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本课主要的目标还是在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名著,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感悟到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次的导入我选择了将趣味导入和情境导入相结合的手法。希望在一个温馨而感伤的氛围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进入到书中的世界。
《城南旧事》是一本描绘作者在父亲和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我们的孩子也是刚刚走过“英子”的年纪,完全可以很快在书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鸣。我希望这种共鸣能最大程度地带动他们阅读的兴趣。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播放了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同时用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多种感观的刺激下感悟悠然的情境。
细心回味我和学生上课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节课有如下几个亮点:
1、主题明确:
一本书的内容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也很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籍的方法,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我几次品读了这本书,也上网浏览了其他教学设计,发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回忆了林海音(英子)的在北京城南的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于是,我确定了“那些人 那些事”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进行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教学内容都是围绕主题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清楚楚一条线,层层递进;
2、设疑导读:
为了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我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身世及命运走向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兴趣,让他们有意愿主动地去阅读这本书。从而一步一步的带领他们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童年。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热情高涨,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醉于对童年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
3、影音结合:
文字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品读人物,最真实、最近距离地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但若阅读指导课只有文字阅读,总不能让学生提起很高的阅读兴趣,恰到好处地在阅读指导课中加入影音元素,往往可以让这堂课锦上添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耳熟能详的骊歌在课堂开始时想起,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隽永而有淡淡伤感的意境之中。在介绍完小说人物后,一段截自电影《城南旧事》的视频,再次让各个主要人物依依浮现于学生们的脑海中。文字与影音相结合,是近来阅读指导课讨论较多的教学方法。我觉得,适时适量地插入影音,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具体直观地了解名著人物。
课堂结束后,通过老师的探讨和学生的反馈,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的确有很大提高,对于人物的喜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对人物命运的感慨,也都表现出孩子们的成长。此外,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课堂中的导入部分没有最大程度地地渲染相应的气氛。孩子们对于导入时的音乐并不熟悉,这一情况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长亭外,古道边”的氛围,我不得不延长了音乐欣赏的时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融入课堂氛围。
其次,通过本次课程,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文字的感悟略为生疏。他们平时的阅读量较少,以至于在阅读速度、理解速度、信息筛选速度中都较为缓慢,这也使得在导入环节中,无法最快速地进入到老师营造的氛围中去,也便无法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另外我的教学语言还要更简洁,在朗读某些文字时,应该更加富有自己的情感,这都提醒着我要多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心策划每一节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孩子们大都能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但仍未达到完全调动所有学生的情感的程度,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仍不够。这需要平时课堂上的沟通与引导。相信更多的引导能够使今后的课外阅读更加深入,更有实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2.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范文
3.微课教学反思
4.备课教学反思
5.唱歌课教学反思
6.思品课教学反思
7.听力课教学反思
8.心理课教学反思
9.新课教学反思
第二篇:《城南旧事》反思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反思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可是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虽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过正面的描写和反面的烘托,把每个人物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盈盈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藏在草堆里的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散发着芬芳的书,更是一本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因此在教学《窃读记》之后,我立刻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定期上好读书汇报课。一般以一个月为宜。课堂分好组后,先经小组讨论:我们这个小组看了哪些文章,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然后,推荐两名学生发言,全班交流读书情况,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哪一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哪篇文章激发了了你写作的灵感,我们会用作家的手法构思我们的文章吗?学生随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逐层深入。这样一堂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启了学生的灵性,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第三步,精选出优秀的“读书汇报成果”做为“美文推荐汇编”。
本次的阅读指导课,我首先设计了阅读记录卡,让学生走近作者,品味故事,评析人物。在课堂上,评析人物应该是重点,而我把品味故事作为重点进行了交流。这也许是学生没有读完,我想点燃学生的读书激情,把学生的读书引向深入吧。但总而言之,只有把文章中人物进一步评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书中洋溢着的温馨的亲情和友爱,才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让学生从这本散发着芬芳的书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这就是这节课的缺憾。
总之,在课本外的阅读活动教学中,我们认为,关键是落实一个“实”字,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真实地阅读,并且常抓不懈,这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赏析能力、写作水平,提高学生人文审美素养的最基础的一环。如果说“语文学习”是一艘驶向胜利的船,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帆。让我们一同“扬帆启航”吧!
第三篇:城南旧事导读课
《城南旧事》导读设计
一、抒情导入 音乐起——《送别》
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人的世界——《城南旧事》。
这首《送别》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它以特有的优雅和亲切为我们翻开了这样一幅画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音乐停)
(出示封面)城南旧事,书的封面给你什么感觉?看到这本书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初步感知
(一)主要内容
(出事内容简介),自己出声读。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林海音)跟随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在这里她结识了会馆门前的女疯子、遍体鳞伤的妞儿、荒草丛中出没的小偷和中年丧子的宋妈,他们一起谈笑、一起生活。后来随着父亲的染病去世和他们一一的悄然离去,英子也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她的童年。
读完简介,现在你对这本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二)目录
(出示目录)
看完目录,你再来猜猜,小英子的童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三)作者
说起《城南旧事》,首先要说说这本书的作者林海音,还有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还记得《窃读记》中那个专门躲在书店角落,贴在陌生的大人身边窃读的小女孩吗?她是多么爱读书呀,她就是林海音,一个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享有盛名的女作家。
(音乐起)——(图片)这就是林海音,小名英子,台湾人。出生于日本大阪,3岁时随父母返回台湾,5岁定居北京,在北京上学、工作,直到30岁才返回台湾。在北京的这25年里,她度过了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厚,回到台湾后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等,这些影像都是她创作的灵感。她的创作十分丰厚,(书名列举)至今为止已出版八十六本书。而作为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她以其七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片段欣赏
大家猜的五花八门。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城南旧事》不但是长篇小说,它还被搬上银屏,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几代人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其中的精彩镜头?(视频)
刚才哪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评价
有人说,电影丰富的画面固然吸引人,但相比之下,小说读起来却更有味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那段影片的文字描写。(出示)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这个场景在当时随处可见,但作者是如何写的?说说你的感受。(生动形象、描写细致)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总结渲染
真不愧为作家,仅通过文字,就让我们看到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这个片段才只是冰山一角哦,这本书里还有更多比这跟还有意思的呢!
英子有两个故乡,却只有一个童年,那便是她的《城南旧事》。
有人说:看《城南旧事》吧,如果你累了,倦了,想念母亲的怀抱了。你想要的,她会给你。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做一个有关童年的玫瑰色的梦。
同学们,看《城南旧事》吧,让我们一起随着英子走进她的城南,走进她的旧事,一起去分享英子童年时的心情吧!
第四篇:城南旧事推荐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电影情节回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欲望。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课前准备:观看电影《城南旧事》 教学设计
一、播放背景音乐《送别》,进入情境。
1、听着这首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悠扬的乐曲“长亭外 古道边”响起,《城南旧事》的大幕就在这忧伤的追忆中开启
二、回顾影片《城南旧事》
1、回顾电影,城南在什么地方?电影中讲了哪几件旧事?《送别》这首曲子分别在什么情形下出现? • 疯女人秀贞的故事 • 厚嘴唇小偷的故事 • 宋妈的故事
师:全剧从一个儿童的视角,通过英子的所见所感所闻,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京的风土人情,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动政府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的社会面貌。
2、再现三个故事图片,生跟记忆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送别》这首音乐分别在影片的什么时候出现过?
三、新书推荐《城南旧事》
1、情境引入
童年,是生命起步的摇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它永远像梦一样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有的人把它写成歌曲,有的人把它画成图画,也有人把它拍成照片,但是童年的时光却注定不能随生命远航,它像一朵秋天的花,在生命的起点独自摇曳,感伤而又美丽!在《城南旧事》中,林海音便是通过主人公英子的童年,展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看电影时,大家如痴如醉的神情,老师是历历在目,所以今天老师为大家推荐这本书,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全集。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她那美好的一生。
2、简介名著作者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在北平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报社编辑。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是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颇丰,散文、小说、童话等都有涉及,代表作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等。
3、介绍目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4、讲授读书方法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 林海音 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5、书中人物介绍
小英子——一个天真、稚拙的小女孩。
小英子人小胆大,头一次邂逅妞儿就替她解围。帮妞儿找到亲妈妈、帮自个儿的妈妈完成婚姻保卫战、听说自己长大后能当女校长非常自豪、爸爸去世也微笑着生活,包括她特别喜欢回嘴、喜欢把鞋上的灰跺干净而不是掸干净这些小细节,都是一个面对生活非常积极主动的角色。
妞儿(小桂子)——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女孩。
“小戏子”妞儿与小英子十分要好,但很怕他的养父打、养母骂,娇弱的身子骨却有着自己独自找亲爹亲妈的决心,并且付出了行动,后来与秀贞相遇,却因遇事去世。惠安馆的“疯子”—秀贞。
“疯子”秀贞对住在自己院中的大学生思康主动关心、后来因刚出生的女儿被遗弃伤心过度,总以为女儿还在自己的身边,常常做出一些让世人无法理解的动作而被人们视为疯子,找到小桂子后,拉着小桂子跑向火车站的速度甚至让英子无法适应而烙下了深深的遗憾,尽管最后秀贞和小桂子遇事故去世是个悲剧结局,但秀贞从始至终的付出,一辈子都没有后悔过。
兰姨娘——风流婉转光彩照人的人物。
兰姨娘是个很懂得结合自身特点独特打扮的女子,英子爸和德先对她的另眼看待则从侧面验证了她的魅力,她不止是有魅力,她更有一股敢作敢为敢担当的“巾帼气”,他敢于抗争,逃出旧家庭:敢于追求爱情,和革命青年德先叔远走高飞。
(在当时的环境下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很凄美的故事,比如还有 :厚嘴唇叔叔„„《城南旧事》会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故事)
6、介绍《城南旧事》后期影响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2001年林海音因病住进了医院,十月份,来自北京的两位新华社记者手捧着鲜花去看望病榻上的林海音,当时林海音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已经被病魔夺去了语言和认知能力,他甚至已经吃不准他的母亲是否能够认出他。但是就当我们的记者问道:“林女士,您还记得北京吗?您还记得城南吗?您还记得香山的红叶吗?”林海音躺在病床上望着记者,明白无误地点了点头。是啊,北京是林海音的第二故乡,她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五年,无论她走到哪里,无论是什么时候,她怎么可能忘记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历历往事呢!
四、深入阅读导读单
《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情感,请同学们今后继续阅读《城南旧事》,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人物情感,了解 “社会环境”。
议题一:秀贞是“疯子”吗?她为什么疯了呢?摸清原因。
议题二:故事中的“小偷”是坏人吗?英子的无心之失让他落网,对这个人,这件事你有怎样的看法?
议题三:离开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到“我”家做奶妈的宋妈,最后痛失一对儿女,你能走进她的内心,理解她的难处吗?
五、总结升华。
1、配乐:李叔同的《送别》(配图)(将学生带回到故事的意境中,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结束本课)
2、小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旧事,让我们带着这份暖,带着这份爱,带着这份怀旧情结,好好的享受童年时光,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五篇:《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
《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学目标:
1、在孩子初读《城南旧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故事,讲人物、悟情感,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2、结合作品片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初步品位作者对童年生活浓浓的思念及对现实的无奈所表现出来的谈谈的忧伤。
3、感受阅读整本书的意义及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引导能读出感情,读出感悟。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一本书——《城南旧事》。
2、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读完这本书曾说过:在22岁的今天,已经彻底告别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却不可救药地迷恋起儿童文学,喜欢里面的单纯、质朴与干净。今天看完这本《城南旧事》,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何早先我不知道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
师:听完叶圣陶爷爷这样的评价,你觉得这本书你想读吗? 师: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本《城南旧事》。板书:《城南旧事》 师:说说你对作者林海音的了解。(幻灯片出示林海音简介)(齐读)
二、整体把握 脉络梳理
1、出示图片,说说这是这本书的哪一节。(学骆驼咀嚼的样子)
2、这个片段在这本书的什么位置。(序言)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还写到了哪几个片段?除了这几个片段,作者在序言的结尾处还像我们道明了她写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么呢?请你翻开书快速找到,画一画,读一读。(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1)指名读。说一说你对“永存”理解。(永远存在)
(2)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童年永存下来,林海音做到了吗?(她用她的文字把自己的童年不仅留在了自己的心中,也流入了一代代读者的记忆中,她的这段童年往事也必将一代代流传下去。)(带着对林海音老师的崇敬之情读一读她的初衷。)
(3)由此可见这本书写的都是(作者童年时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深深的怀念之情)
(4)朴实的文字,深深的情谊,让我们饱含深情读出这段朴实文字中林海音女士对童年的深深眷恋。
3、读“目录”
(1)能说一说你拿到书后是怎么读的吗?先读了哪一篇?为什么?
(2)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每本书都会有“目录”,为什么呢?(它能让我们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通过“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写了几个故事?
(3)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每个故事的下面都附有这个故事中的几句话,不要小瞧这几句话,其中包含着许多线索。
自由读“目录”完成练习《惠安馆》——()《 》——(小偷)《 》——(兰姨娘)《 》——(宋妈)《爸爸的花落了 》——()
提示:看标题猜不出的可以按照页码翻开书瞧一瞧里面的内容。
(4)
生读,汇报。
小结:通过《序言》和《目录》,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整本书的脉络我们就清楚了。这通常是我们阅读整本书的第一步——把握整体,理清脉络。
(5)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挑选着读或者从前往后读一读书中的故事了,那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三、注入情感 读悟结合
师:每一部值得我们读的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所以只有读者也带着情感去体会,那这些文字在你心中才是鲜活的,有意义的,你才能读出更多的感受和体会。
1、例:《惠安馆》节选
P11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P11-P13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身绛紫色棉袄„„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我跟在妈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色找什么。„„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一个寒战,跟着,我就随着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
(1)师有感情地范读文本,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你的画面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英子经过“疯子”的时候被妈拽得紧紧的往前扯,妈紧张兮兮的,带着英子挨着墙边走。)
(看见“疯子”望着英子笑,向她招手,让她过去,英子也情不自禁地转身,却被妈一把拉住了。)
(2)通过你看到的画面,你能知道什么?能感受到什么?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大家对“疯子”的避而远之;而在作者英子看来,她不过就是各梳着油松大辫子的普通姑娘,看着她望着自己笑,便想与她亲近,全然忘了她是别人眼中的“疯子”。这也就是作者天真可爱,与众不同的地方。)
(3)读到这你猜想接下来作者又会写到怎样的故事?或者你渴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读到哪些内容?(英子与“疯子”的故事)
小结:带着感情,用心去读文字,它就是一幅幅画,自己也仿佛是画中的人物,心随文动,读着读着,越读越想读。
2、例:《惠安馆》节选
师:除了“疯子”,《惠安馆》这个故事中好有一个人物与英子一般大小,却似乎没有英子那么幸运,她就是——妞儿。P30——P33 我们俩搂在一堆笑,一边瞎说着心肝心肝的,也闹不清是什么意思。我们真快乐,胡说胡唱胡玩,西厢房是我们的快乐窝,我连做梦都想着它„„
“妞儿,为什么好多天没来找我?”“妞儿,是你爸爸很厉害不许你来吗?”“妞儿,昨天为什么不许我跟你说话?”“妞,你一定有什么难受的事吧?”真奇怪,这些话都是我心里想的,并没有说出口,可是她怎么知道的,竟用眼泪来回答我?她不说话,也不用袖子去抹眼,就让眼泪滴答滴答落在藤箱里,都被小油鸡和着小米吃下去„„
(1)带着感情用心地小声读一读这两段话,读完之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感受和疑问。
(2)生读汇报。
小结:“疯子”和“妞儿”这两个《惠安馆》里的主要人物都是英子颇为亲近的人,那她们两个之间是否也有一定的联系呢?大家接着往下读,一定就会有答案了,也会让你对这本《城南旧事》有新的认识。
四、联系生活 引发思考
读书不仅要读故事,读人物,还要能引发思考。读着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这样你既可以对文本有一个更透彻的认识,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幻灯片展示学生的“阅读感受”)
五、读书笔记 收获积累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碰到你欣赏的词句,如果引发你对生活的思考,请把它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你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助成长,坚持下去,它一定会是你一笔不小的财富。
六、总结
接下来的时间里,请大家继续阅读《城南旧事》,边读边发现,这部作品中每个故事的结束都有一个相似点,等你们读完成本书的时候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
整体把握 理清脉络
注入情感 读悟结合联系生活 引发思考
读书笔记收获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