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合集]

时间:2019-09-14 08:0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

第一篇: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摘自《青年教师》2002年第3期)

第二篇:注重物理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定稿]

注重物理教学反思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叶澜教授在《教育概论》中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想而知,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低效的,它将无助于我们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师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平时备课时,我们常常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这样的设计学生应该掌握了,这样去分析问题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了,这样去设计实验学生应该熟知原理了,殊不知,从成年人的角度、以教师的水准去衡量一个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也是可悲的,由此导致的教学效果,责任不在别人,而恰恰是我们教者.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每教一节课,不管是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都要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做好反思工作,反思自己的得失.反思工作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效果等进行仔细分析和审视的过程,当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新时代,作为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物理教师,应该怎样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呢?现结合笔者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1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后自我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在每一节课结束后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反思我们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激起了同学们的浓烈的学习兴趣,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否通顺流畅,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哪些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又有哪些教学环节有待于我们以后改进.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原本想通过列举“爬树”的例子来帮助同学们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可是事与愿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回答让笔者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但课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教师的层面来看,教者备课时没有充分地备学生,对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了解,想当然地把教者的生活经历等同于学生的经历;二是从学生层面看,由于时代的久远,学生缺乏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生活状态下的生活体验,再加之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品质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上的差异,才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的现状.鉴于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充分考虑学情,利用“筷子提米”这个实验既快又好地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2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自我反思

苏霍林斯基曾经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通过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大海”.笔者认为,教师要积极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消化、深刻反思并能够用这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平时上课,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提问技巧灵活多变,教学语言形象生动,但是一遇到像教学经验交流这样的活动,则表现为语无伦次,不知所措.说到底,就是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没有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支持.直到这个时候,笔者才恍然大悟,没有理论支持的教学实践就像盲人摸象、瞎子过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研究,学习各种教学理论,如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华罗庚先生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以及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3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自我反思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多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以及一些赛课活动,对教师来说,一定会有所启示,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激发出一些崭新的思维火花,避免孤芳自傲而成为“井底之蛙”.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因此,我们要多听别人的课,看看别人是如何设计教学的,经常跟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观摩他们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和教学效果等,并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教师要对所听的每一节课进行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当地进行扬弃、集优和储存,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走向创新教学.前些日子正逢盐城市青年教师教学展评课的举行,我聆听了初、高中的几节物理课,通过听课,得到了许多启示.对于一堂优质课的评价标准认识更加清晰,关于怎样解读课本,怎样处理教材,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怎样把握教情和学情等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清晰的认识.特别是怎样才能使一堂课上出新意,笔者从参赛选手身上看到了教学的切入点和认真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切入点找得好、找得准,这堂课的定位就高,就胜人一筹.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时,他现做了一个关于鸡蛋的浮与沉的实验,然后通过设疑,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愿望,再引导同学们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探究鸡蛋的浮与沉与它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整节课始终围绕这个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和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最终得出结论.这个切入点就找得非常好,整节课听起来,感觉思路清晰、课堂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总之,注重物理教学反思,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处于不停地发展、螺旋式的上升之中,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新教学理论的学习并做好反思工作,提升我们的专业化理论水平,为做好物理教学工作尽心尽力.

第三篇:安全生产必须注重细节

安全生产必须注重细节

安全生产必须注重细节,忽视细节就是忽视生命,忽视细节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忽视细节就会给我们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带来重大损失。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大意,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很可能酿成重大的后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例子也时而发生,工作中不戴安全帽、登高不系安全带、电焊作业不戴防护面罩、下班不关门、不断电、不关电脑和空调、朋友开车来了,大开酒戒等等等等,所有这些给企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所有这些都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从我做起,安全从细节做起”的警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安全意识、心细一点,仔细检查一遍,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思想,那么许多事故隐患和苗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大凡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对于习惯的行为不够细心,缺乏耐心,认为没什么,无关紧要,然而,就在此时便埋下了隐患,事故出来了,才知道后果的严重。身边出现的一幕幕场景、一件件小事,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日常的点滴小事,身边的细微之处,往往不被人重视,但它潜在的危害往往也是最大的,我们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才能防范于未然,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始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从做人,做事,做管理,从各个方面,清清楚楚,事事处处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效益来自于小事中,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机会蕴藏于小事中,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安全生产是一个个小事积累而成,小漏洞存在大隐患,小问题引发大事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从细节入手,认真负责,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在整个企业的有效运转过程中,每一项作业、每一个操作都要严格遵守规章,认真履行程序,绝不能疏忽大意,安全始于细节。

第四篇:注重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注重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对微格教学的再认识

朱 磊

【摘要】本文对微格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微格教学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微格教学中关注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可行性与具体方法。【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教学反思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理念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职业成长至关重要。目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在任职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听课对比以及集体教学讨论等活动养成。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对教学反思能力的培育不够重视,尤其是部分院校习惯上把微格教学作为训练基本教学技能的课程来对待,功能定位层次较低。因此,对微格教学进行必要的再认识,有助于发挥其在教学反思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从微格教学的产生看,微格教学是社会反思推动下的教育改革成果。1950年代末,前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确立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件事极大刺激了美国的神经,迅速引起美国社会的大反思,最终的结果是美国教育成为“替罪羊”。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美国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批判性反思与改革。1963年,微格教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运而生。微格教学初创立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迅速推广。1980年代中期,微格教学由北京教育学院引入我国,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程。

从微格教学过程看,微格教学是程式化的教学反思。微格教学过程一般分为6个步骤:理论学习准备、确定技能与编写教案、提供示范、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并再次角色扮演。从微格教学过程不难看出,微格教学的重点环节在于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并再次角色扮演三个环节。它们构成一个闭循环,保证训练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说,微格教学为教学反思提供了一个程序化的教学反思范式。

无论从微格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或者微格教学过程,我们都可以看到,微格教学与教学反思能力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在微格教学中开展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呢?教学反思能力包括教学反思意识与教学反思技能两个维度。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在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准备阶段要加强教学反思理论学习,打牢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提高教学反思意识。教学反思意识是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机组成,是开展有效教学反思的第一步。在微格教学理论准备阶段,加强对教学反思理论知识、微格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 基础的学习,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以及注重教学反思能力锤炼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教学反思的初始意识。

在教学示范环节,可以采用“问答式”的反思训练方法。“问答式”的反思训练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熟悉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内容,训练学生较快地成为熟练的思考者。这种训练方法不必有统一格式,可以设置一些问卷,让参训学生在观看示范案例的同时根据问卷内容进行思考,也可以在案例示范前由施训者根据训练内容提出若干思考的问题,还可以由参训者本人自拟思考提纲。

在反馈评价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参与者进行批判性反思思维的训练。在一般的微格训练组织过程中,关注点往往在“教师”角色扮演者的身上,对其表现投入全部的精力以期望得到最好的训练效果。殊不知,除了“扮演者”之外的所有参与者——哪怕是指导老师——亦同时是被训练者。实践证明,在反馈评价阶段有针对性设置批判性反思思维的训练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比如,可以要求“评价者”在没有回看教学录像的情况下先进行一次批判式的评价,再结合教学录像进行一次评价,并将两次评价内容及思路进行对比。还可以在各自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并把讨论重点引导在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思维过程上。

在微格训练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参与者以批判的视角写一份微格教学训练体会。体会的重点不是微格训练的收获,应是对微格训练中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把训练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记录下来。

总之,微格教学与教学反思密切相关,在微格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能力的训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同时,将教学反思融入微格训练的每个环节,尤其是在“案例示范”和“反馈评价”环节中,对参训者教学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在微格教学中关注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用教学反思促进微格教学,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维平,马立武.美国教育法研究[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4] 杨哲.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5] 蒋远松,张鸿.体育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的审视与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9).

第五篇:教学反思论文-注重学科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注重学科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衢州市高级中学吕慧红

【摘要】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日常教学情况,就教学反思的内涵、形式与主要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探寻、研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并解决其中的失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科学的教学实践水平,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回顾过去,而是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

1、教学观念的反思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历史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历史教师无法回避新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要走进新课程,解读新课程,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爱学生,以关爱代替责备;关注学生的情感、性格,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以启发代替注入,以创新代替传授,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时会有较大差异,其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教师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就能积极改进并优化教学。

例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根据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完全依托教材,在导入新课后,1

要求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等,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而有位教师教学设计巧妙,通过北大学子燕子的两封来信设置教学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第一封信通过燕子进北大看到的新现象,让学生思考“当时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得出“新文化运动”这一结论后,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原因。第二封信介绍了燕子在北大读书一年的新体验,同时设计如下问题:“通过这封信我们知道关于这场运动的哪些信息?

1、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主要刊物是什么?

2、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3、这场运动的活动基地在哪里?

4、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最后师生合作提升新文化运动的新特点。整堂课围绕课标,线索清晰,浑然一体。这节课的设计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机出发,采用进入北大校园的学子写给母校老师的书信这一新颖的形式,使学生对史实产生更直观的印象,然后再逐步形成有关历史的理论性见解。显而易见,整堂课凸现了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理念。

3、教学过程及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细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的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的重点。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使自身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其一,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如:教师对《新文化运动》这一课的设计,以当时北大学子燕子“给老师的一封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当燕子的老师,帮助燕子解开心中的两个疑惑:“当时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打倒孔子?”。这样的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拉近学生现代与历史的距离,极具亲和力。学生对这样的方式特别感兴趣,强烈地吸引其主动投入,课堂气氛也因此更为活跃。

其二,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多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这一历史知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能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但是我们不是常说中国民主革命必须是反帝反封建吗?为什么中共一大纲领中没有这个任务呢?这一不足在中共二大上得到了纠正,那么中共二大相对中共一大,有哪些突破?学生通过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更加深了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其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按预先设定的任务及问题去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火药有害,为什么还要发明?”教师适时举出“原子弹的发明与运用”之例,点出“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又有学生提出“中国发明指南针,但为什么没有开辟新航路”,教师则可把“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作一对比,结合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条件,分析得出科技能否变成生产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对当时课上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反思。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是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并希望老师们都能做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随时检讨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反思并不断修正自己教学不足之时,也是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之时。例如,同样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准备了一系列材料,并设计了五个围绕“民主与科学”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由于整节课问题设计过多,教师

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又说了一句“限定4分钟时间”。结果,时间一到,几个同学随便地说上几句,或者干脆从教材中摘抄了几句胡乱应付一下,问题就算了解了。接下来,就是这位教师的尽情表现了。显然,这样的课堂交流对形式上的关注超过了对内容的关注,课堂所谓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启发学生主动思维上就大打折扣了,这种教学情景一般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与形式

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呢?笔者认为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勤于动脑,并经常听课观摩,合作交流,坚持写日常教学反思札记,则能收到明显效果。

1、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提高,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比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理论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我们历史教师而言,参加工作后应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如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方法论》、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等著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历史教学》杂志开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以及“关注新课改”等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也有帮助。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勤思多记,注重日常教学反思札记的撰写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写反思笔记,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上升为较集中、较理性的思想观点。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该用文字形式记录下简单的日常教学反思。每次教学过程中的倏忽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果实,也是今后系统性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蕴着对“教中”反思

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日常教学反思可以从这些方面启思: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得是否恰当?教师的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应度是否高涨或良好?学习情感、习惯情况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有没有让学生搞得措手不及的情况发生,若有,是什么原因?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如何?课堂所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切合与适当?课堂教学的得意之处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高要求上看,今后该如何调整?只要每课必记,时促则短扼,时裕则详尽,经常反思,收获必丰。

3、听课观摩,相互交流,促成自我发展

他人成功的教学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体现了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方法与典型,让我们感受与学习到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风格等。如,在教学高中历史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变法的兴起”这一内容时,不少教师都容易流入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会很难得到提高。而有一位教师却与众不同,整堂课设计新颖:既有康有为个人档案的填写,又有维新派新书发布会的角色体验,还有充满学生爱国热情和智慧的“公车”上书,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设计、组织教学的,他实现了历史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由于兴趣被调动,思维被激活,课堂讨论时,学生畅所欲言,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培养,他们的表现欲、创造欲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听了这堂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感触颇多,与之相比,自己的教学就相形见绌。如果经常有这样的积极反思,就非常有利于改进教学。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等,借助他人的观摩点评,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欲较强烈。备课时,往往更注重吸收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会钻研得更深刻,会写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将会出现怎样的效果。上完课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评课,又一次的集体反思与交流,会使听课的同行们都各自得到教益,当然,对执教者个人教学的反思也会更深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发展,教学水平提升的良好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比如,教学反思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还有哪些?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这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下载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反思[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9篇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1 太平路小学 李淼 《我必须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课文,主要讲李丹为了说话算话放弃了自己期盼已久的马戏表演,而去敬老院为老......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1 《我必须去》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讲的是李丹小朋友在去敬老院还是去马戏的问题上,经受了失信还是守信的考验,选择了守信。去敬老院,将......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教学反思 《我必须去》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我觉得教学时应扣住诚信 ,通过学文,重在明理。通过读文,我将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争论,这种问题情境,激......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改善民生必须注重发展社会福利

    改善民生必须注重发展社会福利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解读社会福利 2012-8-18 15:41:53 来源:《中国社会报》(京)2007年1114期第⑥页 【编 者 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

    党建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党建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 党建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党建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党建工作对象是人,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

    2014年玉溪市教师招聘面试礼仪必须注重的细节2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电话:0871 -65 391 211微信号码:136 2947 7159二、教师的基本仪表(一)服饰的要求服饰应整洁、素雅、自然大方。这是社会评价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八项教学素养

    教师必须具备八项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二、具备三种基本的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