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镇海网络问政平台:网上政府不下班
宁波市镇海网络问政平台:网上的政府不下班
从开办网上的“民声快递”栏目,到省内首推网络发言人制度,再到开通网络问政平台,镇海区网络问政的三次突破,成功推动了网络时代社会管理的创新。
在镇海网络问政平台上,网民不但可以全天候、无障碍地反映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第一时间获得权威部门的解答,还能与区领导“面对面”对话。
镇海网络问政平台规定:3 小时内受理网民帖子、3 个工作日内在线答复办理情况,平台假日、晚上照样有人值班有人回应,保持全天候在线运行。
这是一个不下班的网上政府,网民誉之为民意减压阀、民情警报器。
样本概述
政府、公民沟通的优质渠道
在网络时代,网络事件一触即发,“躲猫猫”、“俯卧撑”、“六连号”等拷问政府的执政能力,民意不可违成了一项共识。在有的地方政府面对汹汹民意仍遮遮掩掩时,镇海网络问政平台架起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之桥、合作之
桥。
2008 年初春,镇海网络问政平台进入融冰时节,关于推进互联网建设与管理的一项调研活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层悄然展开,最终升华为一项创新型重大行政决策。“办好互动论坛,听取网络民意,把矛盾化解在本地状态、萌芽状态。”时任领导人的态度开明又坚定。
沉寂的第四媒体在雄镇大地热起来了。网友发帖反映困难、政府在线受理投诉、记者实地调查跟踪„„新设立的“民声快递”板块,初步体现为民办事的功能。此后,区委书记马卫光经常上网浏览信息,多次以镇海新闻网忠实网友的身份与网民交流,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如今,镇海网络问政平台按完整全站规模建设,由 5 个主要板块组成,包括“民声快递”为民办事板块、“雄镇论坛”网民议政板块、“在线交流”对话互动板块、“网上发言”主动发言板块和“记者追踪”热点专访板块。
城管、公安、环保、质监等 57 个部门进驻网络问政平台,网络发言人相继亮相,并由纪委实行“亮红灯”制度——长期离线、未及时回复、用语不规范、办事不力等,都将被亮起红灯。评定结果纳入效能目标考核,排名靠后及造
成网络影响的责任人将被追责。
网友代表在镇海已成为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之后的第四方代表,不少评议会、恳谈会、听证会都少不了网友代表的身影。版主“四海归客”称,现在不是“事后知情”,而是“事先参与决策”了。
据最新数据显示,镇海网络问政平台自 2008 年试运行以来,共受理网民反映的民生热点问题 3000 多件。
当事人自述
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
当事人名片:干剑松,镇海新闻网总编,镇海网络问政网总编。从 2008 年“民生快递”板块初试啼音,到“雄镇论坛”应时开办,再到如今 5 个板块的完备结构,他经历了镇海网络问政平台的草创、试运行和运行过程。
网络兴起之时,也是民意表达的爆发期。2008 年前后,国内不少地区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一些官员视网民声音为另类意见,视网络民意为洪水猛兽。受大气候影响,当时镇海新闻网的“民情直通车”也举步维艰。
当时在网上发帖投诉的市民有很多,但并不能及时反映至政府职能部门,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矛盾越积
越大。网友“金戈铁马”发帖《民情直通车,想说爱你不容易》,直指政府部门“一个忙字就可以搪塞那么多群众反映的问题了吗?”
这个帖子的反响很大,很多网民纷纷跟帖,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我们也为难:“民情直通车”是当时镇海新闻网的一个试验型互动栏目,由于缺乏官方的支撑,没有真正起到通达民意的效果。好在后来区里出台政策,在“民情直通车”基础上办起了“民生快递”,再加上“雄镇论坛”板块,网络问政平台的雏形也形成了。
网络是民意的体温表,民众对政府工作及其公务员行为满意不满意,可直观地在网上反映出来。满意的,引来网民好评;不满意的,招致网民口水,甚至“骂娘”。当机关部门被点名、被曝光,遭遇尴尬场面,如何面对?删帖、封贴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引发更大矛盾。
镇海区的做法一年比一年坦荡:直面矛盾、顺乎民心。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的初期,主要依靠行政措施尤其是效能杠杆,强制推动各部门“上网”,因此,网络发言人的职能还停留在被动发言、被动回应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部门到网上主动发言,凡是涉及到与民生相关的政务事项,先到网上晒一晒,倾听网民意见,推进政务公开。
百姓感受
网络问政,一个字:“快!”
许财章,网名“方天”,海昌公司安全员。今年 5 月,他发帖反映:明州大桥通车后,车道与公司相距太近,员工们上下班险象环生。他与镇海网络问政平台打了第一次交道。
帖中说,海昌公司紧邻明州大桥,门口不到 2 米处就是大桥匝道。大桥今年 5 月通车后车流量剧增,厂里一百多个职工每天上下班提心吊胆。他呼吁有关部门到现场查看,建议安装减速带。
此贴得到不少网友的响应——有的建议在道路中间设置隔离带,有的建议公司大门改朝向,有的建议搬迁企业。
“方天”没想到,镇海网络问政平台的工作人员第二天就到现场核实情况。此后,交警、规划、街道等部门也来到现场实地勘察。
让“方天”至今仍觉得意外的是,区委书记马卫光看到这个帖子后十分重视,亲自下载网帖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切实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交警部门最后拟定方案:在公司门口安装减速带,既不影响道路安全,也能使
员工车辆进出大门时减速,从而保证行车安全。双方进行了沟通,最后决定由海昌公司出资,在厂门口安装一条减速带。
庄市街道网络发言人表示,出于对海昌公司人员安全及公司发展的长远考虑,街道已把该公司列入拆迁计划,在征得业主同意后,即可实施。
“减速带在 6 月上旬已经安装完毕了,员工们也确实感受到了车辆慢行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方天”昨天对记者说,马书记的批示是他的意外收获,他没想到相关部门的动作这么快。
从一件件办复的案例中,记者能看出网络问政平台在上传下达和促动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去年 7 月 14 日下午 4 点 16 分,网友“香港人”发帖,曝光了一辆警车停在写有“禁止停车”的路面上。40 分钟后,“镇海公安”发帖回应:该车辆非镇海公安分局所有,已将该情况通报给车辆所属的公安部门。次日 9 点 52 分,“镇海交警”发帖,通报了处罚结果。当天 11 点 57 分,“宁波港公安”发表公开道歉信。
今年 6 月 24 日,网友“阿隆”发帖,说镇海交警服务大厅窗口功能区域分不清,无人指引,建议引进银行叫号系
统。当天,镇海交警即作出正面回应。7 月 1 日,交警服务大厅正式启动叫号系统。
点评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关注现实指向
网络不仅是信息载体、交往工具,也是意见空间、社会治理平台。截至 2010 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4.57亿。截至 2010 年 7 月底,我市网民规模达到 487 万。一方面,网民在虚拟空间充分体现出个体权利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另一方面,网络有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网民可从线上到线下抱团成势,引发舆论力和行动力的双重聚合。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发挥网民理性、建设性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管理走向开放、民主、和谐。反之,将扩大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甚至导致社会危机。
因此,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崭新、重大、紧迫的课题。虽然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网民的意见和行为有着直接而强烈的现实指向。镇海区实行网络问政的实践,令人欣喜地看到,政府如果善于通过网络来听取民意、吸取民智、改善民生,就会赢得网民的理解、信任、支持,就会加强政务公开、改进实际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镇海区的网络问政平台为什么搭建得越来越大、与网民的沟通越来越畅?
第一,开诚布公,疏而不堵。镇海区不是视网民为另类分子、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不是持管控思维和压制手段而锁帖、删帖,甚至超出法律范围盯人、整人,而是直面矛盾、尊重民权,引导舆论、回应民意,解决问题,顺乎民心。政府和网民由此建立了互信机制,网民也将更加有序地参与社会治理。
第二,政务公开,主动发言。镇海区从当初依靠行政措施尤其是效能杠杆推动各部门“上网”,到如今形成“民声快递”、“雄镇论坛”、“在线交流”、“网上发言”和“记者追踪”等 5 大板块,主动提高了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公共治理的参与度、社会监督的能见度。网络问政形成了常态机制,政府公信力由此上升。
第三,提前问计,加快落实。网络问政不是作秀。镇海区从主要领导到政府各部门,更重视建立落实机制,解决现实问题。一方面,政府在决策初始就提前问计,通过评议会、恳谈会、听证会等渠道面对面了解群众呼声,另一方面,重视对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的办理和督查。这一首一尾两个环节,体现了亲民务实的执政智慧和科学高效的执政能力。
通过网络引导群众知政、议政、参政,通过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关注群众的现实指向,必将推动政府与公民、社会协同合作的善治。
第二篇:网上问政、网络民主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民群体呈几何级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已突破4亿,并以每月800多万的速度递增,这个群体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显然,互联网正在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已成了其他形式不能取代的民意通道。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最近几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约占全部事件的40%。所谓网上问政、网络民主,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而广大民众也可以通过这一便捷的途径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及时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诉求,并对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0.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标志着网络的政治影响力真正形成,此后的10来年时间,网络政治事件层出不穷,随处可见:从当年一波三折的周正龙华南虎照丑闻事件到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从“二会”期间政府官员与网络的频繁互动,到习近平,李克强上网问候网民;从昆明“口罩实名制事件”到浙江张辉张高平错案结果的改判等,网络展现了的惊人的政治影响力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能量。在网络面前,人人都是新闻记者,一个全民反腐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民众与政府的渠道,网上问政、网络民主,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性。首先,网络民主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民主,具有极强便捷性。网络民主的便捷性是由互联网络的便捷性决定的,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鲜明特性,这就为身处异地的网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同时,互联网络具有多种多样的交互工具,可以满足不同网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不同需求,特别是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网民随时随地参与民主政治活动创造了条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终端已无处不在。无论是随手拍公车私用,还是网上掀起的寻找表叔,房叔的反腐热潮,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网络民主就在身边。正如网友自己调侃道:头上三尺有网友!
其次,网络民主具有廉价性。互联网络是一张全球性的大网,这张大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不需要为时间和空间买单,因此,互联网络的使用费与商业机构提供的类似服务费用相比要低得多。同时,互联网络信息可以无限制地复制而不需要增加成本,这就使网络民主政治的成本十分低廉,与传统民主政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相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互动结构和参与结构,也改变了信息的占有与分配格局,为民主拓展了新的空间。网络的隐蔽性特点为公民的自由参与提供了保障,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则为公民直接参与提供了可能。
在中国,无论是“人民当家作主”还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都得到了宪法保障,但在现实中因种种因素的限制存在诸多困境,很多保障民主政治的渠道在现实中并不畅通,或被压制,或处于“休眠”状态,网络民主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由于网络的自由、隐蔽、离散性等特点,使得它迅速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有效途径,自由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很快成了“意见的集散地,”在那里流淌着随处可见的汹涌民意,而网络的离散性、隐蔽性特征也扫除了公众政治参与的障碍,它激活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也激活了政治制度的活力。在互联网上,人们最终发现了一个相对可以免于恐惧和限制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便犹如洪水出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新媒体比起其他媒体来,更加缺乏平和和理性;也表明,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网络活动较之于其他国家更具政治意义。总之,网络对中国民主的影响与其说是提供了新的民主方式,重新塑造了民主,不如说是激活了民主的元素;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参与方式,消除了传统政治的一些参与障碍。从目前来看,网络民主热的背后恰恰折射出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的现实。由于传统媒介的政治影响力还没有充分释放,传统的政治参与渠道如人大、政协,信访等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还无法满足公民的参与诉求,于是,各种参与的欲望在网络条件下得到充分释放,犹如开闸的阀门,一发不可收拾。
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主体不再是专业化的传播机构,而是转变为任何人。因为在网络时代,任何一个有条件上网的人,都有可能曝光一场政治丑闻,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因为在网络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媒体,新闻与传播再也不是由专业机构垄断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而越来越成为大众广泛参与并集思广益的活动,在网络时代,政治管理者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处处感觉到有一双双注视的眼睛在监督自己,任何事情都难逃公众的眼睛,身处网络时代的人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法网恢恢”的含义。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主体已经从专业化的传媒机构向千千万万的公众转移。广州“房叔”蔡彬,“房婶”李芸卿,表陕西叔杨达才等均在网民的举报和声讨中被依法惩办。
网络民主的兴起,正在改变着民主进程,成为推进民主政治的强大动力。网络民主与代议民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一方面,网络民主需要以代议民主的其他制度安排为基础,单靠网络民主无法支撑起一个合理的民主治理架构;另一方面,网络民主通过更直接和平等的政治参与,能够推动民主制的其他制度趋向健全、成熟。可见,网络民主是代议民主的补充和完善,而非取代和颠覆,它需要和其它民主形式之间协调互补,才能扬长避短,共同促进民主的完善。通过对网络民主不同视角的审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网络民主带给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双重影响,从而科学地选择推进我国民主进程。
毫无疑问,网上问政、网络民主对于民主政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并不证明网络就是万能的。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对接,没有现实力量的支撑,不管多么精彩的网络风景,也往往不过是海市蜃楼,终不免风吹雨打去。如果放弃了现实政治的建设,而仅仅希望于网络,无疑于舍本逐末,也是网络不能承受之重。例如,从11月20日雷政富的不雅视频在网络上被曝光,到11月23日就被免去职务并接受立案调查,一共不过60多个小时,这也被网民戏称为“秒杀”。而山东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给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经调查属实后,也迅速被立案调查。但另一方面,昆明“口罩实名制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面对从网民和媒体一面倒的批评声浪,昆明市政府虽发出通报称,决定立即撤销有关通知,但仍明里暗里严加管制,且无任何官员为此担责,就连从5月17日创建以来就备受关注的“昆明市长”微博,也没对此表态。可见,如果没有现实政治的重视和配合,网络民主的功效将会大打折扣。网络民主热情高涨的背后,折射出了现实政治的诸多问题。可以说,网络民主的兴起很大程度上缘于现实参与渠道不畅通所致,它的“一枝独秀”恰恰是现实政治的多元力量不足所促使的,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网络民主在中国具有如此高的政治地位,聚焦了如此多的期望和使命,这恰恰折射出现实政治生活中其他民主力量的缺位,这也反应了现实政治中政治参与不仅受限于技术,而且还受限于政治控制。可以说,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超出了一个媒介本应该承受的功能,甚至可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
最为关键的是,网络民主如不以组织化和制度化为前提,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一种无序的广场政治。现实的政治系统必须学会和网络民主对接,加强和网络民主的互动,并积极把网络民主这一体制外民主力量纳入体制框架内,使其作为一种建设性的批判力量而不是破坏性力量,这才是网络民主的治本之道。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良莠不齐的复杂世界。固然有神奇和伟大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局限。姑且不论网络舆论的碎片化,情绪化。其最大局限,在于不能让政府走出孤独。网络议政无论如何繁荣,毕竟限于虚拟世界,不能形成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这就注定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公众参与,仍然只是一盘散沙的参与,仍然不存在有组织的力量、制度化的力量与政府对话,去监督政府,制约政府,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孤独境地。因此,单靠技术发展,靠电子计算机网络就能实现民主只能是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譬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再怎么沸腾的网络民意,再怎么经典的网络提案议案,也不如“两会”代表委员真正履职管用,代表跟制度的对接有法律程序可以依靠,只要他们真正履职,谏言就不难落地,进而有效推动变革。总之,互联网本质上终究只是一种渠道,它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药到病除,其的功能发挥还是脱离不了现实的政治土壤,互联网能发挥什么功能,怎样发挥功能,其范围、方式等受到现实政治的制约。网络民主只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和参与渠道,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民主形态。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技术,但也仅仅是技术,它替代不了现实政治的发展。信息技术只能是政治手段,改变不了政治实质,技术再好,只要现实政治问题产生的根源不解决,民主永远是幻象。
总之,网络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善现今的民主政治局面,并没有轻易乐观的答案。网络只是嵌入在现行体制内的技术工具,是一种高效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便捷通道,但它并不必然带来民主参与和政治进步,也不会自动改善现行政治的困境。网络民主的功效需要和现实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要有现实的政治参与制度衔接。只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才能让网上问政、网络民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打造网络问政平台
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全力打造网络问政平台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风起云涌,网络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做宣传和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中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平台渠道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成为网民的关注新焦点。
关键词:网络问政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一、网络问政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我国面临“矛盾凸显期”对执政理念提出新的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信息化等加速推进加剧了各阶层、各集团、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时期的社情民意。网络问政立足于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着眼改进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畅通上下渠道、促进上下沟通,构建上至国计国策下至民生民情、社会舆情、群众情绪宣泄的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一是有利于优化民主政治环境。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丰富了民主政治内涵,拓展了问政议政途径,推动着政府由政治统治型、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社会管理型转变,1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得以彰显,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得以弘扬,在当代中国显现出不同以往的政治气象和民主潮流。二是有利于开创引领民主风气。网络是一片民意的汪洋,是一场草根的盛宴,“人人都有麦克风”,民主氛围浓厚、民主意愿浓烈,网络问政议政的高涨热情经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互影响,使得网络民主走向现实政治生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突破了局限、活跃了气氛,全社会民本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意识觉醒壮大,网络民意表达成为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通道,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三是有利于强化反腐监督力度。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监督风起云涌,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十八大召开以来,通过网络曝光惩治的腐败案件,涉及的高层官员史无前例,网络监督正能量彰显无遗,依托网络平台全民反腐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四是有利于加速现代化进程。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网络问政的普及和常态化,将党政机关推向了科技运用的前沿和历史发展的潮头,以熟练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媒介创造新型政治形态的探索实践逐步在全社会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群众参与分享政治权力推动政治现代化,符合发展趋势,迎合时代潮流,极大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
二、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
自二十世纪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媒体,已成广大民众传播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途径。2010年1月25日,“网络问政”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 2
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成为汇集舆情、畅通民意、积聚民智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形式下的群众路线。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认同。从中央到各省部官员都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与网民沟通,网络问政已被广大官员认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问政形式:如公布省长手机号码、省长信箱、公推公选“一把手”、网络直播选拔干部、给网民拜年、开展民意调查等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宣传平台。如今,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二是广大民众参与热情高。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参政议政,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两会前夕,新华网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的“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由“网络问政”凸显的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体现了执政者真正把民心民意当作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重要参考。三是网络问政成效显著。目前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地方领导,都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忧、改进作风等。互联网不仅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同时也开始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四是敢说话说真话。在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平台,广大网民能够说出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诤言建议,能够原汁原味的展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面前,能够快速了解网络原生态信息。五是促互动顺民意。网络问政平台有效的保障了中国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各级政府获取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调动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良性互动。六是治腐败 3
改作风。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大量腐败案件通过网络实名举报后,均被追查到底并最终有效的惩治了贪官污吏,这一反腐渠道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和转变工作态度具有强大的社会监督力。七是聚民智解民忧。网络问政平台可以集中收集民众反应的问题,通过专人协调,可以及时核实、依法处理、妥善解决,同时,广大网民的大多数建设性意见建议都被政府有效采纳。
三、我市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我市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国各地门户网站建设地快速发展,我市网络问政渠道不断畅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网络问政,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美丽永州。网络问政其中搭建平台是手段,问政才是目的。目前我市问政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在于手段,更在于体制建设。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我市网络问政就会偏离方向。比如,重管理,轻服务,这是我们的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调整好认识上的偏差,必须把网络问政建设与我市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相结合,树立正确的问政信息化建设 方向。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加快我市政府的职能转变,将电子问政作为发展的主线,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美丽永州的网络问政建设。
(二)是政府、市直部门的门户网站互动平台不断健全,取得较成绩。我市政府网站从前只是把重点放在信息公开方面。通过不断地改版,和参考其它先进网站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情况,整合出市长信箱、论坛、在线访谈、监督投诉、在线咨询、县区 4
信箱在一起的网民互动功能,该互动平台反映快捷,回答及时,真正起到了为民办事的作用。各市直部门网站也各有特色,纷纷开通局长信箱,在互动方面最起作用的网站当数永州信访网,自建立起来,到2014年止共受理信函10500余件。
(二)是立足基层让官与民直接对话,加强沟通。作为地方性网络问政平台,具有大型问政平台不具有的两大特点:一是网民对于当地情况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就很容易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引起共鸣。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容易给出可行的建议。我市的市长信箱就听到了不少群众的意见,为网民办了不少好事。二是信息来自基层,较为真实,可靠。在同一地域当地网民看来立场大致相同,对事实熟悉,交流也就有效,不会产生过大的意见差异。同样一件事,出现在大型论坛上反映就不一样,由于利益立场背景各异,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所以问政平台中的各种言论,我市政府从基层方面做好了及时清除的回应,做好了释疑解惑的工作,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四)是加强了管理,每个互动栏目都设有专人管理。我市政府网及时加强了与各部门的联系,做到了部门联动,及时将问题移交相关部门,及时答复,使网上问政平台成为了为民网上办事的大厅。我市虽然加大建设力度,但较广东等的网络问政网站一年处理上万件来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努力。
2、网络问政平台构建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网络问政的虽然发展较快,生机活力强,亟需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网络问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政治运行的网络化表现,各环节、各流程须与 5
现实对应,建立健全法律支撑和行政规定,完善运行体制相关规章制度和配套制度,系统的汇集分析、传递、落实、反馈网络民意,增强互动沟通、绩效考核、交办答复等制度的落实,有效避免网络问政动力取决于领导、操作随意性大、效果没有保障、人治意味浓重。二是进一步不断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切实增强网络问政平台运营过程中的网络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行为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规范定位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效果,严厉打击“网络水军”操纵民意产业链的非法行为,科学管理网络群体激化倾向等新问题新情况,力促网络问政平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进一步切实加强制度落实力度。当前网络问政也仅停留在睁眼去看、张耳去听的初级阶段,距离伸手去管、开口去问还相差甚远,能够有效地将合理民情民意纳入执政决策、转为执政资源的更是少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民的积极性,要切实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落实,增强网络问政的考核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网络问政的功能发挥,增强我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影响力,切实解决网络问政的难题,我们亟需学习其他市州的成功做法,进一步建好永州网络问政网,充分发挥网络办事大厅的作用。(湖南省永州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肖红东)6
第四篇:网络问政平台办理回复格式
网络问政平台办理回复格式
(模板)
***网友:
您好!
您于*月*日咨询(投诉/建议)的信件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文略)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单位)
(日期)
第五篇:网络问政平台办理回复格式
网络问政平台办理回复格式
(模板)
***(来件人):
您好!
您于*月*日来信咨询(投诉/建议)的信件收悉,经我单位**领导(领导姓名)批示,**单位(股、科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姓名及手机号)调查(核实、走访),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文略)
*月*日*时*分,**单位(处室)**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来件人),经沟通(解释、答复),**表示满意(支持、理解或不满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次来信。
(单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