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共)
政治过硬 能力过硬 作风过硬 在践行初心使命中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目录
一、讲政治树正气 .............................................................2(一)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信仰坚定上作表率。
...........3(二)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敢于担当上作表率。
...........3(三)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为民服务上作表率。
...........4(四)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严守纪律上作表率。
...........5 二、重公道添大气.............................................................5(一)常思公正之要,奏响公道正派“做人曲”。
................6(二)常守公正之心,奏响公道正派“待人曲”。
................6(三)常践公正之行,奏响公道正派“用人曲”。
................7 三、强业务增底气.............................................................8(一)业务打磨要“下苦功”。
.............................................9(二)岗位状态要“安专迷”。
.............................................9(三)工作作风要“讲认真”。
...........................................10 四、转作风硬骨气...........................................................11
(一)常敲“律己警钟”,保持自警的清醒,始终保持头脑“清”。
..........................................................................11(二)常扫“思想灰尘”,提高自重的觉悟,始终做到品格“硬”。
..........................................................................12(三)常思“贪欲之害”,坚守自律的底线,始终绷紧自律“弦”。
..........................................................................12
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担负着为科学务实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的重要职责。正人先正己,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就要做到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工作,打造一支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
一、讲政治树正气 讲政治,是党的本质属性、优良传统和现实需要,更是党员干部的行动准则。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而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应该自觉坚定地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工作、学习、生活全过程。
((一))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信仰坚定上作 表率。政治信仰决定理想信念。失去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就会失去政治目标和政治动力,就会得“软骨病”。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主抓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肩负着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光荣〇〇。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自身首先就得做到信仰如炬、理想如帜,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加强思想改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面对生死考验、利益诱惑、困难挫折,始终牢记政治身份、始终不忘对党忠诚、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把政治信仰、政治追求、政治抱负落实到日常具体工作中,用紧而又紧的理想信念“总开关”确保讲政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敢于担当上作表率。对组工干部来说,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组织部门要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就必须自觉做到始终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始终要有
“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发扬斗争精神和认真态度,紧紧抓住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老大难”、新矛盾,下大功夫研究,下大力气破解,推动组织工作在攻坚克难中创新发展,做到有了困难不逃避,遇到挑战不退缩,以组工干部特有的“安专迷”精神,在推进重大任务中有作为,统筹推进干部、基层党建、人才和自身建设等工作,始终做事业兴的助手、当兴事业的推手。
((三))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为民服务上作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本色,组工干部更要带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细心研究群众利益,经常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群众“声音”,请群众“评议”,让群众“叫好”,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坚持从群众意愿中寻求选用干部良策,在乡语口碑中听取群众真实意见、了解干部实际表现,把群众拥护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道正派的鲜明导向。组工干部要争做向下扎根“勤快人”,积极下基层、受历练,面对面服务群众,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干部,着力
解决集体经济弱、致富项目少、因病致贫多等实际问题,展现组工干部形象,赢得群众口碑。
((四))组工干部讲政治,要在严守纪律上作表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组工干部作为政治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把遵守政治纪律始终挺在最前面,把对党忠诚、维护核心作为精神内核和标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时时心存敬畏、处处手握戒尺、事事严守党规,不利用选人用人的权力跑风漏气、失密泄密,更不能利用组织部门特殊的地位和影响搞拉拉扯扯、团团伙伙,做到始终按规定办事、按原则办事,永不越雷池,绝不踩红线。
二、重公道添大气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要始终坚守公道正派这条“生命线”,奏响公道
正派做人、待人、用人“三部曲”。
((一))常思公正之要,奏响公道正派 “ 做人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组工干部做的是“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〇〇,真正立好内心公正标杆,时常用“公心”校准所思所为航标,把“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形象好”的要求期待根植于心、付之于行,努力以公心换公信、以公道促公正。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组织部门的看法。组工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组工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组工干部的精神标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努力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浮华所动,做工作上的“清白人”。要始终做到坚定方向不偏航、坚持原则不含糊、坚守法纪不悖离、做作风上的“正派人”。只有始终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标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才能真正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二))常守公正之心,奏响公道正派 “ 待人曲 ”。公道
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灵魂、立身之本。对组工干部而言,“公道”就是要心底无私、心无杂念、不带偏见、实事求是。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严格按党的政策、规章制度、组织程序办事,履行职责。对待来办事的人,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不歪不斜、始终做到干部群众一个样、忙时闲时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对己对人一个样。“正派”就是要讲政治、讲纪律、讲正气、讲原则。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不以人划线、不搞小动作、不以权谋私、不弄虚作假。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情系群众、心系群众,出以公心、秉公用权,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为民谋利上,才能真正树立起组工干部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
((三))常践公正之行,奏响公道正派 “ 用人曲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为政之要,贵在用人,选准用好一个人,就树立了一面旗帜,用
错一个人,就有可能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这就要求承担着选人用人重要职责的组工干部,擦亮识人用人的“伯乐”慧眼,把一线作为识别干部的“主战场”,深入脱.贫.攻.坚、抗震防汛、移民搬迁、乡村振兴等第一线去发现“千里马”。只有事事都出以公心,才能全面地了解干部,公正地评价干部,准确地推荐干部,合理地使用干部,让好干部用当其时、用当其才、用其所长。只有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大胆起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让优秀干部能够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中脱颖而出。才能真正为想干事者搭建平台,给能干事者鼓劲撑腰,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三、强业务增底气
总书记指出:“组织工作是一门科学,专业性很强,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适应新的形势,广大组工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既要思想跟进、也要能力适应,争做组工业务“万事通”。
((一))业务打磨要 “ 下苦功 ”。组织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程序性非常强。为了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近年来,中组部对组织、干部、公务员、人才等一系列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这些制度不仅新组工干部要学,老组工干部也要学,如果我们不能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就易失误、出差错,甚至犯错误。组工干部打磨业务要做到“业务要熟,情况要明,理解要深”。业务要熟,就是熟读政策文件、清楚上级要求,问起来要能够对答如流;情况要明,就是掌握基层情况,了解基层诉求,比如干部队伍结构如何、党员分布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要了然于胸;理解要深,就是清楚来龙去脉,知道前后因果,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二))岗位状态要 “ 安专迷 ”。组工干部要弘扬“安专迷”精神。“安专迷”就是“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安”是一种境界,安下心来方能做到心无旁骛;“专”是一种追求,专心致志方能成为“行家里手”;“迷”是一种状态,迷恋至深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对年轻组工干部来说,“安下心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一
些相对轻闲的单位相比,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也会有埋怨情绪,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所以,要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与激情,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激发一股蓬勃之气,豪情谋事,热情做事,用燃烧的激情助推工作、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三))工作作风要 “ 讲认真 ”。“讲认真”就是要对工作极端负责,这是组织工作本身的要求,也是对干部负责。一些单位当面不讲,但是背后对组织部门是有些“牢骚抱怨”。在他们眼里组工干部做事“严谨有余”,整理一份档案、填写一张表格、撰写一篇材料,稍微有一点不对,就要三番五次修改。可是他们不了解,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这种细致入微、严谨要求,是组织工作本身的要求,也是对干部负责。所以,做好组织工作,一方面,既要严谨细致,做到“认真”。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对经手的每一项工作、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阶段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严而又严、慎之又慎,细致推敲、反复论证。另一方面,也要弘扬“工匠精神”,做到“较真”。组织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要把组织工作当事业干,把敬业作为最大的能力,持之以恒地保持对工作的热爱甚至忘我,把工作做到极致。
四、转作风硬骨气 要用实功求实效,在“安专迷”中见精神、在解决问题上见水平。坚持严于律己、守法遵规、情趣健康、谨慎交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模范。
((一))常敲 “ 律己警钟 ”,保持自警的清醒,始终保持头脑 “ 清 ”。严以律己,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障。组工干部是组织战线上的一张“名片”,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是人民群众的忠诚“勤务员”,要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律,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钟长鸣,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努力的方向,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在行动上把握分寸,在生活上注重细节,做到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处事上正派,要常怀畏惧之心,在有为、有位的同时也有畏,要用好权、执好政,服好务,慎言慎独慎微慎思,自警自省自律,不做金钱、美色、权力的奴隶,要忍得住艰
苦、扛得住诱惑、顶得住歪理、把得住小节。
((二))常扫 “ 思想灰尘 ”,提高自重的觉悟,始终做到品格 “ 硬 ”。总书记曾以“五个过硬”寄语广大领导干部当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其中,政治过硬最为“亮眼”。广大组工干部要在政治上站稳立场、坚定信念、保持方向,把对国家、对党、对人民忠诚作为终身“必修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对得起组工这张“名片”,牢记组织工作的〇〇,弘扬公道正派、勤政廉洁、甘为人梯的优良家风,重奉献、轻得失,重责任、轻位子,重作风、轻名利。组工干部在工作中讲政治讲原则讲廉洁,在生活中讲政治讲道德讲廉洁,让“廉洁之风”乘着人民群众的美誉、载着党和人民的期待,吹散“思想灰尘”。
((三))常思 “ 贪欲之害 ”,坚守自律的底线,始终绷紧自律 “ 弦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欲能让人膨胀,也能让人走向毁灭。对于新时代组工干部来说,要时时绷紧自律这根弦,坚守住自律的底线,经常念一念紧箍咒、拧一拧螺丝帽,强化廉洁自律,敬畏法规法纪,筑牢“防腐安全网”,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做到思想不松懈、行动不脱节,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好“廉洁关”,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组工干部当心静如水、心坚如石,不断地坚定党性,加强个人修养,塑造组工之魂,坚守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同志们,实现XX 高质量发展,建设“实力 XX、魅力 XX、活力 XX”,组织部门责任重大,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让我们在 XX 的坚强领导下,顺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不断开创新局面,再创新佳绩。我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用实际行动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 争做“四型”组工干部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韦先康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组织部通过网络视频组织全国10万名组工干部收看了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
李林森,生前系四川省万源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他身患肝癌、肺癌近三年来,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忘我地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夜以继日为党的事业和山区群众脱贫呕心沥血,终因积劳成疾,于今年7月31日不幸辞世,年仅42岁。
今天,我们部组织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来加强自身修养和提升自身品质。作为一名老组工干部,自1995年组织任命我为林圩镇组织委员以来,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是组织工作,这十多年来,我所做的工作,距离组织上的要求还很远,但组织却给予我很高的荣誉,多年评我为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011年被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我真的感到很惭愧,我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争做党性最强的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四型”组工干部。
一是学习李林森严谨认真、习惯优秀的精神品格,争做学习型组工干部。纵观李林森同志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想到的是工作,“追求完美”、“习惯优秀”成为李林森 的一种优秀品格,不仅如此,李林森修改文稿,细到一个标点、一个用词,这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却折射出他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精神。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我,以先进组工干部为榜样,勤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挤出时间“充电”,做到规定书目必学、上级精神必学、组工业务必学,把学习作为自身的内在需求和毕生追求,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是学习李林森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争做实干型组工干部。“我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这句话是李林森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的铿锵之音,也让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为之动容。组工干部要自觉承担使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本职工作。要敢于吃苦,遇到困难不回避,碰到重任抢着干,时时处处以组织工作事业为重,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学习李林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争做创新性组工干部。开展工作过程中李林森创造性地探索实行“四评村官”模式,让基层干部队伍焕发了活力。推行村企联建党组织,开展“五议”社区党组织班子活动,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组织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工程,解决乡、村班子老化和基层人才紧缺问题……李林森同志在组织工作中创造优秀、追求先进,敢于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努力让每项工作都做得完美。我们学习李林森就是要学习他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争创精神,在日常工作、参与重大活动中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四是学习李林森忠于事业、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争做服务型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一生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务实,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作为组工干部要以李林森为榜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结合我们开展的“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勤走出办公室,多到基层,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真正需求,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办好事、办实事。总之,李林森对党无限忠诚,对党深深热爱,对党和人民赋予他的责任自觉担当等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李林森,我们更应该自加压力,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履职尽责,通过争做“四型”组工干部,用实际行动树立我们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第三篇:把握五种关系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把握五种关系树立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一、要正确处理理想信念与个人偏好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如何看待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新调整等等,都十分现实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尤其是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经常处在各种矛盾汇合点的位置上,其思想和行为必将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如果动摇了理想信念,各种腐朽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偏好就可能会突破“道德底线”和“法纪底线”。为此,组工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切实算好自己的“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自由帐”,做到知所趋、知所避、知所行,老老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工作中、生活中真正体现出组工干部独有的人格魅力。
二、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习与工作对组工干部来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其一。离开了学习,工作就失去创造的营养,发展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离开了工作,知识就不能转化为创造力,失去应有实际意义,学习就丧失了努力方向,陷入迷茫境地。从工作上来讲,组工干部岗位特殊,强化学习,其责任不容推卸,如果在开展工作时,仅凭拍脑袋、想当然的话,只会出事,不会成事;从个人角度上来讲,学习并不是装潢门面,而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为自己的生存而学,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而学。因此,决不能因心浮气躁而荒废学习,更不能因忙于应酬而贻误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弥补知识“盲区”,特别是对于政治理论和组织人事业务知识,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的学、实际的而不是空洞的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做到学之愈透、懂之愈深、信之愈笃、用之愈活,确保其工作能力和所担负职务能够相一致。
三、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和个体的关系,是衡量组工干部政治素质如何、工作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现代社会是高度联系的社会,个体对集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离开了集体,个体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集体的荣誉好了,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体的利益才有保证。因此,组工干部无论是考虑问题,还是开展工作时,都要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多考虑工作大局,少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对组织忠诚、对事业真诚、对同志坦诚,切实维护好组织部门的整体利益。
四、正确处理好制度与落实的关系。“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推进组织工作中也是如此,只要按照规章制度去抓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就会理顺、工作效能就会提高;否则,如果有制度而不去落实,或者是有落实而没有制度,那么工作要么失去方向,要么执行不力。针对当前组织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等实际情况,必须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规范完善,分解目标,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完备的、能够促进工作高效运转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促使人人有任务、有责任、有压力,确保把好的思路落实到底,把好的制度执行到位,把既定的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五、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组织工作如果一味地在原有基础上提口号、搞包装,或因探索出一些有效做法,而固步自封,安于现状,那么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就会逐渐削弱。为此,必须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灵活性转变,切实提升工作标准,增强工作内涵。同时,要坚持“有先进必争、有第一必拿、有红旗必扛”的原则,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以一流的措施,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干劲,争创一流的组织工作水平。
第四篇:红古区组工干部“五种特质”树立良好形象
红古区组工干部“五种特质”树立良好形象
近年来,红古区委组织部从“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出发,根据“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培树组工干部“学习、服务、高效、创新、团结”五种特质,树立组织系统良好形象。
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贯穿于强化自身建设的始终。一是严格学习制度。认真执行每周五科室领学例会、党支部季度学习会、合心组季度学习交流会等,充分保证学习时间、学习人数和学习质量。二是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七一”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化学习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重要文件精神,同时加强对政治理论以外各种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素质。三是灵活学习方式。注重个人自学、读书思考与调研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形成了向实践学、向基层学的良好风气。
服务成为一种理念。把充分体现组织工作服务性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组织部门服务工作大局的高度,注重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教育引导组工干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平调生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二是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了部内合心组联系挂钩基层党委、总支、支部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走访服务活动,深
化和拓展了组工干部服务基层的方式和内容。三是体现服务作用。严格要求组工干部从小事出发、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好事做实,服务好各类工作对象,不断树立“可信、可靠、可敬、可亲”形象。
高效成为一种追求。把务实高效作为自身建设的追求。一是周密计划部署。要求各科室根据工作实际,做到有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进展,使全体干部心中有谱,手中有活,实现事事有人管、项项能落实。二是强化沟通协调。通过合心组定期交流、召开例会和设置组织系统QQ群等方式,形成了领导与干部职工、各科室间、干部职工间信息交流的良好机制,增强了工作上的互助、互信。三是信息公开透明。精心打造红古党建网,将组织部门工作动态、重要信息、政策文件、专项学习教育活动和重要事项的决策等于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开。开设了部长信箱、副部长信箱、12380举报信箱和党代表信箱,部务公开做到了常态化。
创新成为一种永恒。把组织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作为自身建设永恒的主题。创立了“部机关党支部+部领导+骨干职工+合心组成员+挂钩联系基层党组织”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效整合了系统内部各项资源,提升了组织系统整体战斗力。通过领导点评、科室互评的方式,按月组织开展科室“学习星、务实星、创新星、廉洁星、服务星”和“流动红旗”评比,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准确把握和捕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发展和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多谋创新之策、多出创新之招、多做创新之事,确保组织部门各项工作全方位、鲜活、规范开展。
团结成为一种默契。在长期的拼搏实干、锐意奋进中,团队精神已深入组工干部之心,形成了相互间的默契。在自身建设中,始终把团队意识作为组织文化建设的重点,充分利用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有利契机,不断强化组工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奉献意识和情操境界,塑造和培养组工干部的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形成了组织系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蓬勃朝气和工作活力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树立良好形象
组织部门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选拔干部、培养人才、管理党员等诸多重任。因此,组织部门办事公道不公道,作风正派不正派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公信力自然就成为衡量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坚持以民为本,把民主、公开、公平贯穿于组织工作全过程,努力做到公正用人、平等对人、真诚待人,才能提高组织部门的公信力。
一、赋予民意权威,选人用人注重公论。在识人选人用人过程中,认真贯彻群众公认原则,始终以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选人用人根本标准,赋予民意权威,选群众满意的人,用群众拥护的干部。一是坚持以民意考评干部。在对干部的考察评价过程中,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尊重群众评价主体,敢于坚持原则说真话,如实反映群众真实意愿。通过将干部的选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为干部“画像打分”,使民意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对干部工作考评中,将社会满意度测评作为一项重要考评内容,广泛吸收服务对象参与考评工作,注重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在量化考评时赋予了较重的分值比例。二是坚持凭民意用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始终坚持公道正派,坚持“公心+公认”、“能力+实绩”的标准,不囿于同学、同事、同乡的小圈子而排斥其他优秀人才,也不给那些借亲属、熟人、朋友关系或自己熟悉的人、自己身边的人搞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
二、推行民主公开,致力打造阳光组工。一是推行组织工作公开。按照打造“阳光组织”的要求,确立了公开操作、公正处事的新观念,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加大对组织工作内容、程序、效果的公开力度。近年来,汝城县在推进组织工作民主公开上进行了很好地探索和实践,实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建立了干部调整公告制度、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制度,在机关党员和农村无职党员中广泛推行公开承诺和公开践诺活动,开展了公众评选农村实用人才活动,以多渠道、多角度的公开推进组织工作的民主公正,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二是实现组织工作民主决策。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主张充分的表达,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如在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大力推行了党员直选制度;在党务公开中积极探索推行了党代表常任制和党员问责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事先要进行反复沟通、酝酿,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意调查,还要征求纪检、监察、综治、计生等部门的意见,通过集体研究、票决、公示公告等十多个环节,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使选人用人决策更加科学。三是加强组织工作民主监督。在机关内部,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推行首问负责制,把组工干部和组织工作置于大众监督之下。在外部监督上,聘请了41名部风监督员,在汝城红星网开通了网上信箱,加强对组织工作的日常监督。同时,每年发放一次问卷调查,征求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畅通党员干部诉求渠道,不断改进组织工作。
三、真情关注民生,树立部门良好形象。一是真诚为党员干部服务。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有“家”的感觉。要求每位组工干部在接待每一位党员干部和群众时,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杯清茶相待,一张椅子请坐,一片真情服务,让服务对象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组工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组织部门“家”的温暖,近年来,接待的党员干部群众无一例投诉现象。二是真情关注困难党员群众。关爱弱势群体是各级党组织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年年末岁尾,坚持从县管党费中列出一部分款项看望慰问贫困党员群众。积极号召组工干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生产生活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三是真心为民办实事。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农业产业协会,创办示范基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充分利用党员远教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免费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免费为农民送技术、送种苗,将组织的关心播种到农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