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刻不容缓论文
近日,我们对××县这一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县虽在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低,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县内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45岁以上的女人和中老年人,并且在这些留守人员中,大多数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现出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在这种低文化水平的前提下,生产出的农产品只能是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农资价格上升快,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近年来,××县虽然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保护政策来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20xx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8元,比20xx年只净增612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极大。
3、农业产业化发展慢,规模经营还未起步。近几年,××县虽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农业仍是一个脆弱的产业,种植、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是单个小农户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农民的增产增收没有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4、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少,融资难问题突出。××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一些小本种植、加工收入,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53元,全县尚没有一个乡镇的农民收入能达到初级小康乡镇2500元的收入标准。另外,××县农民融资的渠道主要是农信社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形式,在这两种形式中,一是由于借贷成本高、贷款手续复杂以及农民缺少法律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信用贷款难度大;二是由于社会诚信低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因素,民间借贷利息负担沉重,大多数农民只能“望贷兴叹”,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5、金融支农乏力,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县支农的主力军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但相对于×ד三农”经济发展而言,还是显得势单力薄。20xx年,信用联社在××县人行支农再贷款1亿元的基础上发放了24353万元的支农贷款,这些贷款只满足了小额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未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农业、乡镇企业等“大额农贷”资金需求,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推作用不大。
6、农民务工空间小,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20xx年,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亩,过多的人口和过少的耕地严重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县虽然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但由于县内乡镇企业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又加上用工单位的待遇问题,出现了务工人员相对过剩而用工单位却一时招收不到工人被迫停产的“两难”局面;另外,又由于城市下岗人员增多,加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一技之长,农民进城务工的困难增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又多了一重阻力。去年××县输转劳务人员14.5万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25.45%,属低劳务输出县。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增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科技兴农的意识,转换办法观念,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二是允许并支持开设民办学校,鼓励民间融资办学,增强农村办学的活力;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防范学龄儿童失学;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养技术型人才;五是继续抓好农科教建设,倡导“绿色证书工程”。
2、积极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民走向富裕。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特别是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三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科研投入;四要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基层基本财力需求的保障力度,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和财源建设力度,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向财政困难县倾斜,向财政困难县财源建设产业倾斜,促制才政困难县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实现财政自立;五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把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各级政支出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农村。
3、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四是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进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大其业务外延,将农发行经营网点由县市下伸到乡镇,进一步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并允许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发展基金等途径扩大农发行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尽快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按一定比例投入“三农”资金,要求各类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农村信用社债券;三是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农村的资金,返还给当地农村信用社用于放贷;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将农信社职能进一步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强化其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面的职能,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保证“三农”生产的资金需要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所需资金;五是尽快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试点为降低运转费用,可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六是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民间金融、合作金融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
5、大力拓展农民工转移空间,积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将农民工和城市产业工人同等对待;二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让农民工尽快找到工作;三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使农民工劳有所得;四要切实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让农民工享受到《劳动法》保护;五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六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真正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之中,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刻不容缓
近日,我们对××县这一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县虽在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 这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低,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县内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基础薄弱 , 农业生产条件差,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 45 岁以上 的女人和中老年人 , 并且在这些留守人员中,大多数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现出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在这种低文化水平的前提下,生产出的农产品只能是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农资价格上升快,削减了“减、免、补 ”惠农政策效果。近年来,××县虽然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保护政策来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 ,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2005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678元,比 2000年只净增 612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极大。
3、农业产业化发展慢,规模经营还未起步。近几年,××县虽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农业仍是一个脆弱的产业,种植、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是单个小农户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农民的增产增收没有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4、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少,融资难问题突出。××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一些小本种植、加工收入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1453 元,全县尚没有一个乡镇的农民收入能达到初级小康乡镇 2500 元的收入标准。另外,××县农民融资的渠道主要是农信社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形式,在这两种形式中,一是由于借贷成本高、贷款手续复杂以及农民缺少法律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信用贷款难度大;二是由于社会诚信低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因素,民间借贷利息负担沉重,大多数农民只能“望贷兴叹”,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5、金融支农乏力,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县支农的主力军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但相对于×ד 三农”经济发展而言 , 还是显得势单力薄。2005 年,信用联社在××县人行支农再贷款 1亿元的基础上发放了 24353 万元的支农贷款,这些贷款只满足了小额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未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农业、乡镇企业等“大额农贷”资金需求,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推作用不大。
6、农民务工空间小,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2005年,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亩 , 过多的人口和过少的耕地严重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县虽然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但由于县内乡镇企业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又加上用工单位的待遇问题,出现了务工人员相对过剩而用工单位却一时招收不到工人被迫停产的“两难”局面;另外,又由于城市下岗人员增多,加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一技之长,农民进城务工的困难增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又多了一重阻力。去年××县输转劳务人员 14.5 万人(次), 占全县总人口的 25.45%, 属低劳务输出县。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增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科技兴农的意识,转换办法观念,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二是允许并支持开设民办学校,鼓励民间融资办学 , 增强农村办学的活力;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防范学龄儿童失学;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养技术型人才;五是继续抓好农科教建设,倡导“绿色证书工程”。
2、积极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民走向富裕。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特别是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三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科研投入;四要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基层基本财力需求的保障力度,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和财源建设力度,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向财政困难县倾斜 , 向财政困难县财源建设产业倾斜,促制才政困难县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实现财政自立;五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把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各级政支出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农村。
3、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 , 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四是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进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大其业务外延 , 将农发行经营网点由县市下伸到乡镇,进一步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并允许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发展基金等途径扩大农发行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尽快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按一定比例投入“三农”资金,要求各类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农村信用社债券;三是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农村的资金,返还给当地农村信用社用于放贷;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将农信社职能进一步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强化其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面的职能,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保证“三农”生产的资金需要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所需资金;五是尽快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 扩大农业保险试点为降低运转费用,可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六是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 , 积极探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民间金融、合作金融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
5、大力拓展农民工转移空间,积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将农民工和城市产业工人同等对待;二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让农民工尽快找到工作;三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使农民工劳有所得;四要切实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让农民工享受到《劳动法》保护;五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六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真正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之中,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刻不容缓
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
题刻不容缓
近日,我们对××县这一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县虽在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 这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低,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县内自然资源贫乏 ,工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条件差,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 45 岁以上 的女人和中老年人 , 并且在这些留守人员中,大多数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现出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在这种低文化水平的前提下,生产出的农产品只能是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农资价格上升快,削减了“减、免、补 ”惠农政策效果。近年来,××县虽然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保护政策来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 ,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xx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678元,比 2000年只净增 612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农资价格上涨影
响极大。
3、农业产业化发展慢,规模经营还未起步。近几年,××县虽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农业仍是一个脆弱的产业,种植、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是单个小农户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农民的增产增收没有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4、农民收入渠道少,融资难问题突出。××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一些小本种植、加工收入 ,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1453 元,全县尚没有一个乡镇的农民收入能达到初级小康乡镇 2500 元的收入标准。另外,××县农民融资的渠道主要是农信社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形式,在这两种形式中,一
是由于借贷成本高、贷款手续复杂以及农民缺少法律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信用贷款难度大;二是由于社会诚信低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因素,民间借贷利息负担沉重,大多数农民只能“望贷兴叹”,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5、金融支农乏力,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县支农的主力军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但相对于×ד 三农”经济发展而言 , 还是显得势单力薄。xx 年,信用联社在××县人行支农再贷款 1亿元的基础上发放了 24353 万元的支农贷款,这些贷款只满足了小额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未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农业、乡镇企业等“大额农贷”资金需求,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推作用不大。
6、农民务工空间小,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xx年,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亩 , 过多的人口和过少的耕地严重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快速
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县虽然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但由于县内乡镇企业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又加上用工单位的待遇问题,出现了务工人员相对过剩而用工单位却一时招收不到工人被迫停产的“两难”局面;另外,又由于城市下岗人员增多,加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一技之长,农民进城务工的困难增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又多了一重阻力。去年××县输转劳务人员
万人(次), 占全县总人口的 %, 属低劳务输出县。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增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科技兴农的意识,转换办法观念,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二是允许并支持开设民办学校,鼓励民间融资办学 , 增强农村办学的活力;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防范学龄儿童失学;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
别是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养技术型人才;五是继续抓好农科教建设,倡导“绿色证书工程”。
2、积极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民走向富裕。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特别是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三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科研投入;四要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基层基本财力需求的保障力度,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和财源
建设力度,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向财政困难县倾斜 , 向财政困难县财源建设产业倾斜,促制才政困难县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实现财政自立;五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把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各级政支出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农村。
3、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 , 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四是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进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大其业务外延 , 将农发行经营点由县市下伸到乡镇,进一步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并允许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发展基金等途径扩大农发行资金渠道;二是尽快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按一定比例投入“三农”资金,要求各类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农村信用社债券;三是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农村的资金,返还给当地农村信用社用于放贷;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将农信社职能进一步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强化其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面的职能,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保证“三农”生产的资金需要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所需资金;五是尽快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 扩大农业保险试点为降低运转费用,可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六是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 , 积极探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民间金融、合作金融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
5、大力拓展农民工转移空间,积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将农民工和城市产业工人同等对待;二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让农民
工尽快找到工作;三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使农民工劳有所得;四要切实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让农民工享受到《劳动法》保护;五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六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真正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之中,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报告
主持人:王正洋(201004010126)组员: 何云龙(201004010058)
黄金贵(201004010018)
朱佳伟(201004010092)
赵延超(201004010047)
葛智斌(201004010020)
2010届土木工程专业
时间2010.11.27
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我组通过对邻近村庄农民家庭收入的调查访问及对组员家乡的收入情况的了解,发现农民的家庭收入增长缓慢,距离小康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增收难,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改善,我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关键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解决途径
一、社会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经济与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但是我国目前仍有七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七成以上。农民的发展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每年的中央第一号文件都是将重点集中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上。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现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二、农民收入现状:
1、农作物种植仍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与农民的交谈中,我得知村中以耕作收入为主农户约占一半,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的收入是很少的,而种植经济作物虽然能够得到不错的收入,但是种植经济作物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成本,而价格每年会有很大的变动,好的时候每亩收入可以过万,遇到年景差了,想
收回成本都难。而村中部分农民种植大棚蔬菜,通过提供反季节蔬菜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2、外出务工成为村民迅速致富的重要途径。
与种地为主的村民相比,外出务工的村民致富的速度和程度都略胜一筹,而且收入也相对稳定很多。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年净收入水平一般都在万元以上,部分能够达到两三万的水平,而外出务工的人员多为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现在一些中年村民也在考虑外出务工,可见外出务工在村民的心目中已经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3、农民的收入流向
我组对农民的收入流向作了一些归类,在收入中流向最多的是日常的生活开支以及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然后是养老防病的储蓄存款,再次就是子女婚嫁和建房的储蓄上,而教育支出差异很大,如果子女读大学,学费等的支出都要消耗以往的积蓄,如果子女只是读到高中为止,教育支出最多占到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通过对农民收入现状以及收入支出流向的分析,我组对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农民的增收也产生了新的见解。
三、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近几年来,全国农村发展逐渐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两大惠农政策:一是取消了农业税;二是对农业采取直补政策。这对农民增收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实质性的提高了,农民收入涉及很多方面。而同时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也受
到了这些方面的挤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农作物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对于那些以耕地为主的农户来说,出售农作物的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全年的收入水平,所以农作物的价格问题显得格外突出。而本村农民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大部分农民是等收购农作物的小贩来到村里,只能以小贩给出的低价出售自己的农作物。然而国家对农民的补贴额又有限。这两方面制约着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消费品价格在上涨,这直接增加了农民务农的成本,减小了利润空间。尽管政府利用各种手段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但目前来看,化肥、农膜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还是明显上涨了。生产资料涨价格上涨已远远超过了政府给农民的补贴额。
3、文化教育程度低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初中的占四分之一,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占不到四分之
一。可见该村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而较低的文化程度造成了农民一方面难以有效接受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收入水平。因此,文化教育程度低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4、外出务工缺乏良好的组织机制
尽管外出务工有种种的好处,可是并不是每一个想外出务工的农
民都能获得机会,现在村中外出务工的人员获得机会的方式多为经熟人介绍或者自己外出寻找,一些人也会遇到与雇主的工资纠纷问题,而政府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支持作用却很少。同时,我了解到即使找到工作的农民也因为没有技能,而只能做些体力活,靠力气吃饭,很难接触高层次的工作,这与政府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制约着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农民增收,如 :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富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缺少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
四、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的途径:
1、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价格稳定
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盼望的是能卖个好价格,可是现在因为缺乏政府的保护措施,没有统购统销的机制,使农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种植的农作物供应不多,以期获得一个好的价格,因此在此时如果能够建立一个长效的统购统销的机制将是一个不错的稳定农民收入的方法。
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要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价格上涨,避免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从而抵销农民收入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乱收费现象给予严厉处罚以杜绝损害农民的行为。
3、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搞好农业需要技术的支撑,有了一定的科技水平,才能更好地使农业结构合理化,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政府可以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时为农民更新信息资源,让农民及时地了解讯息。在劳务输出方面,组织县有关单位和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工的竞争能力;积极主动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对于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事求是的去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踏踏实实的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在真正的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实现全民的富足的同时,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增加强劲的动力。
谢辞:感谢安阳工学院邻近村庄村民,对我组本次调查的积极配合;感谢我组成员家乡居民的大力支持;感谢王夏冰老师的指导。
第五篇: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情况汇报
中咀岭乡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
情 况 汇 报
中共中咀岭乡委员会
中 咀 岭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中咀岭乡地处积石山县南部,属高寒阴湿山区。全乡总面积29.2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66个合作社。总户数2206户,人口11637人;其中少数民族1553户;少数民族人口8163人,占总人口的70.1%。
由于矿产资源匮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加之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的素质不高,当地致富的潜力十分有限,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着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对于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以来,全乡上下以“破解难题年”活动为契机,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从培育劳务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面扎实开展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活动。
一、培育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减少西部、扩大东部、开拓中东”的劳务产业工作思路和育产业、谋发展、建和谐的工作指南,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京、天津、山东、四川等地为主要输出区域,以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村青年为主要输出对象,坚持政府有组 1
织输转、干部职工示范带动、致富能人协议输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着力打造东南沿海企业、中油二建公司、大中城市的牛肉拉面、连接西藏、青海、甘肃、广东等省的虫草贩运业四辆劳务马车,四车齐跑,多轮驱动,努力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使有条件的乡、村干部和青年农民走出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接受锻炼、创业发展,成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我乡已向东南沿海企业输出165人,其中乡村干部11人;向中油二建公司、四川雅砻江水电公司输出150人;向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输出3000人。努力做大牛肉拉面,探索建立支部+协会的发展运行模式,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争取全乡从事牛肉拉面业的人数从目前的300人增加到500人。
二、发展规模养殖,带动经济增长
充分利用我乡草场资源比较丰富、群众有养殖传统和经验、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借助县畜牧发展信用平台,依托村畜牧业发展协会运行,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积极发展千家万户暖棚养殖,努力扩大饲养总量,提高养殖效益。着重在扩量提质增效上求突破,特别注重培育一批养殖大户,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近期经与县畜牧局衔接并入户调查,准备在庙岭村建立养殖示范小区1个。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增收渠道
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膜侧油菜种植,扩大地膜覆盖,增加科技含量,实现增产增效。
今年在金昌村集中完成膜侧油菜种植2500亩,在其它5个村推广种植500亩,争取明年在全乡适宜地区全面推广。
总之,培育劳务产业、发展畜牧业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已上升为拉动我乡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加大人口转移力度,努力把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同发展规模养殖、科技养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我乡农民跨越式增收的梦想,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