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2015 5--2018 8 年度
人
力
资
源
规
划
编制:郭
华
审核:卢有为
审批:杨中元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015-2018 年)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也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遵循“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我公司 2015-2018 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则。
本规划以我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三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是我公司今后三-五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现有人员总量分析:
截止 2014 年 9 月,我公司从业人员345 人,其中 85%以上是女性员工。
(二)职工按类别分组分析:(按职工总数计算比例)
管理人员 辅助管理人员 生产人员
其他人员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9 2.4% 35 9.5% 298 87.3% 3 0.8%
(三)职工队伍按文化程度分组:
员工文化程度:专科学历 8 人,中专学历 10 人,高中学历 6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321 人。
(四)职工按年龄分组分析:
员工年龄结构:50 岁以上 2 人,占比 0.5%; 40-50 岁 10 人,占比 2.7%;30-40 岁 170 人,占比 46 %;30 岁以下 164 人,占比 50.8%
(五)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招聘的员工学历低、无技术的农民工,放下锄头就上岗,理论水平差,技术水平低,悟性相对落后。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当地人力资源大环境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就业难变成了现在的用工难,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企业纷纷争夺当地人力资源,招聘社会学历低,无经验的农民工,导致企业人才比例失调,加上受地理位置影响,交通不便,导致我们用工的范围比较有局限性。不能将用工的线路拉的更长。
(六)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野蛮管理时常存在,员工工作不顺心,易流失。
(七)优秀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数量不足。
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的整体的战略计划,到 2016 年一季度为止,人力资源拟配置到千人,这就要求在人力资源方面不但要储备充足,更要在专业技术更新、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快速发展,适应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线束的生产及检测上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年度人力资源发展规则
(一)2015 年-2016 年 针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2014 年 11 月份起启动校园招聘,同当地劳动部门联系,争取“两后生”资源放在全自动产线上。全自动员工的流失率已经超过了健康企业的流失率,导致不断的培养新员工,没有任何的积累和沉淀,使得全自动岗位成了人员的培训基地。
(二)2016 年-2017 年
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做好前道全自动人力资源主力军的规划和定位,将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作为核心技术力量的主力军,将高中和中专生、技校生作为前道数量的主力军,将学历低,素质差的做为企业精简人员主力军。提高进厂人员标准,严格把好进厂关,把进厂人员标准提升为高中、中专、技校学历,招聘过程中优先考虑大中专生,高中生,尽量不招聘或者少招聘农民工。鼓励大学生来我公司工作,给予相应的学历补贴,让大学生产生自豪感,感觉到自己在公司中受到的重视,能够体现对人才的重视,起到吸引和激励人才的作用。对大学生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沟通交流,看他们在工作中是否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有针对性的提拔和重用大学生,树立起重视人才的榜样,鼓励他们的学弟学妹学兄同学朋友前来我公司工作。针对高中和中专生的措施:逐渐将高中和中专、技校的学历做为进厂的最低门槛,现实中人们往往将企业的门槛的高低和企业的档次相联系,提高了企业的门槛也就是提高了企业的档次,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每年选拨一批日常表现出色、工作稳定、对企业忠诚度高。有培养价值的高中生、中专生、技校生送到总公司进行培训或者邀请总公司人员前来对这些人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在企业里更快的成长,将其中表现好,技术高、会管理的人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队伍,待时机成熟担任领导职务,并到相关学校做好宣传,鼓励学生到企业工作。加强与各类大学、中专、高中院校的接轨合作,在各类大中专院校广泛宣传,提高企业在学校领域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在各大中专院校的影响。对各大中专学校进行考察,确定几家综合实力强、教学水平高,学生潜力大的学校做为重点合作对象和招聘学生来源。企业未来的主力军将是 80、90 后,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公司应尽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2017 年-2018 年 企业在发展阶段,在新干部选拨时,确定选拨干部为高中以上学历,优先考虑大学生,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机制,选定一部分后备干部
进行培养和选拨,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高素质人才比例的增加,使得公司的人才形成梯队,后继有人。到 2017 年,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要达到 80%。公司员工的文化结构将达到下列目标:管理层大专学历人员占总数的 20%;后道、前道除全自动操作以外,员工高中、中专、技校学历人员占总数的 50%。前道全自动操作岗位的技能人员全部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努力实现人才由数量发展向素质提高转变。
2014 年即将过去,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事部计划从八个方面开展 2015 年度的工作及细致规划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2014 年度下半年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一:
各职位工作分析
一、目标概述:
职位分析是公司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一,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面的工作要素,适时调整公司及部门组织架构,进行扩、缩编制。也可以通过职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贡献值、责任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良好的基础。详细的职位分析还给人力资源配置、招聘和为各部门员工提供方向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14 年 9 月底已经完成公司职位分析方案,确定职位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如各职位主要工作内容,工作行为与责任,所必须使用的表单、工具、机器,每项工作内容的绩效考核标准,工作环境与时间,各职位对担当此职位人员的全部要求,目前担当此职位人员的薪资状况等等。人事部保证方案尽可能细化,表单设计合理有效。
2、2014 年 10 月完成职位分析的基础信息搜集工作。10 月初由人事部将职位信息调查表下发至各部门每一个部门,在 10 月 20
日前完成汇总工作。11 月 7 日前完成公司各职位分析草案。
3、2014 年 11 中旬月人事部向公司董事会提交公司各职位分析详细资料,分部门交各部门经理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成后汇总报请公司董事会审阅后备案,作为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础性资料。
2015 年度人事部工作目标之二: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一、目标概述:
2015 年人力资源部需要完成的人力资源招聘配置目标,是在保证公司日常招聘与配置工作基础之上,基于公司在调整组织架构和完善各部门职责、职位划分后的具体工作。因此,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和特定情况下的工作内容。人事部将严格按公司需要和各部门要求完成此项工作。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不单纯是开几场招聘会如此简单。人事部要按照既定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各职位工作分析来招聘人才满足公司运营需求。也就是说,尽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尽可能地使人尽其才,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是人力资源的配置原则。所以,在达成目标过程中,人事部将对各部门的人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控制。考虑到公司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人力资源部对人事招聘与配置工作会做到三点:满足需求、保证储备、谨慎招聘。
二、具体实施方案:
计划采取的招聘方式:以现场招聘会为主,兼顾网络、报刊、广告牌、人口密集的地方 LED 循环播出、集团推荐等。其中现场招聘主要考虑:还可以在 2、3 月份考虑个别大型人才招聘会,6、7月份考虑各院校举办的应届生见面会等;网络招聘主要以地宝网、58同城、江西人才人事网。
2014 年底人事部工作目标之三:薪酬管理
一、目标概述:
根据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有可能制约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人事部对公司各阶层人员现有薪资状况的了解,建议在 2014 年
底进行一次员工工资调整,以防出现经济发展、物价增长、员工工资不涨的现象,从而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本着“对内体现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原则,人力资源部将在 2014 年底完成公司的薪资调查和调整工作。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14 年 12 月底前人事部完成公司现有薪酬状况分析,结合公 司组织架构设置和各职位工作分析,提交公司薪酬调整草案。
2012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四:
员工福利与激励
一、目标概述:员工福利政策是与薪酬管理相配套的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工作之一。而与薪酬政策不同的是,薪酬仅是短期内因应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形势和人才供求关系的体现,所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薪酬是动态中不断变化的。而员工的福利则是企业对雇员的长期的承诺,也是企业更具吸引力的必备条件。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目前状况。
员工激励是福利政策的延伸与补充,福利政策事实上仅是员工激励的组成部分。其物质激励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即成为员工福利,而员工激励则涵盖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部分。做好员工激励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稳定性、向心力、凝聚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荣誉感等问题。人事部将在 2015 年度全年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地做好员工激励,确保公司内部士气高昂,工作氛围良好。
2015 年度人事部工作目标之五: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运行
一、目标概述:
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二、具体实施方案:1、2015 年 3 月前完成对《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和配套方案的修
订与撰写,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
2、自 2015 年 5 月后,按修订完善后的绩效考核制度全面实施绩 效考核;
3、主要工作内容:根据《绩效考核规则》和《绩效考核具体要求》、相关使用表单进行修改,建议将考核形式、考核项目、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情况跟踪、考核结果与薪酬体系的链接等多方面进行,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良性运行;建议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分离,平行进行。目标管理的检查作为修正目标的经常性工作,其结果仅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项目之一;将充分考虑推行全员绩效考核。
4、推行过程是一个贯穿全年的持续工作。人事部完成此项工作 目标的标准就是保证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2015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六:
员工培训与开发
一、目标概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公司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凝聚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层次和工作效率、工作品质都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提高公司的整体人才结构构成,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投资不是无偿的投入,而是回报颇丰的长期投资。人力资源部 2015 年计划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使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一步。
二、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培训内容:根据各部门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而定。主要应重点培训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安全生产教育、5S 管理、职业健康教育、不合格控制流程、线束各工艺注意要点、操作基础教育、新进员工公司企业文化和制度培训等。
2015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七:
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一、目标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动比率,是人事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以往的人事工作中,此项工作一直未纳入
目标,也未进行规范性的操作。2015 年,人事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人员流动控制年度目标: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动争取控制在 10%以内,保证不超过 15%;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合同》《培训合同》等,熟悉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15 年 2 月前完成《保密合同》的修订、起草、完善工作。
2、2015 年全年度保证与涉及相关工作的每一位员工签定《保密合同》。并严格按合同执行。
3、为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人事部将在2015 年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审查预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面试和审查,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和仅和人事部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人事部会及时地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动。
2015 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目标之八:
本部门自身建设
一、目标概述:
长期以来,人事部在本地区企业中没有能处在一个相应的位置。至今许多企业还继续将人事与后勤统一在行政部的组织架构中。公司领导对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也极为关心。人力资源部的自身建设也正在逐步走向规范,职能作用也逐渐得到体现。
人力资源工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身的正规化建设十分重要。因此,人力资源部在 2015 年将大力加强本部门的内部管理和规范,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要求,将人力资源工作从简单的人事管理提升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使人力资源工作结果成为公司高层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人事部 2015 年度自身建设目标为:提升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提高部门工作质量要求;实施部门目标责任制。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2、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3、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4、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5、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6、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7、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8、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人力资源部 2015 年将部门年度目标分解到部门职员。做到每项工作均有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质量要求、考核标准。做好每项工作的跟踪落实和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完成本部门年度目标和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人事部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以上方案相互影响,齐手并抓效果更为明显。但是人力资源培养具有滞后性的这一特点,短期难见成效,长期坚持大概也需要 3-5年时间会有质的实质性的效果。只要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和飞跃发展是可以预期的。
第二篇: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 农村教育总体上薄弱, 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选择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道路并由此带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 发现国内学者大都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从宏观上论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对策, 理论研究比较贫乏, 描述性研究居多, 定量和实证研究少, 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等专题研究也很少。也有文章谈及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匙续发展内涵,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及了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但均未展开论述。为此,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引入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新概念, 着重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在传统开发的基础上如何可持续发展, 并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概念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或称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是指以农村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为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措施,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适度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公平、永续地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 发展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的医疗与保健、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而且更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平、公正和永续利用。因此,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它丰富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并拓展了其外延, 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化、合理化和成熟化。
二、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重心, 优先发展和保证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福利改善的发展内容, 努力克服农村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和物质资本投资为中心, 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的思想倾向, 并通过追求农村综合发展而非单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手段, 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2.协调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PRED 协调, 即人口(P)、资源(R)、环境(E)与发展(D)的协调。当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与流动等符合PRED 协调的要求时, 人力资源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如一个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恰好达到地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需求, 人力资源的质量刚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正好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相吻合, 那么, 农村人力资源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具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就是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将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逐渐向适应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化。
3.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和公正是可持续发展永恒的追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客观要求缩小农村不同人群之间的人力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 人人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待遇。农村居民应与城市居民一样, 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也应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一样, 人人均等化地享受基础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是不应取决于其支付能力的。
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必要性
1.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年龄, 这是20 世纪60 年代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必然后果。然而, 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 特别是大量素质偏低的劳动适龄农村人口, 已经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压力。只有通过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途径来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 将众多的劳动适龄人口由沉重的包袱变成宝贵的财富, 才能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2.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反之, 人的发展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 国民收入增长大于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质量提高, 即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他指出, 美国从20 世纪初到50 年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土地、人口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 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 其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舒尔茨还采用收益率法具体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年~1957 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 舒尔茨对1900 年~1957 年间美国资本收益和人力资本收益情况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957 年, 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了4.5 倍, 物质资本收益增加了3.5 倍;同期, 人力资本投资额增加了3.5 倍, 但是收益却惊人地增加了17.5 倍。由此,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除了教育投资和劳动力再培训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强大的推动力以外, 保健性投资也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 是一国经济发展与增长有无后劲的关键性因素。
3.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协调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在不断下降, 自然资源危机日益加重, 这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而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解决自然资源危机, 协调农村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 高质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可以减少消耗自然资源, 缓解自然资源的短缺, 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 开发出更好的新资源以弥补原有资源的不足。此外,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可改变旧的资源观, 树立新的资源观。原因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能使自身正确和深入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树立自然资源有限、有价的新的自然资源观, 从而为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打下思想基础。
四、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1.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概念和类型。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某个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 制定指导和调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计划, 使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等都能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它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预测、教育培训、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使用调控、人地协调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诸环节的内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规划所涉及的范围大小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时间长短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近期、中期、长期规划。一般来说,近期规划实际上就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 中期规划一般是五年规划, 长期规划是十年及其以上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教育培养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配置使用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等。从规划所涉及的目的和性质看, 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门性规划, 前者是为地区农村人力资源持续发展总体要求服务的, 后者主要是总体发展规划的进一步细化。
2.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可概括为3 方面: 一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落实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二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三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是实现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整体效益的需要。
3.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方法和程序。(1)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除了要明确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外, 还应结合规划所具体服务的农村区域以及具体服务的对象特点、要求, 有针对性地确立具体的指导思想, 以保证规划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使制定出来的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在确定指导思想时, 一定要分清主次, 掌握好轻重缓急。要提出十分明确而又简洁明了的总的指导思想, 并以此作为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规划的思想路线。规划中每个章节可确定相对具体的指导思想, 但必须与总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2)确定规划的目标。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目标体系, 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子目标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模性目标、层次性目标、结构性目标、配置布局性目标等。各目标的提出均建立在前期科学的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预测结果基础之上, 并结合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可能达到的程度, 分别确定出相应的近期、中期或长期目标。在确定目标时, 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以使日后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对于社会的常规速度发展和可能出现的加速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的、前瞻性的考虑和衡量, 并在目标中考虑必要的超前量, 以使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目标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析基本现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配置、社会保障等)进行分类统计、描述;二是通过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现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述两方面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要做到工作深入扎实, “把脉”准确。这是提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目标及其对策措施的基础。(4)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措施。由于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有效指导今后的工作, 因此, 在确定规划的总体框架时, 这一部分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 是实现规划目标的行动措施。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加强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措施方面: 一方面要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近期目标的对策措施;另一方面是要就规划的中远期目标提出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超前的战略和措施。规划的对策措施应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组织体制、经费投资等, 这些均应全面体现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全过程的诸环节中。
4.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编制的步骤。编制规划的主要步骤可分为: 第一, 深入调查本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及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第二, 以本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及发展的现状为基础, 借助各种分析支持手段, 对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未来状态作出估计、推测和判断, 即农村人力资源预测;第三, 在农村人力资源预测的基础之上, 确定规划的目标;第四, 在做好前三项工作的基础之上, 拟定出规划方案, 并要求评估规划方案;第五, 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实施后及时检查反馈与修订调整。
第三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011-2015)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努力建设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我公司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也是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遵循“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我公司2011-2015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则。
本规划以我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五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是我公司今后五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现有人员总量分析: 截止2011年12月,我公司从业人员正式职工887人,全民职工人数445人,集体职工402人;在岗职工 754人,不在岗职工 93 人(内退93人)。长期职工自2000年以来实现负增长,由2000年的1351人,增加到2011年的887人。
(二)职工按类别分组分析:(按长期职工总数计算比例)
(三)、职工队伍按文化程度分组:
公司包括各下属单位有正式职工887人。其中,全民职工487人,集体职工402人。
员工文化程度:本科学历83人,专科学历284人,中专学历91人,高中学历22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7人。员工职称构成:14人具有高级职称,62人具有中级职称,初级职称121人;有技师14人,高级工219人,中级工154人,初级工8人。
(四)、职工按年龄分组分析:
员工年龄结构:50岁以上216人,占比24.4%;40-50岁433人,占比49 %;30-40岁188人,占比21.3%;30岁以下47人,占比5.3%。
二、当前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不够系统。理论考试多于实际操作,公司自身实施的培训对员工工作的提高作用不十分明显。通过培训情况反馈调查,员工认为分类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实施培训,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用于工作实践中。
(二)缺少合理的培训需求分析。每年的全员全方位培训是单一的,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企业的培训需求要考虑到岗位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也要对员工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培训。从工作要求、技能要求、经营要求、知识要求等方面来进行。各部门应于每年末报综合管理部培训需求,综合管理部要将培训需求详细汇总呈总经理阅批后,拟订培训目标、培训效果指标。要始终坚持根据不同的培训需要展开不同培训方式的原则。
(三)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绩效考核能够在工作管理中发现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各岗位制定培训标准时提出素质要求,做出培训选题,从而使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
(四)优秀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数量不足。掌握电力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理论扎实、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精湛、一专多能、应对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能力强的优秀技能人才数量不足。
三、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一)人才专业需求分析
公司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增加电源点建设,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性,2010年新建成三座变电站,施工人员全部持有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通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公司现在很多员工的专业技术更新、专业理论学习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不能及时适应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针对这些新型的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上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培养电力系统信息化人才。
(二)2011-2015年人力资源自然减少情况
四、人力资源发展规则
(一)2011年-2012年
建立符合公司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的职工培训试题库。主要涵盖公司职工通用试题库、安全生产试题库和专业管理试题库。安全生产试题库包括3类: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规程应知应会试题和消防知识技能试题、车辆机械原理与交通法规试题。
专业管理试题库包括15类:行政管理(含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配电设备管理、电压无功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调度运行管理、带电作业技术、计算机与MIS系统应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与优质服务。
(二)2012年-2013年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使劳动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条理化、精确化。依托公司MIS系统和网站,建设满足员工工作需求的培训系统,实现网上培训和随机实时能力测试。力争在公司范围内建设适应集体企业管理与技术发展的多功能仿真培训基地和实操基地。大力开展生产现场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生产技术比武等活动,着力培养能够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电力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并有一定数量的多产业系统的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鼓励技能人员在完成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2013年-2014年
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到2013年,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要达到8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达到30%。技师和高级工比例要达到40%,中级工比例要达到40%,初级工比例要达到20%。进网作业电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配电工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人员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15年,公司员工的文化结构将达到下列目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大专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0%。主要生产岗位的技能人员全部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公司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有系统的培训管理及运营体制,全员整体素质稳步提高,能够满足各专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五、人力资源储备与开发
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深入实施施工队伍素质工程,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和公司规划目标,落实培训计划和各类专项培训计划,努力实现人才由数量发展向素质提高转变,大力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加大培训力度,通过
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技能练兵等措施,大幅提高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和知识技能。未来五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
(一)岗前培训
对各类新录用人员、转岗或晋升职位的员工,按照岗位规范的要求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二)岗位培训
大力开展生产现场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生产技术比武等活动,着力培养能够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电力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并有一定数量的多经系统的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鼓励技能人员在完成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三)学历教育培训
在职学历教育是提高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公司将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员工到有关院校攻读相应的学历学位,加快培养紧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未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学历水平的员工,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与岗位业务密切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四)职业技能培训
要结合上级部门组织的一年一度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力度,并将职工的鉴定工作纳入日程,生产技术工人要全面实施岗位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制度,生产岗位的人员需要和使用应该按照现岗位的人员进行梯次培训,经过培训鉴定逐级充实到高一层的岗位。
(五)专职电工的培训
结合公司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突出安全生产规程、电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及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培训。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培训,增强专职电工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优质服务的自觉性。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专职电工参加生产技术比武,营造职工营练技术、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促进职工工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实行承装修试工持证上岗制度,引导和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类培训。
六、人力资源发展保障措施
(一)成立员工教育培训委员会
公司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职工教育培训委员会。职工教育培训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和解决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问题,审核批准职工教育培训规划、计划,检查、考核职工教育培训任务的落实情况。
(二)鼓励在职学习
从企业长远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依照专业对口,按需培养,积极、慎重的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员工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并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采取企业负担学费、书费等大额费用、职工负担路费等小额费用的共同负担的办法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正规成人学历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保证教育培训经费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文件规定,保证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公司的教育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四)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逐步实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单位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跟踪和监督员工的职业发展与辅导,同各部门负责人交流并就员工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工作,帮助员工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评估和检查员工的职业发展情况,与员工就个人表现和未来发展进行交流,确定下一步发展目标与方向;员工对个人职业发展承担主要责任,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
(五)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按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健全完善以目标型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以同业对标为核心的标准化部室、标准施工班组创建机制,深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整合考核内容,优化管理体系,突出流程整合与再造,在考核方式上进行重大调整,实行职能部室抽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互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专家评价与定期考核相结合;上级部门专项检查与公司绩效考核相结合,使考核工作更加务实、更加公平。为建设“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的新型职工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总之,作为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清醒地认清集体企业之间“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激烈竞争形势。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职工“重视技能、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广大职工遵循“享受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追求卓越、勇于超越”的核心价值观,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完善,在竞争中提高,增强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自觉性,使员工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第四篇:改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三利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文件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1总则
根据GB/T50430规范要求和公司组织战略目标及员工的需求量,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为3年。规定了中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职责、目标、实施内容、制定者、制定时间。职责
2.1 总经理批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配置其所需资源。
2.2 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验证实施效果。
2.3 总经办具体实施计划确定的管理事项。2.4 部门经理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规划达到的目标
3.1 人力资源规划应确保公司实现下列目标:
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2、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3、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4、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3.2 为达到以上目标,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关注的焦点如下:
● 需要多少人;
● 员工应具备怎样的技术、知识和能力;
● 现有的人力资源能否满足已知的需要;
● 对员工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开发是否必要;
● 是否需要进行招聘;
● 何时需要新员工;
● 培训或招聘何时开始;
● 如果为了减少开支或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而必须裁员,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除了积极性、责任心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人员因素可以开发利用。
公司招聘的员工均应为大专学历以上,热爱企业和本岗位工作。人员数量和能力确保充分满足工程实现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公司所属各岗位能力要求
1、总经理:
身体健康,具有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和五年企业管理经验,熟悉合同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产品实现全过程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等内容。
2、管理者代表:
身体健康,具有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和五年企业管理经验,熟悉合同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具有组织编写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工作能力,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
3、总工程师:
身体健康,具有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和五年企业技术管理经验,熟悉合同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等内容;具有组织实施产品开发、制造、监测、改进等控制过程的工作能力,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
4、营销部主管:
身体健康,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两年企业管理经验,熟悉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合同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掌握本部门涉及的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物资采购与管理等过程控制对象、要求、方法和手段。
5、工程部主管:
身体健康,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两年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熟悉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掌握本部门涉及的产品加工生产、设备/计量管理、作业环境/设施管理、人员管理等过程控制对象、要求和方法。
6、项目经理:
身体健康,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两年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熟悉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掌握本部门涉及的产品加工生产、设备/计量管理、作业环境/设施管理、人员管理等过程控制对象、要求和方法。
7、总经办主管:
身体健康,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两年企业管理经验,熟悉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合同法、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掌握本部门涉及 的人力资源管理、文件和记录管理、数据分析和内部沟通、内审等过程控制对象、要求和方法,能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
8、内审员:
身体健康,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和两年本企业工作实践经验,熟悉理解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环保法、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熟悉掌握内审工作中所需知识和技能。
9、计量人员:
身体健康,具有两年以上本企业工作经验,开展过设备及计量管理工作,熟悉掌握计量 管理要求、适用的计量法规信相关岗位技能。
10、质检员、技术员:
身体健康,具有两年以上本企业工作经验,开展过检验工作,熟悉掌握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及实施工艺、检验过程控制所需知识和技能,熟悉了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安全风险及控制方法、体系文件和适用的质量法规等相关内容。
11、关键工序人员:
身体健康,具有两年以上本企业工作经验,先后从事过喷涂操作,熟悉掌握关键工序控制所需知识和技能,熟悉管理体系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12、设备人员:
身体健康,具有两年以上本企业工作经验,从事过生产或设备管理工作,熟悉设备控制
过程对象、要求、方法及验证手段。
13、特殊工种人员:
身体健康,熟练掌握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劳动局颁发的培训大纲要求。
14、营销/业务人员:
身体健康,熟悉合同法、质量法及管理体系文件,具备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物资采购和管理等相关知识。
15、一般工序人员:
身体健康,熟练掌握本工序控制所需知识和技能,熟悉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以上各类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每年年末由总经办组织部门主管进行适宜性评价。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第五篇:建筑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2013—2017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围绕公司核心产业,以积蓄人力资本,构建企业文化为目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人事体系、建立素质模型、优化薪酬激励,通过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发展,有力地推动集团向现代化新型企业发展。
利用3到5年时间,以培养为主、挖掘为辅、引进为补充,造就一支有操守、懂专业、善经营、能管理的人才队伍,包括消防安装设计、机电安装、建筑智能化安装的专业人才及维护保养的专业人才的队伍、营销策划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资本运作人才队伍;并将这支人才队伍锻炼和凝聚成一个上下目标一致、内外价值一致、内部沟通协调、专业能力互补和共担分险成果的高效能团队,公司成立和动作多年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维护”的文化已经形成。但是这种“文化”与商总倡导的文化还有差异,还存在一些消极面。因此,需要花一段时间来逐渐总结、提炼企业的文化精髓;并通过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把这种文化逐渐固化下来,从而影响人的最终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工期的工程,一方面其建立需要改造人的思想,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需不断建设。希望五年之内可能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和适合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模式。
二、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公司未来人力资源规划表
2、未来三年的预测:
为实现公司向股份有限公司迈进的目标,2012年工程承包总量预计达到1.5亿,2013年预计达到2亿,2014年公司规模扩大一倍,维修保养项目数扩大20倍的目标,保证必要的人力资源,我们重点对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干部进行分析。
三、公司现状分析:
1)从目前公司管理人员的数量来看,是能够满足公司施工生产的需要,可以覆盖目前公司各项管理工作。
2)从目前公司管理人员的资质来看,从人员储备和通过未来的发展的预测基本上能够保证公司向股份制公司发展的方向。
3)人员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职称人员只占12%,中级职称人员只占9%,公司整体的技术含量偏低,容易被复制和模仿。应进一步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增加高、中职称的人员数量,建设成为消防行业的“行业标兵”。
4)公司目前招聘方式单一,缺少足够的人才储备。
5)目前公司的薪资水平相对还是比较具备竞争力的,但是由于薪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设计,因此没有充分体现激励因素,需要进行改善。
四、改进措施:
1、规范录用流程
招聘录用是人才的进口关,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因此需要规范录用的流程。
(1)社会公开招聘
社会公开招聘适用于招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经验在两年以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必要通过公开招聘渠道进行招聘的人才。用人部门需求计划(所需招聘人员的数量、岗位、能力学习要求等)集团人力资源部每月收集1次信息,研究并提出意见董事长签字同意人力资源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报纸、网站和其他公共媒体)。
(2)内部举荐(含自荐)
内部举荐适用公司紧缺型人才、有3-8年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公司急需的重要人才。鼓励员工进行内部举荐,内部举荐不需回避亲友关系,且给举荐成功的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内部举荐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归口负责
管理
(3)猎头
猎头适用于有特殊技能人才、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以及公司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猎头由人力资源部会同专业机构实施。
2、薪资改善计划
薪资改善主要应从下述几步着手:
(1)统一规范薪资等级
公司制订统一的的薪资规范,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再进行适当的修改。
(2)确定核薪公式
一个岗位和一个人的薪资确定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公式,建议所有人才均使用核薪公式确定基准薪资和薪资范围,然后再通过协商确定具体工资。
公式:岗位基数*(1+学历系数+专业系数)+同业经验补贴*年限+其他因素。
在具体确定薪资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该员工面谈时的印象,是否取得一些领域内较好的成绩和本人的薪资要求进行上下的微调。但上调幅度不可以高于这个职位的最高薪资。这种薪资的确定方式会比单纯靠谈和印象要准确得多,一方面同时可以保证整个公司的工资比较有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公司比较好地掌握工资和用人的成本。
(3)年终奖金的确定
年终奖金主要是用于激励员工绩效表现,与员工分享公司的业绩。因此年终奖金的确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根据年初的业绩计划,确定年终奖金的总额,然后按照职位系数确定各岗位的奖金基数,最后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奖金的数额。第二,如果年底的运营超出计划,可以由董事长特拨一定数额的奖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另一个是对全体员工普奖,这个普奖就不再考虑职位高低等情况了。
(4)加薪的确定
每年物价都会有一些调整,同时,员工的在公司的工作年限也有增长,应考虑这一因素进行加薪。建议每年在统一时间调整(建议每年四月调整)所有员工的薪水。
综上所述:物价调整因素决定公司加薪的统一标准、再根据人事职位变动和绩效表现进行调整。
实施能力津贴计划,从目前的人才当中选拔一部分,发给能力津贴,一方面
留住公司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使人才可以将这部分津贴用于再学习和深造。能力津贴采取合约制,即要与公司签定服务合约,如合约期内离开公司需要退还该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