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遂宁农产业集群理念论文
1绿色经济与农业产业集群相关概念综述
1.1绿色经济所谓绿色,主要是基于健康、安全的一种概念建构。夏光认为,“绿色经济”有2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经济要环保”,即要求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保护环境;第二种含义是指“从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可以把这个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称为“从绿掘金”,即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经济利润的一个来源,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1]。薛维忠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具体来说绿色经济则在于以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一方面它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用使人们的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在生态环境的非减性条件下,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即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绿色经济”又会在社会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个人利益或市场利益)的支配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的要求,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2]。刘燕华认为绿色经济应该既包括绿色经济的技术,包括相关的政策,也包括商业运作模式,也就是经济发展的整个模式[4]。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和发展体系,特别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要形成“效率、和谐、持续”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生态农业、循环工业、持续服务产业”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
1.2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发展集群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4]。随着农业产业不断表现出来的集群化现象,农业产业集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5]。基于产业关联和空间邻近的特性,可以把农业产业集群理解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等相关组织组成的有机综合体[6]。农业的发展绝对不是纯粹量的扩张。它本身有一个可持续的问题,有一个绿色的问题;基于相近或相似地理环境,农业产业适度集群化是可能的;由于农业产业集群化涉及到各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必须走政府适度推进的道路。因此,遂宁市走绿色发展的农业产业集群道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2遂宁市农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2.1遂宁市农业产业的自然条件基础[7]
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盆地内典型的丘陵低山地区,丘陵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河谷、台阶地占25%,低山占5%,海拔高度为300~600m。遂宁市土地肥沃,被称为“红土地”。遂宁市辖区内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琼江、郪江、梓江、青岗河、蓬溪河等15条。涪江全长700km,遂宁境内171km。涪江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境内流域面积5127.4km2,占全市面积的96.29%。由于丘陵低山的地貌形成的较大落差,使众多的河流为遂宁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5.85万kW,可开发量为38.71万kW,已开发16.94万kW。遂宁市农业总耕地面积15.21万hm2,其中紫色土占耕地面积的62%,广布于境内的低山丘陵地区。生物资源门类繁多。境内发现并利用的生物资源约1500多个品种或品系,其中植物资源1000余种,农作物栽培品种达367个。盛产粮、棉、油、果、桑、蔗等,是四川省粮食、棉花、油料、生猪、水果、蔬菜、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船山区因盛产“菊花心白芷”而成为全国有名的“白芷之乡”,大英县河边镇所产的“白柠檬”品质优良,全国独有。遂宁市林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面积约32%,是四川省第一个绿化达标市。林木品种约437种,其中有不少国家保护植物和珍稀树木。遂宁市盛产柑桔、橙、柚、梨、桃、李、苹果,其中以沙田柚、青苹、红桔、贡橙等品种质量最为优良,享誉省内外。动物资源门类繁多,主要脊椎动物约237种。鱼类资源达89种,珍稀动物如鱼类的中华鲟、胭脂鱼、岩原鲤、长吻鱼等,两栖动物中的大鲵,哺乳动物中的水獭,均属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苕为主,各种豆类遍布全市,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遂宁黑芝麻食补价值高;遂都牌加碘芝麻油为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其浓香型芝麻油为四川省名牌产品;市中区杨渡坝大胡豆曾是历代贡品。蔬菜主产城镇郊区的平坝地区,除满足当地消费外,还远销重庆等地。主要有甘蓝、白菜、花菜、萝卜、茄子、豇豆、四季豆、番茄、黄瓜、菜椒、蒜薹、葱白、芋头等。中药材类有127种,除船山区的“菊花心”白芷为遂宁特产,名冠全国外,藿香、薄荷、刺疾藜、麦冬、红花、丹参白芍、荆芥等中药材都有过较大人工种植面积,产量很高,质量上乘,可供选择开发和加工。夏枯草、金钱草、癞子草等野生药用草本植物更为群众熟悉,直接采泡饮用。水果类29种,种植量最大的属柑桔类的红桔与广桔,面积近1.34万hm2,产量达3.5万t。
2.2遂宁市农业集群发展的现有基础[8]
遂宁市2010年农业总产值180.23亿元,比2009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83.16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5.76亿元,增长12.6%;畜牧业产值82.51亿元,增长5.3%;渔业产值6.01亿元,增长9.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9亿元,增长9.7%。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43.6∶2.8∶49.0∶3.6∶1.0调整为46.1∶3.2∶45.9∶3.3∶1.5。遂宁市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2.45万hm2,增加0.27万hm2,增长0.6%。全年粮食总产量166.37万t,比上年增产2.46万t,增长1.5%;油料产量13.53万t,增产0.34万t,增长2.6%;蔬菜产量92.7万t,增产2.22万t,增长2.5%。2010年末生猪良种繁育场2576个。全年新增万头猪场8个,新建标准化养殖户2472户,生猪规模出栏235.2万头,占生猪总出栏的65.7%;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484.30万、9.62万、70.42万和3198.53万头(只),分别增长3.2%、6.4%、5.0%和5.8%。肉类总产量47.11万t,增长3.6%;禽蛋产量10.59万t,增长11.6%。201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5.60万t,增长7.3%。2010年,遂宁市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2867hm2,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267hm2,对12.6万hm2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管护。天保公益林建设0.36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3.7万hm2,活立木蓄积量822万m3。森林覆盖率36.1%。2011年已建成年供苗能力500万株的柑橘无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建成柑橘基地2.2万hm2;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4万hm2,绿色蔬菜基地4667hm2;建成高效经济林基地3.2万hm2,发展林下种养基地50余个;发展名优花卉苗木产业园10个,发展名优花卉苗木基地1733hm2;建成中药材基地5800hm2。2011年,遂宁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7.43亿元,解决15.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建沼气池3.66万口,累计建成30.7万口;完成中低产田改造9080万hm2;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00hm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万kW,增长4.0%。
3遂宁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基于绿色经济理念和遂宁市现有农业发展基础,遂宁市农业产业集群坚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领原生态农业,发展优质粮油、绿色生猪、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效林木、名优花卉苗木、特色养殖、高效水产、优质肉牛、地道中药材等10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西部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
3.1打造3大现代畜牧业产业带一是绿色生猪产业带。主要在安居、蓬溪、射洪、大英等县区布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生猪800万头,其中绿色生猪640万头。二是优质肉牛产业带。主要在船山等县区布局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18万头。三是商品家禽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蓬溪等县区布局建设商品家禽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商品家禽6000万只。
3.2发展6大现代农业产业带大力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长做大种、养、加产业链,抓好6大现代农业产业带。一是优质粮油产业带。在遂宁市布局建设国标三级优质稻米基地3.33万hm2,盆中中筋小麦基地4.67万hm2,优质绿色玉米生产基地2万hm2,“双低”油菜基地2.67万hm2,菜用型马铃薯基地6666.67hm2,确保粮食安全。二是优质柑橘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等县区布局建设优质甜橙基地、优质名柚基地、优质杂柑基地和优质柠檬基地2.67万hm2。三是绿色蔬菜产业带。主要在船山等县区布局建设绿色蔬菜基地2.33万hm2。四是高效林业产业带。主要在射洪、蓬溪、大英等县区布局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优质干果基地、竹基地、木本中药材基地和林下特色养殖基地3.67万hm2。五是花卉苗木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安居等县区布局建设木本花卉苗木基地、桃花山玫瑰示范基地4666.67hm2。六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带。主要在船山、射洪等区县布局建设白芷、吴茱萸、金银花、连翘、香桂示范基地1万hm2。
3.3壮大6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果蔬饮料加工、肉类食品加工、饲料兽药加工、林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粮油加工6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原生态农产品附加值。一是果蔬饮料加工业。依托可士可、清见、川锦食品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延长果蔬饮料加工产业链。二是肉类食品加工业。依托高金、美宁、卓筒实业、超强等企业,引进一批大企业,打造肉类加工食品著名商标,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70%。三是饲料兽药加工业。依托齐全、渴望、泰信、佳泰、国强等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饲料兽药市场影响力。四是林产品加工业。依托建兴、金皇乐爽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大力发展木材、竹材、林化食品、香料加工。五是中药材加工业。依托回春堂、绿康、陈善堂和银发资源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推进中药制药和饮片加工企业GMP认证,打造遂宁中药材品牌。六是粮油加工业。依托鑫泰粮油、汇强油脂、吕氏忠业、开明食品、仁吉制粉、吉星贡等企业,引进一批企业,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
3.4培育4大农村服务业大力培育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中介性服务业,不断提高科技信息、市场流通、生态旅游和职业介绍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园区15个,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55家,新建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5个,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和营销大户1万人,发展A级“农家乐”100家,年劳务转移130万人,劳务收入155亿元。
3.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推进产业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新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居住社区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规划思路,提升新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四位一体”、“七区合一”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完善“258”规划。加快推进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交通等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新村人居质量和发展环境;建成一批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带,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40%以上行政村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第二篇: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 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产业集群 论文
基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探析
摘要:介绍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点与作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关系,二者之间互为前提又互相促进;提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一是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农业产业集群规划,二是注重培养和扶持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
关键词: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产业集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拥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数量日益增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标志所在地区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该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弘扬和宣传。地理标志与农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充分的法律保护,加强对其品牌效应的利用,将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内涵与作用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内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的解释,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地理标志区别于传统知识产权的两大特点为:第一,地理标志的权利主体是特定区域内的全体农民,而非某个特定的权利人专属,即地理标志为一项共有权利。第二,地理标志不像商标权、著作权那样具有一定的权力保护期限,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即地理标志的保护是永久性的。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作用
首先,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农产品地理标志采取登记保护制度,特定区域内的达标企业和农户可以无期限地使用该地理标志,标注该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即表明其来源于特定区域并且达到了较高的质量要求且具备特有品质,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基于对地理标志的信赖而更倾向于购买其产品。此外,地理标志还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由于地理标志是一项共有权利,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或农户所生产农产品的原材料、工艺设备、安全卫生条件等必须沿革符合一定标准,才可能被登记为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这就推动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避免了分散经营、质量不一的农产品生产状况。
第三,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特定的良好品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提升该标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价格水平。以湖南桃源县的“野茶王”为例,自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起,产品不但在全国范围内打开了市场,销售价格也平均上涨了20%,企业效益和农民收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围绕某一主导产业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组织、协会、科研院所等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地方产业集群
60%;印度约有350个中小企业集群,出口产品占全国的6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竞争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
首先,农业集群化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前提。农业是对自然资源依赖度较强的产业,农业资源的天然地理分布使得某一地区因特殊的资源、环境等条件,吸引了农户和农业联合体来进行特定的农业生产。这种为了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而集中在特定区域的生产有利于农业的集群化发展,同时也是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前提。
其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拥有地理标志的产品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促使该产品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围绕地理标志产品上游的品种改良、种植、新品种开发等科研力量,生产加工等中间环节,以及下游的产品销售、品牌推广、物流配送等环节逐步形成聚集效应,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得以形成。
第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价值。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扩大相关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并且围绕该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开展的科研、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地理标志这一无形资产的有形载体,它可以实现地理标志的价值最大化。
三、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一)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定农业产业集群规划
对于已经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区,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规划,使该地区围绕该地理标志的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更加科学合理地布局,促进该区域农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对于具有一定地理优势但尚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的特色农产品,政府可以通过规划该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出口、扩大规模等措施,为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提供有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注重培养和扶持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
企业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实施者,其自身的规模、效益、竞争力对地理标志的发展和价值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对实施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引导他们加强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提升产品和生产环节的科技含量,协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将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和地理标志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林东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②崔俊敏.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商业时代,2009(18)
③常跃智.宁夏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前景思考.甘肃农业,2008(12)
④洪艳.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提升湖南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9)
⑤张奇.农业产业集群成长演进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农村经济,2009(1)
第三篇:产业集群思考
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模式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许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如浙江绍兴的印染和化纤,温州的打火机,福建晋江的旅游鞋,东莞的制造业等,它们大都以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或一个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在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产业集群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模式。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聚集现象, 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 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它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2)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个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3)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这种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是产业集群得以构建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多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二、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1.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带来经济的外部效应
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表现在共享公共资源、技术管理方法快速扩散、市场集聚和辐射作用等方面。在基础设施、产品原料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方面,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会实现范围经济
从产业集群的外部来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它实现了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从集群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群内部是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因此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的。产业集群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其具有一种将众多存量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3.产业集群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
一是环境成本低。集群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交易成本低。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成,不仅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交流、传播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三是信息成本低。产业集群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它能与功能发达而完善的专业市场共存,使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丰富人际渠道,将信息高效传播,使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贴近市场,甚至超前于市场。四是配套成本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集群的一个主要特点,集群内部各种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分工协作系统。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成本。
4.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波特认为,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表现:一是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既加剧了竞争,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理上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随着集群区域的发展、壮大,除了生产企业集聚外,还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管理咨询机构、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对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1
对区域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
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企业集聚产生的群体效应,有利于区域性品牌的建立。区域性的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即使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企业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性品牌效应更易持久。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以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探讨
1.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集群化基本上是一个由下至上、市场诱发和市场引导的过程。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作为促进者和中间人,把相关参与者聚集起来,提供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建立动态比较优势和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造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消除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因此,在以集群为基础的政策制定中,政府的作用:一是建立集群行动协调系统,把组建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作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措施,规范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使行会在理顺集群企业关系、发挥中介服务的功能,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公共成本、协调企业共同行动等方面大有作为。二是建立集群创新支持系统,引导集群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强化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构,人才机构建设;构建与地方生产系统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大量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加大对企业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改造。三是建立集群发展服务系统。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沟通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化企业营销手段;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把培育专业市场与发展虚拟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适应贸易方式的改变;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降低融资成本,改善融资服务;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咨询、信用评估、法律服务、检测认证等中介服务体系。同时,政府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为集群的发展提供共享的硬件资源。
2.强化统筹规划,提高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作用、企业作用和政府作用的综合结果。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堆积,而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有机融合。区域要加强规划,促进企业集群有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群体和竞争主体。一是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内,改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二是加快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是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加快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基础的专业化特色园区。综合性开发区也要围绕不同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提高专业化竞争力。三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建设改造市场,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发挥市场的信息传播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3.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区域内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因其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就是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并集中力量,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冲破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地方经济格局,筛选出能够影响经济大局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实现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大力推行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
第四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五篇: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珠三角产业集群
一、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根据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作为融合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载体,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日趋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 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404个建制镇,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产业集群以专业镇为依托,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例如,佛山南海区南庄镇是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顺德区容桂等镇已成为大型的电器机械生产基地,乐从、龙江的家具行业也日益壮大成型。中山市的古镇有灯饰企业近2500家,民用灯饰销量占全国60%上,是世界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在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名扬国内外。虎门现有上规模的服装生产企业600余家,年产服装6250万件,已经建成18个服装市场,4个专业布料市场,销售金额达到100多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成为我国四大服装基地之一。在东莞、佛山、中山等地,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相当于当地GDP的40%以上;在顺德、东莞、中山等地,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的贡献在70%以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对珠三角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珠三角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面临着优化升级的挑战和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环境压力增大、土地资源枯竭、能源紧缺等矛盾日益突出。
珠三角地区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环境污染负荷最重的区域,水环境污染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珠三角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2002年珠江三角洲水量仅占珠江流域的6.67%,但珠三角废水排放量达34.1亿吨,占全省的69.7%;城市生活废水排放量24.1亿吨,占全省70%,广州、东莞、深圳三市污水排放量占全省的46.9%,污水排放过于集中,城市附近水体,特别是内河受到严重污染。由于珠三角城市密集,城市间的距离极小,污染源大量集中,导致大气污染严重。据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虽然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珠三角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降尘的浓度均明显高于粤东、粤西和粤北,2000年全省空气污染较重的10个地级市有7个在珠三角。由于集中了全省70%的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酸雨物质排放量巨大,珠三角已经形成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酸雨高发地带,酸雨频率平均达53%,并成为全球三大酸雨区域之一。
珠三角很多地方聚集的大量小型电镀厂、造纸厂、皮革厂的“三废”没有经过规范的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染了当地的土壤。2005年国家环保局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珠三角部分城市采样点中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除此之外,还有农药残留物污染、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等污染因素。
另外,珠三角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也构成了发展瓶颈。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可谓寸土寸金。2005年,珠三角每平方公里承载的GDP达到433l万元,是全省(1248万元)的3.5倍。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已基本没有
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珠三角能源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保障能力不足。2004年以来,珠三角已多次出现全年性电力负荷和电量双缺、煤炭和油品库存量远低于维持正常生产的安全警戒线等情况。
近年来,由于环境、土地、资源、能源和人才等条件的约束,珠三角地区有的产业集群发展已呈相对下滑态势。比如佛山南海罗村制革业久负盛名,皮革生产贸易历史已有一百多年。罗村原来拥有皮革生产企业70多家,每年产值超过4亿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皮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和废气对水及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对环保的要求和行业的长远发展,罗村皮革企业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使用,对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了强行关、停、并、转措施。但由于大部分的皮革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承担高额的环保设备的成本,只能面临搬迁、关闭、转行生产其他产品的选择。经过一番治理后,罗村生存下来的制革企业目前不到20家。曾经风靡全球的罗村皮革业举步维艰,失去了昔目的辉煌。
造成这种局面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珠三角现有的产业集群基本以劳动力密集、耗能耗材、技术含量较低、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为主。其次,对产业集群规划引导不够。由于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集聚和发展起来,在产业规划、产业链配套方面规划严重不足,造成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集群内部企业多数停留在加工生产环节,在价格等方面的恶性竞争比较严重,产业配套不力,制约了集群优势的发挥。不少集群内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道路、通讯、排水、排污等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珠三角产业集群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据对珠三角51个主要工业产业集群的企业抽样调查,产业集群中的小型企业占90%以上。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保障差等问题。
三、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循环经济思想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内,产品的资源投入、生产流程和产后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态型经济。整个物质流和能量流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应为资源正效应,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它旨在科学、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动态演化的过程,产业集群演化的高级形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化,这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与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耦合的。因为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本质是以生态化方式、可持续发展方式为内核。因此,产业集群式发展和循环经济式发展耦合于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相依相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的生态问题和循环经济的组织依托问题。循环经济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向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更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二者互补互促,产业集群发展要改变过去单纯偏重经济效率而忽视其资源利用效率的弊端,循环经济的实施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层面,更应该立足丁产业集群层面。
珠三角人口密集,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客观上要求产业集群必须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开级转变。如果不尽快调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珠三角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珠三角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 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 服务业;同时,对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重化工业,通过实施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按市场化原则淘汰高能耗、重污 染、低效率的产业,加快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使环保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建立以循环经济链为主的集 群内企业间分工与合作关系
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延长和拓宽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尽可能少排放废物,以做到减量化,并且加强上下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对所排放的废物尽可能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横向联系是属于专业化分工的初始阶段,表现为一种量上的扩张,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上下游产业联系不紧,产业链较短,效益不突出。纵向联系则是进一步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它属于一种深层次分工,上下游产业联系紧密,产业链延长,效益明显。珠三角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联系目前主要以横向联系为主,纵向联系尚未建立起来。这就要求各集群区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少数领域以取得纵深推进,适度发展一些大企业以便把分工引向深入发展,并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要求,规划建立生态补链项目,以保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范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就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产业园区,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