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1“情商”即“情绪商数”、“EQ”.是指人的自控能力和心理稳定的程度,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他人情感的能力。健全的情商关系到孩子良好性格、优良品质的形成,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缺乏自控力,不知分享,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苦,遇到一点挫折,就难以承受,难以与人沟通交往,孤僻,不合群等等。这些情绪若不加有效引导,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甚至终身的发展。高情商并非与生俱来,关键在于后天的培养。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情绪不稳定、情感淡漠、不合群、不愿与人相处,缺乏自信心、责任心、同情心,自控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大都是因缺乏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情商培养和训练。研究表明,凡是在成长关键期受过系统情商培养的儿童,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及未来的工作表现等方面,均优于未受过专门训练的儿童。
一、幼儿园的有效策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习,什么自制、什么克制、什么独立等等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由此可见,在游戏中采用恰当的指导策略,进行适当的科学引导,可以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对幼儿未来的学习行为及成长大有益处。幼儿阶段是情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关系到他们以后的智力、意识和整个人格的发展.而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游戏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能够在幼儿情商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幼儿园里的诸多游戏及其各种活动,为幼儿高情商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家喻户晓的传统表演游戏“龟兔赛跑”,对幼儿的坚持性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金色的房子”故事,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故事内容,从而使幼儿懂得性格孤僻傲慢是没有朋友的。大家合作才能做成事情,可养成幼儿团结互助,协作友爱的美好品质。再如角色游戏“小花籽找快乐”,孩子们通过小花籽在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心情,即与人分享和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快乐的。体育游戏“彩虹伞”,使孩子学会交往、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调控。音乐活动,其本身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美好品格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如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他们初次离开家人,在幼儿园会大哭大闹,此时老师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或弹一段琴声,不但可以提高注意力,情绪也能很快稳定。在学习歌曲“拔萝卜”的过程中,幼儿参与整个歌曲的学唱、表演,增强他们团结协作的处世态度,知道了大家合作才能做成事情,可养成幼儿团结互助,协作友爱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教育幼儿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友好与同伴相处,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活动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爱心,促进情商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主题活动,一日生活活动,环境布置等等,在形成孩子们的高情商的黄金年龄段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家庭中的科学教育、适时引导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幼儿情商的培养过程中.父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要掌握幼儿情商培养的策略,就会顺利地把孩子培养成情商高手。只要家长教育得法,孩子的情商一定会得到提升,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长大后就易敏感、退缩。孩子离开母体后需要适应新环境,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平时多和周围邻居友好交往,多让自家孩子与邻居家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有机会相互交往交流,学会了协商学会了交换,还学会了等待和分享。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2.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老被喂饭的孩子自己不会吃东西。所以,孩子想自己拿勺子,玩一下遥控器,拉开关时,家长不要制止他,应引导他:“你看,妈妈怎么开电视的”不要老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的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3.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开始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孩子喜欢拆玩具搞“破坏”,那是孩子在探索,在尝试,是可贵的品质,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就会抹杀孩子的智慧,将来你想让他对事情有兴趣时,他却对什么也没有兴趣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4.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情商的父母懂得将自己的优点传授给孩子,也懂得改正自己的不足,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别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心理的成长,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的任性,做出良好的高情商表率,这一点在孩子的情商培养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家庭气氛和谐阳光,孩子也会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有活力的人。家长总能善待别人,乐于助人,那么他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与他一样的人。
5.培养忍耐力
有这样一个实验,选一些智商超常的幼儿,给他们一块糖,说:现在吃就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怎样培养忍耐力呢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了困难,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形成有韧性有耐力的品格。
培养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毕竟是一个社会人,他必将会走向社会,那么,就需要我们家庭、幼儿园、及整个社会,肩负起历史责任,在幼儿阶段,家园一起,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情感,帮助孩子和谐地与他人交往相处,使孩子既积极上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又能保持平和、开朗、乐观的心态,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会需要的人。只要我们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只要我们的家长都重视起来,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使他的人生更加和谐、幸福。
幼儿儿童家庭教育论文2【摘要】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两者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失。只有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方能使幼儿获得更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 家庭 教育 幼儿园 基础 家园配合 身心发展 物质环境
【正文】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其不同的特点,两者都有其优势也有其缺失。第一,家庭教育应该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第二,家庭教育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巩固;第三,家庭教育应该补充幼儿园教育的缺失。只有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方能使幼儿获得更科学健康的发展。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幼儿面对的两大教育方式,对幼儿而言二者缺一不可。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可以放松甚至淡出幼儿的生活,幼儿与家庭成员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爱护使得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种特殊的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幼儿园教育开始影响幼儿的成长发展,家庭教育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以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互补,使幼儿能得到最完美的教育,实现最长远的发展。目前家园合作的理念已经被广大家庭与幼儿园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家园合作方式也相继出现,如:QQ群,微信,校讯通及家长学校等被广泛用于家园沟通的桥梁。
从出生到学龄初期,家庭教育占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影响又不断地反映到家庭中来,实践证明,重视与家庭配合的幼儿园,就能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教育工作就顺利,反之,忽视家庭教育的幼儿园,就会事倍功半。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这两者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集体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有不同的发展,智力的早期开发,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儿童与父母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环境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相互的了解,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家庭不但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满足其物质需要,而且还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爱是人的一种天然需要,享有充分的父母的爱,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重要。幼儿的性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与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联系。在以成人为中心的家庭中,儿童的家庭地位多半处于顺从、依附、被动的位置,这就容易养成顺从、听话、胆小、退缩的性格;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里,有的儿童甚至成为家庭中的“小太阳”或“小皇帝”,指挥与决定整个家庭的动向,几个成人围绕着孩子团团转,这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不守纪律或依赖、无能的性格;在民主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家庭中,成人既尊重儿童的意志和合理要求,也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能接受成人的正确指示,因而发展了儿童独立、自信、讲道理、勤思考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阶梯。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又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教育人士更为明确的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动态等。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园比较注重规则教育(即常规教育),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不近情理的,适当的规则要求对塑造幼儿的性格十分必要。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孩子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常规,幼儿教师一般采用榜样激励法、故事引导法、行为巩固法等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常规习惯。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对幼儿的成长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因此家庭教育也应该注意给幼儿设立一定的规则,让幼儿明确哪些是他应该遵守的。
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开始接受幼儿园教育,但家庭教育并没有终止,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要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紧密配合,有效的实施家园共育,同心协力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1、幼儿园教育按照教育大纲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具有系统性、计划性、连续性和科学性。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参与班级和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并为孩子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条件。幼儿园的班级活动如:早操、户外活动、小小值日生等等,及全园活动如:春游、秋游、外出观赏和参与各类型竞赛、扮演等都应积极支持。
2、支持、鼓励、协助孩子努力为班级为幼儿园争荣誉,教育孩子不做有损班级和幼儿园声誉的事,当孩子、孩子的班级、幼儿园获得某项荣誉时,家长要为之高兴并表示祝贺。
3、全面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主动与教师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战略和方法,不要认为孩子入园了,就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归决于幼儿园。
4、在孩子面前多赞扬老师、班级和幼儿园的优点及成果和光荣历史。这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能在这样的幼儿园,编入这样的班级,遇到这样的教师是一种“幸运”,孩子有了对自己教师、班级和幼儿园的责任感、荣誉感,也就有了学好的信心。
5、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尊重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不在孩子面前批评幼儿园的缺点和不足。
6、接送幼儿时留意看家园栏的通知和各班的周计划、月计划及工作重点,以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内容及家庭配合要求。
总之,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始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在家庭里他们得到关爱,使他们体会到了人类之爱,自然而然地学到了各种知识,逐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家庭是儿童学习的理想场所。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更具个性化,更具感染力,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家庭教育触手可及,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延伸、拓宽、补充和完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实施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的尊重,是幼儿成长中一缕温暖的阳光
一、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漠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本文主要从真诚的表扬、学会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关键词
尊重 真诚 理解 独立人格 说话方式
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小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滋润他们成长的甘露;家长的尊重,更是温暖他们身心的阳光。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但是,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心智尚未远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不需要尊重孩子,欺骗、责骂、唠叨、在孩子面前随意吵架、随时想树立绝对的权威……那么家长们或许以为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倘若长此以往,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渐渐加深,也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尝试一下。
一、真诚的表扬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应该说,家长对幼儿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幼儿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幼儿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例如,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男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
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幼儿,本着“跳一跳就够得着”、“物有所值”的原则进行鼓励,即使幼儿一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家长也可对他克服困难的精神加以肯定,突出表扬某些比其他幼儿表现出色的细节,这样就在幼儿脑中根植下“努力了,参与了,就是好样的”意识,从而淡化幼儿对荣誉、对结果的看重。
家长同时必须切记的是,中肯的表扬必须来得及时,事过境迁之后再怎么表扬,对幼儿也失去了强化促进使用。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以无意注意为主,自制力差等,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兴趣,且兴趣不稳定。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一点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入手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尊心。家长在平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平等的人来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使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郊游,沟通感情,加强彼此的信任感,同时注意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切忌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热情温暖、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冷漠寡情、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前一种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好学上进和体格健壮,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放纵和身体虚弱。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孩子存在,丝毫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
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家长千万不可以为孩子可以忽视,只有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乱破坏东西,就满腹牢骚,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于是就唠叨不休地骂个没完。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跟他说“你不可以说这种话”,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
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五、说话有分寸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教育子女是有一些禁用语的。然而,这点却为不少家长所忽视。他们或许以为想怎么跟孩子说话就怎么说,丝毫没估计顾及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应该可以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做起。
例如,有的家长随意否定小孩的人格,常常说“烦、笨蛋、没人要的小孩”之类的话; 有的家长会说“我才不需要你”“把你送给别人”“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的话 ;也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小孩,说什么“叫人家来打针”“要跟幼儿园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去”“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叫爸爸来骂你”……
不成想,家长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而家长却误以为一点关系都没有。更有甚者,会全然不顾小孩的能力,对孩子做无理的要求。例如,他们会说“快一点”“再做好一点”“连这个也不会 ”“打破了不行”“你怎么还尿床?”“为什么尿尿也不说一声”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和兄弟姊姊、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责骂自己的孩子说,“王大明都会,而你……”“鸿源哥哥都行……”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
尝试尊重孩子,把他当来成“独立的、真正的人”来对待,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
六、承认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家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再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此时,这将帮助孩子树立更健全的人格,更有自信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作者: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 苏桂燕
第三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的尊重,是幼儿成长中一缕温暖的阳光
深圳市幼儿园大二班冷佩秋奶奶——于彦春
幼儿是一株小苗,家庭的爱,是滋润他们成长的甘露;家长的尊重,是温暖他们身心的阳光!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但是,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心智尚未远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不需要尊重孩子,欺骗、责骂、唠叨、在孩子面前随意吵架、随时想树立绝对的权威……那么家长们或许以为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倘若长此以往,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渐渐加深,也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幼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我们不妨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尝试一下。
一、真诚的表扬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应该说,家长对幼儿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幼儿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幼儿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幼儿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
例如,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男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
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幼儿,本着“跳一跳就够得着”、“物有所值”的原则进行鼓励,即使幼儿一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家长也可对他克服困难的精神加以肯定,突出表扬某些比其他幼儿表现出色的细节,这样就在幼儿脑中根植下“努力了,参与了,就是好样的”意识,从而淡化幼儿对荣誉、对结果的看重。
家长同时必须切记的是,中肯的表扬必须来得及时,事过境迁之后再怎么表扬,对幼儿也失去了强化促进使用。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以无意注意为主,自制力差等,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兴趣,且兴趣不稳定。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一点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入手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自尊心。家长在平时要时时处处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平等的人来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使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久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郊游,沟通感情,加强彼此的信任感,同时注意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育,切忌轻易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热情温暖、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冷漠寡情、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前一种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好学上进和体格健壮,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放纵和身体虚弱。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孩子存在,丝毫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家长千万不可以为孩子可以忽视,只有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有些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乱破坏东西,就满腹牢骚,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于是就唠叨不休地骂个没完。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跟他说“你不可以说这种话”,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
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五、说话有分寸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教育子女是有一些禁用语的。然而,这点却为不少家长所忽视。他们或许以为想怎么跟孩子说话就怎么说,丝毫没估计顾及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应该可以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做起。例如,有的家长随意否定小孩的人格,常常说“烦、笨蛋、没人要的小孩”之类的话; 有的家长会说“我才不需要你”“把你送给别人”“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的话 ;也有的家长喜欢吓唬小孩,说什么“叫人家来打针”“要跟幼儿园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去”“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叫爸爸来骂你”……
不成想,家长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而家长却误以为一点关系都没有。更有甚者,会全然不顾小孩的能力,对孩子做无理的要求。例如,他们会说“快一点”“再做好一点”“连这个也不会 ”“打破了不行”“你怎么还尿床?”“为什么尿尿也不说一声”
还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和兄弟姊姊、同年龄的小朋友相比较。责骂自己的孩子说,“王大明都会,而你……”“鸿源哥哥都行……”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
尝试尊重孩子,把他当来成“独立的、真正的人”来对待,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
六、承认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家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
例如,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再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此时,这将帮助孩子树立更健全的人格,更有自信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第四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尊重---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一、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现象——家长忽视孩子的感受,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由此导致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本文主要从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学会理解(换位思考)、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随意对幼儿发脾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该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以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愉悦地成长。
二、关键词尊重
沟通交流 理解 健康成长 尊重
导语:如果说幼儿是一株幼苗,那么,家庭的爱,会是他们成长的源泉;家长的尊重,更是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尊重,包括孩子,甚至是大人们自认为“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幼儿,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可以促使幼儿更加健康愉悦地成长。
但是,很多家长自以为孩子心智尚未成熟,而且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乎,他们就认为可以不尊重,通过恐吓、责骂、欺骗、甚至更有甚者大大出手、以此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所谓的家长特权---“权威”,什么都是我说了算,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日渐加深,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学会怎样去尊重自己的孩子?个人仅从自己家庭教育中总结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下。
一、沟通交流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所有教导都是徒劳,父母所说的话在孩子们的耳中都是废话。家长应当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谈一谈,而不是和孩子们吵吵甚至动手打孩子,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有父母苦恼地说(包括我):“我让孩子到家先写画画,再玩,可是他根本就不听。”孩子为什么听不见也听不进父母的话,这跟孩子的个性、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很大关系。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静下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子,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而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所设想的 “完美孩子”,使孩子很不爽。甚至孩子会选择对着干,心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样。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给孩子大胆发言,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然后再发表我们自己的想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灵和耳朵,这样交流起来就是事半功倍了。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信任、依赖。无论遇到什么孩子都愿意和我们分享,家庭关系才会更加的和谐,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学会理解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理解幼儿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且兴趣不稳定同时幼儿比较任性自制力比较薄弱。所以作为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适当的读一点幼儿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书,从理论上初步的去了解孩子心理活动及行为,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的与孩子相处。
尊重幼儿也有自我意识,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家长在平时要时刻注意把孩子当作独立人、与自己平等的人对待,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自己以一个“家长”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选择,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相信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可以加强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同时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当孩子在面对任何困难时有勇气、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所以在平时,父母要坚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交谈,可以讲讲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一天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收获什么、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还不是太好,通过这种沟通交流,加强彼此的信任感、亲切感,同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优点、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耐心教导,切忌训斥和打骂孩子。
三、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幼儿除上幼儿园以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块。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正常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和睦友爱、舒适优美的家庭和争吵不休、环境脏乱的家庭,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智力开发、品德培养和身体发育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和谐的环境将使幼儿活泼开朗、能融入到大环境中去;而后一种环境将使幼儿孤独怪僻、任性。
然而,不少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了“空气”或是“透明人”,在孩子跟前随意吵架、抱怨,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殊不知,这种漠视,给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孩子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极其可怕的。甚至,孩子将会有样学样。
记得有次和我家先生在家为了一个工作上的事情,我们观点不一致,于是乎,说话声音比较大,口气也不是太好,我三岁的女儿就跑过来:“爸爸、妈妈,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说话这么大声,不可以吵架的”。女儿的一句顿时让我愣住了,从那以后我和先生商量有什么事情的时大家要相互冷静,千万不可以这样子大声了,或者是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这样子。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首先应尊重老人,给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温暖、欢乐的家庭气氛。通过这些行为举止在孩子跟前做好表率,才能因势利导,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不随意发脾气是对幼儿的一种尊重
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或破坏东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副心生怒火和不耐烦的表情刷的就表现出来了,然后就抱怨唠叨个没完甚至是责骂孩子。
其实,在责骂小孩的时候,不能老是说“你不可以这样子、怎么老是这个样子、怎么总是屡教不改”,或者对孩子做出人身攻击,全盘否定他的人格。生气责骂时所说出去的气话,对小孩而言,有时候会变成左右他一辈子的伤痕,或永远残留在他心中,造成他日后对人生,甚至将来自己与子女之间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骂难听的话之前,请父母三思。尤其是,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责骂、侮辱孩子,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
女儿收拾、整理自己物品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都会说:“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每次画完画不收拾好彩笔、蜡笔”等等诸如此类的琐事,我有的时候总是会说,再记不住,我就把你送到爷爷、奶奶家去寄养的话时,我女儿总是一言不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其实此时孩子心理更多的是恐慌,心里想的是妈妈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等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我经常会像女儿道歉,并和她交流跟她讲为什么一定要收拾、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这样做有什么益处,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自己物品自己收拾好的良好习惯。
结语:当家长学会真正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尊重,这将有助于孩子健康愉悦地成长。而尊重,常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很简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
第五篇:家庭教育论文 关心儿童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关心儿童论文
真心给孩子
[关键词]真心 真爱关心帮助
“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如果你真心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更爱你。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
当班主任已经11年了,11年期间,我坚持以一个标准对待学生,那就是一视同仁,用真心对待每一名孩子。
一、真心从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怎样就怎样,有的孩子飞扬跋扈、专横、自私。步入校园,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相处,打架骂人事件时有发生,对学习又没有自觉性,对自己、家人和社会没有责任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经常和他们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尽可能多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处理问题,在处理每一件事情中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真正的从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
二、真心帮助与严厉批评相结合
我所带的班有几个孩子的情况很特殊,单亲家庭就有好几个,还
有一个没有爸爸妈妈,长期跟着奶奶生活。他们上课经常爱做小动作,作业不按时完成,还经常打架骂人,甚至拿别人东西,搞恶作剧。刚开始接班我不了解情况,对他们采取严厉的批评和处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好景不长他们又开始犯毛病了,于是,我和他们开始谈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以及他们的成长经历,也知道了他们今天能变成这个样子,是与他的家庭密不可分的。于是,在学习上、生活上们就格外关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进而有所进步。
三、真心地与他们做朋友
平时上课,我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读书就要认真去读,写作业就要认真去写,绝不允许小声说话,如果有人管不住自己,我就毫不留情地对他们批评教育,所以本班孩子都比较乖,但这也导致孩子们比较疏远我。为了让孩子亲其师,我下课主动和孩子们聊天,讲自己的奇闻趣事。孩子们都是单纯可爱的,老师能主动和他们聊天,自己当让愿意了,慢慢地我与孩子们成了真正的朋友。我说的任何话孩子们也乐意听了,教育效果当然就显而易见了。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孩子,把真心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2][美]安东尼奥•罗宾.激发心灵的潜力.[3][香港]李中莹.重塑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