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有效控制研究工学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和形成机理,从设计、选材、施工、监控、加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有效控制裂缝产生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类型;机理;控制措施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1.1 地震裂缝
地震对砌体结构的影响十分大,通常造成墙体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X”形裂缝,严重的出现歪斜甚至倒塌。水平裂缝是由于墙肢较窄,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受弯、受剪的缘故。在大开间的纵墙上。窗间墙的上下端会产生的。斜裂缝一般属于主拉应力超过砌体强度所引起的剪切破坏现象,墙体开裂后出现滑移、碎落等现象,直至局部倒塌、压塌。“X”形裂缝由于建筑物墙体受地震反复作用,由斜裂缝发展而来。
1.2 温度裂缝
由于砖砌块与混凝土楼板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开裂。当砌块材料为混凝土砌块时,由于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比砖砌块少得多,更容易引起墙面开裂。裂缝形态有门窗洞边的“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粱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
1.3 收缩裂缝
干涨湿缩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组成砌体结构的各组成材料的含水率不同,受干涨湿缩影响也不协调,因此产生了各种收缩裂缝。收缩裂缝的形态有,在墙体中部出现的阶梯形裂缝,环块体周边灰缝的裂缝;在外墙的窗下墙出现竖向均匀裂缝,山墙等大墙面出现的竖向、水平向裂缝。
1.4 结构超载裂缝
随着结构使用功能的转变和砌体材料强度的降低,加之砂浆和砖这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横向变形和强度不相同。当外部荷载超过结构的极限状态而形成了受压、受拉和受剪裂缝等破坏形态。
1.5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一般情况下,地基受到上部传递的压力,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从而导致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这种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产生正弯距。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特别是由于端部地基反力梯度很大,端部的剪应力很大,墙体由于剪力形成的主拉应力破裂,裂缝呈正八字形。此外,当地基中部有回填砂、石,或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或由于荷载相差悬殊,建筑物端部沉降大干中部时,会形成负弯距。主拉应力将引起墙体的斜裂缝或倒八字裂缝。局部的沉降不均不仅可以引起斜裂缝,由于垂直沉降还可能引起砌体的水平裂缝。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
裂缝导致砌体房屋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大大降低,势必会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新建的砌体房屋必须考虑抗震防裂因素,已经产生裂缝的砌体房屋必须通过评估、加固措施进行裂缝控制,以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2.1 结构选型
合理选择砌体结构的受力体型对控制裂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地震裂缝的控制上尤为重要。砌体房屋概念应做到:房屋体型宜规整、简单;横纵墙布置要得当、刚度分布较均匀;设置必要的圈梁和钢笳混凝土构造柱或芯柱,楼梯间和大开间房屋的结构考虑抗扭因素。2.2 地震裂缝控制要点
建筑物要完全避免地震裂缝是完全做不到的。只能采取适当措施,做到小震不裂或少裂、大震不倒,建筑设计时,应根据本地区抗震等级合理进行抗震设计;施工时保证必要的构造要求和施工质量;合理设置抗震缝。
2.3 温度裂缝控制要点
温度裂缝的控制关键是设置伸缩缝。尽可能消除热胀冷缩源头,伸缩缝的设置需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同时应通过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等方式增强砌体的承载能力。对于主体结构上设置好的伸缩缝,在后期的装饰工程、设备安装等环节不能掩埋、填塞伸缩缝。
2.4 收缩裂缝控制要点
物体的干涨湿缩现象不仅与周围环境相关,而且与物体本上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含水率等密切相关。为控制好砌体结构的收缩裂缝,首先要在材料性质上把好关,材料须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控制缝宜做成隐式,与砌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
2.5 结构超载裂缝控制要点
砌体房屋的功能不能随意改变,不能在楼面上随意安放设备、施加动力荷载;不能随意改变砌体房屋的受力形式,尤其是不能破坏承重结构;对于房龄较长的砌体房屋,要适当减轻楼(屋)面荷载,以免房屋产生超载裂缝。
2.6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控制要点
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把好设计和施工质量关。具体做法为;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适当减轻结构自重;通过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等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施工时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结语
砌体结构具有抗压性能好,保温、耐火、耐久性能好。经济适用,取材和施工方便,便于管理维护等优点,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中仍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砌体结构的裂缝我们不能小视,应能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第二篇:谈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论文
谈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方法
撰写日期 2011 年 5 月
摘 要
多年来,砌体结构水平温度裂缝这一质量通病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功能。文章拟就裂缝出现的成因及防治方法作以阐述。目前,裂缝是砌体结构质量中最主要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当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温差将产生应力和变形,当应力和变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80%以上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造形超过砌体的正常使用极限时,砌体便会产生裂缝。温度裂缝一成的。由于砌体结构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较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建筑物的破坏,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例如:墙体风化腐蚀、渗漏、抹灰层脱落和耐久性能的降低等,从而导致建筑物承载能力的降低、整体刚度的减小、抗震性能的降低等。因此,研究砌体结构温度应力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温度应力实施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砌体结构,弹性模量,温度裂缝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masonry structure level temperature crack the quality problems often appear on buildings, influence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but also affects the service life and building function.The article will take the causes of cracks and control methods to expound.At present, the crack is the most main masonry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handling problems are the hardest one, when the temperature change to a larger extent, will creat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when the stress and become one.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almost 80% of the cracks are due to temperature stress the normal use of plastic over masonry limit, masonry will produce a crack.Temperature crack a success.Because of masonry structure using materials tensile strength and ability to resist deformation is a case not the direct causes the destruction of buildings, but will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buildings, such as: wall weathering corrosion, leakage, plasterer layer falls off the lower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causing buildings such a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decrease of the total stiffness reduction, such as the lower and the aseismatic property.Therefore, the study of masonry structure crack under temperature stress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temperature stress implementation is necessary.Keywords: masonry structure, elastic modulus, temperature crack
目录 引言.........................................5 2 裂缝的成因及类型.............................5 2.1 八字形裂缝...............................6 2.2 倒八字形裂缝.............................7 2.3 水平裂缝.................................7 2.4 垂直裂缝.................................7 2.5 X形裂缝.................................7 3 砌体温度裂缝的特征...........................7 3.1 从计算角度控制...........................8 3.2 规范结构控制.............................8 3.3 构造控制.................................8 4 温度裂缝控制措施.............................9 5 温度裂缝的治理措施..........................10 6 设计过程中对砌体裂缝的主动控制..............10 7 砌体裂缝的加固处理..........................10 8 结束语......................................11 主要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引言
砌体结构是指由块体和砂浆砌筑面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特点是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但砌体结构裂缝有一定原因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和变形的分析,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裂缝对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危害
2、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3、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4、防止或减轻房屋其它有关部位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
二、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设计时考虑周全,尽量排除动力源;
2、施工图审查时,认真加仔细,对设计中不足提出补救措施;
3、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和施工图要求施工;
4、质量监督时严格按照国家验收规范和图纸把好材料和技术关,对施工中不符合要求的严令整改;
5、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如场地土及地震设防烈度、基础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总而言之,只要认真对待,墙体裂缝是可以预防的。裂缝的成因及类型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而引起的裂缝)。在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中,砌体裂缝绝大部分是由于变形引起的,温度变化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由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而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是因此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二者产生变形差异。此外,由于建筑物中的构件大多属于超静定杆件,具有多个约束,对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将予以限制,从而会在构件内产生温度应力。对墙体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异势必在砌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这些力超过一定限度时,砌体就产生错位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由于温度应力和变形而产生的裂缝具有“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阳面重阴面轻”的特点与规律,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可具体分为如下5种
2.1八字形裂缝
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此种裂缝属正八字形的热胀裂缝,随温度升降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使屋面保温层的热阻减少甚至失败,致使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当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的,屋面板的推力就传给墙体,并因墙体温度附加应力在房屋两端较大,当砌筑吵浆强度较低时,则易发生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当超过砌体抗拉极限时,墙体即出现八字形开裂。
(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当温度升高时,屋面板伸长比相应砖墙伸长大,使顶层墙体因屋面板的推力作用受拉和受剪。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大体是:房屋平面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墙体的两端部位大多出现“八”字形裂缝,屋面保温隔热层的质量越差,屋面板和墙体的相对位移越大,裂缝越明显。
(2)窗台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而且室内空间比较宽敞高大的房屋,顶层外墙常在窗台部位出现水平裂缝,窗口出现对角斜裂缝。当温度升高后屋面板伸长对墙产生水平推力,使窗台部位的墙体内侧向外扩展,外墙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弯曲而导致开裂。
(3)屋面板下面的外墙水平裂缝和外墙阳角的包角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屋面板底部,顶层QL底部墙体,门过梁上部墙体,裂缝有时贯通墙厚。当升温时,屋面板对顶层QL及墙体产生推力,降温时,屋面板对墙体产生拉力,墙体抗拉强度不能抵抗水平剪力而导致墙体开裂。
(4)女儿墙裂缝。不少房屋女儿墙建成后发生侧向弯曲,女儿墙的根部和平屋顶面交接处墙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造成女儿墙开裂,房屋的短边裂缝比长边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钢筋砼屋盖和屋面的水泥砂浆面层,在气温升高后的伸长比砖墙大,砖墙相对阻止屋盖结构和水泥砂浆面层伸长,因此屋盖结构和砂浆面层对墙体产生推力导致女儿墙开裂。温差越大房屋越长,面层砂浆越密越厚,这种推力越大,墙体开裂越严重。
通常情况下,温度裂缝危害并不大,但对房屋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外观影响较大,给住户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特别是对商品房销售影响较大,如遇到地震或水平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导致房屋破坏。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裂缝产生。2.2倒八字形裂缝
属冷缩裂缝,主要出现在纵横墙两端的窗洞口处,尤以顶层两端窗洞口处最严重。由于墙体冷缩附加应力在墙体两端较大,当房屋收缩变形大于墙体时,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相对集中而导致形成倒八字形裂缝,使墙体开裂。
2.3水平裂缝
多见于顶层横墙、纵墙、“女儿墙”及山墙处。当屋面保温隔热较差,屋面板受热膨胀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由于墙体在端部收缩要大于中部且砌体抗剪能力较低,使纵横墙与屋盖的接触面上产生水平裂缝。
2.4垂直裂缝
主要出现在窗台墙处、过梁端部及楼层错层外。此种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变化,墙体受到楼板的拉力作用,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拉裂,或因冷缩变形,在与墙漆之间变形差异最大的钢筋混凝土上梁端和楼板错层外,引起墙体重直开裂。
2.5 X形裂缝
多数沿砌体灰缝开裂,主要受房屋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形成,而底层墙体产生的X形裂缝则是由于基础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砌体温度裂缝的特征
(1)根据砌体材料的特征和砌体结构的特点,墙体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在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地加以控制。
(2)温度裂缝大多分布在顶层,一般楼层分布不多,出现的方式有:墙体水平缝、墙体斜缝和窗角缝。
(3)温度裂缝的发展特征。大多数工程在主体竣工时即已出现温度裂缝,但由于未作粉刷与装修,一般不易被发现,大多数在工程竣工2~6个月内被发现,特别是经过夏、冬较大温差之后,但一个冬夏后又逐渐稳定。
(4)温度裂缝对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的影响。一般不影响安全,但裂缝引起的建筑物渗漏,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结构承载能力下降,缩短结构的合理使用年限,使其耐久性降低。3.1从计算角度控制
由于砌体裂缝主要是由间接作用引起的,而温度变化与材料胀缩系数不同等间接作用引起的砌体附加应力的定量计算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间接作用可能引起的附加应力给予充分考虑和计算,并对砌体强度进行分析计算,以减少在通常温差下变形裂缝的产生。
3.2规范结构控制
为控制裂缝的产生,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设计中,结构的平面形状应力求规则对称,如平面形状不规则,应尽量采用“伸缩缝”将其分成若干独立规则单无,“以放为主,抗放兼施”,以避免由于墙体温度变化产生竖向开裂。对伸缩缝的设置,设计规范的规定一般较灵活,没有严格和明确规定,设计方法均由设计人员自行处理。根据多年实际经验,只要按规范每隔一定距离留一条“伸缩缝”,按“留缝就不裂”的简单方法,在一般情况即可得到基本控制。在建筑物的竖向设计时,应力求按竖向规范规则,尽可能不出现错层,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水平裂缝。
3.3 构造控制
(1)加强设置钢筋砼圈梁,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在建筑顶层每个开间、在错层处及屋面不等高处必须设置圈梁;顶层外圈应设计为暗圈梁,不应外漏,这样可使外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或大气影响;无论“女儿墙”高低,均要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并与“构造柱”连为整体,以抵抗裂缝的产生。
(2)除据规范要求设备“构造柱”外,在“L、I、L”平面形状中的纵横墙交拉臼必须设备“构造柱”,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可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扩展。
(3)提高屋面板的整体性。屋面板最好采用现浇板,或在预制屋面板上增加现浇层;在预制屋面板与外纵墙间设备现浇板带,预制屋面板间设备现浇板缝梁,使屋面成整体式装配。
(4)在房屋顶层端部1-2开间范围内的墙体采用配筋砌体,即每隔8皮砖在水平灰缝内加配2φ6钢筋,并在1-2开间范围内拉通,与“构造柱”钢筋结合。顶层用砖不应低于MU7.5,砌筑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S,以提高墙体抗裂力。
(5)屋面“挑檐”为外露结构,在一天内的温度变化较大,不仅本身容易开裂,而且对墙体开裂也有一定的影响,故应适当增加“挑檐”纵向配筋并增设“变形缝”或“后浇带”,以减少收缩。“后浇带”的做法是在其纵向受力较小的中间适当部位,预留300mm宽的“后浇带”,用钢筋贯通,在施工40-60天后再二次浇筑,以起到先放后抗的控制作用。
(6)重视屋面保温。选择屋面保温层时,适当加厚或选用保温隔热性能好良好的材料。对屋面保温层必须按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热工计算,进一步提高屋面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保温不好是屋面板产生温度应力的直接原因,严重时会导致顶层墙体开裂或屋面漏水。保温层应做至“挑檐”或檐沟处,以防止混凝土结构外漏,有条件者必须增设、架空隔热层。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防、抗、防”的设计理念以防止结构裂缝,有的体现在现行的各种规范之中。如《砌体规范)GB5003—2001的抗裂措施主要有二条:一是第6.3.1条,即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二是第6.3.2条,即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檩屋盖或瓦材屋盖;增加构造措施等方法。《砌体规范》的其他抗裂措施,如在相关墙体及部位增加钢筋,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不仅针对干缩小、块体小的粘土砖砌体结构的,而且对干缩大、块体尺寸比粘土砖大得多的混凝土砌块和硅酸盐砌体房屋,也是适用的。
但这些措施未考虑我国辐员广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温度、湿度的巨大差异和相同措施的适应性。对于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在较长的墙上设置控制缝(变形缝),这种控制缝和我国的双墙伸缩缝不同,而是在单墙上设置的缝。该缝的构造既能允许建筑物墙体的伸缩变形,又能通风隔声和防风雨,当需要承受平面外水平力时,可通过设置附加钢筋达到。这种控制缝的间距要比我国规范的伸缩缝区段小得多,如英国规范对粘土砖为l0~15m,对混凝土砌块及硅酸盐砖一般不应大于6m;美国混凝土协会(AC1)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l2~18m,配筋砌体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二是在砌体中根据材料的干缩性能,配置一定数量的抗裂钢筋,其配筋率各国不尽相同,从0.03%~0.2%,或将砌体设计成配筋砌体,如美国配筋砌体的最小含钢率为0.7%,该配筋率既可抗裂,又能保证砌体具有一定的延性。
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墙体温度裂缝,并提出如下建议:
(1)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第6.3.1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顶层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宜控制在l0~15m.(2)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以减少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达到减少屋盖温度变形总量,减轻板(梁)、墙交接面变形裂缝灾害的目的。目前较多的做法是将屋面由平顶改成坡顶,并从建筑功能考虑,充分利用坡顶层,提高使用率,减少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成本。
(3)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组砌按规范接槎,砌筑砂浆必须饱满,加强墙体的整体性。顶层砌体及女儿墙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4)顶层砌体门、窗洞口加小构造柱、小圈梁,与建筑物构造柱、圈梁连接为整体,以改善应力集中现象,以强度、变形性能优于砌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抵抗温度应力,减轻顶层端部门窗洞口开裂现象。温度裂缝的治理措施
(1)对温度裂缝,不要忙于及早治理,等观察一个热胀冷缩周期,裂缝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时再采取治理措施。鉴定裂缝是否稳定方法:可在裂缝内嵌抹水泥浆或玻璃纸。形态完整无损,说明裂缝已基于稳定,不再有较大发展可能性。
(2)当细小裂缝不影响使用时可不修补,当裂缝造成墙面渗水,可采用嵌补密封胶或水泥浆处理。
(3)对于裂缝较多且穿墙,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给用户造成不安全感时。可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Ф6@200或Ф6@500钢筋网片,两侧网片用铁丝固定后,用水泥砂浆外部抹面处理。设计过程中对砌体裂缝的主动控制
砌体结构裂缝一旦产生,就会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裂缝还会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对裂缝进行“加固补强”困难较大,因此防止、控制砌体结构产生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地震区更为重要,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砌体裂缝的加固处理
(1)当屋面保温层未达到热工要求和节能标准时,应重做屋面保温层,使裂缝稳定,因为对温度裂缝仅做一般性的回固补强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减少温度应力入手。保温层使用的绝热材料要满足表观密度、粒经、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等各顶技术指标的要求,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力求达到设计的保温效果。
(2)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应先加固地基,等沉降量达到稳定标准(平均日沉量0.02-0.03以内)后,再加固墙体。
(3)对外纵墙、横墙、内纵墙的裂缝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法,剔灰缝深12cm,必胀锚栓@500,呈梅花型分布。挂钢筋网,M10水泥砂浆40mL厚,3道成活,施工完后,要注意喷水养护预防空鼓。
(4)对于轻微裂缝可用水泥砂浆加107胶嵌补即可。结束语
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遍向高层、大型化发展的形势下,制定一项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迫在眉捷。控制裂缝,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缝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被评为真正的优质工程。砌体结构中墙体的温度裂缝是建筑工程质量中的多发病,虽然通常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影响建筑的美观、结构的耐久性。并且容易诱发商品房的纠纷。只要我们在设计和施工中重视这一现象,温度裂缝是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1]黄立山.《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 安徽建筑,2003.[2]许淑芳.《砌体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刘立新.《砌体结构》.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4]王铁擎。建筑枷的裂缝控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谢征勋。混结构温度应力实用计算方法,建筑结构,1987.2.[6]林涛,曹麻茹建筑物的裂缝问题探讨[J];基建优化2004年 [7]朱国忠砌体结构温度裂缝机理与抗裂概念设计[D];河南大学2005年 [8]陈惠华砌体结构的温度裂缝特点、原因和防治方法[J]建筑结构1995年
致
谢
转眼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总结大学的生活,感觉获益还是颇多的,在这里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是他们让我这大学三年从知识到人格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
感谢交通学院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指导,我的辅导员尚霞、我三年来各科的指导老师们,他们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教导都让我很敬佩。本文是在刘淑敏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和严格是有名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我很庆幸有刘老师的指导,非常感谢她。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要感谢的人太多,要说得话也太多,尽管文字很无力,但我还是想用无力的语言表达我想说的话,故借写论文致谢信之机向各位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第三篇: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第一章 前言
砌体结构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裂缝程度轻重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屋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裂缝宽度的控制标准问题:(1)墙体裂缝允许宽度的含义包括:①裂缝对砌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影响很小;②人的感观的可接受程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通常在美学上难以接受,砌体结构也不例外。尽管砌体结构的安全的裂缝宽度可以更大些,但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砌体房屋的裂缝,不论是否为0.3mm,只要可见,已成为住户判别“房屋安全”的直观标准。根据资料了解,目前只有德国对砌体结构的裂缝宽度有明文规定:对外墙或条件恶劣的墙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其它部位裂缝宽度不大于0.3mm。其它发达国家对裂缝控制的要求较高,但未对砌体裂缝宽度规定标准。因此,如何面对砌体结构的裂缝,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和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鉴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按目前条件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提供的措施,尚难完全避免墙体开裂,而是使裂缝的程度减轻或无明显裂缝,因此规范中采用了“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的用语。
裂缝的成因,依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在各种直接荷载作用下,墙体产生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而砌体因温度、收缩、变形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变形裂缝占砌体房屋裂缝中的80% 以上,其中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更为突出和引人关注。相对于受力裂缝,变形裂缝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复杂得多,本文主要分析砌体结构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引起的变形裂缝。
第2章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软土、填土、冲沟、古河道、暗渠、沉陷区以及各种不均匀地基上建造结构物,或者地基虽然比较均匀,但是荷载差别过大或结构物刚度差别悬殊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均能引起裂缝。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主要分为剪切裂缝和弯曲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常见的有正八字裂缝和斜向裂缝。沉降裂缝多出现在房屋中下部且发生于房屋中下部的裂缝较上部宽度大。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的产生机理
(1)墙体中下部区域的斜向裂缝
一般情况下,地基受到上部结构传递的压力,引起地基的沉降变形呈凹形,常称为“盆形沉降曲面”,这是由于中部压力相互影响高于边缘处相互影响,以及边缘处非受荷载区地基对受荷载区下沉有剪切阻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地基反力在边缘区较高。这种沉降使建筑物形成中部沉降大、端部沉降小的弯曲,产生正弯距。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端部地基反力梯度加大,墙体内剪应力加大,形成主拉应力引起墙体开裂,裂缝呈正八字形。由于墙体中上部受压并形成“拱”作用,墙体裂缝越靠近地基和门窗洞口越严重,中下部开裂区的墙体因有自重下坠作用,易造成垂直方向拉应力,可形成水平裂缝。
(2)墙体端部区域斜向裂缝
当地基中部有回填砂、石,或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或由于荷载相差悬殊,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矩。主拉应力将引起墙体端部出现倒八字裂缝。局部的沉降不均不仅可以引起斜裂缝,还可能引起砌体的水平裂缝。
2.3 影响地基沉降裂缝的因素
地基、基础、建筑物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其内力和变形形态与土的性质、建筑物与地基的刚度、基础与建筑物的尺寸、形状、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徐变等有关。(1)建筑物与地基的相对刚度
首先,建筑物的长度和宽度越小,基础的抗弯刚度越大,建筑物与地基的相对刚度就越大。这时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反力向两端集中,则中部弯矩较大,这就需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结构物最大弯矩的要求;其次,在较差的地基上,地基的变形模量较高,而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小,结构物的几何尺寸较长,则柔性指数相应增大。这时基础结构接近于柔性板,此时地基的沉降与荷载的分布有关。地基承受荷载大的地方沉降和变形较大,基础承受的弯矩较小。(2)徐变
建筑物的下沉、水平位移、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除了绝对值外,变形速率是一个重要因素。只要变形是缓慢的,则多数建筑物能经受较大的变形而不破坏,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材料一般都具有徐变特性,在变形过程中,其内应力会随着变形速度的下降而降低。
(3)建物的形状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如“I”、“I'’,、“L’’、“E”字形等在纵横单元交叉处基础密集,地基附加应力重叠,使地基沉降量增大。同时,此类建筑物整体性差,刚度不对称,在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容易发生墙体开裂。
第3章 砌体房屋的温度变形裂缝
3.1 温度裂缝的主要形态
最常见的温度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的顶层两端墙体和山墙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山墙上部的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等,其中顶层两端纵墙墙体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最为普遍。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温度裂缝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严重,顶层严重,阳面严重。
3.2 温度裂缝产生机理
对于砖砌体结构,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5×10-6,是混凝土的一半。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屋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混凝土砌块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屋盖相同。在夏季阳光照射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屋面最高温度可达40℃-50℃,而顶层外墙平均最高温度约为30℃-35℃。屋面和顶层外墙存在10℃-15℃的温差,两者的温差可能引起墙体开裂。另外,从材料上看,相同砂浆强度等级下混凝土砌块的抗拉、抗剪强度比砖砌体小了很多,沿齿缝截面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30%-35%,沿通缝弯拉强度仅为砖砌体的45%-50%,抗剪强度仅为砖砌体的50%-55%。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砌块抵抗拉力和剪力的能力要比砖砌体小很多,所以更容易开裂。对于顶层墙体,墙体的压应力较小,墙体的剪应力近似等于主拉应力。而墙体的剪应力与温差、水平阻力系数以及建筑物长度有关,墙体剪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因此,采取隔热措施
以减少温差,可达到减小主拉应力的目的。墙体剪应力与水平阻力系数成正比,如水平阻力系数降低30%,则剪应力降低16%。因此,可通过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来减少顶板与墙体的约束作用。
第4章 预防措施
4.1 防止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砌体结构开裂措施
为了防止或减轻混凝土屋盖和墙体间的温差变形和墙体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的开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砌体房屋墙体材料和建筑物类型、屋盖或楼盖类别选用合适的伸缩缝区段。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2)屋面应设置有效的保温层或隔热层;
(3)屋面保温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 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4)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瓦材屋盖;(5)当现浇混凝土挑檐或坡屋顶的长度大于l2m时,宜沿纵向设置分隔缝或沿坡顶脊部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用防水弹性材料嵌填;
(6)在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间设置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对较长的纵墙可只在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1/4墙长范围内设置;
(7)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适当配置水平钢筋;
(8)顶层挑梁与圈梁拉通。当不能拉通时,在挑梁末端下墙体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小于2F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F6钢筋,其从挑梁末端伸人两边墙体不小于1000mm;
(9)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F6钢筋,并应伸人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O0mm;
(10)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顶层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11)女儿墙应设构造柱,其间距不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浇在一起。
4.2 防止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措施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2)面积较大的墙体采用在墙体内增设构造梁柱的构造措施;(3)严格控制以胶凝材料为原料的砌块的龄期,不足28d的不应进人施工现场;
(4)正确掌握各种砌块使用时的含水率。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分别控制为5%-8%和15%、20%以内。砌体在生产储存期、运输、现场堆放等均要防止被水浸湿,雨季还应做好对砌块和砌体的遮盖。施工时,一般提前I~2d洒水稍作湿润。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
4.3 防止由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措施
(1)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
(2)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
(3)减轻结构自重;
(4)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等;
(5)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
第5章 抗裂措施效果评价
上述所述的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在基本原理上分别基于防裂概念的“防”、“放”、“抗”的原则。
(1)“防”,即适当的屋面构造处理,减少屋盖与墙体的温差,减少屋盖与墙体的变形,效果最佳,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a.保证屋面保温层的性能,采用低含水或憎水保温材料,防止屋面渗漏,南方则加设屋面隔热及通风层。
b.外表浅色处理,外墙、屋盖刷白色,可使其内表面降温,隔热指标可显著提高。
c.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上墙含水率。
(2)“放”,即采用适当措施,允许屋面或墙体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收缩,如屋面设置伸缩缝、滑动层、墙体控制缝等,都能有效降低温度或干缩变形应力。
(3)“抗”,即通过构造措施,如设置圈梁、构造柱、提高砌体强度,加强砌体的整体性和抗裂能力,以减少墙体变形,减少裂缝。是砌体房屋普遍采取的抗裂构造措施。这些措施效果如何,以及用何种方法对已开裂的墙体的修补最有效,下面是我国最近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
① 提高砌体材料强度等级,不是最有效的防裂措施。② 构造柱加圈梁加强整体性,提高抗裂能力。
③ 关键部位和易裂部位,或已开裂部位采取下列措施有显著效果:
a.玻璃纤维砂浆能提高墙体的抗裂能力2倍。
b.玻璃丝网格布砂浆加芯柱可使墙片的抗裂能力提高3倍。c.玻璃丝网格布砂浆抹面的砌块墙的初始荷载可提高1倍。d.使用高弹性涂料也能有效的保护已开裂的墙体不受外界侵
蚀。
e.使用石灰砂浆替代水泥混合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因水泥上强度后易开裂,采用石灰砂浆可避免,从而防止墙面的开裂。
第6章 裂缝的处理
对于砌体裂缝的处理,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对受力裂缝都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非受力产生的纵横墙连接处通长竖向裂缝、最大宽度大于5mm的墙身裂缝和宽度大于1.5mm的砖柱裂缝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正常使用性方面考虑,对宽度大于1.5mm的墙身裂缝及出现裂缝的砖柱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要求,对有沿受力方向缝宽大于2mm或有缝长超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的砌体结构墙柱、因偏心受压产生缝宽大于0.5mm水平裂缝砌体结构墙柱、因局部受压产生的缝宽大于1mm或产生多条竖向裂缝墙体确定为危险点,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些都为受力裂缝,而对于非受力裂缝在砌体结构构件中并未列入。砌体裂缝是房屋结构缺陷的最直接反映,部分应采取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常用的砌体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加固方法有扶壁柱法和钢筋网水泥砂浆法,砖柱有截面增大法和外包角钢法。
6.1 扶壁柱法加固砌体
扶壁柱法分砖扶壁柱法和混凝土扶壁柱法两种。砖扶壁柱法增设的扶壁柱与原砌体的连接可采用插筋法或挖镶法实现,以保证两者共同工作。扶壁柱的间距及数量,由计算确定。
(1)对于砖扶壁柱法,考虑到后砌扶壁柱存在着应力滞后,计算加固砖墙承载力时,应对后砌扶壁柱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0.9予以降低,如下式:
式中:N—荷载设j汁值产生的轴向力;
j-高厚比和轴向力偏心距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OO1)规定取用;
f,f1— 原砖墙和新砌砖扶壁柱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A1— 原砖墙和新砌砖扶壁柱的截面面积;
(2)对于混凝土扶壁柱法,考虑到新浇筑混凝土扶壁柱与原砌体的受力状态有关,并存在着应力滞后,计算加固砖墙承载力时,应对新浇筑混凝土扶壁柱的承载力乘以强度折减系数,轴心受压组合砖砌体承载能力计算如下式:
式中:N—荷载设计值产生的轴向力;
jcon—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OO1)规定取用;
f-原砖墙抗压强度设计值; A—原砖墙的截面面积;
a—新浇筑混凝土扶壁柱的材料强度折减系数,若加固时原砌体完好取0.95,若原砌体有荷载裂缝或破损现象取0.9;
fc—扶壁柱新浇筑混凝土面层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
值;
Ac—新浇筑混凝土扶壁柱面层的截面面积;
hs—受压钢筋的强度系数,厚度60mm以内时取0.9,厚度大于60mm时取1.0;
fy,As—扶壁柱内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和截面面积。
6.2 钢筋网水泥砂浆法加固砌体
钢筋水泥砂浆法加固砌体是指把需加固的砌体两面敷设钢筋网片后粉刷砂浆、喷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的加固方法。本方法可较大提高砌体的承载力、抗侧移刚度及砌体的延性,其承载能力计算同轴心受压组合砖砌体。
6.3 裂缝的修补
对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可不进行加固处理的裂缝,只需进行裂缝的修补。在裂缝修补前,应先明确裂缝原因和观察裂缝
是否稳定,对非受力且已稳定的裂缝可选用以下修补方法。(1)填缝修补
填缝修补法有水泥砂浆和配筋水泥砂浆填缝两种。水泥砂浆修补是采用1:3水泥砂浆或掺有107胶的聚合水泥砂浆填入砖缝内的修补方法;配筋水泥砂浆填缝是指砌体每隔4 5皮砖在砖缝内嵌入细钢筋再用水泥砂浆修补的方法。填缝修补通常用于墙体外观维修和裂缝较浅的砌体。(2)灌浆修补
灌浆修补是一种用压力设备把水泥浆液压入砌体裂缝内使裂缝粘合起来的修补方法。由于水泥浆液对墙体的粘结能力非常强,用该方法可使砌体恢复如初。浆液分纯水泥浆液和混合水泥浆液两种,纯水泥浆液是水灰比为O.7-1.0的水泥浆;掺入适量悬浮剂即制成混合水泥浆液,悬浮剂一般采用聚乙烯醇、水玻璃或107胶。灌浆设备由空气压力机、压浆罐、输浆管、和灌浆嘴等组成,其原理是利用空气压力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迫使压浆罐内浆液进入墙体裂缝内。(3)无纺布粘贴修补
无纺布粘贴修补是采用无纺布粘贴于裂缝处进行表层的缝隙修补方法。由于普通水泥墙面易受温度、地基沉降等的影响开裂,在一般家装工程中采用含胶的腻子打底,在易开裂出粘贴无纺布的方法进行处理收到很好的效果,基本解决了表层开裂处理。
第7章 结论
砌体裂缝经过处理,仍能完成结构应具有的功能,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影响砌体结构裂缝的因素较多,有些裂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昆合裂缝。设计时可通过构造措施来防止和减轻砌体结构裂缝的危害。
致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特别得到了指导老师王可龙教授的指导和点评,在此向王教授表示感谢。同时也在此感谢石大在线的各位老师在论文具体要求及开题过程给予的帮助。同时感谢一起学习的各位同学在学习过程的帮助,使得大家都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GBS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3](JGJ125—99).危险房屋鉴定标准[S].
[4] 唐岱新,龚绍熙,周炳章.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四篇: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一、内容摘要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及索赔。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遍应用,伴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建筑楼面出现裂缝的机率在增加,日益受到社会人士关注;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问题。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本文以监理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等方面,阐述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本章将就混凝土结构中常见裂缝进行分类,并对结构中占主要部分的裂缝进行成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
裂缝的形成有外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差异、材料的收缩(主要为的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等原因造成。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有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问题,主要反映如下: 1.1设计原因引起的裂缝
楼板刚度不足: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楼板高跨比仅为L/33.6-L/35,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2)楼板构造配筋设计不周: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3)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水电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
4)从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剪力墙刚度大,约束了剪力墙间梁板的水平向自由变形,而梁刚度又较板刚度大,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这块板开裂。
5)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设计未明确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只提出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范围,施工时按设计提供掺量进行配比施工,使混凝土的实际限制膨胀率不能达到最佳限制膨胀率。
1.2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管位置过高或过低;位置过高时,极易在板面出现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也易在维修裂缝或室内装修时损坏管线;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更易因管线集中而产生裂缝。
空载养护期不足:从楼面混凝土浇完、收光至施工材料堆放,平均空载养护期仅为一天半,人为因素过早地震动、荷载造成楼板幼龄混凝土内部受损开裂。且施工中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等周转材料因受剪力墙钢筋影响多堆放在预埋管线部位。1.3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
楼板商品混凝土强度为C40(8层以下)C35(8—18层)C30(18层以上),其收缩变形值为同标号普通混凝土的1.2--1.3倍,且商品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过大(200Kg),其中部分水在振捣时被游离出来,部分水与水泥结合成凝胶,相当大一部分为自由水仍留在混凝土孔隙中,成为混凝土干缩的隐患。楼板拆模后,板面和板底长期裸露在大气中,后期施工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养护期过后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正是这种环境效应(受温度、湿度、风力影响使水泥石毛细孔、凝胶孔内的自由水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和尺寸效应(楼板裸露面积大,厚度薄)的共同影响,使楼板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的干缩、温度收缩、收缩是要因,而由于施工管线预埋欠合理、楼板刚度不足、材料等多重原因综合,使本工程楼板沿预埋管线处出现大量裂缝。
2、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由于裂缝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并在设计、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
2.1设计措施
1)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2)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3)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从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普遍的是房屋四周、阳台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这在现浇板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沉降等作用所引起,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越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强度,对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足,构造配筋量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首先开裂,产生45°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情况下会产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根据上述原因分析,设计单位应在房屋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全长配置,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房屋长度大于50m时,在楼中部位设置后浇带加强措施。2.2施工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2)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3)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4)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5)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6)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C5。
7)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8)根据具体工程特点,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9)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掺入粉煤灰,掺量15%~50%。2.3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45°斜角裂缝为主外,还有较常见的两种: 1)预埋线管及线管集中处;
2)施工中周转材料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施工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楼板面裂缝:
2.1)重点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是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1.5m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证,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中放2块。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变形、弯曲;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多,行走十分频繁,钢筋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马凳间距设置过大,甚至不设。根据施工实践,楼面上上层钢筋必须设置马凳,其横向间跨不应大于700㎜,(即每㎡不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8一类细小钢筋,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0㎜以内(即每㎡不少于3只),同时采取下列措施:2.1.1)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
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应及时布置,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2.1.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简易通道(或铺设跳板),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2.1.3)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作业人员充分重视钢筋的成品保护,行走时,应自觉沿马凳支撑点通行,减少对钢筋的踩踏; 2.1.4)安排足够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对踩踏变形的钢筋进行修整,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部位及负弯矩受力最大区域(四周阳角处、预埋管线位置、大跨度房间等)应重点检查和修整;
2.1.5)混凝土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尽量减少上层钢筋受到踩踏变形。2.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特别是在楼梯处是线管集中处,容易导致现浇板裂缝。当预埋线管管径较大,房间开间大,且线管有重叠时,很容易引起板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集中处钢筋须进行加强处理。应增设抗裂短钢筋,间距≤100㎜。
2.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目前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在7天左右,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忙着钢筋、钢管、模板、砖块等材料的吊运施工,这样,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板面受材料的吊卸冲击荷载引起不规则的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形成永久性裂缝。因此对这类裂缝应做好如下措施:
2.3.1)主体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得到有效养护;
2.3.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的24h后,可进行一些定位放线、弹性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装大宗材料,小宗材料应分散堆放,避免冲击荷载和集中荷载。混凝土终凝后可先分批安排少量钢筋进行绑扎,做到轻卸、轻放,第三天可开始吊装钢管、模板、砖块等材料,也应当避免集中堆放。2.4)、混凝土的养护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养护可避免表面脱水减少混凝土初期收缩裂缝的生。施工中必须坚持草包或麻袋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此说寒冷地区的混凝土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为重要。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重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已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蚀,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
强度和抗裂能力。混凝土的保温效果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重视。
3、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技术
采取了上述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裂缝
发生后,应在楼面施工和天棚粉刷前,预先做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一些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进行加强;楼板底则粉刷层较薄或无粉刷层,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容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而引起投诉,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三、结论与展望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按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来,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并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的安全,使混凝土稳定的工。
第五篇: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方法(论文)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纹的防止对策
设计院:杨 杰
提要 本文根据混凝土的特性,从模板的制作安装、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等几方面制定预防对策。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纹 预防对策
为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中心区十二村三期住宅工程,由原一二期预制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楼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除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好以外,也有其很难克服的缺点,也就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纹,真对此问题,我根据以往经验,并详细研究了混凝土的特性,从模板的制作安装、混凝土的振捣及养护等几方面制定了防预防对策。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纹原因和防止措施:钢筋混凝土工程在整个工程中占主要地位,目前采用普遍,这项工程项目施工得好,能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户的安全使用功能。钢筋混凝土梁板施工中产生裂纹、裂缝,将导致渗透、漏水。裂纹的原因、形式有其不同,如能找出其原因,并能加以研究、解决、防止,这是工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钢筋混凝板的裂纹分为有规则和无规则2种,有规则的裂纹多数发生在梁边、墙边,无规则的发生在板中。这些问题多数是施工上造成的。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纹一般是不会造成楼房倒塌的。但是裂纹发生在卫生间或屋面板时,在下雨或久雨时出现的渗透、漏水给天棚、墙面造成黄斑、抹灰脱落,室内的整洁、美观受到破坏,给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威胁。楼板裂纹的原因与木制作工程的制安、混凝土的施工、保护以及水的养护等一系列的施工有关系。
1、木制作安装 1.1 木支撑作用:有的地方由于木料来源缺乏,购来的支撑太小(梢径<60mm)不能承担梁板混凝土的重力;有的因使用急需,木头不干就用,这样的生木有较大的软性;撑距偏大;有的弯曲过大或腐蚀。在施工混凝土时,由于人工操作,斗车来往,梁板下支撑产生上下弹动性较大,捣固的混凝土受到振动影响,由于支撑受力不足产生弯曲,梁板也随着下沉,梁边出现直纹,板边出现乱纹,这些现象均是支撑选取不当的缘故。
1.2 施工支撑用料:施工中由于注意不够,在选用木支撑时,未能根据现有梁的大小进行选用,支撑太小,在一排支撑中有连续几根都是小支撑或整排都是新支撑,造成在混凝土的重压下支撑弯曲,梁或板随之下沉,在梁边产生裂纹。
1.3 横担木选用、排施:横担木一般选用6*8cm方木在梁之间的排放,不能为节省材料选用4*6cm的规格。排放的间距不能过大,大于60cm时,模板受压强度就不够,每平方米板面混凝土、人及振动机械有300kg 以上,由于横担木小、支撑间距大、板跨大、板面承受压力不够,使板面混凝土产生一些无规则的裂纹。
1.4 垫板:有的工程在支撑下选用20~30cm、厚2.5cm的垫板,这样的垫板在楼上可用,在地面是不行的,因地面有些是回填土,软硬不均,一根支撑承受混凝土的压力,重的要1t以上,光靠这一小块板来承受压力是不够的,这样使梁板下沉不均,在梁边、板面产生一些裂纹,所以地基处理夯实,还有支撑下的基础,往往被忽视,为了操作方便,先用干土松填。在捣固混凝土时浇水,水流往支撑基础,产生了严重的下沉。在混凝土捣灌时,可能发生工程事故或紧急暂停,或是扒掉混凝土从基底加固重新安装支撑。这就造成人力、材料的损失,耽误了时间,轻的使梁板下沉,造成混凝土的裂纹、梁的断裂。因此支撑基础一定要夯实,最好硬化,垫板要用50厚的最好。
1.5.楼板的装钉:由于技工的手工不一,注意不到或者经验不够,在钉模板时都是密钉的,其实不然,要看板本身的含水情况:如果板很潮湿,已经膨胀到最宽的尺寸;另一种是生木新加工的板,这两种情况可以密钉模板。有的模板是干的、板宽缩小到最窄尺寸、吸水后要膨胀的,装钉时应留0.5~1.0cm的板缝,因为板宽一般是10~20cm ,5% 的胀宽是有的。模板浇水后刚好由于膨胀使板缝吻合。如果干板密钉,在浇水后将产生拱板或在混凝土施工后,由于板向上的拱力过大,迫使混凝土板产生裂纹,这种是直线短纹。
2.混凝土的施工
这里所说的仅仅是与混凝土板裂纹有关的一些情况 2.1 混凝土的板面运输:混凝土搅拌后由人工或机械运输,常用的是在楼板上用翻斗车运输。在施工中,往往只顾用力、快步跑、猛力翻倒,而不顾楼板会产生过大振动有什么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斗车猛力翻倒时,使梁板产生过大振动,使梁板下的支撑产生下沉,使已捣固好的混凝土初凝受到不良的影响。同时会压沉绑扎好的负压筋,拆散负筋,破坏钢筋的结构。其二,车道的行走是固定铺板位置的线路,在不断地来回行走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大,使板的支撑下产生一定下沉或梁板下支撑的松动,在这种情况下,已捣固好的梁板边或板面已经产生裂纹,轻的在施工后才发现有裂纹,在车道的位置也有一些不规则裂纹,所以混凝土的捣固:混凝土的捣固顺序从柱、梁到板、板梁,从远到近,施工前先铺搭人行、车辆道,可以利用5*16cm,长4m的架板,板下用木板垫起,不得压钢筋。
2.2 施工缝的合接:在一层楼板施工中,因上、下午间隔,今天到明天的间隔,在停歇的时间留下了施工缝。施工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由于停电、停水或搅拌机、升降机出现故障被迫停工,留下施工缝。有时发生在梁中、板中的位置,如果停歇时间长,应采用人工搅拌、挑运,人工捣固,衔接整根梁、板到梁边。产生这些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接头在梁中、施工缝在板中等到重新捣固混凝土时,先泼上水,这时水已沾满了混凝土的孔隙,倒上的混凝土浆与原混凝土的结合较差。有的捣固不认真,加上新旧混凝土捣固时间有些相隔,凝结性能略有差异,混凝土施工后,在梁板、板衔接处出现裂纹,这就要求施工员事先做好准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果留有施工缝,最好在缝处加微膨胀剂,最好不留施工缝。
2.3 混凝土的捣固:柱梁可用插入式振动器,板面用平板振动器,当混凝土含水率少,干燥时应加强捣固或多振动几次,有时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调,产生石子多、浆少或者其中有点停歇,混凝土运输到场已有点干硬等原因,造成振动有困难,如捣固程度不够,那就在梁、柱或板中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在板面虽然没有裂纹,也产生渗透或在板下梁形成水珠的现象。要杜绝此现象的发生,混凝土搅拌后应随时运送浇注,停歇时间过久,产生坐浆凝固,浇注就较难,混凝土的浇注机械有插入式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柱的浇注如振动管带不够长,应用长竹杆用人工认真捣实,板面的浇注可以用铁销短竹杆用人工配合浇注,浇注时应特别注意柱梁的接合。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操作工人,这是重要环节,施工员必须选用可靠的操作工。尤其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操作人员不加注意,钢筋常受到破坏,特别是负弯矩筋受到踩踏使其弯曲、下沉、变形,有时会受到斗车的翻压,要使钢筋不受车辆破坏,应随时架铺短车道。当然施工中钢筋做到百分之百不破坏困难,所以应指派一名钢筋工专门在现场管理修护,以便修正。其次在混凝土捣固前,应用预先做好的垫块把钢筋垫成15mm厚的保护层,浇注混凝土时发现脱垫,应立即补垫。现场的钢筋保护乃是重要环节
3、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有捣固前模板的浇水和施工后钢筋混凝土板梁、柱的养护,在模板装钉后或是待钢筋绑扎后,混凝土捣固前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柱、梁板喷水。这一环节很重要,不少的工程由于合同的工期紧迫,时间有限,钢筋都没扎完成,就赶紧捣固混凝土,最多是边捣固边应付式的喷射一下水,这种现象对于模板的养护是很不够的,浇水与没浇水差不了多少。待到拆模时,表皮有许多麻面,混凝土板面脱皮,梁边、柱边破角或是粗糙,这是施工前浇水不够的问题。有的因砖墙石墙已砌完,较久时间没受到雨水淋湿,墙面特别干固,在捣固楼板时浇水不足,拆模后梁边更是粗糙。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质量是很差的,强度是很低的,有些模板在养护时已经产生了漏水或渗透。所以混凝土养护工作很重要,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水的养护:水的养护有两回合,一是混凝土施工前对木模的养水,这是先行工作,养水最好用水管喷射,模板喷水应注意柱、梁内外板、干枯的砖墙面吸水量最多,应加喷射,养水要求柱、梁、板面都能湿透,有足够的含水量。施工中应经常补充喷水,使模板从头到尾保持有一定的湿度。其二,混凝土施工后养水一般是在1d或8h 后,气温高时,如夏天半天后可以浇水养护,养水至少7d~10d。
4、混凝土施工的保护:混凝土施工时,因有部分梁板已经先完成,由于板面干,人好走,包括有的人上楼观看,人过分集中,有的由于板面施工一部分,铺设车道架板堆叠在一起,产生受压力集中,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为赶工期,等不及几天的养护,就弹线分中,随着上砖,上场安装柱模或砌砖、砌石,使混 凝土梁板得不到起码的凝固期和养护时间,这种情况即使是施工时没有产生裂纹、透水,由于在施工后没有养护,也会产生新的裂纹、漏水,针对存在的这种情况是,我们制定了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在养护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施工应做许多细致的工作,方可使梁板不会产生裂纹、断纹、透水、漏水,工人必须真正踏实地工作,施工员必须精心施工,找出相应的对策,才能确实做到防治混凝土裂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