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运输中技术创新作用论文
1概述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面临着政企分开、资产经营、扭亏为盈、下岗分流的艰巨任务,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发展对机车牵引技术、通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线路维修技术、行车安全组织技术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除内部问题外,铁路运输企业还面临着外部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海运输等多种运输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给铁路运输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要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打造安全、快速、便利、舒适的运输服务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应用创新的知识及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
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作用
2.1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2.1.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配置基础设备铁路运输行业基础设备包括机车、车辆、信号、钢轨、通信、供电、站场等多种设备,是铁路运输企业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基本的设备系统。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首先完成及储备的配置工作,这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综合的、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铁路运输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指引和规范下,由铁道部统一规划,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导,对既定发展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运输部分的基础设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1.2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基础设备的技术应用研究铁路干线当前所用的基础设备主体部分为引进国外设备,大多数是铁路科研部门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代表了当前铁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效益不仅与工业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有关,还与后期的管理及应用具有重要关系,这就需要解决基础设备结构合理化及搭配等各项问题,如信号与行车密度、调度要求的匹配、钢轨重量与通过总重、轴重匹配等问题。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后解决技术性问题,如弓网或轮轴关系引起的运用问题等。
2.1.3设备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保障铁路运输部门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基础设备维修及管理体系,保障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维修与管理及运用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先进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体现其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机构编制、人员配置、物资投入,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
2.1.4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科研工作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铁路部门统一规划的研究项目,如具有重大、综合特点的R&D项目,这一类项目主要是研究不同温度下重轨铺设试验、不同条件下牵引重量的提升、运行速度的提升试验等专业性强的技术类科研;另一类是针对现有的运能、安全、效率、服务等技术进行提升的科研公关,这一类科研工作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基础设备及零部件,以及将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形成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看,后者的转化工作是急需加强的,这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1.5做好与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营销是铁路运输体系的总要组成部分,做好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可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客运方面利用计算机售票、客票预定预售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异地售票取票服务、专业化的引导提示及广播、危险物品的检测、票据检测、包裹托运服务办理等服务;货运方面可采取微机制票、货场内的装卸搬运、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均可依托技术进步,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铁路运输业额营销水平及服务水平。
2.1.6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属于运输企业的软科学研究范畴。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重点应为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能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基本需求、国家的经济政策、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调整内部生产关系,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及人事岗位;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市场机制,采取工资绩效挂钩的模式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益。运输组织及调度指挥是具有技术与软科学双重性质的工作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应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2.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作用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运活动的计划性较强,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极度不符,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之路充满了困难及艰辛。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出路在于技术创新,这是因为:
2.2.1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蓄能器技术创新是包含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统一整体,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提供能量支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迎接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调整。
2.2.2技术创新是铁路营运改革的减震器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新思想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创新性的活动,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减震器,可减少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冲击力度,实现铁路运输体制的软着陆。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可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实现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寻找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2.2.3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其动力是来自于市场的要求及用户的需求,市场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企业的管理体制,激活科技及人才资源,加快应用型科技成果的研发进程及应用周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及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
3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
3.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3.1.1铁路运输企业奖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国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实施办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及落后性,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报酬奖励,极大的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科研人员从事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的周期较长,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需要漫长的试验阶段,其投入的时间及精力无法从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得到有效补偿,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科研人员对于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3.1.2铁路运输企业科研人员稀缺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力量为科研院所,当前多数科研院所存在科研人员稀缺断层的问题,究人员结构的不合理、研究条件及研究经费的短缺都成为制约科研周期长短及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人才补充、科研经费的保障是铁路技术创新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3科技与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的结合力度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阶层主要关注内容为企业的运行生产状况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状况下,科技与企业的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结合力度不够、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较少、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多数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是铁路发展的软指标,没有引起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3.2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改革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提高生产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已经引起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为技术创新创设条件,企业应:
3.2.1制订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及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加快落实科技成果做为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举措,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保障科研人员应有的经济权益。科研成果可以在技术股份划分中占据一定份额,以此奖励科技成果完成者及科技成果转化者;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后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国家为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科研工作,已建立了政府科技人才特殊津贴,企业也应制定一系列奖励科技人才的制度,采取技术津贴或特殊政策的优惠活动,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
3.2.2为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面向研究室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经有关机构及部门评估、论证、认定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新技术成果,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经费上予以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在高新技术研究过程中,可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工资制和特殊岗位工资制等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研究机成果转化创造最有力的条件,加快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步伐和应用。
3.2.3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是铁路运输企业基础创新的核心部门,对于核心部门应按照人员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组织结构合理、研发开发实验环境良好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进一步加强该部门的核心作用。传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还要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后期维修工作,极大的分散了研发人员的精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铁路运输企业可鼓励科研人员组建和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3.2.4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成功经验,这一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与专业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体,围绕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择一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
3.2.5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铁路运输企业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队伍,具有先进市场经济服务意识的营销队伍以及及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队伍。铁路运输系统需要的人才是多个领域的,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懂运输管理的创新型人才,逐步实现利用技术发展生产力,利用管理提高生产力这一战略目标。
3.2.6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在国家大力提倡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渐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模式及进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从设备的维修管理、生产活动的运行和销售、技术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构建专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铁路运输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处理包括车辆调配、车辆运营状况、票务的营销状况、工作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4总结
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必然之路,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的必然之路。铁路运输企业应从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激励措施的实施、人才的培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进等方面为技术创新创设有利条件。
第二篇: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7211206吴松阳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近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话题性、国民普及度一再提高,而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也日益朝向更深入更多样的方向发展。
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我一直都对知识产权抱有十分的关注度与求知欲。在有幸听了这次胡教授主讲的创新风险、知识产权化生存讲座之后,我对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二者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作用进行了一番思考。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前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调整各产业格局的强大动力。创新的形式十分多样,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方法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而创新往往与创造、创作、发现、发明、专利、作品等概念相互关联。“创造性”的判定,即必须同时具备独创性和首创性。开拓性发明、组合发明、选择发明、转用发明、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要素变更的发明、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要素替代的发明、要素省略的发明,首要前提都是创造性。只有把“创造”融入到个体中,才有真正的“发明”。而创造与创新也不尽相同。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将二者的区别进行了阐释,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在广义上是一个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技术扩散(传播与应用)的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涉及上游的科学发现与中游的 技术发明中的知识生产,同时也涉及下游的技术扩散中的知识消费。
创新是科技取得重大进步的必由之路。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8年牛津大学佛洛里和德国化学家钱恩创造了“分配色层分析法”,解决了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以及陈景润的“1+2”推理,都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有力例证。科技方法创新是提高科技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是促进企业长青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价值在于知识,那“改变命运”与“创造财富”的知识。而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是对创新价值的维护,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创新中必然有挫折和风险,此二者更显现出创新的珍贵与独特。从贵州微硬盘项目、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关键技术”项目的失败可以看出,创新与技术专利保护缺失的风险。专利,特别是核心发明专利,是进入市场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因而更需要知识产权来捍卫创新者的权利。一旦商标保护管理不足,就会发生被抢注、被雪藏、被淡化、被混淆的后果。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但是,西方并不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放弃贸易保护,经济危机中尤甚,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等。而更难应对的间接贸易保护,绿色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后面也是技术,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可能性,它与技术、市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是与技术、市场同等重要的资源。
风险是事件未来可能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指可能发生损失的损害程度的大小,是指损失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是一定时间内,有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风险形式多样,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金融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
胡教授的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创新与风险规避应对之策,就个人和企业而言,一是产品立项,市场调查先行;二是产品研发,专利检索先行;三是产品成型,专利申请先行;四是产品销售,专利保护先行。的确,知识产权是规避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社会、企业、消费者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可过强过弱,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保密措施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一步踏错,步步惊心。我国有太多的保密措施缺失造成损失的案例了,两步发酵法生产维C、宣纸、景泰蓝制作工艺、“英雄”、“金星”不锈钢笔
套的抛光技术,野生大豆种子,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如果无法保证像可口可乐那样近乎完美的保密措施,不如选择知识产权,虽与保密相比获得的利益可能会减少,但是起码能够规避掉失却一切的风险。况且,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多样,像日本、韩国,采取专利包围战略,围绕欧美核心专利生产大量中下游专利,获得抗衡能力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而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仍存在很多问题,国内的专利申请多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居多,发明专利所占数额极小。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等基本从外国进口。知识产权问题应当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
第三篇:铁路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
铁路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运输是物流的中心业务活动,也是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重大的作用。在点到点的大批量运输中,铁路运输在现代运输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行业政策的支持下,铁路应该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本文在基于对现代物流的认识,结合铁路运输发展,分析铁路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物流 作用
1.物流的认识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物流中的“物”是物品、物资、物料、货物。“流”是流动、传递。物流是商品的物体实质的流动。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因此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一。物流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你朋友从网上购买了你的生日礼物,通过快递公司送到你家里给你,等等。
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储存、配送。辅助功能要素是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管理。传统物流的特点是只提供简单的位移,是被动服务;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是单一环节的管理。
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是主动服务;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即将货物的现在的所在地与即将去的地方都公布在相关网站,货主可以通过订单号查询;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从货物的包装到配送也都是流水线的,有一套标准的流程;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物流的网点遍布各地,我国物流公司--顺丰,它的网络布局合理,各个网点的选址也十分的合理,为了更好的服务,它拥有着11架货机;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从各个方面的优化物流进行的流程,更好的控制成本。
2.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体察人们的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难发现总是靠着交通运输业来进行一定的货物和人的移动。交通运输业的生产过程虽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是它是联结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铁路运输要在这整个运输市场中占据地位和份额。我们就要顺应我国的政策,把握市场时机。铁路运输企业要从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企业转变成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铁路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路网,不断地提高服务能力和品质。
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
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既要认识自身的优点,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又要认识自己的不足,想办法将自己的不足,尽可能的降低影响,甚至使之变得不存在。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与其他的运输方式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构建综合运输网络。
相较于其他的运输方式,铁路具有以下的优势:铁路货车的通用性能好,重量大的货物、长大货物、军事武器,铁路都可以运送,远远优于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具有安全、正点、可靠的巨大优势,安全系数远高于公路,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铁路还是绿色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电力牵引的方式,使得铁路的废气排放量远小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受气候影响非常小,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铁路运输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动车时代的到来,铁路有着陆地航空的美称,铁路货运速度每昼夜可达几百公里,一般货车可达100 km/h左右,远远高于海上运输;铁路运输量巨大,国家在加大投入修建新线和改建既有线,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铁路一列货物列车一般能运送3000t货物,而大秦线上,一列货车包括102节载重80吨的车皮,一列旅客列车能搭乘旅客几千人,远远高于航空运输和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能源消耗较低,铁路运输耗油约是汽车运输的二十分之一;铁路运输成本低,铁路运输费用仅为汽车运输费用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
3.铁路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有利于发展同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中国铁路线路连接各主要水、陆口岸,并通过众多专用线深入工矿企业,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的铁路运输网络,对开展国际物流服务具有相当的基础条件。我国铁路与亚欧大陆桥的衔接。更是加强了与国际的经济贸易。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与朝鲜、蒙古、越南、原苏联的进出口货物,绝大部分仍然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的;我国与西欧、北欧和中东地区一些国家也通过国际铁路联运来进行进出口货物的运输。
铁路运输也是联系国内各省市、开展国内贸易的一种重要物流运输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经由铁路运输的货物,其运输量正在逐年迅速增加。特别是上海、香港作为同际贸易的重要港口。通往世界各地的海、空运定期航线,交通运输非常发达,因此,充分发挥其在转口贸易中的作用,开展我国与世界各地区的陆空联运和陆海联运,就更需要依靠铁路运输才能实现。在长三角等地建设的高速铁路更是加快了国内人员与物流的流通速度,大大的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流动与整合。
铁路运输在我国进出口货物的集散物流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运进口货物大部分利用铁路从港口运往内地,交付给收货人,海运出口货物大部分也是由内地通过铁路向港口集中,因此铁路运输是我国国际货物运输的重要集散方式。我国进出口货物的集中与疏运,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通过这些铁路货运站或货场到达或分发到全国各地。至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物资和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包装物料的调运,大部分也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的。使资源快速整合与配送,铁路运输在我国国际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与亚欧大陆桥的衔接。对于我国铁路如何向现代化物流转变,我认为要么就大力兴
建货场、高铁、信息化等物流设施,以先进的技术设施和优秀的服务态度去吸引顾客,占领市场,降低成本,要么就以原有的技术和设施加强管理去降低成本,在慢慢的更新设施,逐渐的建设物流网络。总之,我们要依据客户的要求,结合自身的资源,符合政策环境要求,以发展铁路。
在这全新的课题,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在运输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潘尤兴.现代物流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
[2]吴克俭.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铁路货运,2003年06期
[3]赵岚.铁路运输市场营销[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7月
第四篇:技术创新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作用
1、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在100年前曾有过一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充分证实了他的这一断言。富于进取精神的日本人,凭借技术创新将“财富的生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日本。不仅日本如此,回顾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的实践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人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根本所在。“没有哪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十分先进而经济发展落后,也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发达而科学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一国经济增长,既有数量的扩大,又有经济系统质量的改善。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生产要素和投资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创新推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效率水平和人均产量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2、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
(1)技术创新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建立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其核心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价格竞争战略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或是降低生产过程的耗费,或是获取更低廉的原料来源,或是开辟更为合理的销售渠道,以此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掌握产品销售价格的主动权,把大多数竞争对手逐出共同的市场。另一种是差异化竞争,即通过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性体现在技术特征、功能特征、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对企业来讲,产品的差异化即意味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
(2)全球经济变革对技术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变化总体概括为:全球化——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原材料、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更为频繁;信息化——以因特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以光学材料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扩散与使用,甚至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污染”的现象;知识化和过剩化——知识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依靠原材料等初级资源转变到更为依托知识的作用,过剩化是指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管理的改良,使全球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形成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
(3)过剩经济与技术创新。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经济活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正在经历由“短缺时代”向“过剩时代”的转变。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供给不足的矛盾大为缓解,而科学技术创造的生产力对供给扩张的贡献远远超过对市场扩张或对需求扩张的贡献,在这一因素的累积作用下,现代经济的总供给逐渐大于总需求,供大于需矛盾日渐突出。面对过剩经济,企业的惟一出路就是不断提出独特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工艺、新的服务方式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带来的过剩。
(4)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条件有着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技术创新从依赖于数据、信息,转而更借助于知识和智慧,同时需要各类知识的动态转换与流动。也就是说,未来技术创新将减少对“急功近利”式的、浅层的数据和信息的依靠,它更需要创造性和深思熟虑。②技术创新需要较强的智力资本,而非简单简单依靠物质的累积。开发和应用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③技术创新依赖于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由于当代技术创新包括了各类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的新的学习机制和新的学习方式才能实现,其中包括阅读中学习(Iearning by reading)、实践中学习(Iearning by doing)、应用中学习(Iearning by using)和研究开发中学习(Iearn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机制和学习技能,并进行由浅至深的动态转换,将成为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
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未来成功的企业,属于那些深刻理解、关注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良好的技术创新管理的企业。
第五篇: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姜颖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日益突现出来。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鼓励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和—种制度,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国内十几年的实践都已充分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专利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是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核心政策手段。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专利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市场化,专利制度的作用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对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发明创造的作用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高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难以生存。我国—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低,推不出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进行新技术的发明创
造,是技术创新的第一环节,激励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对推动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专利制度是激发人们发明创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专利制度通过给发明创造者以发明创造专利权,专利权人就可以占领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独家占有一方市场,就是对发明人莫大的激励。发明人取得具有排他独占的专利权后,不仅能收回研究开发付出的投入,而且还能取得比其投人大得多的回报,从而继续新的发明创造。有了这一保障,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否则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研制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国家不给以保护,—旦公开就很容易被别人无偿地仿制和使用。技术创新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其投入得不到回报,人们自然也就不会有研究创新的积极性。比如,研究开发一种西药,从实验室研制到投入市场,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投资数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如果研究开发
者没有这一新药的专利权,药品投入市场后,别人随意仿制,谁还肯花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开发新药呢?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分析调查统计,如果没有专利保护,药品发明有60%研究不出来,有65%不会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
(二)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作用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力和设备。要进行技术创新,自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资源的支持。我国R&D经费占GDP比例,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和拥有的专利数,均低于或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对研究、开发的财力投入—直严重不足,“七五”、“八五”以来最好的年份是199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CDP的比例为0.71%,此后便持续下降,自1994年至今一直维持在O.5%左右。我国一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总共也只有300多亿人民币,只有美国的1/40,相当于美国几所著名大学一年对研究开发的投人数。我国的科技投入本来就不足,科技资源本来就贫乏,再加上长期以来的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开发,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直到目前仍大量存在这种低水平重复研究,严重制约r我国科技的发展,使科技的产出效果尤其差。类似花巨资研制开发产品,当产品鉴定会前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国外在几午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已有了相同专利产品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这是科技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专利制度在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研究开发起点和水平,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全过程中,毫无例外地都注意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在研究开发工作中,先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在最新最高的起点上确立科研课题,站在巨人的肩上往上攀登,避免重复研究开发和有限科技资源的浪费。欧洲专利局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十几个欧洲专利条约成员国中,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中,由于利用了专利文献,避免了重复研究,每年可节约大约300亿马克的研究开发经赞。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了收藏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4000万份文献的专利文献馆。充分运用专利文献,有效配置有限的技术创新资源,尽快改变闭门造车的局面,对大力推进我国技术创新工作尤其重要。
(三)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化的作用
新技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促进科学技术发明的科技政策和管理措施,诸如技术鉴定、成果奖励、论文发表等政策措施,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一个封闭的社会系统里对鼓励技术发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直接后果是只重
论文、成果鉴定和评奖,不重市场,终究不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尤其不利于解决技术发明完成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问题,致使许多新技术完成后或被束之高阁,或通过论文的发表、成果的鉴定向国内外公开直至流失,不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这是我国科技政策和管理由实施促进技术发明的措施,向实施强化技术发明转化和扩散转移的措施的一个重要标志。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规则是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运作的,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把保护和鼓励技术发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作为根本出发点。专利制度的这一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按照专利法的规定,对发明人的奖励和回报,重点不是在技术发明完成后,而是在技术发明市场化以后,从其创造的效益中提取。这是专利制度区别于现行科技奖励政策的一大特点。专利制度的这一作用在极大程度上促使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按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了详细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起了全院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前不久,某课题组,从专利许可费中一次提取报酬70万元,其中主要发明人10多万元,其技术骨干4—5万元。发明人的奖励与其发明所创造的效益挂钩,创造的效益越大,其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这一规定的贯彻实施大大调动了科技人员将其技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积极性,在我国大多数科研单位步履维艰的情况下,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通过专利却走向了一条队伍稳定、创新热情高涨、经济效益连年大增的良性循环之路。
(四)保护技术创新成果和有利于形成市场公平有序竞争法律环境的作用保护专利权,是专利制度的核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实行了专利制度,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国际化,关税壁垒逐渐消除,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仅仅研制出了高新技术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其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也就是世界上一些经济、科技大国强国,同时又是专利大国强国的缘由。如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多件。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IBM、杜邦、日立、索尼、飞利浦等大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数万件,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多件,如此多的有效专利成了他们雄霸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资本。而我们全国上千万个企业、5600多个县级以上的科研单位、1000多所高等院校全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公司。
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专利保护中来的。哈尔滨中药二厂曾研制出一种畅销全国的好产品——消咳喘,由于对该产品没有取得专利保护,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就冒出了20多家与该厂产品完全相同的产品,曾经供不应求的消咳喘,大量积压,销售量、利润大幅度下降。沉痛的教训,使该厂认识到了专利保护的重要性,后来该厂与省中医研究院联合开发『“双黄连粉针剂”,并申请了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没有一家企业仿冒,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据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负责同志介绍,进入园区的项目,有知识产权的都生存发展起来,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项目都没能站住脚。再如钕铁硼,在这一领域中国、美国、日本的研究水平相当,但由于我们不重视专利保护,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让日本抢了先,我们同样没有占领市场优势。这都是沉重的教训。我们的企业、科研单位,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充分重视运用专利制度,保护我们的技术创新成果,以赢得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成果取得专利保护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竞争在一个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下进行。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VCD机生产异军突起.这项由中国人首次运用数字压缩和解码高新技术研制的VCD整机技术发明,自1993年问世后,很快形成年产规模1000多万台VCD机的新兴电子产业。但遗憾的是,我们安徽的发明人,没有申请专利。现在国内有几百家VCD机生产厂家,市场—片混乱。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专利权,专利权人按照市场需求和专利法的规定,通过合同发放专利技术许可证,就不会出现相互仿制,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类似的情况,在三资企业中是很多的。与其相反,海尔发明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很适合市场需要,现在年产10万台,很快要提高到20万台,它几乎没有被仿制的麻烦。今年上半
年,在国内洗衣机出口全面下降的情况,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出口继续大幅度上升,这一切,是专利保护的结果,因为海尔为它申请了12件专利,保护了市场;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好孩子”童车,之所以占国内市场的70%(第—位)和美国市场的12.6%(第三位),除了产品受消费者青睐外,主要是因为有专利保护,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机行销世界也基本无人
仿制,同样是因为有了专利权保护。
(五)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中的作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大量引进外资和大量先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建立并实行了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为外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如果还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大搞“一家引进,百家使用”,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就不会转让给我们,即使转让,也要以高出其它有专利保护的国家的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转让给我们。我国自己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没有专利保护,外商也不会轻易投资进行合作开发生产。在与外国人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时,外商最关心的是该技术有没有专利保护。意大利一家大公司发现我国某个研究所的一项水平高、国际市场前景好的应用技术后主动提出要进行合作开发,当时这个项目已通过中科院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但外国人不认成果,只认专利。意方明确表示,如果这个项日不申请专利,将不予合作,于是该所立即申请了专利。至此,意方方与该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为此项目提供了38万美元的入门费和中试费。项目完成后,意方还提供经费帮助该所申请了覆盖欧洲16个国家的专利和美国的专利。随后,美国的埃克森等9家大石油公司.纷纷派人前来洽谈合作研究。埃克森石油公司对化物所完成的另—技术也颇感兴趣,愿意提供经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一项目,当时虽已通过国家验收和中科院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并获中科院科技成果特等奖.但谈判中,美方同样提出该项目的专利问题。当时该所正在准备申请专利。美方的要求加快了申请专利的速度,使这项合作顺利进行。美方为此提供了18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专利为什么如此重要,这对外商们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因为只有取得专利保护,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成果,不管是哪一级别的奖,与占领市场份额都没有关系。
基于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上述重要作用,进行技术创新,必须认真贯彻实施专利制度,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将专利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二、专利制度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
在我国实行专利制度14年的时间里,我们共受理国外专利申请14万余件,其中近88%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这是在专利制度保护下成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个突出标志。但大量国外专利申请的进入,会不会对我国民族工业产生冲击,对此,国内一些同志存有顾虑和担忧,认为大量技术领域被外国人垄断,保护了外国人的利益,危及了我们的民族工业。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辩证地看。专利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其保护和推动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保护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中的作用,有过多次争论,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历经数百年,常胜不衰,而且日益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重视。不言而喻,专利制度在促使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利制度诞生几百年来,世界上
还没有一个国家因实行专利制度,而把自己的民族工业搞垮。世界经济全球化,关税壁垒将逐步取消,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近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这样的形势下,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工业,就不可能不实行逐步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专利制度。如何发挥专利制度在保护和推动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呢?一方面不断努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
能力,研究开发出先进技术后,及时取得专利保护;另一方面,成功地引进国外—切有益于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
目前我国—些主要技术领域外国申请占优势,据对1994年至1998年我国受理的有关计算机、医药、生物、通讯和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统计,国外申请分别占70%、60.5%、87.3%、92.4%和90%。这一方面说明专利制度的成功实行,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市场消化吸收水平在提高。大量国外专利技术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变压力为动力。但是,我们也不能被动地接受压力,要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我们技术还比较落后,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专利保护重视不够,如超导、钕铁硼等领域,我们有很多走在外国人前面的技术,但未申请专利而被国外抢先占领了市场。我国每年产生的国
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事项,而我国每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只有1万多项,况且一万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是国家级重大成果,我国每年申请的外国发明专利也只有200多项。即使我们不占优势的技术领域,我们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我们虽然不能拥有其核心技术的基础专利,但可以围绕外国基础专利,尽量多地申请外围专利,与外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局面,从而可以尽量少地支付专利使用费。二战后的日本就是成功地运用类似的专利战略实现了本国技术和经济的腾飞。从1960年到1975年,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日本用35亿美元的专利和技术使用费,成功地引进了25700多项世界的先进技术,取得了相当于1800-2000亿美元投入的技术发明,节约了4倍的时间和30倍的研制费用。二战后至50年代日本的技术水平是相当落后的,他们是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王国”的目标。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三、认真做好以下服务工作,以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是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局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一)为进一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要认真做好修改专利法,制定和完善有关专利法规的工作。专利法的修改工作已列人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计划。目前,我局正在进行专利法修改的准备工作。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为广大发明人、专利权人,为我国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为了更好地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运用各国专利信息提供优质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专利信息工作的开发、传播与运用工作。到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建立起的专利文献馆,拥有中、美、日、德、英、法、前苏联等21个主要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的全文专利说明书,36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的专利公报与检索工具书,拥有各种载体形式的专利文献总量达4000多万件,而且每年还要源源不断充实百万件新的专利信息。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专利信息网络建设工作,让广大发明人能够迅速快捷地查询、开发、运用世界各国专利信息。
(三)为更好地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技术创新和科技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要认真做好重点技术领域专利统计、分析和预测工作与重大专利项目的公布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专利审批速度,为发明人提供优质服务。
近几年来,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增长之快,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与审查人员的缺乏以及相应审查条件的滞后,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致使专利申请案严重积压。发明人对专利审批周期过长问题反应强烈。我们要采取一切有效可行的措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积压,为广大发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使广大发明人的专利申请及时获得专利保护。
知识经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经济、国际市场争得一席地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能力。要长期地具有这种能力,就必须拥有高技术的知识产权,只有掌握了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知识产权,才能抓住知识经济的主动权,掌握市场的制高点。这正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之所在。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时间比较短,人们的专利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大力推进我国专利事业,提高全社会专利保护意识,只靠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专利系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专利工作涉及科技、经济、法律、贸易、教育等许多方面,因此,全面做好专利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好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工作中的作用,扶持—大批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必须有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以及广大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专利工作的主管部门,将为国家、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做好一切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