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刑法角度上看待环境治理论文
当前我国环境形式越来越严峻,人们逐渐把眼光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如何保护环境,笔者认为必须借助刑法来进行规范,可以增加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罪名,完善环境监管失职罪,利用刑法的威慑力来给人们以警示作用。
一、通过刑法来治理环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随之付出的代价就是我国环境急剧的恶化。近年来,环境污染已经到达了危害人们生活的地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希望能改善环境。在这里本文认为,要改善环境首先要预防环境污染。
要预防环境污染必须要通过刑法来展开,这是由刑法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当前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行政法规,但是这个行政法规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接触刑法中最为严厉的强制力来解决,这样会对破坏环境的犯罪分子造成威慑作用,从而根本上保护了环境;第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到达民众可以忍受的底线了,如果在任其发展,对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从刑法来保护环境恰恰是最正确的选择,刑法是我国法律中的底线法,在当前趋势下,用刑法是符合大众和国家需求的。
二、环境污染犯罪立法体例的改革
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法律条文是放在刑法第六章“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对于这个设定,笔者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我国刑法订立初期,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危机到全体人民健康的地步了。这时再把环境污染犯罪放在第六章中是不合适的,一方面不能显示出来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惩治环境污染的犯罪不能起到一种实质性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想要对我国环境污染犯罪进行改革就必须要对我们刑法中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规定进行改动。
对于如何设置环境污染犯罪的法条,我国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即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法中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规定,比如在巴西,对于环境污染犯罪进行了一个独立的制定,这是独立于刑法之外的,足可以显示出对于环境污染犯罪的重视性。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可以把环境污染犯罪放在刑法中去,单独设立一个章节进行规定。①对于这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我国刑法的发展历史状况来看,对于单独订立的特别法往往都是一种为了适应我国需求暂时性的过渡性法律,其最终结果都是并入了刑法典中去。而且纵观世界其他各国的法律,大部分国家并没有把环境污染犯罪作为了一个单独的特别法进行规定,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把环境污染犯罪放在我国刑法典中去,与其他十类犯罪并列制定。这样既可以显示出环境污染犯罪的重要性,又可以以刑法的强制力的威慑力给予环境污染犯罪最强烈的打击。
三、通过刑法治理环境的具体内容
虽然当前我国刑法对于环境污染犯罪有了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仍然有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要求完善刑法治理环境污染的法规。
(一)增加环境污染犯罪危险犯
在刑法学界中,有种观点认为可以在刑法中增加环境污染危险犯,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时,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罪名来惩罚他。对于这个罪名的刑法适用,笔者认为是当前我国最紧迫需要的,最符合法律依据的,其作用将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说明。
第一、刑法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犯罪而不是惩戒犯罪,增加污染环境犯罪危险犯这个罪名,可以从根本上对想犯罪的人给予一种心理的威慑力,使其自觉的放弃犯罪的想法或者是主动阻止犯罪的进行。这样就与刑法的根本目的相一致,把犯罪消除在苗头,防范于未然;②第二、增加污染环境犯罪危险犯这个罪名,可以让我们在打击犯罪的时候更加占据积极主动的位置。即当犯罪发生在进行阶段,只要公安机关进行了查明,就可以采取行动进行制止和抓捕,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从最大程度上使环境得到保护。可以说这个罪名的设立,对于当前我国环境的防范和治理是有着巨大作用的,它让我们整个法律对于环境的保护充满活力;第三、增加污染环境犯罪危险犯这个罪名是当前我国刑法治理环境所必须要求的。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时越来越严重,人民逐渐的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性,但是纵观我们对于环境污染的惩罚结果往往都不是很让人民满意。究其原因,是我国刑法对于环境污染的惩罚缺少实质性的内容,从而在判决污染环境时往往没有一定法律条文的支持。因此,对于我们现状来说,增加这个罪名是符合广大人民呼声和国家长治久安需要的。
(二)完善环境监管失职罪
在我国当年刑法中虽然有环境监管失职罪这个条文,但是立法者却对这个条文做了很多的限制。如要构成本罪的基本条件是必须要造成重大的需环境污染事故,并且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这样的规定对于我国国家工作者进行环境监管是非常的不利的。而且,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追求政绩,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如果按照刑法中的规定,必须要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并且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才可以追究工作者的责任,这明显是跟我国现在民众的需求、国家的治理是不符合的。
如果要增设污染环境犯罪危险犯,就必须完善环境监管失职罪。这与宪法中的公平正义理念是相符的,同时也是避免了在实施过程中首尾不能相顾的情形出现。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只要其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就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就从根本上对其产生一种威慑的作用,会让其主动的来保护环境,避免污染情况的出现。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面临这从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危机,如果不认真处理,这对我国民众安全、国家治理、社会稳定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起来,用法律的底线法——刑法来治理环境污染,从而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第二篇:从相亲角来看待的剩男问题
从相亲角看出的剩男问题(开头和题目结合的语句)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是在2005年由家长自发组织起来的相亲角,一到周末十分红火,来为子女相亲的家长络绎不绝,成为了上海这个城市的一大景观。
相亲角的景象十分壮观,来的绝大多数是孩子的父母,而且不少家长都是瞒着子女来的,事前都做了详尽的准备,都在为子女的婚姻头等大事而奔忙。这些子女大都具备高学历、高职位、高工资,在事业上是佼佼者,但往往由于工作压力太大,竞争剧烈而无暇顾及个人的感情生活和婚恋,错过了最佳婚恋时机,有的不幸就成为了所谓的剩男剩女。
相亲角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应运而生。相亲角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前青年择偶困难的现象。所以我们想要就这么一个与时代相结合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从相亲角来看剩男现象。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
据询问相亲角的一位家长我们得知相亲角的成功率其实不高,往往在见了第一次面之后就结束,那些父母们,辛辛苦苦地为自己的孩子寻觅姻缘,但是那些白纸黑字和老人的眼光,未免让人觉到一丝悲哀和无奈:“集市”里交换出来的爱情和婚姻到底能有多少是完美和幸福的呢,让我们期待和祝福吧!
余阿姨的儿子虽然只有26岁,但她就已来过人民公园两三次了。当记者说“男孩不用那么急”时,余阿姨连忙摆摆手:“我儿子这个年纪差不多应该结婚了,现在再不帮他找,让他自己地笃悠悠等啊等,估计30岁也结不了婚。”余阿姨说,之前在人民公园认识过两个还不错的女孩家长,也安排过双方见面,不过儿子都说没感觉。多看看,多和人家谈谈,找到合适媳妇的机会也就多些。“这里毕竟人多,”
男方家长只需在沈老师处留下孩子的基本资料,就可免费入库登记,而女方家长则需支付90元钱成为为期半年的“会员”。入会后,家长可无限制地翻看文件夹,只需记下看中的对象的编号,沈老师就会从自己制作的“数据库”中调出对方家长的联系方式。
“为什么只有男方免费?这不是很不公平么?”面对一位家长的质疑,沈老师慢悠悠地回答道:“你不领行情。现在优秀的女孩太多了,对象难找,优秀的男孩就少得多了。”他还说,一旦介绍成功双方结婚,希望男方家长“凭着良心”给他300块钱介绍费。
第三篇: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论文
序列号:71
公选课课程论文
(废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技术)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别2010级8班 学号3110006193 学生姓名李海真 指导教师付丰连
2012年 4 月
废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技术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废电池,以及废电池的种类,分析了废电池里的污染物,阐述废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及其危害,同时介绍废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国内外废电池回收处理现状,并提出了废电池管理与处置的对策。
关键词:废电池;污染;现状;回收利用技术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为: 原电池(一次电池)、蓄电池(二次电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池)、贮备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恶化,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物质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干电池,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其实,被废弃的干电池,其锌壳只损耗了一小部分,二氧化锰也只起了一点氧化的作用,碳粉、石墨棒和铜帽还远远没有被消耗。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用,就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回收和利用,最重要的是在治理环境污染这方面取得极大的效用。
原子能电池等。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主要是原电池和蓄电池, 在这二类电池中, 原电池使用量最大, 占电池使用量95%以上。①
废电池的危害
废电池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其成分中重金属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汞是电池的添加剂,尽管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然而这并不代表废电池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因为在生活中需要的电池量越来越大,电池的使用范围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商品之一,从照相机、录音机、计算器到手机、掌上电脑等都离不开它。
一般地讲,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汞、镉、铅、镍和锌等重金属物质,以及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蒸汽压较高,汞及其化合物,特别是有机汞化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较快的生物富集速率和较长的脑器官生物半衰期。废电池定义、组成、种类
废电池,就是使用过而废弃的电池。废电池的组成成分主要有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
电池有多种分类, 通常按其工作性质可分
镉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影响动植物的生长,致儿童行为异常和低智商。锰虽为人体所需具有很强的毒性。
铅可对人的胸、肾脏、生殖、心血管等的微量元素,但吸收过多也会引起中毒。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对有机物或含碳、氧、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磷、硫等化合物进行降解后,可生成无毒或肾损伤、不育及高血压等。
镍和锌的毒性相对较小,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时,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②
废弃电池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值,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 这种污染相对而言是较轻微的,电池电解质构成污染的主要组份是其中可溶重金属,特别是铅蓄电池电解液中大量的硫酸铅和镉镍电池中的氢氧化镉。③
那么,含在电池里面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是如何对环境以及人造成影响的呢?
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的镉污染有50%是来自废旧电池的污染,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水,会发生骨质改变和贫血,典型表现是全身骼酸痛。铬会引起胃肠道溃疡和损伤。镍有致癌倾向,还可导致心肌损伤。铅被摄入后不易排泄,高血铅会导
低毒物质,表现出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汞、铅、镉等重金属进入环境后,却不易被除解,长期蓄积在土壤中,破坏自然的自净能力,使土壤成为污染物的“储存库”,最终降低土壤肥力,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农作物,重金属会被植物根系吸入植物体内,引起农作物减产或长出的农作物会有害。④
废电池的现状
1.国外废旧电池回收现状
丹麦: 丹麦是欧洲最早对废旧电池进行循环利用的国家。丹麦从1996 年开始回收镉镍电池, 其具体做法是: 电池按销售单价0.9 美元/ 只电池的回收费用售出, 从回收费中按17.6 美元/ 千克支付给电池回收者。该政策的制定, 使镉镍电池的售价相对较高, 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小型二次电池的消费重点转向环保型电池。1997 年镉镍电池的回收率就已达到了95%。
日本: 日本回收处理废弃电池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1993 年就开始回收电池。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目前已经全部回收, 并有成熟的处理方法, 其他二次电池的回收率也已达84%。采用的方法是在各大商场和公共场所放置回收箱,依靠电池生产企业的赞助实施回收。目前回收的废电池93% 由社团募集, 7% 由电池生产厂收集(含工厂废次电池)。
美国: 美国有很多家废电池回收公司, 许多地方的垃圾清扫公司也从事电池回收业务。美国规模最大的电池回收公司当为RBRC 公司, 这是一家非盈利的民间环保机构, 它得到全国二百多家生产镍镉电池厂商的赞助。1999 年RBRC 公司在美国及加拿大设立了25 000 多个电池回收点, 回收用过的镍镉电池, 公司在2000 年还在全国每一个邮区内都设立回收点。RBRC 公司设计制作了专用的电池回收箱、带拉链的塑料回收袋以及专门的电池回收标志,将它们分发给各地需要的电池零售商和社区的垃圾收集站。
2.国内废旧电池回收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干电池生产量及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然而只有几个大城市(大连、厦门、上海等)开展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活动。另外, 就目前我国的回收处理技术来讲, 当前回收处理废电池可能是不盈利的, 建立和维持废电池回收公司所需的资金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另一个困难是废电池回收量小, 使
回收厂家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同时,国内没有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机制,在法律上以及政策上也没有做出良好的决 ⑤
策,造成废旧电池回收箱等措施形同虚设。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未作任何规定。其次,居民们对废旧电池危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普遍的自觉收集、自觉上交的意识,废旧电池回收率低。
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1.回收利用技术
湿法冶金法
该法基于Zn,MnO2可溶于酸的原理,将电池中的Zn,MnO2与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盐进入溶液,溶液经过净化后电解生产金属锌和电解MnO2或生产其它化工产品、化肥等。湿法冶金又分为焙烧—浸出法和直接浸出法。
常压冶金法
该法是在高温下使废电池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分解和挥发以及冷凝的过程。
方法一:在较低的温度下,加热废干电池,先使汞挥发,然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回收锌和其它重金属。
方法二:先在高温下焙烧,使其中的易挥发金属及其氧化物挥发,残留物作为冶金中间产品或另行处理。⑥⑦ 2.回收利用方法、治理方法
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废旧电池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总体上看,现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建立起一套产业化规模化的运作方式,管理手段和措施缺乏针对性,尤其是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不够,使人们普遍缺乏对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的重视。
拓宽废旧电池回收渠道,加大回收力度 健全废旧电池的自愿及强制回收体系,用购买的方式回收废旧电池,国家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多建废旧电池处理工厂,使得回收的电池有处可去。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环保电池
通过贷款、补贴等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增加资金投入需要改进工艺设备和原料配方,不断改进产品,减少电池中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开发低耗、高能、低污染的电池产品。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重视宣传教育,应该从全民意识入手,加大废旧电池环保知识宣传力度,多开展有益于回收废电池的环保活动,让全民在实践中意识到回收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树立废旧干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从而自觉参与回收活动。⑧⑨⑩
①
丁树谦,废电池回收利用研究(J),生态环境,2011,20(3):385-388 ②
徐纬丽,周启星,废旧电池的环境危害及回收处理(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4:22 ③
聂永丰,废电池的环境污染及防治(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4:19-21 ④
李如满,废电池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浅析(J),科协论坛,2010,3:121-121 ⑤
唐艳芬,高虹,国内外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现状研究(J),有色矿治,2007,23(4):50-52 ⑥
李明,吴建东,王成红,废电池的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8,9:19-20 ⑦
王群,李智勇,废旧电池的现状、危害及其预防对策(J),山东化工,2008,37:36-29 ⑧
陈卉, 陈海滨,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与处置(J),环境卫生工程,2005,13(2):12-15 ⑨
周金法,尚通明,废电池与材料的回收利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3~ 44 ⑩
蒋莉,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再生资源研究,2004,3:27-29
第四篇:管理学论文 从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看待社团联合会机构改革
从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看待社团联合会机构改革
所有的组织都必须进行管理,管理任务和管理过程是引起许多思考的主题。如何采用适当的管理形式来对组织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是每一个管理者所面对的永恒问题。法约尔是现代第一位撰写管理学著作的管理学家,他对管理者必须做什么以及必须依据什么原则去做进行了理论分析,所提出的权限和职责、命令统一、劳动分工(专业化)、等级链等原则为管理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2011年管理学院社团联合会的机构改革,正充分体现了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着眼于改变和调整社联原有的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加深社团对社联管理及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社团精品化,实施“一社一品”战略,最终使管院的社团活动走上专业化、正规化的道路。
•劳动分工(专门化)
专门化属于自然秩序;它在动物界可以观察到,生物发展的程度越高,其器官分化的程度也越高;它在人类社会中也可以观察到,社会团体越重要,结构和职能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机构不断产生,注定要代替在原始状态中执行所有职能的单一结构。
劳动分工的目的在于用同样的努力做更多更好的工作。工人总是制作同一种部件,管理人员总是处理同一种事务,就能获得一种能力、提高可靠性和准确性。要适应每一种工作变化都必须经过训练,劳动分工可以减少必须予以注意和做出努力的目标数目,它被承认是使用个人和群体的最佳手段。劳动分工不止适用于技术工作,而且毫无例外地适用于所有涉及或多或少一批人或要求各种类型能力的工作,其结果是职能专门化和权力的分散。虽然劳动分工的好处已被普遍承认,虽然没有学者和艺术家的专门化工作,进步的可能性就不能想象,但是,劳动分工也有一定的限度,经验和均衡感告诉我们不可超越这些限度。
社团改革以前,组织内部结构陈旧,各个社团分散、零碎,缺乏核心支撑和统一管理;不合理的分工造成各个社团之间职能不明,社团工作存在普遍的重叠和交叉现象,而在工作问责方面又出现了相互推诿的情况。不可否认,专门化常常能产生更高的生产率,但过度分工却容易产生厌倦、疲劳、压力、低生产率、高离职等非经济性问题,而这些非经济性一旦表现出来,就会超过专业化的经济
优势。社团过去只是单纯从社团的名称上加以区分,却未能按照社团的性质来进
一步确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从而导致了社联与社团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因
此,专业化分工并不是越细越好,而是应该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使管理职能的发挥达到最优。为此,社团联合会便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四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并将现有社团根据其特点划归四个事业部管理。现有社团及新成立的会计社、瑜伽社等四个社团,也将按其职能特点,划分为学术、艺术、兴趣及创
业四大中心。各中心管理层设理事长一名,常务理事四名。理事长由中心所属各
社团的社长轮流担任(社团总人数在30人以上的方有资格担任),任期一个月;
常务理事由社联各个部门副部担任,负责中心的日常工作。如此一来,管院的社
团活动将更加专业化和正规化。以四大中心为基础,各社团任务明确、分工清晰,各中心内部社团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作逐步加强,从而提高了效率,实现了专
业化优势。
•等级链
如右图所示,若做一个假设:在一个等级链表现为G-A-Q双层阶梯形式的企业
中,要使F部门和P部门发生联系,这样,按照
权力线,必须攀登从F到A的阶梯,然后再从A
到P,这之间在每一级都要停一停,然后再从P
上到A,从A下到F,回到原出发点。显而易见,如果利用FP作为一种“跳板”,从F直接到达
P要简单而迅速得多,如果管理人E和O授权其
各自的下属F和P直接商议,将不会破坏等级链
原则;如果F和P向各自的上级报告协议结果,这种状况是完全合乎规则的。这
就是“跳板”原理。总的来说,利用“跳板”是简单、迅速和可靠的。它可使两
名雇员F和P在一次会议中,在几个小时内讨论处理问题,而依靠等级链,这些
问题要通过几十次传递,打扰许多人,带来一大堆公文,失掉几个星期或几个月,而得到的结论总的来说还不如依靠F和P之间直接联系得出的结论令人满意。
从社联的角度来看,社联的最高管理层为秘书长、副秘书长和主席团,主席
团以下设学术、艺术、兴趣、创业四大中心及社联各部。社联过去的运转模式采
取了最原始的等级链传递方式,即最高层管理到最低层管理的直线职权代表一个等级链,信息按等级链传递。但随着社联和社团的日益壮大,遵循等级链导致了信息传递的延迟、效率的低下。于是社联采取了允许横向交流的方式,即法约尔理论中的“踏板”原则,在所有当事人同意和通知各自上级的条件下,对社联原有的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进行整改,在各中心管理层设理事长一名,常务理事四名。其中,理事长由中心所属各社团的社长轮流担任,任期一个月;常务理事由社联各个部门副部担任,并带领本部门3名或以上的部员进入各个社团,负责中心的日常工作。经过整改,扩大了同级部门和同级社团之间的交流,对本部门的具体活动和事项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从而扩大了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优化了等级链。
•命令统一
无论采取何种行动,一名雇员只能接受一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命令统一的准则,它具有普遍和永久的必要性。如果这条准则受到违背,权力将受到损害,纪律将受到危害,秩序将受到扰乱,稳定将受到威胁。如果两名上级同时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部门行使权力,将会令人感到不安,如果事情继续下去,混乱将会加剧,就像一个动物机体受到外界物体侵害那样出现病状,人们因此观察到下列结果:要么停止双重命令或撤销其中一个上级,使有机组织恢复康健,要么使有机组织继续走向衰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适应双重命令的社会有机体。其中,不同部门之间常有的联系、职能的自然交错,职责常常规定得不明确,就会产生双重命令的永久危险。
改革前,由于社联的社团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对社团社长的考核界限不清,两个部门领导人对这一方面的工作常常同时下命令,各自都认为该工作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结果导致了双重命令。而由于实行的是两种方案,使各部员(即负责考核工作的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陷入了混乱的局面。针对此现状,社联将社团社长的考核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改,具体区分了两部门的职权范围。社团发展部工作人员主要是采用“分数评定制”的形式,负责社团社长的考核得分及考核评定等级;而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则将所有资料录入电脑汇总,并根据一定比例按照最终考核成绩从高到低评出优秀社长,另外,按一定方式折算成综合测评分,发送至各个辅导员处。这样一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实现了命令统一,有效避免了因多个上级发出冲突的命令或优先处理要求等造成的许多问题,更有利于保持社联工作的协调与统一。
•权力和职责:
权力是下达命令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严格服从的权限。必须将管理人员得自职务的正式权力和由智力、经验、道德价值、领导能力、过去工作等等而形成的个人权力区分开来。个人权力是正式权力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职责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自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是行使权力的地方就有职责。
从现代观点来看,对职权和职责的观点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对于职权,只是这样一种权力,是一种基于掌握职权的人在组织中所属职位的合法的权力,是与职务相伴随的。而权力更侧重于指一个人影响决策的能力,职权只是更广泛权力概念的一部分或一个要素。而职责是与管理职权相对应的应承担的责任,主要目的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社联和社团在改革前组织比较涣散、各部门与各社团之间职权与职责划分不清,缺乏规范化的指导。新的改革方案对职权和职责的范围进行了量化,一方面区分了社联各部的权责关系;另一方面,对于社团新成立的理事会的权利、义务、职能也加以细化,明确了分工,加强了管理,防止了相互推诿、无人任责的情况。
总的来说,管理职能只有通过组织成员才能贯彻,一个组织的健全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同样取决于某些条件,运用适当的管理原则对组织成员和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将促使整体效益的提高。而管理原则在数量上并没有什么限度,任何加强法人团体或利于其发挥作用的规则或管理程序,在经验证明其有价值的时候,都可列入原则之中。当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时,灵活采用原则,适时调整组织结构中与现实不相符合的部分,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管理的效用。
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从管理原则入手,为更好地实现组织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次社团联合会的机构改革旨在调整组织内部的系统优化问题,正蕴含着劳动分工(专业化)、等级链、命令统一、权力与职责等多种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经过改革,将促进社团联合会的组织结构升级,充分发挥其对社团文化及活动主题的导向作用,也将为管理学院学生社团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
参考资料
《组织理论精萃》——[英]D.S.皮尤 编彭和平、杨小工 译
《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美]海尔·G.瑞尼 著王孙禺、达飞 译 《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进:历史与回顾》——杨文士、张瑾 著
第五篇:大学形势政策课论文-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摘要:中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情况,究其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周边的整体安全环境可谓喜忧参半。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难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为货架将来的发展铺平一条绿色的国际通道。
关键词: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 喜忧参半
一.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情况分析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朝鲜半岛风云突变
朝鲜半岛风云突变,对东北亚安全形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尽管不是这一地区首次出现的问题,但此次危机对抗性强,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危机双方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彼此互不示弱,尤其是在拥有核武器和导弹武器方面,都提出了相应诉求,“弃核”和实现半岛无核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朝鲜半岛无论是否会爆发新的战争,双方的对抗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即便重启“六方会谈”,要解决的难题将会更多。中国面对这种极为棘手的局面,既不能介入太深,也不能抽身而退,处于左右为难境地。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面临是否参战问题,此举势必牵动全局。如果回到谈判桌前,中国的外交斡旋难度极大,前景也难以预料。所以说,东北亚方向将可能成为中国今后最大的安全隐患,也必将成为稳定周边的当务之急。
2、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而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
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
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3、中印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
近年来,中印关系明显改善,作为同属于新兴经济体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的合作也有所加强。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领土要求,近年来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并大肆散布“中印必有一战”的言论,这些现象都不是好兆头。印度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而且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其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西南边陲过去曾一度是中国维护周边安全的重点,现在的情势也不容乐观,加强中印边境地区战场建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无疑需要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4、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有所增加的原因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印关系、中韩关系等双边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1、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持一种多少有些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欢迎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防范心理,担心从经济上受制于中国。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稳定因素,这在几年前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现。
2、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
随着中国的发展,很多周边国家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对此,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来缓解这方面的焦虑,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等等。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邻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在不断加深。现在,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已经大大缓解。
三、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参考文献:
《瞭望》新闻周刊 —《多个方向近期现异动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增新变数》作者:陈向阳 《求是》理论网 半月谈——《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作者:周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