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19-11-28 05:2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

第一篇: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

摘要:尼采否定“同一性”,肯定“差异性”哲学。他的差异观表现在他的认识论、语言观方面。在认识论方面,他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元主义认识论,主张多元主义的认识论。在语言观方面,他主张语言的多义性。

关键词:尼采;透视主义认识论;语言的多义性

尼采登上哲学舞台之际,正是传统同一性哲学大行其道之时。在尼采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家迷恋于理性、主体、客体、实体、本质、基础、根据、原理等虚构之物,醉心于“同一性”思维方式,追求同一,厌弃差异。尼采逆其道而行之。他拒斥同一,他倡言差异。他的差异观表现在他的世界观、认识论、语言观、方法论诸方面。本文从他的认识论和语言观两个方面对他的差异思想进行了解读。

一、透视主义认识论

在尼采看来,传统形而上学在认识论上坚持绝对主义观点,认为存在着所谓“自在的认识”,认识的结果是绝对的、一元的。立足于人类中心论,尼采用他独特的认识理论———透视主义向传统的认识理论提出了挑战。

尼采认为不存在“自在的认识”。他强调认识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论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有超越于人类特性的“自在的认识”,一切认识都必然打上了人类种族的烙印,甚至认识者个人的烙印。他在谈到“认识”时说:“要严格按照人类中心说和生物学的观点来规定这个概念。”[1](P505)我们是在保存生命的限度内进行认识的。我们并不是感觉、知觉一切对象。我们仅仅感知那些对于我们的生存必不可少的对象。只有当意识有用之时,意识才存在。我们的知性能力也是生存条件的产物,如果我们以另一种方式也能生存,我们就不会有现今的知性能力。范畴仅仅在它们有助于我们生命的意义上才是真理。总之,精神、理性、认识、思维、灵魂、意志等等,一切都不过是人用以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工具。

透视主义(perspektivismus)是尼采立足于人类中心论,从反形而上学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种认识理论。在一个题为“原则的革新”的札记中,尼采列出了他革新哲学的五点计划,其中之一是:用情绪冲动的透视学取代认识论。“情绪冲动的透视学”也就是“透视主义”。

“透视”本是绘画术语,有透视、远景、视角等含义。尼采用透视来说明认识的本质。一方面表示认识取决于认识者的生存条件、生存实践需要,正如透视画面取决于画家的位置、视角等;另一方面在于强调认识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既表现在范围上认识是有界限的,就像透视画面是有地平线的一样,也表现在性质上认识如同视画面一样是错觉,而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的直接反映。尼采有时又把这称为“光学”,因为“光学”是反对力学的、机械论的、认识论的,正如透视主义是反对平面式的反映论的。

尼采认为,透视主义是人类中心论的合科逻辑的结论。既然我们是从人出发来认识世界,依据我们的“自我”来理解一切存在,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只能是一种“透视的幻觉”,万物必定以我们为中心形成一种“表面上的统一”,在我们视界所造成的地平线上“融为一体。”尼采的透视主义蕴函的意义是:首先,透视的主体是多元的。

传统认识论预设一个确然的主体。而从透视主义的认识论来看,认识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它就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没有“纯粹的、无意识的、无痛苦、无时间的认识主体”,“纯粹主体”无非是概念的虚构。主体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纯粹的思维能力。真正的认识主体决非是冷静的、理性的、中立的,真正的认识主体是由许多情绪冲动组成的多元体,是内心种种激情的角逐。

真正的认识主体是各个欲望之彼消此长的流动过程。“任何欲望都是一种统治欲,每种欲望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每种欲望都想把这种观点作为标准强加于其他一切欲望之上”。

尼采认为,透视的评价即“权力意志”,这说明透视的主体是权力意志。生命本能、权力意志、情绪冲动乃是透视的原动力。人的权力意志各不相同,多种多样。每个人也是多重意志的复合体,对世界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力都充当了透视的主体。尼采的结论是:“主体有多个”。

其次,认识即透视、解释,透视、解释是多元的。

尼采说:“只要认识这个词还有意义的而言,世界就是可以认识的。但世界是可以解释的,它自身之后没有意义,而它有无数的意义———这就是‘透视主义’”[1](P684)这说明尼采认为认识即解释。没有客观实证的认识,一切认识都是解释。

世界文本的意义寓于解释之中,依解释的不同而变动。实证主义者认为存在事实,而尼采认为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他说“什么可以单独成立‘认识’?‘阐述’,植入意义———不是‘说明’(大多是指一种陈旧的、不可理解的、甚至是单纯文字的陈述)。”[1](P213)基于对认识的这种看法,尼采认为,不存在自在的真、善、美,不存在对真、善、美的中立的、客观的、绝对的评价范畴,即真假、善恶、美丑。尼采用权力意志理论对传统哲学的真、善、美进行了重新解释。他认为,求真理的意志是权力意志的一种形式。真理的标准在于权力感的提高;尼采从根本上扭转了道德估价的基础,道德的善恶被生命力的强弱所取代,追求德性为权力意志所取代;至于美学,尼采认为,凡是对我们有用、有益、提高生命力的东西,就给我们以美感、即权力感增长的感觉。相反,丑则意味着类型的退化、力量的衰竭、葸志的衰退。

尼采在其著作中,经常用语言学术语“文本”和“解释”来说明人的认识现象。在他看来,不管是外部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真正的“文本”都是不可触及的,或者说,它们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解释之中。

正是基于此,尼采否认存在所谓的“自在之物”、“自然的合规律性”等传统形而上学赖以成立的基本东西。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尼采说:“世界上既没有‘精神’,也没有理性、思维、意识、灵魂、意志。”[1](P505)一切都只有相对于解释才是有意义的。

由于认识即解释,解释的多元性,或透视的多元性就是逻辑的必然。

尼采认为,透视的多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我们必须假定在人类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认知的生灵。“什么地方也许还可能有不同于单纯人性的解释。”[1](P205)尽管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确证有哪些这样的生灵存在,它们又具有何种认知方式。但是,至少在理论上我们无法拒绝它们存在的可能性。从每种知性类型出发都必有一种世界观,人类只是无数可能的透视中心之一。我们的感性和知性形式只是一定种类动物的一种纯粹特异反应,与之并存的还有许多别的特异反应。

如果万物的尺度不是人,对世界的透视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对于植物来说,事物如此这般;对于我们来说,事物如此这般。……在植物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一株植物;在我们眼里它是人。”[2](P57)尼采断言:在更高类型的生灵那里,认识也将有新的形式,只是目前尚不必要。他以这种方式回击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自负,人类无权把自己的任何一种认识宣布为绝对和终极真理。

另一方面,就人类而言,由于人是各种冲动的复合体,人身上的每个情绪冲动都是一个透视中心,透视必然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既使仅仅对人来说,对世界的解释也会是无限多样的。

尼采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家由于自身意志的软弱,对“世界的无限可解释性”充满了恐慎,不敢正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所具有解释性质。他们—58—依靠其特有的范畴,如“主体与客体”、“因与果”、“目的与手段”、“本质与现象”等,执着于“真”与“非真”、客观事实,企图一劳永逸地抓住绝对真理。也就是说,他们只承认“一元”的解释。

尼采从权力充沛者的角度出发,主张解释应是多元的。前面谈到认识即解释,而不是对“事实”的“说明”,这本身就蕴涵了解释的多元性。

不同力的中心有不同的视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会有不同的透视。所以,世界在人的视野中不是蕴涵着一种意义,而是无数种意义。既然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解释才能确定,那么,对同一个文本就应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尼采说:同一个文本允许无数解释,不存在一种“正确的解释”。解释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原先被解释过的东西,决不能被看作终极真理,随着力的提升,视角的转变,又会重新成为解释的对象。人的每一提高都导致对较狭隘的解释的克服。

由透视、解释、认识的多元性必然得出“真理”、“世界”多元性的结论。尼采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连斯芬克司都有眼睛———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真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真理。”[1](P610)作为透视现象,尼采认为“实质”、“本质”也是多元的。传统形而上学认为变动不居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世界”,即“世界X”。

“世界X”是指超越了一切透视眼光的世界。根据尼采的理解,这样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尼采说,如果撇开透视岂有一个世界剩得下!撇开了透视,也就撇开了相对性。废除一切透视关系,企图把握“全”,只能是痴人说梦,这是对认识本质的严重误解。现实中只存在“X个世界",即有许多个透视世界,但哪一个都不是“真正的世界”。

总之,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表明,不存在一元的认识主体,透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存在客观世界,不存在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对世界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无限的;不存在唯一的真理,真理是多元的。可见,尼采的透视主义拒斥传统形而上学一元主义认识论,主张多元主义认识论。它从认识论层面体现了尼采的差异思想。

二、语言的多义性

尼采的差异思想还表现在他的语言观中。尼采登上哲学舞台之际,正是现代文明语言大行其道之时。在尼采看来,文明语言的最大疾患在于它的极端逻辑化。所谓逻辑化,就是虚假同一的强化。尼采立志铲除这种逻辑化、概念化的语言,恢复语言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尼采在题为“真理和谎言之非道德论”的札记中详细讨论了语言从隐喻(Metapher)产生的过程和语言的隐喻实质。“隐喻”是一个哲学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任意性。尼采认为,作为语言单位的词仅仅是事物的隐喻。他分析道:语言创造者命名的只是事物与人的关系,为了表达这些关系,他动用了最大胆的隐喻。首先是神经刺激转变为视觉形象,这是第一个隐喻,而视觉形象又在声音中被摹写,这是第二个隐喻。每一次转变都是从一个世界毫无保留地一跃置身于一个全新和不同的世界中。“在语言问题上,我们全都和聋人一样。当我们说树、颜色、雪和花时,我们自以为我们知道有关事物本身的某些事情,而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只是关于事物的隐喻———与原始实体相去十万八千里的隐喻。事物自身的神秘的X,首先显现为神经刺激,然后显现为视觉形象,最后显现为声音。”[2](P104)尼采的意思是说,语言符号指的是神经刺激,并不是事物或事物的概念。外部事物作用于人的机体,造成神经刺激,它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唯一连接点。当人先是把神经刺激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随后又把一些相似的视觉形象同一个声音表象结合起来,词便产生了。因此,语言的发生绝非是逻辑的,语言的本质也不是表达对象性质的“逻各斯”工具,而且其功用也不可能揭示出事物本质。

词作为“神经刺激的声音摹本”还只是语言这种隐喻产生的初级阶段。“一旦词不被设定用作它从中产生的独特和全然个人的原始经验的提示物,它就立即成了一个概念,或更确切些说,当词需要同时适应数不清的多少相似———实际上就是从不相等因而完全不等同———的事例时,它就成了一个概念。”[2](P105)比如“叶”这个概念的形成,现实世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莱布尼茨语),各个叶片千差万别,其颜色、形态、大小各异。“叶”这一概念其实是通过任意摈弃每一片叶子的个体差别和忘掉各种独特的方面而形成的。“叶”这一概念一旦形成便唤起了一种观念,即认为在各种叶子之外的自然中还存在着“叶”,它甚至成了各种叶子的原因。所以尼采说:“一切概念都来源于差别物的等同……我们获得概念也和获得形式一样,靠的是忽视那些个体性的和现实的东西。”[2](P107)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原初语言是神经刺激的“隐喻”,它与情绪冲动、需要、感觉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人们的感觉和体验的个别性、多义性。但是,随着语言的使用,语言起源和本质上的隐喻性质被遗忘了,语言与生命冲动、情绪冲动、需要、感觉日趋隔膜。现代语言是逻辑化、概念化的恶性膨胀,语言完全被逻辑所操纵,它消灭事件的个别性,制造虚假的同一性,消灭我们感觉和概念的个别性,制造相同的思维模式。对此,尼采切痛地指出:语言到处都生了痫,而且在整个人性发展中留下了这可怕疾病的痕迹,现在它再也不能独立做到使受需求支配的人彼此通报最简单的生命冲动,人在其需求中再也不能靠语言来自我介绍,因而再也不能真正地自我传达。

尼采力主破除语言的遮蔽,突破概念化、逻辑化语言之网,恢复语言的歧异性、差异性。他的这一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海德格尔、迦达默尔、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后结构主义者等。海德格尔指出:现实语言的生命在于多义性,活生生的、游移不定的词转化成为一种单义的、机械凝固的符号系列的僵硬性,乃是语言的死亡、此在的冻结和荒芜。迦达默尔强调:解释学的真理正在诗歌语言的歧义性之中。维特根斯坦把语言的意义归结为用法,他重视语言在多样话语境中意义的差别性。在后结构主义者看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是语言所固有的,是符号的网状复杂性的产物,他们极力恢复语言的能产性。

总之,在尼采看来,语言具有多元性、非逻辑性、差异性。

第二篇:试论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

试论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

亚里士多德和尼采的悲剧观的起点都是古希腊文艺,但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悲剧的产生,作用,本质的认识和阐发是不一致的,进而我们看到,悲剧在二人所处的时代是如何作为精神现象和价值尺度而存在的。

一、人生为何需要悲剧?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①“有价值的东西” 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它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无价值的东西”是丑的,恶的,与美和善相对的,人们在嘲笑、揶揄丑和恶时,看到了丑和恶的渺小与空虚,因而体现出超越丑和善的自豪、优越、愉快的审美感。但事实证明,人生需要悲剧和喜剧远远要比这要复杂得多。

二、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希腊是悲剧诞生的摇篮,至今古希腊的悲剧仍然是人类高不可及的范本。在研究和总结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创作实践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影响西方悲剧的一套悲剧理论。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所摹仿的是人的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是有行动和感受的人物。而且这个人物要比实际生活中的要好,之所以会产生悲剧是由于其过失和弱点而不是由于过错,这就是“过失说”,并且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出身高贵的正面人物,只有这样,悲剧的悲惨结局才能“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②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他强调悲剧是对行动的模仿,模仿是一种技巧,由此,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是一种技巧,是具体的,这点是和柏拉图一样,是轻视技巧的,既要求悲剧主人公是高贵的,又看不起写悲剧的作家。

尼采的悲剧理论也是建立在对希腊悲剧把握的基础之上,但他不赞成这种从主人公的偶然过失或外在的理性道德中去追溯悲剧的根源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两种精神—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和阿波罗日神精神的对立、冲突。在这里,尼采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来象征人性中的两种基本的心理、精神类型。其中,以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书信代表音乐艺术的兴奋,以日神阿波罗的属性代表造型艺术的静美。这两种精神或艺术神的内在本质和最高目的是截然不同的,酒神精神相对于日神精神则更为原始、也更为根本。狄奥尼索斯精神是永恒的生命冲动,它是不可毁灭、不可战胜的;与之相对立,日神阿波罗则是光明之神和预言之神,它“掌管我们内心幻象世界的美丽假像。”③它本质上是梦境中的静观审美,将人生的痛苦、命运的悲惨转化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并且讲求理智,用哲学智慧来升华情感,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和宁静。就是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之神的并存与分离才产生了悲剧这种既是酒神的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即狄奥尼索斯冲破一切界限,约束实现自然,冲破阿波罗的戒律,撕破阿波罗美丽的帷幕,二者的对立就是悲剧的根源,同时也是悲剧的本质。哲学观上的形而上学必定导致尼采的悲剧观的形而上学,可以说,日神和酒神就是尼采权力意志的代名词,悲剧是意志的真实写照,他越重视日神和酒神,就是越强调权力意志,就是越强调悲剧。

三、悲剧有什么作用?

关于悲剧的作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净化说”,认为悲剧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健康的心态,有益于社会,可以净化人们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因为通过观照悲剧,时而恐惧,时而怜悯,时而惊奇,时而悲伤,借助于言语,设身处地与悲剧人物的感同深受,痛心疾首或催人泪下,因而可以使人获得快感,这种快感不同于其他快感,是悲剧所特有的。亚里士多德多次把它称做“悲剧的快感”,即悲剧的效用。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辩证的观点是,他认为产生快感的东西不同,所产生的快感也就不同。也就是说,悲剧的不同内容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

尼采从艺术游戏论观点出发,认为悲剧的目的、功能都在于将生活中的痛苦、厄运、毁灭等丑恶、不和谐现象转化为审美现象加以观照,由此获得审美快感,使人类得到拯救。悲剧的审美快感是在痛苦乃至毁灭中体验到的那种“特殊的、最高的”快感,即是在正视痛苦死亡之真实、直面人生之惨淡之中得到快感,而不只是将现实转为梦境中虚幻的假象而获得快感。虽然以美丽的幻象遮盖人类基于狄奥尼索斯精神所具有的永恒痛苦与磨难,阿波罗也欲拯救人们于自我毁灭,而走向幻觉之中,但那始终只是幻象。而只有敢于观照狄奥尼索斯永恒的永恒生命不断的被毁灭而又不受影响,生命之核万古常青,才能感觉到生存的欲望和生存的快慰,这就是尼采所认为的悲剧的快感,悲剧的意义。

尼采是反对“净化说”的,他更强调的是对哀怜和恐惧的超越,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在悲剧的体验中得到超越,可见他是以正视生命悲剧,肯定生命意志为根本态度的,而“净化说”是对生命苦楚的浅层次的理解,远不能涵盖悲剧的全部意义。他认为“酒神的兴奋能够向一整批群众传导恢复这种艺术才能”:“看到自己被一群精灵所环绕,并且知道自己同它们内在地是一体。”⑤ 而这“一群精灵”就是作为“形象”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诗歌。这种对诗歌的重视亚尼两人是如出一辙的。

亚里士多德主的净化说如同“过失说”一样,也是带有社会道德的考虑。充满道德感,他说“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因为这既不能引起恐惧,也不能引发怜悯,倒会使人 产生反感。其次,不应表现坏人从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因为这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在哪一点上都不符合悲剧的要求。”⑥悲剧不能表现好人由福转祸,他所要求模仿的好人的注重品行,有责任心,有荣誉感,是能够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正人君子,另一方面,不能模仿坏人由祸到福,这样只会让人感觉厌恶,艺术的考虑与伦理的考虑统一在了一起。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就是道德的悲剧观,强调人的独立主性,反对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和宿命论,而且他也总是从悲剧人物本身的主观方面去寻求悲剧的原因,悲剧的产生是悲剧主人自己犯了错误,或由于无知,或由于判别不明,总之,责任在于他自己。

而尼采所描绘的悲剧精神首先是就生命本能在现代人身上匮乏这个事实而言,他的酒神精神从美学层面切入现代人的精神生存现实,而基本不具备社会政治道德批判的功能。他“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精神表明他是反对基督教的,反对道德的,道德的侵入悲剧必将剔除一切不和谐因素,他热烈的呼唤悲剧精神。尼采认为,即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是因为它是反映人的内心矛盾和情感以及人所遭受的苦难的。离开了人,悲剧就不成为悲剧一;离开了人,理性就空洞无用。这里的人与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高贵的人相比,是没有任何阶级差别的。他认为最致命的悲剧性在于,悲剧的最终级目标是痛苦,无所抗拒,无所逃遁。在这方面看来尼采的悲剧观还是悲观的悲观观,具有一定的消极性,外在性。尔后又被他自己所否定,他认为悲剧导致的是对人生的肯定,它迫使我们采取乐观的态度。悲剧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鼓舞,能净化、能激起人的全部生机,虽然人生是痛苦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是通过悲剧的狄奥尼索斯精神,生活便是快乐的、富有意义和价值的。在任何强势的力量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于抗争命运,敢于牺牲,这就是尼采悲剧观的积极意义所在吧。可见尼采的悲剧观实际上就是抗击命运的悲剧观,他自己认为是“反悲观主义的”。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亚里士多德是在希腊文艺已达到高峰而转趋衰落时代,但亚里亚多德却从来不提希腊人所常提的“命运”,“命运”在他看来都是注定的,因此好坏福祸不能互转,这是一种静止的悲观观。但他又使悲剧的正效果论成了世界戏剧史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尼采论述悲剧是同当时的文化危机看法结合起来的,目的是要寻求德国精神在现代文化危机中的出路,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对希腊悲剧把握的基础之上,借用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艺术之神,延续的是希腊人敢于抗争命运的命运观。这非但没有窒息悲剧艺术,反而使悲剧有存在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悲剧是一种让人不畏强暴,催人奋进的艺术。培养悲剧意识对于当代的个体,对于一个民族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和锻炼。

注释:

① 出自《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②⑥.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第.20、97-113页

④《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③⑤[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1、32页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7

[3]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4]周国平.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5]赵凯.论尼采的悲剧观[J].[6]李忍孝.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及其他[J].(谭丽丽:女,1983年9月,汉族,安徽省,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08级),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沟通。)

第三篇:论文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

在写毕业论文中,要从各方面搜集丰富而详细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分析提炼主题的基础。主题确立了,还需要材料来证明。但是所搜集的材料是丰富而复杂的,不能都拿来使用,还要经过选择,才能使用。在组织观点与材料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正确表达。有些毕业论文在使用材料和语言表达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毛病:

一、选择材料脱离论文的主题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和论证主题服务。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这是选择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些毕业论文在运用材料时常常犯不忍割爱的毛病,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写进文章里,材料与主题脱节,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例如有一篇论述“办好业余教育”的文章,文中插入一位老科学家的一段故事。文章写道:“1908年,慈僖、光绪都死了,那时要一天举一次哀,在我上学的那个小学校里,举哀下跪时,小学生都嘻嘻哈哈,监学也看不过来,但骂我骂得最厉害。后来我头一个剪的辫子,引起风潮,结果记我一大过,所以,我根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时,我也几次想离开唐山,跟我的同学杨杏佛等人回到南京参加总统府的工作,但是妈妈来信说:革命是对的,但要先有学问才能革命。我觉得也对,因此发愤苦学,在唐山路矿学堂五年,我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段材料是感动人的,但它与“办好余务教育,为国家多培养人才”这个主题无关,作者使用这个材料,便违背了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则,犯了材料脱离主题的毛病,应该删去。

二、选择材料不够典型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论文主题的材料。围绕主题选材,但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与主题有关的材料都写进去,必须精选典型材料。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用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只从中选择了五个事例,后来又删掉了两个,只精选了三个事例,分别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待敌人、对待朝鲜人民和对待自己的不同态度,从而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以魏巍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写毕业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白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而有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往往不注意选择典型材料,把有关的材料不分粗细的一齐都写进去,这样就会造成材料堆积,文章冗长,主题反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来。

三、选择的材料不够真实论文中用的材料只有真实,才有力量。所谓真实,是指材料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文中所运用的材料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等没有认真地核对,出现误差。这样,文章不能叫人信服。造成材料不真实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观察不细和调查不实造成的。写文章在选用材料的时候,没有调查核实,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用第二手材料并且没有核实,前者失实,照搬套用也出现失实。二是为了文章丰富感人,搞所谓的“合理推理”,给事实材料添校加叶。有一个学生在写一篇关于农村赌博风方面的文章,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就推理“在农村干部赌群众赌,男人防女人赌,白天赌晚上赌,老年赌小孩赌,可以说无处不赌,无人不赔”,这种结论显然是夸大其词,很难让人信服。

四、选择材料不新颖撰写论文,选择材料要新颖。新颖,就是新鲜,引人注目。写文章选择新颖的材料,能增强论文的现实性,使入耳目一新。这就要求在写论文时,要注意发现新生事物,选择这方面的材料。要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给人新鲜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新出现的有特色的材料。有的毕业论文,选择不新颖,而是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调,摆出的材料是“陈年烂谷子”,没有新鲜感和现实性,文章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如有一篇关于农村改革的文章,写作时间是1995年,文中运用的数字事例都是1990年,显然是调查不到家,用了一些过时的数字。

五、选择的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材料统统塞进文章,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不突出。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在材料的剪裁时,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要详写,无关的材料不要写;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的材料要略写;典型的精彩材料要详写,其他的则略写。有的论文,选用材料贪多求全,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与论点无关的材料都用上。有的论文中的小论点和用以说明的材料不一致,这样虽然扩大了文章的篇幅,但逻辑性不严密,说服力不强。

六、表达材料的语言不精当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观点要正确,材料要新鲜,而且表达观点和材料的语言也必须准确、流畅、精当。而有些论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用词不准确。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这是定语和中心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破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又如:“我们于第一学期就着手选题”。这里实际是指即将毕业的那一个学年的上学期开始着手选题,用“第一学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刚入学的那个学期,属于语言含糊不清。2.语意空泛难懂。有人喜欢自造一些别人不懂的语言。如,“在写作过程中,‘内孕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内言语形态,‘外化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外言语形态”。句中“内孕飞跃“外化飞跃”是自造的空泛之词,使人捉摸不透,不知其真实含义。3.用词不符合规范。如,在一些文章中,“级”和“届”分不清,两个概念混淆。其实,两字的含义十分明确,“级”是指入学的年份,如“八七级”即1987年入学的年级;“届”是指毕业的年份,如“八七届”即1987年毕业的年级。如果搞混了,则出现很大的差错。4.誊写标点不规范。乱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多,誊写不符合格式等。例如,有的每段开头顶格写,有的抬头只空一格,标题分层序码不合规范,外文字母不用印刷体书写,誊抄后不再审查,出现错字、漏字、笔误等等。还有论文中图表方面的毛病也较多,主要是:一是图表过多,安排不适当,有的互相重复,有的不能说明问题,有的太复杂和零乱;二是不合规范,制作粗糙,如,图中文字十分潦草,表格设计不合理,反映事物不准确、不完整,表达不够清楚等。这些也要影响论文的质量。因此,论文中图表必须精心设计和制作,要符合要求。来源:论文秘书网

第四篇:科学教学语言优化设计和组织论文

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做到与学生的通畅交流。与学生交流的工具有语言、影像及其他载体,但主要的还是语言,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它是我们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科学教学语言更应该做到:准确、完整、易懂和简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到知识,又不破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那怎样设计和组织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语言呢?

一、课前准备部分

(一)心理准备

语言交流,就是心灵之间的交流。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调整心态,舒缓情绪。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充满激情,语言也会从心而发。一个教态自然和内心丰富的教师,走进课堂满脸笑容,心中会有千言万语。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二)课堂语言提前构思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而语言是承载思维碰撞的载体,所以对课堂教学语言的锤炼,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要把备课的过程当作锤炼教学语言的过程。只有深入理解新理念,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才能进行教学语言的再设计和再创作,写成自成一家的口语化教案。但是,口语化教案绝不是教材书面语言,要把教材中提出的大问题化解成学生自主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以期引领着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前行。一堂课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一定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要诱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二、实施部分

(一)导入语——要具有磁力效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其蒙而引其趣”。诱导启发,挑起兴趣。我们科学课前2-3分钟,设计好情景,准备好素材,要从第一秒开始就抓住学生的魂。

(二)提问语、过渡语、激励语和实验语科学课的核心在于探究,这就决定了科学课堂上必须给足孩子们探究活动的时间。一堂课只有40分钟,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忌夸夸其谈,要惜字如金,句句切中要害,做到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我将这些语言分为提问语、过渡语、激励语和实验语。

1.提问语: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规手段。提问有两种:一是教师对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科学课的核心在于探究。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领人吗?不,我认为,教师应该是个局外人。我们的提问语应该尽可能的少。否则学生还会在我们的引领下,完成所有的过程。我们的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可以看看,科学发展史上所有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是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此我们的语言尽可能的少,不要怕学生发现不了什么。思考的过程最重要。放手,再放手。我们只要将提问语准备好就可以了。

2.实验语:

就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与科学道理有关的语言。那这些词语必须准确、全面、易懂。例如在《抵抗弯曲》中的结论: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其中的大大,可能大部分学生知道意思,但说不出准确科学用语,教师必须总结。

3.激励语:

科学课中有些地方是很麻烦的,有些地方是有难度的。这需要教师的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做实验成功的地方,要及时鼓励,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还要大胆激励。不要过分注重探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应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4.过渡语:

科学课的思维转化比起其他课要多,而且难度大。这要求我们科学教师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过渡语一定要合情合理。在引导时注意分寸。不能很深了,也不能一点意义也没有。科学的教学语言是将理念落到实处的最直接的保证,但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习惯,决定它们之间的融会贯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花一定的功夫的。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锤炼,以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第五篇:论文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

论文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在写毕业论文中,要从各方面搜集丰富而详细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分析提炼主题的基础。主题确立了,还需要材料来证明。但是所搜集的材料是丰富而复杂的,不能都拿来使用,还要经过选择,才能使用。在组织观点与材料时,还要注意语言的正确表达。有些毕业论文在使用材料和语言表达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毛病:

一、选择材料脱离论文的主题

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为表现和论证主题服务。凡是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这是选择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些毕业论文在运用材料时常常犯不忍割爱的毛病,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写进文章里,材料与主题脱节,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例如有一篇论述“办好业余教育”的文章,文中插入一位老科学家的一段故事。文章写道:“1911年,慈僖、光绪都死了,那时要一天举一次哀,在我上学的那个小学校里,举哀下跪时,小学生都嘻嘻哈哈,监学也看不过来,但骂我骂得最厉害。后来我头一个剪的辫子,引起风潮,结果记我一大过,所以,我根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时,我也几次想离开唐山,跟我的同学杨杏佛等人回到南京参加总统府的工作,但是妈妈来信说:革命是对的,但要先有学问才能革命。我觉得也对,因此发愤苦学,在唐山路矿学堂五年,我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段材料是感动人的,但它与“办好余务教育,为国家多培养人才”这个主题无关,作者使用这个材料,便违背了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则,犯了材料脱离主题的毛病,应该删去。

二、选择材料不够典型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论文主题的材料。围绕主题选材,但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与主题有关的材料都写进去,必须精选典型材料。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用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例子,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只从中选择了五个事例,后来又删掉了两个,只精选了三个事例,分别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对待敌人、对待朝鲜人民和对待自己的不同态度,从而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以魏巍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写毕业论文也是同样的道理。恩格斯的《论权威》选择了纺纱厂、铁路、航海三个例子作为论据。第一个论据阐述最详细,第二个论据比较概括,第三个论据只是轻轻一笔。他没有用更多的阐述,就把问题说明白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材料不多,却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产生这样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选得十分精悍典型。而有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往往不注意选择典型材料,把有关的材料不分粗细的一齐都写进去,这样就会造成材料堆积,文章冗长,主题反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表现出来。

三、选择的材料不够真实

论文中用的材料只有真实,才有力量。所谓真实,是指材料确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论文中所运用的材料真实,论点才站得住,才有说服力。而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材不准,没有鉴别真伪,引用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引文等等没有认真地核对,出现误差。这样,文章不能叫人信服。造成材料不真实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观察不细和调查不实造成的。写文章在选用材料的时候,没有调查核实,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用第二手材料并且没有核实,前者失实,照搬套用也出现失实。二是为了文章丰富感人,搞所谓的“合理推理”,给事实材料添校加叶。有一个学生在写一篇关于农村赌博风方面的文章,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就推理“在农村干部赌群众赌,男人防女人赌,白天赌晚上赌,老年赌小孩赌,可以说无处不赌,无人不赔”,这种结论显然是夸大其词,很难让人信服。

四、选择材料不新颖

撰写论文,选择材料要新颖。新颖,就是新鲜,引人注目。写文章选择新颖的材料,能增强论文的现实性,使入耳目一新。这就要求在写论文时,要注意发现新生事物,选择这方面的材料。要写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到的人和事。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材,给人新鲜的感觉。要注意选择新出现的有特色的材料。有的毕业论文,选择不新颖,而是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调,摆出的材料是“陈年烂谷子”,没有新鲜感和现实性,文章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如有一篇关于农村改革的文章,写作时间是1995年,文中运用的数字事例都是1990年,显然是调查不到家,用了一些过时的数字。

五、选择的材料与主题关系不大

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也不能将所有材料统统塞进文章,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不突出。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在材料的剪裁时,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要详写,无关的材料不要写;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的材料要略写;典型的精彩材料要详写,其他的则略写。有的论文,选用材料贪多求全,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与论点无关的材料都用上。有的论文中的小论点和用以说明的材料不一致,这样虽然扩大了文章的篇幅,但逻辑性不严密,说服力不强。

六、表达材料的语言不精当

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观点要正确,材料要新鲜,而且表达观点和材料的语言也必须准确、流畅、精当。而有些论文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用词不准确。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难以弥补的破坏和损失”,这是定语和中心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最可怕的破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又如:“我们于第一学期就着手选题”。这里实际是指即将毕业的那一个学年的上学期开始着手选题,用“第一学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刚入学的那个学期,属于语言含糊不清。

2.语意空泛难懂。有人喜欢自造一些别人不懂的语言。如,“在写作过程中,‘内孕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内言语形态,‘外化飞跃’的结果是文章的外言语形态”。句中“内孕飞跃“外化飞跃”是自造的空泛之词,使人捉摸不透,不知其真实含义。

3.用词不符合规范。如,在一些文章中,“级”和“届”分不清,两个概念混淆。其实,两字的含义十分明确,“级”是指入学的年份,如“八七级”即1987年入学的年级;“届”是指毕业的年份,如“八七届”即1987年毕业的年级。如果搞混了,则出现很大的差错。

4.誊写标点不规范。乱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多,誊写不符合格式等。例如,有的每段开头顶格写,有的抬头只空一格,标题分层序码不合规范,外文字母不用印刷体书写,誊抄后不再审查,出现错字、漏字、笔误等等。还有论文中图表方面的毛病也较多,主要是:一是图表过多,安排不适当,有的互相重复,有的不能说明问题,有的太复杂和零乱;二是不合规范,制作粗糙,如,图中文字十分潦草,表格设计不合理,反映事物不准确、不完整,表达不够清楚等。这些也要影响论文的质量。因此,论文中图表必须精心设计和制作,要符合要求。

下载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尼采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和多义性的语言观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