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心理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反应速度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XXXX 年 年 XX 月 月 XX 日星期 X 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楼 XXX 教室 学生姓名:
XXX(学号:......)
指导老师:普通心理学 XXX 老师
一、引言 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即应激性是生物体的 7 个基本特征之一,不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都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回应。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我们无时无刻都暴露在各种外界的刺激下,针对个体反应速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寓于特殊性中的普遍性,而且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外界刺激,提高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实验目的 :
1.了解自身的简单反应能力和复杂反应能力,以自身为个例深入学习反应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探讨更多反应速度的规律性。
2.以计算机为平台学好相关心里测量数据的整合和总结,强化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
打开实验室里的计算机中的测试软件,点击“反应测试”,出现“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
1.“简单模式”:实验者要求在电脑屏幕中看到“ 红色阴影部分 ”时批注 [xb21cn1]: 写上本次实验的名称 批注 [xb21cn2]: 从“实验时间”至”指导老师”这 4 行内容为实验的一般资料。
批注 [xb21cn3]: 引言介绍本次实验内容(如“反应速度”的既往研究进展及研究趋势。)
批注 [xb21cn4]: 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要达到哪些目的 批注 [xb21cn5]: 按照你的实际操作流程由先到后一步一步地介绍。
以最快速度按下“L ”键(其中一只手要一直稳按鼠标左键,另一只手进行操作)。
2.“复杂模式”: 实验者要求在电脑屏幕中看到“ 黑色阴影部分 ”以最快速度按下“A ”键;在看到“ 白色阴影部分 ”按下“L ”键(其中一只手要一直稳按鼠标左键,另一只手进行操作)。
3.每组测试开始前会有 3 次练习,而后进入 10 次真正的训练。以反应速度为最优成绩,电脑会提示训练者距离最优成绩的差距,并予以相应的 鼓励或是表扬。本次“简单反应速度”测试 25 次,“复杂反应速度”测试 20 次。
实验结果 :
简单反应速度测试报告 单位:秒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绩 0.259 0.262 0.252 0.238 0.246 0.240 0.249 0.249 0.260 0.243 次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成绩 0.299 0.255 0.243 0.258 0.259 0.253 0.250 0.253 0.253 0.253 次数 21 22 23 24 25
成绩 0.250 0.266 0.247 0.247 0.253
平均值 :0.25348
复杂反应速度 测试 报告
单位 :
秒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 0.417 0.444 0.453 0.431 0.507 0.337 0.404 0.361 0.421 0.407 批注 [xb21cn6]: 这个表格不规范,我们需要使用三线表(请查看百度)呈现结果。表中应该将每次实验的结果(或成绩)依次填写,在表后再用合适的方法或公式处理所得的成绩,例如计算平均成绩、作必要的比较,等等,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处理同一个表格。至于使用哪些处理方法,请大家多多开动脑筋。
绩 次 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成 绩 0.484 0.434 0.454 0.400 0.393 0.416 0.415 0.367 0.371 0.371平均值:0.41435 讨论 :
1.实验者认为在这次的反应速度测试中,前者“简单反应速度测试”中,自身是属于正常水平发挥的,比较能够客观地反应自己的真实情况。
2.但是在后者的“复杂反应速度测试”中,实验效果不显著,与自己想象中的存在偏差。其中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导致在“复杂反应速度测试”中,测量实验水平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具体因素如下:
A.电脑设备存在些微卡机现象,屏幕有时候存在闪退现象。
B.周围环境过于嘈杂,存在部分同学相互交谈所导致自身意志力不坚定, 注意力被分散等自身主观因素的出现,所引起实验测量效果比预想的更差。
C.试验次数多次且时间较为紧迫,刚做完“简单反应速度”实验后存在倦怠性和态度松懈。
D.身体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渐渐跟不上,眼睛疲劳,手指酸痛。
E.测验存在一定的漏洞:A 键与 L 键间隔太远难以两者兼顾,且需要另一只手长期按压鼠标左键,建议以后批注 [xb21cn7]: 说说你觉得本次实验是否反映了聊你的真实成绩?还是偏高或偏低?原因何在?你的成绩与群体平均成绩相比结果如何,与优秀者相比又如何?原因何在?你对本次试验有何体验和感想?你有哪些改进意见?
多多注意实验中使用工具的方便性与合理性。
结论:
1.人类简单反应速度与复杂反应速度差距较大,反应测验越简单,人类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测验越难,人类反应速度会相应的变慢。
2.在正常发挥水平中,反应次数与成绩之间的关 系不大,具体反应速度会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
反思:1.下次实验要多去预习和深入了解心理实验的前提背景和运用到的知识,清晰地知道实验的目的,带着疑问去探讨和做实验 2.尽量让自己更加专注的做实验,排除外界干扰去做实验,让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科学。
3.实验中多注重劳逸结合,不要一味求成,适当的休息,但也要注重保持测量时的一定手感。
注意:我们的每次实验报告都需要撰写以下六部分内容:题目(标题)、一般资料、引言、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及处理、讨论
第二篇:《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绪论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这本书籍,对心理学的知识更是拓宽了许多,以下将是《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纲要内容):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描述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的规律性。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1)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2)了解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就能够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改变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活动效率提高。3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包括了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已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了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设。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既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意识但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想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行为主义的人物是华生、斯金纳。朱 主要观点: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研究的主义内容,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视觉 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在人 的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通道。
色觉理论杨赫三色说,分别包含红绿蓝波。它很好的解释了色觉混合的现象但不能解释色盲。黑林四色说,黑白、红绿、黄蓝,四色说可以解释色盲以及正负后像但无法解释三色混合可以获得光谱上众多相似颜色视觉的相象。
札记
首先,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离不开认知过程。我们的日常行为,都是靠感觉去反映。我们靠视觉去看,靠听觉去听,靠嗅觉去闻,靠味觉去尝,靠触觉去感受。所以我们才能知道夏暖冬寒,我们才能分清红橙黄绿青蓝紫。因为感觉,我们又会选择性地接受我们需要、认可的观念。有句歌词说“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这就是知觉选择性的结果,在人群中只关注了某一特定的人。我们又能从凌乱的整体中找到一个总体的特性,比如毕加索的抽象画,虽然都是由一个个凌乱细小的个体组成,可是组合成整体就会发现它的美妙,这又是知觉的整体性。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的不同,每个人的智力能力也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IQ,便是智商。在我看来这东西可信,但不能全信。每个人的智力能力是不同,可是只要有意志,只要能坚持,一切皆有可能的。不过爱迪生也说过:“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天分。然而那1%却是最重要的。”不管如何,我们还是要有梦想,敢拼搏,不放弃,知努力才行。
第三篇:普通心理学教案
普通心理学教案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教材:《普通心理学》 编写人:王雁 主讲教师:谢晓明
普通心理学教案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由于最后一部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本次授课舍去最后一部分内容。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教案编写的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但是,也不能用哲学来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哲学议论和简单化地套用哲学术语。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不断充实与更新
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4学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4学时 第三章感觉 4学时 第四章知觉 4学时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4学时 第六章记忆 4学时 第七章思维 4学时 第八章语言 4学时 第九章动机 4学时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4学时 第十一章能力 4学时 第十二章人格 4学时 第十三章学习4学时 第十四章人生的全程发展 4学时
五、参考书目:
1、彭聃龄主编(2001):普通心理学.北京师大出版社
2、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4、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5、张世富的《心理学教学指导》(2002).人民出版社出版
6、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著,王垒、王甦译(2003):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7、黄希庭主编(1997):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8、林崇德(1995):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卢家楣著(2000):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1、黄希庭(2002):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2、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3、M.艾森克主编,阎巩固译(2001):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4、中国心理学会编(2001):当代中国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发言、书面作业、期中考查、单元测验,平时成绩占总总成绩的20%—30%
3、期末考核评定形式 期末考试闭卷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 本章主要内容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 如何研究心理学
•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了解心理学学科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这门学科和相邻的其他学科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以及这么学科对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了解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基本历史和趋势。本章难点是各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一)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情感过程 —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 —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 —注意、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 —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 — —能力、气质、性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就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如何研究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探索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心理与环境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1.因果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
2.相关研究:相关是事物间的另一种关系,因果指的是绝对的,相关指的是相对的。相关与因果是不同的
3.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5.医学心理学6.工程心理学7.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2.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3.教育性原则: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4.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被研究的对象)行为的外在表现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以搜集被试各种材料来间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3.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4.个案法: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
(三)心理学的发展
1.学派不断涌现2.队伍逐渐壮大3.体系日趋完善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
奠基人:冯特(W.Wundt,1832-1920)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
强调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WilliamJames)著名代表人物:
詹姆士(WilliamJames,1842-1910)杜威(JohnDeway,1859-1952)安吉尔(JamesAngell,1869-1949)“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主张研究意识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代表人物:华生(JohnWatson,1878-1958)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环境决定论”(华生)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六)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
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背景心理学是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实验法来构造心理模型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对心理学的批判:
行为主义幼稚心理学(动物儿童)心理动力学:伤残心理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理心理学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也可以说是研究在大脑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过程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程序学习;行为治疗;生物治疗(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后,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认知的浪潮。心理学内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打上了认知的烙印,并引发和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
(五)当代心理学发展走向: 1.人本主义走向; 2.科学走向;
3.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和东方心理学的崛起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1949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 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学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么认识的? 2简述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和主要方法。3.心理学概念及性质
4.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几方面? 5.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研究方法.6.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7.简述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参考书目
1.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张明主编(2004)走进多彩的世界心理学入门北京:科学出版社 3.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觉敷.(1997)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神经生理解剖学的有关概念和术语,了解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各区域的主要功能和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进而了解心理的实质。本章难点是对脑功能学说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大脑的机能区(2.)脑功能的各种学说(3)心理的实质 2.本章难点: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和大脑的机能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4.图解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二、反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四动物心理的发展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二)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三)思维的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心理的发展(四)具体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五、人类心理的起源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
1.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2.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
2、突起:(二)神经元的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双极神经元多级神经元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生锋电位的依次传布。
(二)过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刺激而兴奋时,这部分膜外电位暂时较负,膜内电位较正,而邻近处于静息状态的膜则仍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出现局部电流。此电流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回路。这一局部电流,降低了邻近静息部分的膜电位,使它发生去极化,出现锋电位。紧接着,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可通过局部电流再刺激它相邻部位的膜,产生锋电位。依次进行,就是冲动的传导。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一)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二)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于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于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四、神经回路
(一)反射弧
1.概念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2。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感受器(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3)联络神经元(4)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5)效应器
(二)神经网络
1.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2.聚合式联系: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3.链锁式联系: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链锁状接替联系。4.环式联系: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环状接替联系
第三节 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一)脊髓(二)脑干(狭义脑干)(三)间脑(四)网状结构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一)大脑的结构
(二)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
1.脑的感觉机能系统2.脑的运动机能系统3.大脑皮质的联络机能
第四节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人的各种复杂的能力是与脑的各个严格限定的部位密切联系
二、整体说: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认为那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四、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第五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1.兴奋过程 2.抑制过程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六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二、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思考题:
1.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 2.试论述心理的实质.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试论述心理的实质.4.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 5.简述大脑皮质的三个机能区 参考书目:
1.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感觉
·本章主要内容 感觉的一般概念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等概念,以及感觉的基本规律、学说。了解古典的心理物理学中对物理刺激与个体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解释以及它们和现代感觉研究的差别。并了解感觉在人的生活适应的作用。本章难点是对感觉的古典心理物理学对感觉的研究和听觉理论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感觉的概念、规律(2)色觉理论、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本章难点:
(1)色觉理论(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3)古典心理物理学的研究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分类: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内脏感觉;本体感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四、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1.绝对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2.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E=1/R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缩写为jnd)。
1.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三)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1.对数定律P=KlogI 2.乘方定律P=KI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一)眼球
(二)视觉的传导机制
视觉的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 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
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颢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三)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
三视觉的基本现象:(一)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2.明度与波长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光谱敏感函数(或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说明。
(二)颜色
1.颜色的属性:颜色有明度、色调、饱和度三种基本特性。2.颜色混合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率、中间色率和代替率。3.色觉缺陷:指辨色能力异常。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
(1)色弱:色弱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的任一波长,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2)色盲。分全色盲和局部色盲两类。
患全色盲的人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的感受性。
患局部色盲的人还有某些颜色经验,但他们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4.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三)视觉的一些现象:
1.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2.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
4.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5.闪光融合现象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
6.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7.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之
8.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最常见的是颜色感觉引起的联觉。(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联觉联想)影响感受性变化的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二)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三、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频率理论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基底膜与镫骨的这种关系,类似于电话机的送话机和收话机的关系。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的。
2.共鸣理论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种理论。在他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3.行波理论冯.贝克西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向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声音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四、听觉基本现象: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二、嗅觉和味觉
三、内部感觉 思考题
1.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试说明明适应与暗适应的特点和机制 3.简述人耳对声音频率分析的几种理论.4.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说?如何评价? 参考书目:
1.托马斯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知觉
·本章主要内容: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的特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错觉 观察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重点掌握知觉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和术语,以及知觉的特性,了解各知觉种类的不同状况及其它们在人类生活工作中的实践意义。本章难点是涉及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一些术语的理解,如运动视差、双眼视差以及错觉理论等。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2.本章难点:(1)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2)错觉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二、知觉理论: ①格式塔理论。认为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人总是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感知外界刺激,知觉遵循“概略”规律;知觉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
②知觉的推断理论。假定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它一部分信息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信息是从贮存的信息库中提取出来的。知觉可以预测外界刺激的性质,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
③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有推理过程参与,因为刺激已经相当完整和详细,足以产生知觉,知觉与刺激相对应。
三、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1.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2.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四、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二)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五、知觉类型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一)概念;知觉的选择性就是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
(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有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2.对象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新颖性4.刺激物的强度。从主观来看: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需要和兴趣 4.定势与情绪状态。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知觉的整体性就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派总结出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如下几条: 1.接近因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2.相似因素。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作一个整体,3.完整倾向因素。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4.好图形因素。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5.好的连续因素。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6.共同命运因素。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是一个整体。7.定势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8.经验因素。
(三)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4.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一)概念
知觉的理解性就是指人们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二)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 1.知觉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 3.实践活动的任务
(四)知觉的恒常性
1.概念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2.种类
(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第三节 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一)形状的特征分析(二)轮廓与图形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三)图形的组成
1.邻近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2.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3.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5.共同命运。当其中某些成分按共同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图形 6.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7.线条方向。方向对图形组合有重要意义,方向相同难以分开;方向不同则容易分开。8.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二、大小知觉
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2.观察者的距离 3.熟悉物体的参照
4.观察者身体姿势的变化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一)肌肉线索(生理线索)1.调节。它是指水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2.辐合。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以下几种。1.对象重叠(遮挡)。2.对象的相对大小3.结构级差 4.空气透视5.明亮和阴影6.线条透视7.运动视差
(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就是双眼视差。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一)什么叫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就是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情绪和态度也影响着对时间的估计。4.回忆影响时间估计。
二、运动知觉
(一)什么叫运动知觉
(二)似动知觉似动,顾名思义就是“似乎在动”,其实并未真动。确切地说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移动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PHI现象)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动景运动(PHI现象)2.自主运动自主运动是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
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的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看来,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
3.诱导运动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
4.运动后效(瀑布效应)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五节 错觉
一、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错觉的种类
(一)形重错觉
(二)方位错觉(三)大小错觉(四)旋转错觉(五)形状和方向错觉(六)时间错觉(七)运动错觉(八)情绪错觉
三、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第六节观察
一、观察与观察力
二、良好的观察必备的条件 1.明确的观察目的 2.周密的观察计划 3.作好观察总结 4.观察要精细全面 思考题:
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3.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4.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5.试述距离知觉和知觉物体的线索.6.良好的观察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意识的一般问题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注意概述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意识和注意等有关概念和规律,了解意识的各不同层面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注意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本章难点是对意识和意识各层面的理解,以及注意的认知理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意识无意识的概念(2)注意的一般概述(3)注意的认知理论 2.本章难点:
(1)意识的各层面(2)注意的认知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
一什么是意识
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记忆3.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4.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二什么是无意识
(一)概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1.无意识行为。2.对刺激的无意识3.盲视 三意识的特征
(一)意识的觉知性(二)意识的能动性(三)意识的概括性(四)目的性(预见性)(五)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和梦(一)睡眠
1.睡眠及其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二)梦 1.梦的特点 2.梦的功能解释3.梦的作用 二催眠
(一)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3.解除抑制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二)催眠相关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三、白日梦与幻想
第三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感官的适应性动作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新异性。(4)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2.人本身的状态(1)需要和兴趣。(2)情绪和过去经验。(二)随意注意
1.什么是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对兴趣的依从性(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5)对人格的依从性。(三)随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 1.概念: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
1.概念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2.注意起伏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3.分心: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三)注意的分配
1.概念: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2.注意分配的条件。
(1)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四)注意的转移
1.概念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2.影响注意转移因素
(1)依赖于原来注意的强度。(2)依赖于新注意的对象的特点。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一)朝向反射与优势兴奋中心和相互诱导
(二)脑干网状结构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二、注意的认知理论(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1.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但是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它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当环境需要的时候,过滤器又转换到另一个通道,使有关信息通过;同时阻断其他通道,不让信息通过。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
2.衰减模型
特瑞斯曼(Treisman,1964)的衰减模型认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并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
3.后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首先由多依奇和多依奇(Deutsch&Deutsch,1963)提出,后来由诺曼(Norman,1968)加以修订。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的选择依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
4.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相同。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
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思考题: 1。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2.简述引起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4.概述注意的资源限制说.参考资料:
1.[苏]彼得罗夫斯基(1991)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雁(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六章 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记忆概述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内隐记忆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记忆和记忆不同分类的概念,以及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归纳总结在实际生活中记忆的不同表现。能够在融会贯通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调节改善自己的记忆习惯。本章难点在于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系统的论述。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记忆的一般概念(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本章难点:
(1)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4.实例分析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或者说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二、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学说(一)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1929)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二)定位论:早在拉胥里提出整合论之前,法国医生布洛卡(1860)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这种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
(三)SPI理论: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集中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一)反响回路: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
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二)突触结构:现在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
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三)长时程增强作用:1973年,波利斯和勒蒙(Bliss&Lemo)在研究中发现,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他们将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LTP)作用。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一)核糖核酸: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特别是发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借助另一种核酸分子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密码,使得科学家相信,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
(二)激素和记忆: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
第三节 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1.图像记忆: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2.音响记忆: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叫音响记忆
二、感觉记忆的特征
1.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2.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3.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第四节 短时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编码
(一)编码方式1.听觉编码2.视觉编码
(二)影响编码的因素1.觉醒状态2.组块。3.加工深度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2.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一)复述。
(二)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三)系列位置效应
(四)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还是消退
四、短时记忆的提取:
1.平行扫描同时对短时记忆保存的项目进行检索
2.自行停止系列扫描:对项目一一进行检索,一旦找到目标就停止查找 3.完全系列全扫描: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以系列全扫描方式进行
第四节 长时记忆
一、什麽是长时记忆
二、长时记忆组织加工
(一)类别群集:在记一系列项目时总是倾向于将它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二)联想群集:建立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有助于长时记忆
(三)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这时被试倾向于主观的组织加工
(四)意义编码:学习无意义的材料,如果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进行意义编码,有助于长时记忆
(五)心象化:对于故事和诗歌,或单词,如果能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其效果远优于机械地重复记忆
(六)记忆术:为了便于记忆而将信息加以组织的技巧称为记忆术
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一)信息存储的动态变化
1.量的变化.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逐渐下降
2.质的变化.①内容简略和概括②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③内容变得更加详细、具体④内容变得夸张、歪曲
3.记忆恢复现象:所谓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高。
(二)信息存储的条件与方法 1.组织有效的复习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一)再认
1.概念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
(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5)再认依赖于人格特征。
(二)回忆
1.什么是回忆: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1)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3)双重提取。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5)与干扰作斗争。
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一)遗忘的一般概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二)遗忘的进程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三)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3.提取失败理论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4.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第五节 内隐记忆
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内隐记忆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一)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研究者发现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内隐记忆效果,而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是,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另外一些研究也证明,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三)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
(四)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五)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思考题:
1.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的形式.4.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在哪几方面? 5.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 6.怎样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参考资料
1.杨治良等著(1999):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章 思维
·本章主要内容: ·思维的一般概念 ·表象与想象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掌握思维、表象、想象及各分类的概念和概念的获得,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本章难点在于概念的获得和信息加工理论对于问题解决的表述。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思维的过程、种类(2)表象与想象的概念(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创造性的培养
2.本章难点:
(1)概念结构的理论(2)概念形成的策略(3)推理的种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问题讨论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二、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2.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二)比较: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
(三)抽象与概括
1.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2.概括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1.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
2.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依据思维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还是科学概念,可区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可区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1.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2.创造思维。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表象(image)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 4.表象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5.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二、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区别:
(1)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2.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三)想像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三)想像的综合过程
1.粘合: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联想
(五)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2.有意想像: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1)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象的过程。
再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b对言语和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2)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刃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再造想像更复杂、更困难。
创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a创造动机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原型启发 d灵感
(3)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 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
一、表象的脑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用脑成像的方法研究正常人,进一步证明了表象和视知觉可能具有相同的脑机制。拉•毕汉等人(1993)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交替地观看一些闪光模式或想像这些模式,用磁共振成像测量了被试脑的局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被试在想像闪光模式时在纹状皮层所得到的局部血流量,与被试实际观模式时相似。
二、思维的脑机制
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大脑半球左侧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一)概念的含义
1.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3.概念的层次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4.概念和词概念和词紧密地联系着。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词来表达的。不依赖于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概念和词也不完全等同。
(二)概念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
(2)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1)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2)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3)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2)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二、概念结构的理论(一)层次网络模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
(二)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1979)提出的。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三)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1975)等人提出来的。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一)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2.内隐学习说 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三)概念形成的策略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概念形成中人们通常采用哪些策略呢?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1.保守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2.冒险性聚焦。它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成功,但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冒险性聚焦有时能很快地发现概念,但失败的可能性也较大。布鲁纳等人发现采用这种策略的人数较少。
3.同时性扫描。它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
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采用这种策略由于要同时记住多个假设,因此,给工作记忆以及记忆的信息加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种策略被试也较少采用。
4.继时性扫描。它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由于对假设的考验是相继进行的,因此这种策略被称为继时性扫描。
四种策略相比,采用保守性聚焦时,记忆的负担较轻,而且因被试根据主试提供反馈,可以获得较明确的未知概念的有关信息,因此,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四、推理
(一)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 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二)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
在线性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例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
(三)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第五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在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特点: 1.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2.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3.必有认知成分的参与。
也可以这样定义: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三)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1)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B,B (2)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如何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是不清楚的。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1)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有对手参与的问题.(2)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1)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2)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纽厄尔和西蒙(1972)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如下几种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 3.爬山法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简化计划法 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开某些细节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再从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 三、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一)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二)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一)问题表征 (二)定势的影响(三)功能固着(四)动机(五)情绪(六)人际关系 五、创造性 (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创造性的测量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1967)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他还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 3.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因素 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人格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像、兴趣广泛、独立性等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景有人称之为酝酿。 2.社会因素与创造 社会价值观念,他人的评价,社会助长与从众等都会影响创造.六、创造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二)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2.培养创造思维;3.培养创造人格.4.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 5.思维误区的突破 (1)防止先入为主(2)注意隐蔽因素(3)突破知觉的束缚(4)警惕思维惯性(5)提倡一物多用 思考题: 1、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2、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3、什么是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及影响创造想象形成的因素各是什么.4、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参考书目: 1.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余嘉元主编(2001):当代认知心理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3.Best著,黄希庭主译(2000):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刘爱伦主编(2002):思维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黄河浪编著(2001)创造.海口:海南出版社 5.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黄希庭著(1991):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八章 语言 ·本章主要内容: 语言的一般概念 语言的生理机制: 语言的理解 个体语言获得的学说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语言的一般概念、种类、生理机制、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学说。 二、教材分析 本章重点: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2)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3)语言产生的学说。本章难点: (1)语言的生理机制(2)语言产生的学说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的特征 1.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的。 2.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3.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交流。4.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5.社会性和个体性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 二、语言的结构 (一)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是语音学上的概念。音位就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二)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三)词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四)句子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根据乔姆斯基(1957)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三、语言.言语及其与思维的关系 (一)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在各种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同。 (3)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4)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言语离开语言就无法表达意思和意见,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 语言也离不开言语,离开言语就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联系 1.思维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 (1)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引起思维活动;语言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3)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发生的。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2.语言表达思维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区别: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地间接地反映。语言则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看:思维与客观现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和客观现实是标志被标志的关系。 3.从构成因素来看:言语中的词不同予思维中的概念。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4.从规律的性质来看:言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于思维的规律。 四、语言的种类(一)对话语言 对话语言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它们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认为,对话语言是一种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言都是在对话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话语言的特点 1.对话语言是一种情境性语言。2.对话语言是一种简略的语言。3.对话语言常常是一种反应性语言。(二)独白语言 独白语言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独白语言的特点是: 1.独白语言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语言活动。独白语言的支持物是自己谈话的主题和自己所吐露的词句。 2,独白语言是一种开展的语言。 3.独白语言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语言活动。(三)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书面语言的出现比口语要晚得多。它只有在文字出现以后,才为人们掌握和利用。书面语言的特点是: 1.随意性。2.开展性。3计划性。 (四)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1隐蔽性。2简略性。 五、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一)语言的表征 1.表征这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存储的。 2.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3心理词典在语言表征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词典。心理词典是指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它储存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心理词典中的词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二)语言的加工 1.语言加工是指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2.语言加工的类型 (1)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 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形式。 ①自动化加工是无需注意资源的参与,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②受控制的加工则是需要注意资源的参与,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2)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 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又可分为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 ①模块化的加工认为,语言各成分是单独进行的,各成分间不存在相互作用。②交互作用式的加工则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如词汇的加工影响句子的加工,句子的加工也会影响词汇加工。 3.启动效应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如语义相关、语音相同或字形相似)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被试能更快或更好地识别目标词。例如,先呈现“护士”再呈现“医生”,比先呈现“面包”再呈现“医生被试判断“医生”是词的反应时要快。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1.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2.喉头和声带 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声带由附着在喉头上的两片粘膜构成,中间的缝隙叫声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共鸣器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一)布洛卡区。(二)威尔尼克区。(三)角回。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言语活动 在失语症研究中人们早就发现,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失语症是与大脑左半球某些脑区的病变相联系的。这个事实使人相信,言语是左半球的功能。 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语言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语言理解的第一级水平;句子的理解是语言理解的第二级水平;语言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一、语音知觉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某些物理属性,如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二)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同(清浊音),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描述各种不同的音位,并使每个音位互相区别开来。 (三)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 语音知觉的效果可以用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进行度量。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听者了解讲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者听对的百分率。 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 1.语音类似性。2.语音强度。3.噪音掩蔽4.语境。5.句法、语义的作用。 二、词汇的理解 (一)单词的部位信息在拼音文字中,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汉字是表义文字。它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轮廓图形。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识别中也有不同的作用。 (二)正字法规则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 (三)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有关拼音文字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词的使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这就是所谓的词长效应。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汉字识别中,大量的研究发现(彭聃龄等,1997;张武田等,1992),词汇识别的时间随着笔画数量的增加而增长(笔画数效应)。 (四)字形结构艾伟(1923年起)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对汉字识别的重要影响。 (五)字词的使用频率影响单词再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词的使用频率。(六)语境的作用研究发现,单个单词与在句子或课文语境中出现的单词,它们的识别阈限不一样。 (七)语义的作用黑诺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词汇判断任务中,意义较多的词(多义词)较意义铰少的词或单义词更容易识别。 三、句子的理解 (一)句子的类型句子类型主要有:肯定句、否定句、被动句、被动否定句等。研究发现,句子的类型影响着句子的理解。 (二)词序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学的变化,因此词序在句子理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三)语境在语言交际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 言。 (四)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人们常采用一定的句法分析策略来帮助理解句子。这些常见有: 1.标准句策略。2.最小依附策略。3.晚终止策略。 四、话语的理解 话语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它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话语意义的过程。话语理解除有赖于正确理解话语中的词汇和句子外,下列因素也影响着话语的理解 (一)推理推理可以在话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话语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 因此在话语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语境 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话语的理解。 (三)图式的作用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似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图式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言语的产生言 一、言语产生的性质 言语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言语器官或手的活动把话语说出或写出来,它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 二、言语产生的单位 早在本世纪初,冯特就曾指出:言语产生的单位是句子,而不是单词或比单词更小的单位。从60年代以来,乔姆斯基关于句子的双层结构理论,强调短语结构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去研究言语产生的单位。 三、言语产生的阶段 冯特在1912年的一些文章中,提出了言语产生的阶段。是产生心理的完形或观念,然后将它们组织成在逻辑上或语法上互相关联的部分(如主语与谓语),进而扩充为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言语结构。最后产生语音的完形,并控制发音的进程。 弗朗琴(1973)根据言语失误的研究,提出了言语产生的七个阶段 1.选择需要表达的意思 2.为分句选择句法结构 3.把内容词插入句法结构中 4.指定出词的词法形式 5.指定出代表分句的音素 6.选择运动要求 7.分出分句等。 马蒂斯(1980)把言语产生的阶段概括为四个: 1.选择意义阶段、2.句法结构产生阶段3.产生语音的阶段。4.运动阶段。 第五节 个体语言获得的学说 一、言语的模仿理论 (一)理论要点:该理论认为,人们通常认为,儿童模仿了父母的言语行为,因而学会了使用言语。言语的模仿说正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二)局限: 1.当儿童自身的语法结构和要求模仿的语法结构的差别较大时,即使反复模仿,儿童总是用自身的语法习惯去改变要模仿的句型。 2.儿童在没有原型可供模仿的条件下,会自行发展出新的句型。这些都很难用模仿说来加以说明。 二、强化理论 (一)理论要点: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都强调强化在言语获得中的作用,并认为言语的获得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相两种信号系统理论(2)斯金纳的言语获得理论 (二)简要评价:斯金纳的观点发表以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种理论强调了后天学习和环境对言语学习的重要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斯金纳用研究动物所得的结论来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是肤浅的。同时,行为主义过分强调环境因素和外部因素在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人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作用。而且,这一理论难以解释儿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大量语词和言语的现象。 三、先天语言生成说理论: (一)理论要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又称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反映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句法结构》(1957)、《语言理论的若干问题》(1965)等著作中。 乔姆斯基(N.Chomsky)认为,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环境的人具有一种天生的普遍语法知识,具有一种先天的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他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只要这种内在机制被激发,就能获得语言。利用这种语法知识,人类能生成和创造句子。 (二)简要评价:乔姆斯基强调语言获得中神经生物学基础是应当肯定的。不过,相对贬低了社会环境和教育的言语获得和发展的作用不能不认为是这一理论的重大缺陷。同时,乔姆斯基所说的普遍语法也无法得到直接的验证。 四、言语学习的认知加工说 该理论认为,言语的发展以认知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言语之所以以一种持定的规则、方式出场,是因为儿童通过言语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皮亚杰(J.Piaget)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言依赖于思维”,“某种字词与短语出现于言语中,必须是在儿童掌握了相应的认知规则之后”。皮亚杰举例说,只有儿童在最终认识到藏匿起来的东西并末消失这一点时,他才可能开始谈论不在眼前显示的东西。 言语学习的认知加工说对儿童言语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儿童的言语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题: 1.试分析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2.试分析影响句子识别的因素? 3.试分析影响话语理解的因素? 4.什么是对话言语、内部言语?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试述言语转换生成学说 参考书目: 1.曹日昌.(1987)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士元主编(1987):语言与人类交际。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3.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动机 ·本章主要内容 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种类 意志行动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动机的理论(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2.本章难点: 动机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一)动机的涵义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二、动机和需要(一)需要及其种类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2.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需要层次论的不足。(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 三、动机和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2.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说一本能说 (一)基本观点:行为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 (二)代表人物:达尔文(最早提出本能概念)、詹姆斯(区分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麦独孤(将本能理论用于社会心理研究,将本能分类)、弗洛依德(将无意识本能作为人的最原始动力,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概念) (三)缺陷: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 二、驱力理论 (一)主要观点:行为由驱力唤醒和驱动。即,某种生物需要触发一种强烈的唤醒状态,这就是驱力(D),这种未分化的驱力状态为随机活动提供能量;当某种随机活动达到消除驱力紧张的目标,机体便停止随机活动。 驱力分两种。由内部生物需要引发的驱力叫原始驱力,是不需要习得的;通过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驱力叫获得驱力。 (二)代表人物:霍尔(最早提出驱力说)、米勒(恐惧驱力)、洛根和玻利(提出诱因的牵拉作用)、赫尔和伯林(提出最佳唤醒观点) (三)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 三、动机的唤醒理论。 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第二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第三个原理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四、动机的诱因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的期待。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早在海德对归因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他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三)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1.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2.自我我功效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活动的选择。 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四)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持有不同成就目标的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人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1.生理性动机2.社会性动机(二)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的动机和习得的动机。1.原始的动机2.习得的动机 (三)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1.有意识的动机2.无意识的动机(四)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1.外在动机2.内在动机 二、生理性动机(一)进食(二)饮水(三)睡眠和觉醒(四)性 三、社会性动机(一)兴趣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和需要相联系。 兴趣的品质 1.兴趣效能 2.兴趣广度 3.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4.兴趣的稳定性 5.兴趣的倾向性 (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三)权力动机权力动机(powermotive)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领导者的愿望。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服务.(四)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第四节 意志行动 一、意志概述 (一)定义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具有三个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二)人的意志是不是自由的?(三)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 1.意志和认识的关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2)意志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2)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与目的确定 2.行动方式的选择与行动计划的制定(二)执行阶段 1.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协调作用的过程。2.执行决定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主要困难: (1)与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出现。(2)行动中出现意外情况。 (3)个性原有的消极品质:懈怠、保守、不良习惯、行动;环境带来的不愉快的体验。 三、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一)心理冲突的类型 1.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的,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从内容上来看,心理冲突可分为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二)冲突的结构模型 为了说明不同冲突的性质和作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1935)提出于冲突的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概念 1.效价2.向量3.运动4.生活空间或场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力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二)挫折情景的形成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三)挫折反应 1.情绪性反应 (1)积极的情绪反应 (2)消极的挫折反应主要有(3)妥协的挫折反应主要有: 2.理智性反应 3.个性的变化 (四)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意志的品质 (一)独立性(自觉性)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受暗示性表现为盲从、没有主见,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易受暗示性的人行为动机不是从自己已形成的观点和信念产生的,而是受他人影响的结果。 (二)果断性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这是他们能够迅速采取决策的根本原因。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有这种品质的人,在决策时常常犹豫不决,冲突和动机斗争没完没了;在执行决定时,常出现动摇,拖延时间,怀疑自己的决定等。不过当情况复杂时,人们在做出决定以后,会根据情况的发展需要随时修改决定,这种修改是为了保证决定的正确执行,因而和优柔寡断是不同的。 (三)坚定性坚定性也叫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坚定的表现。这种人具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并且能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与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刚愎、执拗。 (四)自制力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参考书目: 1.伯纳德·韦纳著,林钟敏译(1989):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孙煜明主编(1993):动机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3.约翰·P·霍斯顿著,孟继群,侯积良等译(1990):动机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4.D.克雷奇等:(1980,1981)《心理学纲要》(上)(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脑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和情绪的调节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情绪的理论(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2.本章难点: (1)情绪的生理机制(2)情绪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一般说来,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一般不如情绪强烈,外部表现也不如情绪强烈。但这种区只是相对的。 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从而表现为情感。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情绪,又可表现为情感。(三)情绪情感与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1.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2.在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四)情绪情感与认知 1.情绪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2.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 (1)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情感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2)一般说来认识过程无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3.情绪情感反作用与认识过程.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二)动机功能(三)组织功能(四)信号功能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与否定两极.2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4.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5.情绪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 (1)冯特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他的这种看法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2)施洛伯格的三维理论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垂直于椭圆面的轴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三个不同水平的整合可以得到各种情绪。 2。四维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具有:强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 1.我国传统分类2.伊扎德分类法-3.克雷奇分类法-。4.罗素的环形情绪分类(二)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三)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四、情感的品质 1.情感的倾向性2.情感的深刻性3.情感的稳定性4.情感的广阔性5.情感的效能 第二节 情绪和脑 一、情绪的中枢机制 (一)情绪与下丘脑 (二)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三)情绪与边缘系统(四)情绪与大脑皮层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一、面部表情 二、姿态表情 三、语调表情 四、感觉反馈 第四节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詹姆士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他说“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 詹姆士和兰格看到了情绪的独特属性是与机体变化直接联系的。但是他们在看到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之间的联系的时候,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没有看到在情绪过程中高级中枢对外周的调节作用,从而否认人的态度对情绪的决定意义。因此,詹姆士-兰格学说在情绪理论的发展史中虽然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解决情绪的实质问题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坎农-巴德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了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但是他却忽略了外周性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归因理论)也称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情绪的归因理论)也称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沙克 特和辛格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三、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一)情绪与人格系统(二)情绪系统及其功能(三)情绪激活与调节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体情绪的调节 (二)唤醒水平的调节(三)情绪成分的调节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 (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二)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三)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四)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一)生理调节(二)情绪体验调节(三)行为调节(四)认知调节(五)人际调节 四、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 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这就是“情绪智力”。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 五、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思考题: 1.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2.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3.简述情绪归因理论.4.举例说明怎样控制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参考书目: 1.孟昭兰著(1989):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1986):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彼得罗夫斯基.(1991)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孝禅编(1983)普通心理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十一章 能力 ·本章主要内容: 能力的一般概念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能力的测量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能力的概念、种类、结构与测量;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掌握能力的个体差异及形成与培养的途径。2.本章难点: 能力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课堂讨论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一)区别 1.能力,知识.技能属于不同的范畴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即“如何做”的知识。技能是活动的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智力活动)方式。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知识.技能发展不同步.3.能力,知识.技能的概括水平不同 4.知识,技能在一生中通过积累而增多而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限度.5.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二)联系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 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2.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能把这些能力结合起来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就叫才能。 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结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 四、智力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潜在的学习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指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2.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1.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模仿能力 2.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对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1.流体能力(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2.晶体能力(晶体智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与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1.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3.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二、能力的结构(一)能力的因素说 1.单因素论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之分,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比奈、推盂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2.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11)曾对能力做过系统的描述。在他看来,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这种学说很快受到人们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当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具有明显的相关。这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倡议的。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智力结构的理论。这一理论是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作为智力的三个维度,并把这三个维度作为长、宽、高构成一个智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智力的三个维度是内容、操作和产物。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1971)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群因素;第三层为小群因素,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设想能力的结构。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论、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2.智力的PASS模型 什么是智力的PASS模型?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Planning-arousal-simultaneous-successive,PASS)。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测量(一)智力测验的由来(二).常用量表介绍 1斯坦福一比奈量表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3.中国比奈测验4..瑞文测验(三)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1.标准化与常模一个好的测验,、在编制时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所谓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时要经历4个标准式的步骤: 第一,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第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第三,施测程序标准化。要使测验准确有效,就要使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第四,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调不同的测验要求不同的测量信度。 3.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二、能力倾向测验 (一)常用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1)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是由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于20世纪50年代出版、70年代修订的,是职业咨询和安置中最有效的一套测验。 (2)BEC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在能力倾向和各种不同的职业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就可以根据被试在职业能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得分,来评价其在各种不同职业上的潜力。 (三)常用特殊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2.常用特殊能力倾向测验介绍(1)音乐能力测验 一般认为,音乐能力包括音乐基本感觉辨别力、音乐关系理解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的演奏或运动能力等四个方面。 (2)文书能力倾向测验这种特殊能力测验侧重于知觉的速度。 三、创造力测验 (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散思维测验 (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三)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 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说到40岁)。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 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稳步上升.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 时期。在二十五六岁至四十岁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 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二)表现早晚差异(三)能力类型的差异(四)性别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一)遗传的作用 (二)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优生与胎教2.营养3.早期教育4.学校教育(三)实践活动的影响 (四)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1.勤奋2兴趣 参考书目: 1.王垒等(1992):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心理科学,1992年2期。2.白学军(1996):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 4.中国心理学会编(2001):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十二章 人格 ·本章主要内容: 人格的一般概念 人格理论 认知风格 人格测验 人格成因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掌握人格的概念、特征、理论、人格测验、人格成因并掌握认知风格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人格的理论(2)人格的成因 2.本章难点: (1)人格理论(2)人格与个性、人格与性格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一)概念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特征 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一)气质与性格 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很难区分,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性格与气质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差别的个 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a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b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的,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 c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d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首先,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再次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 超我。 1.本我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2.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3.超我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人格理论应有能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多种特质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共性特质)和个人特质(个性特质)两类: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所以,他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他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三)现代特质理论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1)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2)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3)精神质这一维度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1961)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外向性: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开放性表现为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特质.责任心表现为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等特质.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这五种人格特质也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来测量.3.“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1987)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了7个因素,构成了七因素模型。这七个因素是: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与“五因素模型”相比较,“七因素模型”增加了正效价(如优秀的)和负效价(如邪恶的)两个 因素。人格特征量表(IPC—7,1991)是“大七人格模型”的有效测量工具。 二、类型理论、(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法利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在T+型人格中,又可依据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二)对立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1.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5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 2.内一外向人格 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一外向人格类型学说。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倾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人格。在荣格看来,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内向这两种特征,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还有一类人兼具两种心理机制,哪一种都不占优势,属均衡型人格,我们将其归类为中间型。 (三)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的学说 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2性格的类型 (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其他的性格分类方式 性格分类还有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著名的有E·斯普兰格和T.L·霍兰对性格类型的划分。E·斯普兰格提出,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将性格划分为理论型、社会型、经济型、政治型、审美型、宗教型六种类型;T.L·霍兰提出,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 业型、常规型六种类型。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与人格类型理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人格的复杂结构。艾森克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格的构成可以用四令层次来表现.也就是说人的活动从最簿掸的刺激反应开始,逐步归结而达成统下的人格. 第—层次是特殊反应,许多扫常生活中衰现出来的可观察到的行为即为特殊反应。第二层次是习惯性反应模式,表示一类较固定的特殊反应,比如:不喜欢聚会,不愿意冲动行事等 第三层次是特质,比如:害羞,刻板等等,这是更为稳定和一致的特性。第四层是类型,比如:内倾、外倾等。这一层次是最高层次,实际上就是人格的“维度”,即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来的因素.第三节 认知风格 一、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差异,表现在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在知觉、思维、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这种差异。整体说来,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没有好坏之分。 场独立性的人认知重构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而场依存性的人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 从学习来看,两种认知方式也显示了不同的特点。在解决需要灵活思维的问题上,场独立性的人有优势,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性成分,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而场依存性的人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则难于应付,缺乏灵活性。 一些研究还表明,场独立性的学生喜欢学习一般原理,而不喜欢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他们达到概括化的程度比场依存性的学生高,但两者在获得的知识量上没有差异。在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上,两者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二、冲动一沉思冲动与沉思 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2.在元认知知识和认知策略方面,两种认知风格也存在差异。3.在学习能力上,两种认知风格也有差异。 4.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不一样。 三、同时性一继时性 1.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一般来说,女性擅长于继时性加工,这可能是女孩的记忆和语言能力比男孩好的原因之一。 2.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这种同时性的加工方式。这也可能是男孩子在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方面优于女孩子的原因之一。 同时性和继时性是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但是,当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互相匹配时,不同认知方式的优势就能显示出来。帕斯克(1974)研究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学习材搁与学生的认知方式匹配时,学习效果好;反之,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认知方式不匹配时,学习成绩—般都不及格.第四节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四)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卷 二、投射测验(一)罗夏墨迹测验(二)主题统觉测验 三、情境测验 (一)性格教育测验(二)情境压力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一)形容词列表法(二)Q分类法 第五节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对遗传的作用的一致看法: 1、遗传是人格因素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如在智力、气质等因素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因素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影响的程度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社会对成员顺应的要求要求越严格,影响力越大。 (2)行为的社会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大,行为受到社会文 化的影响越大。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子女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上。三类教养方式: 1、权威型: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控制。孩子表现通常是:消极、被动、依赖、服从、做事缺乏自主性。 2、放纵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甚至达到失控状态。孩子表现通常是:任性、幼稚、自私、无礼、独立性差 3、民主型: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正确指导。孩子表现通常是: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善于交往、富于合作。 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个性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不幸的童年会引发儿童不良性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个性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2.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个性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个性。3.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个性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五、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物理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表现为: 1.自然环境对人格没有决定性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2.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思考题: 1.试析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3.比较人格的特质说和类型说。 4.结合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谈性格塑造的模式。参考书目: 1.陈仲庚、张雨新(1986):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Burger著,陈会昌等译(2000):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郑雪主编(2001):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4.黄希庭(2002):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5.高玉祥(1997):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 6.吴增芥(1983):西方个性心理学理论。外国心理学,1983年1期:32-38 第五编 活动与发展 第十三章 学习 ·本章主要内容: 学习的一般概念 学习理论 动作技能 ·本章主要内容: 能力的一般概念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能力的测量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概念、种类,学习的理论,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与规律。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学习的概念和主要的学习理论(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特点 2.本章难点: 学习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课堂讨论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二)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 (二)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三节 动作技能学习 一、什么是动作技能 (一)动作技能 (二)动作技能的种类 1、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 2、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3、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三、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一)练习曲线 (二)练习进程的特点 (三)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1、确定练习的目标 2、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人对活动的态度和人在练习时的情绪状态。 四、技能的相互作用 (一)正迁移 (二)负迁移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学习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2、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两个主要派别是什么?二者的异同是什么? 3、在儿童教育中,应不应该使用惩罚?为什么?如果运用惩罚,应该怎样运用? 4、简述苛勒的顿悟研究与学说 5、什么是认知地图?他在动物的位置学习中有什么意义? 6、什么叫技能?它有哪几种? 7、技能形成的一般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叫高原现象?形成高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9、怎样进行练习才有利于技能的形成? 10、什么叫技能的迁移?迁移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参考书目: 1、皮连生(2002)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伯黍、燕国材(2002)《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十四章 人生全程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发展及相关概念 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语言与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对我们的行为道德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心理学上面的”三我“,即自我,本我,超我,老师通过公交车上只剩一个座位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三个概念。自我的人看到这一个座位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坐,即使后来上来老弱病残他也不会让座这就是自我的人;本我的人虽然也会去做这个座位但当看到有老弱病残的人上来的时候他会主动的让座,这行自我的人;超我的人虽然看到这个空座位但是他不会去做仍然站着这是超我的人。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有点自我的人,因此我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更好的认识了我自己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其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也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这之前,我这个人吧,性格比较内向,说好听点是很腼腆;说难听点那就是很自卑,很懦弱!我很怕参加集体活动,很怕成为众人的焦点。总是逃避自我,不愿意接受自我!而现在我意识到,正如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开始慢慢的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开始变得自信和积极起来!我想这对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促使自己性格健康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学,使我不再自卑! 再次,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使我明白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其实人生当中失败的经验,要比成功的经验来得更宝贵,因为从中可以吸取更多的教训,无论是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是其它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不要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而自己处处不如意,就产生种种对现实的不满意。任何成绩或者成就,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生活,本来就是十分艰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作为大学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要把困境、逆境当作对自己的磨练,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 另外,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还学到了诸如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应该注意的细节和问题,使我获益匪浅。我想这能很好的帮助我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我的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心理学,是我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心理学与我的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帮助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能为我的生活排忧解难,增添很多乐趣! 通过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的日子,就快走进第三个年头了,也许日子应该倒着来算了,就剩下那么不到两年了。四年后,大家总会深思,这四年,我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如今的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没有后悔的机会,在这花开的季节,绽放属于我的精彩。因为不想后悔,所以我试图改变,试图成长,试图放飞这段应该飞扬的华年。 我们大学生更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心理健康,因为争取身健康是关系到成才有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我们大学生的成才才有了可靠地内在条件。 虽然这个学期的心理学课程已经结束了,他能给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值得我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非浅,他给我的生活带了很多改变。在此,我要真诚的感谢陪我走过这一学期的心理学,更要感谢我们的心理学老师的精彩讲授,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姓名:张月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2010级英语(4)班 学号:2010510012 电话:***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从中发现及其本质和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它有明确的科学知识体系,有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方式,习惯,性格,研究心理变化与行为的关系,并通过研究的结果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心理学是人类在研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所有的心理学,实际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离不开心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将会愈来愈重要。心理对生理是有巨大反作用的,心理的健康直接影响于生理健康。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态,也可以帮助别人。愿意耐心倾听别人诉说烦恼和痛苦,是对朋友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可以渲泄出来,是给他们心灵以最大的安慰。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心结,排除心理的疑虑,他们就像我们灵魂的营养师。我还记得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人都陷入绝望与痛苦之中,我有个高中同学的妈妈是名心理咨询师,被派到四川去给当地的人做心理疏导,当时就觉得她妈妈十分了不起,因为她可能只要通过一些话语就可以愈合很多人心灵的伤口。我也一直很崇拜心理学老师,觉得他们是所有老师中最能了解学生心理并且理解学生的。她们能看穿大部分学生的心思,并找到恰当方法给予引导。也总觉得这些老师的脾气都特别好,因为她们好像总能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这学期的普通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许多以前都不曾知晓的知识,上课的过程中更体会到了心理学的魅力。上课的时候虽然有时还开小差,不过收获还是挺大的。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 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学习心理学,我了解到正确的认知对人的重要性,许多负面情绪都是由于错误的认知造成的。通过改变认知,我比以前更容易控制情绪了,更自信,更快乐,每当有负性情绪的时,我学会了调整认知控制情绪,我身上的负性情绪越来越少,对自己的情绪也理容易把握,好的认知决定好的情绪,好的情绪养成了好的行为和意志,学习心理学后,我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自信,对成功的把握也更客观,更现实。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经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通过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尽量给我们创造去实验室作心理测验量表的机会,我记得我去了两次,最近的一次那些测试题让我印象还挺深刻的,我选择做的第一题是测试语言运用表达能力的,比如说给你一个词,让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其意思最相似的一个词,一开始我还觉得挺简单的,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语言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时候感觉那四个都可以选,很难做出选择。结果我得了80多分,由于走的时候忘记查分析结果了,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不过这个过程真的很有趣。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从来不乏趣味,真的十分喜欢这门课。以后有打算自学心理学,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希望所学的知识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到我很多。第四篇:普通心理学心得
第五篇: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