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小编推荐)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有序化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知识数量空前增大,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知识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
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好范文版权所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参与者。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技术创新过程流程化,便于每个参与者掌握和熟悉。在创新过程中,流程化的管理也便于参与者根据创新环境的变化而有效地对技术创新过程作出调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技术要素以及建立在技术要素基础之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赢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决定于企业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企业创新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人员既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要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其他人的知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者可将各个技术创新人员的知识综合整理,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变为企业的显性知识,从而提高创新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完善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包括制度、流程和反馈等。完善的创新机制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具备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作为保障,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环境辅助员工同相关客户和工作伙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企业的技术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从产品的研究开发,一直到产品市场销售,中间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过程。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流通与反馈渠道,便于鼓励员工的能动性,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有获取知识的渴望,而且有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企业对技术创新贡献的认同,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三、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
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风险的,创新成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其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它包含了许多企业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充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的难易程度和创新人员的能力大小所决定的。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现在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作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而及时调整创新方案。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人员必须对“企业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分析、使用和存储”,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吸收、保持、共享和转移的知识活动的微观机构,使创新人员能方便、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有效地缩减间接创新性时间,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
四、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馈的监控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整个创新系统之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的“产出”都应该反馈到技术创新系统当中来。通过对每个阶段成果的评价来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做的只是一个将技术创新知识整理与存储的工作,知识管理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知识作为流程来管理,使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让每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过程都可以得到检验与评价。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阶段反馈信息的分析,相应调整创新战略,领导市场潮流。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取得预期效益,企业应该加强评价、总结,通过技术创新失败的知识管理,改进项目的设计,也为以后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借鉴,从而更大地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
第二篇:不要小看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作用
浅谈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作用
技术中心
姜仁水
【摘要】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本文着重谈了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作用.。做好知识管理,保持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有序化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时间长,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可获得的知识数量空前增大,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替周期空前加快,知识创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技术创新的参与者。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技术创新过程流程化,便于每个参与者掌握和熟悉。在创新过程中,流程化的管理也便于参与者根据创新环境的变化而有效地对技术创新过程作出调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技术要素以及建立在技术要素基础之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赢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要具备这种能力决定于企业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企业创新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人员既需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要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其他人的知识。而企业的知识管理者可将各个技术创新人员的知识综合整理,将个人的隐性知识变为企业的显性知识,从而提高创新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完善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包括制度、流程和反馈等。完善的创新机制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具备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作为保障,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环境辅助员工同相关客户和工作伙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企业的技术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从产品的研究开发,一直到产品市场销售,中间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过程。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需要有通畅的 1 信息流通与反馈渠道,便于鼓励员工的能动性,使每个参与者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因素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队伍。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员不仅有获取知识的渴望,而且有希望创新成果和知识得到尊重的要求。因此,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起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对创新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估,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企业对技术创新贡献的认同,有利于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三、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
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风险的,创新成果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其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它包含了许多企业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充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开发的难易程度和创新人员的能力大小所决定的。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知识。现在许多企业已认识到,企业应该到客户那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作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而及时调整创新方案。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人员必须对“企业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分析、使用和存储”,知识管理可以改变技术创新的速度,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吸收、保持、共享和转移的知识活动的微观机构,使创新人员能方便、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有效地缩减间接创新性时间,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
四、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馈的监控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企业整个创新系统之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的“产出”都应该反馈到技术创新系统当中来。通过对每个阶段成果的评价来不断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做的只是一个将技术创新知识整理与存储的工作,知识管理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将知识作 为流程来管理,使企业的资源和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让每一阶段的技术创新过程都可以得到检验与评价。而且,企业可以通过对每个阶段反馈信息的分析,相应调整创新战略,领导市场潮流。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取得预期效益,企业应该加强评价、总结,通过技术创新失败的知识管理,改进项目的设计,也为以后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借鉴,从而更大地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以便使今后的技术创新人员能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技术创新环境,学习了其他员工的经验。
五、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保持
技术创新是能够扩散的,尽管企业可以对自身创造的技术采取足够的保密手段,但一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其他企业将会扩大资源的投入进行模仿技术创新,从而消减了技术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就能保持技术创新的优势,及时适应改变了的创新环境。有调查报告发现,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其产品开发实现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平均消减了11%,而实施知识管理不太成功的企业平均只减少了1.6%的时间。
一旦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成功,确立了竞争的优势,其他竞争者也会进行创新,这样一来已创新的企业必须进行再创新,也就是进行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跟踪与发现新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应用新知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就像对待技术成果那样对待知识,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方便企业的后续者轻松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势和强大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中的作用
摘要:知识管理包含获取、分享、生产、传播、创新等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在技术创新中有完美的体现和应用,知识管理可以根据企业愿景和发展理念测定出更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向,更客观的制定发展目标,更能为进军新型市场提供快捷准确的应对策略,最终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长远稳定的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技术创新同样分为很多阶段,研究与开发阶段、批量生产阶段、技术推广阶段等,而在每一个阶段,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知识管理,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会更加符合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也就会更高。在项目的构想阶段,侧重点是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其中包括企业内外部的技术层面、经济知识层面、管理层面等,也称内化阶段;在项目的开发阶段,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两个阶段更能得到充分利用,当技术创新经历各个阶段后,看似回到原点的企业知识体系,实则经历了知识的螺旋升华,并以此为基础时刻准备进行下一次技术创新飞跃。
关键词:知识管理;技术创新;技术管理
一、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影响
研究阶段,更侧重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管理和知识存贮管理,知识体系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分享,扩大知识掌握人群范围,经过群体的学习、掌握、思考、创新,得到升华,不但能突出优势,还能弥补不足,促进技术创新决策力的提高。
(一)外部知识来源
1.客户。企业应该从客户手里获取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和知识。企业与客户的沟通,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收集,可从中得到更多有利信息,作为技术创新的依据和参考,企业还可根据相应信息及时改进技术创新方案。
2.竞争者。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对诺大市场和众多竞争对手时所拥有的企业内部拥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和特点,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固定的消费群体和长远的发展优势以及巨大的经济利益。之所以和竞争者争夺有限的市场,是因为产品具有同质的特性,所以为了占有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注意竞争者的相关知识动态,并及时获得竞争者的技术知识。
3.供应商。供应商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所需使用的原材料,还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网络获得市场上众多公司的需求偏好和倾向,所以如果企业可以和供应商之间达成互利共赢,好好沟通,供应商是可以向企业提出很多优良的建议的,两者配合发展,不仅可以及时调节产品相关的生产、宣传、推广等环节的策略,还可以对企业远景和目标的制定提供有利的帮助。
4.其他。除了以上要素外,企业还有许多其他的外部知识获取来源,如科研所、技术中介、高等院校等,这些机构为企业供给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来说,这些机构作为创新知识间接源头的作用比担当科学技术创新直接源头更重要。
(二)知识的获取
1.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获取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变化、无止境的更新换代的过程。系统获取的知识,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文档、表格、数据等,最终形成显性知识。
2.知识的衡量。为了提高创新成功概率,需广泛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挖掘出其中涵盖的知识体系,尽量减少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它可以在某一程度上减少技术创新的风险。
(三)知识格式化。知识管理不仅仅重视内外部知识源,更重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筛选、梳理、归纳的知识,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将知识分门别类的排序,建立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根本上是进行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这依赖于合理优化的技术创新系统和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企业环境和知识的相容性。
(四)知识储备。对企业拥有的知识来说,不管是来自企业外部还是企业内部,它所拥有的有效性和价值并不能从开始就显示出来,而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存在于意识中的隐性知识,要想更好的被利用,被更快的传播分享,就需要将意识中的隐性知识过渡为能具有表现形式的显性知识。知识储备,需要企业投入硬件设施,构建知识库,知识地图等。
二、技术开发阶段――知识管理增强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
新的产品是知识价值的最好表现形式,通过技术研究对项目的主打产品构造出一个基本雏形,通过技术研发对技术研究阶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化具体化,产生新的“知识产品”,并应用在具体产品上的阶段,将技术构想结合到实践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知识挖掘与激活。知识的内部存储,在使用前,须激活,否则知识体系再庞大也都只是没有用处的死知识,不能发挥合理效果。只有借助于企业和员工的学习才能激活知识,而且必须拥有被激活知识的相应辅助知识和辅助资源。针对资源包含的显性知识提炼,例如从文献中提取知识源。
(二)知识共享。学习并掌握获取知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共享并能加以利用。近年来,知识管理日益蓬勃发展,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技术创新。而获取竞争优势则要通过组织对知识有着很好的汲取和把握,即企业技术人员对知识有阵深刻的理解并能加以运用。
三、经济开发阶段――知识管理增强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
(一)知识传播
1.企业之间的知识扩散。知识传播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组织之间进行合作,或是购买其他企业产品,即所谓的“共赢”。组织间进行技术创合作,使得技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共赢模式还使得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的结合。
2.客户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作为企业经济开发重要阶段,以客户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知识传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技术经济发展始终处于落后被动地位,企业技术创新始终难以实现、市场难以蓬勃发展。然而,我国技术经济的落后状态是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只有改变影响市场需求的不利因素,才能迎来技术创新大繁荣。
(二)知识保护机制
1.法律保护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即指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知识,加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制度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共同作用,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2.非法律手段。非法律手段主要适用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模仿的知识资产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日益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若拥有隐性知识,那么创造、转换能力将会为其带来巨大收益。此外,企业不仅要加强知识保护使得其知识资产难以被他人模仿利用,还要加强向竞争对手的学习,这样才能坚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三)知识扩散和知识保护的平衡。知识保护制度的目的应该是努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知识保护制度的良好贯彻,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知识外泄风险的发生,从而形成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然而,对知识的过度保护容易使企业因限制太多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平衡技术知识传播和知识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关键所在。我们既要防范核心知识被竞争者获取,又要适当地传播知识,以获取优势地位。(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家骥、雷家骗、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2]陈劲.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构架.管理科学学报.1999.9.[3]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4.[4]吴永忠.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5.[5]伍忠贤、王建彬.知识管理―策略与实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2.
第四篇:企业工会组织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企业工会组织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工会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使命。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发挥作用、履行职责的有效载体,是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工会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的必要性
(一)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新时期工会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途径。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在推进企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是与企业创利目标一致,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工会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会的群众性特点,从而使工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体现。
工会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着职工业务技能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竞争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可以获得较好的劳动岗位或较优厚的待遇,提高了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
二、把握技术创新关键点,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探索工会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不仅是职工的期盼,也是企业发展的渴求。但工会毕竟不是生产组织,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去以企业管理的身份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工会应该从维护职工利益,促进企业发展两个角度出发,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千方百计地辅助企业管理者推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实施。
(一)积极宣传引导,推动广泛参与。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会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正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讲是对职工自身权益的维护。工会要向职工讲明利害关系,通过多种形势的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广大职工技术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工会要大力宣传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创新成果,破除部分职工对岗位创新、工作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创新并不神秘,创新人人可为,创新就在身边,积极引导职工投身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来,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为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强化主要载体,挖掘职工智慧。
1.职工素质工程。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使职工不断掌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为实施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把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同时通过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培训,使每个职工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观念新、技能精的职工队伍。
2.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要以“比”为基础,工会应大力组织开展由低向高、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在劳动竞赛中“比”谁的点子贡献大,“比”谁的创新成果多,“比”谁的创新成果科技含量高,使劳动竞赛成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使劳动竞赛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有效推动职工队伍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劳动竞赛的实施中,工会应注意坚持长短程竞赛相结合,坚持综合性和专业性竞赛相结合,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防止竞赛项目过多、过散。
3.合理化建议活动。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搞好技术创新的一项长期而有效的措施。因此,作为工会要分层次建立由工会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协调运作的领导体制,形成完善的合理化建议组织运行网络。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审议分类,凡是能实施的就要实施并予以推广,没有价值的建议,要向提建议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保护好职工提建议的热情。此外,还要建立合理化建议月报表、合理化建议申请登记表,合理化建议奖励验收登记表和合理化建议登记台帐。
(三)完善机制建设,保障持续创新。
1.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更需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活动中做到各级领导同向、政策上同 步、管理上结合,与生产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管理进步和科技进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规范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保证,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创新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工会应在活动开展中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保证措施等应当进行规范,这样可以保证工作到位,激发职工活力,从而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从而形成群众性技术创新的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和运作方式。
3.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工会应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起创新成果和创新贡献与物质利益和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尊重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结晶,对于他们所提出的创新成果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成果给予重奖。此外,还要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推荐参加优秀评选,做到创新有功,有功必奖,使他们在企业中享受到较高的待遇,从而带动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践证明, 广大职工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潜能。工会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工会地位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确保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生产,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7211206吴松阳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近来,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话题性、国民普及度一再提高,而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也日益朝向更深入更多样的方向发展。
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我一直都对知识产权抱有十分的关注度与求知欲。在有幸听了这次胡教授主讲的创新风险、知识产权化生存讲座之后,我对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二者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作用进行了一番思考。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前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调整各产业格局的强大动力。创新的形式十分多样,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方法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而创新往往与创造、创作、发现、发明、专利、作品等概念相互关联。“创造性”的判定,即必须同时具备独创性和首创性。开拓性发明、组合发明、选择发明、转用发明、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要素变更的发明、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要素替代的发明、要素省略的发明,首要前提都是创造性。只有把“创造”融入到个体中,才有真正的“发明”。而创造与创新也不尽相同。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将二者的区别进行了阐释,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在广义上是一个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技术扩散(传播与应用)的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涉及上游的科学发现与中游的 技术发明中的知识生产,同时也涉及下游的技术扩散中的知识消费。
创新是科技取得重大进步的必由之路。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8年牛津大学佛洛里和德国化学家钱恩创造了“分配色层分析法”,解决了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以及陈景润的“1+2”推理,都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有力例证。科技方法创新是提高科技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是促进企业长青并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价值在于知识,那“改变命运”与“创造财富”的知识。而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是对创新价值的维护,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创新中必然有挫折和风险,此二者更显现出创新的珍贵与独特。从贵州微硬盘项目、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关键技术”项目的失败可以看出,创新与技术专利保护缺失的风险。专利,特别是核心发明专利,是进入市场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因而更需要知识产权来捍卫创新者的权利。一旦商标保护管理不足,就会发生被抢注、被雪藏、被淡化、被混淆的后果。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但是,西方并不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放弃贸易保护,经济危机中尤甚,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等。而更难应对的间接贸易保护,绿色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后面也是技术,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可能性,它与技术、市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是与技术、市场同等重要的资源。
风险是事件未来可能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指可能发生损失的损害程度的大小,是指损失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是一定时间内,有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风险形式多样,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金融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
胡教授的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创新与风险规避应对之策,就个人和企业而言,一是产品立项,市场调查先行;二是产品研发,专利检索先行;三是产品成型,专利申请先行;四是产品销售,专利保护先行。的确,知识产权是规避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社会、企业、消费者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可过强过弱,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保密措施是一项高风险的工程,一步踏错,步步惊心。我国有太多的保密措施缺失造成损失的案例了,两步发酵法生产维C、宣纸、景泰蓝制作工艺、“英雄”、“金星”不锈钢笔
套的抛光技术,野生大豆种子,等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如果无法保证像可口可乐那样近乎完美的保密措施,不如选择知识产权,虽与保密相比获得的利益可能会减少,但是起码能够规避掉失却一切的风险。况且,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多样,像日本、韩国,采取专利包围战略,围绕欧美核心专利生产大量中下游专利,获得抗衡能力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而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仍存在很多问题,国内的专利申请多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居多,发明专利所占数额极小。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等基本从外国进口。知识产权问题应当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