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

时间:2019-11-04 15: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

第一篇: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找到了一条“科学地研究历史”的新途径。但这一科学理论并未顺利地为西方史学界所广泛地接纳,直至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才逐渐为西方史学界所接受并作为指导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在西方史学界的影响更大了。

英国史学界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为显著,出现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及历史著作,如埃里克·霍布斯鲍姆CEric Hobsbawm} 1917-)的《原始叛逆者》U963年),爱德华·汤普森((Edward P.Thomnson, 1924-1993)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U963年),莫里斯·多布(Maurice Dobb, 1900-1976)的《资本主义研究》,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Hill, 1912-2003)的《1640年的英国革命)))(1955年)等0 I ZI(P3)罗德尼·希尔顿(Rodney 0Hilton, 1916-2002)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对于爱德华·汤普森和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国内外学者均投以更多的关注,也有不少书籍和文章对其加以介绍和评述,而对希尔顿的史学思想,则缺乏较为详细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以希尔顿为研究对象,从他站在社会底层看阶级斗一争历史的视角,以及他关于封建主义危机问题的认识两个方而,初步探讨其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杰出代表人物,罗德尼·希尔顿也是著名历史杂志《过去与现在》的创办人之一,主要致力于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对中世纪封建社会与农民问题尤为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希尔顿著述颇多,其主要代表作有:O 14和15世纪兰开斯特郡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牛津1949年).O 1381年的农民起义)}(伦敦1966年)、《一个中世纪社会:13世纪末的西米德兰斯》(伦敦1966年)、《中世纪英格兰农奴制的衰落》(伦敦1969年)、《依附农民争得自由:中世纪农民运动和1381年的英国起义》(伦敦1973年)、《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农民》(牛津1975年)、《从封建向资本主义过渡》(伦敦1976年)、《阶级冲突和封建主义的危机)}(伦敦1984年)等等。

在这些著作中,希尔顿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道,打破了以往那种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以一种新的视角—“从底层往上看”的分析方法—来看待历史,同时能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来分析问题、解释历史的真实。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希尔顿通过深入分析中世纪英国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揭示出封建制度的本质—封建土地所有者与社会底层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他认为正是这一阶级对立和斗一争,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封建主义发展以及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主要推动力”。他的这些观点在史学领域影响深远,并最终使他成为与前苏联的科斯敏斯基、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三代核心埃马纽埃尔·勒胡瓦拉杜里等齐名的中世纪史研究专家。

一、从社会底层看阶级斗争历史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学家,对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罗德尼·希尔顿和其他历史学家一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是基础,它制约着社会发展的一切活动。那么经济是否是封建主义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否是推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主要推动力?对此,希尔顿并没有像马克思、思格斯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史家那样,将经济视为一切活动的决定因素,而是以此为基点,另辟蹊径,从“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学术视野,对中世纪英国封建社会底层民众阶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能动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占罗德尼·希尔顿既反对某些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决定论观点—经济基础是所有其他因素的唯一决定力量的特定模式,也不同意其他的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阶级决定论观点—忽视经济因素而过分强调阶级斗一争的思想,而是将二者能动地统一起来。在他看来,“一个社会构成的不同的方而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包括经济基础,生产中的阶级关系,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诸方而的上层建筑等。

能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谨慎的,在而对基于一种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时,他不会主张单一决定论,而是会重视那种相互的依赖性、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在坚持这些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时,会给予社会阶级关系的物质基础一种长时段的优先考虑’。英国的封建制度是在12世纪上半叶才最终确立起来的。在英国封建化过程的初期,农村公社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农村公社内部,自由农民占有一定份额的份地,同时还有权使用公社的附属地。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发展,以及战争的破坏,贵族的兼并,农村公社逐渐解体,自由农民不断破产,从公社中分化出来的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成为封建领主;而破产的自由农民,则沦为农奴或自由佃农;另外,在农村中除了农奴以外,还有大量的各种依附农民以及自由农民,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至此,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建立。封建领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农奴和依附农民却拥有很少或没有土地。他们要生存,就要租种封建领主的土地或为封建主劳动。他们生产出大量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除能够满足他们自身需要外,还有大量的剩余,这些剩余产品便为封建领主所无偿占有。这种经济上的剥削关系与被剥削关系便为后来的阶级斗一争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066年诺曼底征服后,威廉一世继任英国王位,英国封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王将大量土地分封给随其一同入侵英国的教俗大封建主,而这些大封建主又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他们的附庸。这样,封建统治阶级层层受封,从而加速了封建庄园制的形成和发展,而原先广大半自由民及自由民的身份急剧下降为负担沉重赋役的农奴的地位。在征服者威廉政权眼中,农奴是生而自由但是不能出卖份地的人,他们占有领主的份地并负担奴役性劳役,从这个意义上说,诺曼征服才使英国基本完成其农奴化进程。诺曼征服加速了封建领地的确立,封建领主不但取得领地占有权,而且还获得对领地直接生产者的司法审判权及其它特权。这样,到12世纪上半叶,封建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

二、关于封建主义危机问题的研究和历史认识

“资本主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无数史学家都对其做过深入的研究,但仍莫衷一是。马克思、思格斯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在“资本主义”的研究中,而他们对“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即“封建主义”的研究却颇显不足。于是,一些历史学家将视线转移到如何定义“封建主义”以及“封建主义”如何向“资本主义”过渡等问题上来。对此,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见解。这里,我们暂且抛开这些问题不议,而聚焦于能够体现希尔顿史学思想重要特色的封建主义问题的研究领域,对封建主义危机问题的认识作一些尝试性探析。

1930年以来随着历史学家经验的积累,社会体系中的普遍性危机这一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危机”这一概念反映在社会历史中与自然界有机体一样,有其发生、发展和危机、灭亡的过程。在罗德尼·希尔顿看来,如果我们要对一个社会体系的危机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必须要了解该体系的基础结构,以及这一体系的内部发展动力。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人民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应该调查和发掘人民的历史,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因此,对封建主义结构的分析必须从农业基础入手。因为在中世纪封建社会,无论任何特定时期,人口的绝大多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从事农业或畜牧业的,因此,在农业基础范围内,我们必须找出封建生产方式结构中的基本元素,而这一封建生产方式决定了封建主义的发生、发展和衰亡。

整个中世纪时期农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家庭的持有地。其波动幅度是根据占有土地多少、地理条件、技术水平以及组成基本劳动力的家庭的特征来变化的,即生产率。家庭结构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当然,一个普遍情况是,大多数时期家庭占有土地在大小上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平等。一些土地所有者(地主)拥有足够的土地、生产设备和劳动力,并以此来维持依附于它的家庭及其佃农的生活,为经济再生产提供资金,通常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些规模更大的土地所有者(地主)。更重要的是,当出生人口超过死亡人口,并且剩余人口不能被工业发展、城镇化和战争所吸纳时,处在他们下层的小土地所有者(地主)就会出现一个表而的波动,他们不可避免地要从主要的农业生产者大军中摆脱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农民经济的产物,或者说它是农民没有能力继续保持他们的所有物(不管是在劳动力,劳动产品还是在金钱方而)的一部分产品的结果。而这些为上层阶级和公共机构,包括地主、教士、政府和市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这一上层建筑首要依赖于一定时期内的农民家庭经济关系。但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关系。在一个时期内,剩余产品要从农民经济转移到上层建筑中来有赖于一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在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但是,从整体上看,农业技术的发展远远没有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在农民家庭经济范围内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开发未开垦的土地,从而导致小土地占有者数量的增加,而最终结果必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整体下降。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存在着人口高速增长的问题。一方而,农民阶级无法从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另一方而,封建生产关系的剥削压迫不断加重,其结果势必导致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冲突,而这恰恰为封建主义的危机准备了前提条件。

在整个中世纪,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始终无法摆脱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力的束缚和封建上层的剥削压迫。然而,一旦这种“束缚”和“剥削压迫”达到一定限度,其结果必将导致农民阶级冲破中世纪经济运行的模式与藩篱,并最终成长为一种崭新的生产力和阶级力量的代表者。这也正是封建主义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形成物,最终建立在剩余产品从农民经济向土地贵族及其国家的政府的转移之上的,在这一封建生产体系中仍有大量斗一争—尤以土地所有者(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一争最为显著,这些斗一争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封建主义危机的逐步加深,并最终导致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三、结语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罗德尼·希尔顿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又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盲从者,而是将马克思主义能动地运用于史学。他强调“既反对粗俗的阶级斗一争归结论,也反对粗俗的经济决定论”,而是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来说首先是史学研究的实践)。这种精神和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也正是这种做法使希尔顿以及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著作具有新意。因此,国外学者如此评介:“罗德尼·希尔顿看到,关于英国封建制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多是基于少数二手资料作出的,而且这些著作是非马克思主义者所写的。因此,他力图依据一手原始资料进行研究,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关于英国封建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研究中,希尔顿十分重视农民阶级的力量以及农民起义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在农村公社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由持有地和自由身份扩展过程中,在促使农民和工匠经济获得自由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致最后促进资本主义经营的兴起等方而,农民的抵抗都具有重大意义。罗德尼·希尔顿经过不断调查研究,对封建主义制度下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点,“自下而上看历史”,对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一争及封建主义的危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经过对农民阶级大量详实的调查取证,他认识到封建社会阶级斗一争的重要性,并给予阶级斗一争高度的重视。这些都使他能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中对农民问题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探索。实际上,“自下而上地看历史”,通过底层阶级的社会生活、历史活动和思想行为的研究,反映阶级斗一争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也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派从事史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取向。不过,在希尔顿那里,底层社会学术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领域得到更为有机和整体的结合,通过宏观且细致的历史研究,英国乃至整个世界做出了独特和巨大贡献,其史学思想对国际史学界影响深远。

第二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环境管理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代环境管理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主要有技术内涵、经济内涵和制度内涵。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内涵

环境管理是预防和质量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环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障人们的物质很精神需求。本文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三个实质内涵进行分别的阐述,以前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准。

1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在环境管理中要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1.1城乡之间的关系协调

城乡生态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垂直生态链。在三大产业中农村是第一产业的基地,而城市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是链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的中间环节。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我们不但要实现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化的污染转移到农村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消除农村污染,向城市输送更多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实现城乡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1.2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协调

上下游地区的生态关系是呈水平状态。在环境的管理中,我们要协调好上游生态保护与下游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生态工程带动新城市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对于农村的环境管理要更加重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比较薄弱,我们要控制对农田、引用水源和养殖业的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上游的污染而造成对下游的影响,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

2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制度内涵

2.1环境管理的主流化

环境管理的主流化的概念是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并让社会大众都能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相关部门的议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日程上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制度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可,并参与到环境的保护公益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协调好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调动社会大众的积极性。

2.2环境管理的生态化

只要是指在进行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时要充分考虑的生态化的因素,并将生态化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使环境管理制度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政府要在环境管理中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给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平台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让环境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2.3绿色政绩制度化

绿色政绩制度化主要是指树立起绿色化政绩观,将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作为考察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效能及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考核的制度化,为实现环境管理的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证。绿色政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要求,也是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要求之一。

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而对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和污染,也让环境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我们必须处理好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环境管理的经济目标。

3.1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位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出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环境管理中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走新型的城市工业化的路线,实现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3.2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目前,生态文明社会所提倡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所以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时应注重资源的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提供帮助。另外,应将建设生态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作为环境管理的出发点与立足点,确保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与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相互协调。此外,应将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处理收入与环境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作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内容。

4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的内涵在建设物质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使环境管理能够很好的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就必须要了解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制度内涵和技术内涵。

作者:郑江宁 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陈蓓,王雪琴.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研究与水平评价———以大渡口区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42-46.

[2]周训芳.湿地保护的主流化与湿地法律制度的生态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

第三篇:消费社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消费社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消费社会”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论述。实际上,消费社会已经到来,并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消费行为、消费价值观念。现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出追求时尚、崇尚名牌、注重身体美学等倾向。本文主要运用消费社会理论,分析大学生这些消费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消费社会,后现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符号

一. 消费社会的产生与特征

(一)消费社会的产生

经历过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消费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马克思的时代,消费主要表现为对生理的需求和满足,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而在后现代主义社会里,消费则主要表现为对物的购买和消费,体现为一种“符号消费”,着重点在于对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使用和消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则不再与如何取得成就相关,而是与如何花钱、如何享受有关。这种花钱与享受即消费文化的特点显然就是伴随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而来的。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后现代性除了代表这种不确定、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的精神状态、思想模式、品味模式和事物状态外,它还代表着一个成熟的社会系统,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以及全新的生活策略,鲍曼将其称为以“消费”为核心的消费者社会。他认为,消费社会展示了新的历史时代的重要特征,这就是消费社会的来临,以及消费者的统治。个体首先和最主要的是作为消费者而非生产者而存在。对消费社会的论述最为出色的则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其关于消费社会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一书中。他认为,战后西方社会已经变成一个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说的“富裕社会”,在这一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已经不再是生产而是消费,而人们所消费的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相应地对当代社会中的人的异化和文化现象也应该从消费的角度来理解。消费构成了后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

(二)消费社会的特征

结合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论述以及其他西方学者的观点,消费社会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鼓励消费。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 的篇幅来描写消费社会中物质的极大丰富。“堆积、丰盛显然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描写特征。” 除了物质生活丰富之外,信用卡和超级市场对鼓励消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瑞泽尔把信用卡比作是“通往天国的钥匙”。他这样描写人们利用信用卡到超级市场购物的情景:“更令人兴奋甚至令人神奇的是,商品好像完全是免费的。”

第二,个性化。后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的社会,而个性的获得就在于自自消费的物品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这使得“个性”永远与消费物的获得相联系,使个人患上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能获得安宁感与实在感。在让.鲍德里亚看来,人们不再把自己的消费定位于外在物品上,而是定位于自身的“自然”存在上,通过将自身的“自然”存在孤立出来,构成 自己膜拜的对象。比如,我们将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孤立出来进行保养,而这种保养的过程表 面看来是对商品的消费,而实际上却正是消费着自己。表面上,我们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个性,而在深层上,当这种身材的保养成为社会的普遍标准时,不保养身材就是没有进入到消费社会的标志,就产生了负罪感。

第三,大众传媒。波德里亚将大众传媒看作是消费社会的支柱。大众传媒的显著特征是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借助高科技来造成信息与影响的“通货膨胀”,成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因素。

第四,符号意义的消费。对鲍德里亚来说,现代性是由工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霸权上升带来的工业大生产时代的特征;而后现代,则是工业时代之后的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符号和代码主导的时代特征。现代性的特征是集中于物的生产,而后现代则集中于符号的消费。消费社会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大,产生了大量物质文化的积累。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生存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追求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逐渐饱和,物的功能性不再是吸引人们消费的动力了,即后现代时期的商品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商品本身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取决于交换体系中作为文化功能的符码。所以,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更多的不是对物品的使用价值有所追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符号意义以及符号意义的差异有所追求。现代商品的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使用价值上面,而是体现在其作为“符号”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上。人们对物品的占有,主要不是为了②①它的功能,而是为了它的意义,也就是一套抽象而又相关联的符号价值。后现代社会是—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这个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商品“符号意义”的占有,并对这种符号意义不断唤起来激发人们的占有欲望,消费社会使得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隐于幕后,并把商品的“象征意义”或者“符号意义”推向了前台。符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权力、修养、个性、文化趣味、价值观念和信仰等等的区分系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 消费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趋势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呈现出追求时尚的趋势

一方面,大学生是时尚信息的最先捕捉者。他们关注时尚杂志、时尚网站、娱乐新闻等,并第一时间掌握了最新的时尚资讯。她们对下季服装、鞋帽、背包、甚至发型、妆容了如指掌。所有的流行资讯都逃不脱大学生的视线,他们像熟知 自己的年龄一样熟悉流行风向。不仅如此,标新立异的个性使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细致地研究时尚的变迁和走向。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时尚潮流的狂热追逐者。他们在与时尚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实践着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同时也寻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二))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崇拜名牌的趋势

一方面,大学生们对“品牌”了如指掌、对“品牌”背后的幸福生活无限神往。LV、Prada的背包、Gucci的手表、Dior、Chanel的香水、Dunhill的套装、Estee Lauder、Anna Sui系列化妆品等。谈起这些奢侈品,大学生们津津乐道。

(三))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美丽消费的趋势

处于消费社会中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把对身体的保养和美化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快乐的源泉,他们对身体的关注尤其是对身体外观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男生以高大健硕为傲,身材臃肿、瘦削矮小的男生被嗤之以鼻并认为获取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大学校园周边的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多。女生以瘦为美,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材、双眼皮、高鼻梁、小嘴巴被公认为美女,从而获得相对较多的资源。因此,女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整形美容的行列中。大学校园里花大量金钱进行瘦身、隆鼻、割双眼皮的学生不在少数,整形美容机构的广告频频出现在校园的角落,大学生将成为美容整形业潜在的强大消费群体。除了整形美容,大学生对化妆品的消费也呈现中巨大的消费势头,据统计,大学生对化妆品单品的平均消费能力达到1OO元左右,除了基础的护肤之外,眼霜、防晒霜、美白乳等有针对性的产品需求也在增加;男生护肤和美发用品销售也在不断增长。

三. 消费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大众传媒的全面渗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为大学生描 绘了梦幻的生活,它用各种方式,把美好生活、高品位、亲情、感官快乐等附着在世俗、日常的商品上,谱写了“消费主义时代的抒情诗”。在这个充满欢乐、幸福、舒适的媒体制造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误认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消费,标榜“我买故我在”。同时大众传媒为大学生呈现了“符号化”的商品,时尚杂志、时尚网站、电视广告等轮番轰炸。大学生迷失在各种符号编织的影像世界里,造成消费心理的畸形发展,商品不论多昂贵,在大学生眼里,为了新潮、刺激,品牌自有它的价值。甚至有时候,与其说是在买产品,不如说是在买品牌。

(二)社会分层的文化转向对大学生消费认同的消极影响

在消费社会,对个人身份、地位的划分越来越摆脱传统的依据,而转向消费方式、生活风格、文化品味等文化资本,这就是社会分层向文化因素的转化。因此,社会分层的文化转向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消费的方向,为了突显自信、品味,为了在消费中寻找自身的价值,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外在的修饰,重视消费名牌,追求高品味的生活。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物品极大丰富、消费主义盛行的影像世界中,追求优雅的仪态、拥有名牌商品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体态臃肿、打扮土气则与大学生的社会形象不符。这种新型的等级区分,使大学生尤其是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获得了通过消费建立自信、增加认同的机会。正是消费与社会分层之间干丝万缕的联系,造成了大学生注重名牌服饰,重视外在打扮,追求体面、尊贵的生活方式的消费倾向。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对大学生美丽消费的消极影响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闻的被美化的真实世界里,装饰与时尚随处可见。它们从个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场所,从经济延伸到生态学。”

③这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它不仅为大学生展示了消解距离的、物质化的、平面化的“美丽”世界,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追求外在美、追求符号价值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点。生活在恍若艺术环境中的大学生,不自觉地把 自身融入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方式,乐此不疲地呵护、打造、形塑自己的身体,希望在审美的世界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空间。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再一次把周遭世界的美丽当成了衡量自身的标准,他们牢记大众媒体的美丽宣言和扮靓技巧,并不断付诸行动,购买化妆品、护肤品、高档成衣,紧紧跟随时尚的脚步,唯恐被这个美丽的世界所抛弃。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把大学生卷入了一个不断循环往复、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消费美丽的浪潮中。

四. 结语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写到“机器曾是工业社会的标志,摆设则是后工业社会的标志。摆设没有一个严格的意义,但如果我们同意消费物品的特性在于它因其符号功能而相对丧失了客观实用功能,那么摆设恰恰就是物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真相。” 在当代消费社会中,现代大学生如果可以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观来看待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下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那么在看清真相之后必能给自己减少些空虚的符号与摆设。

④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P3 [2][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P317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P109 [4][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16

第四篇:创建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论文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改变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学习型社会已经到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思潮冲击着原有的社会传统观念。本文就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与发展及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作了简要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中存在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一对基本关系,认清这一基本关系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意义重大。

一、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1970年朗格让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终身教育及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书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鲜明地提出“终身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此书主张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各国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由此,终身教育由概念阶段开始向体系化的实践阶段迈进。

二、终身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并且此次会议对“终身学习”做出一个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在实践中,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行。

三、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内在动力,终身教育体系为外在支撑,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为基本载体而构成的社会,旨在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所在,二者有机联结在学习型社会之中。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目标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理念上突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点,扩展了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时空范畴,将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过去那种人为的将人生分割为学习期、工作期和离退休期的做法显得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格格不入。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湮没,人们必须保持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连续性。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均指向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使个体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追求物质享受上升到追求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侧重点不同

终身教育侧重的主要是对学习者一方的支持和帮助上,强调对学习者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条件的提供上,针对传统教育条件的有限和不足,可以予以提供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终身学习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学习者一方的学习上,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变化,学习者可以利用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3.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都是使人们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学习来达到自我完善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无论终身教育还是终身学习,都会努力迎合社会的需求,应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现在强调的就是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没有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如果只是一方面的单向发展,就无从谈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种挑战下,就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做出共同的努力。

4.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辅相成,有机联结于学习型社会之中

一方面,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石。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只有当个体有学习的热情,才会去选择教育的种类、方式,并且使教育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只有当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人的一切活动都应纳入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人的学习活动同样离不开社会系统的影响和支持,尤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因此,没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外在保障体系,二者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5.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先于终身学习的概念而出现的,终身学习的概念是随着终身教育活动的推进而逐渐产生的,终身学习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概念提出异议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不断进展,有人提倡用终身学习来代替终身教育,例如在日本等国家也确实很早就出现了以终身学习代替终身教育的现象。当然这也是有客观根据的,这体现了学习从一个自上而下的被动行为向学习者自觉性的主动行为逐步过渡的过程,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终身学习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终身教育以终身学习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终身学习需要终身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8-189.[3]鱼霞.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7):14-16.

第五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永恒的追求

内容摘要: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四方面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成为可能。但无论如何改,“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改变历史与社会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一直是众多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关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思想品质。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教学就不具有有效性。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来教”,可以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用把握教材意图。我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的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最后,教学上采取“灵活设计”的策略。教师除了事先设计一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我在讲“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时,刚分析完革命的背景后,就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讨论:与法国大革命背景有相似之处。一部分同学也把眼光转向这几位同学。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同时期同在欧洲的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原来的教学预设,让同学们自己去比较探究英、法两个国家两场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显然,我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教学。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如今,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以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如我在教学“秦朝一统”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秦始皇有了一定了解而调整了教学顺序。上课时我先把“对秦始皇的评价”这一环节提前,让学生从影视中谈谈对皇帝的认识,通过师生谈话,很自然地引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意义和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入手,设计一幕历史剧:有一布商,从楚国买布匹,到秦国贩卖,买卖方再加上一解说员共四为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涉及到战国时楚国、秦国两国不同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这幕剧既反映了战国时代各国经济交往的情况,也说明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意义。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识收获和学科感悟。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历史教育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能经常运用思辨学习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个合作探究的课堂,拓展思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以前“一对几十”的面对面讲授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若干小组。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由过去的以教师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积极,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效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教案时的大量资料及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挂图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送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查找到学科的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甚至教师还可以制作出丰富的课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想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学习。还有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善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如学校周围和社区附近的历史遗迹、展览馆或博物馆等,可安排调查、参观等活动;可利用某个历史纪念日,如“九·一八”、端午节等布置学生画一幅画,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等等。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趣、理的挖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①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② 马长远:《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底层社会视野与封建主义研究论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 论文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3级3G软件02班 姓名:陈君 学号:541313140204 绿色化学与绿色能源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介绍了绿......

    化学与社会论文

    关于绿色化学发展及环境应用的思考——化学与社会 摘 要:自化学诞生以来,在提供大量工业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消......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药物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多种边缘学科,如环境化学、农业化学、医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

    化学与社会论文

    军事与化学 摘要:现代化军备竞争离不开化学的参与作为一个国家最强有力的盟友,军队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姿态,因此军备竞争成为了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所以,......

    影视与社会论文

    课程名称:影视与社会 姓名:杨猛 学号:11121225 联系方式:*** 从《刮痧》中以社会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故事讲述的是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治疗法“刮痧”不被......

    化学与社会论文

    论化学与药物发展 1班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09级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姓名:吴晓强 学号:0902010829 摘 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与其它学科交叉形成......

    化学与社会论文

    核能与核电站 摘要: 从奴隶社会走到现在,人类经历了火、煤炭、电和石油的时代。通过发现新的能源技术和改进旧的能源技术,人类逐渐地发展了文明,而文明的发展,也是能源技术发展的......

    《化学与社会》论文

    《化学与社会》期末论文 题 目: 化学与军事工业 课程名称: 化学与社会 系 别: 文理基础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4工8 姓 名: 张忠凯 学 号: 20140460252 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