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共5篇]

时间:2020-10-13 13:0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

第一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系统规定,对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2018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的总体要求。山东省委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推动“五个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努力以“三农”工作实效擦亮全面小康成色。

一、把握《条例》深刻内涵,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条例》把党管农村工作的总要求细化为 7 个章节、36条具体规定,从制度机制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三农”领域的全方位各环节。山东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着力把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条例》提出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条例》通篇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农村工作中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为毫不动摇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了基本遵循。

《条例》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条例》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眼于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导的主要任务,设定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清晰标准,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任务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条例》强化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保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完善了党管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健全省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建立了实绩考核制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制度缺失问题。

二、推动《条例》落地落实,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条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布局和实践路径,既提出目标方向,也明确具体任务。山东始终牢记打造乡村振兴

齐鲁样板的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各项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见到新成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条例》明确要求,要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防贫减贫工作。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的重要指示精神,3 年已累计脱贫 251.6 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抓好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县的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一体推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要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山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粮食总产量已连续 6 年超千亿斤,农产品出口连续 21 年领跑全国。我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 1.12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产能长期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赋予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打造“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公共品牌,推动质量兴农、科技强农、品牌富农。发挥好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不断巩固提升山东农业多样性、外向型优势。

促进村集体和农民持续增收。《条例》明确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山东把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的平台,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手段,出台实施关于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已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10109 家。总结推广临沂市兰陵县代村社区党委加强党组织建设、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等典型经验,发挥好聊城市茌平县“棚二代”等示范效应,推动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2019 年,全省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9600 多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 21 万家、7.3 万家,人才返乡创业态势加快形成。

提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条例》明确指出,要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要指示,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社会事业,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养老周转房和幸福院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绘就各具特色的“齐鲁风情画”。2019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区)增加到 29 个,数量居全国首位;181 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注重统筹规划、“多规合一”,有序推进县域内村庄分类和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坚持因

地制宜、分类施策,审慎推进、精准实施,充分尊重和顺应农民群众意愿,稳妥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探索山东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条例》对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等作出系统规范。山东充分发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以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从退役军人、机关干部、回乡创业人员等择优选配村党组织书记 3300 多名,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集中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强化《条例》保障作用,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制度体系 《条例》从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投入力度等多个方面,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山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制度体系,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治理效能。

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条例》明确要求,健全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机制。2019 年,山东组建乡村振兴 5 个工作专班,出台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2020 年,又出台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实施细则、落实《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全省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起省市县乡村各级党

组织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启动省部共建,省委、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合作框架协议(2019—2022 年)。同时,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群团组织优势,以考核指挥棒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山东全面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年内将基本完成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整省试点。

构建落实“四个优先”的体制机制。《条例》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山东把“四个优先”落到具体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财政投入和工作重点摆布上。2019 年出台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 24 条政策措施,统筹整合省级涉农资金405 亿元。2020 年,省级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资金 655 亿元,其中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60 亿元。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精心编制“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持续推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乡村振兴。

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条例》明确要求,加强

农村党的建设,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山东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丰富提升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以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实施“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推动软弱涣散和后进基层党组织整治,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广大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第二篇:加强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这是针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重大判断,也是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工作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改革事业的根本保证。当前,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责任重大,使命崇高,任务艰巨。只有深刻认识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书记围绕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令全党上下深受触动、深为警醒。全省各级党组织,必须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同时,要认真学习和应用总书记系列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深刻领会领导活动的科学规律,准确把握生动鲜活的领导艺术,引导党员干部用战略思维谋划全局问题、用创新思维攻克难点问题、用辩证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用历史思维审视现实问题、用底线思维把握原则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切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充分落实领导责任。按照中央有关要求,省委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与此同时,各级党委也要建立健全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在强化党委负总责的前提下,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工作部门;在加强总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前提下,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各项改革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各部门要在党组织领导下,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改革的安排部署,结合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改革任务的落实。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大力强化优良作风。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需要过硬的作风。全省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倡导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弘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奋力把各项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沿着这条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的甘肃,一定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刘云山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刘云山: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2013-11-19 09:06: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这一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社会变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一、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开出各式各样的“改革药方”,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是我们党领导和推进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因此,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把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摆在第一位。

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非常鲜明地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我们既要有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更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所谓战略定力,就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能有丝毫动摇;所谓底线思维,就是要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底线,坚决反对任何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图谋。全党同志必须懂得,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不是为了赢得某些人的掌声,不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诉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惑,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该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决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前提下,鲜明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这一点上,同样不能有丝毫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要看到,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过多与监管不到位并存,价格扭曲、行业垄断、权力腐败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受到诸多制约。《决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探索实践,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只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务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就不能改变,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就不能停顿。

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最终要体现到广大干部群众实际行动中,必须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加强对社会思潮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深入阐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方针原则,深入阐释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重大部署,及时回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批驳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为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确保改革健康发展。

二、落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有领导、有步骤向前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之间互相牵扯,甚至互相抵触,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打折扣。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学谋划改革方案和具体举措,加强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确保各项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推进。抓住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求取得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各方面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对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下定决心加快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但又必须突破的改革,要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对实践发展有要求、但操作上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使之产生共振效果,放大改革效应。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攻克的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兼顾的利益很多,特别是许多改革举措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改革决策水平,使改革举措充分体现各方面意志、兼顾好各方面利益。各级党委要按照《决定》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对改革思路和重要举措的研究和论证,通过民主协商、项目评估、决策咨询等方式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协调性。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中涉及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协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改革上来。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通过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更好发挥专家学者在改革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落实领导责任,重在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在强化党委负总责前提下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工作部门;在加强总体谋划、整体推进前提下细化目标任务,以项目化方式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组合,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各项改革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中央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举措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关机构,并尽快投入工作,为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提供有力指导和保证。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需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实施。必须按照《决定》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核心,在推进改革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必须加强和改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章学习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树立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因循守旧、畏葸不前的思想障碍,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提高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作学习的表率、改革的表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学习和实践,增强全球思维和战略眼光,丰富科学知识储备,努力使自己成为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家里手。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推进党组织的设置。在强化农村、城市社区等传统领域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多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采取“两推一选”、组织选派等方式,把那些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人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改进对流动党员管理,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良好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大量事实证明,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干部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制度改革。要按照《决定》要求,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和政绩考核相关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明显效果。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浮躁思想和短期行为,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奋力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生动局面。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决定》和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干部工作的特点规律,不断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各级党委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尤其要使那些理想信念坚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负责担当的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改革的设计和措施的推出,要注重实际效果,正确处理好继承干部工作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加强制度统筹,注意衔接配套,不断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抓住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改革实绩考核指标体系设置,完善考核办法,健全奖惩机制,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和鼓励改革的导向。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完善推荐和测评的程序,把得票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注重干部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坚决纠正唯票取人现象。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合理确定选拔的范围和规模,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法,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坚决纠正唯分取人现象。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根据选任制和委任制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的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和票数权重,避免一刀切。要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既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不简单地以年龄划线、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重点是要打破干部部门化,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着力破除“官本位”观念;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切实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对干部严格考核、选拔和监督上,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

坚持党管人才,广开进贤之路,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按照《决定》要求,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创新人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针对当前一定程度上出现的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现象,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对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推行直接引进、公开选拔、聘任、挂职等办法,畅通进入党政领导岗位和公务员队伍渠道。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在待遇、职称、选拔任用等方面真正倾斜,促进人才向缺乏人才地区聚集。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敞开大门招四方人才。

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凝聚了改革开放35年的宝贵经验,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推进改革,让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更广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谋划改革思路,提出改革举措。在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时,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首先想一想群众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在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举措时,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稳妥加以处理。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直面群众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聚焦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让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改革工作进展的重要尺度,努力使我们的改革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群众检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群众,办法来自基层。改革开放实践一再证明,正是基层和群众的探索实践、创新创造,推动着改革车轮滚滚前行。从大包干到股份制,从农业规模经营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一个个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新招、实招、硬招,破解着改革发展难题。必须把群众作为我们推进改革的主心骨,制定改革方案要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遇到改革难题要虚心向基层和群众请教问计,切不可自说自话、关起门来搞改革,更不能异想天开、凭主观愿望拍脑袋行事。全面深化改革是开创性事业,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重视发挥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地方、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生动鲜活的实践经验,及时发现、不断提炼、积极推广,对于改革探索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不搞求全责备、积极加以引导、不断改进完善,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动员激励群众,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并为之而奋斗,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改革合力。切实做好《决定》以及有关改革方案和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透彻,把改革的思路举措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认真研究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策诉求,包括注意关注蚁族、北漂、海归、海待、散户等社会上新出现的人群,分析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个性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科协、文联、侨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具有组织体系完备、工作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其在表达利益、反映诉求、协调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人民团体要积极主动地代表和组织各自联系的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不断巩固和扩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厚群众基础。

第四篇:通过农村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如何通过农村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但是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威信力不高,无法让群众从心底里得以信服;二是凝聚力不够,不能达到一呼百应,齐心协力干事业的效果;三是执行力不强,上级的政策和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适应转型之间存在脱轨现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

府职能也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已经不再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农村群众的思想境界更高了,参政议政的能力更强了,要求村班子引领发展的愿望也更迫切了。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传统设置形式、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或调整。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基层组织设置还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很多村干部对自己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有些党员干部还习惯于过去那样“吹哨子”、“喊号子”,搞强迫命令、行政干预,而有些党员干部则害怕担责任、出麻烦,干脆一推了之,无所作为。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应对策略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大合力。”为此,必须从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管

理。农村干部队伍本身层次较低、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建立教育、培训、提高、考核、惩处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同时不断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目前,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条件较差、待遇较低,任务又比较重、工作难度比较大。因此必须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上下功夫,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要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纳入财政和正常增长机制,妥善解决村干部的工资、养老保险等问题,使他们能够免去后顾之忧,放手去干,大胆去闯,带领村民加快致富步伐。

2、加强农村事务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是目标和方向。但是重服务并无意味着轻管理,在给予农民群众更多民主权利的同时,还要依法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使村民们真正感觉到有人管、有人帮、有人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高群众的向心力,为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群众基础。

第五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今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着力重点,结合我省农村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审定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方案和XX年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省委农工委要抓紧对文件作修改完善,尽快报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审定。要按照方案,抓紧筹备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要根据有关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增收情况,再次进行核实,在全省通报表扬。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XX年三农工作成效

XX年,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实现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从预计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一是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对农村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确权颁证为基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放活经营权为重点,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培育新型主体为关键,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已经见到明显成效。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先后召开川西南山区、川东北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加强对藏区和彝区农牧民增收工作的指导,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每季度召开农民增收分析例会,加大了对助农增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千亿示范工程、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百亿千亿优势特色产业。预计经济作物产值达到XXX.9亿元,增长5.3%,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产值分别增长3.6%、XX.2%、XX.0%,分别实现农民人均增收XX元、XX元和XX元;肉类总产量增长3.2%,畜牧业助农增收46元;林业产值增长8.4%,助农增收XX元;渔业产值增长7.5%,助农增收XX元。

四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回稳向好,川茶和白酒产业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拓省外农产品销售市场,举办(XX)四川农博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62.5亿元,增长8.1%;销售产值5210.3亿元,增长7.8%。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预计乡村旅游收入4692.5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5%。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60万人,劳务收入3215亿元,增长12%。

五是新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行民居新建、改造提升和保护修缮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推广“小组生”规划建设理念,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21个,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02.1%。建成新村聚居点7269个,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45.4%,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30742个。

六是减贫任务圆满完成。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大力实施扶贫项目,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帮扶工程有序开展。减少农村扶贫对象XXX万人,完成减贫目标的108%。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达到月人均103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的XXX%。

七是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大力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涉农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督查,省委确定的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按进度推进。

二、扎实推进XX年三农重点工作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XX年,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的具体政策。

二要全面促进转型发展。我省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构建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打造优质水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酿酒高粱等粮食作物生产基地。要引导特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打造“川字号”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要抓好农业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办好(XX)四川农博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要加大助农增收力度,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通过深化改革,内涵挖掘,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要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扶贫解困行动,坚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先难后易,雪中送炭,抓好连片特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乡村旅游业扩面提升,大力拓展民宿经济和休闲养生等新型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实施旧村改造行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房改造新建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复为重点,推动旧村落改造提升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打造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实施文化传承行动,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甄别鉴定,保护好本乡本土民俗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

四要全面推动增收减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大力推动转移就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支持以农兴业,拓展农业功能,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和新模式。创新扶贫机制,深化“六大机制”改革,完善重点县退出机制和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户因人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片区内外扶贫,持续推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抓好片区外扶贫开发,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中央在川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建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打造扶贫公益活动品牌,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五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改革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精神,立足四川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要健全完善涉农法规,推动涉农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上位法相衔接。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六要全面抓好当前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给,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抓好农民工工资兑付,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下载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

    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五篇范文)

    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习......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组6月份理论学习专题内容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承担起领导一切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认识和实践路 彬 杨忠虎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曾产生过各式各样的政党和组织,也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军队和武装,但都没有能够担负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

    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人民解放军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人民解放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首位,注重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官兵头脑,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铸造不变的军魂,确......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文章标题: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善......

    党的全面领导机构改革的一条贯穿主线

    党的全面领导机构改革的一条贯穿主线 【摘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这场社会革命,发挥......

    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姚 桓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5日 07 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