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善实践教学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程作业 实习实验
论文摘要:论述了高校实践教学必要性;在指出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症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1、高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必须依赖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为此,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节。”“实践教学”是相对于“基础理论和知识教学(以下简称理论教学)”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概念范畴。从文科院校来说,其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二是集中性实践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类实习(见习)以及毕业作业(论文或设计)等。两者都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环节或活动性课程,是内化学生个体知识经验,增强课堂理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遵循教育规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
通过实践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很多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探索、实验、制作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科技领域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大学生的好奇与注意,促使他们去思考、去解决,触发创新的欲望和意识;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并便于因材施教的开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这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树立严谨求实的作风、协同攻关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还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其科研能力。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十分必要。
2、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分析
2.1主要问题
从课程实践活动来看,课程作业本来是课堂教学之后的一项实践活动,可是无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还是在研究实践教学的文章中,很少把“课程作业”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之中。笔者认为,课程作业应当是高校实践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的形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它对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才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因一心忙碌于完成科研任务或者倾注于其他“产业”,普遍对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持冷淡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破坏了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实验本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头戏,近年来各高校不能说对此不重视,基本上都实行了单独设课,即与理论教学分开教学。
从表面看,是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其实,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而规范的教学体系、显示出实验教学的优势、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功能,却出现了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甚至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对集中式实践活动来说,目前文科类院校根本就没有企业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实习,造成学校无法按计划统一安排学生,只能实行个别联系的方式进行实习。在这种情况下,有个别学生找到了实习单位,可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到企业去实习,只是在一些单位开一个证明,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资料,修改后作为实习报告,但往往还是其辅导教师也明知这里的秘密,却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默认。
其实,学校对此也不是不知情,本应采取其他方式,如利用模拟实习的方法取代现行的实习,但往往还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方法,听之任之,得过且过。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在教唆学生弄虚作假、培养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是一个十分危险和严重的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对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实践教学整体来看,我国文科类高校普遍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理论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实践教学是目前文科类高校的一个最薄弱环节,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2症结分析
上述问题实际上与我们长期不重视实践教学有直接的关系。本来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有更高的要求,其难度更大。从文科院校整体来看,其理论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讲清楚其学科、专业方面的理论及相关的知识。事实上,它比实验(实训)教学容易得多,实验(实训)教学的任务是要实现这些理论与知识的应用,使其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难度更大。可奇怪的是:目前从事难度大的工作的待遇低、从事难度小的工作的待遇高;那些“高水平”高职称的人从事的是难度小的工作,那些“低水平”职称低的人员从事的是难度大的工作;在工作量的计算上,1小时的实验课时只能折合为0.5或0.7的理论课时,显然,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实际上,同样课时的实验比理论课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精力,我们却在计算工作量时,采取打折的方式,不认可实验所付出的劳动,认为实验所付出的劳动是低水平的劳动,理论教学所付出的劳动才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劳动。
实际上,这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说,还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也没有树立实验教学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平等的思想,没有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的主要战场,没有把实验教学人员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来对待。在人员的使用上,存在不平等对待的现象。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多年,谁都知道其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才有可能把实验教学搞好,可是,直到现在这支队伍仍然不安心本职工作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实验教学人员仍然属于教学辅助编制,其职称只有与教师系列等同的副高级别的职称,即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而没有正教授级别的职称。这本身就是实验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从个人发展角度上存在的不平等。
事实上,只有消除这种不平等,才能真正改善改善实验教学人员的生存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从学校领导来说,他们是维护每个教职员工平等权利的保护者,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推动者,可是现实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他们在维护职工平等方面的作用,也没有看到他们是自觉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推动者,他们只是按照上级指示办事的代理人。
基于这一层面,怎么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呢?在学生难以落实实习单位的现实面前,本来完全可以通过模拟实习的方法弥补因缺乏实习场所而造成的损失,可是,高校学校的领导普遍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显然是一种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这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呢?这能让人民满意吗?可是,对于这种行为,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和机制,这是一种严重的制度缺失,是导致培养创新人才只是停留在嘴上,难以落实到工作中的一个根本原因。
3、改善实践教学的措施
3.1必须通过立法,明确高校领导的职责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事实上,只有通过立法,明确高校领导的职责,才能从根本上引起高校领导才实践教学的重视。目前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接收学生到其生产、经营现场进行实习,确实给高校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高校的领导对此应采取积极的补救办法,而不应当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给学生造成弄虚作假的机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可以说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进行育人的战场,应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目前,各高校都有能力对学生开展模拟实习,可是在企业不愿意接收其学生进行实习的情况下,应采取模拟实习的办法加以补救,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实习,事实上,这是提高学生未来工作适应能力的很好的办法。但是,目前许多大学都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故在此,笔者强烈呼吁,要通过立法,明确企业与学校的责任。还要明确在学校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也没有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情况下,其毕业生在3年内找不到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有权告其母校,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因在学期间缴纳过学费)。并且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控告其校长,罢免其职务。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领导开展扎实的教学工作,而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才能尽心竭力地去考虑如何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3.2高校应实行“问责制”,从根本上促进其领导作风的转变
转变高校领导的作风,必须从管理制度上入手。笔者认为,只有高校实行了“问责制”,才能从根本上彻底地转变其领导作风,才能使他们的心力全部用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真抓实干,把学校的事办好。目前,各高校在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教材建设也有很多问题,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实行“问责制”,就是要把解决这些问题与高校领导的职责联系起来,要从实验队伍的建设上,从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上,从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对学校领导进行具体的考核与问责。只有对高校领导进行“问责”,才能把高校的事办好,才能谈得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3.3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
搞好实践教学活动,大致来说,就是要搞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搞好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对目前来讲,就是要稳定实验教学队伍,并进一步扩大其人员的规模,从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二是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材体系。三是要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组织运行体系和管理监督体系。实际上,开展对高校领导的“问责”,也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事实上,高校领导对这些工作本来就是轻车熟路,只要他们把精力和心事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实践教学活动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阎占定.新时期实验教学扩展性内容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9
[2]黄昊,徐一沣,扬丽梅.浅谈高校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学术理论与探索,2010,11
[3]董志峰.高校实践教学及其质量监控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6,5
第二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论文(最终版)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 素质 结构 独立性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抓起等措施,达到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模式之中,从根本上讲,还没有成为开发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发现其潜在的创造能力,树立自信;还没有把创造能力的开发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把学生的科技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唤起学生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欲;更没有形成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各种科学而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达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故在此,针对实验教学方法,谈谈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1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入手
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照方抓药”的方式进行。学生进入实验室前,没有任何准备,进入实验室后,全部由实验指导教师安排,实验完全是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讲解下,机械地按照指导书所提供的实验程式,死板地进行固定的操作。实验结束后所作的实验报告,也是按照固定的格式,对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汇集,距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极好的机会,只要我们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意识,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进,完全可以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应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抓实验前的准备。实验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和准备,必须给学生提供与实验项目相关的图书、资料;或提供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便学生了解新理论、新观点,获得学科前沿信息;或者向学生介绍与实验项目有关学术理论中的不足、缺陷和当前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并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索和研究。
二是实验前的辅导。在学生阅读资料、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的充分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可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集中式、分组式、随意式均可。关键是教师必须要给予讲评,并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经过这一环节,根据每个人准备的情况和理解考虑的情况,决定能否进入实验环节。对准备不充分或没有准备的同学,不能批准进入实验阶段。
三是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指导。因为实验的方案是由学生亲自制定的,可能还存在一些细节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完善,从而确保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这个报告,并不是指按照传统实验报告格式进行的,而是采用总结的形式,或论文的形式,让学生从实验项目开始,到实验结束后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可以汇报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也可以谈实验中的教训;还可以讲自己对一些相关问题的疑问。只要是与实验相关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谈。其目的,不只是对实验情况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促进和活跃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让学生针对实验项目中的某一个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发表独立的见解,促使学生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探索新的问题,使思维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实进取的精神。即通过撰写实验报告,不仅可训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人类既有知识的批判继承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打破专业界限,向着学识渊博的方向发展,产生知识的突破,激发学习的创造欲望。
2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抓起
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是构成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是成就事业、实现人生目标的动力和保证。而思想素质还是创造性人才的导向系统,把握创造活动的方向,是构成创新人才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力价值主要集中在人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支柱,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开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应从保护学生的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开始。假如牺牲了学生对学习、探索、创造的兴趣、爱好,甚至牺牲健康、身心与美德,用来让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的课本知识,那么这些失去的兴趣、爱好,不仅会使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失去生命和光彩,而且还会继续促使他们失去学习、探索、创造的动机与愿望。
3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抓起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十分有利。目前大学的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好多实际问题只凭所学专业知识根本就不可能得以解决。可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的改革,如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专业知识学习的范围,对改善目前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行的。因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适宜的知识结构和完备的思维结构,我们只有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思维结构同时入手,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创造性人才的潜质。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实验,根本不可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只有实行学生自主性的学习,采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改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目的。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够改变目前只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强调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现状。将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带着这些很现实的问题进入实验室,开展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可拓展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优化其知识结构,还能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多种角度、利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完全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思维结构得以完善。
4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抓起
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才的特质,是学生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成为社会人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独立性是不依赖于他人或外界力量而独立自主的行为。没有独立的思考、意志和人格,就不会有任何创见。对大学生进行独立性的培养,从能力上讲,实质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敏捷性和创造性。从意识上讲,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产生自立、自强的动力;养成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善于思维的习惯。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实际上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思想和行为,让学生支配自己的实验行为。但我们对学生管得太死,总是不放心、不放手,不放权;总是把实验的步骤讲的一清二楚,让学生完全按照指定的程式进行操作,不让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步骤,这实际上失去了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很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做”,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让学生当一个机器人。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和内容,从头到尾全部由学生做主,独立完成。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应当清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不是放任自流,任由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实验教师的监督、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的。至于如何监督、引导和帮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因人而异。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弄清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与特长的情况下,从发挥学生优势出发,启发、诱导学生在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求项目,用商量的口气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无所顾虑的情况下,大胆设想、开动脑筋,从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巩固和强化其逻辑思维。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都正确,即便有错误,甚至十分荒谬,切记不应轻易否定,要想“办法”让其自己醒悟,其实,这个“办法”才是培养人、成就人的关键所在。因为,让学生自己醒悟,比别人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要高明得多,效果要好。
5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抓起
有责任,才会有作为。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存在严重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对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实验这一教学环节,对大学生实施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责任”其实就是在承担起某种职务的同时,完成其职务所应尽的职责,并对其过失有一定的担当。而责任意识,就是怀有担当心理,明确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要求”“约束”自己去履行其义务,把“责任”转化为行动。可见,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事实上,实验教学是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必然要进行一定的分工与合作,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创造了条件。只有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负责,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为此,实验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清楚他们自己的责任,使他们树立“我有责任”的意识,并教育学生要有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做事”只有认真,才能办好一切事情;只有细心,才能不出差错,办好所有事情,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我要负责”的思想,即产生责任意识。并在其责任意识的作用下,约束其行为,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真正做到“我能负责”,达到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妍.日本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以东京工业大学的课程改革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66~72
[2]张克平.当代国内外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想及其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3~85
[3]何晓威.“读写议”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92~95.
[4]刘昌明.论创造性人才的伦理品质[J].石油科技论坛,2004,12:18~19
[5]张永宁.创造性人才的动力系统分析与构建[J].莱阳农学辽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4:71~74
[6]张永宁,王维斌.构建创造性人才的导向系统[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5,2:73~76
[7]高华.“藏息相辅”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河北社会科学,2007,8:176~178
[8]李瑛.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7~54
[9]赵国英,成水笑.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5,3:218~220
[10]吕新强,边仕英.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66
[11]唐渊.责任决定一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三篇:环境科学创新人才能力培养论文
1.环境类专业人应具有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基本成分,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人文、心理素养;掌握环境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环境管理与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初步能力;掌握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陕西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思想
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具有陕西理工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本科教育基础性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技能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优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原则,注重个性发展、综合培养能力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的最新成果,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自身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市场需求,按照“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实践,面向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的原则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努力构建“合格+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3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所在。培养模式的创新,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上。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多种学科复合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前期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学科基础平台,后期按专业方向形成课群(课程模块),并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2],同时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2.3.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根据我校本科教学总体培养目标定位而设置的基础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掌握工具提供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方面的教育。公共基础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军事训练、大学语文、大学数学等课程,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学习技能、打下专业学习基础等提供平台。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网络类七大类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课主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选修不少于7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
2.3.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奠定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2学分。
2.3.3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相关的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专业必修课是指专业主干课课程,开设环境学、环境流体力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按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结构设置的课程。为了拓宽学生毕业后就业和深造的方向,使其能够在偏工科的岗位上也能够胜任工作,在一些专业考试中也能很好的适应例如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环境科学专业选修课程工程类课程设置,跟踪学科前沿,纳入本学科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为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贴近社会实际,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特点。主要设置了环境信息系统、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设计、能源与环境、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等。学生需任选5门课修够6学分。
2.3.4专业模块课程
专业模块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本校环境科学专业有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两个专业方向即两大模块,学生大三开始选择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选择决定开设哪个模块的课程。每个专业模块中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在专业模块课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学生按照自己对方向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所要上的课程。因为在每个模块的必修课只有2-3门,而选修课有10门,两个方向在选修课安排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点。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必修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实验,选修课包括环境规划与管路、环境资源经济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室内环境监测与治理、环评导则与标准、安全生产与环境、环保设备基础、环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向开设有了城市供水与管网、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学、环境化工技术与应用、环境工程施工、环工原理与设备等课程。
2.3.5实践教学
按照我校“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实践环节按照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训练三个能力培养层次贯穿整个教学平台。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指学科基础实验,例如大学物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培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和专业调研。专业实验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如环境监测实验,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专业实训有专业软件实训、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调研。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当地环境状况通过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分析,并在调查中进行环保知识宣传,使所学知识全面综合利用。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学生自设计开放实验和毕业论文,自设计开放实验通过学生自己选题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得出报告论文,当学生有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询问,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过程,通过自设计开放实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论文是对于整个大学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
3.结束语
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与深厚科学素养的复合型环保创新人才,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要根据市场对环境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完善教学实践环节,使面向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尽可能多地体现,优化师资结构,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培养计划,在培养质量的控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第四篇: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的营造和探索(大纲)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3.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多种途径:报刊、影视)
第五篇:实践党校创新教学 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实践党校创新教学 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作者:周静如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