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情演绎“乡村恩爱”故事
真情演绎“乡村恩爱”故事
【内容摘要】
经过寒冬的历练,盛开的兰花馨香可人,据悉,陈贵和丈夫胡圣于 60 年代结婚,婚后夫妻恩爱,育有二子一女,20 余年不离不弃真情演绎“乡村恩爱”,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的精心护理,胡圣的肢体终于可以进行轻微活动,光阴荏苒20余年,陈贵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把大半的时光都留在40多平米的老旧住宅里,生活虽平凡清苦,但仍不忘初心做表率,陈贵无怨无悔照顾丈夫 20余年,她的事迹在村里传颂,共产党员陈贵二十余载风雨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丈夫,折射出了患难见真情、相守相依相伴的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夫妻不离不弃的赞
经过寒冬的历练,盛开的兰花馨香可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平凡女性,她默默奉献地、无怨无悔地护理瘫痪丈夫20余年,她就是q我村的一名81岁的老党员陈贵。
据悉,陈贵和丈夫胡圣于 60 年代结婚,婚后夫妻恩爱,育有二子一女。胡传圣在农村种地时是勤劳的一员,在家更是好丈夫、好父亲。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 年前她的丈夫胡传圣因突发脑梗导致半身不遂,这个曾经刚强的汉子面对飞来横祸开始意志消沉,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摔东西,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陈子贵二话不说,默默地收拾,日夜陪在丈夫身侧,给他按摩,不离不弃地守护和照料着他,为爱坚守、无怨无悔,诠释了亲情的伟大。她说,“只要他活一天,我就照顾一天”。
余年不离不弃真情演绎“乡村恩爱”,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的精心护理,胡圣的肢体终于可以进行轻微活动。在她的扶助下,慢慢可以半坐半躺。再
后来,胡圣可以坐轮椅了。每天一大早,陈子贵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丈夫洗脸、导尿、喂饭、吃药,一忙就是两个多小时,把丈夫打理得舒舒服服后,才下地干活。日复一日,从不间断。胡传圣卧床不起的第二年,身上就生了褥疮,右腿下肢坏死后大小便失禁。为了让丈夫少受些折腾,陈子贵硬是抽时间从当地医生那里学会了打针、针灸、推拿和常见病的配药。为了使丈夫少生褥疮,陈子贵总是尽可能多地为丈夫翻身、擦洗,身材弱小的她每次都会累出一身汗。仅翻身护理这一项,陈贵每天都要做 30 多次,晚上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长期卧床,胡圣体质不大好,发热头痛是常有的事,有时高烧不退,还得去医院。而每次丈夫住院时,为了省钱给丈夫看病、补充营养,陈贵连一份快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总是步行回家吃饭。
光阴荏苒20余年,陈贵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把大半的时光都留在40多平米的老旧住宅里。夫妻俩的床铺对着床铺,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两人的一纸结婚证,是她这辈子的珍藏。
生活虽平凡清苦,但仍不忘初心做表率,陈贵无怨无悔照顾丈夫 20 余年,她的事迹在村里传颂。而作为老党员的她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和公益事业。每次她去参加党员活动,总是认真将所学内容记牢,回家后再细细讲给丈夫听。在积极倡导践行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她带头表率,把自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积极充当环境义务宣传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责任。2018 年以来,我村逐步开展实施城乡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因原先的自来水管道存在漏损较多等等各种问题,影响了供水水压,村民之间时常发生纠纷。陈子贵得知村里的即将开展城乡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后,提出将管道深埋地下,远离污染源等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此,村民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今年下半年,董美家的玉米地秸秆没人收,随意堆放,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村里走访入户通知董美户尽快将玉米地秸秆收拾好,打捆成堆,但因董美户外出务工,近期赶不回来,陈贵得知情况后,挤出时间,将董银户的玉米地秸秆整收起来。陈贵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共产党员陈贵二十余载风雨不弃、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丈夫,折射出了患难见真情、相守相依相伴的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夫妻不离不弃的赞歌。翁菊是陈子贵的邻居,胡家的点点滴滴,我们全看在眼里,“全家就靠她一个女人维持,她受的累真的很多,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真情助力美丽乡村
用心服务 情系三农 国电助力美丽乡村
来源:本溪县报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9日浏览次数: 19 次【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
“电价终于降下来了,这回我们的收入就更多了。”小市镇谢家崴子村农家乐业主动情地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家电网公司董事会董事、总经理舒印彪等电力系统有关领导来到小市镇谢家崴子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基层群众,认真听取村级组织对农村电力服务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小市镇谢家崴子村处在本溪水洞风景区附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农家乐”餐厅、土特产商店、西甜瓜种植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但供电线路布局不合理和商业电价过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级组织和广大群众。以前,谢家崴子村在水源地泵站用电、村级办公场所用电和农民群众在经商、取暖、灌溉用电等方面,按照商业电价结算,给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带来很大负担。得知情况后,舒印彪与省、市电力系统负责同志进行现场办公,将原来的0.89元/每度电价格降至0.52元/每度电。并承诺加快对村级组织电力系统的改造进程。
经过精心安排和筹划,3月26日,国网本溪县供电公司的施工队伍进驻谢家崴子村,经过近半个月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2000余米电缆的重新架设工程,改造变压器台两处,更换100kVA变压器1台,更换计量箱19个,扶正电杆8基,新立电杆2基,铺设电缆130余米,改造低压线路100余米。线路的完成,不仅为该村43户“农家乐”餐厅、土特产商店日常用电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谢家崴子村“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家电网公司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立行立改,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届时,全县每年将减少村级组织水源地泵站电费支出195万余元,减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电费支出88万余元,减少农家乐、耕地灌溉电费支出270余万元。国家电网的这一政策为村级组织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篇:真情演绎卓越(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真情演绎卓越
——记河北畅达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 王贵玉,出生在承德县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从小家境贫寒,15岁时初中没读完,就辍学回家帮着父母干农活、放牛、放羊、卖豆腐。18岁参军,在部队的3年多时间,先后任上士班长和教员,多次受到嘉奖并荣立三等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因公致残,1990年光荣退役回到家乡;曾在承德县供销社、商业局、城建局工作。2002年初,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为了考验自己,他主动提出停薪留职,自创企业,短短几年,已拥有9个子公司,资产4.6亿元;年上缴税金5千多万元;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解决了1200多人的就业,带动了4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这位瘦瘦小小、体重不足50公斤的青年,真实演绎了人生传奇。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贵玉和他的河北畅达集团同多数民营企业一样,也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2002年,他用借来的10万元人民币组建了承德畅达矿产品经销公司,从事五金、建材、备品备件及矿产品的经销,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在经营管理中,坚持诚信经营、待人真诚的原则,企业得以顺利发展。考虑到产品的可延续性,延长矿业产品的产业链,同年8月投资组建了承德畅达矿业有限公司,进行钒钛铁球团生产;并相继组建了畅达商贸分公司、汽车装饰分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充分开发铁矿资源逐渐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承德地处山区,其丰富的钒钛铁矿资源中贫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45亿吨,储量属全国第二大基地,资源优势明显,所以王贵玉积极引导企业向矿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于2003年投资成立了承德新丰矿业有限公司,2004年11月,又全资重组了一个具有铁矿开采、加工、铸造、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冶金企业——承德县双龙冶金有限公司。2006年组建了承德畅达运输有限公司。形成了集团矿业集采、选、烧结、铸造、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矿业生产经营网络。
在矿业规模逐渐壮大的同时,王贵玉也深深地意识到铁矿资源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性的资源。如何带领企业走得更远,是他终日思考的问题,最终选择了承德地区另一个有着丰富资源并可持续利用,且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项目——油松花粉的开发利用。2004年注册资本1200万元人民币,占地50000多平方米,组建了承德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并进行松花粉系列产品的生产。
为了尽快把松花粉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实现产供销一条龙。2005年公司全力开始进行油松花粉系列产品的研发,先后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4000平方米综合科研办公楼,800平方米食品生产车间,1600平方米GMP车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油松花粉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公司被确定为承德市、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承德市科技型龙头企业”。每年带动4万多户的山区农民增收脱贫,为贫困山区农民改变落后面貌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现已开发了3个系列13个单品,并已投放市场,产品质量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及消费者的好评。公司正全力进行油松花粉有效成份提取和系列产品开发,2006年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油松花粉小肽”和“油松花粉精”两项产品被河北省科技厅确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获国家专利。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畅达”牌松花粉(片)荣获“中国优质产品”证书;松花粉系列产品获“中国松花粉质量公认十佳名优品牌”证书,被承德市政府授予“承德农产品十大优质暨绿色(有机)产品”荣誉证书。计划在3—5年内,开发出5个保健品系列,使产品实现粉剂、片剂、胶囊、饮品、糕点类食品、化妆品等多个品种上市,年销售收入达到5—8亿元,利税2—4亿元,为当地农民直接增收3000万元以上。把油松花粉打造成承德的特色产品,河北的品牌产品,中国的民族产品。
2004年12月,成功创办了承德县唯一的民营信用担保公司——承德畅远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主要解决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王贵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光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承德县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原属由城镇集体改制的全员持股企业,由于资金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企业停产放假,陷于困境,无法运营。为了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腾飞。2005年4月份,出资重组了承德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解决了原公司46名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置换了49名职工的身份,使5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使这个濒于破产的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
为了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提高公司知名度,打造畅达文化,于2005年在北京设立北京韵动文化发展公司,以音乐创作、制作和艺术策划、演出为基础导向,走的是集宣、制、唱、录、演于一体的艺术运作模式。2005年10月,为了统一管理,将所有的企业重新组建为河北畅达集团。王贵玉董事长在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专业核心力的企业,借助核心产品的品牌效应、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进行产业的多角扩散,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进入2007年后,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又涉足旅游行业,承包经营了承德县朝阳洞旅游度假村。为了高起点开发此项目,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规划设计院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和详规可研报告。有多家国内外的投资商纷纷要求加盟合作,集团将谋求实力雄厚、条件优越的合作伙伴,把朝阳洞旅游度假村打造成集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休闲度假旅游景点。
至此,畅达集团的涉足领域和经营范围及产品结构在稳定发展中得到了有效调整,企业的规模和经营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矿业为基础,营养品开发为重点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集团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好地增强,彰显出深厚的发展潜力,被列为承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强和省民营企业100强。
“诚信”是他最大的财富
尽管王贵玉的企业在不断扩大,资产在逐渐增多,但他始终认为“诚信”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畅达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他始终把诚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诚信理念,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最经济的价格视为企业的动力和源泉,实施新举措,打造与众不同的诚信企业文化。以优质的产品创造企业诚信品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经常讲:“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集团从领导到员工普遍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诚信的最真实体现,产品质量高的企业自然能在竞争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所以在生产中,集团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不满足已有成绩,不断追求卓越,永远使质量处于不断提高的动态之中。2006年以来,集团及所属企业都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天然营养品公司还通过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以优质的服务筑牢诚信品牌。集团把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目标,通过开展服务满意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有一次,集团突然接到邯钢原料部负责人的电话,说邯钢的一座高炉急需钒钛矿护炉,否则,高炉就会被击穿。紧急关头,总经理王贵玉连价钱都不问,7天7夜没睡觉,组织发运1万吨钒钛矿石,避免了邯钢高炉的几亿元损失。当时,个别人说应该趁机抬价,王总却说:“不能乘人之危?”这件事打动了邯钢的这位负责人,他动情地说:“以后不论王贵玉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从此,企业与邯钢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畅达企业就是凭着诚信,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客户群,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企业是否诚信纳税这与企业管理者的品质与修养息息相关。管理者个人的诚信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诚信,也会最终决定企业的生与死。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王贵玉始终把为国家增收创税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并把纳税放在企业发展第一位的,亲自来抓。他常说该缴的税我们一分不能少,也不能拖。纳税是对企业发展的一个保障,依法纳税也是企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另一种表现。看到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为此,“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打造新型畅达,共建和谐社会”也成为他一贯坚持的经营理念。仅2005年以来,累计上缴税金一亿多元。集团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政府授予“诚信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评为“AAA信用客户”,被承德市国税、地税评为“纳税信用等级A级”企业等。
创新管理,打造强势企业文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王贵玉意识到,原有管理模式无法实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也就无法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决定打破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从社会、高校招聘企管、财会、采选等人才。另一方面他非常注重营造和谐的选人用人环境,一视同仁,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畅达集团现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党员58人,集团虽是民营企业,但王贵玉同志十分重视党群组织建设,在不断完善集团行政组织的基础上,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住好党建促发展,并以党建带工建,于2006年先后成立了集团党总支、团委和工会委员会。他善于把党群工作渗透到企业日常管理,使党政工团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开展了创先争优、勇做紫塞先锋、指标攻关竞赛、员工合理化建议等项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有50多名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总支被承德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王贵玉自从创业以来,特别是畅达集团成立之后,他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财力,狠抓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各部门和各生产环节的操作流程等70余项,编辑成册,发放到各部门,用制度约束人,使集团管理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在企业建设和各项工作中,他时时处处按《企业法》、《公司法》、《劳动法》、《工会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办事,特别是将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列入头等大事来抓,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安全硬件建设,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企业成立以来,从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2007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为适应企业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他抽时间继续学习深造,2004年开始到清华、北大进修学习,目前已完成MBA工商管理硕士全部课程,获得硕士学位,现正在参加博士班学习。同时,他支持、鼓励全体员工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集团的中高层,每年都有10多人,被送到清华、北大等学府进修;他还建立集团内部的清华远程教育网,方便员工学习,提升全员综合素质。据统计,集团每年的教育培训费用占到年纯利润的5%以上。
真情献爱心,责任重如山
熟悉王贵玉的人都说:“王贵玉从小仁义,热心肠儿”。多少年来,他的这副热心肠儿依然没有变。对员工、对社会时时刻刻自觉履行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早在他创业初期、资金十分紧张的时候,就曾借款30万元,修通了企业所在村子的第一条水泥路。他“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积极参与当地文明生态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捐款资助村民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修建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滨河公园和公厕;出资200多万元配合“村村通”工程修路架桥,为村民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每年都与当地政府共同组织“送温暖”活动,向贫困农民发慰问金,捐赠大米、食油和猪肉等,使贫困户过上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2006年夏天,王贵玉在乘车办事的路上,收听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当节目介绍贫困大学生的情况,呼吁社会救助的时候。他当即拨通电话联系,并派人办理手续,捐助4位大学生完成学业。类似的事情,他不知做了多少件。他多次为“希望工程”、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市、县、村小学捐资助教,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大学生40余人,并在高寺台小学、承德县咏曼中学设立了“王贵玉教学奖励基金”。向县老年活动中心、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承德县跨世纪阳光工程、县科普事业、承德市见义勇为协会等捐款······。近年来累计向社会捐款800多万元,王总的一系列爱心行动,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和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王贵玉关心善待员工,使员工在畅达集团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集团建立了劳动保护及工资保障制度,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办理了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保险,并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逐年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员工家中有事,他都要亲自上门送上一份关怀。员工有困难和有思想问题都愿向他诉说,他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解决。员工们说: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工作心情舒畅,有干劲、有奔头。畅达集团被承德市政府命名为“劳动关系和谐AA级企业”。
王贵玉还是一个孝子,对家庭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努力塑造好社会和家庭中各种角色。在繁忙的工作中,他总是挤出时间探望父母,关爱亲人。他在员工心中是最具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老板,在亲人眼中是最可爱的家人。
王贵玉经常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回馈社会是畅达人的责任。我觉得员工受益,帮助别人,为社会公益服务,比自我享受还高兴”。
有志者事竟成。几年来,在王贵玉同志的带领下,畅达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集团及成员企业分别获得“中国优秀企业”、“中国知名企业”、“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等荣誉称号。王贵玉本人也分别获得“中国百名行业创新人物金像奖”、“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优秀企业代表”,被授予省级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并先后担任河北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省工商联副会长、省青年商会副会长、省青年联会会常委等职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目前,王贵玉董事长兼总裁正带领全体员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展观,瞄准油松花粉系列营养品项目,决心为社会、为人民生产优质的保健品和食品,争创一流民营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构建和谐社会,再铸辉煌。
第四篇: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
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
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灾难来临时,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人之初、性本善;我想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灾难来临时,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爱心的汇集,善良的光辉;我看到了:亲情的珍贵,友情的温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真情燃烧爱的温馨》。
今年9月18日,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宕渠大地。阡陌竹榆满目悲疮,村户萧疏生灵涂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县委、县政府当即发出”千名干部下基层“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的号召,一批优秀的人民干部积极响应、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用拳拳真情演绎着亲民、爱民的铁骨柔情。感人的故事在巴山上颂扬,在渠河中流淌,在人们心中传唱。
有这样一位好干部,他叫罗勇,得到下基层的消息后,马上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回到家,他激动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年迈的母亲和病重的妻子,母亲和妻子没有应答,他猛然醒悟到事先没有和他们商量。他父亲去世早,是母亲含辛茹苦操持着这个家庭,长期种疾病,老人家已进入古稀之年,上下楼梯,有时还得靠儿子背,演讲稿《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他爱人七年前做了癌症手术,需要长期不断的药物作保养,面对家人的沉默,他感受到了压力:这个家庭需要我,离不开我。他看着母亲那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看着妻子那憔悴的面容、那无助的眼神,他心里感到一阵阵刺痛。那一刻,他感到了对家人的深深愧疚。老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颤巍巍地说:”勇儿,我们也是农村人,晓得农村人的困难,下去是做事,不是去享受。"母亲的鼓励,使他坚定了奔赴灾区的信心和决心。
9月29日上午接到工作分配,下午他就到了和乐乡东阳村,也就是三国大将王平的故里,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开始走村串户,当村民们知道,他们是来了解灾情时,为他们盛来了甘甜的山泉。他们心中明白:那是一片热情、一份真诚,一种沌朴、一份生命中沉甸甸的馈赠。
无情的洪水,淹没了村庄,损毁了家园,多户村民的房屋垮塌,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村民们凝重的表情中,洋溢着祝福与抗争,渴望与感激,梦想与憧憬。他每天跑东家去西家,无论走到哪里,都用最大耐心去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最大的热情去解决他们的问题,真正成为了东阳村的一员。二社71岁的王德益老人,瘫痪3年多了,妻子和大儿子几年前去世了,小儿子王小军老实本分,没有文化,家庭条件差,没娶上老婆,父子二人一直靠低保相依为命,他家的房屋全部垮塌后,住在帐篷里。洪水的惊吓,加重了老人的病情,罗勇为老人送去了现金600元,并帮他种菜、挑水,安慰他好好的养病。老人干瘪的嘴唇抽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泪水顺着脸颊涌了出来。几名在场的干部早以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解囊相助。令人痛心的是,老人于10月9日,在泪眼迷离中离开了人世,罗勇得知这一消息,再次赶到了他家,和村上干部一道联系人为老人换衣服、装棺材、搭灵堂。伤感中浸透着温情,凄惨中融进了慰问,不幸中飘散着风雨。面对青油灯如豆的灯光和草纸燃烧的炊烟,他心中默念着:我的乡亲们,我们沸腾的热血,我们燃烧的激情,我们平凡的生命,难道不是为你们寻找炽爱温馨而生吗?
东阳村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任务繁锁而沉重,一社的刘有芳,家里缺乏劳动力,地里红苕被淹后,已经开始腐烂了;三社的曾映书,地耕了,需要天晴种小菜;七社的陈联,房子垮后,还需要人拆除,这一桩桩、一件件事牵挂着他的心,他帮助他们挖红苕、种蔬菜、剔砖瓦、推垃圾,丢下这样,又忙那样。
在浓烈的高粱洒中,老百姓给他讲述了他们生活的艰难,人生的艰辛;讲述了他们迷茫中的憧憬,呆滞中的渴望。回到住处,已是月朗星稀,他们知道:走进乡镇,品四方甘甜;走进万家,知万家冷暖。因为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共2页:上一页 1 2 下一页第五篇:党员干部演讲稿:真情演绎爱的温馨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灾难来临时,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人之初、性本善;我想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灾难来临时,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爱心的汇集,善良的光辉;我看到了:亲情的珍贵,友情的温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真情燃烧爱的温馨》。
今年9月18日,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宕渠大地。阡陌竹榆满目悲疮,村户萧疏生灵涂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县委、县政府当即发出“千名干部下基层”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的号召,一批优秀的人民干部积极响应、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用拳拳真情演绎着亲民、爱民的铁骨柔情。感人的故事在巴山上颂扬,在渠河中流淌,在人们心中传唱。
有这样一位好干部,他叫罗勇,得到下基层的消息后,马上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回到家,他激动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年迈的母亲和病重的妻子,母亲和妻子没有应答,他猛然醒悟到事先没有和他们商量。他父亲去世早,是母亲含辛茹苦操持着这个家庭,长期的劳累使她患上了多种疾病,老人家已进入古稀之年,上下楼梯,有时还得靠儿子背。他爱人七年前做了癌症手术,需要长期不断的药物作保养,面对家人的沉默,他感受到了压力:这个家庭需要我,离不开我。他看着母亲那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皱纹,看着妻子那憔悴的面容、那无助的眼神,他心里感到一阵阵刺痛。那一刻,他感到了对家人的深深愧疚。老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颤巍巍地说:“勇儿,我们也是农村人,晓得农村人的困难,下去是做事,不是去享受。”母亲的鼓励,使他坚定了奔赴灾区的信心和决心。
9月29日上午接到工作分配,下午他就到了和乐乡东阳村,也就是三国大将王平的故里,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开始走村串户,当村民们知道,他们是来了解灾情时,为他们盛来了甘甜的山泉。他们心中明白:那是一片热情、一份真诚,一种沌朴、一份生命中沉甸甸的馈赠。
无情的洪水,淹没了村庄,损毁了家园,多户村民的房屋垮塌,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村民们凝重的表情中,洋溢着祝福与抗争,渴望与感激,梦想与憧憬。他每天跑东家去西家,无论走到哪里,都用最大耐心去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最大的热情去解决他们的问题,真正成为了东阳村的一员。二社71岁的王德益老人,瘫痪3年多了,妻子和大儿子几年前去世了,小儿子王小军老实本分,没有文化,家庭条件差,没娶上老婆,父子二人一直靠低保相依为命,他家的房屋全部垮塌后,住在帐篷里。洪水的惊吓,加重了老人的病情,罗勇为老人送去了现金600元,并帮他种菜、挑水,安慰他好好的养病。老人干瘪的嘴唇抽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泪水顺着脸颊涌了出来。几名在场的干部早以泪流满面,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解囊相助。令人痛心的是,老人于10月9日,在泪眼迷离中离开了人世,罗勇得知这一消息,再次赶到了他家,和村上干部一道联系人为老人换衣服、装棺材、搭灵堂。伤感中浸透着温情,凄惨中融进了慰问,不幸中飘散着风雨。面对青油灯如豆的灯光和草纸燃烧的炊烟,他心中默念着:我的乡亲们,我们沸腾的热血,我们燃烧的激情,我们平凡的生命,难道不是为你们寻找炽爱温馨而生吗?
东阳村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任务繁锁而沉重,一社的刘有芳,家里缺乏劳动力,地里红苕被淹后,已经开始腐烂了;三社的曾映书,地耕了,需要天晴种小菜;七社的陈联,房子垮后,还需要人拆除……,这一桩桩、一件件事牵挂着他的心,他帮助他们挖红苕、种蔬菜、剔砖瓦、推垃圾,丢下这样,又忙那样。
在浓烈的高粱洒中,老百姓给他讲述了他们生活的艰难,人生的艰辛;讲述了他们迷茫中的憧憬,呆滞中的渴望。回到住处,已是月朗星稀,他们知道:走进乡镇,品四方甘甜;走进万家,知万家冷暖。因为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江山之大,源自海流;泰山之高,积自寸土。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罗勇同志是我们千名干部下基层的一员,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共产党人情怀,他就犹如一颗火种,这星星之火,是希望与风险的交融,是责任与使命的握手。点亮他人心中的火苗,点亮社会的良心与良知,让这份感动永驻在心,让温暖永远传递!