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2: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

第一篇: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

引言

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语言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常常会出现困难。不同民族产生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的人在进行交流时,容易出现缺乏共同语言而难以交流的情况,如中国人见面时,轻拍小孩头部,说这小孩不错或好乖,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在国外,就会认为是对小孩的不尊重,其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人们对相同的词汇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

一、语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沟通与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会说话的人就会让人感觉到春日般的温暖,而不讲究说话技巧的人则会让人感觉到冬日般的寒冷。流传青史的诸葛亮曾经在赤壁战争中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兵”,从中可看出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没有语言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形成,只有将语言做为基础,文化才能通过一代又一代人进行传承,语言的交流可让人们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若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此外,语言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流、借鉴、融合,以便实现文化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促进我国文化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语言与文化的概述

(一)语言的含义

语言包括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两种,此外还可以将广义语言定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符号”.狭义的语言主要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同时书面语与口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符号体系。

此外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就是 :言语具有个人特点,语言是属于社会的,没有任何个人特点,语言是有限的,而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以语言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二)文化的含义

在古汉语中,“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化,和“武功”相对,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说苑·指武》)。所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以及人类交流与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一般情况下狭义文化主要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广义文化主要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三)词汇系统的文化探求

语言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模式与认识体系,世界是通过语言来反应的,这在词汇体系中表现得相当突出。词汇体系的内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阴阳派生词与同义词组。

阴阳派生词(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阴阳学说和五行思想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两种流派。二者后来结合,成为广为流行的一种具有普遍哲理意义的学说)同义词组(同义词指具有相同意义色彩的词如“香”、“芳”、“菲”、“芬”、“馨”)词汇系统的开放与通化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外来词的规模与词汇系统的开放度和汉语外来词的强大同化力。外来词的规模与词汇系统的开放度(一种语言中的外来词状况与这个民族对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过程基本相同。对外接触面越广,交流越深,外来词的传入就越多)汉语外来词的强大同化力(汉语对不同类型语言的外来词表现出强烈的同化作用,其基本形式就是由音译向意译的转变。如音译词变为意译词的有 engine: 引擎、发动机,penicillin :盘尼西林、青霉素。

半音译半义的合译词有 beer :啤酒,car :卡车。音义兼译词有 mini:迷你、sauna :桑拿)由于汉语少形态、重义合,对于外来词语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意译化倾向。

三、词汇视角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语言犹如一面镜子,可对各民族的语言、地域特征、地域风貌、历史背景等进行准确详细的记录与反映。而文化就像语言的管道一样,对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发展,在不同程度或层次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语言作品的内容上,如唐代诗人朱庆馀有一诗,题为《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中托言闺意,实写“献意”.诗人剪取新娘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探询应试是否合意。诗里记录着丰富的文化,诗中将自己比作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作夫婿,将主考官比作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作所化之眉。表面上写新娘子问自己装扮是否得体,实际上是询问自己是否得到考官的赏识,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

从此便可看出,文化涵盖着人类社会在嬗变过程中所生成的所有生活习俗、生活状态、社会环境、信仰、人生三观等,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文化发展而发展,就像轨道一样,与一个时代或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同步进行,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的管道或轨道。

(二)语言是文化的镜像

文化现象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其具有特别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性质与特点,此外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在语言表述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点主要体现在各民族文化的词汇中。例如“狗”:在中国常用的表述意思有走狗、狗仗人势、狗腿子、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而在西方人眼中的,“dog”常用的表述意思为 love me, love my dog(直译“爱我的话,也要爱我的狗”,意译“爱屋及乌”)、a luck dog(直译“幸运狗”、意译“幸运儿”)、Top dog(优胜者)、old dog(行家)、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

同时对于“龙”这个词汇,中西方的理解也有很大区别。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皇权的代表,象征天赋皇权,表明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在民间,龙主要是吉祥、喜庆、神兽、力量、腾飞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产生之前,部分地区对 dragon 的信仰还是偏向正面性,但是随着基督教的产生,十字军东征和基督教的传播,西方龙被贬斥为邪恶的象征,它的出现,通常预示着灾难、恐慌、暴力和血腥。中国人常说“望子成龙”,而在西方国家一般都称望子成“狗”,由此便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词汇的表述意思也大相径庭,就如龙在中国是一种祥兽,在西方龙则是邪恶的代名词。

此外名字也可反映社会文化现象,如某一家五代人的名字,第一代(20 世纪初):李守仁、李守义、李守信。第二代(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第三代(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第四代(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卫红。第五代(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从此可看出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及社会文化息息相关。[3]

(三)词汇的变化和产生反应文化特征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依存,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言体系中,词汇最为庞杂。词汇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主观反映,因此词汇与其记载的文化事实有着密切的关联。词汇的客观性直接来源于文化事实,从词汇的存在状况可窥视到当时文化存在的状况。由甲骨文中反应出来的上古词汇,可得知当时的整个文化生活特征,除必要的农业、畜牧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外,社会政治活动大都集中在祭祀祈祷、占卜问吉、征战克敌、治国率民上。在宗教和祭祀上有图腾崇拜,如:“勺”、“福”、“岁”、“御”、“帝”、“告”、“求”、“祝”;对神的崇拜,如:“日月星辰、山川土地、诸神一体化”.这些事物都被视作神的使臣而得到祭祀。

农业、畜牧业等基本物质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方面词汇的发展。如下所示 :纺织类词汇(绪、纯、纬、经、纺、绢)。天桑类 :町(田践)、畸(残田)、畦(五十亩曰畦)。世界进入工业社会后,大量与此有关的词语也在汉语中出现,如“汽车”、“工厂”、“轮船”、“银行”、“机械”等,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中涌现出大批新型经济用语,如“外向型”、“个体户”、“外资企业”等,由此可知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征。[4]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文化不仅仅是语言的基础,更是语言的生命源泉;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整体,文化对语言有一定的制约性。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其文化,只有充分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这门语言。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在继承文化,同时又在不断的扬弃和更新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国标.传统文化的四种类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影响 [J].湖湘论坛,2015(02)。

[2] 吕慧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此会的角度看语言与文化的亲密关系 [J].科学导报,2014(08)。

[3] 熊云菲.从颜色词汇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J].文学教育,2014(10)。

[4] 邱庆山.语言词汇与民族文化的镜像关系 [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10)。

第二篇: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民族动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动画产业 名族文学认同 民族品德

论文摘要:本文从文化发现与输出的视角,涣散国打造原创动漫的“走进来”项目和民族化题目,以2008年各片子院线上映的国制造动画片电影和梦工厂的《武功熊猫》为例,将国产原创动漫进行放置到举世化的大背景下,群集国出产动漫进行的政策和限度其发展的瓶颈等题目,侧重从激进文化的动漫转化角度,接头若何完成外乡原创动漫的模式翻新,翻新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表示动漫的民族性,进而形成幼儿受众集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全世界化”是一个交错着碎乱的兴奋与痛苦回想的场域,也是一个不行规避的话题。在全世界化的克日,“外乡化”成为一个匹敌举世化的标语。在全世界化语境下如何生涯并陆续激进不停成为现代中国知识份子思索的话题,这此中具备代表性的话题等于“输入东方”,但如安在全世界化语境下输入西方倒是一个极为毒手的标题。抛开“举世化”概念的多义性和人们所授予的各种差别层面或褒或贬的含义,论者试图从激进文化的动漫转化与动漫打造业民族品性的造就这一标题问题登程来思索:中国文化的上进何在?在提倡文明创造和输入的同时,如何找寻实际上现的路径?

当然,本文关注重点不在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如何对外输出,如何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明面向异质文明圈予以展示和进入,而是将研究视角内转,将视线聚焦于本土,审视当前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如何为传统的文化精华找到合适的传播路径,如何有效地将凝聚民族精神和传统的文化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路径传达给本民族的年轻人,使年轻一代成长的各种精神维度和空间中,多一分民族文化的沉淀,进而在构建自我身份认同中能包容更多本民族、本土的文化因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较之向外的文化交流,这种向内的努力可以视为另一种文化的发现与输出。

就具体的论述策略来说,择取动漫产业作为抓手,着力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动漫产业内容生产的融合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动漫产业的民族品性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更是关涉传统文化的优化传播。对当前热火朝天却内蕴不足的动漫产业来说,无论是民族特色的型塑还是国家主导政策的引导,都面临着在产业内容中充分发现东方、并逐渐树立输出东方文化的重任。当然,对于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绝非单纯的内容生产或者取材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同时就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向而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应该相得益彰。因此,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寻找中国动漫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或者说是探寻中国文化输出这个宏大的理念与动漫产业内容生产结合的路径和切入点,探讨如何实现本土原创动漫的内容创新,在本土原创动漫的内容创新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体现动漫的民族性,进而形成儿童受众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 中国动画优秀传统的失落与当下发展之困境

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文化产业跃升为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而在文化产业的诸多门类中,动

漫产业占有着格外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将动漫受众市场相对集中于儿童群体的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层面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成功与否,而且关系到培育中国下一代精神成长和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民族文化身份的重大文化使命。

历史的看,中国动画片的起步时间仅次于欧美,万氏兄弟早在1922年就开始研究动画,并于1926年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铁扇公主》是除了迪斯尼的《白雪公主》之外的绝无仅有的动画长片。1949年后,中国动画艺术涌现出一批精品:《大闹天宫》、《牧笛》、《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山水情》等蜚声海外。在表现技法、题材选择、内容呈现、结构叙事、主题内蕴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被国际动画界誉为“中国学派”。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依然不乏《火童》、《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精品之作。但需要提及的是,正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等一大批域外动漫作品长驱直入并从中国市场攫取巨额利润。直到今日,美国、日本、韩国等动漫大国依然视我国内地为其动画片的重要市场。这些制作精良、迥异于中国传统风格的动画片不仅赢得了亿万儿童的欢迎,而且强势地挤占了国产动画的播出渠道。由此,在国外电视动画的冲击和挤压之下,中国动画逐渐进入竞争乏力和市场占有低下的困境,试图效仿境外动画模式以吸引受众视线却陷入了邯郸学步,致使原先葆有的民族品性逐渐失守,最终落下艺术和市场的双重遗憾。

在日本、欧美动漫冲击下,国产动漫赢弱的发展态势背后有诸多层面的因素。从内容生产的创意、制作技术水平、资本投入、发行渠道、衍生品开发等产业链的构建等各个环节,都值得深究和探讨。不过,随着国家对国产动漫的系列扶植政策的出台和动漫制作水平的相对提高,当下制约国产动漫发展的关键1司题相对集中于内容创意环节。以动画电影《魔比斯环》为例,这部耗资1.3亿人民币、历时5年的大制作,汇集了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400名动画师,被冠以“中国动画百年巅峰巨制”、“中国首部拥有百分百自主版权的全3D动画电影”、“填补中国原创空白”、“打破国际动画市场西方垄断历史”等众多赞誉。这是一部在制作技术上足以令国产动漫扬眉吐气并可与迪斯尼、梦工厂相媲美的大手笔,但却在票房和观众的认可上都遭遇了滑铁卢。《魔比斯环》给唯技术论浇了一盆冷水,可见技术并不是动漫作品制胜的唯一法宝,也不是国产动漫自怨自艾的理由。更为重要的是,从《宝莲灯》、《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到《魔比斯环》,每一次不同向度的尝试,都为国产动画电影甚至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走向增添新的思考与质问。

国产动漫的艰难处境,除却市场占有和竞争力等因素,最致命的软肋在于动漫形象塑造上的缺失,国产动漫中鲜有富于特色、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上海教育电视台曾于2000年做过“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调查,前8位中有7位是国外动画形象,只有第8位是国产动画形象黑猫警长。其中,儿童组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前3位分别是机器猫、米老鼠和美少女战士,初中组更是“被‘柯南’、“灌篮高手’等日本动画一网打尽”。从1995年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图书出版工程(简称为“5155”工程),到2002年之后相继出台大力扶植和发展国产动漫的一系列政策,在国产动漫快速发展的进程和系列成就中,动漫形象的打造依然是需要大力加强的重点。2005年,浙江大学数字娱乐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成都5个城市针对动漫受众“最喜欢的动漫形象”进行了调查,排名前10位的最喜欢的动漫形象中,国产动画形象仅仅孙悟空进榜并排名

第6位,其他都是进口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尤其以日本动画形象占据绝对优势(曼)。另一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含港台地区)只有1l%。缺乏原创动漫形象已成为中国动漫业的严重问题。在2006年9月召开的首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针对这种状况指出:“现代的作者不该完全割裂与传统连环画精髓的呼应与继承,而应创作出大批更具民族风度的新漫画,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近年来,虹猫蓝兔、喜羊羊、灰太狼等动画形象尽管为儿童喜闻乐见,但是较之《天书奇谭》、《大闹天宫》等早期作品,这些动画形象的文化内蕴和民族特色都明显不足。

动漫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任重道远的国产动漫来说,需要以整体眼光面对系列问题。如国家对动漫的扶植政策、动画传统与历史以及当下发展境遇、完整而多元的产业链的构建、衍生品市场效应的拓展、与境外强势动漫的抗衡等都是当下动漫产业发展中不可规避的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内容的生产是处于上游的问题,动漫内容创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下游环节的发行、消费、衍生品的开发等。试图从模仿中创新的国产动画曾亦步亦趋地学步于日本、欧美动画而丧失了本民族的风格与特色,尤其是在内容叙事中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源头,使得当前动漫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日渐突出。而从长远来看,传统文化的动漫传播不仅关系着本土原创动漫内容瓶颈的突破,更是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如何搭载影视、网络等新媒体优化传播效果,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异质文明的特质。因此,无论是提升内容创意的当下需要还是致力于动漫民族品性培育的长远规划,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并逐渐树立自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必将成为国产动漫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必然选择。而《功夫熊猫》、《风云决》等动画电影已经用票房实绩证明了中国元素的市场号召力。

二 2008年动画电影的文化启示:中国元素的市场号召力

受困于日本、美国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韩国动漫的冲击和挤压,在困境中发展的国产动漫一直在努力找寻撬动恢复国产动漫市场元气的支点。这其中借鉴模仿是最为快捷和易于操作的一种方式。在一些较为成功的优秀国产动漫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模仿的痕迹,如《我为歌狂》、《大耳朵图图》、《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正是这种有些偏颇的模仿逐渐冲淡了国产动漫原本秉持的传统和特色,并导致其发展陷入更为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当下的动漫发展与中国动漫优秀传统的对接出现断层,导致富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韵的优良传统逐渐失落,动漫产品的民族品性不鲜明;另一方面,在对日本、欧美动漫的邯郸学步中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大程度上,国产动漫的生产和发行渠道依赖于各种扶植和优惠的政策,并没有形成良性的充满活力的自我造血能力。

据中国动画同盟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从2006至2008年,在《加菲猫》等几十部海外动画电影进入院线抢占市场的同时,有《勇闯天下》、《小兵张嘎》、《魔比斯环》、《西岳奇童》、《勇士》、《大唐风云》、《闪闪的红星》、《宝葫芦的秘密(合拍片)》、《悟空大战二郎神》、《动物狂欢节》、《葫芦兄弟(剧场版)》、《赤松威龙》、《潜艇总动员》等十多部国产动画电影来与之对抗,国产动画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改观。2008年是国产动画电影井喷的一年,《葫芦兄弟》、《潜艇总动员》、《赤松威龙》、《风云决》和《真功夫》等动画电影陆续上映并斩获了差强人意的票房成绩,让困顿已久的国产动画电影看到了些许光亮。尤其是其中

几部富于民间故事色彩、融汇传统文化的中国功夫等中国元素、洋溢着浓郁中国风的动画电影的相对成功,更是让本土原创动画电影窥见新内容创新的一条路径。改编自80年代同名系列动画短片的《葫芦兄弟》在同档期的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投放拷贝数量达到201个,拿到660万票房,成为2008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最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节日播映礼物”。取材民间传说、融合地方特色的《赤松威龙》融人大量民族文化、优美风光、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也拿下100万的票房。耗资6000万、历时五载、由上海文广打造的大制作——动画电影《风云决》首日票房逾600万元人民币,为中国动画“扳回了一局”,完美体现了中华武术招式、侠义情怀,被认为是国产动画电影前进中的路标。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风靡一时的盛况更使得动画电影对中国元素刮目相看。《功夫熊猫》上映第一周就斩获6000多万票房成绩,打破了近年进口片上映首周末票房的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动画电影首映周末票房的新高。该片第二周单周票房达到5800万,创造第二周最好成绩,而第三周势头不减、以3800万的成绩强势过亿,三周累计总票房超过I.35亿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与《功夫熊猫》票房的自热化程度相媲美的是对影片本身的文化论争,其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影片中充溢着的中国元素与浓郁的中国风。较之于迪斯尼对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的改造,梦工厂对于中国文化的运用似乎更为大胆,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角并大张旗鼓打着功夫旗号,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其片头、片尾的动画充分融合了剪纸、泼墨、皮影等中国传统动画手法,影片中场景设置的山水、庙会、建筑,人物造型的选取和武功拳法动作招式的设计,细节层面的针灸、筷子、毛笔字、爆竹、祥龙等都充满了中国元素。值得称道的是,影片故事的内核充满着中国哲学精神。《功夫熊猫》在带来令国产动漫汗颜且高不可攀的票房收入的同时,更为以其对中国题材和元素的熟稔运用,为国产动漫上了一课。当然,更值得深思的是,影片背后彰显的美国文化内蕴:无论是影片开玩笑的方式、人生观、人物性格,还是一贯的励志模式的铺展都是美国式的。相比之下,尽管《风云决》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武侠元素的完美演绎,但是透过功夫的外壳,影片本身却缺少对中国文化内蕴更为深刻的体认和传达,在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方面仍待提升。

三 政策扶植维度的转换

1995年,日本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并以此作为国家启动“日本第三次远航”。他们认为21世纪的成长型产业必然是“经营日本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产业,并试图“通过符号和实物的互动,把人们对观念和感觉的追求附加在物质产品上,又通过出售具有符号意义的产品,来满足人们对观念和感觉的追求。”可见,日本把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在文化娱乐业、信息业和制造业的交叉点上顺应现代产业融合的趋势。就从日本的动漫产品来说,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体现得是极为明显的。这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浸润民族文化的观点一直贯彻于日本的动漫产业。从《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恐龙特急克塞号》《名侦探柯南》、《四驱兄弟》等在中国境内热播的动画片,以及《干与干寻》、《龙猫》等宫崎骏大师的动画电影都带有鲜明的日本文化印迹,这就难怪耳濡目染日本动漫的年轻一代无意识中形成对日本文化的向往,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对陌生。

从国家的动漫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来看,从最初的促进发展到逐渐明确扶植的方向,在产业中贯彻民族文化内蕴、打造原创民族文化品牌经历了一个过程。这

表明国家对动画、动漫产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跟进和加强,但较之日本将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之源的明确认识而言,国家应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就目前国家出台的政策来看,对生产基地、播出渠道的构建仍然是重点,而在动漫产业中融合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仍不够突出。早在1995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实施了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内容包括建立动画出版基地、出版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立儿童动画刊物等。这可以视为政府对国产动画扶植的先声。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是国产动画片的“拐点”,政府连续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2006年更是把动漫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从建立机制和强化政策人手,力争在5至10年内使我国动漫产业的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但是,对于如何在实施国产动画精品工程和“走出去工程”中融合传统文化却没有重点突出,只是在加强与境外动画产业的广泛合作这一项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此后的《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重点都在构建国产动画的播出渠道上。

可以说,各种政策为动漫从生产到发行渠道上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政策支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中,国产动漫振兴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而其建设重点在于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建立动漫技术设备和公共技术平台支撑服务体系共享机制,增强国产动漫的原创制作能力和衍生产品开发能力,培育一批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具有中国风格、国际动漫影响的动漫品牌。但是具体到如何在品牌的培育中结合中国风格和传统文化的精粹却语焉不详。尤其是在制约国产动漫内容生产的瓶颈问题中,如何在动漫创作中融合民族文化资源,赋予原创动漫以民族品性的问题却未能得以推进。2009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纲要》将动漫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但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仍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正如美国发展伦理学者丹尼斯古莱特指出的,发展的目标应当包括:建立适应本地资源的文化设施和表达方式,本地区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当地习惯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语境中以美国和日本文化殖民大行其道之时,国家对动漫产业的重视是顺应形势的明智之举。只是以儿童群体为主体受众的国产动漫,在其产业化建设中更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承载,形成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扬自我意识,将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民族文化内容以及各种富有中国元素的形式在动漫产业中予以贯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使其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四、传统文化开掘的力度和广度:以功夫和孙悟空为例

从迪斯尼的《花木兰》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还有日本动漫界大量以中国《西游记》等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等为素材的作品,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已经成为近年来影视等文化产业挖掘和运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但是,面对这些包蕴着诸多中国文化元素的境外文化产品,我们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当这些文化素材为境外人士熟稔的运用、成功开发并返回到中国,进而侵占市场、冲击本土原创的时候,各种声音就喷涌而出。各种议案、倡议伴随着抗争与愤懑,将矛头直指

这些擅用中国文化的外来者。在欣赏沉醉于这些文化大餐的同时,却在情感和理智上陷入矛盾,进而形成对本土原创作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慨。纵观国产动漫的发展,其对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呢?较之于纷繁复杂、多元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国产动漫在传统文化开发的广度上做得还很不够。从20世纪初期电影的发展到当下动漫产业的红火,功夫是较早被运用且挖掘较为充分的中国传统元素。以香港的功夫片为代表的功夫电影给世界电影呈现了源自东方的电影类型、风格、技巧、叙事,并成为体现东方文明精华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而近年来涌现的不少优秀动漫作品都围绕着武侠和功夫做文章。如被誉为首部进入欧美主流媒体的中国动画《中华小子》,就是以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现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的。而在国内800多家城市电视台热播的《虹猫蓝兔七侠传》也是武侠类动画片。武侠元素的威力可见一斑,不过在这些影视作品成绩的背后,我们不禁要质疑,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难道我们可以依靠的仅仅是武术、功夫吗?

国产动漫集中于功夫元素的开发,折射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开发中的广度不够,那么在开发的深度上,情况又如何呢?从许多调查数据来看,在众多动漫形象中,孙悟空是仅有的为国人所认可且足以与境外动漫形象抗衡的形象。为什么孙悟空这一形象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呢?这里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开发的深度问题。孙悟空是国产动漫中多层次开发的一个形象,从历史来说,从万籁鸣等最早的动画创作《铁扇公主》到《大闹天宫》、《西游记》动画剧以及众多围绕《西游记》内容截取的作品从多角度呈现了孙悟空的形象,正是通过这些丰富的艺术作品积淀了孙悟空这一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成为原创国产动漫品牌的独苗。孙悟空形象开发的相对成功,为我们思考动漫对传统文化开发的深度以及国产动漫品牌的培育提供了一种思路。

对于国产动漫发展来说,在本土站稳脚跟,扩大市场占有并积极向外拓展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磨砺,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转化,对民族品性的培育和追求,应该成为国产动漫发展的关键。换言之,国产动漫需要在发展中明确自己的风格,寻找足以与欧美、日韩等动漫电影相抗衡的生长点,撬动中国原创动漫发展的“阿基米德点”。

动漫与民族文化

第三篇: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何?文化因素教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理想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文化因素应体现: 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在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进行文化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惯也是会改变的。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把文化内容直接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也可以通过注释说明等。

文化教学,是指开展系统专门的课堂教学、讨论等实体教学形式,使学习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知识教学同语言教学是两种相互并列的教学形式,文化知识教学强调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语言教学注重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因素教学。吕必松提出:“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因素隐含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即文化因素需要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文化因素教学应在语言教学中进行,实质上是借助语言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

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以语言教学为基础,借助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中内含的文化因素,在能够完成基础语言教学与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习者吸收目的语文化。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融入一定的文化成分,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基础的语言教学是主体,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应超过百分之三十。

第四篇:语言文化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使用着许多很有特色的流行语。作为在特定群体和环境中流行的词语,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风尚,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因此通过校园流行语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语言;文化;大学生;流行语;校园生活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使用着许多很有特色的流行语。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大学校园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鲜活切片,从中可以反映出当下的文化。通过校园流行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因而接下来我将以近五年的校园流行语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①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②对于语言我们也许并不陌生,但一旦问起到底什么是文化就会有很多人摇头了?

文化是一个内涵深广的概念,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文化的包容之中,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自然界生长的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以及世人脑海中存在的,无不类属于文化。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

总的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用双向互动来概括,具体地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理解。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③虽然它不是单纯的物质现象,却可以为人类提供服务,人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虽然它不是纯粹的精神现象,却可以很好地体现精神。人类物质世界的特征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人类精神世界的状态可以利用语言去进行周密地阐释。而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隶属于文化,因此,语言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由于近些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倍加呵护,简直可以称之为“溺爱”了,这就为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个性化道路创造了条件。在当今的校园中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个性十足的话“做自己爱做的事”。在过去,中性化是一种变相得在贬低一个人不具有女孩子应有的斯文或是男孩子应有的魄力。而近几年,随着超级女生李宇春的迅速走红,“中性化”越来越被大多数年轻人所推崇。当一个老师再因为男同学留长发而去批评他的时候,那个男同学会理直气壮地对老师予以回击:“走中性化道路嘛!很正常啊!„„” 在过去,“厚道”被视为是普遍大众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美德,可现如今在文明的大学校园内已经很少会再看到厚道的人了,因而同学们谈吐间往往会对对方说“做人要厚道!”,通过这种方式来希望别人对自己忠厚或是调动谈话气氛。“你打算考研吗?”、“做自己爱做的事!”、“做人要厚道!”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

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试想一下,如果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你将如何跟他人沟通思想?再以校园流行语为例来支持我个人的观点。最近几年,校园内不断涌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术语,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如果没有语言人们将怎样倡导这些思想,更谈不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了。

此外,还有一个很流行的词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博客。“博客”英文:weblog或blog,即网络个人日记。人们可以在博客里默默地描述自己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或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慨,总之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就可以加深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加深了对彼此所处的环境文化的了解,这样就间接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从语言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时代潮流的涌进、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风尚的变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新造词和外来词也随之涌现,反映着新出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使汉语的词汇得到不断的充实。④

近几年,随着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巨作《大话西游》的迅速走红,他的举重台词也风靡了神州大地,如晕、倒、切、靠,这是他的口头禅,如今在校园相当风行。另外,唐僧在《大话西游》已经不是传说中的唐朝高僧了,而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当孙悟空扔掉了月光宝盒时,他的思路不会想到宝盒坏不坏,而是责怪:“悟空你也太调皮了,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会污染环境的,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没砸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呀!”自《大话西游》掀起浪潮后,“唐僧”就演变成一个形容词,形容那种十分罗嗦的人物。如果别人对你说“你好唐僧哦!”那绝对不是在夸你,而是在变相地说你“罗嗦”。也正是由于影视文化的发展,才使得诸如此类的词得到发展。

随着近几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生选秀节目的迅速走红,一个很时髦的词“粉丝”(在各大新闻媒体中,经常会用英语fans的谐音“粉丝”来代表忠实的歌迷、影迷等狂热者)也悄悄向我们大学校园走来,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词汇量,可以说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同国家间的接触就更加频繁,也为语言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⑤前些年,随着美国的不断强大,她所使用的语言英语也越来越被世人所崇尚和学习,因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用“Hello”来跟朋友打招呼。

近几年,韩剧之风席卷亚洲乃至全球,韩国的文化也渐渐被世人所接受和崇尚,一时间韩国化妆品、韩国服饰、韩国食品以及韩国礼仪都被世人当作一种时尚,韩国语就更不火得不得了。现在同学们见面已经不用“Hello”打招呼了,而改为用韩语“?”。

不久的将来,在新文化的影响下又将有一些新的校园流行语冒出来,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如果用清代诗人赵翼的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来形容校园流行语这一现象,也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概括为: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①Edward Sapir,Language,p。221。

②L。R。Palmer,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rics,p。151。③《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109页。④《语言交际学》,刘焕辉,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210页。⑤《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21页。

第五篇: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敬爱的党组织:

在这几节党课中,我们分别观看了有关中国历史的影片还有听了蒋xx老师给我们讲国家、政党、文化和大学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看影片,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是一部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奋斗史。我们正继承着前辈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一百多年来几代先进中国人的追求和奋斗要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变成现实。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中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必然的,要正确的认入党申请书范文识这些困难,并迎难而上。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现在的我们首先要完成当前的任务,学好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前辈手中历史重任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 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而事实是,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19世纪中叶的中国,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不甘屈辱的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中国旧社会性质未能改变,中国的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的新途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

所以,没有共产党九没有新中国!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今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入党申请书范文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党这九年的辉煌成就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老党员学习,按照党章之规定来要求年历己,在生活中做到一个真正党员应做到的事,决不给组织丢脸。我也有一些缺点,但在党组织的教导下,在理论知识的不断修养中,我有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希望组织不断教导、帮助我,使我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下载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词汇角度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论文(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八章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第八章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第一节新闻角度 一、新闻角度是关系新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1、 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共生关系、二者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负面关系。 首先,就共生关系而言,经济和环境之间,本身就存在着......

    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试论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近十年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的研究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探讨。......

    文化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文化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文化经济化趋势下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被发掘出来的产物,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两个概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论文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中 ,幼儿不是单向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和影响,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与周围人(父母、教师和同伴等)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获得发展。与亲子关系、......

    论文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具体表现为:考试从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它们是小范围与大范围的关系,考试服务于素质教育,同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