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论文
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感就产生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加大,匮乏的心灵沟通使处于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感。个体的生存依赖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与他人的亲密感和爱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缺失对个体生活质量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孤独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儿童存在孤独感表明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同伴接纳是同伴关系的一个方面。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接纳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缓冲器,对其适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不仅需要获得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还需要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获得亲密感和信任感,并需要朋友的支持、帮助和肯定,需要朋友的安抚和陪伴,这是普通的同伴关系所不能提供的。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被其他同伴认同与接纳,能够与同伴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关系,与同伴分享快乐、烦恼,自然会降低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而与好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让儿童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进而提升儿童的孤独感水平。而同伴经常会给儿童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儿童可以在同伴中得到宽慰、同情,并能够宣泄自己的情感,克服心理障碍和情绪困惑。儿童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健康的心理是儿童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研究发现,孤独感的产生与孤单、封闭、不和谐以及突遭挫折的环境、社会支持、同伴关系等有很大关系。有研究也证明,同伴接纳性与孤独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同伴接纳性越低,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强。综上,本研究采用量表和问卷对小学生孤独感、同伴接纳进行调查,分析小学生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互关系,希望对小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帮助儿童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张掖市民族小学3-6年级各年级中随机选取1个班50人共计2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施测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学生本人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作答,以确保研究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6份(98%),其中有效问卷187份(95.41%)。
1.2方法
1.2.1儿童孤独量表 采用Asher等人于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6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条目(其中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条目(为了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一些),采用1-5级评分,累计得分高的表示孤独感社会不满较重。孤独感量表总分大于 46分为存在孤独感。因子分析表明,插入条目与负荷与单一因子上的16个孤独条目无关,16个孤独条目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0。
1.2.2友谊质量问卷 该量表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共16个项目,是40项的《友谊质量问卷》(Parker&Asher,1993)的简表。原量表有40个项目。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6个友谊维度。其中前5个维度得分合计为积极友谊质量,最后一个维度得分为友谊冲突,并分别在班级内标准化。
1.3统计处理 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审核整理后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录入、整理,最后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讨论
2.1小学生孤独感在人口变量上的分析 在众多对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中,一般都探讨了孤独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结果却没有定论。任丽杰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周宗奎等人的研究表明,3~6年级小学生的孤独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但不存在年级差异。刘红等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最高,然后是四年级,六年级得分最低;性别差异极其显著,男生的孤独感得分高于女生的孤独感得分。小学儿童的友谊质量、同伴接纳能够预测孤独感。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儿童孤独感在性别和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孤独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文化传统要求男生独立,给他们赋予更多的责任感,不希望他们表露自己的情绪;而女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更多体验到被照顾、被呵护,文化传统对女生的独立性要求不高,与男生相比女生忽视自我力量的提升,而更重视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所以无论是从外显的同伴关系上还是内心情感的宣泄途径方面,都有利于女生降低自己的孤独感水平。儿童孤独感在三年级、四年级与六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民族小学学生孤独感在是否独生上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调查发现,民族小学有许多非独生子女由爷爷奶奶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常常会闷闷不乐,而爷爷奶奶对孙辈的过分疼爱会造成孩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特点,这些孩子面对集体生活,会感到难以适应,要么是任性造成同学的不喜欢,要么是不懂得沟通技巧而缺少朋友,变得孤单。
2.2儿童友谊状况分析 友谊质量是描述同伴关系质量高低的主要方面。友谊在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友谊可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相关研究表明,高友谊质量的青少年有更少的反社会行为,且性别差异明显回。本研究表明,儿童积极友谊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积极友谊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同伴经历也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因为友谊质量是评价个体与最好朋友之间关系的特点,而男孩通常喜欢与很多同伴交往,而女孩的友谊则是集中的,常常以二元形态出现,这可能带来了女孩在友谊关系中更多的积极特征和更少的消极特征。消极友谊质量是指友谊中的冲突与背叛。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冲突,尤其令儿童感到痛苦,因为它常常会使曾经美好的友谊破裂,进而产生孤独;另外儿童也很担心朋友的背叛,如“你的朋友好像不再需要你的陪伴”,“你的好朋友和别人一起玩,自己受了冷落”,朋友的背离使儿童失去他们认为唯一可以玩耍或袒露心事的人,从而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从而可以看到消极友谊质量更多的反映的是儿童与好朋友相处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这种影响可能更多地是局限于好朋友之间,因而消极友谊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3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关分析 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而友谊意味着儿童与其同伴之间存在着情感纽带,为儿童提供安全感、支持以及自我肯定,同时又会抑制消极情绪如孤独感的产生。儿童时期是一生中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普遍关注,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解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本研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孤独感与友谊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儿童孤独感程度越高,友谊关系质量越低;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友谊关系质量越高。可见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与好朋友的友谊质量越高,儿童从这种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积极情感支持,从而为他们提供了降低孤独感的缓冲器。由于友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被接纳的程度,朋友多友谊质量高的儿童更可能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和品质,他们会比较容易与朋友相处,能给予朋友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这也会对与最好朋友的交往带来积极影响。儿童的友谊质量是不同的,那些缺少支持或有交往困难的友谊更可能的让儿童产生孤独感。总之,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同伴接纳是儿童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同伴接纳有利于缓解儿童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是导致儿童短期或长期社会情绪适应困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还考察了友谊质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儿童友谊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但从均值上看,独生子女的友谊质量稍高于非独生子女。
第二篇:同伴关系教案
高中生异性关系教案设计
教科院 12心本 罗娜(2012704154)
一、活动理念
异性关系是青少年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同龄人之间对朋友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异性交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且交往。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对于怎样和同伴交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高中生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异性交往有助于个性发展;第二,在异性交往中可以得到角色互补;第三,异性交往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所以,有必要加深对高中生异性关系的辅导。
二、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与异性的交往,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澄清异性交往的错误观念; 2,增加异性之间的了解。
三、活动准备
1,纸条若干; 2,秘密匣; 3,异性关系案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名叫菲力的男子,唯恐儿子受世俗邪念的诱惑,从小就把他关在深山茅屋里,不让他见任何人。十几年后,菲力带儿子进城,外面的世界让儿子感到新鲜。迎面来了一队姑娘,儿子眼晴一亮问父亲那是什么?父亲很不开心的说她们叫“绿鹅”。傍晚临回家,父亲问儿子想买什么回去?儿子什么都不要,只要求:“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这个故事说明男女交往是正常且必要的心理需求。2,热点讨论
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师长在对待“异性交往”的问题上,可能存在私以下几种观点,你同意吗?
见解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以后的事; 见解2: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 见解3: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 见解4 :与异性交往会被认为是早恋;
见解5:与异性交往是少数同学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效仿; 见解6: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见解7: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不属于学校的教育范围,教师对此不负责任。
3,活动——我的秘密(异性交往困惑)
(1)每个人在纸条上写出“我的异性交往困惑”,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内容;(2)写完后折好,由老师统一收入“秘密匣”;
(3)每组从秘密匣中抽出与本组人数相等的数个“秘密”,经本组同学讨论得出解决方案,并将方案在班级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参与,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要注意把握大方向以及恰当的教育。
4,案例分析
烫手的情书
前两天,有个男生悄悄的写了封“情书”给我,我很难为情,又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件麻烦事,你能帮帮我吗? 学生讨论:
A,如果是我,就把那封信偷偷放回他课桌,然后附上一张字条:“还是像原来一样相处更好吧。”
B,我会好几个月不理睬他,不主动和他说话,让他自己明白,为了不影响他的自尊心,我不会让他在同学面前下不来台。
C,你可以装糊涂,直截了当的走到他面前,将信还给他,笑着说:“今天是愚人节吗?谢谢你的玩笑。” D,不妨试一试进一步交往,学业相互共勉,真情有所保留,顺其自然,待日后决定。E,有些女生碰到这种事情会很得意,大肆宣传,如此一来,那个并没有恶意的男生会成为大家的笑柄,自尊心严重受挫。我的想法:……
五、总结
大家刚才的讨论结果一致认为:争产的异性交往有益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的确,心理学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拘谨,畏缩的个性会妨碍青少年男女之间的交往;过分热情,随便,又显得轻浮,不庄重,同样是不可取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的指导。1,交往方式上保持公开性;2,交往形式上坚持群体性;3,交往范围上保持广泛性;4,情感上要坚持适度。
第三篇:浅谈同伴关系与幼儿发展
浅谈同伴关系与幼儿发展
2014级 学前1班 E1405J33112 朱正芬 [摘要]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在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并且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协同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幼儿同伴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同伴关系;同伴交往;交往技能
一、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同伴交往的结果;同时,既成的同伴关系又对同伴交往的强度、交往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性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之间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
二、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它指的是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二)同伴交往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观察发现,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坚持不懈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
三、依据引起问题原因,对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全家人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缝康。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二)幼儿园及教师方面
幼儿同伴交往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1、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创设幼儿需要帮助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培养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使幼儿感受到群体生活的优势。这样的群体容易使幼儿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与持续交往的兴趣[8]。
2、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中幼儿易产生合作行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意识到必须承担一定角色的相应责任,这同时也保证了幼儿参与的热情[9]。这也是移情训练的应用要求,通过交换角色,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理解他人感受情绪等。这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幼儿开展社会性交往的玩具。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发生的,通过玩具,幼儿可以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
三、案例分析:
(一)贝贝的表现
贝贝在幼儿园里很受同伴欢迎,也很受教师喜爱,经常代表班级参加歌舞、绘画等比赛并获得奖。贝贝擅长和同伴交往,不但能妥善处理和同伴的关系,还能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同伴间的小纠纷。当笔者问孩子们“如果给你们班选一位小老师,你们会选谁”时,约有三分之一的幼儿选了贝贝,理由是“她最能干”“她会关心人”“她最听老师的话”“她有很多好朋友”等。贝贝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也令妈妈满意:“不管是跟大人、小孩、生人、熟人,她都能说得来。在院子里她跟小朋友玩得很好,很少发生矛盾,很多孩子都愿意和她玩。”
(二)原因分析
1、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贝贝的爷爷奶奶已退休,非常愿意带孩子,但贝贝父母认为“自己带孩子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便于教育”,“我经常给她唱歌、讲故事,带她出去时总是边走边跟她说话”。贝贝一岁半后,家里才请了保姆。在保姆带孩子时,母亲也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幼儿都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求,如果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会产生被遗弃感;而在隔代抚养中,长辈往往会溺爱孩子,祖辈、父辈两代教育者之间教育观念的差异也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贝贝父母亲自抚养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为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交往模型。
2、宽松的交往环境
贝贝的母亲性格直爽,交往范围广泛,交往活动频繁,她非常注重贝贝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她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我们平时经常带孩子到亲戚家玩,到有孩子的朋友家玩,特别是带她到公园去玩,鼓励她自己结交朋友。”贝贝父母还经常带她去旅游,“见多识广了,和人交往起来就不胆怯了。”
3、有效的交往策略 贝贝的母亲比较注意教给孩子交往的策略,帮助孩子搭建同伴交往的平台。当其他孩子打了贝贝时,母亲就引导孩子作善意的理解:“没关系,她其实是喜欢你的,你还可以跟她玩”;当别人借了贝贝的玩具不想还时,母亲就引导孩子学会忍耐或友好解决:“妹妹还小,让她玩,等她玩够了就会还给你的”;当贝贝不会别人玩的游戏而犹豫不前时,母亲就鼓励、宽慰她:“没事,你小,玩错了也没关系”;当贝贝想跟同伴玩而没有策略时,母亲也会直接教她怎么说、怎么做,有时母亲还会抱着她、拉着她一起和小朋友玩。渐渐地,贝贝在家长的引导下能使用有效的交往策略了,这是良好同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4、合作的双边教育
贝贝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是及时的,“孩子有什么进步,我都会跟老师讲,老师也会在幼儿园鼓励、表扬她;我有什么困惑也跟老师讲,老师就会给我提建议。我每周都会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也会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园表现。我很清楚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的情况,她在家的表现老师也清楚。”对于幼儿来讲,家长与教师之间分歧越少,教育就越有效。(三)教师的策略
在访谈中,教师介绍说,贝贝有如此的同伴交往表现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贝贝初入园时,母亲就向教师介绍了孩子的各种特长和胆怯的“毛病”,教师由此了解和掌握了信息,提高了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贝贝初入园的时候,胆子比较小,但特长挺多,画画、跳舞、讲故事、下围棋等都挺不错,所以,很多表演活动都让她参加,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她的胆子自然也就大了。有时贝贝在交往方面也会表现出一些顾虑,我就用眼神和手势肯定和鼓励她,给她自信。为了锻炼她,我还刻意让她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扩展她的交往范围。”“我认为让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体会成功交往的经验非常重要,这样她在同伴交往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四、展望
幼儿同伴关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同伴关系状况是多因素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幼儿同伴关系现状不是很良好,幼儿不合群、自我为中心等,造成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受排斥者”与“受忽略者”的问题,不仅应该引起幼儿园,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此而努力,因为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因此为了帮助我们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新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了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并且融入社会大家庭,我们不仅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我们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为我们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从而为孩子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共享,互帮互助的良好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我们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小班幼儿合群行为的培养》[J]:《山东教育》第33期,1999(11)[3] 刘美娟.《合作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06(08)
[4]《幼儿社会化教育的实践》[J]:《儿童社会化》第65期,2006年(4)
第四篇: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关系 论文评述(董安南)
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
一.论文结构
1.引言.主要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其中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的背景;第二,研究的问题及界定;第三,相关学者对研究问题的部分观点。
2.对象与方法.说明了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研究的程序和工具等内容 3.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其网络成瘾总分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4.讨论.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什么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够得到什么结论,以及与课题相关性研究是否相符合
5.参考文献.即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书籍和文章目录。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外的研究发现,过多的使用网络会导致用户同家人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国内的研究也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孤独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能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
三.引用的参考文献及呈现 Leavitt HJ, Whisler T.Management in the 1980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36:41-48 2 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55-156,160 3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 2005,28(3):690-693 4(美)金伯利.S.扬.著.毛英明,毛巧明,译.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 张敏,杨扬,陈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77-78 6 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7 Loysker J, Aiello JR.Internet addi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y association.Washington DC, 1997
参考文献的呈现:在文章中,作者采用脚注将引用的文献标注在所引用句子的右上角,并对文献的观点进行了整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将所有参考过的文献进行了汇总。文献出处以及来源标注详细。国内外文献研究深入,可参考性高。
四.对研究内容的假设
首先针对某大学不同的院系进行比例抽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以及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假设通过不同年级网络成瘾状况比较和不同网络成瘾程度者孤独感比较,还有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合量表分析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变量之间的关系
五.概念化与操作化
为了印证论文开头“孤独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能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学者的观点进一步解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论文中,作者通过抽样调查,采用量表进行成因的多元回归分析,并且纵向比较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网瘾程度的比较得出结论即“网瘾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然后又横向比较网络成瘾者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网络成瘾总分为因变量,孤独感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试图寻求两者之间的因变关系。回归分析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六.研究方法及呈现
在论文中,作者采用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量表测量法。对某大学不同院系以及不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然后采用量表测量法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图表形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科学合理的数据,结合不同年级以及成瘾者孤独感程度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七.文章的优缺点
优点:文章综合利用调查法和量表测量法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软件spss分析,其研究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准确性,能充分反映网络成瘾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对于验证其结论具有极大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也使得其结论具有极大可信性和说服力。同时,在本论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形成的直观准确的图表,也进一步支撑了作者的观点,对于作者的论据具有的推动作用。
缺点:抽样调查范围大以及学历层次不齐很难进行准确的比较。宜采用spss抽样,选择合适的比例,使抽样对象更具代表性。对于先假设然后再根据特质量表进行验证,测量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前设的结论不容易改变。仅通过三方面比较就得出结论,数据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网络成瘾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被调查者可能会隐瞒,对于数据科学性会带来偏差。
整个测量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实地研究,访谈法,或者使用多个量表等等。
八.改进
整个测量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实地研究,访谈法,或者使用多个量表等等。调查对象做到普遍性,更具代表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隐私,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融洽,坦诚相待。
九、体会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将研究对象的概念操作化,有利于减轻调查负担,使调查能更顺利的进行。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仅用一种研究方法也能得出结论,但可能会造成结果有些不完善。另外,在进行研究时,要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尽量避免加入个人主观意见,也要避免在研究中被研究对象过于主观。用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说明也是进一步验证结论正确性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分析,多角度的考虑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注意尽量避免主观干扰,多听听专家和学者的建议。
第五篇: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09心理 13号 吴燕灵
【前言】
鉴于我国孤独感研究对象偏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侧重老年人,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探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主题】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社会支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陈秀敏[1]认为,大学生社会支持不仅包括大学生面临困境时他人给予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还包括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以及在取得成绩时来自他人的尊重、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上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等方面。在性别上国外Hobfoll[2]认为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于社会支持。国内研究中丁锦红[3]认为女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比男生得分高。李慧民[4]也认为女生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上优于男生。但李艺敏[5]却认为男生主观支持得分优于女生,男生支持利用度于是低于女生。而陈耕春[6]对全国十城市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结果却表明男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唐燕[7]认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支持上都呈现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差异不显著。从支持总分方
面来看,大一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多,其次是大
四、大二,大三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少。但也有人做出不同结论:马伟娜[8]认为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大一,二三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李艺敏[9]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何心展[9]也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但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大学生位于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据调查:我国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产出孤独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
1、错误的自我评价,高估自己,看不起他人。
2、同学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不被人接受时,不受人重视时,孤独感开始产生。
3、与父母的差距,两代人受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不同,相互之间理解出现只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满足于自身需要,当一旦得不到爱和理解,实现不了自己的内心目标,就会感到孤独。
我国学者郑涌将孤独感定义为四个维度: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人际信念。其中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指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孤独感体验指孤独感情绪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指对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的看法;人际信念指对自己处好人际关系的信念。
国内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孤独感的性别、城乡、专业等差异,例如
骆光林[10]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孤独感有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的趋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大学生。蒋艳菊[11]等的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孤独总分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总分比较显著的高于女生这一点。生源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
三、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Russel以老年人为被试,发现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和青少年。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12]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那些守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的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较少受到支持的人所遭遇到的孤独感要少许多。[13]
【小结】
各种研究表明:
1、男女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孤独总分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差异不显著。
3、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孤独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4、孤独感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期望男性更加独立,而对女
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传统上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外界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就业、深造和家庭等压力让男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这一点看,女性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上会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孤独感会高于女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问题上,本人认为,处于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与身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更多的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在客观支持上高于农村学生。大一新生身处陌生环境,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会很强烈。大四学生恋爱比率逐年增多,恋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也会降低孤独感的产生。
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逃避孤独,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物质上的互助需要。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既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也需要外界配合与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其次,客观评价自己,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应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缺乏理性思考这一特点,从思想、行动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6-117
[2] 金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交往焦虑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辽
宁师范大学,2006
[3]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6
[4] 李慧民.1100名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J].中华医掌与健康,2004,4:18-20
[5] 李艺敏,李永鑫,李慧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4-35
[6] 陈耕春.我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检测指标优化——社会支持程
度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99
[7] 唐燕,史文.重庆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J].职业与健康,2007,9:687-690
[8]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41-643
[9] 何心展,尤海燕.某市2004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3:198-200
[10]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11]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结构特点的初步研
究[J].心理科学,2005,28:690-701
[12] Russell,D.W.,& Cutrona,C.E(1988).Developmentnd
evolution ofthe CLA oneloness cale.npublished manuscript,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owa.[13]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