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精选五篇]

时间:2020-09-30 12:2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

第一篇: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

0 2020 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 简报

月中旬,语文组着眼于古诗词专题教学与散文专题教学,开展了组内听评课活动。刘明、罗牧、高欣、罗牧四位新教师亮相课堂。

活动同时在李涵和总校两地进行,组内老师根据上课时间选择至少一堂课,以现场听课+文字评课的形式分头进行。组内所有老师都参与了本次活动,反响较好。

第一节课《雨霖铃》

授课老师:刘明

【老师评课】

刘明老师上的《雨霖铃》以词眼“自古多情伤离别”中的“伤”字展开,抽丝剥茧,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找并理解词中体现“伤感”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和阅

读指导,整节课一气呵成。

【老师评课】今天早上听了刘明老师上课,受益匪浅。课前听说刘明老师是从二中调过来的,早就听说岩头中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果不其然啊!刘明老师上的是柳永词《雨霖铃》一上课,马老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齐读一遍后,要求学生找出本词词眼“伤离别”,品读完“多情自古伤别”,就抛出了本节课关键性的问题:这首诗体现出“伤”的句子有哪些?这一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接下来放开让学生品析、鉴赏,教师只作启发引导,经 7 位同学发言,对“伤”的句子品析理解,全篇也就品读完成了。然后老师简介了作者生平,理解了本词离别的是爱人、知己,还有作者的理想。真正做到了放收自如,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诗词教学注重“读”,“读”贯穿了整节课,除开头的齐读,学生品析理解过程中的单句读,还有品读完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听读,最后又叫了几个学生 全篇朗读。

欠缺之处就是对朗读的指导少,以致最后时间多出来,只让学生一个个读,最后时间安排不够紧凑。

如果对朗读作些指导,或让学生自由读后当堂背诵,或许气氛会紧些。这种设计一个问题而牵制全篇学习的构思方法,欣赏;教态沉稳,亲切自然。欣赏!

【高欣老师评课】

整堂课思路清晰,全程围绕“伤离别”一词展开,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板书整洁、有一定设计,且教师在教授新知时能够做到循循善诱来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获取新知。但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设置缺乏一定的新意,教师上课时的音调起伏较小,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授课的音量有一定下降,班级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课程最后的总结较少,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齐读词的次数较少。

【老师评课】

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 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 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 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刘明老师的课堂不失从容,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包括吟诵、疏通、品读、迁移等环节,内容很丰富。《雨霖铃》本身理解难度不大,所以马老师通过寻找“词眼”串联课堂。但如果能有一个更明晰的主问题如“寻找最伤情处”,然后让学生自己品读,说说理由。也许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诗词作品需离不开诵读。马老师安排了齐读、散读、个别读等的多种朗读形式,颇为充分,只是诵读的目的性有些模糊,未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否能将不同的朗读形式安排得分散一些、首尾呼应一下?每次读之前宜明确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次齐读感悟大意、第二次散读体会情感、请同学个别读比较优劣、充分讨论品味后再次齐读融入情境等等。诵

读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手段,应更好地为理解服务。

最后,马老师对词人生平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词人之伤,是一大亮点。

【评课】听刘明老师的课《雨霖铃》,可以看得出马老师语文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师生双边交流良好;问题设计随课文内容展开,水到渠成;教学过程能基本落实教学内容。

几点思考:

1.信息化手段不缺失。即便是不成熟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也要积极向大数据要教学质量。

2.关键问题(大问题)要重点突破,深刻落实,不流于形式。方向性问题可让学生讨论提出,讨论回答。

3.课前教学(导学案)要提倡。这是科学教学理论的要求。对“翻转课堂”的理解要到位。“翻转课堂”要求教学形态上从“教到学”→“学到教”。它的上位概念的依据是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教育方针)

→以生为本、因材拖教(教育教学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各类具体教学形态)。

第二节课《我心归去》授课者:罗牧

【老师评课】开课利用社会事件导入,引发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设计环节清晰,问题的承接、过渡自然,问题导向明确,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在对于学生最难把握的作者情感和对故乡的理解部分,与学生做了很深入的探讨,帮助学生攻克文章的重难点。

建议:教学环节设计中,有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写一段关于自己对故乡的理解,如果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当堂展示他们的文字,或许能成为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老师评课】罗牧老师的课堂生动自然,利用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故乡与人的关系,并顺势进入本课《我心归去》。在上课过程中,罗牧老师自然大方,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课堂问题能与学生的实

力生活体验相关联,结合课文文本,加深学生对乡土情怀的理解。课堂最后的疑难点处理有些匆忙,但瑕不掩瑜,她的这堂课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第三节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授课者:高欣

【老师评课】金老师在本节课中,上课状态始终饱满,展现了年轻教师的激情和活力。金老师以设置一个主问题为本课的教学任务,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即“词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词的豪放”,然后让学生自行去结合词句挖掘内涵说出自己的体会,最后总结得出:景—赤壁—壮观;人—周瑜—豪迈;情—苏轼—乐观、壮志,并进而完成全课对苏轼词豪放风格的鉴赏。在整个的教学流程中,金老师也始终抓牢“品悟豪放”这个主线,引导学生结合词句进行赏析,对个别词句的赏析也很细致、到位,如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的赏析,金老师让学生抓住动词并明确词人的写景角度来进行赏析。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金老师也能根据学生生成顺势引导,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角度,可以说展现了较强的课堂掌控力。只是,在主问题抛出之后,“词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词的豪

放”,学生一会儿取写景的词句,一会儿取写人的词句,一会儿又跳到抒情句的体会;学生跳动性太大,不利于老师就一个点深入细化讲析,常常只能点到为止,老师跟着学生跑有点吃力。不如在主问题之后再细化一下,主动界定学生的赏析角度和范围,如:词中写景的词句如何体现了苏轼词的豪放?或许,这样老师在课堂上更易提纲挈领吧。另外,金老师在赏析文本之情安排学生先齐读全词,并马上要求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读,这个可能有点操之过急,在全词赏析之后再读,学生应该会更有体会。总之,金老师的课展现了年轻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体现了年轻教师较强的业务素养。可谓后浪无畏!后浪可畏!

【老师评课】优点:

1.金老师的教态非常好,虽然临场时 ppt 出了问题,但金老师还是很自然地完成了整堂课,可见准备很充分对教材很熟悉;非常重视诵读,整堂课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多次对文本进行诵读,课堂结束学生基本能背了。

建议:

1.最好能教师范读一下,并对学生的朗读有一个评价;

2.建议在品析文本时分上下阙,这样思路会更清晰。

【罗牧老师评课】

古诗词教学中“读”是很重要的部分,高欣老师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有齐读和个别读的方式,在指导学生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但我认为还需要有范读。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但在“惊涛拍岸”的“拍”字解读时不够清晰。在课堂结束时候的朗读我认为应先请个别学生朗读,最后再齐读。

第四节课《登高》授课

【高欣老师评课】

“看图猜人”的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整堂课将诗分成了“他看到”和“他想到”两部分去引导学生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并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把握住诗歌的基调,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较多,且抓住了古诗词教学要多读的特点

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诗歌来体会诗歌情感。而在板书设计方面,课程中途才将课题写在黑板上,板书部分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重复;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部分页存在字数过多或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整堂课前半部分节奏有些快,部分多媒体页面的展示、停留时间过短,问题的出示和学生的回答进行得较快,前半部分内容总结较少。

【老师评课】

导入之后,在学生还没有理解诗歌的时候就抛出了“他为什么悲?”这样比较宽范围的问题,学生比较难以回答,教师有强行引导的感觉。建议先进行充分的朗读感知。

讲课速度比较快,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 ppt,带着学生按着自己的 ppt 流程走,因此师生互动有些僵硬,当学生还没真正理解完教师抛出的问题,教师就代为作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另外,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掉所讲知识点,学生反应就有些迟缓。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也不充分,对于错误答案没有充分的纠正和引导,“你读出了几层意思”这个问题对学生有难度,但是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

朗读的环节重点被放在了课堂结尾,个人觉得应该放在课堂开始环节,让学生从朗读中初步感受诗人情感,继而再让学生去谈这首诗悲的地方,也许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深刻一些。

整堂课听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速度太快,来不及思考和消化,问题设置太多,环节个别不够合理,忽视学生对新知识接收的延迟性,教师熟悉课文,比较快的把重点都讲了一遍,学生短时间可能吸收不了那么多,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职高学生,也许节奏是太快的。但是基本思路是比较清晰的,先对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悲”做了感知,再分上下联分别通过景物和背景对诗人的情感做了深入剖析,最后总结。

本次组内研训首次尝试了自主选择听评课并分头活动的形式,老师参与度高,节时高效,有课堂的亮点,也有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当然评课的效度和影响力还需要老师在课后反复咀嚼,方能评出余味。

2020 年 9 月

第二篇:语文组活动教研简报

从一堂《一石三鸟》语文综合性活动课

看 语 文 教 研

平浪中学语文组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教研活动制度,本学期听评课实行定人定时制,让教研活动成为一种习惯,每次活动都要进行记录。有了这样的纪律保证,语文组老师们也积极投入到了新课改中,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2010年3月23日上午第四节课,学校领导及全体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师进行语文教研活动,苏骥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

为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苏骥老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活动示范,利用基本图形圆、直线和三角形分别组合了《眼镜》、与《父爱深沉》两幅图案,并讲解了图案创作意图。

根据事先宣布的活动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由组长组织本组讨论添画的内容,确定接力顺序,选出演讲选手。教师播放《进行曲》,各组真正动起来了,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五个小组的添画内容确定后,每组由第一位同学先画出基本图形,然后粉笔后传,每人只画一笔,最后一个同学完成图案意境(不限制笔画数量)。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上台了,每人添上了自信、神圣的一笔。几分钟后,黑板上展示了五幅生动的添画,分别拟题为《信心》、《青松》、《热爱祖国》、《笑脸》、《公正、平等、和平》等。老师们都惊讶了,学生的想像力太神奇了。

最后各组选一个代表上台演讲,介绍添画的内容,代表的意愿以及蕴含的美好情感,铃声响了,但同学们意犹未尽。

苏骥老师这堂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既锻炼了大家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又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还锻炼了大家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一堂课三种收获,真是一石三鸟。

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并不拘泥于一两节课,它渗透在我们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它和语文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创意,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时间长。

苏骥老师的这堂七年级“语文兼美术”的活动课,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教学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这堂课为平浪中学语文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只要语文组老师们有信心,精于钻研,长于思考,勇于创新,语文组教研活动实现突破并不难。

2010年3月23日

第三篇:语文组教研简报

坚持不懈抓教研,扎实有效促教学

10月11日,教育与技术科学局教研室主任孙健带领教研室学科负责人来我校进行教学常规督查,并和听课的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与第一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召开了一次扎实有效的语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县教研室孙健主任给语文教师开展了一次关于《如何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常规工作》的讲座。在讲座中,孙健老师指出:做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在思想领域中更要有自我突破,以学定教,以怎么学会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在对教学常规的创新上,孙健老师也谈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所谈之处都能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常规工作,或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或给予理念上的辅助,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对我校语文组教师起到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本次活动虽然时间有限,但每位老师都有收获,不仅孙健老师讲的精彩,我校语文组教师听的也专注。通过本次活动,我校语文组教师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在思想上更加明确:应坚持不懈的抓常规教学,在稳扎稳打中将教研工作开展的更深入而具体。

语文教研组2013年10月12日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

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简报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

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谌雪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

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

第五篇:教研活动简报(八年级语文组11月)

织金县第六中学2017--2018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第三期

11月教研活动的开展

十一月,八年级语文组在学校行政、教科处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根据教科处的本期教研行事历,结合本组实际,与同组老师的精诚合作下,在一定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按计划开展各项教研工作

按照计划,我组已经开展了6次教研活动,其中5次集体备课;8次业务学习;组织参与1次示范课、2次研究课、1次优质课、5节优质课。在集体备课中,主备老师都精心准备,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都有预设目的,在讨论中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表各自见解,使我组集体备课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在业务学习上采用轮流主持,小主题教研也开展得很有特色,主要围绕组内课题开展,为课题服务。

二、积极开展研究课活动

在11月20日下午,组织全组参加听高敏老师的优质课。高敏老师在设计中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对自己的课堂作了精彩的阐释。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了各自的见解,刘江老师认为把赏析语言美作为本文的突破口,这个建议得到了张青梅老师及参会人员的认可。这次点评与以往比较,说想法的多,提意见的多,起到了实际效果。

(高敏老师优质课现场)

在听课和评课中,老师们对教材和教法都进行研究,提出很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初衷,不管效果如何,都会给我们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探索教研的范本和方向。我们的课堂尽量向实效课堂迈进。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杨旻老师在毕节市教育局、毕节市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七家单位于2017年11月联合举行的毕节市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教改研究报告《毕节城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反思》 荣获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市级)。

(评课现场)

四.兴趣小组的开展

11月本组配合政教处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习惯”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

采 编:吴 娅 抄 送:科研处

下载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语文组教研古诗词与散文教学专题活动简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同课中碰撞,异构中精彩 黄金中学语文教研活动简报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执教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我校于10月20日——11月25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展开了“同课异构”的研......

    语文组教研活动汇报

    语文组教研活动汇报 28日上午我们前往武义三中进行教研活动,以听课交流为主。 初到三中,第一印象感到非常亲切。因为这让我们想起了四年前的新安江中学,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这......

    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为推动学校教研活动的展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打造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开展了本次语文组教研活动,通过各位代课教师的备课、讲课、评课等活动探讨语文教......

    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

    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语文组第二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转眼间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接近尾声。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仍以“读书和学习有效教学设计”的校本研训项目为指导,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继......

    语文组教研活动计划

    语文组教研活动计划 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取长补短,能够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工作,依据本校情况,本学期特制定......

    语文组教研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为指针,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一 教研活动:新学期计划 活动时间:2013年3月1日 活动情况: 一、“一人一课”工作 “一人一课”要按时上,上课老师要提前通知同组老师,并拟好简案发给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