11-10 通信地......

    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样例5)

    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从体育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体育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了体育课......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策略,意思是计策、谋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欢迎阅读。【摘 要】随着各国教育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大国教育博弈的关键,大学......

    创新育人理念 培养未来人才

    创新育人理念 培养未来人才 中国教育报2015.04.06 ■杨宗凯 以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高......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

    创新性人才的自我培养。

    创新性学习发散性思维 自主学习 创新性学习,是大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是发掘人才潜质、培养开创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学习。本文在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教”与“学”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