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20-03-04 06: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

第一篇: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

摘 要 通过对NL28型民族标准弩的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民族标准弩主要存在着设计欠合理,制作简陋,实用性和稳定性较差,严重制约着射弩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在民族标准弩的基础上,对NL28型民族标准弩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其具有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和准确性高的特点,以期望对民族标准弩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射弩 器械

随着射弩运动的蓬勃发展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对射弩器械的科学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射弩比赛中,射弩器械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成绩的好坏,射弩器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其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一、NL28型民族标准弩的分析

NL28型民族标准弩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指定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射弩比赛标准弩。它是由弓片、弩头、弩身、箭槽、盖板、扳机、瞄准器、踏脚和弩弦等多部件组成,其外型美观、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实践发现,NL28型民族标准弩在设计和制作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射弩器械的改进

NL28型民族标准弩是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连接均采用螺丝进行加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连接部位的螺丝容易产生松动,使其稳定性下降,必须对其进行改进。

1.弓片与弩头:弓片是用一颗螺丝分别固定在三角型弩头的两端。它是由弓片、压板、垫片、螺丝和三角型弩头、内螺丝等部件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弓片强大的拉力和震动,会使螺丝与内螺丝、内螺丝与弩头木质材料之间容易产生松动,使弓片的固定不稳固,造成射弩器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下降,直接影响射弩的运动成绩。因此,应对弓片与弩头的连接部位进行改进。首先,应把弩头的螺丝孔钻通,增加固定螺丝的长度,使其穿过弩头的木质结构,在螺丝头上增加垫片和螺丝帽,再用万能胶加以固定,避免内螺丝与弩头木质材料之间产生松动;其次,在螺丝和内螺丝上分别涂上万能胶,拧紧加固,避免螺丝与内螺丝之间产生松动,使弓片的固定更加稳固,从而有效地提高弓片在弩头上的固定程度。

2.弩头与弩身:三角型弩头是用一颗螺丝固定在弩身的前端。它是由脚踏垫片、螺丝、弩头和弩身、内螺丝等部件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器械的震动,会使螺丝与内螺丝之间容易产生松动,使弩头的固定不稳定,造成器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下降,直接影响射弩的运动成绩。因此,应对弩头与弩身的连接部位进行改进。首先,应在螺丝、内螺丝、弩头和弩身的连接部位上涂抹万能胶,拧紧螺丝加以固定;其次,在弩头和弩身的下方,采用8字木质连接,再用万能胶加以加固,使弩头完全固定在弩身上,从而提高弩头在弩身上的稳定程度。

3.盖板与弩身:盖板是用前后两颗螺丝固定在弩身的后上方,它不仅是照门的底座,而且在盖板的前端下沿与弩槽之间形成了一个弩弦移动限制间隙,它能保持弩弦的正常运行轨迹,使弩弦有效地撞击箭的纵轴,保证射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它是由盖板、前后螺丝、垫片和弩身、前后内螺丝等部件组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器械的震动和木质材料的热胀冷缩变化,会使螺丝与内螺丝、内螺丝与弩身的木质材料之间容易产生松动,造成弩弦的移动限制间隙发生变化,弩弦在运行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地撞击箭的纵轴,直接影响射弩的准确性。因此,应对盖板与弩身的连接部位进行改进。首先,应更换弩身底座内的后螺丝,由于其壁薄、短小、质量差,不能承受固定盖板的拉力,后内螺丝与弩身的木质材料之间也容易产生松动,使盖板的固定不稳固,应更换成弩头上内螺丝质地的内螺丝,才能起到固定盖板的作用;其次,前内螺丝是固定在弩身两侧的木质孔里,由于木质孔的质地较软、壁薄,拧紧盖板前螺丝时,圆型小孔就会变成椭圆型大孔,不能承受固定盖板的拉力,应分别在弩身木质孔的正上方垂直钻一小孔,拧上木螺丝,使木螺丝头延伸到弩身木质圆孔的上沿,提高前螺丝底座的稳定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盖板在弩身上的稳定程度。

(二)瞄准器的调整

NL28型民族标准弩的瞄准器是由立柱式准星和缺口式照门两个部件组成,分别安放在弩头和盖板上,由于瞄准器的制作粗糙,缺乏实用性,照门的缺口深度太浅,准星的直径太大,使瞄准器的误差较大,清晰度较低,精确度较差。因此,应对瞄准器进行改进。首先,应加深照门缺口的深度,使其能清晰的观察准星和靶心,提高照门的清晰程度。其次,应减小立柱式准星的直径,瞄准时立柱式准星能清晰的在照门中和靶心上,提高瞄准器的清晰度和精确度。最后,照门的安放位置距眼睛太近,瞄准时,眼睛就不能有效地观察照门的位置,瞄准的精确度就下降。应把照门的安放位置前移至盖板的前端,就能使眼睛清晰地观察到缺口式照门,从而提高瞄准的清晰度和精确度。

(三)弩弦材料的选择

NL28型民族标准弩是采用钢丝材料作为弩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钢丝弩弦反复多次的在箭槽上摩擦和撞击箭尾,不仅对箭槽槽面的磨损较大,而且对箭尾的损伤也较大、容易造成箭尾变形,使民族标准弩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应对弩弦的材料进行改进。首先,应选择纤维材料制作弩弦,它经久耐用,对箭槽和箭尾的磨损较小;其次,应采用羽毛球线作为缠弦线,羽毛球线经久耐用,稳定性较好。

二、小结

通过对NL28型民族标准弩器械的分析与改进,使射弩器械的制作更为精良、性能更为稳定,能有效地提高NL28型民族标准弩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射弩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民族论文

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与发展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正是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涵 优越性 发展与完善 正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新中国作出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大历史抉择,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依据;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新中国开启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正是由于成功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内蒙古地区尤为明显。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个范例。

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立法、政府等机关中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管理本民族事务,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500多名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四成以上;全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总数达到6万多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三成以上,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人口22%的比例。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崛起,经济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所有省市区前列,涌现出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34个中国驰名品牌,有7家企业列入全国500强。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先生介绍,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保持着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4246.1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总收入2264.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分别增长15.3%和20.1%

在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也在为保护蒙古族文化而不懈努力。为了行使好学习、使用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内蒙古全区自上而下设置了蒙古语文工作行政领导机构,建立了科研、翻译单位。蒙文蒙语在各级党政机关、司法、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普遍推广,以蒙文蒙语为主的民族教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当前,我国民族团结不断巩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益增多,民族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国内外一些敌对反华势力采取渗透、拉拢、欺骗和利用等手段,策划煽动少数民族极端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甚至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这些都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新的挑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极探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新鲜经验。

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适时修改这部法律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促进我国民族事业大发展。

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必须坚持统一与自治的正确结合。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之间不是简单的分权关系,而是统一与自治辩证结合的关系。中央政府要依法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要保证宪法和国家各项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必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首先要大力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大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切实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还要深入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该项制度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西部地区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面对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态却十分脆弱的实际,要进一步增强开发意识、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要探索一条经济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道路。当然,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有中央明确的政策支持,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支持。只有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解决了,民族地区的其他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要重视和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正确区分宗教与迷信的关系,努力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吸取宗教中一切有利因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例如独特的西藏文化和神秘的藏传佛教是独一无二的西藏特色,也是西藏的魅力所在。要改变西藏封闭、落后的面貌,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的环境中,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执政方针政策做好各项工作。

最后,要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在民族地区要重点解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其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投入比重,并建立长效增长机制,真正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

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经验。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系,是巩固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参考资料:

中国人大网 2010年12月29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及其发展 见宋才发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曾庆红:《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乌兰夫文选》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在线专稿2012-05-08 杨玉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内蒙古自治区更好更快发展 学习时报2013.06.03吴剑华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篇:民族论文

促进民族团结 和谐繁荣发展

住房保障和建设局

马德晓—2010年9月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61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

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有

着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始终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切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

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

结,无论何时,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相互交织,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往往相互渗透,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往往相互影响,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往往不可分割。在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造成影响。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篇:《民族政治学》论文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问题分析

行政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本科1班

万红兵

指导教师

曹军锋

摘要:随的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以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下贸易的扩大,我国各个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也更上一个层次,与之而来的是复杂的民族问题。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当今世界,民族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更是对我国的多民族关系的挑战。民族认同不仅关系的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关乎的国家的安宁和民族团结。民族认同不仅仅是族群认同,国民认同还是华人认同,它们三者共同构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

族群认同

国民认同

华人认同

和谐社会建设

民族认同是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里上的附属感,也称民族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意识”①。民族认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族认同是指对自己单个民族的肤浅认知。和谐社会建设的民族认同有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本民族的的认识,二是是对中国这个国家的认知,三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了能更好的说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族认同,我将以我国少数民族回族为例,进行阐述。正文:一,族群认同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中国这块辽阔而宽广的土地上,生活的除汉族在外的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由于各民族肤色,血统的区别,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族群。族群认同就是族群的身份确认,是指成员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知和情感依附。正因为有这种区别,才有了你是回族人,我是苗族人,他是维吾尔族人这样的称呼。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丧失了表现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质,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这些族群也就从此消失了。大多数满族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上都与汉族相同了,但因为族群认同的存在,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满族人而不是汉人。族群认同主要建立在共同的名称,文化,价值和风俗习惯之上,以及祖先的居住地,历史叙述,民间传说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的了解与认知。回族作为中华大地上一个新生的民族,它的形成是在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由于中国古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和延续自己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回族人民选择了以伊斯兰教强有力核心而凝结成的穆斯林民族,以认主独一为民族向心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饮食习惯和民族风情,正是这些独特的元素将回族和其他民族相区别。使我们知道如何判别他的族别,正如霍达在《穆斯林 的葬礼》中所说:“天下回回是一家”②。此时的回族将自己的民族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他们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的认知,他们因血缘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属于本民族的一员。他们将自己和其他民族想独立,这时的民族认同仅仅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认知。正是因为这种狭义的民族认同,回族和其他民族之间会发生冲突以及武装斗争,比如陕甘回民起义,又称同治陕甘回变,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起因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竭力挑拨回汉民族间的关系,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由于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汉族人民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和侮辱。这是一个由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在1862年和1877年之间发起的一场与汉族之间的仇杀,维持了十年多,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族群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于民族的一种心理归属感,它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而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它们强烈的民族感情,从而产生一个民族的族群认同。二,国民认同

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长期的历史文化交流中,逐渐将自己融入到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导,少数民族共同存在的新民族格区。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建成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各国政治,经济,地域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才有了你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他是日本人。国民认同进而产生,它是指:“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各民族共同组建一个国家,将自己视为组成这个国家的一部分”。这时的民族认同不仅仅是对自己本民族的认识,还是对国家的认知,各民族都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认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各民族在对外交往中,首先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中国是属于自己的,再说自己才是一个回族人。正是因为有了国民认同,各少数民族共同认同“中国”这个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者和保卫国家统一与祖国领土完整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少数民族,藏族人民有着反抗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的优良传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藏族地区成了英、法、俄、日等国争夺的地方。1888年,英国派军队侵入西藏,在隆吐山遭到藏族军民的坚决抵抗。1904年,英国侵略军武装侵入拉萨,沿途遭到了强烈的反击。藏族军民在江孜奋勇抵抗,给了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领导的的回民支队在华北平原抵抗日本侵略者就是国民认同的一个典型表现。他们不但为了保护本民族的安全,更是保护自己的国家—中国。此时的国民认同已经深入人心,他们认同这个为之奉献生命的国家—中国。正是因为各民族形成的共同国民认同,才能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保卫国家。国民认同在当今社会更是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高永久教授所说:“民族认同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密切相关,而且对本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影响”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经济活动的扩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各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加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历史落后,民族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国外反动势力乘机窜入,民族分裂主义猖獗,在我国制造了残忍的拉萨的“3.14事件”和新疆的“7.15事件”,这些恐怖活动不但损害了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这些分裂民族的活动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和民族感情。引起我们对民族认同的深思。民族事件的背后是个别人国民认同感的缺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不信任感。当前社会境外敌对分子对我国虎视眈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分离我国各民族的感情,制造民族纠纷。在国内一些民族好战分子,引起民族矛盾,扰乱社会治安,进行分离民族和国家的活动。近年来。**分裂国家的活动就是国民认同感的毁灭,2009年3月10日,**喇嘛在所谓的“西藏3·10和平抗暴”50周年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他声称:“西藏人民正生活在中国带来的‘人间地狱’中,藏人世代相传的宗教、文化、语言、民族特性等,都濒临灭绝。”他将西藏民主改革50年历史,定义为“中方对西藏的迫害史”,甚至不承认“历史上西藏属于中国”。**哪嘛的这种行为是对国民认同的一种践踏,他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没有完整的民族认同感,他将自己脱离与国家之中,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面对这样的民族现状,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和国家概念的教育,使每个民族每个人都统一于国家这个整体中。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各民族因利益关系和文化习惯以及宗教信仰 问题,产生了不少民族矛盾。对待民族问题,我们必须慎之又慎,使中国国家观念深入人心,培养人们的国民认同意识。由于自古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的感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随的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民族问题更加重要,只有正确处理好民族认同,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全社会各民族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现代化成就恩泽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使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华人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的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汉族和其他55个民族只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千万中华儿女。正是这些千万炎黄子孙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已不仅仅曲限与国家之中。随的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中华民族的联系更加广泛和多样性。华人认同是指个人作为人对自己民族的高层次认识,它突破国家的界限,上身到大我民族的层面。正是因为有了华人认同,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快的得到发展。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的绝大部分资金就是由海外华人提供。抗日战战时期,华人也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持抗日事业,另有数万人回国参战,当时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奔走于海外,在海外华侨中做教育启蒙、宣传鼓动、组织策划的革命工作,深为海外华侨所爱戴、拥护和支持。上至事业有成的实业家,下至普通侨胞,均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先生,甚至投身革命。当年为革命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许多海外华侨和洪门人士。因此,孙中山在评价中国民主革命中华侨的地位和作用时,赞誉“华侨乃革命之母”。海外华人并不是中国国籍,但当自己的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者时,他们能为自己的民族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华人认同感的表现,这是因为他们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即使你是美籍华人,日籍华人还是德籍华人,无论你拥有哪国的国籍,归根到底你也是华人的一部分。国籍的差别并不能抹掉我们中华各民族的心灵联系和民族感情,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是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地点都不能改变的。正如费孝通老先生所说:“中华民族,第一层,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中国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④。长期以来,一些企图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人,总企图在国际上贬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在谐社会建设中,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领土的完整,要靠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在华人认同的影响下,经过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将会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岸中国人和海内外华人不仅有责任共同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抚平历史创伤,更应当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共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荣立世界民族之林。

结束语:民族认同是民族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民族的交流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民族认同不仅关系的民族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的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认同问题,通过民族认同,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和睦共处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而建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文献:

①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 孙久霞.2004,3:61-67:

②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著 第一章 玉魔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8-1

③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④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第五篇: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

课题规划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国的少年儿童开始越来越早地接触英语。特别是在2001年《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之后,明确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实施英语课程(很多发达地区则从小学一年级起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并规定了各个级别的阅读目标。《标准》也对各个级别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技能的要求。其中对除教材外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量化要求:三级4万词以上,五级15万词以上,六级20万词以上,七级30万词以上,八级 36万词以上,最终到达9级时,学生要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表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但英语课本所提供的阅读量有限,真正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需要补充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语言发展水平、题材和体裁丰富的读物,特别是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各种阅读的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达到《标准》在英语阅读内容和阅读能力两方面提出的要求。

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阅读对提高少年儿童英语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深远影响。为了满足他们的英语阅读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英语读物,其中也不乏直接从国外引进的分级读物。但国外英语分级阅读标准通常都是针对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的,对建立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虽然具有借鉴意义,但直接引入国外英语分级标准显然不能适应我国少年儿童英语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目前也尚未有机构或个人立足于 国内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和特点,对英语分级阅读的标准、引进版分级读物的适用性、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一领域尚属空白。所以研发一套科学且适合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发展需要的阅读分级标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二、研究概念界定

(一)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

分级阅读(graded reading)是指按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思维水平、根据语言学习规律而选择确定阶梯式系列读物,以推动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他们在体验阅读的过程和乐趣的同时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而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就是针对每个级别学生年级阅读能力发展水平而制定的一套涵盖主题内容又包含能力水平的标准,是建构科学的、符合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需要的英语分级阅读系列读物的基础。分级阅读通常也被称为基础阅读(basal reading)或简易阅读(simplified reading),其背后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分级材料让读者阅读无障碍。(Waring, 1997)

(二)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恰当使用阅读策略、顺利而快速地理解所阅读文章的大意并获取具体信息、建构新意义的能力。阅读是大脑一种复杂的活动过程,包括识别单词、领悟句意、理解文章事实,理解文章深层含义、推断作者意图或态度、评价语篇内容及语篇形式等。阅读能力还包括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的能力。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涉及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从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预测大意、把握主题、提取所读篇章的细节信息、合理推断和评价、对所读内容和形式进行批判性思考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体验性阅读来实现。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与开发符合我国中小学生能力发展规律的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提升我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与阅读相关的其他各项综合能力,并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1.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实施英语课程,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缺乏权威的英语阅读分级标准,也没有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体系和资源,导致课程设计的阅读目标难以完成。虽然国外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英语分级标准体系以及资源,但是多数国外的分级读物并不适合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中小学生。因此,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国内外分级阅读读物和标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特有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规律,研制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这套标准应包括内容选择标准和能力水平标准,既对内容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也描述出各个级别的读者能力水平特征,便于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分级阅读主题内容选择标准必须要以内容为依托,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分级阅读标准,需要整合国内外优秀资源,确定分级阅读主题,订立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参考书目;

3.标准要得以实施,离不开教学法和教学方案的研究。国外的分级阅读教学法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不适合我国国情,无法直接照搬模仿。因此,在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英语教学课堂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法是与标准研制紧密相关的一道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分级阅读真正走进课堂,令中小学生们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分级阅读标准不仅是一套对选择内容有指导意义的标准,还是一个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发展规律制定出的能力水平标准。为了让分级阅读标准落实到实际应用,会以此标准为基础确定分级阅读主题,制定出一份分级阅读参考书目,方便教师为学生挑选适合的读物。由于分级阅读教学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对于教学理念理解不足,教学方法也尚未掌握,因此,本课题还需要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法和教学方案,以确保分级阅读教学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实现。

四、课题实施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

1.文献研究:研究国内外英语阅读发展研究文献,形成文献综述,为之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阅读能力发展特点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与母语阅读有一定相似之处,均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由于受到英语语言 能力的限制,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与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不匹配。我国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分级体系,而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将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英语语言能力匹配起来,从而确立并描述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过程。同时,还需对一线教师和基础教育专家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3.标准起草:在文献研究、调研报告和能力发展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该草案分为内容选择标准和能力水平标准两部分。内容选择标准从六个维度对文本进行了描述,分别是:文体和呈现形式、主题与内容、文学特点、词汇和语句复杂度、插图特点、排版印刷特点。能力水平标准以能力描述方式呈现。

4.确定分级阅读书目:在拟定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课题组借助前期的文献研究和能力特点研究成果,集体论证,确定分级阅读的主题,并拟定分级阅读书目。

5.分级阅读教学指导研究:目前我国分级读物的购买主要是家长的个人行为,分级阅读并没有规模性与系统性地进入课堂教学。就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英语阅读,这一最主要的语言输入与能力提高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只体现为微观的阅读试题训练,而缺乏宏观的阅读技能培养,更没有起到提升认知与培养兴趣等阅读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制定出整套可行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分级阅读教学模式可使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甚至英语教学与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案接轨,更有效地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此套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方案将以分级理念为指导,分级标准为核心,延展至整个教学过程,并将经过实践的严格考验。

6.分级阅读教学实验研究:在确定了分级阅读教学法和教学方案后,会进行小规模的教学实验研究,主要是为了以下目的:1.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研究中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特点,并利用实验数据对《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进行校验和修订;2.利用实验过程对分级阅读教学法和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整理出效果更好、适用性更强的方案。

7.标准修订:在整理并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并发布课题成果。

五、预期各阶段成果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1)正式成立课题组,形成课题研究意向(2)确定研究方案和人员分工

2.第二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1)制定研究实施方案与具体工作计划(2)召开课题开题会,征求专家意见(3)开展文献研究和调研(4)完成文献综述和初期调研报告

(5)确立各个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案

3.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1)分析中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特点

(2)撰写《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3)确定分级阅读主题,制定分级阅读书目

4.第四阶段(教学实验阶段)——2012年9月-2014年6月(1)探索分级阅读教学方法,编写教学方案

(2)开展小规模分级阅读课堂教学实验,跟踪记录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3)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数据对《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

(4)在课堂教学实验成果基础上对教学法和教学方案进行总结和调整(5)完成对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报告

(6)各子课题分项进行落实和操作,定期交流总结,汇报子课题进展 5.第五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1)完成《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修订稿)》

(2)各子课题形成阶段性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文献综述、教学方案、教学心得、学术论文等

(3)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整理相关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六、子课题任务说明

1.总体要求:子课题主要是为了满足总课题的实验需求,子课题单位需要拥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学校承认并遵守总课题组有关课题管理办法,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物质支持,配合总课题组完成要求时间的教学实验。在2013年8月前均接受子课题申请。

2.时间要求:2012年9月-2014年6月期间进行教学实验。实验时间最短一年。3.实验要求:

(1)子课题单位选择部分或全部班级参与分级阅读教学实验。

(2)每周参与课题的班级安排至少一个课时的阅读课,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设计适合自身情况的教案,并实施阅读实验教学。

(3)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就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各项事宜进行调研,调研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学生喜欢的主题内容、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水平发展特点、中小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特点,等。

(4)按要求定期对教学情况进行记录,并配合总课题组的安排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测评。

(5)定期总结实验报告和测评数据,并向总课题组汇报教学实验情况。(6)自主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和模式,形成优秀教案或示范课。4.成果形式: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教具、教案;优秀课件

下载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标准弩的研制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研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研制 摘 要 专业教学标准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与准绳,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一岗一标准研制检察人员素质能力基本标准

    “一岗一标准”研制检察人员素质能力基本标准 徐盈雁检察日报2014年5月6日 本报北京5月5日电(记者徐盈雁)今后3年内,检察机关将按照“一岗一标准”目标,对检察机关设置的每一......

    标准论文

    标准纸样 一: 1,标题。应该能够总结了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元素,简洁的,看到的,一般应不超过20个字。 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是主要的概念话语。为了阐明本文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

    民族民间艺术.doc(论文)

    民族民间艺术——陶瓷艺术装饰内容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生长在这片土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民间艺术就是其中一种。那么什么是民间艺术?民间......

    民族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学后感 经过近半个学期的民族民族舞蹈欣赏课,我对民族民族舞蹈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民族民族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

    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玉皇大帝信仰提到玉皇大帝,首先想到的是玉皇大帝的身世和由来。在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的生活还没有完全的定格,只是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所以当时......

    民族与宗教论文

    一、宗教的本质 (一)神人关系异化——费尔巴哈的宗教本质学说 关于宗教的本质,作为无神论者的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给出自己的论断——“人的信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

    民族社会学 原创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安徽大学]民族社会学 期末论文 高原民族,雪域文化 ——从电影《红河谷》看藏族与藏族文化 学生姓名: xxx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